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窮生怕高攀醫科 兩大襄助 [打印本頁]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11-4 08:11     標題: 窮生怕高攀醫科 兩大襄助

窮生怕高攀醫科 兩大襄助 港大增全額獎學金 中大資助臨牀體驗


【明報專訊】青年向上流動是解決貧富差距一大關鍵,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大學醫學院每年培訓合共420名醫生,但中大發現有基層學生怕「高攀不起」及沒錢買套裝面試,一度不敢報讀醫科,而港大「公屋醫科生」比例亦由10年前的約兩成,跌至近年的約一成,令人憂慮教育也出現「富學科」。

兩大醫學院為助基層學生各推新猷,港大來年推出全額獎學金,鼓勵成長背景有困難的優異生讀醫,並把聯招生比例由七成提至升七成半;中大則會資助中學生參加臨牀體驗計劃,並會到訪基層中學介紹醫學院,避免有志者因資訊不足而怯於報讀。

據兩大醫學院今年取錄聯招生比例(見表),經主流中學、考文憑試入讀的學生,僅佔七成(港大)及五成半(中大),其餘為國際文憑(IB)、英國高考(GCE AL)考生。中大醫學院表示,收生以公正平等為原則,強調非聯招生來自不同背景,包括基層家庭及弱勢社群。

聞家庭背景影響選科 副院長震驚

中大醫學院副院長胡志遠接受本報查詢時表示,隨着社會結構轉變,現在醫學院多了中產學生,而基層學生對醫科資訊掌握不足,「覺得自己背景,高攀不了醫科」。「曾有中學告訴我們,有成績好好的基層學生,怕付不起醫科學費,又無錢買套裝面試,(中學)老師鼓勵他報讀,如能考入,會供他讀醫,又建議他可穿校服面試。」

胡指出,中大醫科已收該學生,錄取時不知道有上述故事。「起初聽到此事好震驚,原來家庭背景會影響學生選科及信心。其實學生的穿著只要表現出對學校的尊重,無論穿什麼都可以。」

港大公屋醫科生比例跌至一成

另下周六將舉辦資訊日的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昨與傳媒茶敘,坦承近年入讀的醫科生,多有父母作良好教育安排,成長路上沒大挫折,面對從醫的沉重壓力,部分人確會捱不住或易被「打沉」。學院提供的數據則顯示,港大公屋醫科生比例,由2003年的21%逐步跌至今年的10%,而同期全港公屋人口比例跌幅僅兩三個百分點。

梁卓偉坦言,「做醫生不可能無困難」,故希望吸納更多IQ(智商)、EQ(情緒智商)及AQ(抗逆能力)兼備的學生。醫學院明年將推出「醫學院飛躍獎學金」,名額約20個,由中學校長推薦在成長經歷中曾遇困難、仍能努力不懈的學生申請,當然必須有志於從醫,暫擬每所中學有兩個推薦名額。

梁卓偉:聯招生取錄額增至75%

梁表示,獲推薦不等於無視學術及面試表現,強調申請人成績須達到該年醫學院取錄基準;但若申請人成績邊緣、與基準僅有輕微差距,也有機會獲推薦加分而獲取錄。成功入學的申請人可獲全額學費資助至畢業,但每年成績都要達標。此外,醫學院將首次設定取錄最少75%聯招生,比現時內部規定的下限七成提高,盼助更多文憑考生入讀。

胡志遠認為,中產家庭的栽培及資源較多,現希望所有人機會均等,只基於能力收生,明年初辦資訊日,會到約三四十間中學講解,包括較多基層學生的新界西及北區;另明年暑假會辦臨牀體驗計劃,讓中學生跟隨醫生工作,申請者可獲交通及膳食資助。

明報記者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11-4 08:13     標題: 回覆:ANChan59 的帖子

公屋醫科生:不信「有錢勁啲」


【明報專訊】來自公屋綜援家庭的王美婷,在今年文憑試中考獲3科5**佳績,獲中大醫學院取錄,她表示自己認識的醫科同學中,大多來自中產家庭,聊天之際得知他們有的學過很多樂器,有的參加過很多活動,自己偶爾會感到壓力,亦會羨慕別人有更多學習資源,但她相信,能夠入到醫學院,說明大家水平相若,「唔會有錢就勁啲」,基層學生只要肯努力都可以入熱門科,「就算競爭激烈,有實力就不用怕」。

稱同學多自中產家庭

她說,自己的圈子大多數為聯招學生,但她與迎新營同組的幾個非聯招學生相處良好,「佢哋都好nice」,但與組外的非聯招生則較少接觸,因他們常以英文溝通,令她感覺較難接近。

非聯招生:港升學競爭激烈

中大醫科二年級學生黃同學則循非聯招途徑入學,其父母都為商人。她說,香港升學競爭激烈,她在中五時轉讀英國讀寄宿中學,之後以英國高考成績報香港的大學,獲中大醫學院取錄。她感覺同其他學系相比,醫科較少基層學生,除四成多非聯招學生外,聯招學生亦大多來自於傳統名校或地區名校。雖然大家在校園內相處融洽,但非聯招學生之間由於有更多共同話題,關係更密切。




作者: 701003    時間: 13-11-4 09:42     標題: 引用:公屋醫科生:不信「有錢勁啲」 【明報專

原帖由 ANChan59 於 13-11-04 發表
公屋醫科生:不信「有錢勁啲」
希望未來不要出現Dr.少爺Dr.小姐




作者: judy    時間: 13-11-4 09:53

希望未來不要出現Dr.少爺Dr.小姐


你話呢?

公司舉辦大會,招收署期工。招來一两個假洋鬼子。從頭到尾說英文,問她讀甚麼,佢話讀醫,她話佢唔識中文、唔識講、唔太聽得明。我真係想一脚踢開佢!
作者: 猴子爸    時間: 13-11-4 10:33

回復 judy 的帖子

你的意思是因为她们不懂广东话,还是态度差,所以想一脚踢开她们?

作者: October.    時間: 13-11-4 10:34

judy 發表於 13-11-4 09:53
你話呢?

她話佢唔識中文、唔識講、唔太聽得明。我真係想一脚踢開佢!
畢業后,佢打算係香港行醫嗎?

以我所知, 依家本港有大律師行請人, 話知你Harward畢業, 唔識中文唔請.

作者: Yukyuk    時間: 13-11-4 10:40     標題: 引用:Quote:judy+發表於+13-11-4+09:53+你話呢?

原帖由 October. 於 13-11-04 發表
畢業后,佢打算係香港行醫嗎?

以我所知, 依家本港有大律師行請人, 話知你Harward畢業, 唔識中文唔請.
聽聞前年某大医科收生时,不考慮不懂廣東話的学生。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11-4 10:55     標題: 引用:Quote:原帖由+October.+於+13-11-04+發表畢

原帖由 Yukyuk 於 13-11-04 發表
聽聞前年某大医科收生时,不考慮不懂廣東話的学生。
Always it's the min requirement.

Not all info from parents are valid.




作者: 猴子爸    時間: 13-11-4 11:09

回復 猴子爸 的帖子

不懂广东话,只懂英文的医生,可能都会有市场的,对操纯英语人士,肯定有吸引力,只是很难想象,如果他们要在医院里作手书,或需要下达指令,旁边的护理人员会懂得沟通吗?
作者: 73662710    時間: 13-11-4 11:13

医学院有中文测試,唔过关唔收。
作者: judy    時間: 13-11-4 11:21

医学院有中文测試,唔过关唔收


港大定中大?點測中文法?
作者: JuiceMum    時間: 13-11-4 11: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drjoc    時間: 13-11-4 12:11

如果一個學生因為沒有套裝而不去面試,表明他勇氣/自信/分析力都處于极低水平,他會是個出色的醫生嗎?
作者: judy    時間: 13-11-4 12:26

我見到呢啲套裝就反哂胃口。
作者: jessimm    時間: 13-11-4 12:55

本帖最後由 jessimm 於 13-11-4 12:55 編輯

今晚可以睇睇on call 36小畤 2,又或者看看這本書"半個醫生on call 中"
http://books.google.com.hk/books?id=LZ2uAAAAQBAJ&pg=PA42&lpg=PA42&dq=%E5%8D%8A%E5%80%8B%E9%86%AB%E7%8E%8Bon+call+%E4%B8%AD&source=bl&ots=73iMa5A0Ty&sig=xoTfj2qGWs6lDqjaCCvArTD8x-Y&hl=zh-TW&sa=X&ei=3Sd3UtvJI4SlkQXwvYDoDw&ved=0CCwQ6AEwAA#v=onepage&q=%E5%8D%8A%E5%80%8B%E9%86%AB%E7%8E%8Bon%20call%20%E4%B8%AD&f=false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11-4 13:24

回復 JuiceMum 的帖子

Now, is the time to apply grant & loan.....

作者: annie40    時間: 13-11-4 14:42

*******
院方除了走向收生多元化外,還希望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深造途徑。修讀內外全科醫學學士課程的學生,有機會兼讀公共衛生碩士、法律學位或與海外夥伴大學聯合頒授的哲學博士課程。他稱,「我哋希望學生有機會修讀跨專業嘅雙學位課程,哲學博士係俾好多希望投身臨床醫生加埋科學家嘅學生,而法律學位係因為我哋知道有唔少學生喺畢業後會再讀法律,而且醫科加法律雙學位喺美國已經流行咗廿幾年,所以有咁嘅新安排。」
*********
请问醫科加法律雙學位在美國已經流行廿幾年的原因?

前阵子医务处批准一名受雇医生一年有薪假期往修读法律学位, 大家觉得合适否?
作者: judy    時間: 13-11-4 14:46

中大醫學院副院長胡志遠接受本報查詢時表示,隨着社會結構轉變,現在醫學院多了中產學生,而基層學生對醫科資訊掌握不足,「覺得自己背景,高攀不了醫科」。「曾有中學告訴我們,有成績好好的基層學生,怕付不起醫科學費,又無錢買套裝面試,(中學)老師鼓勵他報讀,如能考入,會供他讀醫,又建議他可穿校服面試。」

胡指出,中大醫科已收該學生,錄取時不知道有上述故事。「起初聽到此事好震驚,原來家庭背景會影響學生選科及信心。其實學生的穿著只要表現出對學校的尊重,無論穿什麼都可以。」


繼續.....

點解呢?點解以前啲學生又唔會覺得自己背景,高攀不了醫科。

收唔到基層學生有多方面的,最主要嘅原因係唔收:例如,為恐收生成績不够對面海大學,為咗做靚盤數,收少啲成績較次的,就係咁簡單。明年,收多啲本地學生,基層學生就會多咗。此是其一。

和以前不同,以前父母,能供子女入大學以謝天謝地,現時,為保障有好的收入,父母不得不催谷子女考入前境好的科目。子女自細享受良好生活照顧,也深知要keep到咁嘅生活水準,收入要高。因此,多見中產子女,肯在父母帮助下,讀本地,見唔對路,讀外國,再不然就外國畢業再插入。

第三,我始終認為以前住公屋的一批,卧虎藏龍不是少數,真不能以住公屋而看輕人。
作者: ha8mo    時間: 13-11-4 16: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nnie40    時間: 13-11-4 16:58

医科不易读得上, 用最标青的成绩来作为重要蘅量指标之一是没有错.

今天的医科不容易取录'不懂广东话'的学生'是事实, 如果原意取录,此学生必然是有极高潛能的例外, 一位华人学生,不懂广东话,或许是源于其成长的环境,不应受到歧視,更视为没资格读医科做医生.

今天接受公平教育的机会比从前多而广, 虽然永远没绝对公平, 但是敏感于谁又拿掉了谁的机会,心理会好过点吗?


作者: annie40    時間: 13-11-4 17:24

回復 猴子爸 的帖子

想起一件往事, 朋友是Australian ,在港收养了一个华人孩子, 在港长大,因有阅读和支体障碍,从少只能读IS 的特别班, 她说每次乘的士, 当司机发现她那位黑头发黑眼睛小故姑娘不懂用广东话对应时,总会怒目而视的, 然后curse 几句, 我安慰说是她多心了.

华人孩子不懂广东话的, 也许背后有个动人故事啊!


作者: piagetmum1    時間: 13-11-4 18:32

今年家長會校長說應屆有一位中六生被Cambridge取錄,但因家境問題,結果沒去讀,雖然讀本地大學不一定比讀海外大學差,但也感到一惋惜。
作者: nintendo    時間: 13-11-4 18:38     標題: 引用:今年家長會校長說應屆有一位中六生被Cambri

原帖由 piagetmum1 於 13-11-04 發表
今年家長會校長說應屆有一位中六生被Cambridge取錄,但因家境問題,結果沒去讀,雖然讀本地大學不一定比讀 ...
申請外國大學前,不是要計好數能不能負擔才申請嗎?




作者: Ceci333    時間: 13-11-4 20:26

大學任何科目收生標準不應查家庭背景,看能力就成了.查是否基層沒意義
作者: Bluegene    時間: 13-11-4 20:32

annie40 發表於 13-11-4 14:42
*******
请问醫科加法律雙學位在美國已經流行廿幾年的原因?

讀完醫再讀Law,跟住可以去做律師告醫療失當的個案,發過...



作者: Bluegene    時間: 13-11-4 20:35

話收基層學生,係咪真係得?  英國攪到一鍋

http://www.telegraph.co.uk/educa ... issions-policy.html
作者: annie40    時間: 13-11-4 21:25

回復 nintendo 的帖子

不一定的,仲是財政力有不遞,窮人總想憑努力爭取出頭,申請成功是學業出眾的肯定,留下acceptance letter,作為終身的勉勵,以力證非池中之物也。再者如最后關頭幸運地得到獎學資助,便改寫生命樂章了。
作者: Norwood    時間: 13-11-4 23:17

擇優取錄才是公平做法,個人能力才幹最是重要,任何人為偏幫,封頂做法只會做成不公。可惜社會仇富情緒嚴重,讀IB/Intl sch 就是有錢仔,就應該出國留學,不應和本地學生爭大學學位。
作者: riccichu    時間: 13-11-5 00:17     標題: 引用:擇優取錄才是公平做法,個人能力才幹最是重

原帖由 Norwood 於 13-11-04 發表
擇優取錄才是公平做法,個人能力才幹最是重要,任何人為偏幫,封頂做法只會做成不公。可惜社會仇富情緒嚴重 ...
又係呢句,不如叫仔仔女女努力讀書實際一点!




作者: ABC-DAD    時間: 13-11-5 20:46

Say個 Hi 多謝資訊,An Chan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11-5 20:50

annie40 發表於 13-11-4 21:25
回復 nintendo 的帖子

不一定的,仲是財政力有不遞,窮人總想憑努力爭取出頭,申請成功是學業出眾的肯定, ...
Scholarship for Oxbridge may be a bit not the same as you think.
作者: JuiceMum    時間: 13-11-7 10: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JuiceMum    時間: 13-11-7 10: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ummom    時間: 13-11-7 13:22

讀醫吾系高分就得嫁,好辛苦,要好有熱誠先得嫁。
本人就覺得系幾厭惡性的工作,真系要好鐘意先得。
千其吾好因為$和高級,要個仔女讀醫。有好多科都可以賺$比醫生多。
無份使命感好難頂一世,不論有$人or 無$人。
因為怕無$,吾報,不先想辦法,熱誠有點不足。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11-7 14:20

mummom 發表於 13-11-7 13:22
讀醫吾系高分就得嫁,好辛苦,要好有熱誠先得嫁。
本人就覺得系幾厭惡性的工作,真系要好鐘意先得。
千其吾 ...
非常好的提醒!
作者: JuiceMum    時間: 13-11-7 14:5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amsam123321    時間: 13-11-7 19:55

本帖最後由 samsam123321 於 14-4-4 12:16 編輯

Del.
作者: youma    時間: 13-11-7 23:02

Ceci333 發表於 13-11-4 20:26
大學任何科目收生標準不應查家庭背景,看能力就成了.查是否基層沒意義
agree.
作者: zooweemama    時間: 13-11-7 23:39

多謝分享!
大學收生照顧低下層是藉得表掦。醫科等等這類熱門科目,現在較少低下層入讀也不難理解。
社會結構越穩定,低下層往上爬就得花更大努力。從歷史角度去看,所以治久必亂,過一段日子又會出現大洗牌:市井也有機會做皇帝。

作者: JacksonJeffrey    時間: 13-11-17 10:36

I am doctor graduated from HKU in the 80s
at my time, most students are from pubic housing estates( I guess > 50% )
students ( and now doctors ) are very tough persons

now most graduates are from private housing
but they are not as tough
also the HK education system burn them out
not very few ( ~ 1 in 10 among my interns )have psychological or psychiatric problems themselves

warning: HK is going downhill in health system in term of quality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