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莘莘學子撲位忙 望門興嘆倍彷徨 [打印本頁]

作者: elbar    時間: 14-3-16 17:16     標題: 莘莘學子撲位忙 望門興嘆倍彷徨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4-3-16 17:20 編輯

古人為了考取功名,不惜千里迢迢上京赴考,今日香港學生亦不遑多讓,為了實現升學夢,許多人不得不離鄉別井到外地讀書。不同的是,古人赴考有一登龍門的希望,而今日學生到外地升學往往只有彷徨與無奈。

內地七十五間高等院校免試招收本港文憑試學生的網上報名正在進行,截至昨日已有二千四百名學生報名,估計最終報名人數會超過去年的三千一百人。有報名學生坦言視國內升學為後備水泡,萬一考不進本地大學,也有另一條路可以選擇;有學生更直言若文憑試不幸失手,與其留港修讀副學士,倒不如到內地升學,增廣見聞。                                          

事實上,隨着內地逐漸開放,教育質素及國際認受性近年已有所提高,加上中港日漸融合,內地大學已成為本港學生升學主要選擇之一,問題是,到內地升學始終山長水遠,學費又不便宜許多,如果不是本港的大學學位僧多粥少,一位難求,學生怎會捨近求遠呢?香港學生紛紛報讀內地大學,與其說是大勢所趨,不如說是迫於無奈。                             

當然,學生出外升學的選擇不僅內地,正在本港舉行的歐洲高等教育展覽同樣人流如鯽,踏破門檻,不少到場的學生及家長表示,不滿本地教育政策混亂,教育高官不濟,所以準備以腳投票,前往歐洲升學。

其實,無論是報名內地大學,還是考慮升讀外國大學,他們都可以說是香港教育亂象之下的犧牲者。香港的大學學位嚴重不足,每年只有不到兩成學生能夠跨進大學的門檻,去年二萬八千多名考獲入讀大學資格的文憑試考生中,約一半被拒諸門外,他們不到外地升學,還有甚麼出路呢?事實上,能夠到外國升學的學生已算是比較幸運的一群,有些學生家庭經濟條件較差,不是選擇內地升學,就是在本地就讀副學士,或者提前投身社會。青年是社會的棟樑,大學門檻如天高,這不僅是學生的不幸,更是香港的不幸。                                                     

諷刺的是,前朝政府好大喜功,眼高手低,明知大學學位長期不足,還要大搞所謂教育產業,可謂本末倒置。近年來,本港的大學外地學生比例逐漸由百分之五增至百分之二十,而整體學額並沒有明顯增加,以致學位短缺問題日益惡化,學生要擠進大學門檻愈來愈難。

廿一世紀是知識的年代,投資教育就是投資未來,港府不願增加對高等教育的投放,香港還有甚麼未來可言?最令人莫名其妙的是,當局為香港電台興建新大樓就花費六十五億元,而為大學增加學位、為社會培育棟樑卻斤斤計較,這不是很可笑嗎?不是很可悲嗎?

善財難捨,冤枉甘心。港府的吝嗇並非為了審慎理財,單是近年胡亂派錢,已是天文數字,如果將這些錢用作改善教育、醫療及安老,已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何至於深層次矛盾愈演愈烈,又何至於施政寸步難行。港府應花的不花,不應浪費的卻亂揮霍,管治豈能不亂!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4-3-18 11:33     標題: 回覆:elbar 的帖子

是否東方社諭?

次次都差不多!

他們好多時分不清,經常性開支 vs 非經常性開支。以「非經常性開支」解決「經常性開支」問題!




作者: smallfoothk    時間: 14-3-22 09:20

內地是平,但空氣指數比香港更差,朋友放棄回港就讀,近况見網上有很多地方刀事件,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