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制度重推以來 首間不獲批名校 聖保祿中學轉直資 教局否決 [打印本頁]

作者: elbar    時間: 13-7-23 19:13     標題: 制度重推以來 首間不獲批名校 聖保祿中學轉直資 教局否決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3-7-24 08:24 編輯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724/18346675





■一批聖保祿中學家長和校友較早時開記者會,反對該校轉為直資。


跑馬地名女校聖保祿中學「低調」申請在明年9月新學年轉為直資,近期遭家長和校友群起反對,指校方假諮詢,教育局昨正式否決其申請,成為2001年重推直資制度以來,首間不獲批轉制名校。聖保祿失敗原因是未能獲家長和校友一致支持,以及未能闡明收費可如何提高教育質素。

跑馬地聖保祿中學與直資女校銅鑼灣聖保祿學校,同屬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開辦。該校今年2月截止申請前,向教育局提出明年轉直資,初中學費每年2.2萬元,高中則2.45萬元。受影響的直屬聖保祿天主教小學家長向該校查詢轉制進度,一直不得要領。中西區聖士提反女子中學也籌備轉直資,激發小學家長和校友冒雨遊行反對,令人關注直資名校成為貴族直資,引發聖保祿家長和校友也不再沉默,近期也出來向轉制說不,對教育局構成壓力。

未能闡明如何提高質素

教育局今年只收到聖保祿中學申請在明年轉為直資。發言人昨表示,經詳細審核後,認為該校未能證明在直資模式下,已作充份準備及具備足夠能力提供優質教育和作持續發展,因此不批准在明年轉制。

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昨不評論個別個案,又指審批機制會審視學校的財政狀況、管理、教學目標,以及家長學生校友等持份者的諮詢結果,強調現有審核機制穩健成熟。據了解,教育局雖然認同該校並非假諮詢,但指校方未能得到受影響家長和校友一致支持轉制;另一原因是校方未能闡明收取學費後可如何提升教育質素。

校友要求凍結其他申請

反對聖保祿中學轉直資關注組發言人華珊歡迎局方決定,但今日會按原定計劃向立法會申訴,「我哋唔止關注聖保祿轉制,直資影響成個教育生態,以及社會向上流動機會,希望立法會關注」。她指直資並非私校,而是繼續獲得公帑資助,「唔係個個學生都可以負擔學費,直資係身份篩選」。

反對轉制的校友孔令瑜不認同校方以轉制逃避教育局掣肘,而應與校友和家長一同向教育局指出不公地方。她要求教育局也一併凍結其他轉直資申請,直至完全檢討直資制度和監督學校機制。另一校友立法會議員毛孟靜認為,名校轉直資會加深貧富懸殊,教育局否決母校轉制是政治正確。


作者: e12340    時間: 13-7-23 20:27

good news!
作者: elbar    時間: 13-7-23 22:22     標題: 引用:+本帖最後由+elbar+於+13-7-23+19:50+編輯+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3-7-24 08:25 編輯

聖士提反如意算盤打唔響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724/18346678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也籌備轉直資,早前激發小學家長和校友冒雨遊行反對。


【拆局】

至少8間傳統名校由2002年起轉為直資,聖保祿中學轉制被否決,籌備後年轉制的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家長和校友反對更激烈,負民望的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料也不會批准聖士提反轉制,該校轉制計劃很大可能夭折。

直資計劃由1991年推行,教育局至今否決11間轉制申請,其中包括1992年申請轉制失敗的聖保羅書院。銳意要辦學多元化的前教育統籌局(現稱教育局)局長羅范椒芬在2001年決定放寬直資學費上限,聖保羅書院和聖保羅男女中學即於2002年轉為直資。

其後拔萃男書院和拔萃女書院加入直資,22間補助學校已有7間轉為直資,連同德望學校至少有8間直資名校。2010年審計報告揭發大部份直資學校的助學金派不去,意味甚少清貧學生入讀,印證直資貴族化,令社會出現反直資潮。至今直資中、小學共有73間。

聖士提反女中已將表決轉制押後至新學年,但該校反對轉制的校友和家長比聖保祿更強和多。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認為當局批准有難度。聖保祿和聖士提反去年突籌備轉直資,原因之一是校本條例全面實施,辦學團體將受制於法團校董會。



作者: miffy    時間: 13-7-23 22:39     標題: 回覆:教育局否決聖保祿中學轉直資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nkwok    時間: 13-7-23 22:49


作者: Mybaby03    時間: 13-7-23 22:50     標題: 回覆:snkwok 的帖子

Good news




作者: CYPK    時間: 13-7-23 22:59


作者: pooh仔    時間: 13-7-24 00:46     標題: 回覆:教育局否決聖保祿中學轉直資






作者: hatty    時間: 13-7-24 01:07     標題: 回覆:教育局否決聖保祿中學轉直資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3-7-24 07:32

唔知St Stephen Girls又會點?
作者: grace_xian    時間: 13-7-24 09:25

等待觀看後續
作者: laiping    時間: 13-7-24 09:31



作者: elbar    時間: 13-7-24 11:57

正視直資價值 破「貴族化」質疑(社論)

http://www.singtao.com/yesterday/jou/0724jo01.html


  教育局否決了聖保祿中學明年轉為直資學校的申請,平息不了傳統津助名校轉為直資的爭議,爭議的核心在「貴族化」。

  直接資助制度容許學校有較大的資源運用和收生彈性,不像官津學校連買一張書桌都要向教育局申請批准。這個透過辦學多元化提升教育質素、增加家長選擇的構思,落實初期沒有引起很大爭議。

  不過,本來提供免費教育的傳統名校轉為直資,數目逐漸增加,社會關注度上升。最近聖保祿中學和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先後申請改制,更有家長和校友等持份者組成關注組,與支持轉制者打對台,反映學校未能與持份者達成共識,以及社會對整個名校轉直資風氣的反彈。

  名校佔少數觀感效應大


  這種反彈,結合了入讀和教育理念因素。從入讀資格出發,直屬小學部分學生家長,擔心中學轉為直資後,會影響女兒直升中學的機會,以及擔心日後要負擔高昂的直資中學學費。昂貴學費則形成社會憂慮直資中學「貴族化」,收生家庭背景單一化,不符合不論貧富都享有優質教育的理念,削弱教育促進社會下層向上流動的功能。

  政府指出有很多直資學校,收取學費沒有脫離大眾負擔能力,而且有規定學校要撥出一筆相當於學費收入至少一成的儲備,向有需要的學生提供獎助學金。不過,過去有名校轉為直資後大加學費,有的每月達五千元,「貴族化」的標籤已不脛而走。

  審計署早前發表報告,揭露有直資學校沒有善用獎助學金機制,累積了龐大的儲備,令家長對所謂減免學費機制缺乏信心。有直資學校解釋,所收取的學生需要減費者甚少,學校收生「貴族化」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零星一、兩所名校轉直資,大眾感覺尚不強烈。不過,當派位名校為免積弱,紛紛考慮轉作直資,以達收生及財政自主,家長開始擔心會減低子女透過派位入讀名校的機會,有教育界人士更提出為直資學校數目「封頂」的構思。

  大改憂擾民寧願補不足

  教育局今次以學校未準備好為理由,拒絕了聖保祿中學轉直資的申請,學校表示明年會捲土重來。國民教育關注組早前已令當局大亂陣腳,直資爭議如果持續升溫,不止阻礙個別學校轉制,還可能影響整個制度推行。

  任何制度均有利弊,直資優點是賦予學校辦學自由度較大。從數字上說,「貴族化」學校並非直資主流,只是這些名校備受矚目,同時這些學校在推動普羅子弟入讀的工作做得不夠,導致整個制度出現觀感扭曲。本港過去的教育制度多番改革,當局原意是與民休息,直資制度與其再動大手術,不如針對不足優化,好過再作擾民的大改革。


作者: elbar    時間: 13-7-24 11:58

教育局局長與傳媒談話內容(只有中文)
******************



  以下是教育局局長吳克儉今日(七月二十三日)出席新界總商會董事例會前與傳媒的談話內容:

記者:聖保祿中學申請轉直資被拒絕,有否檢討現時的直資政策,讓低下階層有更多機會讀這類名校?

教育局局長:提供優質教育是我們首要重點,而直資計劃是香港其中一個教育系統,希望給予父母及學生有多元選擇,這是其背景。我們在審批學校加入直資計劃的申請,有既定機制處理,我們有一籃子標準,包括其財政狀況、與持分者的交流、是否已充分準備、教學目標,這都是我們考慮的一部分。經過中立、客觀和專業評估後,我們認為在現階段,這所學校未能在二○一四/一五年充分準備推行直資,所以我們不批准其申請。大前提是香港現在共有73所直資學校,佔全港學校約百分之九。在這背景下,過往到現在有21所資助學校轉為直資,加上這個案,我們已不批准12宗個案,這是按照現行相當成熟、穩健和專業的機制去處理。

  至於清貧的學生其求學機會會否受到影響?我於下午與直資學校議會的學校代表討論過,我們都認為現有機制,在財務安排及學校在收取的學費中撥出最少百分之十用作助學金,或將學費減免的安排,特別是考慮到合適但在經濟方面有困難的同學,可以透過這百分之十的機制入讀。今次香港文憑考試放榜,大家都看到其中一名很成功的學生,他透過領取獎學金在直資學校讀書,這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顯示只要有能力,亦認為這是最佳的選擇,入學後,不應因經濟的問題而受到影響。

記者:聖保祿的個案是否因為達不到撥出百分之十的獎學金,或是校友及同學的反對,所以否決其申請?

教育局局長:我不會就個別的個案去評論,不過我剛才提到在申請時,我們批准與否是有很多考慮,例如整個系統是否已經準備好、各個持分者包括老師、家長及學生,或是畢業生是否認為已獲充分諮詢和考慮,以及財務的安排、管理和整個教育目標等因素,我們才作一籃子的處理,並不會因為一、兩個個別因素而作出決定,大家要對我們現在的制度有信心。

記者:是否需要檢討直資這制度?有很多人都批評這制度令很多傳統名校傾向申請轉直資。

教育局局長:剛才提到由資助學校轉為直資只有二十多所,○八/○九年至今只有三所學校轉為直資,連同今次這個案,共有十二宗是不獲批准,可見機制是相當穩健,而且百分之九都是多元選擇的其中一個部分,我們覺得現在的做法及政策能達到目標。至於是否需要檢討,大家記得兩年前我們的委員會已作出一系列建議,是需要時間去推行。我的理解是在財務上的透明度,會在今年年底經過會計師批核的財務帳目中,可看到學校如何運用獎學金。大家都會朝這個規矩及紀律去做,所以應該能達到目的,我們年底時再看看帳目的部分。



2013年7月23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21時42分


作者: LoYKE    時間: 13-7-24 12: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tweetyho    時間: 13-7-24 12:53

葉劉淑儀引述辦學團體聖士提反倘不轉直資可能要降級 24.07.2013 12:14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校董會早前曾討論轉為直資,舊生關注組十名成員,到立法會的公共申訴辦事處,同張超雄、郭榮鏗和葉劉淑儀等議員見面,表示不希望聖士提反轉為直資,雖然校董會擱置討論轉直資,但並非擱置計劃,可能仍會檢討轉直資的可能性。 身為校友的葉劉淑儀指,學校的辦學團體聖公會,有高層向她反映,校本條例實施後,學校資源被攤薄;學生按成績劃分的級別,由五個減至三個,擴闊學生差異,加上教師工作量大,未能照顧成績較差學生,以致學校成績正在下跌,如未能轉辦直資,爭取更多資源,學校未必能收到足夠的第一組別學生,瀕臨要開辦中文班。
作者: ohnono    時間: 13-7-24 13:45

本帖最後由 ohnono 於 13-7-24 13:46 編輯
tweetyho 發表於 13-7-24 12:53
葉劉淑儀引述辦學團體聖士提反倘不轉直資可能要降級 24.07.2013 12:14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校董會早前曾討論轉 ...

何不先讓物腐而後「重」生!
作者: chanti    時間: 13-7-24 13:46     標題: 回覆:elbar 的帖子

直資係身份篩選- 非常認同!




作者: tttw1    時間: 13-7-24 13:57     標題: 回覆:制度重推以來 首間不獲批名校 聖保祿中學轉直資 教局否決

英華好似9月開始要收300一個月全期是3000。原因是經费不足。但多數家長又同意。咁算唔算曲线直資?如果經费不足點解學校唔去賣旗籌款?還是只要有獎抽就無問題?因可確保有3次機會呢?如果聖保祿和聖士提反好英華咁又會唔會有咁大反彈呢?

以上只是本人疑問,並不是對此次評論。




作者: ohnono    時間: 13-7-24 14:03

tttw1 發表於 13-7-24 13:57
英華好似9月開始要收300一個月全期是3000。原因是經费不足。但多數家長又同意。咁算唔算曲线直資?如果經费 ...
是否新的辦學概念,收費派位津校。會唔會先嚇走一班寒門架。
作者: elbar    時間: 13-7-24 14:22

ohnono 發表於 13-7-24 14:03
是否新的辦學概念,收費派位津校。會唔會先嚇走一班寒門架。

好多津校都有堂費,例如

作者: bb86    時間: 13-7-24 14:49


作者: snoopy008    時間: 13-7-24 15:07

elbar 發表於 13-7-24 14:22
好多津校都有堂費,例如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
SSGC 同 SSGPS 都要每月交堂費, SSGC 約 $230, SSGPS $160.

作者: tttw1    時間: 13-7-24 19:10     標題: 回覆:snoopy008 的帖子

但是這300好似唔係堂费。中一開始要收。9年免費教育唔係去到中三都唔收堂费?有錯就指教。




作者: JustAParent    時間: 13-7-24 19:24     標題: 回覆:制度重推以來 首間不獲批名校 聖保祿中學轉直資 教局否決

成件事,根本政治考慮大於一切




作者: elbar    時間: 13-7-24 19:38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3-7-24 19:46 編輯
tttw1 發表於 13-7-24 19:10
但是這300好似唔係堂费。中一開始要收。9年免費教育唔係去到中三都唔收堂费?有錯就指教。



  ...

煩請 Click 入以下連結以釋除閣下的誤會, 現時香港官津校已是12年免費教育



作者: tttw1    時間: 13-7-24 20:32     標題: 回覆:elbar 的帖子

請問為什麼有學校是高中先要收堂费?如英华12-13年度。而且是860一年。如果它今年9月開始由中一收起,而且是每月300。加幅是大了點?所以我才會覺得這是曲线直资。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3-7-24 20:42

tttw1 發表於 13-7-24 20:32
請問為什麼有學校是高中先要收堂费?如英华12-13年度。而且是860一年。如果它今年9月開始由中一收起,而且 ...

我地都喺F4先收堂費。會唔會同要維修學校(古跡?)有關?
作者: fion6406    時間: 13-7-24 21:00     標題: 引用:Quote:tttw1+發表於+13-7-24+20:32+請問為

原帖由 Yanamami 於 13-07-24 發表
我地都喺F4先收堂費。會唔會同要維修學校(古跡?)有關?
據說位於小學部的古跡建築的翻新,學校已申請到政府撥款(數目唔細,以億計,應該唔使再籌好多錢)




作者: kychanhkg    時間: 13-7-24 21:40

本帖最後由 kychanhkg 於 13-7-25 07:23 編輯

我又唔認為直資本身有什麼問題,只是多一種類學校給家長選擇,至於點包裝,學校有自主權,收生亦有自主權,相信都只係想揀成績好的(其實津校一樣)。但唔知點解忽然將直資=貴族化!


作者: kychanhkg    時間: 13-7-24 22:01     標題: 回覆:制度重推以來 首間不獲批名校 聖保祿中學轉直資 教局否決

至於學費,教育局有責任要求把它定在某水平之下,不能太高。把制度完善才能避免家長爭論和分化!




作者: pooh仔    時間: 13-7-24 23:22     標題: 回覆:kychanhkg 的帖子

大家都喺用公帑,點解直資可有咁大自由度, 反而津貼要被綁手綁腳。

直資最先推出喺比左派,私校等, 你講嗰幾間都喺左翼,及買位私校轉。

學費任學校隨時加幾多都得,政府冇規管, 總之唔過佢哋津貼嘅2又3份之1就得,即喺$10萬有多。再加政府嘅補貼,總共14萬。

當你小朋友入咗學,而家就話2千幾, 6年後要5,6千時你覺得讀唔讀得過,這個仲唔喺貴族價。

如學校轉直資= 填式教學, 為何要付學費出嚟讀2x科目! 聽見都暈




作者: loved    時間: 13-7-25 00:48

我吾明
講得直資咁好,政府點解吾索性將全港學校轉晒直資。
反正間間直資都話清貪學生一定吾洗交學費,咁即係就算全港學校都係直資,幾窮都吾憂無書讀啦。對嗰班有錢同好窮嘅絕對公平。
但我又咁睇,有錢同好窮都讀得起直資校,唯獨一班而且最大班嘅就係吾多錢,吾少錢嘅中間夾心家庭吾夠膽讀囉,幾驚讀讀吓俾吾出學費呀,但又因某些原因又吾可以申請減免喎。
作者: pooh仔    時間: 13-7-25 00:59     標題: 引用:我吾明講得直資咁好,政府點解吾索性將全港

原帖由 loved 於 13-07-25 發表
我吾明
講得直資咁好,政府點解吾索性將全港學校轉晒直資。
反正間間直資都話清貪學生一定吾洗交學費,咁即 ...
永遠都喺同一理論, 在校讀書,你一喺最叻同最差,老師實記得你關照你。
社會亦是,一喺有錢及最窮, 攞綜援攞到遊世界,中間嗰班就最慘,冇資助又要交稅,担心是旦一個冇得撈只得一個揾錢又未合資格申請津貼。




作者: elbar    時間: 13-7-25 08:38

八警盤問聖保祿反直資家長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725/18348320





■反對聖保祿轉直資關注組有家長稱早前在校外收集意見時,曾遭警員盤問;圖為關注組在政總外集會。


兩間學校反對轉直資關注組,昨先後到立法會申訴部,要求教育局全面檢討直資制度,並在檢討未完成前凍結學校轉直資申請,其中反對聖保祿轉直資關注組揭發,幾名家長2月在校外收集意見時,警方兩次接報到場盤問家長,家長受壓離開。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黃碧雲批評做法猶如白色恐怖,令家長陷於恐懼,不能自由表達意見。

憂行動影響子女

教育局前日否決聖保祿中學轉直資申請,反對聖保祿轉直資關注組發言人華珊歡迎有關決定,但她指校監2月曾明言不輕易放棄轉直資,「佢話今年轉直資唔得,會年年申請,直到申請到為止」。

關注組家長張先生(化名)透露,今年2月成員在校外收集家長對轉直資意見時,有人向警方投訴,其後約8個警察到場查問關注組家長,有家長受驚一度離去。同日下午再有警察接報到場查問家長,令關注組成員備受壓力,擔心抗爭行動影響子女在校內學習,至今仍堅持戴着口罩抗爭。

反聖士提反女校轉直資關注組與議員開會時,新民黨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指,有學校高層向她反映教師工作量大及資源不足,憂慮不轉直資學校成績和評級會下降。關注組反駁直資未必保證教學質素,學校近年文憑試成績仍保持優秀。



作者: elbar    時間: 13-7-25 08:38

兩關注組促凍結直資申請

http://www.singtao.com/yesterday/edu/0725go01.html



關 注 組 發 言 人 華 珊 促 請 聖 保 祿 中 學 永 久 擱 置 轉 制 直 資 。

  原擬明年轉制直資的聖保祿中學,申請遭到教育局否決,校方迄今未有公開回應;反對該校與聖士提反女子中學轉制的兩個關注組,昨分別到立法會申訴部會見議員,要求教育局凍結津貼學校轉制申請,檢討直資制度。有聖保祿天主教小學家長擔心校方秋後算帳,抗爭成功亦難掩愁容;聖士提反女中的校友及家長關注組質疑直資並非解決問題的「神仙棒」。

  反對聖保祿中學轉直資關注組昨與議員閉門會面後見傳媒,多名聲援的直資小學家長均戴口罩掩面,見不到抗爭成功喜悅,家長楊小姐擔心校方秋後算帳,對女兒呈分試成績有影響,「除非永久放棄轉制,否則把刀仍在頭上」。

  關注組發言人華珊表示,校監馮彩華曾在二月底的家長諮詢會表明再次申請,她期望與校方接觸,要求校方從此放棄申請直資辦學,「我們不敢太快開心,直資政策仍存在問題,今日在我們學校,明天就在其他學校發生」。校方昨以暑假為由不作回應,校監馮彩華及校長鄔萃芬均無回覆。

  本身是聖士提反女中校友的葉劉淑儀,在會上引述聖公會高層指,若學校維持現狀將面對衝擊,不止須成立法團校董會,學生差異拉大,師資無法應付之餘,該校可能須由全開英文班「降級」至開辦中文班,受到校網及小學世襲制所限,難以維持有教無類,「我讀書多年見到基層學生佔少數,幾乎都是中產」。

  關注組反駁轉制難保收生質素,質疑說法誇大其詞,家長代表區寶蓮批評轉制「不是解決問題的神仙棒」,校友廖淑華亦指,「好的津校大有人在,為何別人站得穩?我不相信偏偏學校站不穩」。她透露校方雖把轉制決定推遲到九月,但未有擱置計畫,仍積極游說校友簽署同意書表態支持,促請當局全面檢討直資制度及津校資源分配。

  教育局指,現階段毋須成立專責委員會檢討直資學校功能和角色,而是給予學校合理時間提升運作,防止學校變成不利階層流動的封閉系統。



作者: Alphonse    時間: 13-7-25 09: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noopy008    時間: 13-7-25 10:28

tttw1 發表於 13-7-24 19:10
但是這300好似唔係堂费。中一開始要收。9年免費教育唔係去到中三都唔收堂费?有錯就指教。



  ...
SSGC 在還沒實行 12 年免費教育之前, 中一已經要交堂費了. 你說的 $300, 應該是學校實行 ePortfolio 徵收的費用, 是一次性的.

另外, 印象中學校也收過約 $300 的影印費用之類, 好像是每學年一次.

作者: wylo_alex    時間: 13-7-25 10:46

D名校咁叻,就算收到band2.3生都唔應該驚!師資優良實會教好D學生
作者: snoopy008    時間: 13-7-25 10:50

Alphonse 發表於 13-7-25 09:43
「反聖士提反女校轉直資關注組與議員開會時,新民黨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指,有學校高層向她反映教師工作量大 ...
絕對贊成你所講的!

http://www.edu-kingdom.com/home.php?mod=space&uid=35057&do=blog&id=2551

從ChiChiPaPa 做的 summary, 可見 SSGC 所收的中一生成績很不錯, 為甚麼校董會屢次要唬嚇家長學校不轉自資就難以保持水準? 學校不是有責任令一群質素不錯的學生更上一層樓嗎? 如是公開試的成績下跌, 是否該檢討那裡出錯而不是只堅持轉直資?

再說這群在 Pre-S1 HKAT 考得不錯的 SSGC 中一生, 以全級 180 人計算, 當中 54 人是自行從全港收生的, 扣除若10個留班位, 90個直屬保留位, 剩餘的二十多位靠統一派位入讀, 也全是 band 1 學生吧! 質素差之說從何來? 質素差是因為直屬小學的 band 2 生嗎? 假設 90 個直屬保留位收了 45 個 band 2 生, 那的確是佔了全級的 25%, 照道理 Pre-S1 HKAT 的成績不會那麼好吧? 但事實又非如此.

作者: tttw1    時間: 13-7-25 13:27     標題: 回覆:snoopy008 的帖子

可能你誤會左我說的300。我是指英華今年9月開始每月收300。全期3000。由中一開始收。有錯請更正。如果是正確,即是津校都要交學费 。所以先覺得奇怪。其實教育局點去批津校收费?




作者: elbar    時間: 13-7-25 13:39

tttw1 發表於 13-7-25 13:27
可能你誤會左我說的300。我是指英華今年9月開始每月收300。全期3000。由中一開始收。有錯請更正。如果是正確,即是津校都要交學费 。所以先覺得奇怪。其實教育局點去批津校收费?

既然以下津校中學都可收堂費,英華為何不可

作者: elbar    時間: 13-7-25 13:42

【視頻】關注團體向立會議員要求凍結學校轉直資申請






【音頻】聖保祿中學轉直資遭拒(千禧年代)
出席: 葉建源(立法會議員/教育界)
訪問: 廖淑華(聖士提反女校舊生直資關注組成員)







【音頻】聖保祿中學轉直資遭否決(自由風自由PHONE)
訪問︰林日豐 (津中議會主席)








作者: elbar    時間: 13-7-25 13:42

直資制度須檢討 學校不該貴族化(功夫茶)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30725/00190_001.html


如果一間津貼學校變成一間直資學校,將會有乜嘢後果呢?學生最關心嘅後果當然係學費昂貴,窮爸爸窮媽媽未必能夠供書教學,仔仔女女冇辦法入讀優質津貼中學,透過讀書識字打造脫貧之路嘅機會銳減。所以咯喎,近日城中熱話之一正正係傳統名校轉直資嘅問題,反對聲音此起彼伏。

跑馬地傳統著名女校聖保祿中學向教育局申請轉直資,引起社會人士強烈反彈,有人甚至成立關注組發起連串抗爭行動添。可能因為反對聲音好大啩,教育局扑低咗呢一個申請。教育局話喎,聖保祿中學各持份者對轉直資仍未達成共識,加上校方未能證明具備足夠能力喺直資嘅模式之下提供優質教育,因此去信該校否決明年轉直資嘅申請。聖保祿係直資計劃推行二十年以來,第十二間申請被否決嘅學校。反對聖保祿中學轉直資關注組就話嘞,歡迎教育局否決申請,促請校方日後唔好再申請轉制。

至於另一間有意轉直資嘅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又係點嘅情況呢?關注組成員尋日去到立法會提出申訴,要求政府檢討直資制度,改善有關津貼學校嘅政策。根據關注組嘅講法,聖士提反師生投票嘅結果顯示,絕大部分反對學校轉為直資。

簡單咁講,好多人希望質素高嘅津貼學校繼續平民化,千祈唔好走上一條貴族化嘅黃金大道。就以聖士提反為例吖,學校當初成立嘅目的正正係扶助弱質女子,避免男尊女卑嘅舊式社會以「女子無才便是德」嘅歪理培養出盲字都唔識多個嘅黃花閨女,咁先至有專收女生讀書嘅校規。若然聖士提反貴族化,一貧如洗嘅窮家女失去入讀嘅機會,咁咪違反有教無類嘅辦學精神囉,豈不是同創校宗旨背道而馳!

所以計功夫茶話齋,直資制度確係有檢討嘅必要,否則香港嘅深層次矛盾只會愈演愈烈。你知啦,香港嘅貧富懸殊已經嚴重到民怨沸騰,人數過百萬嘅貧窮市民一聽到百物騰貴或者樓價飆升就火滾,佢哋唯一出人頭地嘅機會係讀書脫貧,若然貴到飛起嘅學費阻頭阻勢,窮人隨時造反都有之。

身為聖士提反校友嘅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話喎,辦學團體聖公會有高層向佢反映,校本條例實施之後學校資源被攤薄,如果轉唔成直資爭取更多資源,學校未必能夠收到足夠嘅第一組別學生,咁就可能要開辦中文班。

若然葉劉所言屬實,咁就唔止要檢討直資制度,簡直要檢討成個教育制度啦。喂,傳統名校竟然因為資源被攤薄而搞到成績下降,教育局局長吳克儉第一個要自我檢討!



作者: tttw1    時間: 13-7-25 14:02     標題: 回覆:elbar 的帖子

我沒有說不可。只是唔明點解唔係全港劃一由中4開始和收费是如何計算。理論上應該有教育局審批。我只是唔明點解現今教育制度可以咁混亂?每月300對一些清貧學生來說都可以是一個負擔。這樣又會否對清貧學生不公呢?所以我着眼點是教育局的制度而不是直資問題。報直資就預左要錢。家長自己可以量力而為。但津校呢?我相信大部份家都以為頭3年係唔需要俾錢的。所以我唔明大部份人只討論直資的對錯而不去正視教育制度。局長不應該只說不評論個別個案。因為制度有問題先會引伸津校轉直資。




作者: Sum_Ba    時間: 13-7-25 14:11

本帖最後由 Sum_Ba 於 13-7-25 14:30 編輯

回復 tttw1 的帖子

Ying Wa College is a grant school, not an aided school.
作者: Sum_Ba    時間: 13-7-25 14:40

http://www.edb.gov.hk/attachment ... gfai-homepage-c.pdf
作者: Sum_Ba    時間: 13-7-25 14:42

本帖最後由 Sum_Ba 於 13-7-25 14:46 編輯

回復 Sum_Ba 的帖子

堂費http://www.edb.gov.hk/attachment/tc/student-parents/sch-info/fees-charges-in-sch/aided-sch/tongfai-homepage-c.pdf每年不超過$300(一般津校)。
作者: tttw1    時間: 13-7-25 19:18     標題: 回覆:Sum_Ba 的帖子

請留意文件中指出是高中先收而現在有一些中學已由中一開始收。如聖士提反女子中學,LS等。可以去樓上的連結看看。 這些也是一般家長心儀的中學。 咁有沒有人可以解釋一下,這些學校點解可以中一開始收费?原因是什麼呢?這樣又算唔算變相直資?難道可以參加派位大家就可以忽略這個問題?英華今年9月都好似是從中一開始。這樣很難今人唔懷疑那些反直資是有目的的。




作者: pooh仔    時間: 13-7-25 20:53     標題: 回覆:tttw1 的帖子

有人都講咗這費用不是堂費, 喺學校eprofolio fee. 而這費用是甚麼, 學校自會向家長解釋, 如冇, 在讀家長都會出聲。




作者: tttw1    時間: 13-7-25 21:51

回復 pooh仔 的帖子

tttw1 發表於 13-7-24 19:10
但是這300好似唔係堂费。中一開始要收。9年免費教育唔係去到中三都唔收堂费?有錯就指教。


請留意我早前的發言. 我從一開始就說這不是堂費. 只是有其他討論者混淆而已. 但不論是不是堂費都好,還是沒辦法解釋是什麼原因耍由中一開始每月收費. 經費不足? 若是,這和直資的分別只是它們是多了參加升中派位而已.我只是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如果大家認為這樣收費是沒有問題的,只要學校肯參加升中派位就可以了.如是這樣,我想我應該識得如何幫我囡囡選校了.謝謝各位的看法. 這話題就此打住.

作者: pooh仔    時間: 13-7-25 22:45     標題: 回覆:tttw1 的帖子

已有人講咗喺一次性收費,不是年年收。 如你覺這費用不合理,又或唔知學校收嚟做乜? 建議打去學校問。
如堂費我知以前教會(傳教士) 是一向有收嘅,小學至中學都有(直屬學校), 喇沙會有,你可以去睇睇。




作者: kenkenhk123    時間: 13-7-26 03: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elbar    時間: 13-7-26 14:34

吳克儉:規管轉直資制度健全

http://news.takungpao.com.hk/hkol/graduate/2013-07/1789429.html





圖:教育局日前拒絕聖保祿中學的直資申請

  教育局日前拒絕聖保祿中學的直資申請,但反對聖保祿轉直資的關注組仍擔心學校會捲土重來,會「申請直至成功」,促教育局盡快檢討資助學校及直資政策,並凍結所有津校轉直資的申請。教育局局長吳克儉表示規管學校轉直資的制度健全,局方會把關整個申請及審批過程。

  反對聖保祿中學轉直資關注組發言人華珊說,近年不少名校紛紛要求轉直資,反映資助、津貼學校出現資源不足和制度僵化問題,雖然聖保祿被拒於2014學年轉為直資,但校方早前曾表明會一直提出申請,直至成功為止,故不能鬆懈,希望局方立即檢討直資政策。

  吳克儉昨日出席活動後表示,規管學校轉直資的制度健全,1991年至今有21所資助學校成功轉為直資,亦有12宗申請是不被批準,可見把關制度是存在,亦不擔心所有學校都轉為直資。對於近年愈來愈多傳統名校轉直資,影響中產及基層子弟的入讀機會,吳克儉表示,現時有逾30%的直資學校每年收費是5,000元以下,亦有幾所根本不收費,目的在於讓不同學生都有選擇權,讓經濟不好的學生可以入學,而直資學校亦要撥出收費的一成作為獎助學金或減免學費。

  另方面,對於現代書院23名學生在中文科校本評核的抄襲遭取消文憑試中文科成績,吳克儉指出,考評局按機制處理事件,考生亦設有上訴機制,學生亦可提出上訴,考評局正收集有關資料及聯絡有關老師,以及向學校索取資料,在現時審查程序中,不便給予特別意見。



作者: elbar    時間: 13-7-26 14:35

教育局局長與傳媒談話內容(只有中文)
******************


  以下是教育局局長吳克儉今日(七月二十五日)在出席Partners in Learning 3.0合作諒解備忘錄簽署儀式後與傳媒談話內容:

記者:有直資關注組希望教育局可以凍結現時的申請,然後檢討制度,你認為是否可行?

教育局局長:直資學校是教育多元系統裏的一部分,最主要的目的是讓有特別教育目標的學校有一個途徑,亦讓家長有一些選擇。現時73所直資學校中,有20多所是由資助學校轉過來。整個運作過程,由申請、審批及把關,都是一直發展。我們兩年前成立了一個小組,針對當時大家關注直資學校的一些問題,例如有否獎助學金幫助一些清貧學生、學校整個管理層面上有否問題要處理等,兩年前小組已提出,現時正在跟進,很多學校在這兩年正作出有關改善。舉一個簡單例子,若說經濟不好的同學不能入讀,影響其起步點這部分,現時超過百分之三十的直資學校每年收費是5,000元以下,亦有幾所根本不收費。目的在於讓不同學生都有選擇權,讓一些即使是經濟不好的學生都可以入學。第二部分,規則是要撥出收費的百分之十作為獎助學金或減免費這方面,今年年底大部分學校會在財務報表上提供實質數據,而我理解,日前我與直資學校議會各代表談過,他們都有信心在獎學金方面的安排上,不單是達標,甚至可能是超標。所以,在大前提下,就經濟不好的同學不能入讀,我們需要一些實質的數據才能了解。

  目前來說,有很多同學在最近文憑試中做得不錯,他們有來自直資學校,也有來自資助學校,可以看到香港多元化的大前提。所以,我覺得要給予多些時間,就過去兩年工作小組的建議,讓學校能跟進及表達其進度,然後我們再看看。日前我與直資學校議會討論時,大家都覺得是否應想一想這麼多關注,已經有約兩年時間,亦要考慮一下業界嘗試找大學作另類研究,看看就內容、教學模式、學生、老師反應,以及社會看法幾方面,考慮有否需要在這方面做研究。剛開展這方面的討論,稍後如果有進度,我會與大家分享。

記者:有些人指資助學校轉為直資是將公共資源私有化,你的看法如何?

教育局局長:私有化的意思是指自己管自己的事。事實上,我的理解大部分的學校,辦學宗旨是考慮轉直資中很重要的一點。整個辦學宗旨、學生、家長、持份者的看法、是否已充分準備、在教育質素上如何達到目標等,全面的計劃要展示出來,所有學校都可以說是社會資源的一部分,要看是否能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而我的理解是有教無類,看看最近一個多月的報章報道,不同學校特別是在文憑試的結果,都看到相當多元化。在不同的教育模式下,均有一些做得很好的學生,這印證了我們現在的制度是相當穩健。當然,亦有很多人擔心這樣下去,所有學校會否都轉為直資。剛才我亦提到,我們現在有一個很好、很成熟的機制,雖然過去20年多來,一九九一年至今有21所資助學校成功轉為直資,亦有12宗申請是不被批准,你們都看得到我們現在的把關制度是存在。

記者:是否即將展開新一輪檢討,預計何時開始?

教育局局長:我再強調,這不是新一輪檢討,而是業界在學術上討論,是經常性優化的一部分。




2013年7月25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8時14分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