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懶得記生字 互聯網令你變蠢?(沈帥青) [打印本頁]
作者: elbar 時間: 13-11-1 08:33 標題: 懶得記生字 互聯網令你變蠢?(沈帥青)
互聯網猶如我們的「外在腦袋」,究竟是好是壞?不如自己用腦袋想一想。
撰文:沈帥青
欄名:港是港非
考評局列舉文憑試考生把簡單英文串錯,如粉筆的chalk寫成chok等。串錯字不足為奇,惟除了個人因素之外,也與互聯網提供方便有關?網絡科技令人聰明或變蠢,仍爭持不下。
考評局昨發表過去一屆中學文憑試的考試報告,當中包括英文寫作卷出現不少簡單英文詞語串錯,如chalk變chok、build變bulid、first變frist等。
串錯字的原因,或許與英語水平有關,也可能是考生一時疏忽,即使以英語為母語,也難保證不會串錯字。去年BBC調查,發現2,000多名受訪者中,三人當中有一人不懂串「definitely」,三分之二不懂串「necessary」。
研究:學生串錯字上升
串錯字不足為奇,但有趣的是,不少研究將串錯字的問題歸咎於科技帶來太多方便,懶動腦筋所致。
「Spell check」檢查錯字的功能,唾手可得,上網搜尋也有Google Instant功能,關鍵字只要打第一、二個字母,系統已代你「想好」其餘字母及顯示搜尋建議,還需要人腦好好記生字嗎?
《Atlantic Wire》去年曾指,Spell Check功能令串字能力變差,並引用研究,包括史丹福大學比較1988年及2008年的學生論文,發現這20年間學生用錯字、串錯字的情況大幅上升。
本來目的是減少串錯字,但當人依賴了後是否反而更多串錯字?事實上,串錯字小事而已,引伸更大的爭議,是電腦互聯網發展一日千里,令人更方便、更容易獲得資訊,加上新功能層出不窮,但發展下去,是令人變得聰明抑或變笨?
善用互聯網科技,不少研究指可激發更多思考及創作,但搜尋引擎變得聰明,人就變得可動少一點腦筋去儲存資料,既然上網一查便可,一些簡單的事實資訊,還須用腦牢牢記住嗎?如此看來,大家容易串錯字,其實不難理解,就如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PS)愈來愈方便,不也令人懶得記路嗎?
依賴GPS 易忘記走過的路
英國著名資訊科技作家Nicholas Carr曾於其著作《The Shallows : What the Internet is Doing to Our Brains》,指GPS讓人腦部儲存空間影像縮小,以致人容易忘記走過的路。
他又指,互聯網興起,拖低人的專注力,網上瀏覽資訊時習慣快速接收不同資訊片段,反而失去仔細閱讀的能力。他更引述作家朋友指,讀畢一本長篇小說也變得有難度了,倫敦大學學院也有研究顯示,使用互聯網時往往對不同資訊快速略過,甚少在網上閱讀長篇文章。
互聯網雖助我們更快掌握更多資訊,但芝加哥大學社會學副教授James Evans提出,過往親自到圖書館找資料反而有更多收穫,互聯網的搜尋雖然更快捷準確,但猶如只見枝葉,卻看不見整個森林。
互聯網令人變聰明,還是變蠢?2010年,美國Elon University便向895位科技專家提出這問題,他們的看法又如何?
變叻或變蠢? 爭持不下
當年約75%專家認為互聯網會令人變得聰明,如提升閱讀、寫作能力等;但兩年後的2012年,再問一次,則已幾乎扯平。認為互聯網令人變聰明的減少至只有約半數,另一半則認為是變蠢。
固然,互聯網發展對於人類智能發展的正面影響不容抹殺,有專家形容互聯網如變成我們的「外在腦袋」,可負起儲存資訊作用,換一個角度,腦部便可騰出空間,用於其他方面的功能,例如搜尋、處理及整合資訊的能力等,這也是「腦力」的表現。
無可否認,互聯網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不出門便能知「天下事」,視野知識的增長也與沒有互聯網年代,不可同日而語,但也令我們的腦袋改變了不少,記憶方式只是其一。試回想,你以前可以記得多少親朋好友的電話號碼?但如今有手機的記憶功能「代勞」,你又記得多少?
按圖放大
作者: elbar 時間: 13-11-1 08:34
「無夢想如鹹魚」 DSE考生當古語 寫作引周星馳對白 考英文chalk變chok
潮語及網絡文字正逐步蠶食年輕人的語文水平及用詞技巧。
今屆文憑試有考生竟將粉筆「chalk」串成潮語「chok」(形容裝酷的表情);更將周星馳的電影對白「沒有夢想和一鹹魚沒有分別」當成古語。
有資深中文科教師坦言現在難以培育學生的中文能力,亦有大學講師指,大學生愛在作文時夾雜歌詞及電視對白,曾收過學生在道歉信中寫下歌曲《醫道》其中一句歌詞「受過傷先知道要堅強」。
考評局昨發表剛過去一屆的中學文憑試報告。有近半考生考「肥佬」成績的中文科,報告顯示考生在寫作時有「自創新詞」、錯別字連連,及錯將電影對白當古語等毛病,包括寫下「在夢想方面,古語有云:『沒有夢想和一鹹魚沒有分別』,各位要夢想成真就需要毅力、努力和體力,缺一不可。」令人啼笑皆非(見表)。
創新詞錯字 近半中文肥佬
北角蘇浙公學中文科老師陳匡正認為,時下青年將潮語視作正常,加上大受日本及韓國文化尤其動漫的影響。她曾收到學生的作文功課,寫着「進擊之美食節」來形容爭取某些東西,「因為近期有一套熱門動漫叫《進擊之巨人》,所以學生也開始常用『進擊』一詞。」
網絡文字影響 培養寫作難
陳慨歎,現在要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十分困難,因學生長期看漫畫、加上網絡文字等問題,均拖累學生的語文能力發展,「他們看甚麼就全反映在寫作上!」加上中文科取消範文,學生愈來愈少閱讀優秀文章,「中文能力是要浸出來的。」
至於有考生將電影對白當古語,浸大社工系講師邵家臻認為,考生可能連「古語有云」這四個字也不懂,「好難相信個學生會當對白是來自漢朝。誇張點說,可能他以為『古語有云』是口頭禪。」
他續說,現在學生太習慣將歌詞和電影對白夾雜在寫作上,如有學生在寫簡單的道歉信、請假信、或自我省思(self-reflection)功課時,也加上李克勤的《醫道》歌詞:「受過傷先知道要堅強;受委屈先會學到原諒。」
「不過,這也證明這些句子好打動人心,打破框框,有生命力,所以年輕人愛用來強化觀點。」邵補充。
考生英語口試能力亦備受質疑,不少人讀錯發音,將「robot」讀成「robert」、「in addition」變「in addiction」、「climb」變「crime」等。在報章撰文教英語的立法會議員毛孟靜,直言有名牌大學法律系尖子連homogeneous(單一種族)和hegemony(霸權)也弄不清楚,「我常對年輕人說不要笑別人發音不好,否則心中有陰影,怕自己也會說錯,結果少說少錯,但不多說是難以學好發音的。」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3-11-1 08:54
本帖最後由 Yanamami 於 13-11-1 08:56 編輯

以前總記得十來二十個電話號碼,而家只有幾個。。。。
其實文中提及的不會是band1生吧~~
作者: bigfoothk 時間: 13-11-1 10: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ha8mo 時間: 13-11-1 10: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cow 時間: 13-11-1 11:40
本帖最後由 cow 於 13-11-1 21:00 編輯
// 大學生愛在作文時夾雜歌詞及電視對白
有乜問題?
如過個考生唔用"古語有云", 都寫得唔錯:
//在夢想方面,沒有夢想和一條鹹魚沒有分別,各位要夢想成真就需要毅力、努力和體力,缺一不可,所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不要放棄自己的夢想,小心選擇大學的科目吧。
作者: bigfoothk 時間: 13-11-1 13: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BFIF 時間: 13-11-3 09:30
Yanamami 發表於 13-11-1 08:54 
以前總記得十來二十個電話號碼,而家只有幾個。。。。
其實文中提及的不會是band1生吧 ...
係,自從有了部電話幫我"記住"啲電話號碼後,我真係大部份號碼也忘記了⋯
作者: Obiepapa 時間: 13-11-19 08:11 標題: 引用:Quote:Yanamami+發表於+13-11-1+08:54+以前
原帖由 BFIF 於 13-11-03 發表
係,自從有了部電話幫我"記住"啲電話號碼後,我真係大部份號碼也忘記了⋯ ...
我細個學個的數字記憶法,夷家變成我媽防止老人痴呆的工具了

作者: One-Mama 時間: 13-11-20 10:16
熟好熟壞, 視乎用家如果運用, 適度使用才是工具吧!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