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教育政策切忌「見步行步」(桂松) [打印本頁]
作者: elbar 時間: 14-2-13 12:17 標題: 教育政策切忌「見步行步」(桂松)
施政報告有關教育部分就近期一些眾所關心的問題提出了應對的具體措施,為此增加教育撥款。學界對此雖然沒有異議,但是仍然認為有所不足,例如沒有對教育發展作出長遠的規劃,對實現十五年免費教育、增加政府資助的大學學位等都付之闕如。
歷屆特區政府均稱重視教育,為此斥出巨額款項。回歸十多年來,教育確有不少改進,變化是明顯的。國際上對香港教育也是譽多於毀,香港學生在歷次國際學生學術比賽中取得驕人的成績,政府感到高興,社會引以為榮。但這並不可以沾沾自喜,須知教育工作的艱巨性,絕不亞於經濟、政治等。偶一不慎,便會出現差錯。特區成立之初,有感於教育過去長期存在的痼疾以及香港面臨的巨大歷史轉變,政府決定進行教育改革,在課程、學制和考試等多方面果斷地捨舊圖新,啟發式教學因而得到推廣,「三三四」學制也終於面世,學能測驗對小學的束縛亦告消除。不過,由於政府急於求成,政策推行過速,教師未能適應,工作壓力驟增,負擔過重,怨氣漸增,有的對教改表示懷疑,有的更加以否定。
政府未能妥善調整教改步幅,其後更在政策上作出重大改變,不再推行本已取得初步成效的母語教學,而英文班則顯著增加,各校?重英語教學。為適應高中三年制,校務在多方面作出調整,教師更為繁忙。家長對子女入讀名校的爭逐更為激烈,竟然伸展到幼兒園。學界處於緊張狀態中,重英輕中、重智輕德的弊端逐漸浮現,曾一度收斂的應試教育頗有抬頭之勢。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均衡教育正受到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的衝擊。
上述的變化是否引起政府的重視,政府能否因勢利導,既堅持正確的教育理念和辦學方向,又能扭轉教育一些錯誤偏向,無疑是社會關注的焦點。
過去,政府對教育的決策,總是多變。除了母語教學之外,中文科教學也有這種毛病。課程指定的範文教材忽然全部消失,現在又要恢復,盡管這種「否定之否定」未必無益,但師生已感政策多變之苦。國民教育本來在各校有所開展,卻因被少數人打成「洗腦教育」而式微,現在連政府高層亦鮮有提及,如此變化,殊不理想。政策多變,說明決策者搖擺不定,對重大的教育問題考慮不周,對原則不敢堅持。
鑑於過去政策多變引起混亂,政府宣布現時教育要「休養生息」,此乃務實之舉。不過,這並不意味教育要原地踏步,該變的還是要變。例如,增加班級與教師的比例,減少教師的擔課量,這可減輕教師過重的工作負擔,亦有助於提高教學質素,各教育社團均提出這個要求,當局卻遲遲沒有回應,如能在此有所突破,校園面貌也許煥然一新。此外,增加資助的大學學位,也是學界多年的宿願,政府總是迴避這個問題。從長遠?想,它應被列入政府的戰略規劃中,要訂出實現目標,方為上策。「見步行步」,並不符合社會對教育發展的殷切需求。
作者為資深教育工作者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4-2-13 16:02 標題: 回覆:教育政策切忌「見步行步」(桂松)
即是如何走下去?

作者: StJohnOB 時間: 14-2-13 16: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4-2-13 17:27 標題: 回覆:StJohnOB 的帖子
都是你直接d,坦白d。

作者: neverstop 時間: 14-2-14 10:22
其實三思而後行一向都係常識
我諗唔到有D咩野事係唔做事前準備功夫
冇計劃過 就咁見步行步都可以做好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