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大專畢業生 競爭靠「匠人精神」 [打印本頁]
作者: elbar    時間: 13-10-28 13:34     標題: 大專畢業生 競爭靠「匠人精神」
 
 
高等教育的適齡人口不斷增加,畢業薪金或出現「下流化」,「高材低就」的情況似乎無可避免。
撰文:三十會 房屋及規劃研究組關子沖、楊曉東、何建威
欄名:中產階級心聲 
從前,大學學額很有限,莘莘學子冀求通過「大學夢」,改變命運,向上流動。然而時代改變,政府2000年的施政報告提出,希望於10年內致使60%的適齡學童可獲得專上教育機會。
薪酬「下流」 10年跌6000元
簡單的供求告訴我們,當接受高等教育的適齡人口不斷增加,他們的畢業薪金就可能出現「下流化」,以副學位畢業生收入中位數為例,數字由01年1.8萬元下跌至11年的1.2萬元,「高材低就」的情況似乎無可避免。
「高材低就」,是各國政府共同面對的困難,無怪紐約市長彭博撰文指,成績中等而無心於潛修學術的青年,大可選擇水電工作新出路。然而,這對於未來的社會結構又有何隱憂?除了觀感上的「高材低就」予人大才小用之感,究竟當中又有何問題?
普及的高等教育,無論對社會或個人均有正面影響。在未來,於目前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將較以往的高中畢業生擁有更好的經濟抗逆力,因為僱主若面對經濟環境轉差,仍然會傾向於聘請「較有能力」的僱員,一紙證書所保證正是「較有能力」的證明。
然而,目前大學生適齡學童的學費為每年約42,100元,大學生只須繳付18%,政府資助餘下82%,即每年約191,789元。四年大學教育,政府已就每名大學生投放了767,156元,假設某年的資助學位共有15,000個,畢業時只需要有75名學生(0.5%)高材低就,政府將浪費5,700多萬元。
政府資助 就業差浪費公帑
到了2014/15學年,政府文件顯示將分別有33%及66%的適齡學生可獲學位程度教育及專上教育機會,若果「高材低就」的情況沒有改變,投入的資本只能滯後回收;青年入息中位數不變,相信非政府所願見。
新世代的畢業生,應如何自處?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日前帶起有關「匠人精神」的討論,無論工作如何辛勞,匠人都一貫醉心於他的工作,持之而恒,專上教育的目的正在於發展及釋放個人潛能的作用,能夠接受專上教育,已遠較十多年前的許多人幸運,專上教育並不是終點,而是轉捩點,在過程中學子理應認識自己,培養正面的態度,即使將來面對經濟轉型,仍能虛心學習,求知若飢。
作者: joradnan    時間: 13-11-14 19:31     標題: 回覆:大專畢業生 競爭靠「匠人精神」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item    時間: 13-11-15 14:16
joradnan 發表於 13-11-14 19:31 
成日都想大學生做廉價勞工
作者: CarolBallet    時間: 13-11-23 14:50     標題: 回覆:elbar 的帖子
其實我覺得都可以唸下點樣係讀緊書嘅時間upgrade 下自己,有d fd 都會去讀Eng 或者finance, 學下投資。haha, 佢地效果都好唔錯。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11-23 15:06     標題: 引用:成日都想大學生做廉價勞工   +
原帖由 joradnan 於 13-11-14 發表
成日都想大學生做廉價勞工
  
|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