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粗口暗罵父母 多聆聽忌訓示 [打印本頁]
作者: edith208 時間: 13-4-24 10:25 標題: 粗口暗罵父母 多聆聽忌訓示
http://happypama.mingpao.com/cfm/parenting3.cfm?File=20130424/newa/oma3.txt
文章日期:2013年4月24日
【明報專訊】10歲女兒念小五,成績不錯,一向聽話,只是會耍點小脾氣。有次成績滑落,本來想教訓她兩句就算,但發現她在底畫了我的模樣,寫粗口罵我,令我驚訝又傷心。家裏沒人說粗口,我偷看她的日記,原來已非首次,每次我不給她用電腦、關電視,她嘴裏道歉其實暗裏不滿。我怕她愈學愈壞,跟學校社工說又怕影響孩子,該怎麼辦?
念小五的孩子,不少已經步入青春期,這並非單從身體上的改變而言,而是心態亦步向青春期發展。
這時期孩子會並存獨立及依賴的兩極心態,即是說,一方面很希望自己能獨立自決,向世界宣示自己長大了,但現實上自己的能力又未足以應付,仍要依賴父母的支援。
青春期思想不成熟 抗拒父母權威
由於孩子身心發展、知識經驗所限,他們的諸多想法不成熟甚至偏激,需要靠父母正確引導。爸媽在此時期不宜採用高壓管制,孩子實際上知道自己必須依靠父母,但他們遇事時會思考,可能形成一些不成熟的論見,對爸媽的話開始懷疑,對父母的權威管制心生抗拒,互不退讓。反之,有些家長面對孩子的挑戰,在管教無起色後便失去信心,讓孩子放任自流、不再過問,但孩子缺乏指導,若加上不良影響,久而久之,偏差行為更難調校。
既然兩極手法都行不通,爸媽有必要改弦易轍,多些學習聆聽,學習如何與女兒說話的技巧。孩子渴望得到認可和尊重,家長可以在仔細聽取他們的想法後,小心把可以接受和不能接受的分開處理,一方面認同,另一方面提出一些引導問題,讓她再加以整理思考,以幫助她從不諳世事過渡走向成熟。
缺正面溝通 另闢渠道泄憤
女兒選擇在日記寫出不忿,而不是當面向父母說,顯示她積聚了不少憤怒,但不知如何向父母表達;又或者父母沒有細心聆聽她的申訴,便先用大道理責難,令女兒百辭莫辯,唯有另闢渠道辯駁,但兩方面各走極端,積累下去的話,親子關係只會愈來愈差。
與青少年對話的技巧上,家長切勿以「你應該……」、「你必須……」、「讀不成書就……」這類訓示宣言,家長再有理論佐證,孩子聽到第三四個字時已經自動關上耳朵,下面的話也就白說了。不妨換位思考,多注意說話時保持正面及帶鼓勵意味,即使孩子確實做錯,也要先說「我明白你的難處……」又或者「我明白你也不開心……」,讓女兒先感到你站在她的位置上,減低防範,放鬆一些,有空間讓她訴說自己的看法,才可令對話持續下去。
趁女兒年紀還小,嘗試改變大家的溝通方法,盡量以開放式語句如「你覺得可以怎樣做呢?」、「你對這件事有何看法?」,平心靜氣地討論,也要對孩子有信心,相信他們的思想會愈來愈進步和全面,有能力為自己解決問題!
資料提供﹕浸信會愛群社會服務處高級督導主任李潔露
作者: Tommy 時間: 13-4-24 22:41
「偷看別人的日記」比「講粗口」壞好多倍,更何況那粗口根本沒有說出來。
表裡不一的父母必然教出表裡不一的下一代
作者: awah112 時間: 13-4-24 22: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Tommy 時間: 13-4-24 23:12
無錯,更需要擔心的是母(父)女關係,而唔係驚個女學壞。
作者: annie40 時間: 13-4-25 13:21
青春期思想不成熟 抗拒父母權威
*** **** ****
西方教育认为: 六岁孩子, 十六岁孩子, 当中只能陪伴其中一个, 提议六岁的可以交他人托管, 父母要尽力陪伴那名十六岁孩子云云. 因为十六岁的处境比六岁还要危险多呢.
作者: Mrslo93 時間: 13-4-25 15:06
annie40 發表於 13-4-25 13:21 
青春期思想不成熟 抗拒父母權威
*** **** ****
西方教育认为: 六岁孩子, 十六岁孩子, 当中只能陪伴其 ...
同意
在青春期的小朋友,要教則是用閒談來解釋道理比子女聽,罵只會招來子女更大的反感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