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為何 大學自資課程冇law和医讀?? [打印本頁]
作者: smallfoothk 時間: 13-12-5 19:20 標題: 為何 大學自資課程冇law和医讀??
為何大學自資課程冇law和医讀??要讀就出國,錢俾人賺...如成績合又有心想讀,又有能力,開多幾個課程,好過開D認受性低科目......医科可能有點難,因近來少人死後捐出body來,用動物可解釋,反而獸医就會
開,
作者: 猴子爸 時間: 13-12-5 20:50
Barriers to entry
作者: Shootastar 時間: 13-12-5 20:55
There is no self-funding program for MBBS.
However several years before both HKU and CitiU offered self-funding LLB program.
作者: ha8mo 時間: 13-12-5 21: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mallfoothk 時間: 13-12-5 22:48
本帖最後由 smallfoothk 於 13-12-5 23:14 編輯
大學都不笨,一定用資助的教授和器材,還會一起上課
....
明報:增學額破壟斷 雙管齊下化解醫生荒 公立醫院醫生轉為私人執業,導致公立醫院人手短缺的情況日趨嚴重,醫管局文件披露,2010至2016年間,醫管局平均每年短缺33名醫生(約每年公立醫生需求的十分之一),即使增加醫科生名額也遠水難救近火,相關推算還未包括未來陸續落成的公立及私家醫院,再加上近年有大批內地人來港就醫,香港已經出現“醫生荒”,政府必須雙管齊下,其一是增加本地培訓,其二是研究開放醫生執業資格,直接聘請外國名牌大學醫科畢業生來港執業。
公立醫生不斷“出走” 比奶粉荒更嚴重 醫生荒的癥結,是香港醫療界出現壟斷,並非在香港兩所大學醫學院畢業的醫生,即使在外國名牌大學醫學院畢業,也無法直接來港執業,但其他國家卻“打開門戶”,向香港的醫科生招手。中大醫學院院長霍泰輝指出,新加坡人口僅400萬,遠少於香港的700萬,但醫科畢業生數目卻與香港相同,新加坡還同時承認全世界多間醫科大學,包括香港大學及中文大學的醫科生資格,讓他們免試到新加坡行醫,增加當地醫生人手供應。
港府與其逃避核心問題,只靠派錢紓解公立醫院醫生的不滿情緒,不如釜底抽薪,打破醫療系統的保護主義,引入更多醫生供應。只有徹底解決醫生長遠供應的問題,方能既照顧本地病人的需要,同時推動賺取外匯的醫療產業,避免出現“醫療版”的奶粉荒 。
如h7xx下医生荒伊院迫爆 入院要等15小時
作者: samsam123321 時間: 13-12-5 23:58
本帖最後由 samsam123321 於 14-4-4 11:59 編輯
Del.
作者: JustAParent 時間: 13-12-6 08:01 標題: 回覆:為何 大學自資課程冇law和医讀
自資醫科?佢就算敢讀,我唔敢睇佢!

作者: 天瑜 時間: 13-12-6 08:35 標題: 引用:首先,你認為政府點解唔加醫科位?政府唔夠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12-6 09:18
回覆 smallfoothk 的帖子
我估你只是玩嘢,笑吓班既有利益分子。
自資課程多傾向"輕情"學科,不用太多實驗,只要有課室及電腦就搞掂,不用太多資本及技術性投入。
醫科就不同,有不少大山要爬,例如教學醫院,教授,專業評審,臨床訓練,醫療設備,學費都不容易解決!
作者: smallfoothk 時間: 13-12-6 10:53
(我估你只是玩嘢,笑吓班既有利益分子。)有一天大家有病,去急症室等上15小時以上,一定
(自資課程多傾向"輕情"學科,不用太多實驗,只要有課室及電腦就搞掂,不用太多資本及技術性投入。)明白的
(醫科就不同,有不少大山要爬,例如教學醫院,教授,專業評審,臨床訓練,醫療設備,學費都不容易解決!) 如自資學生和資助學生一起上課和臨牀,有分別嗎?學費可慈善事業人幫手,名人出手等,條件是留港行医....陰謀論政府医生少,因致等待時間多,有能力去私家,咁减少政府在醫療費不斷上升.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12-6 11:31 標題: 回覆:smallfoothk 的帖子
現在6科36分已經好敏水,再低些成績。
難道香港走赤腳醫生之路?
正路是在互認方面,及工時方面作調整較合宜!

作者: JustAParent 時間: 13-12-6 11:36 標題: 引用:+(我估你只是玩嘢,笑吓班既有利益分子。)
原帖由 smallfoothk 於 13-12-06 發表
(我估你只是玩嘢,笑吓班既有利益分子。)有一天大家有病,去急症室等上15小時以上,一定(自資 ...
根本唔係是否一齊上課實習的問題。 如果政府認為需要增加醫生的供應量, 根本不需要學生自費,問題始終在於政府對衛生醫療的長遠規劃。有些科目,不是你有錢就要給你讀的。

作者: Shootastar 時間: 13-12-6 12:20
The shortage of supply is mainly due to the wrongful decision of the Medical Council, which I think, is totally wrong.
In or about 2002 or 2003, the deans of both medical schools warned that there would be an acute shortage of supply of doctors and asked the Government to increase the quota of the classes. However, contrary to the advice, the Medical Council insisted that there should be a cut in the quota. It ended up that the quota for each medical school was reduced to an annual intake of 125. It is a shame because of the selfish of the medical profession.
The population in Singapore is about 1/2 of Hong Kong. However, it has 3 medical schools producing about 500 doctors each year. They also welcome the graduates from UK, Australia and Hong Kong to practice there.
In Hong Kong we have about 7.5 million but we only have 320 doctors trained each year until 2019 when Hong Kong would have 420 doctors come into the market. The licentiate examination is just window dressing, In a typical year, the passing rate is around 10%.
Why overseas medical graduates from Australia, UK and other commonwealth countries could practice here before 1997 without any licentiate examination? Is there a drop of standard of other leading medical schools after 1997? The only logical deduction is the medical profession adopts a close-shop policy to protect their self-interest.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12-6 12:52 標題: 回覆:Shootastar 的帖子
Your point is valid. I can't see doctors from other Commonwealth countries is lower standard than HK standard.
The number of medical students also driven by manpower planning as regular exercise. The number you quoted are snapshots and look at historical data for over 20-30 years may have different conclusion.
Also evaluate the number of doctors also need to split between public and private, private is oversupply, public is too low. Some professors said not too many are 星球人,private practice is also tough in competition. Some doctors left public and enter private because of family life and other personal reasons, like long working hours and limited promotion chance are their other concerns.

作者: MC1128 時間: 13-12-7 12:30
Shootastar 發表於 13-12-6 12:20 
The shortage of supply is mainly due to the wrongful decision of the Medical Council, which I think, ...
恐怕有誤會了,醫委會是無權決定醫科收生人數。醫生與人口的比例幾多才理想,大可討論。但急症室等得耐,主要原因不是醫生不夠。解決公私營醫療失衡先啦,這又涉及收費和融資。
作者: bigfoothk 時間: 13-12-7 13: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mallfoothk 時間: 13-12-7 16:55
思考:為何女廁總是排長龍?
作者: nintendo 時間: 13-12-7 23:24
本帖最後由 nintendo 於 13-12-8 14:40 編輯
入唔到資助學位,即係唔夠分,未夠班。
點解要開門比 d 未夠班的人自資讀醫?

作者: samsam123321 時間: 13-12-8 09:31
回覆 smallfoothk 的帖子
認受性低的科目,係因為佢地真係是是但但,好容易合格。係本身課程自己令到自己認受性低。london u 叫做做得最好,認受性較高,就是因為佢會肥大量唔合要求的學生。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12-8 10:38
回覆 samsam123321 的帖子
No professional bodies to govern, the standards are varied. But some parents always think their kids are capable, eventually, they are not.
作者: Shootastar 時間: 13-12-8 13:23
回覆 MC1128 的帖子
I agree that the medical council does not determine the quota for medical students. However they have an influential role in the profession. I think the government has no gut not to follow their view. In late 19th or early 20th century, they openly advocated for the reduction of the quota for the medical students. Despite the strong opposition fro both deans that the quota should be increased because we would face shortage of doctors in years to come, the government still reduced the quota to 125 for each medical school.
Because of the shortage of doctors with the result that the income of the doctors from private section would exceed the income of their counterpart in the public section, the doctors just go to private sector with the result of an acute shortage of doctors in the public sector.
I agree with you that there are a number of factors which lead to this unsatisfactory situation, however the self interest protection appears to me that it is one of the major reasons.
作者: samsam123321 時間: 13-12-8 14:27
本帖最後由 samsam123321 於 14-4-4 12:05 編輯
Del.
作者: nintendo 時間: 13-12-8 14:49
ANChan59 發表於 13-12-8 10:38 
回覆 samsam123321 的帖子
No professional bodies to govern, the standards are varied. But some paren ...
好多人,覺得仔女叻,有熱誠,就係 "無敵"。其實又唔想下,個細路 d 成績根本唔夠好。幾多最 TOP 的小朋友都入唔到醫,唔單係香港,外國都係 ! 唔怪得而家 D 細路成日發夢,原來父母同佢一齊發夢。
作者: smallfoothk 時間: 13-12-8 15:22
Dream的名字是來自父母口中的豆芽夢,而這"*"的意思是希望這個夢可以發光發亮。
作者: Cayenne 時間: 13-12-8 21:08
無需用到陰謀論, 答案其實好簡單.
醫科是理論與實踐並重的學科. 每年可以收幾多醫科生, 就是取決於這兩方面.
先說醫科理論, 即是要醫科生在那五六年之內, 吸收和消化大量醫學知識. 這個過程, 比甚麼中學會考、A Level、DSE 艱苦得多. 你試試去問任何一個醫生, 無論 他 / 她中學時代幾輕描淡寫就考到幾多十個 A, 他都會說, 讀醫很辛苦. 亦真的有人讀不上, 或讀到痴左.
試問, 如果在中學公開試這麼低層次的的表演, 都未能脫穎而出, 又如何令教授們相信你頂得住日後地獄式的學習訓練呢 ?
到醫學實踐. 是要求學生看過、觸過、問過每個專科的大量病人, 和教授們討論療法. 否則單讀醫書, 只是紙上談兵會害死人. 如: 急性腹膜炎的肚皮摸落去是怎樣的 ? 子宮肌瘤在陰道檢查時摸落又是怎樣子的 ? 之類. 這些都不是在 Lecture Theatre 播條片出來示範, 就可以教曉學生, 而是要有-大班病人願意為培育下一代的醫生而容忍一點 (其實是很多很多) 的不便.
這箇才是問題關鍵 !
相信各位應當是身體健康, 從未入住兩間大學的教學醫院. 不過, 各位可以想像一下, 如果你有一天病到五顏六色要入住這兩間教學醫院. , 一心以為有醫學少林寺的高僧打救, 怎知每天有一百幾十個「搞搞震, 冇幫襯」的醫科生, 不分畫夜, 來用強光照你的眼, 聽你的心, 摸你的肚, 用槌扑你的膝, 用硬物刮你的腳 . . . . 你會如何 ?
教授當然要顧及病人感受, 況且, 一天時間有限, 除了醫生巡房、護士護理、要離房去做這樣那樣的檢查 . . . 實際上一個病人每天「可供醫科生學習」的時間和人數, 有一個極限, 而這個極限一早已爆棚 !
即是, 除非你自費開多間教學醫院找班病人來, 否則「自費讀醫」只是天荒夜譚.
要政府開嗎 ? 依家講緊係起醫院幾百億開支 (未計每年經常駛費) 同理在 Not in My Own Backyard 大氣候之下, 搵塊地出來起一堆有厭惡性的建築物 . Easy ?
世界上任何地方, 讀醫從來都是難的, 個人覺得, 美國更難, 所費更鉅. 在英國, 單計成績也要科科最 top, 不要小看在英國入到醫的人, 坦白說一句, 叫你考也未必得.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12-8 21:21
回覆 Cayenne 的帖子
多謝你的分享。
我相信樓主過份簡單化開辦醫學院,當年 UGC反對港大開獸醫學系,亦有類似原因。
作者: smallfoothk 時間: 13-12-10 23:20
本帖最後由 smallfoothk 於 13-12-10 23:25 編輯
【太陽報專訊】【本報訊】前明愛醫院急症室醫生、高考四優狀元楊珏峰,兩年前深宵時分從後胸襲夜歸女途人,撫摸對方雙乳十秒,終入獄三個月。楊昨接受醫務委員會紀律聆訊,被裁定專業失德,判除牌十八個月。醫委會暫代主席麥列菲菲指,楊使用暴力向事主施襲,加上未能顯示悔意,「其他醫生犯咗錯,都會做好多嘢彌補,又做義工、又上課程等,但佢無喎!」未有任何理由給予緩刑。讀書叻,但腦有問題,不如考慮有心想做医好過......大學9成9收叻人,真要要反思一吓收生要求....
作者: mother904 時間: 13-12-11 10:00
nintendo 發表於 13-12-7 23:24 
入唔到資助學位,即係唔夠分,未夠班。
點解要開門比 d 未夠班的人自資讀醫?
...
同意,情況等如入唔到大學既人去讀教育學院,現在老師的質數參差得有目共睹,醫療還要重蹈覆轍嗎?人命關天呵!
作者: samsam123321 時間: 13-12-11 13:55
本帖最後由 samsam123321 於 14-4-4 12:06 編輯
回覆 smallfoothk 的帖子
Del.
作者: at777777 時間: 13-12-21 15:04
有人恨自己個能力有限嘅小朋友入唔到醫科恨到發燒
作者: dolala 時間: 13-12-21 18:06 標題: 引用:回覆+samsam123321+的帖子 No+professiona
原帖由 ANChan59 於 13-12-08 發表
回覆 samsam123321 的帖子
No professional bodies to govern, the standards are varied. But some paren ...
我記得王維基冇牌,好多人都話佢要燒錢點解唔俾佢去燒錢,自由社會嘛。同理如果有人肯一擲百萬金、願意接受醫生執業試,點解今次又大潑冷水呢?

作者: dolala 時間: 13-12-21 18:11 標題: 引用:Quote:ANChan59+發表於+13-12-8+10:38+回覆
原帖由 nintendo 於 13-12-08 發表
好多人,覺得仔女叻,有熱誠,就係 "無敵"。其實又唔想下,個細路 d 成績根本唔夠好。幾多最 TOP 的小朋友 ...
王維基而家都一擲億金繼續發電視夢。
我係有點抽水,但你不可能下下佢得你唔得雙重標準。今日不夠QUALl,就不能將勤補拙?反之個D狀元成績標青,但又是否能忍受on call 36小時之煎熬?不能一概而論吧。

作者: samsam123321 時間: 13-12-21 22:25
本帖最後由 samsam123321 於 14-4-4 11:57 編輯
回覆 dolala 的帖子
Del.
作者: samsam123321 時間: 13-12-21 22:29
本帖最後由 samsam123321 於 14-3-20 20:35 編輯
del.
作者: smallfoothk 時間: 13-12-22 09:17
歷史,可解釋,教授教仔定教有心人好,請看*医道*
16世紀的高麗為背景,描寫了南韓一代名醫許俊的艱苦創業之路。許浚從小因為出身卑微而備受歧視,雖然他天資聰穎,卻終日放盪、不求上進。他認識了善良的姑娘多喜,被她的孝心感動,娶她為妻。為了醫治母親的病,許浚在尋醫過程中遇到了, ...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12-22 09:58 標題: 回覆:為何 大學自資課程冇law和医讀??
家長看電視看得太多了,現實世界沒有太多戲劇化。
與其發夢,要化六百萬讀所謂自資,不如讀好第一個學位,第一榮譽加爆GPA,然後NJ入醫學院更實際,更反映他們的決心。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12-22 10:08 標題: 回覆:為何 大學自資課程冇law和医讀??
阿仔在中大College interview, 一組人個個第一志願都是醫學院,第二志願是理科或醫療相關性科目,他們都是望一擊不中,搏轉系或畢業後再申請。有心的現在在本地是這樣做,或者申請海外醫學院。
如果以單純有心或估計將來有醫德作收生條件,教授咪要搵蘇文峯及麥玲玲幫手開命盤,紫薇斗數


作者: smallfoothk 時間: 13-12-22 11:53
點解現今教人迷信。。。朋友一家讀番書,孩子出生看命盤,是否跟風如世界级富翁將遗產給誰?問大師
作者: smallfoothk 時間: 13-12-22 12:06
其實香港政府大把錢,我地有超過三萬億外匯基金加財政儲備,扣除了用作穩定港圓匯率的萬幾億,我們還有萬幾億可動用資金,這是一個天文數字,香港本土根本唔需要咁多儲備,甚至唔需要聯繫匯率,我真係唔理解港府收埋咁多錢來有什麼用途?copy from tommy....香港政府有條件,與其發夢,open more醫學院更實際,更反映他們的決心,令大家活得更好。
作者: friendlyguy 時間: 13-12-23 00:04
我有問題:美國有好多私立大學有醫學院,如harvard,它的醫學院是否私立?
作者: Cayenne 時間: 13-12-23 15:16
friendlyguy 發表於 13-12-23 00:04 
我有問題:美國有好多私立大學有醫學院,如harvard,它的醫學院是否私立?
雖然名義上是私立, 但需接受大量政府資金助.
私立醫學院的經費來源, 有 :
1. 學費. 粗略計 ~ 美國每名医科生畢業時負債約二百萬港元. 英國私立醫學院 全期學費 150000 鎊, 亦差不多.
2. 病人留院費. 香港的 teaching hospital 對大房病人只是象徵性收費, 收費是私院的幾十 / 幾百份一 !
美國大部份人有医保 ( private/ govt medical insurance.), 可收足留院費來支持医院營運.
在香港, 如果你俾足錢住私院, 肯唔肯每日俾幾十個医科生摸生哂 ?
3. 政府的 各類醫學科研基金, 億億声計. 當然私人捐助亦不少.
作者: jessimm 時間: 13-12-24 10:04
本帖最後由 jessimm 於 13-12-24 10:05 編輯
健康資訊節目《守護生命的故事》中見到的醫療器材, 專業醫生的毅力, 就會明白醫科的難度並不是開下藥這般簡單. 醫學畢業生的質素才是最重要,就算考到醫學院,還要在六年大學生涯考到三part專業試, 否則無得畢業.
作者: smallfoothk 時間: 13-12-24 11:13
醫科的難度並不是開下藥這般簡單. 醫學畢業生的質素才是最重要
現医生質數下降,想賺快錢,變丸仔医生
作者: smallfoothk 時間: 14-1-4 10:03
本帖最後由 smallfoothk 於 14-1-4 10:39 編輯
多謝你的分享。
(相信樓主過份簡單化開辦醫學院,當年 UGC反對港大開獸醫學系,亦有類似原因)星島日報報道)城市大學一直有意開辦動物醫學院,前年底向教資會提交建議書,但久未揭盅。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4-1-4 10:38
回覆 smallfoothk 的帖子
爆多少少料你知。
當年徐立之初當港大校長,他已經在 UGC提出開辦獸醫,但被否決,我在其他帖已經透露原因。
看醫學院,醫療設施及架構要做多些功課,事實上回你帖的家長有幾個高人,他們已經講得好清楚,你要偏聽亦冇辦法,不再回你啦!
作者: smallfoothk 時間: 14-1-4 11:06
thx,你的回覆,家長有幾個高人,估從事医療工作,明知問題多少,應站出來更正,如教授帶一班新仔,點解?唔找熟手医生帶2-3新人.要考慮病人感受,點解唔問病人先?捐器官都有問.工作一定辛苦,怕辛苦就.....,香港大把錢,今年又不用7年有
,自己應為医院不是做厭惡性,是神聖地方,很多偏遠地方需要起医院,如島嶼,緊急事只有飛行服務,另自己讀書唔叻,希望有更多人拱獻社會,講錯勿惡,都係呻吓姐


作者: Cayenne 時間: 14-1-5 02:37
smallfoothk 發表於 14-1-4 11:06 
thx,你的回覆,家長有幾個高人,估從事医療工作,明知問題多少,應站出來更正,如教授帶一班新仔,點解?唔找熟手 ...
>>「如教授帶一班新仔,點解?唔找熟手医生帶2-3新人.」<<
我估你的意思是, 為何不在大學教學醫院以外, 找其他經驗豐富的醫生去分擔一下教學工作 ? 是嗎 ?
其實一早已經實行了幾十年了 ! 每年都有一部分的醫學生, 輪流被分派到其他非教學的公立醫院去, 在公立醫院的高級醫生/主管教導之下學醫. 這些公立醫院醫生, 在極度煩忙的醫院工作中, 還要無償地花時間去教學, 純粹為了薪火相傳, 令下一代的醫生有更多臨床經驗 .
但, 只要你去過公立醫院病房, 都會體會到它有幾忙碌 , 病床與病床的空間可以幾逼. 如果再多一大班, 其實仲未識醫人的白衣人(醫學生) 在阻頭阻勢, 其實有可能會影嚮到病人. 畢竟, 公立醫院的首要任務是醫治病人, 不是教人, 更不應是去教一些監硬擠進來的人.
私家醫生, 一樣無償地分擔教學工作. 一部份醫學生, 會被派到一些私家醫生的診所去學習. 但有幾個問題出現, 如 :
1. 醫生的病人太多, 可能無暇兼顧學生, 因為始終要把病人的健康放在第一位,
2. 病人私隱. 越是名醫, 越多 VIP 病人. 假設你是乜乜爵士, 物物議員, XX 紅星, YY小姐, 會唔會想俾一班黃毛小子知你醫緊早洩, 或身上多左個高爾夫球?
>>「要考慮病人感受,點解唔問病人先?捐器官都有問.」<<
捐器官又點同 ? 被問者完全無心理壓力, 唔鍾意咪唔捐囉 ! 我將張器官捐贈咭摺飛機掟落街, 你都唔知我係邊個啦, 係咪 ?
病房內的病人就好唔同 . 好多病人如果你問佢: 俾幾個未來醫生摸下你個肚好唔好呀 ? 佢多數話好, 雖然佢可能其實身染重病滿懷心事, 好想自己一個人靜一下, 但主診醫生叫到, 無謂同佢過唔去啦係咪 ? 咁即係, 表面上有諮詢病人, 實際上有個無形壓力. 所有醫生都明白這個加諸病人的壓力, 所以用病人教學, 一定要適可而止, 不能夠因為收多十倍醫學生, 而令病人受多十倍的醫學生.
病人入院是為了醫病, 不是做病理學 model.
假設, 假設咋, 你大吉利是大腸癌入院, 為了培育下一代醫生,你可能願意讓每日有幾個醫學生帶上手套探探你的肛門, 去感受一下癌瘤的質感, 但如果一日幾十個, 一百個排住隊來呢 ?
有樣野叫將心比己. 潮語叫「不言而喻」. 古語有話, 己所不欲, 莫施於人.
>>「工作一定辛苦,怕辛苦就.....,」<<
問題就是, DSE 都頂唔掂, 有乜資格話自己唔怕辛苦 ?
>>「香港大把錢,今年又不用7年有,」<<
我絕對贊成香港起多些醫院, 培育多些醫生. 但香港的錢 :
一不是長有的, 亞洲金融風暴時, 股跌樓跌, 政府幾乎財赤請唔足醫科畢業生.
二是政府的錢, 大把政棍虎視眈眈, 佢地幫好多人爭取到好多福利( 希望你知我講乜), 但好少見佢地出聲增加醫院, 唔知點解.
>>「自己應(?認)為医院不是做厭惡性,是神聖地方,」<<,
很高興你這樣想, 但其他市民的偏見和誤解, 未必是你我所能改變.
好簡單, 有醫院自不然有白車. 不分畫夜呼嘯而過的嗚嗚聲未必人人鍾意. 本人不信風水, 但據聞住家對正醫院, 並非上佳風水. 本人不信, 但風水在香港大有市埸. 希望大家一起來對抗迷信 ! 可能你會話, 唔係喎 ! 好多醫院係豪宅區喎 ! 其實因為間醫院一早已經係度, 所有居民都係後來者,冇得出聲, 又或者係一個全新規劃市鎮, 大家都係新黎既.
多年前, 政府曾計劃在現時大埔鹿茵山莊/ 日本人國際學校附近, 起愛茲病療養中心, 為附近居民反對.
更早之前, 荔枝角醫院專收麻瘋病人, 病人有時會走落美孚的酒樓飲茶, 引起居民反嚮.
香港的精神科病床嚴重不足. 如果有日選址在府上附近興建, 請支持 !
>>「很多偏遠地方需要起医院,如島嶼,緊急事只有飛行服務,」<<
凡事要計成本效益. 一間醫院要幾百至過千個員工, 不計建 築費, 每年的營運費幾十億元. 在人口稀疏的地方甚至小島興建, 化算嗎 ? 找不找到幾百個醫護人員長駐也成問題.
我明白你望子/女成醫的心情. 見你 post 一些犯法/墜落醫生的新聞, 相信你是認為, 單靠成績並非是入醫的唯一準則, 而令郎/千金的品德可以勝任.
選擇醫學生, 並無萬全的方法. 因為知人口面不知心, 況且, 人會變 . 試看, 幾千百萬人一人一票金睛火眼選出來的總統 /市長, 也可以是貪污, 吸毒, 何況醫學院幾十個教授去選幾百人 ?
有人提議加入品德元素, 但問題極多. 誰人可以証明你好品德 ? 被法庭定罪的毒犯, 色魔一樣都試過找到德高望重的大人物來求情. 個個父母師長梗話自己仔女學生最好, 你叫教授信誰? 如果要鬥邊個推薦人大粒, 恐怕貧家子弟更加望洋興嘆 !
不如鬥邊個考生有愛心, 做得義工多好唔好? 結果只會係, 恨子女做醫生恨到發燒的父母, 逼子女做醫院義工, 就好似逼子女學琴一樣, 失去原意.
話時話, 今日先係 ifc 見到個阿媽鬧仔唔肯學琴.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4-1-5 09:36 標題: 回覆:Cayenne 的帖子
多謝你的解說!讓家長們瞭解多些背境。
但我相信樓主是不會明白,他不知道我們已經好婉𨍭話俾家長知,DSE的學生水準已經差咗,重話開自資課程,收一些較低學歷的學生,對市民的公共衛生及市民生命會做成危險。

作者: smallfoothk 時間: 14-1-5 11:23
對市民的公共衛生及市民生命會做成危險
知道本地資助名額有限,開自資課程,希望多D學生能達要求的成績也能入讀,眼見很多朋友孩子DSE成績不錯,但未能入讀医科,多去外國如美,澳讀医,留學生費用不菲,不如用於本地,培養更多有用医生,做福社會...
作者: smallfoothk 時間: 14-1-5 11:48
本帖最後由 smallfoothk 於 14-1-5 12:01 編輯
純粹為了薪火相傳, 令下一代的醫生有更多臨床經驗


(只要你去過公立醫院病房, 都會體會到它有幾忙碌 , 病床與病床的空間可以幾逼. 如果再多一大班, 其實仲未識醫人的白衣人(醫學生) 在阻頭阻勢, 其實有可能會影嚮到病人)其實我是用家,平均2個月要上病房
, 其實仲未識醫人的白衣人(醫學生) 在阻頭阻勢, 其實有可能會影嚮到病人.)真絕少有人投訴 (畢竟, 公立醫院的首要任務是醫治病人, 不是教人, 更不應是去教一些..)自己不介意,但做手術前,一定問:我是否医生的第一個手術病人?
要考慮病人感受,點解唔問病人先?捐器官都有問.」<<
捐器官又點同 ? 被問者完全無心理壓力, 唔鍾意咪唔捐囉 ! 我將張器官捐贈咭摺飛機掟落街, 你都唔知我係邊個啦, 係咪 ?
還未電腦化嗎?遲些,電腦化後,就不用帶咭.做醫生:
使命感
做醫生不可以純粹當作是一份職業或差事,因為你必須要向病人的生命負上責任。當你做其他工作事,當然也要對其他事情負上責任,但不同之處在於生命之無價,以致不可把工作看作兒戲。不管你是以救人、助人、或是以自己滿足感等等作目標,都一定要有一個向病人負責的使命感。
想像若為你治療的醫生沒有這一份使命感,會有多恐怖。
其實以上「為病人性命負責」就是醫生的最主要使命,不說到那麼嚴重,也要「以病人的幸福為已任」。
終生學習的心
由於世界上的病症總是不斷更新,而新療法也不斷的出現,所以要隨時準備學習,並時常更新醫務界的消息。
堅毅
醫學生學習鞎苦,堅毅乃必需,不可半途而廢,或濫竽充數只求合格,否則將來判斷失準受害的便是病人。而且也必須堅毅,才可學會捱夜,捱夜乃學習時及工作時之必要技能。
同理心
讓病人安心合意的接受治療,成果會大大提高。所以必須體諒關懷他們。(以上是copy from 医生)
作者: nintendo 時間: 14-1-5 12:44
不如咁啦,將 hku 和 cuhk 大改革,改到成為全校學位都係醫科,總之 dse 有 3322 就收。呀,唔得喎,有好多學生,雖然考唔到 3322,但其實都好有愛心,好想做醫生,咁我地又唔可以令佢地失望。好,咁啦,如果學生可以好似萬子良咁,在件衫上寫血書,大大隻字話 "我要做個醫生",再大大聲在金紫荊廣場五星旗下發誓,將來做個好醫生,咁就收啦。yeah ! 以後香港周圍都係醫生,嘩,真係覺得好安心。
作者: smallfoothk 時間: 14-1-5 16:07
想起一個故事,一個party上,有人暈倒,救護員到來,見一大群人圍着傷者,救護員駡要遠離傷者要多D空氣,但群人沒有理會,幫傷者做心外壓,救護員明白原來是医生週年聚會日,有幸医生刻時救護,傷者過了鬼門關.不如咁啦,將 hku 和 cuhk 大改革,改到成為全校學位都係醫科,好主意
總之 dse 有 3322 就收都可以,好像考上警察,不一定全是大學生,副學士和毅進都有,都係呻下姐
:wahaha以後香港周圍都係醫生,嘩,真係覺得好安心,希望大家有安心生活......

作者: MC1128 時間: 14-1-5 16:13
如果,你身邊人發生過醫療事故,便一定會明白,醫生責任重大,萬不能妥協專業水平。
作者: dolala 時間: 14-1-8 13:15 標題: 回覆:為何 大學自資課程冇law和医讀??
Anyway 有心又有銀両去外國甚至第三世界讀個醫學學位已經可以,反正最重要係合符資格報執業試以及pass。

作者: samsam123321 時間: 14-1-10 16:56
本帖最後由 samsam123321 於 14-4-4 11:58 編輯
Del.
作者: tcmsung 時間: 14-1-10 17: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4-1-10 17:52 標題: 回覆:samsam123321 的帖子



作者: Sum_Ba 時間: 14-1-11 00:33
回覆 samsam123321 的帖子
在醫院做阿姐和阿叔(當然,哥仔姐仔亦可)推床清潔也是救急扶危,和醫生一樣偉大,只是崗位不同,不用去非洲。
作者: smallfoothk 時間: 14-1-11 07:02
無國界医生是





作者: mattsmum 時間: 14-1-11 21:31
who would sen a kid to a professional course that is not yet accredited?
example of a course that is accredited:
Features
The programme is accredited by the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 (BPS) so that the BA/BSc will provide eligibility for graduate membership. Graduate Basis for Chartered Membership of the BPS is an entry requirement for training courses for professional careers in psychology, such as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It is dependent on students obtaining a minimum lower second class honours level on the accredited degree. The website of the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 provides further information.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4-1-11 22:36
回覆 mattsmum 的帖子
Some parents and kids can't distinguished between academic accreditation & professional accreditation.
作者: mattsmum 時間: 14-1-11 23:09
本帖最後由 mattsmum 於 14-1-11 23:11 編輯
Any degree courses in hk's 8 universities without HKCAAVQ accreditation?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