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內地狀元棄讀本港最高學府香港大學 [打印本頁]

作者: tiantiangood    時間: 13-10-12 14:56     標題: 內地狀元棄讀本港最高學府香港大學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31012/00176_038.html

大家如何解讀。

作者: www    時間: 13-10-12 15:00

本帖最後由 www 於 13-10-12 15:01 編輯
tiantiangood 發表於 13-10-12 14:56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31012/00176_038.html
大家如何解讀。
如果讀中文系,港大的中文系在香港也未必是最高學府,更不要和北大比。

相反,如果讀英文系,港大就會比北大優勝。


作者: 小之爸    時間: 13-10-12 16: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cheng4b    時間: 13-10-12 16: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October.    時間: 13-10-12 18:25

巨額奬學金令人迷茫, 揀錯學校.
作者: awah112    時間: 13-10-12 18: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3-10-12 18:40

讀中文應該北大好過HKU?在HK生活都可能有適應問題?唔慣生活節奏?
作者: EASTCOAST    時間: 13-10-12 18:44     標題: 回覆:tiantiangood 的帖子

有趣,唔想讀嘅,癡心地等佢回心轉意;好想讀嘅,就冇間收,真是情有獨鐘。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1009/18456235

///"高考3A中文系拒收
洪偉傑,現時修讀城大應用中文副學士,本身在2012年高考3A(中國文學、中國歷史、中國語文及文化3科俱奪A)但英文不合格,今年補考英文合格,但申請浸大、中大、嶺大中文系,中大已拒收,浸大無回音,嶺大則指明年才考慮。"///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10-12 19:51     標題: 回覆:內地狀元棄讀本港最高學府香港大學

因為他沒有報香港大學中文系,如果報咗,可能一早收咗。




作者: 小之爸    時間: 13-10-12 20: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Brenday    時間: 13-10-12 20: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EASTCOAST    時間: 13-10-12 22:01     標題: 引用:佢A+LEVEL英文只得合格,應該未合乎港大文

原帖由 小之爸 於 13-10-12 發表
佢A LEVEL英文只得合格,應該未合乎港大文學院收生要求。
如果是中文系,英文重要嗎?
以本地標準,還有誰人中文好過佢?




作者: EASTCOAST    時間: 13-10-12 22:12     標題: 引用:Quote:小之爸+發表於+13-10-12+16:00+人各

原帖由 Brenday 於 13-10-12 發表
我也有這個疑問,為什麼要付91萬獎學金給一位內地學生,難道香港沒有人材了嗎? ...
有!去左讀副學士!




作者: lin051051    時間: 13-10-12 23:08     標題: 引用:巨額奬學金令人迷茫,+揀錯學校.

原帖由 October. 於 13-10-12 發表
巨額奬學金令人迷茫, 揀錯學校.
說的對!




作者: 小之爸    時間: 13-10-13 01:2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EASTCOAST    時間: 13-10-13 07:44

小之爸 發表於 13-10-13 01:24
回復 EASTCOAST 的帖子

以我所知港大文學院有統一收生準則,英文要D7先合資格報讀。 ...
維護規則係啱嘅。咁「而休了學的學生日後如想重返校園,可申請恢復就讀,屆時仍可享獎學金待遇」可能都係一貫的規則。
作者: ha8mo    時間: 13-10-13 10: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nintendo    時間: 13-10-13 11:47     標題: 引用:人各有志,無咩所謂。反而我覺得佢憑咩取91

本帖最後由 nintendo 於 13-10-13 11:52 編輯
原帖由 小之爸 於 13-10-12 發表
人各有志,無咩所謂。反而我覺得佢憑咩取91萬嘅獎學金.......點解呢D獎學金唔批俾土生土長嘅尖子??? ...

外地生唔係一年12萬學費嗎?點計都冇理由有91萬獎學金。

香港的本土狀元 (即科科 5 ** 的),大學又有乜野 package 吸引佢地留香港讀大學?



作者: nintendo    時間: 13-10-13 11:57

EASTCOAST 發表於 13-10-12 22:01
如果是中文系,英文重要嗎?

大學一早講明收生標準,明碼實價。
明知大學有要求,唯有努力 d。


作者: nintendo    時間: 13-10-13 12:00

EASTCOAST 發表於 13-10-13 07:44
維護規則係啱嘅。咁「而休了學的學生日後如想重返校園,可申請恢復就讀,屆時仍可享獎學金待遇」可能都係一 ...

一件還一件。

我都對呢個取錄呢個內地生有點保留,尤其係要比 91 萬。

但就算唔收呢位內地生,以成績計,輪都未輪都你提起的那為同學。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10-13 13:59

nintendo 發表於 13-10-13 11:47
外地生唔係一年12萬學費嗎?點計都冇理由有91萬獎學金。

香港的本土狀元 (即科科 5 ** 的),大學又有乜野 ...
國內高考狀元,除了學費,還有4年生活費及書籍費。應該未必夠91萬。
香港狀元有4年或6年學費及生活費獎學金。應該每科5** 都有一次性獎學全,每科約一萬,有一定成績都可從有生活費獎學金。如果你查找每一間大學都有列出獎學金條件,可能較少人提及。

從中大醫學院的Global Physician Leader stream,被取錄者五年學費連生活獎學金,加一年劍橘牛津獎學金是一年五十萬,都好大筆獎學金。

作者: nintendo    時間: 13-10-13 14:26

ANChan59 發表於 13-10-13 13:59
國內高考狀元,除了學費,還有4年生活費及書籍費。應該未必夠91萬。
香港狀元有4年或6年學費及生活費獎學金 ...

原來如此,多謝資料。
就假值這位內地生是狀元,那就應該是合理。
自問自己仔女未去到這個水平,一向少留意狀元的 package 可以去到有多吸引。
網友亦唔好埋怨點解大學收內地狀元,都唔收本地某位學生。
夠叻,就有得揀。
如果某位本地學生的成績標青,相信老早就有類似的待遇。


作者: talent2000    時間: 13-10-13 14: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小小山    時間: 13-10-15 16:00

回復 tiantiangood 的帖子

呢位女狀元好似仲HOLD住左個港大獎學金, 只係休學.
係一腳踏兩船.
作者: Artie    時間: 13-10-15 18:17

回復 小小山 的帖子

叻,就有得揀。
只係剛好這為學生是內地生而已。



作者: frenchfries    時間: 13-10-15 18:48     標題: 回覆:Artie 的帖子

港大要國際化,那麼英文是國際語言,入學要求是英文要3很合理。但有無要求大陸學生無論報哪科,英文也要達某一程度。不然便對本港學生很不公平。




作者: EASTCOAST    時間: 13-10-16 01:09

本帖最後由 EASTCOAST 於 13-10-16 01:15 編輯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1015/18463925

中門大開:狀元有幾巴閉

入讀港大文學院遼寧省高考女狀元劉丁寧日前退學回老家,準備再考高考,以報讀北大中文系,事件引起內地網民熱烈討論,不少人表態支持劉丁寧,將一件本質上屬學生三心兩意、出爾反爾事件炒作成為北大優於港大。事緣該學生曾表示棄港大選北大,係因為想追求更純粹的國學,此言論自然令人想到港大中文系「立雜」,唔夠純粹。

高分低能 僅考試能手
呢位學生7月上內地電視節目,已暗示自己會改變主意去北大,當時仲未開學,為何不趁早轉軚呢?港大收取內地生,已佔用了本地學額及資源,坦白講,內地高考狀元,有乜嘢咁巴閉?𠵱家仲畀佢休學,隨時可以復學及繼續攞獎學金?如果佢認為北大更適合自己,OK,咪退學,no big deal,但仲要留定後路,佢隨時可以申請返港大,繼續攞獎學金,咁就實在太「包容」。因搞學生會、情緒病、適應問題、疾病、家庭巨變、經濟能力等原因申請休學是合情合理,但若果因為「我想入讀北大追求更純粹國學」,我認為並非休學兼保留獎學金理據,港大應不予批准,狀元應該退學返內地。
大學生被視為成年人,每個人都需要為自己選擇負責,但每個選擇都要付出成本代價,正因為有機會成本,大家先會認真作選擇。一旦留有退路,可以反悔又反悔,只會助長任性自私行為。早前我曾經指,內地尖子學生「高分低能」,實用主義掛帥,狀元退學事件又一例證。此等考試高手,內地所謂「尖子」,不過是普通學生一名,正如香港每年會考狀元,多少人一世庸庸碌碌,內地高度重視考試,先至視「尖子」為精英,將退學事件視為大新聞。更奇怪炒作一輪,內地媒體多認為要愛護女狀元,不應給予太大壓力,簡直精神分裂。
北大中文系有毛左孔慶東大教授坐鎮,此君歌頌北韓、文革樣板戲,視香港人為殖民地奴才,痛擊香港殖民奴才心態,成功引起中港矛盾,反蝗運動也由他而起。北大中文系有此特立獨行、學養高尚之學者,國學功力自然更純粹,他公開表示希望由媒體牽線,令女狀元與孔慶東本人聯絡,為她安排入學,女狀元日後如能追隨孔教授,學習最純粹之國學,將來定必成材,總好過來殖民地第一學府浪費光陰。
尖子培育此等「國情」,港大新校長馬斐森履新後,應多加了解及檢討,今後不應再盲搶狀元尖子,強行派發獎學金,所謂尖子,來港沾染不中不西惡習,既要上網學習,校園又經常討論「佔中」,令人煩厭,搞不好糟蹋了內地尖子,有負國家重託。

添馬男




作者: 小之爸    時間: 13-10-16 09: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October.    時間: 13-10-16 12:37

csy_ma  此文非常以偏概全。港大中文系,對以中文系為目標的本地學生,也並非頭三選擇。
--------
阿囡文科生,想問本地中文系頭三是邊幾間啊?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10-16 12:52


csy_ma  不見得是她hold的吧?只是港大故作慷慨,這是種吸引港漂的姿態  發表於 1 小時前

********

同意,𢲡番揸沙,自我安慰!
作者: judy    時間: 13-10-16 12:58

本帖最後由 judy 於 13-10-16 13:09 編輯

上次睇啲唔睇啲,以為佢真係要再次面對高考,唯有祝佢好運。其實,休學是正路之選擇。

到香港謮書,怎能沒有學好廣東話的心理準備呢?來十多日就嚷着港大的每天都是煎熬,嚷着難以適應粵語授課的課堂。港大發出獎學金時,除了學術成績,有冇考慮其心智是否成熟呢?

成件事,只是一個心智唔成熟嘅內士王子公主故事。

作者: cow    時間: 13-10-16 14:00

frenchfries 發表於 13-10-15 18:48
港大要國際化,那麼英文是國際語言,入學要求是英文要3很合理。但有無要求大陸學生無論報哪科,英文也要達某一程度。不然便對本港學生很不公平。
有:
GCSE, IELTS, TOFEL or IB, etc

作者: HKTHK    時間: 13-10-16 16:07

回復 小之爸 的帖子

Is she holding the scholarship or is this just the policy of HKU?
作者: frenchfries    時間: 13-10-16 17:44     標題: 回覆:cow 的帖子

他們是否要在以上各種考試其中一種的英文達到某一成績?連報讀不需用英文的學位也是嗎?




作者: CaptainHarlock    時間: 13-10-16 21: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CaptainHarlock    時間: 13-10-16 21: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csy_ma    時間: 13-10-17 09:30

本帖最後由 csy_ma 於 13-10-17 10:09 編輯
October. 發表於 13-10-16 12:37
csy_ma  此文非常以偏概全。港大中文系,對以中文系為目標的本地學生,也並非頭三選擇。
--------
阿囡文科 ...

1:自然是當代新儒學大師有份創立的中文大學。當年有機會親受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錢穆等薰陶的學生,仍分布在中大各崗位。
中文系方面,講座教授是陳平原,出身北大,專治現代文學。上世紀80年代,內地學術思潮最活躍的年代,三位北大年輕學者提出「重評(現代)文學史」,幾乎把內地現代文學評論那領域炸了。這三位學者中,有兩位移居香港,而另一位走得最前的錢理群,亦退下北大火線多年。
另還有翻譯系/人文學科講座教授趙振開(北島)。這位曾為諾獎熱門人選的著名詩人,落戶中大後,每兩年都搞香港國際詩歌節,努力為中大添上純文學的國際視野。
香港學人方面,有好寫詩的樊善標,及原為文化版編輯的陳寧。

2:浸會大學。當年提出「重評文學史」中的另一位學人黃子平,已落戶浸大多年,現為浸大榮譽教授。林幸謙亦在浸大。

3:嶺南大學。自從上海學人許子東當上了嶺大中文系系主任後,嶺大活躍多了。許子東也是陳平原、錢理群、黃子平等同一時代冒起的學人,所以,他能把在浸大蹲了多年的黃子平邀作客座,自己也常客串作梁文道鳳凰衛視《鏗鏘三人行》嘉賓,延續了內地「知識分子」介入社會的風氣。而近年相當惹火的陳雲(根),也落戶嶺大。


有位同時教中大和港大的朋友,在面書上講,港大,說穿了就是中環價值。這也無可厚非,那是從清代傳承的買辦文化,加上國際化包裝。因此,觀其中文學院的教職員介紹,竟有很多是只有英文而沒有中文的!當中仍有實際教學生的名字,沒有哪一個讓人眼熟。看來,近年把中文系升格為學院的港大,似乎想走語言路線,招海外學生來香港學中文?

倒是近來遭熱議的陳婉瑩(香港大學新聞及傳播研究中心總監),不單邀了龍應台進駐港大,還做了不少內地新聞媒體的紮實研究,有點令人嚮往。


作者: CaptainHarlock    時間: 13-10-17 10: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erinac    時間: 13-10-17 10:59

CaptainHarlock 發表於 13-10-17 10:30
//
csy_ma  頂著眾人羡慕眼光,捨「國際化」光環,廿歲未到就有勇氣背叛其師長和內地普遍價值觀去追求自己 ...

沒有錯,她是"有勇氣背叛其師長和內地普遍價值觀去追求自己真正所喜",但開學只有短短一個月,凳都末坐暖,便嚷著要重新追尋理想,真係另人覺得兒戲。

最大可能係 (1) 發覺港大中文系的水準,不外如是->唔掂,留係度都係浪費光陰。或 (2) 適應能力問題,抗逆力差,倒不如回老家好。

作者: CaptainHarlock    時間: 13-10-17 11: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rtie    時間: 13-10-17 14:51

本帖最後由 Artie 於 13-10-17 14:55 編輯
frenchfries 發表於 13-10-16 17:44
他們是否要在以上各種考試其中一種的英文達到某一成績?連報讀不需用英文的學位也是嗎?

non-jupas 收生要求,網上可以找到。
看來沒有說過讀中文可以括免英文科的要求。
這位學生是中文科學生,相對英文較弱也不奇。
但如果以 ielts  要有 6.5 分來說,我覺得不算難達到。
國內生最叻是操這類 standard test,sat  有 2400 分的人也不小,ielts 相對 sat  簡直是小兒科。
大陸人多,要找一百幾十個 ielts 有 6.5  分的不難。
其實,這個 case,只係說一個出色的學生,在眾多選擇中找一條他自己覺得對自己最有利的路。
我覺得沒有問題,每年我相信都大把學生,因為有更好的大學收而轉校,有甚麼奇怪?
不需要因為這個是 "大陸生" 和他拿的獎學金數目高,就要特別批評。

作者: totheend    時間: 13-10-17 14:59

本帖最後由 totheend 於 13-10-17 15:00 編輯

原因不是說的很清楚嗎?-----水土不服!

我看到很多印傭來到香港, 也是發的滿臉痘痘, 慘不忍睹! 如果不是有生活的壓力, 相信她們也會選擇回鄉吧!

女孩子肯定有愛美之心, 如果渾身過敏, 高度近視又不適應本地生活, 當然是回去合適啦! 同港大的中文水平高低冇關係啊!
作者: CaptainHarlock    時間: 13-10-17 15: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csy_ma    時間: 13-10-17 19:40

本帖最後由 csy_ma 於 13-10-17 22:45 編輯
CaptainHarlock 發表於 13-10-17 10:30
我的解讀卻不同,她當初就是按其師長和內地普遍價值觀來港大,貪戀「國際化」這光環,誰知可能自幼矯生慣養,除了做「考試機器」外甚麼也不懂,毫無適應能力,來港短時間就喊着要回老家,好讓有爸媽照顧。最另我反感係明明自己不能適應要走,還口口聲聲說甚麼「放棄港大是因想追尋更純粹的國學,覺得北大更適合自己」。 ...

要揣測當事人是何種心態,有點像文學評論之類的再創作。聰明的原作者,皆會對這種再創作不予置評,何況旁人?

想想看,一個高考狀元,她要進哪一個熱門學系,可能都中門大開,但偏偏,她選擇的是百無一用是書生的中文系,那是機器所為嗎?

自然,她選擇了港大唸中文,只能說是無知。她心繫北大,倒不是到了香港不適應了,才爆出來的。以內地的人文環境,狀元可能自中學就接觸北大諸學子在雜誌上的文章,服膺某些學子的觀點。港大和其給予的獎學金,則是師長眼中的亮點。很明顯,她來港前的整個心態,根本沒有準備好。一個人選擇下一個重要決定,原因總不只一個。對於狀元來說,既然她的興趣不在語音學,那花在學廣府話時間和精神,就未必值得(如研究音韻學,廣府話和客家話倒最接近古語音)。她選擇回老家重新面對高考(孔慶東對傳媒的放話,似乎是抽水居多?一個教授有權力自由招收研究生,但一般來說,本科生的招收,倒不能任由教授說了算),那也不能不說是一個難關。

既然她選港大唸中文是出於無知,那放棄不是很自然的嗎?人沒有必要為自己不想要的東西付出代價吧?至於她講的理由是藉口還是真實原因,當中的真假成分如何,我倒沒興趣做裁判者。一個小女孩,就因為是狀元,就不能犯錯嗎?

至於港大的中文系,本來就有其學校傳統造成的排位,倒未致於因一個內地狀元的進出,而造成些什麼誤會。

作者: CaptainHarlock    時間: 13-10-17 21: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CaptainHarlock    時間: 13-10-17 23: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k3288    時間: 13-10-18 10:46

據聞這個所謂狀元是因適應不了港大的語言教學和作業方式心理落差太大而退的學。
作者: cow    時間: 13-10-18 10:58

本帖最後由 cow 於 13-10-18 11:01 編輯

遼寧狀元自曝從港大休學原因 【文匯網訊】10月11日

就讀港大: 父母勸了一夜 勉強去了

2013年7月19日,青年作家、北大中文繫在讀博士劉麗朵發現自己的一篇寫於2010年名為《古頑》的博客文章下多了一條留言。

「您好,我是准大一學生,高三一直是北大中文系的夢想激勵我的,可是陰差陽錯進了香港大學文學院。我最喜歡中文系系慶那本雜誌裡您這篇文章,一遍一遍地讀,冒昧地覺得算知音了。有很多思想問題想和您交流,畢竟我還小,不諳世事。很希望讀研讀博甚至當老師能回到北大中文系,當您小小學妹啦。遼寧本溪劉丁寧」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10-18 11:17

回復 cow 的帖子

多謝,另一個角度資訊。
作者: CaptainHarlock    時間: 13-10-18 16: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cow    時間: 13-10-18 16:31

劉丁寧:高考狀元復讀為北大

......一名網友對此作了補充説明,他和劉丁寧是一個學校畢業的,並且在北大和港大都讀過書,因此非常理解劉丁寧退學的真正原因。他説本溪高中是一個完全應試教育的學校,學生除了學習外沒有任何課餘生活,對英語的教育嚴重不足,文化閉塞,和香港完全無法相比。香港講究的是小組協作,課堂討論的學習方式。這種環境下有很多人會很不適應。


作者: CaptainHarlock    時間: 13-10-18 16: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10-18 16:55     標題: 引用:劉丁寧:高考狀元復讀為北大......一名網友

原帖由 cow 於 13-10-18 發表
劉丁寧:高考狀元復讀為北大

......一名網友對此作了補充説明,他和劉丁寧是一個學校畢業的,並且在北大和 ...
香港可能都有不少本溪高中




作者: cow    時間: 13-10-18 20:02

本帖最後由 cow 於 13-10-18 20:12 編輯

丁寧所作的決定都未為錯, 她可能只是被大學排名所累. 要不是港大掛著亞洲第一的虛銜, 她現在可能在北大開開心心地上課.

她應只是推遲一年上北大而已, 但她這樣做, 算是盡了孝道去港大.

她可能適應能力弱, 或沒有盡最大努力去適應, 但她不過是: 發覺前路不是道, 回頭再走她的路.

作者: CaptainHarlock    時間: 13-10-18 20: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10-18 20:25

本帖最後由 ANChan59 於 13-10-18 20:27 編輯
CaptainHarlock 發表於 13-10-18 20:12
我一早就說過在正常情況下,她選港大其實沒有錯:「(事實上,在正常的情況下,她選擇港大而棄北大是正確 ...

有時我都會估中 ..... 到真係估中 ..... 部份情況我又有少少失落 ...... 別人衰左 .....  

希望她有則改之,無則嘉勉!


作者: CaptainHarlock    時間: 13-10-18 20: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cow    時間: 13-10-18 20:52

CaptainHarlock 發表於 13-10-18 20:12
只是她太過不濟,未能適應但又怕輸,只是逃避。正如她同學指出,以她之性格,入到北大也未必會開開心心,到時遇到其他問題,不知可逃去邊。
一個人對別人的安排, 和跟自己的選擇, 大多會有不同的堅持.
讀了一年大學甚至畢後轉讀其他學科, 大有人在, 他們多是逃避問題嗎?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10-18 21:02

回復 CaptainHarlock 的帖子

同意。
可能最應該檢討是父母 ..... 年青人少少苦楚等於激勵!

作者: CaptainHarlock    時間: 13-10-18 21: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囝囝爸    時間: 13-10-18 22:33

回復 CaptainHarlock 的帖子

唔適應改變選擇叫逃避,又是一個考試機器、怕輸及輸不起的狀元。咁嘅分析,mindset 都幾極端下,也是一種 typical behaviour。
作者: awah112    時間: 13-10-18 22: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CaptainHarlock    時間: 13-10-18 22: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CaptainHarlock    時間: 13-10-18 22: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wah112    時間: 13-10-18 23: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CaptainHarlock    時間: 13-10-18 23: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囝囝爸    時間: 13-10-19 10:04

回復 CaptainHarlock 的帖子

一個高中升大的年輕人未必有你要求的 growth mindset,成年人有的都不多。 不適應可以堅持,可以調整改變,性格有別,不是單一取向才絕對。 父母意向,自己身歷,唔適應仲要浪費一年半載。 捨難取易才是逃避,中文學術上,唔通港大難過北大,還只是格格不入的問題?
作者: CaptainHarlock    時間: 13-10-19 10: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October.    時間: 13-10-19 10:47

高手如雲, 好睇.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10-19 10:56

回復 CaptainHarlock 的帖子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indset and paradigm? From your explanation, I observe they are similar.
If comparable, how to use paradigm shift in mindset shifting?

作者: CaptainHarlock    時間: 13-10-19 12: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10-19 12:38

回復 CaptainHarlock 的帖子

http://www.blakeyconsulting.com/journal/article.asp?t=1024

Paradigm vs mindset

Consultants use the words "mindset" and "paradigm" when they are speaking. If you refer to a "mindset", for example, you are talking about a habit of thinking. If you mention a "paradigm", you are talking about a pattern of behaviour, or a set of rules for working.

作者: cheng4b    時間: 13-10-19 13: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nnie40    時間: 13-10-19 15:03

已看過這本書,不容錯過。更希望家長鼓勵孩子看!
作者: annie40    時間: 13-10-19 15:47

回復 CaptainHarlock 的帖子

Mindset 好像是人的性格般,是先天及後天環境際遇,自幼慢慢形成的特質,一旦形成,要改變十分困難但也絕非完全無可能,至少經努力下可盡量將behaviour稍為modify而將負面之影響減輕。xxxxxxxxxxxx
冒昧打擾了。
按Dr Dweck 的意見,要把fixed mindset 轉變成Growth mindset 是可以的,因此她努力制作不少教育programme 給孩子和成人,只是持續學習,思維模式必然可以改進的。如果無得改,她的教育理論還有何用處,不又成了另一種夫子自道嗎?
我對各種學制和教育認識很膚淺,不敢妄下意見,然按劉同學的讀書佳績,不容易是個fixed mindset 的人能辦到的。因此如果在此偏面地批評她的性格和能力,又似乎非常judgemental 了,是不是有點fixed mindset 呢?

作者: cow    時間: 13-10-19 17:01

一個唔識廣東話的女仔, 心儀一個北京男仔, 在父母苦勸下, 應承跟個講廣東話的香港仔拍拖, 但溝通唔倒, 又發覺香港仔不是自己杯茶. 應該點?
作者: CaptainHarlock    時間: 13-10-19 19: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CaptainHarlock    時間: 13-10-19 20: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CaptainHarlock    時間: 13-10-19 20: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hhy2007    時間: 13-10-19 20:41

本帖最後由 hhy2007 於 13-10-19 20:41 編輯

其實就算劉同學真的是“讀不下去”因逃避而離開,又如何呢?每個人都有一個心理或思想的成長過程。有的人也許到老都沒辦法做到別人口中的“成熟”。真心愛她的人會給她一個時間和空間去成長。所謂的逃避不逃避,並不重要,如果換一個環境可以令劉同學感到有歸屬感。令她更能專注追求自己想做的事,這又何嘗不好?我們成年人很多時候回顧當年,有時都會想到當初自己某時某刻如果再tough 一點,或許會怎樣怎樣,但事實上當初的自己在那時那刻就是無法做到那麼tough.... 人生就是這樣!

所以還是給劉同學一個時間和空間去調整自己。北大是否更好,其實不重要,關鍵是她能順利地go through 這一段心理或思想成熟期,然後才能更成熟地面對人生後面的更多挑戰。
作者: csy_ma    時間: 13-10-20 05:14

本帖最後由 csy_ma 於 13-10-21 02:37 編輯

我也覺得這次討論很好玩因為各人只是基於各人立場闡述自己的觀點,縱或對當事人苛刻了點,卻沒有意氣的攻擊,在這裡也少見

因此,也再詳細說說自己的意見。

CaptainHarlock:其他的我不知道,但就中國文學這一塊,在北大跟在港大本科四年學到的東西,簡直雲泥之別。不過,我猜,劉丁寧父母該也是以您選港大的原則,游說劉選擇港大。

老實說,不是太多唸書成績不錯的人,會跟父母處不好。尤其以內地高考這個戰場來說,父母不給予足夠的鼓勵和支持,或者子女若不是希望不負父母期望,很難捱得下去。

自然,唸成狀元,本身必須有自發的興趣。劉肯定有。她自己都說:「高三,一直是北大中文系的夢想激勵我的」,亦即是說,這個她心目中的理想國,一直是她發奮的原動力。

結果是,發奮過頭了,原來,可以有「更好」的選擇。想當初,小女孩一直打算非君不嫁,自然沒留意遙遠國度的港大中文系。後來,不過是一夜時間,她應主要是屈服於父母,而非移情別戀。

由此劉丁寧的例子可見,盲婚,不單於找終身伴侶不宜,摸索進修路子,父母也不宜插手。雖然,父母的考慮可以理解:他們可能也企圖改變狀元選修的科目,但不成,才退而求其次,找港大這個相對「安全」又吸引的土地,希望女兒到那慢慢改變。

我上回不是說過了嗎?當年在北大提出「重評文學史」的三位學子,兩位落戶香港,另一位言論走得較前的,也早於十年前就要退下北大講壇。同是北大中文系、也是年輕成名的學者余杰更慘,經常被接送和被照顧後,只得流亡國外去。另一個也是中文系(四川大學)的年輕成名學者冉雲飛,不過只是堅持寫自己的博客而已,就曾一度被拘押,後來可能因為名氣大,而他實際上也沒做過什麼,就放回家。
還有,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現在仍蹲在牢裡的劉曉波,是北師大中文系的。他年輕時,以跟美學泰斗李澤厚的論戰成名,跟政治沾不上一點邊。

假如我是劉丁寧的父母,知道女兒有求學的心,而她可能固執而求真,那就肯定不希望她在北大中文系獃了。去港大,只是一個水泡,他們沒有求證港大中文系的學術水平,有可能,他們出發點只為了女兒的幸福,只希望女兒去了香港,就別回來了(這大概是很多尖子及其父母的潛在希望吧?)。

劉大概會感到父母的希望,但她滿以為,到了港大,可以繼續她的追求,捱過了四年,就可回到她夢魂牽繫的北大,實行父母和自己的理想兩皆全。

但是,港大的學習環境竟如此出乎她意料!




作者: csy_ma    時間: 13-10-20 05:44

本帖最後由 csy_ma 於 13-10-21 02:48 編輯

我有很多內地的學者朋友,都曾經來過香港當訪問學人。其中一位,是我的論文指導老師,他娶了香港女子當老婆,會廣府話,按理,應當沒啥適應問題?結果,他有次跟學生講電話,哭了出來。

為什麼?主要是寂寞。在香港搞學術研究,沒有一個土壤讓大家互相討論,整個社會都不關心自己視之為生命追求的事,沒有交流,更沒有關注。

我的老師來香港時,已略有名氣,且做訪問學人,研究經費不少,成年兼成家,仍然會面對這樣的樽口。結果,他好像也捱不了那一年的期限,後來基本上是兩邊走。

另外一位朋友,來香港以前已習慣到處走。他在港期間,因為搞一個匯聚內地人文學科一流人才的網站,根本沒脫離內地整個學術氛圍,並參與其中當推手;兼又在香港報章寫專欄,招了一些香港文化人朋友(陸離為了向他推介黃子華,不單請他看show,送他VCD,更把黃子華show的對白手寫予他,不能不讓人感動),活得挺滋味的。不過,當他所在院校有意請他額外多留一年時(所賺的錢也多很多),他就拒絕,理由是:香港根本不是搞學術的地方。

他舉例,在香港的他,例必出席有關內地的人文學術講座(邀他來港的是人文環境相對最厚的中大,但他說,香港各大學的講座都有去蹓),人數都很少,來來去去都是熟悉的面孔。進來略面生的,他就會跟他們聊,發現他們不是有內地就是有台灣的學習經歷,純粹本地生會去聽這些講座的,他沒遇過。當然,搞中國文史的,內地才是主舞台(所以,中大中文系榮譽教授陳平原,仍沒有放棄北大的教職),脫離了內地那個氛圍太久,再回去可能會被邊緣化。

以我在內地唸中文系的經驗,在課堂上學到的,根本很皮毛。重要是同學間彼此的激發,還有一場一場精采而富啟發性的講座。我分別在內地和香港聽過同一位香港學者講類似題目的講座,在內地,因為聽者提問有水平,講者講得也更精采。

劉丁寧在香港的日子雖短,但她感覺到的港大學術氣氛,與她在刊物中認識北大校園氣氛,落差肯定非常大。她所關注、希望知得更多的研究方向或者人物,香港同學可能聽都沒聽過。我自己,在工作了一段時間後,也設法到北大去混。北京,這個全國不同人種皆凝聚的地方,所碰到新鮮事,絕非獃在香港幾年可碰得著的。

要留意,劉當時已跟北大的博士生師姐有聯繫了,師姐愈多講北大的種種,對比港大的沉悶,她肯定更無法接受、甚至連看清一點港大實際情況的企圖也沒有(看清也沒用,只會更失望)。

作者: csy_ma    時間: 13-10-20 06:16

本帖最後由 csy_ma 於 13-10-20 06:41 編輯

另一個問題是,一個學人,假如沒有成功適應異地生活,那是否就是高分低能嗎?

如果是,那錢鍾書也肯定是這一類(他數學成績只得15分,也不是高分呵)。您可以看看楊絳先生寫他們在英國留學那段生活敘述,錢鍾書如沒有他老婆,可夠受的了。

還有一個更激的例子: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的老師熊十力。我忘了是他那一位弟子曾經寫過,熊十力早就跟太太分居,也勸子弟不要結婚,因為會阻礙做學問

假如心有所專,有投入而奔忙的自留地,那忽視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細節,不為自己不打算要的東西付代價,有什麼問題?假如我是劉丁寧,心肯定很急:自己尚在吸收知識的黃金期,要是在港大獃了四年,大概就跟北大師姊愈離愈遠了。

這樣的焦慮,加上被父母之命強壓下來港,內心潛在的反抗力,全都體現在身體上了。本來,有意志的,病了,過敏又算啥?但我若是劉丁寧,會覺得這樣的症狀愈嚴重愈好:這是讓父母心疼,妥協讓她回家的理由。

其實,北大的氣氛已遠不如前。不過,為學子看重的,大概是學習氣氛,而學習氣氛,又重要體現在師友,和師友關注的共同點上。

我在北京混的那段日子,剛巧碰上意識流經典作《尤里西斯》出現雙胞譯本,因為兩個版本的譯者都挺出名,以難喫見稱的《尤里西斯》又首次有中譯本,北京的朋友到處都談這事。曾晚上去了一對男女朋友的家(那一對不是在學府中混的,白天都各忙各的),就是一人拿住一個譯本對照地看--他們都不是搞文學的,只當流行事去關注一下,估計都沒有看完,但--這樣的八卦,香港可能有嗎?

到了真正研究的領域,莫說師承並不重要。真正有才華的學子,大學本科四年,正是發揮才華的黃金期。而文章寫了,更重要的是要接收回饋訊息;也從其他同道人的文章,知道自己的位置大概在哪裡。這些,大概不是港大能做到的。那麼多年,除了本來自北方已有名的南來學人外,港大人文學院培養過哪一位文人?孫中山可是學醫的,而張愛玲早以「我的天才夢」露出錐兒。

我想,劉丁寧當初對自己太有自信了,覺得只要自己肯學,到那裡學都一樣。來到港大,一個語言問題,另一個,是想學的和所學的有很大距離。她的渴望是那麼高,以致她的焦慮是那麼大。

老實說,縱然重考高考,經這次折騰,加上會背起頗大的心理包袱,我對她下一次的高考成績不大看好。但假如我是北大校方,只要她的成績過了中文系的分數線,就肯定收了。假如過不了呢……那只能說是父母代子女決定生命路軌的一齣小小的悲劇吧?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10-20 09:19     標題: 引用:+本帖最後由+csy_ma+於+13-10-20+06:21+編

原帖由 csy_ma 於 13-10-20 發表
本帖最後由 csy_ma 於 13-10-20 06:21 編輯

我也覺得這次討論很好玩因為各人只是基於各人立場 ...
多謝妳有水準的分享。

有新網友,有新火花,有不同觀點,和以不同,正!




作者: October.    時間: 13-10-20 10:38

csy_ma文章水評高,Captain  Harlock行文精彩也很能寫,高手過招,你來我往,我等看客受益匪淺。
作者: annie40    時間: 13-10-20 19:40

回復 csy_ma 的帖子

分析詳盡,理據鏗鏘,謝謝分享。讓我上了美好的一錁!太好了。
作者: CaptainHarlock    時間: 13-11-1 06: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HKTHK    時間: 13-11-1 14:20

回復 csy_ma 的帖子

Thank you for the detailed and thoughtful sharing!
"香港根本不是搞學術的地方" 今人有點唏噓,除了金融和地產,香港還有其他的生存空間嗎?

作者: CaptainHarlock    時間: 13-11-14 18: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joradnan    時間: 13-11-14 19:29     標題: 回覆:內地狀元棄讀本港最高學府香港大學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