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學校直資化要顧及貧苦學生(蘇偉文) [打印本頁]

作者: elbar    時間: 13-4-17 08:28     標題: 學校直資化要顧及貧苦學生(蘇偉文)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30416/00184_012.html


最近有一間著名的英文小學打算轉為直資小學,若果成事的話,該校的學費便需要每月三千多元,相對現時免費小學的收費,自然是對家長的一個大負擔。儘管該小學的管理人員說明會有獎助學金的提供,以確保清貧學生不會因負擔不起學費而無法就讀,但坊間的評論多傾向負面,有的甚至用上「斂財」和以生意營運來形容該校的決定,不少意見更將這個決定和教育的有教無類精神扯上關係,彷彿學校轉為直資就是不對,是學校急功近利的表現。其實這些說法只是將問題歸咎於學校,將問題過分簡單化,真正的原因在教育體制的不足,以致學校要轉直資來尋求突破,當然後果也由一眾學生和家長來承受。

收生自主凸顯優勢

現時香港的學生可以享有免費的中、小學教育,表面看來這是一個德政,是令香港長遠競爭力提升的人力資源投資,可是教育的範圍太廣泛了,要照顧不同程度的孩子的進度並不容易,但在資源有限下,香港的中、小學只能以一個特定的模式營運,在政府公帑的運用上,更是要講求公平,所以便產生一種現象,就是以倒模式的制度來實行中、小學教育。

政府不是不明白問題所在,所以在十多年前便實行直資制度,好處是直資學校可以有政府資助之餘,又可以向家長收取學費,而學校在課程上更有彈性;當然,直資學校要面對收生上的壓力,假如直資學校收生不足,便會有倒閉的風險,所以剛開始時直資學校並不太多。可是,正正就是直資學校可以較自由這一點,令到一些學校可以得到好處,尤其是在收生上的自主性,更是直資學校的優勢。

在這裏,我們要留意的是,一般而言香港學生都以考進大學為目標,而學校的表現更是由學生考進大學的百分比、公開試的成績為考核準則,所以一般學校都很着緊收生,因為只要收生做得好,將他們稍為琢磨一下便可以在公開試中大放異彩,從前的傳統名校之所以是名校,和它們的校友網絡和收生成績絕對有關。

因直資變得貴族化

在沒有直資學校的年代,一眾學校只以傳統名校和地區名校來劃分,倒也相安無事,苦的只是學生要以成績組別來區分,有很大的標籤效應。直資學校的出現將本來的均衡點打亂,因為在直資的競爭下,一些多樣化的學校可以冒出頭來,已在大學入學過程中有了表現,對傳統名校構成了很大的威脅,因為傳統名校已不能保證收生水準。而且在政府的派位制度下,傳統名校收生上已缺乏自主,所以對傳統名校來說,要保持其「藍血」的地位,便只有走向直資之路。這個過程本來並不顯著,但隨着愈來愈多學校走上直資之路,其他學校便不得不從,當這個臨界點到達時,直資學校反過來會變成主流。到那時,由政府津貼的學校便會成了次選,另一種的分流便形成了,現時人們所說的教育因直資而變得貴族化,由這個角度看不是沒有道理。

可是,我們也要明白過分強調平等化的教育,是將教育變回平庸化的代名詞,也不是一種好的做法。以直資的模式來辦教育,在理念上沒有問題,因為是以打開學校的運作彈性來追求卓越,在實行上更是見到了成效,真正要處理的並不是改變競爭這個做法,而是要讓同學可以負擔學費,在這裏,一個公開的獎助學金制度是必需的,因為我們不是鼓勵教育平庸,而是要讓有能力的學生,不因家庭背景而失去優質教育的機會。


蘇偉文




作者: Charlotte_mom    時間: 13-4-17 08:34     標題: 回覆:學校直資化要顧及貧苦學生(蘇偉文)

無錯資助可以幫到負擔吾起既家長,但好多人吾係真係窮到要攤開晒條數出黎申請資助架嘛,三千幾話多吾多話少亦吾少,真係會令一d家庭卻步




作者: hohoho36    時間: 13-4-17 09:08     標題: 回覆:學校直資化要顧及貧苦學生(蘇偉文)

我正正是永遠拿唔到資助但學費又令家庭加重負擔的一群




作者: Charlotte_mom    時間: 13-4-17 09:25

大把啦, 我自己都係, 淨學費兩個細路都$5600, 仲有校車LUNCH等等, 一闊三大 (太貴既都已經唔敢揀)
作者: 73662710    時間: 13-4-17 09:30

Anybody knows which school it is?
作者: Gerard    時間: 13-4-17 09:32     標題: 回覆:學校直資化要顧及貧苦學生(蘇偉文)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Gerard    時間: 13-4-17 09:40     標題: 引用:Anybody+knows+which+school+it+is?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Charlotte_mom    時間: 13-4-17 09:40

我知係N年前(講緊01/02年左右既事)當時EDB推校本條例, 有D學校唔想跟, 要自由就只有轉直資, 一直都有debate, 一黎唔想好似無錢就無書讀(尢其有違教會學校辦學原則), 而且當時叫學校自負盈虧都係一個risk, 無人想take

點知咁多年後個世界都變成咁
作者: Charlotte_mom    時間: 13-4-17 09:41

73662710 發表於 13-4-17 09:30
Anybody knows which school it is?

跑馬地st paul應該落實, 而家想轉既係聖士提反女校
作者: bbqueendom    時間: 13-4-17 09: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loveDD    時間: 13-4-17 10:05

個個都想每朝一起身就有免費早餐,但邊有咁著數!  個個都話要公平,咁咪派位囉,但一派位又會有人出聲,其實大家都知咩事!  

篇文章有說以直資的模式來辦教育,在理念上沒有問題,只要有一個公開的獎助學金制度是必需的,這點我認同。
作者: 四隻貓    時間: 13-4-17 10:05

希望天主教學校能夠堅持住.
作者: loveDD    時間: 13-4-17 10:08

四隻貓 發表於 13-4-17 10:05
希望天主教學校能夠堅持住.
YES,SO FAR 天主教小學只有聖瑪加利轉左做直資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3-4-17 10:09     標題: 回覆:學校直資化要顧及貧苦學生(蘇偉文)

文章講漏一樣野,官津有全港大部份學生,教學要穩陣。直資可以試不同的教學法,其經驗可以幫助官津的教育改革。




作者: Charlotte_mom    時間: 13-4-17 10:25

loveDD 發表於 13-4-17 10:05
個個都想每朝一起身就有免費早餐,但邊有咁著數!  個個都話要公平,咁咪派位囉,但一派位又會有人出聲,其 ...

最弊而家係學校自己都知咁派位有問題, 要跳船

哎, 好難, 作為家長, 我真係唔想見到小小5歲人仔就要練到十八般武藝去應戰, 亦令基層家庭孩子更難與其他同齡學生睇齊, 所以我唔建議全部考
唔考就即係mei埋雙眼派, 派位家長又嘈, 學校又唔鐘意....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4-17 10:29

回復 Charlotte_mom 的帖子

迫上梁山,我試過將教育政策實施年期,及同期真資學校成立數目有必然關係。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4-17 10:31

回復 Charlotte_mom 的帖子

明白,但幼稚園亦一樣!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4-17 10:35

回復 loveDD 的帖子

大部份直資都有獎助學金,在網上亦清楚列明資格,當然間間的批准金額及家庭收入略有不同,我覺得透明度算足夠,對蘇教授所指,有些不解?
作者: HKTHK    時間: 13-4-17 10:38

回復 elbar 的帖子

I thought schools are already required to set aside 10% of school fees for scholarships?
作者: Charlotte_mom    時間: 13-4-17 10:43

獎學金(scholarship)與助學金(subsidy)不同
作者: loveDD    時間: 13-4-17 10:47

ANChan59 發表於 13-4-17 10:35
回復 loveDD 的帖子

大部份直資都有獎助學金,在網上亦清楚列明資格,當然間間的批准金額及家庭收入略有不 ...
我自己都有上網查過,想原因可能有幾個 :1) 有時上網搵,唔係咁易搵到,要有足夠提示家長先搵到;2) 我見有直資小學網頁係全英文,唔好玩人啦; (3) 間間資助金額唔統一,建議政府如果可以劃一所有直資括免金額及其學位數目(或百分比),然後好似生果金咁定時定侯賣電視廣告俾全世界人知,可能會好些。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4-17 11:06     標題: 引用:Quote:ANChan59+發表於+13-4-17+10:35+回復

原帖由 loveDD 於 13-04-17 發表
我自己都有上網查過,想原因可能有幾個 :1) 有時上網搵,唔係咁易搵到,要有足夠提示家長先搵到;2) 我見有 ...
多謝分享,簡單回答。

1,如果網頁編排複雜,我會找網頁地圖。
2,有改善空間,雖然大部份申請表是中英對照。
3,我好怕EDB介入,歷史話我知適得其反,一定冇好結果。已經有指引,是學費的百份比。金額要看學費及申請人數,很難統一。

再者,直資學校傾向先收生,後申請獎助學金,希望家長相信以能力挑選學生。我自己所知所見,保密功夫好到位,同學或家長自己不說,外人跟本不會知道!




作者: Mukchilee    時間: 13-4-17 12:10

直資學校又可以自己揀學生, 又唔駛take risk轉做私立.......政府又居然肯比佢咁......

收得納稅人錢, 起碼都應該比一部份位出嚟抽獎下啩???
作者: hadwinboy    時間: 13-4-17 12:11     標題: 回覆:學校直資化要顧及貧苦學生(蘇偉文)

我有朋友申請神校小一, 並上其校網一併硏究助學金資格。發現是把家庭收入+手頭現金一併計算。本應以我朋友的家庭收入是符合資格的,但因他們剛賣樓,還完樓按後手頭有數十萬現金,本應是留作下一層樓的首期,但就變了不符合申請資格。除非是立即去買樓,但現時樓價高企。我朋友也很無奈。




作者: hoihoima    時間: 13-4-17 12:32

回復 elbar 的帖子

To me, I really like DSS since there are more resources at school, the language environment could be better than 官津 and there is generally less homework pressure than 官津.  Also, most of the through train schools are DSS.  I did not submit the application form for 自行 / central allocation at all and only applied for DSS / private schools for my child.
作者: hoihoima    時間: 13-4-17 12:34

回復 hoihoima 的帖子

Add one point, the school fee of my child's KG is $4K per month, but that of the DSS primary school is $1.5K only, very good value for money and there is big saving as compared with KG x 2 children.

作者: Charlotte_mom    時間: 13-4-17 13:42

hadwinboy 發表於 13-4-17 12:11
我有朋友申請神校小一, 並上其校網一併硏究助學金資格。發現是把家庭收入+手頭現金一併計算。本應以我朋友 ...

無辦法, 規矩就係規矩, 到大學申請政府LOAN一樣係咁, 渣層樓就係事, 儲住一萬幾十萬未買樓就大件事
作者: Charlotte_mom    時間: 13-4-17 13:43

Mukchilee 發表於 13-4-17 12:10
直資學校又可以自己揀學生, 又唔駛take risk轉做私立.......政府又居然肯比佢咁......

收得納稅人錢, 起碼 ...

無衝突WOR, 唔通直資學校果D學生家長唔係納稅人?
作者: mk3288    時間: 13-4-17 14:33

以前好多傳統名校都是免費,也有自己的收生權,一直運行良好的制度為什麼要改?改了之後除了要收學費,收生自由減少,甚至入U率下降。這樣的改革對家長,學校有何好處?難道只有繼續用錢買優質教育,用錢換學校自由並優先收生才是出路?這樣做以後,出的人才比以前未改革前多嗎?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4-17 14:40

回復 mk3288 的帖子

要問當年,為何教育局及政府作出這種決定。
好多時,問題出在管得過頭!

作者: loveDD    時間: 13-4-17 14:46

回復 mk3288 的帖子

如果你嘅假設係正確,用錢可以買到優質教育,那香港以往的成功人士莫非都只是讀私立學校的嗎?
作者: crazymum    時間: 13-4-17 14:55     標題: 引用:回復+elbar+的帖子 To+me,+I+really+like+

原帖由 hoihoima 於 13-04-17 發表
回復 elbar 的帖子

To me, I really like DSS since there are more resources at school, the language e ...
So 勇猛!




作者: mummyWai    時間: 13-4-17 16:12

回復 Mukchilee 的帖子

the risk is 學生揀學校
作者: hadwinboy    時間: 13-4-17 18:21     標題: 引用:Quote:hadwinboy+發表於+13-4-17+12:11+我

原帖由 Charlotte_mom 於 13-04-17 發表
無辦法, 規矩就係規矩, 到大學申請政府LOAN一樣係咁, 渣層樓就係事, 儲住一萬幾十萬未買樓就大件事 ...
原來如此。如我朋友早知(或我知), 我就嚾他暫且按兵不動了(遲點先換樓).




作者: Mukchilee    時間: 13-4-17 18:54

Charlotte_mom 發表於 13-4-17 13:43
無衝突WOR, 唔通直資學校果D學生家長唔係納稅人?
官津校: 如果有空位唔會唔收你, 所以你要交稅!

直資: 有位都可以唔收你, 再等另外一個佢認為更合適的申請人, 你完全無選擇權, 不過仍然要交稅!

作者: 歐文    時間: 13-4-17 19:30

我都認同文章最後提到的觀點: 申請助學金的方法一定要公開、透明、清楚。但我看見很多直資學校的網頁都對助學金計劃講得唔係好清楚,只是說有提供,或者說佔學費多少%,申請條件不夠仔細。我果日上st paul boys網頁,看見連講及助學金的部分都係全英的,我立即唸,如果我係新移民唔識英文,就算個仔幾叻,想申請都唔敢啦!
作者: Charlotte_mom    時間: 13-4-17 19:33     標題: 引用:Quote:Charlotte_mom+發表於+13-4-17+13:43

原帖由 Mukchilee 於 13-04-17 發表
官津校: 如果有空位唔會唔收你, 所以你要交稅!

直資: 有位都可以唔收你, 再等另外一個佢認為更合適的申請 ...
唸得太簡單了。最近識人個仔要轉校,香港九龍搵晒見埋都可以吾收,搵埋教育局幫手,最後幾辛苦至有學校收。你估真係有位就個個納稅人去到都收咩




作者: Mukchilee    時間: 13-4-18 12:08

Charlotte_mom 發表於 13-4-17 19:33
唸得太簡單了。最近識人個仔要轉校,香港九龍搵晒見埋都可以吾收,搵埋教育局幫手,最後幾辛苦至有學校收。 ...
官津有位而拒收係校方用行政手段改變結果 (即係而類似家堵塞雙非嘅方法), 去到法津層面校方好難過到關.

而直資校拒收係理直氣壯, 因為合法.

現實上就算最後的結果是一樣, 當中程序同原理大有不同.

直資學校是剝削了納稅人部份應有嘅權利.

這是個原則問題, 同諗得簡單定複雜係無關嘅......



作者: Charlotte_mom    時間: 13-4-18 12:57

我都唔明, 人人可以考直資, 點解學校揀學生就係剥削?
咁官津有計分有分校網, 我個仔出世就註定無分, 我無錢搬去41網, 咁就唔係剥削? 歧視tim啦
作者: HKTHK    時間: 13-4-18 13:06

回復 Mukchilee 的帖子

I don't understand, why are DSS schools taking away the rights of tax payers?
作者: Mukchilee    時間: 13-4-18 13:44

Charlotte_mom 發表於 13-4-18 12:57
我都唔明, 人人可以考直資, 點解學校揀學生就係剥削?
咁官津有計分有分校網, 我個仔出世就註定無分, 我無錢 ...
呢個例子或者有d地方唔係咁啱用, 不過咁講可能會易理解d...

如果某選舉講明只要符合基本參選人資格,任何人都可以參加, 最後又只得你一個人參加. 原本你可以自動當選. 不過法律上又講明要比個1200人組成嘅委員會揀完,你先可以當選, (記住, 係當選唔係參加, 因為同現實有d唔同). 最後佢地呢1200人話你不能當選, 要再選或者懸空.

咁你有無損失左d嘢呢?

如果你覺得無問題, 有得參選就得, 我只能佩服閣下胸襟廣闊, 自愧不如.

作者: Charlotte_mom    時間: 13-4-18 14:59

我唔想講D虛無飄渺既比喻, 我睇唔明

只知道, 制度上, 所有學生都可以考直資, 憑實力去考, 我D小朋友都係自己考入去, 我係小一派位制度下犧牲品, 我輸唔起

我仔女讀直資, 政府資助佢地兩份, 如果佢地考唔到直資, 佢地讀津校, 政府都係資助佢地兩份, 分分鐘仲俾得多, 我唔明有咩ISSUE, 我有無交學費有影響嗎? 我仔女讀左直資, 令其他納稅人負擔重左嗎?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4-18 21:03

回復 Charlotte_mom 的帖子

我都認為冇雙重福利,納稅人沒有付出多了。
同意有能者居之。

利申:小津,中直。

作者: NatalieBaby    時間: 13-4-19 00:42     標題: 回覆:elbar 的帖子

直資確實讓家長學生多了選擇. 近來忽然多了津貼學校轉直資, 相信有頗大原因是學校頂唔順教育署的政策, 教會亦想擺脫國教等慢慢滲入的思想改革. 教會在內地被不斷打擊, 他們當然不會掉以輕心.




作者: NatalieBaby    時間: 13-4-19 00:48     標題: 回覆:NatalieBaby 的帖子

個人贊同直資能讓某些學校在教學上能走出框框, 學生又多了選. 但問題是怕津校一間又一間地轉, 最後名津不轉的變minority, 基層學生上遊的機會一定比之前少.




作者: Mukchilee    時間: 13-4-19 11:41

本帖最後由 Mukchilee 於 13-4-19 11:44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13-4-18 21:03
回復 Charlotte_mom 的帖子

我都認為冇雙重福利,納稅人沒有付出多了。

完全不是雙重福利問題, 而是在法律上因為授權了一些不透明權力機構而引致相對的不公平,所以令某部份的納稅人有損失. 損失的是權利, 而不是金錢.

就是因為這個授權, 先會有蘇偉文先生嘅感嘆.

我同意絕對能者居之, 來個透明的考試/評核/計分制吧, 那怕是校方直接說明鋼琴3級加幾多分, 游泳金牌又加幾多分, 阿爸係嘉誠個親戚又加幾分............那起碼杜絕了黑箱作業的所謂面試. 給所有參與者一個較公開公平的環境.

直資制度是對於公開公平呢個原則嘅一個大倒退.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4-19 19:37

回復 Mukchilee 的帖子

請教為何最初有直資?
作者: sukitelfold    時間: 13-4-19 22:13     標題: 引用:+本帖最後由+Mukchilee+於+13-4-19+11:44+

原帖由 Mukchilee 於 13-04-19 發表
本帖最後由 Mukchilee 於 13-4-19 11:44 編輯
社會資源那有絕對公平? 每年嘅財政預算案,中產往往是被遺忘的一羣。公屋租金、綜援金等,過往幾年都免租或出雙糧,需然我未有受益於這些,我又唔覺唔公平喎!社會資源分配就是這樣啦。再講"公平",每年彈性地給予官津校十個八個扣門位,你都可以話唔公平啦。但唔好忘記這些扣門位及直資學校,對於大抽獎失去信心的家長,多一個選擇及多一道逃生門。要嘈,先嘈英基每年收政府嗰二三十億津貼先啦!!!




作者: MC1128    時間: 13-4-19 22:23

蘇偉文的文章好公充平衡,點解傾傾吓又咁重火藥味?直資制度好到無改善討論的空間?

作者: sukitelfold    時間: 13-4-19 22:28     標題: 引用:回復+Mukchilee+的帖子 請教為何最初有直

原帖由 ANChan59 於 13-04-19 發表
回復 Mukchilee 的帖子

請教為何最初有直資?
<<<直資制度是對於公開公平呢個原則嘅一個大倒退. >>>>>>>咁哈羅塊地皮又點計呀?!直資校不是沒有改善地方,例如助學金的伸領方法、宣傳、透明度等,都有改善的空間。但直資起碼可給予我等平民百姓多一個選擇!!!




作者: Charlotte_mom    時間: 13-4-19 22:46     標題: 引用:蘇偉文的文章好公充平衡,點解傾傾吓又咁重

原帖由 MC1128 於 13-04-19 發表
蘇偉文的文章好公充平衡,點解傾傾吓又咁重火藥味?直資制度好到無改善討論的空間?
...
當然有。咩制度係完美?




作者: MC1128    時間: 13-4-19 22:53

Charlotte_mom 發表於 13-4-19 22:46
當然有。咩制度係完美?

沒有制度完美,官津小學計分制有問題,年年有家長討論,人人意見不同,官津升中機制,教育局對學生成績組別諱莫如深,家長學生身受其害,大家批評,直資制度一樣可以討論,討論是表達意見,沒有完美制度便不能討論?
作者: Charlotte_mom    時間: 13-4-19 23:29

本帖最後由 Charlotte_mom 於 13-4-19 23:30 編輯

請問邊位講過"不能討論"? 直資制度係有討論空間, 事實的確係無制度係完美, 呢兩句說話有何不妥? 無任何一位ever講過直資無檢討空間wor, 你是否太敏感?
作者: HKTHK    時間: 13-4-19 23:34

回復 MC1128 的帖子

Of course, their problems should be discussed!
Most of the "unhappiness" seem to be focused on the lack of "equal opportunity" for the under-privileged families.  Any system would have deficiencies and trade-off.  What would be a better admission selection system than the one that we have today?  

作者: sukitelfold    時間: 13-4-19 23:41     標題: 引用:蘇偉文的文章好公充平衡,點解傾傾吓又咁重

原帖由 MC1128 於 13-04-19 發表
蘇偉文的文章好公充平衡,點解傾傾吓又咁重火藥味?直資制度好到無改善討論的空間?
...
你聞到呢度討論有火藥味,我就感覺理性討論。呢D咪個人感受,各有不同。請繼續討論••••




作者: jojoplanet    時間: 13-4-20 10:49

elbar 發表於 13-4-17 08:28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30416/00184_012.html

就係因為越來越多直資, D 人為咗增加入讀機會, 要嬴在起步點...

直資學費好多中產都付得起但係直資既雜費, 車費都係貴過津校...呢D數好難預計..所以我都係比個仔讀津校算..

作者: item    時間: 13-4-28 20:58

其實我真的不明白政府點解要攪分化,直資是將教育分等級,不能令基層學子就讀,就算是超級優異成績,通常都只是學業成績,因沒有額外優秀課外活動,即是能輕易拿到獎項,每月數千元的學費,真是會基層家長郤步。記得很多年前,我有不少的朋友因升中試成績優異而得到名校的學位,從而進入大學之門,他(她)們今天都很成就,亦是知識改變命運之活生生例子。 政府好像給我們多些撰擇,但何曾想過給基層小孩撰擇,這是握殺了她們脫貧的機會。

作者: Mukchilee    時間: 13-4-30 13:13

回復 item 的帖子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52546&d=2031

文化拆局 - 黃英琦
                                               
直資制度的變質(2013年04月30日)                                                                                                       
                                                                                                                                                                                                                                                       
                                                                                                                       
【am730專欄】
我本是直資制度的擁護者。我辦的學校是直資,且是打從開校已走直資的路。選擇直資是憧憬它的自由度,可以按學校的理念選擇志同道合的家長和適合的學生,更可設計校本課程,走另類的路。選擇直資並不是想「精英化」;然而,當名校也紛紛轉制直資後,今天的直資有點變質了。

若直資制度沒被扭曲,這制度該體現多元辦學的精神:藝術中學、體育中學、職業導向中學,都可以是直資學校。家長和學生清楚學校理念,自由報名。直資學校應是有教無類,例如我當校監的兆基創意書院,歡迎具藝術天分的年輕人報讀,全校有三分一學生接受學費減免。
近來中西區名女校也想轉制直資,引來校友和家長的大肆抨擊,事件讓我看清楚直資制度對「削弱平等教育機會」的深遠影響。

聖士提反女校為中西區名津校,一直是不同階層家長的首選。我記得很清楚,曾有一位家境一般的同事,在得悉女兒獲派位入讀聖士提反小一時,在辦公室歡呼喝采,說開心程度「尤甚於中六合彩」。我明白他的心情。優質教育能改變命運,幫助社會向上流動。當這所學校也轉直資了,中西區又少了一所優質資助學校,對基層家庭非常不利。

直資辦學對名校是百利而無一害:學校可篩選學生,又可收取學費。但五歲多的孩子如何「被揀」?只有社經地位高的家庭擁有足夠資源在孩子的學前階段作全方位培育,令孩子的兩文三語能力和琴棋書畫等樣樣皆通,在小一面試中脫穎而出。社經地位低的,在入學試這一關已被剔除了,根本不用考慮什麼學費減免。難怪這些轉制後的名校都不需要動用助學金儲備,收取的學生都來自高社經背景,根本用不著。

我理解的直資制度本意是讓教育多元化,家長有選擇。奈何近期有興趣轉直資的只是名校,直資制度變相成為「名校變私校」的捷徑。轉制後,這些名校學生同質性非常高,間接令貧者機會更少,富者機會更多。若這不是政府設立直資制度的本意,那就要對轉制設限,不允許辦得好的資助學校隨便轉制,走精英化的路。社會流動是重要的,我們要對得住一般家庭的孩子。

作者為香港當代文化中心總監
作者: 四隻貓    時間: 13-4-30 14:35

回復 Mukchilee 的帖子

純粹站在我自己的立場, 我很歡迎直資, 我簡直覺得是近年來少有(對我來說)的德政.
直資學校多元化, 孩子不再一味進傳統學校抄寫默測, 不一定要做填鴨.
我未能搬去某些區域住, 但我可以幫孩子報讀所有區域的名直資, 可以自由地報考, 不用等運到(津校抽獎).面試機會人人有, 命運在我手, 我努力幫孩子一把, 他們便可以憑實力考入心儀學校. 表面看來, 公平公正.

但如果站遠一點, 站在經濟環境不佳家庭的立場看, 缺乏家庭資源培訓下, 孩子真的是可以憑實力考入心儀直資學校. 真的公平公正?
在過去這幾年, 我為孩子考小一做了多少準備? 如果經濟環境不佳, 我還能做那些準備嗎?

是否應該限制收生一直非常足夠的津校轉為直資呢? 又或者只許某些新派非傳統教學理念的學校申請成直資呢?

作者: Radiomama    時間: 13-4-30 19:00     標題: 回覆:四隻貓 的帖子

Totally agree with you.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3-4-30 20:35     標題: 引用:回復+Mukchilee+的帖子 純粹站在我自己的

原帖由 四隻貓 於 13-04-30 發表
回復 Mukchilee 的帖子

純粹站在我自己的立場, 我很歡迎直資, 我簡直覺得是近年來少有(對我來說)的德政.
限名校,收生足的學校,唔準成為直資,不計公平問題,實際上執行也有問題。

如何設定準則呢?
如果某直資辦得好,成為名校呢?咁要它們下直資車?

其實外國有名學校也很多是私立。香港的直資是政府幫助「教育夾心階層」,和以前的「住屋夾心階層」差不多概念吧,令一些負擔不起私校,又想要公營學校以外的選擇的人,有多點選擇。




作者: 已刪除用戶    時間: 13-5-1 12:24

回復 四隻貓 的帖子

非常同意,機會只給與有準備的人,直資面試已擺明係matching game。




能者居之,有咩問題!




作者: Charlotte_mom    時間: 13-5-1 13:39     標題: 引用:回復+Mukchilee+的帖子 純粹站在我自己的

原帖由 四隻貓 於 13-04-30 發表
回復 Mukchilee 的帖子

純粹站在我自己的立場, 我很歡迎直資, 我簡直覺得是近年來少有(對我來說)的德政.
直資本來吾係一件壞事,亦吾存在雙重資助。好似我呢d派位制度犧牲者,直資係另一個選擇。現行派位制度係吾完美,派位制度就算要改,都真係要留返d機會俾條件無咁好既學生,所以我反對全部學校interview,我吾希望見到無錢栽培幼兒既家庭輸在起跑線,亦吾希望有錢栽培幼兒既家庭更瘋狂咁操練細路。如果政府繼續容許津校變直資。咁呢個變態scenario就會成形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3-5-1 14:37     標題: 引用:Quote:原帖由+四隻貓+於+13-04-30+發表回復

原帖由 Charlotte_mom 於 13-05-01 發表
直資本來吾係一件壞事,亦吾存在雙重資助。好似我呢d派位制度犧牲者,直資係另一個選擇。現行派位制度係吾 ...
如果政府繼續容許津校變直資。咁呢個變態scenario就會成形

Xxx

直資的數量受教育市場影響,有多少教育夾心階層的人就有多少直資。官津一定是大多數。

你有 idea 政府如何阻止官津轉直資。理論上限一個比例上限也可行的。但政府如何釐定比例呢?




作者: Charlotte_mom    時間: 13-5-1 19:54     標題: 引用:Quote:原帖由+Charlotte_mom+於+13-05-01+

原帖由 shadeslayer 於 13-05-01 發表
如果政府繼續容許津校變直資。咁呢個變態scenario就會成形

Xxx
突然唸起「領滙」一例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3-5-2 01:03     標題: 引用:Quote:原帖由+shadeslayer+於+13-05-01+發

原帖由 Charlotte_mom 於 13-05-01 發表
突然唸起「領滙」一例
領匯係全港的公屋商場一次過轉私營,和一間一間津貼轉直資,不能相提並論。

當直資學額大於教育夾心階層總數,大於願意比幾千元一個月學費的家長,直資數目便不會再増長。




作者: tttw1    時間: 13-5-2 14:10     標題: 回覆:學校直資化要顧及貧苦學生(蘇偉文)

其實直資只是給大家多一個選擇。如果你只是有錢而從不去栽培小朋友。大家覺得小朋友可以通過面試這一關嗎?再者,如果基層父母只會工作而不關心小朋友。這樣的成長環境小朋友會有特出的表現嗎?最後有人說直資網頁只有英文是嚇怕新移民。難道他們不會打電話去問嗎?如果父母也是這樣得過且過你認為他們的下一代会有進步嗎?借口大家都會。但請不要太過將責任推向某一方。




作者: hoihoima    時間: 13-5-2 18:19

回復 shadeslayer 的帖子

Agree with what you said, this is about demand and supply.  There is supply of DSS since there is demand.  
作者: lawsonmoon    時間: 13-5-2 19:05

本帖最後由 lawsonmoon 於 13-5-2 21:26 編輯
shadeslayer 發表於 13-4-30 20:35
限名校,收生足的學校,唔準成為直資,不計公平問題,實際上執行也有問題。

如何設定準則呢?

對,外國的名校是私校,並不是三不像變質的直資制度。夾屋也是對的,因為它不是用了公屋去轉做夾屋。有幾多間哈羅和蔡繼有, I really dont care. 正如黃英琦小姐所講,我唔想見到那些名津校轉做直資。加大“教育堅尼系數”。
換個scenario, 我唔會反對多幾間仁安和法國醫院,但我一定唔贊成威院,瑪麗和伊院轉做“直資”醫院囉。
希望政府不再批出現校轉直資,只批給那些新辦學校。再立法要直資學校用need-blind admission policy 收生,那些家長職業呀,住址證明呀要收生後才可以收問;面試不準問學術問題,看看那monkeys夠胆以身試法嗎?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3-5-2 20:29     標題: 引用:+本帖最後由+lawsonmoon+於+13-5-2+19:29+

原帖由 lawsonmoon 於 13-05-02 發表
本帖最後由 lawsonmoon 於 13-5-2 19:29 編輯
讓我先攪清楚,你不是反對直資,只反對名校轉直資,係未?

你反對威院轉私(假設有這一樣東西)因為威院有名氣,定威院轉私後沒有足夠平價醫院服務大眾市民?




作者: Charlotte_mom    時間: 13-5-2 20:41     標題: 引用:+本帖最後由+lawsonmoon+於+13-5-2+19:29+

原帖由 lawsonmoon 於 13-05-02 發表
本帖最後由 lawsonmoon 於 13-5-2 19:29 編輯
而家夠吾俾筆試啦咪一樣有學校話「俾支筆個細路無聊畫下」




作者: lawsonmoon    時間: 13-5-2 21:23

Charlotte_mom 發表於 13-5-2 20:41
而家夠吾俾筆試啦咪一樣有學校話「俾支筆個細路無聊畫下」
因為依家係指引,係冇牙老虎!學德國啦,係立法,犯了法係政府告,刑事啊!

作者: lawsonmoon    時間: 13-5-2 21:32

本帖最後由 lawsonmoon 於 13-5-2 22:10 編輯
shadeslayer 發表於 13-5-2 20:29
讓我先攪清楚,你不是反對直資,只反對名校轉直資,係未?

你反對威院轉私(假設有這一樣東西)因為威院有 ...

對,是成立直資學校,令教育多元化,不是將津校轉直資,更大問题係轉嗰D通常係最受歡迎那些津校,因為它們肯定轉了也收夠生。另用公帑也應做好把關,立法要用need-blind admission policy收生,不是指引啊!審計報告話大部分助學金冇用到,你估點解?最近有一間埋數前派錢俾畢業生而唔係減學費,你又估吓點解丫?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3-5-2 22:17     標題: 引用:+本帖最後由+lawsonmoon+於+13-5-2+22:10+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3-5-2 22:18 編輯
原帖由 lawsonmoon 於 13-05-02 發表
本帖最後由 lawsonmoon 於 13-5-2 22:10 編輯

大部份直資係要收費的,點可能做到 need blind admission. 個個比唔起學費都收,你做校長,收入點控制?盤數點計?所以行不通。

你反對名校轉直資,但名校如何釐定?夠學生?如果新直資做得好變成名校呢,使唔使佢地還俗,做津貼?還左俗,少左學費,直資學校的優勢會否減低,打回完形?咁真係玩死。咁樣直資只可能是收不足生,辦得不好的學校。

每樣政策也不能100%滿足所有人,只要整體對社會有利,便應做。幼稚園學卷我享受唔到,但我不反對用納稅人的錢幫幼稚園家長,就算錢用在幼稚園學卷,一定有其他地方少了錢。直資,我亦無享用,但我不反對用納稅人的錢,去幫助教育夾心階層。就算直資令有人 lose out.




作者: lawsonmoon    時間: 13-5-2 23:53

本帖最後由 lawsonmoon 於 13-5-3 00:06 編輯
shadeslayer 發表於 13-5-2 22:17
大部份直資係要收費的,點可能做到 need blind admission. 個個比唔起學費都收,你做校長,收入點控制?盤 ...

Well, 我只可以話你好誠實和勇於承認;但係政治不正確。政府和直資學校一直marketing緊收生係以能力,冇人會因為冇錢而讀唔到直資,政府有“指引”俾直资用need-blind policy, 但直資學校過程中有冇做手腳?各自理解啦。
我自己兩個小朋友也不是讀本地學校,但係我想講從弱勢社羣拿走公平競爭機會所做成既隔代貧窮,社會係要付出代價的。

what ever reasons, what ever you say, i pay tribute to la salle,  marymount, st mary, maryknoll, wah yan etc.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3-5-3 00:18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3-5-3 00:28 編輯

回復 lawsonmoon 的帖子

what ever reasons, what ever you say, i pay tribute to la salle,  marymount, st mary, maryknoll, wah yan etc.

xxxx


That, we are on the same page.  We should probably add Sacred Heart.


I am just a lowly forum goer, not government officials talking to the legislators, I may say what I believe, right?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5-3 00:44

回復 shadeslayer 的帖子

終於講到重點,應該反對政府逼舊校轉直資,而非反對舊校,但睇下政府睬唔睬你。叫辦學團體點同政府撐,逼下逼下更多舊校投降。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3-5-3 00:52

ANChan59 發表於 13-5-3 00:44
回復 shadeslayer 的帖子

終於講到重點,應該反對政府逼舊校轉直資,而非反對舊校,但睇下政府睬唔睬你。 ...
No one talks about this point which I also have in mind for a while.  I also believe it was the government's plan to "force" or "lure" aided prestigious schools to go DSS by changing the admission rules.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5-3 01:00

shadeslayer 發表於 13-5-3 00:52
No one talks about this point which I also have in mind for a while.  I also believe it was the gove ...
早d講嗎,這些便是因果關係,而非道德原因。擒賊先擒王,嘈政府吧!
我作為家長,只要捉到老鼠就是好貓。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3-5-3 01:38     標題: 引用:Quote:shadeslayer+發表於+13-5-3+00:52+No

原帖由 ANChan59 於 13-05-03 發表
早d講嗎,這些便是因果關係,而非道德原因。擒賊先擒王,嘈政府吧!
我作為家長,只要捉到老鼠就是好貓。
...
呀 Sir, 都係你睇得通。我唔早講?別人一路道德批判名校轉直資,我一路 defend説和名校道德無關。政府前有直資政策,後又有脫龍危機,更沒收了校長收生權。前後夾擊,名校投降可以怪它們嗎?一直堅持不轉的名校,我心生敬意。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5-3 07:10

回復 shadeslayer 的帖子

我尊重暫時不轉直資的津校,但不應單方面指責直資而放生政府。
審竍處報告是針對教局,點知直指違規的直資學校,而非教局部份指引含糊不清,此事我不怪孫公,很多是他就任前發生,陳維安醒目,離開熱廚房了。

作者: bakusensei    時間: 13-5-3 09:01     標題: 引用:Quote:原帖由+ANChan59+於+13-05-03+發表早

原帖由 shadeslayer 於 13-05-03 發表
呀 Sir, 都係你睇得通。我唔早講?別人一路道德批判名校轉直資,我一路 defend説和名校道德無關。政府前有 ...
升中自行結果須與統一一起公布,明顯地是又一"優惠"直資的政策。說穿了,根本政府樂見愈來愈多直資。財政上,支出有預算,不用為維修費包底,老師也不用跟MPS,不用年年加point.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5-3 09:07

bakusensei 發表於 13-5-3 09:01
升中自行結果須與統一一起公布,明顯地是又一"優惠"直資的政策。說穿了,根本政府樂見愈來愈多直資。財政 ...
同意這是第二波直資的財政原因。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3-5-3 13:10

mk3288  你竟然不承認有傳統名校這個事實啊?  發表於 1 小時

Xxx

我點會不承認呢?有人覺得 A 校係名校,我覺得唔係,咁點?有人話要名校不準轉直資,我只係問如何設立上落車機制啫。
作者: lawsonmoon    時間: 13-5-3 15:44

本帖最後由 lawsonmoon 於 13-5-3 15:50 編輯
shadeslayer 發表於 13-4-30 20:35
限名校,收生足的學校,唔準成為直資,不計公平問題,實際上執行也有問題。

如何設定準則呢?

mk3288,對,直资貴過同級私校,真係against 一般人既logic。銅鑼灣st paul‘s私小兩萬多一年;柏道st stephen話想轉直資四萬一年。我攪唔清楚學费既定價係計教育質素or學校既地段?Or 針對target客户?真的不懂。
作者: kamosdad    時間: 13-5-3 16:08

不轉直資的神校, 唯有由小一開始加碼催谷, 每天超過十樣功課, 教快半至一年, 逼跟不上的退學.  再自行收優質的插班生來保持水準.
但現在連大陸的一些大城市的小學一二年班都禁止做家課, 開始了解到要這年紀的學生多做家課是無益的.

作者: lawsonmoon    時間: 13-5-3 16:29

kamosdad 發表於 13-5-3 16:08
不轉直資的神校, 唯有由小一開始加碼催谷, 每天超過十樣功課, 教快半至一年, 逼跟不上的退學.  再自行收優 ...
講緊平等機會。有錢又好,冇錢又好,你如果認為係咁,你有能力選擇(就係唔入尼間)。冇問题架。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3-5-3 17:24     標題: 引用:+本帖最後由+lawsonmoon+於+13-5-3+15:50+

原帖由 lawsonmoon 於 13-05-03 發表
本帖最後由 lawsonmoon 於 13-5-3 15:50 編輯
呢個正是直資私立「正」的地方,如果收得太貴,無人讀。政府又有設立收費上限,不可能太離譜,不會貴過國際學校。




作者: lawsonmoon    時間: 13-5-3 17:44

shadeslayer 發表於 13-5-3 17:24
呢個正是直資私立「正」的地方,如果收得太貴,無人讀。政府又有設立收費上限,不可能太離譜,不會貴過國際 ...
吓, 計埋政府俾那舊錢, 係同級私小st paul`s convent既三倍收入,我覺得好離譜了。
作者: bakusensei    時間: 13-5-3 17:47

本帖最後由 bakusensei 於 13-5-3 17:48 編輯

Subsidies from EDB

每名學生每年($)

中學(創校16年或以上), 中一至中三 :43,138
中四至中六: 47,098

小學(創校16年或以上)
小一至小六
43,445
source: http://www.edb.gov.hk/attachment ... srate_c_2012-13.pdf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3-5-3 17:47

點評


mk3288  傳統名校似乎就那十間八間吧。新興的地區名校應該認受度不高吧。  發表於 半小時前

Xxxxxx

咁張祝珊係未名校?上水隥顯係未名校? What defines 名校?一日神級,一世神級?今日不是神級,一世不能成神級?

為什麼要劃條線在十間神級?
作者: lawsonmoon    時間: 13-5-3 17:58

本帖最後由 lawsonmoon 於 13-5-3 18:52 編輯
shadeslayer 發表於 13-5-3 01:38
呀 Sir, 都係你睇得通。我唔早講?別人一路道德批判名校轉直資,我一路 defend説和名校道德無關。政府前有 ...

我個人覺得某些已轉直資既名津校係將小小既reason 變成大大既excuse:小小年紀五歲學生既收生權?我諗佢地忘記咗教會學校既辦學既目的!任何五歲既小朋友你用六年都唔可以教導好佢?要揀?

之前提過既刺沙,華仁,瑪利曼和聖瑪利,佢地都話其辦學團體認為公平教育原則是其首要教慮因素。咁其他已轉直資既名津可能不是把公平教育原則放在第一位;有權揀五歲小朋友既IQ(or家庭背境)重要D?我好迷失!

論條件,講緊尼幾間如果轉直資再收六千蚊一個月也不愁收唔到生。咁點解人地又唔轉呢?

作者: lawsonmoon    時間: 13-5-3 18:30

本帖最後由 lawsonmoon 於 13-5-3 18:50 編輯
bakusensei 發表於 13-5-3 17:47
Subsidies from EDB

每名學生每年($)

咁即係st stephen vs st pauls convent八萬幾 vs 兩萬五

咁點解政府要俾錢你轉直资?你唔高興為什麽不轉做私校像st paul
convent,人地仲平過你,差過你嗎?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3-5-3 20:06     標題: 引用:+本帖最後由+lawsonmoon+於+13-5-3+18:52+

原帖由 lawsonmoon 於 13-05-03 發表
本帖最後由 lawsonmoon 於 13-5-3 18:52 編輯
究竟謂「公平教育原則」?

官津派位世襲分,宗教分,好公平咩?

為何全港學校一定要依此道德標準辦學?

眾所週知,家庭對孩子小學教育的影響非常巨大。容許直資用新理念辦學,但又不容許學校選教育觀點相近的家庭學生,是非常不合理的。




作者: item    時間: 13-5-3 21:09

回復 yuenkw 的帖子

有能者居之,當然冇問題,不過能者是父母而不是學生。富有的學生已經豐富的資源去競爭,但直資是拿走基層小孩優質教育的機會,我個人真的十分尊崇喇沙、華仁、瑪利曼和聖瑪利等等教會傳統名校對教育的執着,真的做到全人教育。
作者: 已刪除用戶    時間: 13-5-3 22:24

item 發表於 13-5-3 21:09
回復 yuenkw 的帖子

有能者居之,當然冇問題,不過能者是父母而不是學生。富有的學生已經豐富的資源去競爭 ...
唔明咩叫拿走基層小孩優質教育的機會,香港地已經相對公平,有本事嘅新移民讀天水圍街坊中學一樣可以在公開試中摘冠考取全A狀元。
無本事嘅食飽餐免費午餐,都做唔d咩。從來都係心態决定個人的成就,而非有幾多財富或讀咩學校些出身。

唔知等人比優質教育後,下一步會唔會等人比份工、比層樓呢?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3-5-3 22:45

點評


mk3288  最怕那種試驗式辦學團體,以賺錢為目的的更加可怕。  發表於 1 小時前

Xxx

你沒有回應我說,比直資用新概念辦學,卻不準直資選和自己理念相同的家庭是極不合理的事情。

沒心辦教育只顧讃錢的學校還有學生嗎?不用擔心,直資的好處是他們要面對市場,做得不好便要死,不用殺校時要生要死。

相反新理念直資如港同,羅氏成績非常好,你不準它們選學生,是判它們死刑。

Xxxxxx

溫馨提示,板主己立板規,用點評只可說謝謝,同意等等,違者禁言。

我贊成板主,點評睇又難,回又難。


作者: lawsonmoon    時間: 13-5-3 22:53

本帖最後由 lawsonmoon 於 13-5-3 23:17 編輯
shadeslayer 發表於 13-5-3 20:06
究竟謂「公平教育原則」?

官津派位世襲分,宗教分,好公平咩?

講到【公平教育機會】,現時既派位制度肯定仍有不公平既地方,例如宗教分和分區抽等等。但可能係政府和辦學團體過招後既妥協方案,我地應該去繼續爭取改善,而唔係揀另一個唔公平九倍既方案。最起碼有一半學位係大抽獎,以41區為例,住冇lift既唐楼到住唔需要用lift既獨立屋都有機會入刺沙。你去查吓中下收入既家庭入到刺沙or直資 st paul co-ed既小一多?聽聞這直資面試要你出示正本既住址證明,correct me if i am wrong.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3-5-4 00:25     標題: 引用:+本帖最後由+lawsonmoon+於+13-5-3+23:17+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3-5-4 00:28 編輯
原帖由 lawsonmoon 於 13-05-03 發表
本帖最後由 lawsonmoon 於 13-5-3 23:17 編輯

最起碼有一半學位係大抽獎

Xxxx

哦,你認為全民大抽獎就係公平,係最好?我成日聽人子女講讀書要選合適的學校,依照大抽獎就係公平最好的原則,全部學校應該適合全部學生,使乜選校?

再者,點大抽獎才公平。家住天水圍便註定無得讀名津校?咁係公平咩。又或者一個天生頑皮,多意見,但聰明讀書好的孩子,大抽獎入左間傳統修女學校,讀得好辛苦,公平咩?


各位,學校不是工廠呀。



作者: item    時間: 13-5-4 00:36

回復 yuenkw 的帖子

多一問名校轉直資,即是基層學生少了優質學位, 係天圍中學學生都有機會摘冠做全A狀元,但有幾多個呀!而家不是特別要為他們做些甚麼,只要甚層學生,成績好有能力的,都應該有接受優質教育的機會,不是像你所說的施捨,而家俾優質教育,遲D等人俾份工你,再俾埋層樓樓,俾優質教育全港是應該的,學生應都可按照自己成績能力去申請,但名校轉了直資,要交數千元學費,他們家長不能付擔,就不會讓子女入讀。我更不是說讀一般學校冇前途,但如果能夠入優質學校,朋輩之間影響力很大,他們到時就努力讀書,比較容易入到大學。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