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短片】K2生搶入新小拔 校長親述秘笈 [打印本頁]

作者: elbar    時間: 13-9-8 19:26     標題: 【短片】K2生搶入新小拔 校長親述秘笈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first/20130908/18414050


[youtube]9ah7FZLs5aI[/youtube]


■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昨日舉行小一入學講座,有約2,000名家長到場取經。


報讀明年小一入學戰開始,家長搶攻名校有新招。約2,000名家長昨出席直資名校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新小拔)入學講座,有家長探聽會否接受現讀幼稚園低班(K2)學童報讀,結果出人意表,該校首度表明K2也可報小一,通過面試可跳班入學。選校專家估計掀起K2學童報讀潮,即使失敗也可當熱身。

位於旺角亞皆老街的新小拔昨晨舉行兩場小一入學講座,首場家長逼爆禮堂,部份要坐在二樓,次場也有七成滿。居於何文田的岑先生昨晨5時半便到校外排隊,當時人龍已逾70人。該校小一學額有150個,本月14、16及17日收表,約10月初面試。該校去年收到逾3,000人報名,本學年學費4萬元。

到來取經主要是幼稚園高班(K3)幼童的家長,但也有不少K2及子女仍要手抱的家長未雨綢繆取經。一名媽媽在提問環節表示,其子現讀K2,是否也可報讀明年小一。校長羅錦麗回應稱,會照收K2學童的報名表,如通過兩輪面試,可獲取錄讀小一;若不獲取錄,翌年K3可再報讀。在場不少家長大表意外。


■新小拔舉行入學講座,家長以平板電腦拍下內容參考。



■有家長帶同小童到場,為備戰入學試作準備。


暫無K2生取錄個案

明年小一生主要於08年出生,即明年9月時約6歲。教育局規定入讀官津小學小一生,最小必須年滿5歲8個月;但直資小學有收生自主權,彈性較大。K2生約4歲,若報讀小一獲取錄,即5歲成為小學生。

羅校長在講座後表示,過往確實有K2學童報讀小一,家長可交K1成績表供校方參考,不過她指,入學面試時K2學童僅4歲,比K3小1歲,勉強報讀恐揠苗助長,「細一年(表現)相差好遠,家長應循序漸進,逼佢哋(應付面試)唔係咁好」。

新小拔發言人補充,六、七年前有在英基幼稚園讀K2的學童報讀,但未能通過首輪面試;至今未收過本地一般幼稚園K2學童報讀及取錄個案。

新小拔小一學位競爭激烈,羅校長昨解答家長問題時透露面試「秘笈」。所有報讀學童都可參加首輪面試,校方會先讓他們在觀察室數十分鐘,每次約30人,任由他們砌積木或看圖書。羅校長爆料說,其時老師已在觀察小童表現並評分,「有啲會霸晒玩具嚟玩,或者整到人哋喊,咁係冇法通過」。之後三人一組,面見老師約10分鐘,回答生活常識問題。


■入讀新小拔競爭激烈,家長與小童專心聽校長講解面試程序。



■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圖右)校長羅錦麗。




面試不問學術問題

表現良好的300名學童可進身次輪面試,由家長陪同接受校董、校長及教師「三師會審」。面談表面是了解家長平日如何照顧兒子,但羅校長說,其實是觀察學童是否仍十分依賴父母,「有時家長㩒都㩒唔住,啲小朋友照樣伏喺父母身上、捐枱底、轉凳,有呢啲行為,評分會好低」。羅校長又說,小童面試時回答問題反應要快及清晰,表現要自然,顯示出自信心,不能背誦答案;問題主要圍繞生活常識,不問學術問題。

升學選校專家趙榮德指出,新小拔首開先例接受K2學童報,料會令不少家長欲為兒子報讀,「多個機會去面試,唔得嘅話就當係熱身,翌年再試」。但他認為不宜揠苗助長,除非證實屬資優,或值得一試。

作者: elbar    時間: 13-9-8 19:28

專家:強行催谷入學無優勢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908/18414055






■同屬直資名校的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亦沒有明文規定不讓K2學童報讀小一。


另一受歡迎直資名校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也沒有明文規定不讓K2學童報讀小一。有教育學者擔心,名校准許K2「跳班」報讀小一,可能令家長更嚴格催谷子女,以求早一年入學,強調揠苗助長之風絕不可長。

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校監兼中學部校長陳黃麗娟昨表示,她未有參與面試報讀小一學童,而每年取錄名單都沒有K2學童。不過她說該校「冇明文規定K2唔可以報名」。但她指K2學童面試時,其實只讀了一年多幼稚園,能力一般不及讀了兩年的K3學童,面試應無優勢。

競爭大加重學童壓力

推行五年小學課程的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真道書院,發言人表示該校所訂小一入學年齡,依照教育局對官津小學規定。

浸大教育學系副教授潘玉琼擔心一旦K2報小一成風,將令家長更着力催谷子女,「谷得比𠵱家更加勁,想佢哋好細個已經達標讀到小一」,尤其名校競爭大,勢加重學童壓力。

潘續指,幼稚園雖未列入正規教育,並非必須讀足三年,但家長一般會讓子女完成K3課程才升小學,「如果K2直接升小一,對小朋友都未必係好事」。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3-9-8 20:04

瘋了~
作者: fsforth    時間: 13-9-8 20:09     標題: 引用:瘋了~

原帖由 Yanamami 於 13-09-08 發表
瘋了~
生果日報煽情最醒,大家當娛樂版睇算吧!




作者: Christi    時間: 13-9-8 20:11     標題: 回覆:fsforth 的帖子

唔係喎,係校長咁講喎。




作者: hadwinboy    時間: 13-9-8 20:45     標題: 回覆:【短片】K2生搶入新小拔 校長親述秘笈

如果K2 入到的都應是神童或天才




作者: sharon26788    時間: 13-9-8 20:55

其實係咪講緊D超細仔,即係十一十二月細仔。
作者: smartparent    時間: 13-9-8 21:26

其實佢咁做係為左谷大個報名人數,近年他相對走緊下坡
作者: cmt1010    時間: 13-9-8 21:30     標題: 回覆:smartparent 的帖子

睇黎要未學行先學寫字看得:;pppp: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9-8 21:44

Christi 發表於 13-9-8 20:11
唔係喎,係校長咁講喎。
How can you sure?
作者: MASAYA    時間: 13-9-8 22:14

fsforth 發表於 13-9-8 20:09
生果日報煽情最醒,大家當娛樂版睇算吧!
同意, 淨係睇題目個d咪以為 "校長教點樣K2入新小拔"
作者: c1234    時間: 13-9-9 00:02

瘋了瘋了
作者: 上等人    時間: 13-9-9 00:15

呢兩間學校都係好多人夢寐以求想入去讀既學校(包括本人), 但其實只係喜歡佢既牌子, 我一D都唔BUY佢地既態度同埋做法. 心深知道根本唔係自己杯茶....仔細睇清楚就會搵到好學校.
作者: swmami    時間: 13-9-9 00:45     標題: 回覆:【短片】K2生搶入新小拔 校長親述秘笈

我想那些講話也可能是依書直說的事實,但適用的肯定是少於百分之一的小孩子,這樣公開向所有家長說這些,恕我不敢苟同。




作者: Christi    時間: 13-9-9 06:10

本帖最後由 Christi 於 13-9-9 07:07 編輯

回復 ANChan59 的帖子

當日係公開講座.
如果引述錯誤,一定有好多家長喺報道下的評論部份作出反駁 ;
再唔係,校長講座之後仲繼續有講K2申請呢個問題, 如果引述錯咗,校方亦可以透過發言人澄清.但報紙寫學校發言人就K2申請問題的補充時,發言人冇作出澄清 ;
再睇發言人的補充,講既都係泛指K2,冇提到大仔細仔問題.訊息好明確.

如果只係講緊細仔,校方其實有大把機會澄清,點解發言人答記者時唔講清楚?

老實講,我真心期待校方的澄清.等班怪獸家長死心.依家的小朋友已經冇乜童年架啦~


作者: Christi    時間: 13-9-9 06:24

本帖最後由 Christi 於 13-9-9 06:51 編輯

回復 swmami 的帖子

同意.

校長大可以咁講: 一般情況下係唔接受K2學生申請,除非有好特別既原因.咁至少可以杜絕怪獸家長們的幻想.



作者: hell_hell_    時間: 13-9-9 07:18     標題: 引用:其實係咪講緊D超細仔,即係十一十二月細仔

原帖由 sharon26788 於 13-09-08 發表
其實係咪講緊D超細仔,即係十一十二月細仔。
我理解都是班超細仔,因為入學時必須滿5歲8個月,對嗎




作者: 556699    時間: 13-9-9 08:18     標題: 回覆:【短片】K2生搶入新小拔 校長親述秘笈

所有學校都會講報名的年齡範圍, 根本唔可能有未足齡越級挑戰的可能, 所以講的K2可以報讀一定係指細仔轉做大仔的個案。 事實上St Paul CoEd 簡介會校長亦有講過只要適齡, 今年投考fail明年亦可再試多次。

根本細仔有兩次機會並非甚麼秘密, 只係生果報譁眾取寵, 不知就裡的人才會譁然而已。




作者: crazymum    時間: 13-9-9 08:20     標題: 引用:+本帖最後由+Christi+於+13-9-9+07:07+編輯

原帖由 Christi 於 13-09-09 發表
本帖最後由 Christi 於 13-9-9 07:07 編輯

回復 ANChan59 的帖子
其實校長講得好清楚,只係生果講D唔講D,刻意引起話題,立心不良,所以我已經罷睇咗生果日報好多年了!




作者: 556699    時間: 13-9-9 08:23     標題: 回覆:【短片】K2生搶入新小拔 校長親述秘笈

補充: 此做法從來一直存在, 並非甚麼要谷報名人數而改變政策, 因為所有直資私校 (除了講明唔收細仔的那幾間) 都可以咁做, 即係全港都要谷人數。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9-9 08:38

回復 Christi 的帖子

在EK相同題目,當日出席笫一場家長已經澄清生果講d唔講d。事實上妳都心知生果報導不實,所以提出澄清。
澄清,妳估生果會放回頭版A1,最多A24豆腐潤,砌完就算。

我都蒲咗EK好多年,新手家長好徬徨,錯誤及扭曲資訉火上加油。加上學校樹大招風,其他有心人又會揭開駡戰,幸好妳不是這類。

作者: hadwinboy    時間: 13-9-9 09:46     標題: 引用:+本帖最後由+Christi+於+13-9-9+07:07+編輯

原帖由 Christi 於 13-09-09 發表
本帖最後由 Christi 於 13-9-9 07:07 編輯

回復 ANChan59 的帖子
生果報. 信佢一成,雙目失明。已有在場家長澄清了,是提問細仔轉大仔報讀




作者: crazymum    時間: 13-9-9 10:14     標題: 引用:Quote:原帖由+Christi+於+13-09-09+發表本

原帖由 hadwinboy 於 13-09-09 發表
生果報. 信佢一成,雙目失明。已有在場家長澄清了,是提問細仔轉大仔報讀



  ...
生果日報,信佢七成,死於非命!




作者: stingerc    時間: 13-9-9 10:18     標題: 引用:我想那些講話也可能是依書直說的事實,但適

原帖由 swmami 於 13-09-09 發表
我想那些講話也可能是依書直說的事實,但適用的肯定是少於百分之一的小孩子,這樣公開向所有家長說這些,恕 ...
公度一點,校長是回答發問,問題和回答也很清晰,只是引用錯誤。




作者: elbar    時間: 13-9-9 13:45

K2生越級升小未有個案

http://news.hkheadline.com/dailynews/content_hk/2013/09/09/253630.asp


        直資名校男拔附小校長日前透露,即使就讀幼稚園中班(K2)學童都可報讀小一,港爸港媽為子女前途想,扭盡六壬張羅「最好」學校,更掀起報讀幼兒預備班熱潮。有專家指,兩歲幼童未有需要發展社群,不入讀幼兒預備班完全沒有問題。

        有謂「知識改變命運」,愈來愈多港爸港媽化成緊張大師,盼子女學習之路更順暢,更受身邊家長朋友影響,替年幼子女報讀幼兒預備班。教協幼兒教育發言人翁巧香指,幼童在兩歲之齡,最重要是做好親子關係,若小朋友的身邊人多與他說話,可刺激其語言發展。

        她又表示,目前資訊方便,家長都在討論區得悉其他家長為子女報預備班,羊群心理下,以為不報讀即是「蝕底」。但翁巧香指,就讀幼兒班(K1)首一個月,有上預備班的小朋友,或比沒有顯得懂得更多事,例如排隊等,但認為幼童很快會適應,「唔讀(預備班)都唔會差過人」,不過若父母想予幼童在預備班「玩」,亦沒有太大問題。

        傳統直資名校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日前舉行入學簡介會,會上校長羅錦麗指幼稚園低班(K2)學童都可報讀小一,但坦言從未有學生「越級」挑戰成功。


作者: janice3604    時間: 13-9-9 17:36

我今日打去問,職員答“絕不鼓勵k2報名...“

作者: 叮噹媽媽    時間: 13-9-9 18:55     標題: 引用:Quote:原帖由+hadwinboy+於+13-09-09+發表

原帖由 crazymum 於 13-09-09 發表
生果日報,信佢七成,死於非命!
haha..totally agreed !




作者: daisy17772    時間: 13-9-9 20:41

本帖最後由 daisy17772 於 13-9-9 20:44 編輯

I had a friend who sent his K2 son to try P1 admission.  He was Nov small boy and thus repeated K2, and then tried P1 admission when he was still K2.  He finally didn't get admitted.  The press obviously made "well use" of this kind of info trying to make media noise.  ON the other hand, since these are not uncommon cases, the school could be more "politically" sensitive when telling something about admission criteria, perhaps elaborately it more.  As yes I did have friends misunderstood the school's message as well.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