教育王國
標題: 八九十後擇業 重金錢回報 [打印本頁]
作者: JWKun 時間: 14-3-28 07:40 標題: 八九十後擇業 重金錢回報
八九十後擇業 重金錢回報
2014-03-28
(星島日報報道)踏入學生畢業季節,有人力資源顧問公司發現,本港Y世代選擇工作時,首要考慮金錢回報,內地Y世代則偏重工作的趣味性。
在本港僱主評價Y、Z世代的首五個形容詞中,首次出現「無責任心/無承擔」,顧問表示,這與兩代主張的溝通方式不同有關,容易產生矛盾,例如新一代會用WhatsApp請假,但X世代的僱主則會感到不被尊重和兒戲,建議雙方增加溝通,減少矛盾。
泰田、麥基爾國際顧問有限公司自一○年至今,多次就了解八十後、九十後,即Y、Z世代的職場特質與偏好,以焦點小組和問卷方式進行調查,共訪問逾三千名本港和內地Y、Z世代,同時訪問兩地逾一千五百名僱主。
今季的調查結果發現,本港Y、Z世代選擇工作時,均把金錢回報和清晰的職業路徑置於首三位內,內地Y世代則偏重工作的趣味性;兩地的新世代均偏好支援式的指導風格,即遇到困難、需要援助時,提供適當協助。
此外,本港僱主最常以「創新」形容Y、Z世代,其餘依次有「自我中心」、「自由」、「無責任心/無承擔」和「渴望回報/認可」,其中「無責任心/無承擔」是首次出現的僱主評價,該公司董事總經理蔡惠琴表示,這與兩代主張的溝通方式不同有關,「例如新一代會用WhatsApp或找他人代為請假,但X世代的僱主慣以面對面方式溝通,會認為僱員沒責任感和態度兒戲。」
她建議,彼此應增加溝通,減少矛盾;新世代求職時,除看重金錢回報的現實想法外,亦應了解個人性格配對合適工種。

作者: skkeung 時間: 14-3-28 08:40 標題: 回覆:八九十後擇業 重金錢回報
60,70後就不是?

作者: JWKun 時間: 14-3-28 09:40 標題: 引用:60,70後就不是?
+
原帖由 skkeung 於 14-03-28 發表
60,70後就不是?
所以嗎,現在大部份報章的標題都是嘩眾取寵的。
細看內文,那個調查是比較本港及內地Y世代對選擇工作的著眼點,不是比較本港不同年代的畢業生。本港內地文化有異,看重的當然有別。
調查亦訪問了僱主,得出『在本港僱主評價Y、Z世代的首五個形容詞中,首次出現「無責任心/無承擔」,顧問表示,這與兩代主張的溝通方式不同有關,容易產生矛盾……』。這個我有同感,在工作上用whatsapp請假真的不太尊重僱主。讀書時請假,家長都要打電話返學校,假後還要補請假信。出來工作怎能如此無交帶?

作者: JWKun 時間: 14-3-28 09:47 標題: 回覆:JWKun 的帖子
以下的報導標題似乎中肯一點
(晴報)
職場80後 被標籤「無承擔」
僱主宜善用新科技 改善溝通減矛盾
調查發現,80、90後僱員多希望上司能適時提供支援。
80、90後僱員身上常有負面標籤,有調查發現「無責任心、無承擔」成僱主最新用來形容新世代的詞語之一。人力資源顧問建議,僱主善用新科技改善管理及溝通,減少矛盾。
泰田、麥基爾國際顧問有限公司過去四年,訪問了2,578名香港僱主以及80、90後僱員和學生。結果發現,僱主最經常用來形容新世代員工的形容詞當中,新增了「無責任心、無承擔」,僅次於「創新」、「自我中心」及「自由」,排第四位。
不同世代 生活常有差異
調查又顯示,新世代對工作最重視金錢回報、興趣、晋升路徑等,又希望上司是能夠適時提供支援的「支援式師傅」;不過僱主的理解就有差異,大部分僱主偏向將整個任務交給下屬、給予大量工作自由,成為「協作式師傅」。
泰田、麥基爾國際顧問董事總經理蔡惠琴認為,職場上不同世代生活習慣有差異,如新世代喜用WhatsApp隨時隨地溝通,又喜歡凌晨發電郵提交完成工作給僱主;而僱主則偏好面對面或電郵溝通,認為更加正式,亦不像年輕人一樣喜歡在夜晚工作,雙方因而容易產生溝通問題。
蔡惠琴建議,僱主可善用科技改善管理,如多嘗試用流動應用程式進行即時溝通,在下屬工作取得成績時,舉行派對或嘉獎,令他們可以拍照上傳上網「有得威」。而新世代搵工時,應考慮個人特質,並誠實表現自己,包括不要隱瞞工作假期經歷。
蔡惠琴建議僱主多嘗試用流動應用程式進行即時溝通。(冼偉倫攝)

作者: Apple.999 時間: 14-3-31 16:27
跟據心理學個金字塔, 人類先要有食物同自身安全呢啲基本野, 先會尋求高一個層次既野, 例如工作上的滿足感 同藝術, 而家呢個香港 連層樓都買唔起 食個晏都50蚊, 人工得果少少, 咁梗係追求錢啦, 基本野都搞唔掂 重邊有心情講理想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