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一試定生死或考幾次 你點揀 [打印本頁]
作者: swmami 時間: 13-6-12 18:26 標題: 一試定生死或考幾次 你點揀
http://hk.news.yahoo.com/%E8%A9%A6%E5%AE%9A%E7%94%9F%E6%AD%BB%E6%88%96%E8%80%83%E5%B9%BE%E6%AC%A1-%E4%BD%A0%E9%BB%9E%E6%8F%80-224632060.html
一試定生死或考幾次 你點揀
香港教育制度一試定生死,學生壓力大,倘給予機會考多幾次,或可解「緊箍咒」。 (資料圖片)
【經濟日報專訊】升學「一試定生死」的滋味,不少港人經歷過。向有「考試地獄」之稱的日本,擬取消全國統一高考制度,改以高中多次考試中最佳成績報大學,連中國的高考亦提出一年考多次的改革。但考生的夢魘,又豈止關乎可考幾次?
日本學生升讀大學,通常歷經兩次考試,第一次是全國統一高考,根據該試成績報讀不同大學,第二次是心儀的大學自設的入學試,但起決定作用的,始終是第一次的全國高考,所以被指是一試定生死。
中日擬改制 最佳一次為準
一次考試便決定命運,學生承受頗大壓力,日本亦向有「考試地獄」之稱。日本政府上周提出改革建議,期望五年後廢除高考制度,改為從高中二年級開始,每年舉辦兩至三次的全國統一考試,讓學生應考後以最佳成績報考大學,冀藉此讓學生有多幾次機會,優異學生也免於一次臨時失準便全盤落索,免除一試定生死的壓力。
廢除一試定生死的做法,不止在日本,連內地高考亦循此方向改革。內地高考每年齊集來自各地逾900萬考生一拼高下,成績關乎可否擠進名校之門,壓力之大,可想而知,向來也是一年一次,若考得不好,便惟有多等一年重考。
2011年,中國的教育部提出高考五大改革,包括擬將部分科目改為一年設多次考試。江蘇省於2014年首次實行,高考英語科將一年兩考,分別於3月和7月舉行,以最佳成績為準。
一次失手還有機會再考,不用多等一年重考,日本及中國的教育部門均認同,此舉可減輕學生的壓力,也有人指更公平,多次考試成績更能反映學生實際水平,但另一方面,要多應付幾次考試,是否也增加壓力?有內地教授形容,一考再考,豈非由一次斬首,變凌遲處死?
考試作為統一評核學生成績的指標,固然有存在原因,當大批學生競逐有限的學位,可提供篩選功能擇優取錄,但一次性的考試成績對前途起「生死關鍵」作用,亦難免成為學生夢魘。
大學收生自主 多方面參考
《金融時報》曾刊登文章,愈來愈多中國學生為了躲避激烈的高考競爭,寧願出國讀書。香港每年在公開試前夕,也少不了考生壓力調查,成績優異生不堪「一試定生死」的壓力而失手的情況,亦不是新鮮事,不少有條件的學生也樂於可及早赴笈升學,免卻公開試煎熬。
摒棄一次定生死、可多考幾次,是否就可為考生減壓?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校長Steven Knapp早前接受內地傳媒訪問,談及學生壓力時曾指,美國高中生會應考SAT考試去報讀大學,SAT一年可考七次,而公開試成績亦並非收生的唯一決定性因素。事實上,不少美國大學更着重於學生成績以外的成績,成績優異生被名校拒諸門外的例子並不罕見。
考試難以避免,一年一次,抑或可考多幾次,若由本港的考生投票選出支持哪種制度,相信亦未必有一面倒意見。
專家︰出路多 升學非唯一
理工大學學生輔導網絡主任崔日雄指出,港生壓力來源並非來自考試,更多來自出路不多及環境壓力,無論是一年一考還是一年三考,其實影響不大。
本港聯招制度,大學收生的標準以文憑試成績為主導,課外活動、比賽成績等多只具參考作用。崔日雄指出,學業成績仍是本港社會的單一評量標準,不像外國如德國等,技術學徒也有不錯社會地位,若公開試失手意味影響了唯一出路,怎不感到重大壓力?
古語云「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但現今社會,一張沙紙也未必是人生路上成功的必然保證。惟社會仍未能為年輕人提供更多出路,只着眼於以學術成績論成敗,並視之為決定人生成敗的關鍵,考生肩膊上所承擔的,則無論考一次抑或考多幾次,又當真有分別嗎?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6-12 18:49 標題: 回覆:swmami 的帖子
一次會較簡單直接!
SAT亦有研究顯示,不鼓勵考多過兩次,因為兩次充分反映能力。
香港亦有報導會考重考成功率只有5%,即比上次更好的低於5%。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6-12 18:56 標題: 引用:一次會較簡單直接!
SAT亦有研究顯示,不
原帖由 ANChan59 於 13-06-12 發表
一次會較簡單直接!
SAT亦有研究顯示,不鼓勵考多過兩次,因為兩次充分反映能力。
不過,大部份有打算重考的家長,勸他們子女不如讀lVE或副學士,點解釋都堅持重考,以為有機會上預科及升大學,結果自然强差人意,講事實都嘥氣!

作者: cellon 時間: 13-6-12 21:04
本帖最後由 cellon 於 13-6-12 21:07 編輯
大學入學試,考一次較好。考兩三次試,壓力只會更大。
但千萬不要說成「一試定生死」,因考試失敗仍有其他出路,Repeat、IVE、副學士......
作者: shanemcmahon 時間: 13-6-12 21:49
緊係考幾次好
作者: peter_pan 時間: 13-6-12 22:08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重考得到更佳成績的確不容易。
作者: may007 時間: 13-6-13 00: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6-13 00:40 標題: 回覆:may007 的帖子
本帖最後由 ANChan59 於 13-6-13 12:38 編輯
正確。
一年多次只是方便學生應考,不是鼓勵考幾次。好多家長有美麗的誤會!

作者: ChiChiPaPa 時間: 13-6-13 08:03 標題: 回覆:swmami 的帖子
我選"多試而每試一考“,而非“一試重考“。當年自己考兩個Board的GCE A level和HKAL,比今天的孩子壓力小得多,因沒有一次考試完全決定我前程,我可用HKAL或任何一個Board的GCE A level報大學。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6-13 08:53 標題: 回覆:ChiChiPaPa 的帖子
你的看法是絕對可以,現在都可以考多個試!HKDSE及GCE。
網友們是回應報章的內容。

作者: swmami 時間: 13-6-13 11:37 標題: 回覆:ANChan59 的帖子
同意,我個人較傾向一鼓作氣,除非有少數特別原因例如病或突發家事(因有身邊同學遇過),要再等一年去重考形同重讀,太折磨了,成績多數不理想。
不過,社會和家庭對新一代的期望確實跟我小時候不同,現在如何讓他們可找到自己的興趣繼而發展自己的所長,讓他們覺得其實真的有很多條大路通向自己的羅馬是很重要。我曾經遇過一位港大醫科實習生,他是高材生,初初我不明白為甚麼他連教授一些簡單的臨床問題也不懂回答,反應很慢,心不在焉,後來知道他原來不喜歡面對病人,根本不享受行醫,當初選科的決定只是順理成章,他跟我說只想留在實驗室獨個兒做實驗,聽下去還好,至少他還可以選擇做醫學硏究,不過我心裏覺得他當初沒有真正作出自己的選擇,沒有行自己想行的路,有點可惜。

作者: maylomaylo 時間: 13-6-13 12:00 標題: 引用: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重考得到更佳成
原帖由 peter_pan 於 13-06-12 發表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重考得到更佳成績的確不容易。
講得好!

作者: bmuimami 時間: 13-6-13 12:15 標題: 回覆:一試定生死或考幾次 你點揀
邊樣對我仔女著數D就支持邊樣

作者: peter_pan 時間: 13-6-13 18:36
其實多試而每試一考真的是少一點壓力?還是將壓力延長?
以前升中試一試定生死被批評太大壓力,但現時小五小六評分試似乎只有把壓力延長但卻沒有減少,因每一個試也不容有失!
作者: talkgoal 時間: 13-6-25 10: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