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對普通學生來說,名校的附加值不高??? [打印本頁]
作者: zooweemama 時間: 13-11-4 00:16 標題: 對普通學生來說,名校的附加值不高???
本帖最後由 zooweemama 於 13-11-4 23:46 編輯
替孩子選校的原則
【iMoney智富雜誌—ibanker教室】每年到這個時候,都是中小學和研究院開始報名的時間。作為老師,我經常給人問到如何為子女挑選學校。許多家長認為削尖了頭也要鑽進名校,但是很多學生去了名校以後並不適應。我在牛津讀書的時候,就有一些同學要接受心理輔導,甚至有嚴重抑鬱。他們都是在自己的國家名列前茅,拿全獎學金去讀書的。但是一群學生中,不可能每一個都第一名,總有最後一名。無論多努力還是要苦苦掙扎,的確很讓人氣餒。
當然,如果你的孩子可以在名校當明星學生,那就是最好的事情。但是如果要選當雞頭還是鳳尾,即在名校包尾還是在二流學校名列前茅時,應該怎麼選呢?個人建議是不要聽身邊朋友對這問題的評價,他們大多數只是根據自己想當然來評論,或者從自己的孩子等一兩個例子來給結論。面對這種問題,不妨看看歷史上重要的學術論文如何考量這問題。牛津大學教育系的Marsh和O'Mara等就做過詳細的研究。這些研究不單對選學校有用,選職業和公司也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學生自我形象影響學習
對於青少年成長,其中一個重要部分是自我概念的形成。教育和心理學家尤其關心學生的學業自我概念(Academic Self-concepts, ASC)。學業自我概念是一個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技巧的自我判斷和認知。概念的形成很多時候由「參照系統效應」得來,就是學生會把自己和身邊的人比較,來確定自己在某一方面的高低。學生也會把自己在不同的學科中的成績比較,來得出自己在那一方面更好。如小孩的數學比平均同學好,而且比自己的英文好,就會出現比較高的數學自我概念。
其中一個非常影響學業自我概念的原因是「大魚小池效應」(Big-fishlittle-pond Effect)。普通學生去了優秀學校以後學業自我概念往往會下降,反之亦然。和這效應相反的是「同化效應」(Assimilation Effect)。當學生通過非常嚴格的選拔才能進入高水準的名校,他可能會認為這是對自己能力的肯定,令到學業自我概念升高。研究發現,負向的大魚小池效應遠比同化效應大。所以一般去了名校的普通學生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問題。
關於自我概念影響成績的著名例子,是女生的數學成績。按照心理學家Meece的研究,女生的小學階段的數學成績和數學自我概念和男生差不多,但是在初高中就下降很大,而自我概念的下降先於成績的下降。也就是女生在沒有實際成績改變以前,就認為自己的數學不好,結果當然是自我應驗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初高中女生的自我概念受了性別社會化因素所影響,所以認為自己的數學差,文科好。心理學家做過很有趣的實驗:比較純女生考試,和有男生在場時同一群女生的成績。結果是有男生在場時的成績要低得多。可見這個自我概念的心理影響因素有多大。
環境對於自我概念的影響非常大。排名高的學生在老師心目中有很好的形象,獲得偏愛,因此也比較積極有信心。民主一點的老師讓學生覺得受接納,可提高自我概念。除了老師,同伴的影響也很大。如果經常給朋友同儕誇讚,也會提高自我概念。
哈佛學生不如普通大學?
我們平常教育孩子和自己比較,看重是否達到自己定的目標,不要和別人比較,是非常有道理的。「人比人比死人」是有科學根據的至理名言。和別人比較可以導致實際成績的下降,非常有害。
著名作家Malcolm Gladwell在他最近的著作《David & Goliath》就討論了哈佛經濟學博士畢業6年後的成就。哈佛經濟學院是美國經濟學博士中最難考進的,畢業生當然也最優秀,這不讓人意外。但是讓人驚訝的是,除了前30%以外,其他大部分畢業生竟然不如排名低於30的學校的前5%博士生。能夠從哈佛畢業的博士,當初都可以進任何一所美國大學,更不用說排名30以後的大學。但是當初那麼優秀的學生竟然有70%是不如普通學校的優秀人才。所以從長遠的發展來說,不單是包尾的名校生不如普通學校的好學生,甚至是名校的中上分子也不如。
名校普通學生不單自我概念比較低,更重要的是少了追求自己理想學科的機會。我以自己見過的例子來說明這問題。柏克萊地處加州矽谷,也是以電腦出名的學校,而且電腦工程師在加州薪水很不錯。所以我在那兒讀書時見到很多學生都想選電腦工程。但是因為柏克萊集中了很多非常優秀而又想讀工程的學生,結果很多出色的學生被淘汰了,被迫去選其他沒學科。有一些不甘心的就轉校去差一點的學校繼續讀電腦。畢業時,這些不是名校畢業的電腦工程師遠遠比被迫選了不喜歡學科的學生要開心得多,就業也好得多。事實上,在美國只要是工科、理科、醫科生都比別的學科好。所以挑你自己想讀的學科,遠比挑自己想讀的學校重要。
選校首要老師教學熱誠
既然名校對普通學生好處不大,而且科學驗證了壞處很多,為甚麼那麼多人趨之若鶩呢?這是因為很多人覺得名校培養了人才。這大部分時間是倒果為因,如果哈佛畢業生大部分比不過不知名大學的好學生,應該說名校是毀了學生,而不是教導了學生。出色人才多見於名校,是因為本來很好的人才去了名校,所以名校畢業生比較出色。但是這些人,尤其是中游學生,去別的學校應該會更出色。名校的附加值不高,對普通學生更也許有害。也有很多人認為名校有更多機會,不錯,如果你的孩子是名校中的明星。如果不是,你的孩子在普通學校當明星所獲得的機會,絕對比名校寂寂無聞的普通學生要多很多。也有人認為名校的老師學歷高,教學好,所以學生會出色。教學好壞和老師的文憑相關度非常低,是否用心,是否投入,是更重要因素。更重要的是老師是否投入到你的孩子身上。老師都有偏愛。你想孩子是老師的寵兒,還是那個一想起就頭疼的壞學生?
所以怎樣選學校?第一要選老師。要選民主用心投入的老師,而不是學校。第二,客觀估計自己的小孩,讓他進能夠名列前10名的學校。如果我的孩子不是很行,我的簡單方法是找比較差的學校,一直到我的孩子能夠考進前10名。
這方法也可以應用在找工作。那家公司不太重要。是否大機構也不太重要。第一要選老闆。好老闆會給你機會,聆聽你的想法。第二要選有機會讓你獨當一面的地方。這樣才有機會培養你的領袖能力,才有機會累積經驗。
撰文:王澤基
香港中文大學應用金融學教授、碩士課程主任,前巴克萊銀行常務董事,逾十年投資銀行工作經驗,牛津大學經濟學博士。
作者: zooweemama 時間: 13-11-4 00:22
本帖最後由 zooweemama 於 13-11-4 10:43 編輯
回復 zooweemama 的帖子
所以從長遠的發展來說,不單是包尾的名校生不如普通學校的好學生,甚至是名校的中上分子也不如。
******
筆者指出的這個,不少人應該有同感。
不過熱衷於追逐名校的,也的確有一些很好的理由:
1)有一群很叻的同學作伴;
2)建立極良好的人際關系網;
3)受到不同類型的小天才同學所感染,擴闊視野和興趣;
4)叻人互動下更叻。
作者: zooweemama 時間: 13-11-4 00:23
回復 zooweemama 的帖子
所以挑你自己想讀的學科,遠比挑自己想讀的學校重要。
作者: zooweemama 時間: 13-11-4 00:24
本帖最後由 zooweemama 於 13-11-4 10:47 編輯
回復 zooweemama 的帖子
所以怎樣選學校?第一要選老師。要選民主用心投入的老師,而不是學校。第二,客觀估計自己的小孩,讓他進能夠名列前10名的學校。如果我的孩子不是很行,我的簡單方法是找比較差的學校,一直到我的孩子能夠考進前10名。
這方法也可以應用在找工作。那家公司不太重要。是否大機構也不太重要。第一要選老闆。好老闆會給你機會,聆聽你的想法。第二要選有機會讓你獨當一面的地方。這樣才有機會培養你的領袖能力,才有機會累積經驗。



*******************************
沒有最好的,只有更適合的。多給孩子分析,教他分析,令他了解各種的長短處,要他選擇,鼓勵他堅持奮鬥。
作者: codeone 時間: 13-11-4 08:49
回復 zooweemama 的帖子
最近也常常思考這個問題 .....
作者: 701003 時間: 13-11-4 09:37 標題: 引用:回復+zooweemama+的帖子
所以怎樣選學校?
原帖由 zooweemama 於 13-11-04 發表
回復 zooweemama 的帖子
所以怎樣選學校?第一要選老師。要選民主用心投入的老師,而不是學校。第二,客觀 ...
正如我所想,亦正是我所做的

作者: cow 時間: 13-11-4 09:41
Malcolm 的數據都是關於美國的大學, 他的理論並不適用於香港的中小學.
作者: bigfoothk 時間: 13-11-4 09: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VKwan 時間: 13-11-4 11:05 標題: 引用:Malcolm+的數據都是關於美國的大學,+他的理
原帖由 cow 於 13-11-04 發表
Malcolm 的數據都是關於美國的大學, 他的理論並不適用於香港的中小學.
剛才都想到,唔知呢個研究有幾大適用性?舉個例,SPCC,眾所週知,佢公開試成績,真係好勁,係好多人都好勁喎,真係唔知佢点做到!

作者: skkeung 時間: 13-11-4 11:35 標題: 引用:Quote:原帖由+cow+於+13-11-04+發表Malcolm
原帖由 VKwan 於 13-11-04 發表
剛才都想到,唔知呢個研究有幾大適用性?舉個例,SPCC,眾所週知,佢公開試成績,真係好勁,係好多人都好勁喎 ...
請問SPCC的DSE成績如何?

作者: judy 時間: 13-11-4 16:19
名校附加值不高?非也!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增值、有的减值。
作者: ppchan168 時間: 13-11-5 00:36
在學業發展方面,雞頭鳳尾的策略是有效的。不過,學業成功不等同事業成功,而偏偏事業的發展,很大程度受裙帶關係影響。
作者: KFP 時間: 13-11-5 08:43
回復 zooweemama 的帖子
Thank you for your sharing !!
作者: skkeung 時間: 13-11-5 14:23 標題: 回覆:VKwan 的帖子
請答覆!

作者: ha8mo 時間: 13-11-5 14: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kikima 時間: 13-11-5 18:32 標題: 引用:Quote:原帖由+VKwan+於+13-11-04+發表剛才
原帖由 skkeung 於 13-11-04 發表
請問SPCC的DSE成績如何?
因為SP只收精英學生

作者: ccpsg 時間: 13-11-5 20:03 標題: 回覆:skkeung 的帖子
http://www.spcc.edu.hk/english/news_events/congratulations/2398

作者: ccpsg 時間: 13-11-5 20:04 標題: 引用:Quote:原帖由+VKwan+於+13-11-04+發表剛才
原帖由 skkeung 於 13-11-04 發表
請問SPCC的DSE成績如何?
http://www.spcc.edu.hk/english/news_events/congratulations/2398

作者: totheend 時間: 13-11-6 11:31
我覺得還有孩子的個性因素!
有的孩子在週位同學的壓力下可以發奮(前提是能力也夠), 而大部分的孩子卻需要一而再, 再而三的鼓勵才能激發潛能. 所以對於普通學生來說, big fish little pond effect 絕對是有效的!
作者: ha8mo 時間: 13-11-6 12: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CE2126 時間: 13-11-9 22: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Obiepapa 時間: 13-11-17 22:37 標題: 回覆:對普通學生來說,名校的附加值不高???
紐約彭博市長講,一般學生不要讀哈佛,不如學一技之長修水喉,更加經濟實惠。

作者: 可樂fan 時間: 13-11-18 13:15



作者: zooweemama 時間: 13-11-22 22:55
回覆 Obiepapa 的帖子
依家一个有经验的地盤技工,最高可以月入八九万!难怪楼价这么贵。
作者: zooweemama 時間: 13-11-22 23:04
回覆 ACE2126 的帖子
最近有不少不同名校家长朋友得出一个结论:名校其实就是有个好的人际关系网;和个个都唔衰得(所以比较自动自觉、自我要求高)。而不少入了名校便自覚突然长高了的十分自滿,发展反而比较慢(这点我个人认为完全吻合筆者所说)。
作者: Obiepapa 時間: 13-11-22 23:09 標題: 引用:回覆+Obiepapa+的帖子 依家一个有经验的地
原帖由 zooweemama 於 13-11-22 發表
回覆 Obiepapa 的帖子
依家一个有经验的地盤技工,最高可以月入八九万!难怪楼价这么贵。 ...
古時有田忌賽馬,現代有華羅庚優選法,都是教人策略決定成功。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11-25 01:15
回覆 ppchan168 的帖子
你道出現實一面!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11-25 01:17
zooweemama 發表於 13-11-22 22:55 
回覆 Obiepapa 的帖子
依家一个有经验的地盤技工,最高可以月入八九万!难怪楼价这么贵。 ...
可以做到幾多歲?
可能十年飽死,十年餓親!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11-25 01:26
文中附加值理應不同學術增值?我是否理解錯?
我理解的附加值可以包括非量化指標,而非本港的中英數學術增值。
作者: babymj33 時間: 13-11-25 13:52
zooweemama 發表於 13-11-4 00:24 
回復 zooweemama 的帖子
所以怎樣選學校?第一要選老師。要選民主用心投入的老師,而不是學校。第二,客觀 ...估計自己的小孩,讓他進能夠名列前10名的學校。如果我的孩子不是很行,我的簡單方法是找比較差的學校,一直到我的孩子能夠考進前10名。
這方法也可以應用在找工作。那家公司不太重要。是否大機構也不太重要。第一要選老闆。好老闆會給你機會,聆聽你的想法。第二要選有機會讓你獨當一面的地方。這樣才有機會培養你的領袖能力,才有機會累積經驗。
點樣選老師? 你入到果間學校, 都未必係佢教你果科吖, 小學中學吾會每級得一班咁少掛
好的學校, 吾係前十名都會比你發揮的, 好的小學前 80-100 名都係成績好,
而學校有好多不同種類活動, 有不同發揮的機會, 音樂, 藝術, 美術, 樂器,
話劇, 朗誦, 運動, 校際, 區際....... 種種學會, 邊會得頭十名既人先有得玩?
名次真的咁重要?
好的小學, 同學全張成績表都係 A, 但考幾拾名,無吾開心喎
作者: babymj33 時間: 13-11-25 13:55
zooweemama 發表於 13-11-22 23:04 
回覆 ACE2126 的帖子
最近有不少不同名校家长朋友得出一个结论:名校其实就是有个好的人际关系网;和个个 都唔衰得(所以比较自动自觉、自我要求高)。而不少入了名校便自覚突然长高了的十分自滿,发展反而比较慢(这点我个人认为完全吻合筆者所说)。...
乜吾係入左名校, 先自知不足 (因有各方面人材), 更不會鬆懈, 努力求進咩
作者: babymj33 時間: 13-11-25 13:57
ACE2126 發表於 13-11-9 22:09 
謝好文章,收錄了。
香港名校能給予的機會,其他學校很難做到。
但到了大學,我贊同作者。
對對對 


作者: babymj33 時間: 13-11-25 13:59
cow 發表於 13-11-4 09:41 
Malcolm 的數據都是關於美國的大學, 他的理論並不適用於香港的中小學.
好明顯係咁 
適用於揀大學時
|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