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留下錢,不如留下愛。 [打印本頁]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4-3-10 10:47 標題: 留下錢,不如留下愛。
華人並不愛家!?太值得我們深思了! (老外看華人)
我們總以為我們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有家庭觀念的種族之一,
並且深深地為之自豪,然而在老外的眼中,卻未必如此。
有次我和我歐洲的朋友談起了中國人和澳洲人對家庭的重視
。沒想到,那幾位歐洲朋友說:“你別生氣,其實,我們覺
得你們中國人並不愛家,並不像你們自己說的這麼注重家庭
。你們更愛金錢!”我愕然。 ⋯⋯
於是,我記下了這些真誠的對話:“無論在歐洲還是在中國
當地,你們中國人的確很勤奮,中國人在海外也能比當地人
積蓄更多的錢財,但我不認為這是你們中國人有經商的天賦
,而是你們比我們更節儉,更能省,是通過降低生活標准來
完成的金錢積累。你們平時很少上酒吧,週末也很少度 假,甚至週末或假期都不休息。衣服都是從中國買了帶過去
,因為這裡更便宜,我甚至看到有上海學生帶了很多碗過去
。
“你們會沒日沒夜的工作,把孩子都交給老人照管,除了關
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外,你們忙得很少和孩子一起玩。耶誕節
你們甚至都不休息,而在海外春節是沒有假期的,聖誕節不
帶著孩子去海灘,因為你們會覺得這個時候的機票、賓館都
貴,不如趁這個時候做點生意賺更多的錢,等淡季了再出門
。”
“所以,你們華人的孩子 盡管學業上很優秀,但他們總是覺得自己很另類,覺得和當
地人比起來,父母更關心的是家庭的金錢收入、關心的是他
們的學習分數,而不是他們的快樂。”
“是的,我知道你要說什麼,你們中國人愛說這是為了孩子
,為了下一代多掙些錢,但每一代都說自己賺錢是為了下一
代,那麼究竟哪一代會真正地使用 這筆錢呢?
“生命是那麼短暫,你們藉口為了家庭的未來,而在現在就
犧牲了家庭,我不知道這個帳是怎麼算過來的,怎麼還能體
現你們自己很自豪的家庭觀念。“你們為了工作,可以忍受
長時間的夫妻分離,要在我們眼中,夫妻不在一起三個月以
上,基本上就該考慮辦離婚了。所以我們被派到海外來,就
一定是全家一起來,我的妻子、孩子都搬到上海來。他們要
是不願意來,我就不可能接受這項工作,家庭比工作更重要
呀。我在中國甚至聽說過你們的上一輩人,甚至有夫妻幾十
年都分在兩個地方的,到了退休的時候才能生活在一起。這
太殘酷了。難道你們就不會為了家庭放棄工作嗎?工作也還
可以再找呀!
“我的中國公司裡有很優秀的人才,但因為不是上海本地人
,家庭就在另外城市,每個月甚至每兩個月才能相聚一次,
為什麼其中的一方就不能放棄工作呢?我知道有很多在城市
裡工作的農民,他們甚至只能一年回家一次,都說是為了家
庭在掙錢,可這樣的錢再多,又有什麼意義呢?
在歐洲,你們中國人基本都比當地人有錢,但沒有人羡慕你
們的生活,我認為你們就是金錢的機器,但你們為自己的賺
錢愛好塗上了一層家庭的色彩。
這篇文章很有道理,把中國現在家庭描述沒有愛,沒有性生
活樂趣。我們大家好好靜一下,除了錢我們還有什麼?所以
離婚率居高不下,夫妻分居二地丶孩子讓老人管等等...
。這些是我們所需要的嗎?
引用:http://
chamberplus.blogspot.tw/
2014/03/blog-post.html
--------------------------
--------------------------
-------------
感謝讀友分享
生命空缺用閱讀補足
http://www.facebook.com/
read.life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4-3-10 10:54
或者外國的環境福利較能照顧平民百姓?在要搵兩餐和住的情況下,身不由己?
作者: cherubic 時間: 14-3-10 10:55
A very thought provoking article, thanks for sharing. I think this is related to different degree of insecurity embedded deep in our minds. We are always on the run!
作者: fck1996 時間: 14-3-10 11:43
agree....
作者: cheng4b 時間: 14-3-10 12: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nnie40 時間: 14-3-10 13:18
美国家庭的离婚率超于50%, 大部分父母带着还孩子再结婚和再同居超过两次, 孩子被性侵犯的数字十分惊人(大部份侵犯者是families and relatives).华人要看心理医生的比例还是偏低. 吃精神科药物不是中国人circle 的norm.
中国人和Jewish 在海内外的杰出成就, 原因之一是我们的家庭比较和谐和亲密!
老外就是老外, 欢迎持续的老外下去吧!
作者: annie40 時間: 14-3-10 13:30
到今天还不明白很爱家, 很爱孩子的欧美父母, 怎么离婚率这么高?
如果父母愿意不离婚,从不去travel有何干, 他们星期天要加班賺多点钱养患病的爷爷奶奶, 让我照顾弟妹好了.
作者: annie40 時間: 14-3-10 13:36
李嘉诚先生也是生活俭朴, 未知应否归纳为以上老外口中的'老外看華人',如是, 不知是李先生可怜, 还是老外很可怜!
作者: annie40 時間: 14-3-10 14:07
朋友是英国人, 在大学教医科, 她说英国父母普遍对高材生的期望是:
你成绩如此出色, 还是念医科吧! 当然你可以自己想, but.....................................
..................but.zzzzzzz....................最终咪要你入读医科罗!
当然在外讲的是虚伪伪的另一套, 这点未必是全部,只代表部分英国人.
中国人有很多不足, 大部分是因为历史背景留下的不安和教训催化而成的. 我们没有及时行乐,是因为我们未觉得当下的条件和时间足够而已. 再者节俭的人享受的是另一种快活.记忆中华人倒是十分慷慨于公益事业的.
对不起, 有点操了! topic 留下錢,不如留下愛,很好! 但文稿内对中国华人生活的批判,是暗藏恶意的!
作者: annie40 時間: 14-3-10 14:09
回覆 annie40 的帖子
出了新书? 倒想看看! Thanks!
作者: cherubic 時間: 14-3-10 14:14
The Triple Package: How Three Unlikely Traits Explain the Rise and Fall of Cultural Groups in America
by Amy Chua(Author),Jed Rubenfeld(Author)
"That certain groups do much better in America than others—as measured by income, occupational status, test scores, and so on—is difficult to talk about. In large part this is because the topic feels racially charged. The irony is that the facts actually debunk racial stereotypes. There are black and Hispanic subgroups in the United States far outperforming many white and Asian subgroups. Moreover, there’s a demonstrable arc to group success—in immigrant groups, it typically dissipates by the third generation—puncturing the notion of innate group differences and undermining the whole concept of 'model minorities.'"
I want to read it too.
作者: annie40 時間: 14-3-10 14:53
Top of the Class: How Asian Parents Raise High Achievers--And How You Can Too
An eye-opening book 5 Jan 2006
By Latonya J. - Published on Amazon.com
Format
aperback
As an African-American parent, I've been looking for a book like this for some time. Both my daughters attend a school where many Asian children are enrolled, and my husband and I have often wondered why they do so well. After reading the book, I became aware of many of the things I SHOULDN'T be doing: I complained about my job, I was too tired to help with homework, I'd direct my children to watch a movie when they were bored, etc. The list goes on and on. The book has forced me to mend my ways.
This book was a great find. I bought copies for my daughters' teachers and a fellow church members as gifts. All have told me that it has inspired them to become more involved in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I highly recommend it for any parent who wants to help their child succeed in school.
****** *****
There's another book catches my eyes with book review above. may check and take a look.
What I know is many foreigner friends who do really admire of Chinese family traditional education, and they feel safe if their children hand around with our kids.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4-3-10 15:03
本帖最後由 Yanamami 於 14-3-10 15:04 編輯
及時行樂與死慳死抵都不是重點。重點是:
*孩子是需要時間陪伴長大的
*物質並不代表愛
*孩子大得快,別在短短十來年去追你認為很重要的,好好享受他們的童年吧
如果這篇不是老外批評中國人的意見,可會不那麼氣?有甚麼好氣呢?有則改之,無就當是廢話好了。中國人苦難了這麼多世代,毫無安全感,自進化一套積榖防饑、未雨綢繆的基因。但在相對生活穩定的情況下,我們是否應該反思一下?
作者: awah112 時間: 14-3-10 17:33 標題: 回覆:留下錢,不如留下愛。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BC-DAD 時間: 14-3-11 09:43
留下時間去愛,去跟家人、朋友共處,不須花太多金錢
作者: Obiepapa 時間: 14-3-14 07:29 標題: 回覆:留下錢,不如留下愛。
十幾億人競爭呀,建議和這澳洲老外交換國籍。十分一人口去澳洲,好多老外會無飯吃

作者: Obiepapa 時間: 14-3-14 07:33 標題: 引用:要睇時世,這位老外的上一代,上上一代一樣
原帖由 awah112 於 14-03-10 發表
要睇時世,這位老外的上一代,上上一代一樣係日日做到冇停手,然後經濟起飛,國家發達,子孫(佢呢一代)可以 ...
又可以從八國聯軍侵略講起,歷史太長了

作者: skkeung 時間: 14-3-14 09:13 標題: 回覆:留下錢,不如留下愛。
某程度是對!中學有大量學生出外讀書!為乜!大人為小朋友將來着想,云云!中小的學生仍需父母照顧及引導,大人有無從小朋友角度看東西!

作者: awah112 時間: 14-3-14 09: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HKTHK 時間: 14-3-14 15:07
Well said but too bug of a generalization. Still think best to pick and chose the best parts of different culture.
作者: Obiepapa 時間: 14-3-14 15:57 標題: 引用:Quote:Obiepapa+發表於+14-3-14+07:33+又可
原帖由 awah112 於 14-03-14 發表
歷史我好水皮,你講下好喎
要指出八國聯軍的奧不是澳洲

作者: awah112 時間: 14-3-17 07:48 標題: 引用:Quote:原帖由+awah112+於+14-03-14+發表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