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IB課程? [打印本頁]

作者: fguy    時間: 13-10-8 11:42     標題: IB課程?

優才仍會開辨IB課程嗎?  中學有否報考IGCSE?中幾考?最近成績理想嗎?  如考慮讓子女高中或畢業後出國升學, 優才是否合適, 學校有相關配套嗎?
作者: ngkf    時間: 13-10-8 21:42

據中學校長講,優才巳accredited了可開IB, 可是只有極少的家長選擇IB,由於真的太少所以最後開唔成。

學生有考IGCSE,成績唔錯,無記錯由G8開始考,一次考1,2科因人而異。畢業後出國都無問題,優才的英文水平唔錯的。
作者: 中天英    時間: 13-10-9 10:02

本帖最後由 中天英 於 13-10-9 10:03 編輯

今年都有21%畢業生,去海外升讀大學。

不過就唔會有專人幫忙考海外大學,要靠自已喇。


作者: 中天英    時間: 13-10-9 10:05

考IGCSE慨情況,可以睇下樓下「明天會更好」頭一頁。
作者: dabbycheung    時間: 13-10-9 12:21

fguy 發表於 13-10-8 11:42
優才仍會開辨IB課程嗎?  中學有否報考IGCSE?中幾考?最近成績理想嗎?  如考慮讓子女高中或畢業後出國升學,  ...
優中有好學生選擇去海外升學的,所以呢方面唔洗擔心。
作者: fguy    時間: 13-10-9 15:29

thanks for info
作者: 20061101    時間: 13-10-11 13:56

ngkf 發表於 13-10-8 21:42
據中學校長講,優才巳accredited了可開IB....

路過嘅,好似攞到 IB Accreditation 無咁易喎,起碼足夠老師要有 approved training & assessment先,攞到又咁輕易話唔開,會唔會講大咗或聽錯咗呢?

作者: 中天英    時間: 13-10-11 14:11

本帖最後由 中天英 於 13-10-11 16:17 編輯

應該係pre-authorized左,未正式成為IB School.

優中幾年前已經派過幾批老師,去做IBD training, 已經有足夠老師去教;兩、三年前,IBO已經派人離學校視察,做pre-authorization。

但係因為有興趣真正去讀IBD嘅學生唔多,所以一直開唔成。

校長話只要夠一班(20人),就會申請正式開班。


作者: ngkf    時間: 13-10-11 14:17

聽校長講真喺唔易。仲投放好多資源同時間。

優中取錄優小條件好簡單,就是逹標,所以有八成多直上優中。學校曾經問過未來用家高小家長會有幾多人有興趣IB, 回來的答案是單位數字。如果強行要開IB學費就會好驚人,所以最後開唔成。

不過其中一位對答IB有興趣的家長,都讓孩子上優中考DSE. 無轉校。
作者: 中天英    時間: 13-10-11 15:00

本帖最後由 中天英 於 13-10-11 15:09 編輯

李教授計過,就算夠20人開班,學費都要7k幾。

呢個亦可能係唔夠學生嘅原因之一。


作者: ngkf    時間: 13-10-11 16:00

本帖最後由 ngkf 於 13-10-11 16:01 編輯
中天英 發表於 13-10-11 15:00
李教授計過,就算夠20人開班,學費都要7k幾。

呢個亦可能係唔夠學生嘅原因之一。

就算開到,得20人,可能無乜得科選擇。正所謂,退一步海濶天空。條條大路通羅馬。

作者: 中天英    時間: 13-10-16 13:47

ngkf 發表於 13-10-11 16:00
就算開到,得20人,可能無乜得科選擇。正所謂,退一步海濶天空。條條大路通羅馬。
...
我都幾鍾意IBD課程嘅,覺得佢要求濶度高,文理兼備,又對寫作有大量訓練,好希望開得成。
作者: 中天英    時間: 13-10-16 13:51

中天英 發表於 13-10-11 15:00
李教授計過,就算夠20人開班,學費都要7k幾。

呢個亦可能係唔夠學生嘅原因之一。
啱啱睇過下各直資IBD學費,基本上都係7k以上;國際學校就更高喇。
作者: 20061101    時間: 13-10-16 16:46

本帖最後由 20061101 於 13-10-16 23:40 編輯
中天英 發表於 13-10-16 13:47
我都幾鍾意IBD課程嘅,覺得佢要求濶度高,文理兼備,又對寫作有大量訓練,好希望開得成。 ...

Yes, that is why most International Schools in HK changed from GCE A Level to IB. Many reputable Direct Subsidised Scools also follow the same trend gradually.

Actually, the DSE curriculum tries to follow the IB style, but without putting sufficient resources, and therefore, cannot achieve the same results.


作者: ngkf    時間: 13-10-17 00:21

而家中學在做project方面巳經有IB方向。
不過我個人鐘意DSE多D,
去外國尤其美國讀書,一單槍擊案可能無咗個仔女.
作者: 20061101    時間: 13-10-17 11:28

本帖最後由 20061101 於 13-10-17 14:55 編輯
ngkf 發表於 13-10-17 00:21
而家中學在做project方面巳經有IB方向。
不過我個人鐘意DSE多D,
去外國尤其美國讀書,一單槍擊案可能無咗 ...

Regarding the IB curriculum, it covers 6 Groups (covering 2 languages, maths, science, humanities, arts/music), 4000 words extended essay, theory of knowledge and CAS activities. The learning approach and spectrum is far more than a DSE project.

The fact is IB students now become more and more welcome by the universities, both local and overseas. My observation in these few years is HK universities allocate nearly 20% of the undergraduate admission places to Non-jupas applicants. For individual hot programmes (like medicine, pharmacy, law, global business, QFin), they used up one-third (or even slightly more) of the places for Non-jupas applicants. You can easily check these out from their Information Days. More and more local students studying IB curriculum choose to stay in HK, and not overseas, to pursue their first degree.

A simple calculation:

Number of places in hot programmes:  around 1,500 (500 for Non-jupas and 1,000 for Jupas)
Number of DSE students :  85,000 ------ i.e. only 1000/85000 = 1.12% can get a place in hot programmes
Number of IB students     :  3,500  
                            Assuming 70% stay in HK and get 60% of the Non-jupas places
                            i.e  500x0.6/3,500x0.7 = 12.2% can get a place in hot programmes.
                                   [nearly, more than ten times the chance as a DSE student!]

If GT gets a chance to run an IB programme, I strongly recommend the parents to support the school.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10-27 23:12

回復 20061101 的帖子

Your calculation of NJ based on IB assumptions may be a bit too optimistic.
For example, CUHK MBChB 1/3 NJ are graduates, for IB & GCEAL are top 0.5% vs top 1.5% of HKDSE.

2013 CUHK, QFin & IFAA only 3 NJ vs 77 JUPAS, even 3 NJ, not all are IBers.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10-27 23:28

回復 20061101 的帖子

Don't treat me wrong, I support GT and other DSS schools to have iB stream, which really good for suitable students. But after a couples of years, more IBers in HK, more competition among IBers as we can't  see the number of university seats will be increased accordingly.
Also, unless GT opts for English A, if not, even high IB grades with bilingual diploma, but difficult get into hot programs in HK.

作者: 20061101    時間: 13-11-4 20:55

本帖最後由 20061101 於 13-11-4 21:10 編輯



自主學習 IB 開眼界


【明報專訊】近年國際文憑課程(IB)備受爸媽追捧,原因不難理解,例如IB的小學及中學項目不設公開考試,有家長認為孩子的讀書壓力會比讀主流學校少;不時還有IB狀元考入名牌大學的報道,就連香港名校如拔萃男書院、聖保羅男女中學等都爭相開辦。究竟IB有什麼特色?讀IB是進入世界名牌大學之門嗎?


IB課程全名為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大致可分為三大項目,包括﹕小學項目PYP(Primary Years Programme)、中學項目MYP(Middle Years Programme)及大學預科項目DP(Diploma Programme)。IB課程由瑞士的國際學校創立,至今有40多年歷史,現時已有140多個國家,逾3000間學校設有IB課程。本港現時開辦PYP的有27間學校、MYP有9間、DP則有26間。


培養綜合能力


IB課程可以說是一種國際教育理念,在特定課程框架下,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對香港學生來說,IB學習方式與大家稱為「填鴨式」的傳統學習大相逕庭,念IB的學生要具批判性思維、演講和撰寫能力、均衡發展和具有全球視野等。









作者: 20061101    時間: 13-11-4 20:56

本帖最後由 20061101 於 13-11-4 21:12 編輯



按喜好發掘學習主題


【明報專訊】小學項目PYP


對象﹕3至12歲學生


雖然沒既定課程大綱,但設六大跨學科主題,包括「我們是誰」、「我們如何表達自己」、「我們身處什麼時空」、「世界如何運作」、「我們如何組織自己」和「分享地球」,主要學科有語文、數學、社會、科學、藝術、體育、個人成長及社交,課程需要包括概念、知識、技能、態度和行動5種學習元素,由學校自行決定教授課程和活動內容,探究不同學科的學習。在每個學習單元後,學校需按IB的標準來評估學生的能力。


可升讀主流學校


小朋友學習主要是在老師指導下,按自己的喜好發掘學習主題。以銅鑼灣維多利亞幼稚園暨國際幼稚園為例,學校會安排學生和家長到耕地考察,要求學生事前做資料蒐集,例如預計活動當日是晴天,老師會請學生以不同形式表達需要帶備的物品,校長李美珠說﹕「答案可能人人不同,可以是帽、太陽眼鏡和防曬油等,但都是學生自己想出來,有學生會繪畫,有些會寫句子等,自由度相對較大,學生能享受學習。」


記者看過這間幼稚園學生的功課,發現他們年紀小小已習慣用project形式做功課,由最初的繪圖,漸漸加短句,甚至寫小段落,也有些是在爸媽的合作下完成的。李校長認為,在學生幼小階段,爸媽的角色很重要,需要陪伴和支援學生完成功課,再逐步培養他們自己找尋和組織資料的技能。其實學生功課也不少,因為學校就是以學生平日的功課和校內表現,持續性地詳細評估。


現時,香港開辦PYP的學校比MYP多,讀PYP的學生是否必須升讀國際學校或到海外升學呢?李校長表示不一定,以該校為例,過去每年都有大部分學生升讀本地主流學校,只要學校能為學生打好知識基礎,基本上沒有銜接問題。



作者: 20061101    時間: 13-11-4 20:58

本帖最後由 20061101 於 13-11-4 21:14 編輯



學科報告 自由發揮


【明報專訊】中學項目MYP


對象﹕11至16歲學生


跟PYP一樣,MYP學校的課程內容可由學校編訂,學習範疇包括學生學習方法、社會及服務、人類奧妙、環境、健康及社會教育;8個科目包括母語、第二語文、人文學科、科學、數學、美術、體育及科技。在中學項目的最後一年,學生要自訂主題做一份探究報告,並由學校為學生水平評估。啟思中學校長張紹銘表示,探究範圍有多深多廣,由學生自行決定,老師擔任顧問協助的角色,「例如曾有學生探究主題為香港食水發展,除了分析購買東江水原因、計算香港水塘容量等,還作出對未來採用食水的建議。單單是一份報告,便包含了地理、歷史等元素。學生自由發揮,也沒有標準答案。不過,這不代表對學生沒有要求,反而是老師需要按IB統一的準則為學生評估」。


張校長表示,MYP的學科項目,正好配合教改後推行的8個學習領域,故該校採用 IB 的框架,注入本地中學課程內容,學生讀完中四後,可按需要報考香港中學文憑(DSE)或IB預科文憑(DP)



作者: 20061101    時間: 13-11-4 20:59

本帖最後由 20061101 於 13-11-4 21:15 編輯




可報考本地大學


【明報專訊】大學預科項目DP(兩年制課程)


對象﹕16至19歲學生


DP設有課程大綱,學生要從母語以外的第二語言、個人與社會、實驗式科學、數學與電腦科學和藝術等6個學科組別中,選擇一文兩理、兩文一理或一文一理一藝術學科。學生需參與「創意、行動、服務」(CAS)活動,並在導師指導下完成跨學科研究項目和完成一篇4000字的拓展論文,訓練批判知識及掌握學習方法的「知識理論」。學生在最後一年需參加公開考試,每科可得最高7分,當中校內評估約佔分數20%,另論文及知識理論共佔3分,滿分為45分。


沒讀PYP或MYP也可報考


DP是全球性的公開考試,報考的學生不一定要修讀過PYP或MYP,但張校長表示,如學生已習慣PYP或MYP的學習模式,理應會較易適應DP課程。當然,香港每年也有不少只設DP課程的中學的學生取得佳績,如今年拔萃男書院便有1名45分滿分狀元和5名學生考獲44分佳績。


IB課程重探究式學習,培養學生國際視野,是否等於DP較DSE優勝?張校長認為,兩者均受國際認可,亦各有長處。其實每年一樣有學生在本地教學課程下,考入海外名牌大學,只是近年大家都把焦點放在IB上,才會予人讀IB便可入名牌大學的印象。他認為,「兩者不可比較哪個較好,我覺得教改後DSE是朝DP的方向,DP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十分重要,報考哪個考試,還是要視乎學生的能力和意願」。



作者: 20061101    時間: 13-11-4 21:00

本帖最後由 20061101 於 13-11-4 21:16 編輯



IB學生非海外升學不可?



【明報專訊】DP在國際間認受性高,是多所國際及本地大學認可的公開考試,無論在香港或海外讀IB的學生,均可按DP的成績,透過本地非聯招途徑,考進本地大學。因此,海外升學並非唯一選擇


以香港大學為例,不設取錄IB學生的上限,今年學校取錄的IB生,有9人為IB滿分狀元,當中有4名本地及5名海外學生。



作者: 20061101    時間: 13-11-4 21:00

本帖最後由 20061101 於 13-11-4 21:17 編輯




小學個案﹕功課有彈性 學時間管理


【明報專訊】Andrea 10歲的大女兒剛於今年9月開始,由本地傳統學校轉讀IB課程year 6。


由於女兒有一半法國血統,相對其他土生土長的香港小孩,學中文可能較吃力,雖然她在學校的中文成績不俗,但她要比其他同學付上更多努力才能達到理想成績。打好中文基礎後,Andrea希望女兒把時間投放在其他學習方面,如學好法文和英文,所以便給女兒轉讀IB,現階段大家正在摸索和適應中。


餘暇比以往多


最初,Andrea和女兒看見學校派發的時間表,已經感到跟傳統學校有很大分別。原來IB學校不會仔細劃分科目,時間表內再沒有「科學、數學、通識」等分科,而是以單元劃分,通過特定的單元主題,再於當中滲入語文、數學和常識等元素。


此外,傳統小學一向重視學生多做功課,雖然女兒以前的學校功課不算多,但相比現時念IB,短短幾個月已看到很大分別。「女兒多了餘暇時間,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壓力也減少了。其實讀IB也要做功課,只是做功課的方式比較自由和有彈性,例如老師會在星期一派發功課,讓孩子在星期五交,而且多以project形式做,這一方面,我覺得可以訓練孩子自己管理時間分配,若小朋友閱讀能力高、求知慾強,他們會願意花多點時間去鑽研,做好那份功課,增加其深度。」她又認為即使念IB,將來一樣可以選擇在香港或到外國念大學,所以並不是因為考慮將來送女兒往外國念書才選擇IB



作者: 20061101    時間: 13-11-4 21:02

本帖最後由 20061101 於 13-11-4 21:31 編輯


非聯招收生佔比可達五成
文憑生讀尖子科僧多粥少


【明報專訊】八大每年平均取錄一至兩成經非聯招申請的學生入讀資助學位,不過各學科的非聯招配額由院校自行調整,事後不會對外公布,不單缺乏透明度,而且各學科的聯招生與非聯招生比例更非常參差。本報統計港大、中大和科大共83科學位課程,發現有四成(33科)的非聯招配額佔逾兩成,除醫科外,法律、建築及環球商業等尖子學科皆取錄大批非聯招生,令文憑生所獲的聯招配額最低只餘四至五成


循非聯招途徑入大學的包括國際文憑課程(IB)學生、英國高考生及副學士學生等,教育局資料顯示,過去3年,經聯招入讀資助學位課程的學生佔八至九成,但非聯招生並非平均分佈到不同學系,個別學系可以「擇優取錄」為由,大幅增收非聯招生,並減收文憑試學生


除港大與中大醫學院外,港大、中大法律系的聯招生比例,分別只有70%與64%,科大環球商業管理僅一半為聯招生,而非尖子科目如中大人類學、宗教研究等,聯招生比例高達100%。


大學高層:吸轉讀IB優秀港生


有資助大學高層向本報指出,部分尖子學科減收文憑試學生,因新高中學制實施初期,不少中學生爆發「逃亡潮」,轉讀IB課程,再循非聯招入大學。校方認為,他們皆是香港學生,並在IB取得優績,不應「逆向歧視」他們,在擇優取錄的前提下,可減少聯招比例,擴大非聯招生學額,吸納優才以保證學生水平


另一名港大消息人士指出,非聯招生也包括取錄成績優異的副學位畢業生,和在海外完成第一個學士學位後才回港攻讀醫科的學生,因此並非所有「非聯招生」皆來自國際課程的「貴族學生」。據港大內部統計,今年取錄了667名非聯招生,當中四成是副學位畢業生,六成是國際學歷;接受港大背景調查的非聯招學生中,36.5%學生的家庭入息在3萬元以下,20.4%則無透露,43.1%的入息3萬元以上。


中大副校倡公開非聯招生成績


中大副校長兼教育心理學講座教授侯傑泰認為,海外不少國家也有多套入學制度,例如美國學生除應考SAT外,大學會視乎情要求學生參加其他考試。他建議,可考慮參考內地做法,公開非聯招學生入大學的考試成績和面試成績,「大學收生是擇優取錄,公開非聯招收生數據可讓所有申請人服氣」。至於要求院校公布聯招和非聯招收生數目或比例,他認為每年報名人數不同,建議不大可行。


科大則回應稱,本地非聯招生取錄人數視乎申請人數目和質素而定,大學一向擇優而錄,沒既定的非聯招學額。2013/14學年非聯招佔整體收生人數約12%。


葉建源:部分學科向富人傾斜


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認為,部分學科的非聯招比例「不正常地高」,相關學院的做法是向富有階層傾斜,令無法負擔國際學校或出國讀書的基層學生,入熱門科目的機會減少,長此下去會動搖社會對文憑試的信心。




作者: 20061101    時間: 13-11-4 21:50


兩條隊競逐大學學額 衝擊考試制度公平性(社評)

http://www.edu-kingdom.com/forum ... &extra=page%3D1

作者: janicetsang    時間: 13-11-5 19:54

Thx!

作者: 20061101    時間: 13-11-9 13:54


Dean of HKU Faculty of Law just said in the LLB Admission Talk that, for Non-Jupas places, preference will be given to IB students instead of GCE A level!

作者: 中天英    時間: 13-11-9 15:52

20061101 發表於 13-11-9 13:54
Dean of HKU Faculty of Law just said in the LLB Admission Talk that, for Non-Jupas places, preferen ...
20061101,
多謝你提供咁多IB嘅資料。

想請問你係咪優才家長?

作者: 20061101    時間: 13-11-9 19:03

20061101 發表於 13-10-11 13:56
路過嘅,好似攞到 IB Accreditation 無咁易喎,起碼足夠老師要有 approved training & assessment先,攞到 ...

Already declared on my first post. Does it matter?

作者: 中天英    時間: 13-11-9 22:26

20061101 發表於 13-11-9 19:03
Already declared on my first post. Does it matter?
有d分別嘅,唔想講就算啦
作者: 20061101    時間: 13-11-9 22:56

本帖最後由 20061101 於 13-11-9 23:04 編輯

回復 中天英 的帖子



千祈唔好誤會,唔係唔講,以為你知,點知你咁...。
我不是優才家長。


作者: 中天英    時間: 13-11-9 23:30

我都估你唔係,因為真正優才家長,似乎對IB興趣唔大。
作者: 20061101    時間: 13-11-9 23:47

本帖最後由 20061101 於 16-6-21 16:56 編輯
中天英 發表於 13-10-16 13:47
我都幾鍾意IBD課程嘅,覺得佢要求濶度高,文理兼備,又對寫作有大量訓練,好希望開得成。 ...

Not including you wor !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