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短片】兵馬俑 敵托邦 考起學生 文憑試英文科 難到交白卷 [打印本頁]
作者: elbar 時間: 13-4-13 15:56 標題: 【短片】兵馬俑 敵托邦 考起學生 文憑試英文科 難到交白卷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413/18226456
[youtube]oaG6de1NwHM&HD=1[/youtube]

■中學文憑試英文科試卷的閱讀理解必答題,被指用字過深。
中學文憑試英文科閱讀及作文兩份卷昨開考,閱讀理解選材冷門,以兵馬俑及敵托邦為主題,內容冗長及多深字,令考生措手不及。
英文卷一閱讀卷佔總分20%,A部為必答題,B部可選答較淺的B1或較深的B2。必答題的文章講述兵馬俑的發掘及文物保護,選材自《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去年6月刊登的一篇文章,共13段。
閱讀理解文章艱深
於油塘應考的吳同學稱,看完標題及內容都不知道是講兵馬俑,坦言「如果冇張圖都唔明」,估計只有3級成績。另外鍾同學稱,花了45分鐘去理解文章,不夠時間作答,估計成績只有2級。
不少考生於網上討論區稱,無法完成卷一,甚至有人在B部「交白卷」。B1以古箏及社交網站為主題,學生較易掌握。B2的文章取材自《紐約客》,探討為何敵托邦(Dystopian)文學受到青少年歡迎,問題多要求考生以自己的文字作答,難度較高。考生陳同學稱,由於必答題表現不佳,為求穩陣選擇較淺B1,估計最高成績只得4級。
相比去年的試題以遊戲、環保及虎媽作主題,佛教何南金中學資深英文老師甄淑霞認為,今年的的選材較偏門,字眼亦深,不宜作試題,但部份問題直接,程度較低的學生都可應付。她建議學生多讀不同類型的文章,「唔好淨係玩Candy Crush,得閒睇吓《The Economist》、《National Geographic》等,睇吓標題都好。」
另一名資深英文老師周蘿茜亦認為,文章題材深但文章有提示一些深字的意思,「咁先測試到7個level(1至5**)嘅同學出嚟」。她表示,考生應視乎英文程度選擇試卷,亦應多看課外書。
作者: Charlotte_mom 時間: 13-4-13 16:20 標題: 回覆:【短片】兵馬俑 敵托邦 考起學生 文憑試英文科 難到交白卷
可吾可以當d學生萬能
?而家考語文定考哲學通識?寒窗苦讀十幾年咁樣俾人玩,真係無陰公

作者: genpub 時間: 13-4-13 16:44
出得深D有文化D又話玩學生, 出得淺又話香港學生水平下降, 不能分辨學生高低, 真想問香港人想點? TERRACOTTA WARRIOR世界有名, 唔識其英文是他們的問題, 唔識咪值得低分一點吧!
作者: 小彬彬 時間: 13-4-13 17:05
我都唔識 TERRACOTTA WARRIOR 點解, 不過佢貼埋張相出來應該是怕有學生唔明, 提示一下
但在一個熱門網站有人話考完之後, 隔離個外籍學生問佢 TERRACOTTA WARRIOR 係乜, 佢睇埋图都唔明, 因為佢根本唔知乜野係兵馬俑..........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3-4-13 17:12
本帖最後由 Yanamami 於 13-4-13 17:23 編輯
小彬彬 發表於 13-4-13 17:05 
我都唔識 TERRACOTTA WARRIOR 點解, 不過佢貼埋張相出來應該是怕有學生唔明, 提示一下
但在一個熱門網站有 ...
I remember the term "Terracotta Warriors" was introduced in primary GS syllabus for my elder daughter but I don't see this for my younger one........
BTW, National Geographic is a very good magazine to read.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4-13 20:33 標題: 回覆:【短片】兵馬俑 敵托邦 考起學生 文憑試英文科 難到交白卷
如果是B2又合理,普通學生可以選B1!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3-4-13 20:36 標題: 回覆:【短片】兵馬俑 敵托邦 考起學生 文憑試英文科 難到交白卷
蘋果的片說兵馬俑太難,考古無人識,又話敵托邦太不本地化,西人的東西點識。
喂,一遍中國的又唔識,一遍外國的又唔識,想點呀?
看了兵馬俑的文章,未看題目,但已略知一二。徐了幾個較深的字,又有圖,不應太難。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4-13 20:51
shadeslayer 發表於 13-4-13 20:36 
蘋果的片說兵馬俑太難,考古無人識,又話敵托邦太不本地化,西人的東西點識。
喂,一遍中國的又唔識,一遍 ...
算啦,乜卷都頼是"死亡之卷"!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3-4-13 21:05 標題: 引用:我都唔識+TERRACOTTA+WARRIOR+點解,+不過佢
原帖由 小彬彬 於 13-04-13 發表
我都唔識 TERRACOTTA WARRIOR 點解, 不過佢貼埋張相出來應該是怕有學生唔明, 提示一下
但在一個熱門網站有 ...
唔使識,遍文章就係介紹佢係乜。外國人唔睇文唔識正常。

作者: JustAParent 時間: 13-4-13 21:08 標題: 回覆:【短片】兵馬俑 敵托邦 考起學生 文憑試英文科 難到交白卷
兩試合一,現在的新高中試,本來就有一半人沒資格考的。難到交白卷?那要看你訪問那些學生。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3-4-13 21:10 標題: 引用:Quote:shadeslayer+發表於+13-4-13+20:36+
原帖由 ANChan59 於 13-04-13 發表
算啦,乜卷都頼是"死亡之卷"!
DSE 要選十八巴先學生入大學,不能太易。唔應該每位學生都識哂。

作者: JustAParent 時間: 13-4-13 23:33
小彬彬 發表於 13-4-13 17:05 
我都唔識 TERRACOTTA WARRIOR 點解, 不過佢貼埋張相出來應該是怕有學生唔明, 提示一下
但在一個熱門網站有 ...
http://ngm.nationalgeographic.com/2012/06/terra-cotta-warriors/larmer-text
不知大家有沒有興趣看看原文, 是難了一點, 但不至於是死亡卷那麼嚴重, 外籍學生也不應無法理解.
只有一點, 我只要讀到英文中有國語拼音我就頭痛, 很快把文看了一次, 頭也痛了很多次.
作者: HKTHK 時間: 13-4-14 01:07
回復 JustAParent 的帖子
Thanks, actually a very readable piece. I actually don't see anything wrong with this. Shouldn't anyone graduating from high school be able to comprehend most of this? Or are my imaginary standards too high?
作者: 小彬彬 時間: 13-4-14 08:48
本帖最後由 小彬彬 於 13-4-14 08:52 編輯
我看網上的學生留言冇人話英文是死亡之卷,只是比上年深, 生字多(但問題比上年問得直接), a 比b2也深d........其實巳經有图提示文章是講兵馬俑, 應該估到文章大概講乜.............但個外籍學生唔識兵馬俑, 的確蝕底好多............
作者: 波子 時間: 13-4-14 09:37
"Qin Shi Huang Di" 
作者: Charlotte_mom 時間: 13-4-14 10:13 標題: 回覆:【短片】兵馬俑 敵托邦 考起學生 文憑試英文科 難到交白卷
原來我睇錯,一直以為係作文
。如果係閱讀理解就正常了,多謝分享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4-14 10:43
JustAParent 發表於 13-4-13 21:08 
兩試合一,現在的新高中試,本來就有一半人沒資格考的。難到交白卷?那要看你訪問那些學生。
...
因為二選一,選B1自然唔會答B2,交白卷是合理,記者可能唔知B2是深d!
作者: ChiChiPaPa 時間: 13-4-14 11:39 標題: 回覆:ANChan59 的帖子
唔係唔知。係如何寫可增加文章的吸引力?記者也在考試,是在接受報章市場的考試,也要考慮考試的要求。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3-4-14 13:31 標題: 引用:Quote:小彬彬+發表於+13-4-13+17:05+我都唔
原帖由 JustAParent 於 13-04-13 發表
http://ngm.nationalgeographic.com/2012/06/terra-cotta-warriors/larmer-text
不知大家有沒有興趣看看 ...
頭痛還頭痛,我都頭痛,但拼音字絕不影響理解。

作者: Charlotte_mom 時間: 13-4-14 13:44 標題: 回覆:【短片】兵馬俑 敵托邦 考起學生 文憑試英文科 難到交白卷
估吾到普教中,考英文有著數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3-4-14 14:50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3-4-14 14:51 編輯
HKTHK 發表於 13-4-14 01:07 
回復 JustAParent 的帖子
Thanks, actually a very readable piece. I actually don't see anything wron ...
Very readable from what perspective? Yourself, band 1 students, band 3 students?
If you think every HK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 can do well with this piece, then yes your expectation is too high. HK has band 1 to band 3 students and you think band 3 students can do well with this piece? Although I think band 1 student should have no problems. If the top 1/3 of HK's secondary students have problem with this piece, we have a problem. May be half of the band 2 students
have no problem too.
Is it too difficult as a DSE English comprehension? No I don't think so.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4-14 16:28 標題: 回覆:shadeslayer 的帖子
Band 3, and bottom half Band 2 students won't take B2 anyway.

作者: JustAParent 時間: 13-4-14 16:48
本帖最後由 JustAParent 於 13-4-14 16:52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13-4-14 16:28 
Band 3, and bottom half Band 2 students won't take B2 anyway.
The Terra Cotta Warriors article is in Part A.
作者: 小彬彬 時間: 13-4-14 17:04
JustAParent 發表於 13-4-14 16:48 
The Terra Cotta Warriors article is in Part A.
好多考生見part A 難, 以為B2 更難, 唔敢揀, 點知後來先至發覺B2 唔係咁深, 比A 還要淺, 後悔.........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4-14 17:12
回復 JustAParent 的帖子
Thanks for your reminder.
作者: Annie123 時間: 13-4-14 17:2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nnie123 時間: 13-4-14 17: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HKTHK 時間: 13-4-14 17:40
回復 shadeslayer 的帖子
I am more confused after reading what you wrote. The piece is readable and someone graduating from high school should be able to comprehend most of it so it is a good piece for DSE test. Of course not everyone will do well on a test like this and may not even know what the subject matter is. I am also sure there are also students who understand all that is written or may even have read the article before.
作者: 小彬彬 時間: 13-4-14 17:42
Annie123 發表於 13-4-14 17:24 
terracotta 是種 clay,西方國家也有用作做煮食的 pots。warrior 是武士。兩個字擺埋一齊,再看看圖,可 ...
"外籍學生不識兵馬俑,真定假?" 網上看到的, 沒法證實真假, 但我以前工作的關係有接觸一些印巴籍的學生, 佢地對中國文化真的所知不多, 亦冇興趣知, 不識兵馬俑也有可能的..........
"舊年的文章題材是甚麼?" 我也沒看過, 不過小兒上年考完話不難, 真正考之前考試局出了一份練習卷, 果份就比較深.........
作者: 小彬彬 時間: 13-4-14 17:53
Annie123 發表於 13-4-14 17:36 
看了 part A 文章,對 band 3 學生應該就幾難。
不知舊年文章是選甚麼題材?
如果學生較習慣看一些較生活 ...
網上看學生的反應是, 今年的文章比上年深了些, 生字也多些, 但問題比上年問得直接.............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3-4-14 18:28 標題: 引用:回復+shadeslayer+的帖子
I+am+more+confu
原帖由 HKTHK 於 13-04-14 發表
回復 shadeslayer 的帖子
I am more confused after reading what you wrote. The piece is readable and ...
Shouldn't anyone graduating from high school be able to comprehend most of this?
Xxxx
I was responding to your comment above. That view being too optimistic. But it does not mean this is too difficult for DSE.

作者: 猴子爸 時間: 13-4-15 10:23
其实“深”定“浅”是相对性的。请问有没有高人知道,此篇文章,如果跟美国SAT和GCE A-Level的文章相比,是差不多,深些,浅些?
作者: Annie123 時間: 13-4-15 10: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小彬彬 時間: 13-4-15 10:55
Annie123 發表於 13-4-15 10:35 
如果可以看看舊年的卷,和以往出過的官方 sample paper,就可以看看今年的文章是否太深。
我個人覺得應該 ...
上年考試前考試局出的練習卷都幾深, 小兒做都肥左, 佢學校老師本來叫學生一定要揀b2, 但練習卷出左之後都改口叫學生睇情況, 可能要揀b1, 但真正考時又唔係好深..........
由於練習卷同今年都比較深, 估計以後都唔會太淺...........深都冇所謂, 學生可以準備和操練, 最怕時深時淺..........
作者: Charlotte_mom 時間: 13-4-15 14:13 標題: 引用:Quote:Annie123+發表於+13-4-15+10:35+如果
原帖由 小彬彬 於 13-04-15 發表
上年考試前考試局出的練習卷都幾深, 小兒做都肥左, 佢學校老師本來叫學生一定要揀b2, 但練習卷出左之後都改 ...
係,一日廿四個鐘都吾夠用
。而家我女中一,已經要陪佢睇報紙,而家發現連National Geographic都要睇,可能過兩年仲要面對航天科學園藝烹飪天文文章衝擊

作者: edith208 時間: 13-4-15 15:00
All English teachers ask students to read English books, newspapers, magazines, listen to and watch English programmes or films. But very few do these regularly and parents complain there are not enough exercises for their kids to do.
作者: 小彬彬 時間: 13-4-15 15:06
Charlotte_mom 發表於 13-4-15 14:13 
係,一日廿四個鐘都吾夠用。而家我女中一,已經要陪佢睇報紙,而家發現連National Geographic都要 ...
衣家擺明最重要是core 果4科, 4科都要花好多時問攪的, 只好放少d 時間係electives 科目了......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3-4-16 10:03 標題: 引用:其实“深”定“浅”是相对性的。请问有没有
原帖由 猴子爸 於 13-04-15 發表
其实“深”定“浅”是相对性的。请问有没有高人知道,此篇文章,如果跟美国SAT和GCE A-Level的文章相比,是 ...
I don't know much about SAT and A level. But if you imagine a native English speaking kid studying in a decent school. From what age will he or she able able to understand well this Terra cotta article? I bet about 10 years old, give and take about couple of years.

作者: HKTHK 時間: 13-4-16 10:08
回復 shadeslayer 的帖子
Yes, for someone with a reading habit and diversity in reading materials, should be before end of primary school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3-4-16 10:39 標題: 引用:回復+shadeslayer+的帖子
Yes,+for+someon
原帖由 HKTHK 於 13-04-16 發表
回復 shadeslayer 的帖子
Yes, for someone with a reading habit and diversity in reading materials, s ...
Few HK students have genuine interests in reading up to junior secondary, and fewer have good exposure to English in primary schools, so I think only a small percentage of HK local students can reach this level by P6.
But for native English students, in relation to SAT and A level, a majority of them should reach this comprehension level in primary schools.

作者: Charlotte_mom 時間: 13-4-16 17:39
有無俾小朋友睇過篇文? 我女中一, 學校唔係TOP, 我女更唔係TOP, 果日坐巴士鄧下鄧下之時俾佢睇左一陣, 佢睇到係2個女人傾緊點去修補D CLAY FIGURE
我相信一般中學生應該點都估到D, 未必明晒, 但應該未至於完全唔知講咩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3-4-16 19:27 標題: 引用:有無俾小朋友睇過篇文?+我女中一,+學校唔係
原帖由 Charlotte_mom 於 13-04-16 發表
有無俾小朋友睇過篇文? 我女中一, 學校唔係TOP, 我女更唔係TOP, 果日坐巴士鄧下鄧下之時俾佢睇左一陣, 佢睇 ...
令愛的學校英文拍得住比利羅氏,成績只會愈來愈好,是我甚欣賞的學校。
隥下隥下睇傷眼噃。

作者: peterdad 時間: 13-4-16 23:22 標題: 回覆:shadeslayer 的帖子
我仔小六冇睇圖都識兵馬俑的英文字,依家中學生上網打机太忙了,冇時間閱讀了...

作者: Charlotte_mom 時間: 13-4-17 08:39 標題: 引用:Quote:原帖由+Charlotte_mom+於+13-04-16+
原帖由 shadeslayer 於 13-04-16 發表
令愛的學校英文拍得住比利羅氏,成績只會愈來愈好,是我甚欣賞的學校。
隥下隥下睇傷眼噃。
你太客氣了!我女屬於鐘意睇中文書、吾鐘意睇英文書果種,一比較d同學真係汗顏
!

作者: Charlotte_mom 時間: 13-4-17 09:20
同同事傾起(佢個女考緊DSE, band one中/尾學校), 佢話A part佢個女無問題, 因為舊年咁岩去左兵馬俑, 仲咁岩有人o係museum買左包大大包兵馬俑薯片返黎, 上面全部都係facts
, 至於part B仲攪笑, 佢個女點解識, 因為平時有玩cosplay, 有接觸過呢樣野
果然考試幾時都係講運...............佢話見到考試當日, 有學生15分鐘就走了....真係有人完全睇唔掂呢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4-17 09:32
回復 Charlotte_mom 的帖子
當年會考0分都有幾千人,現在迫那類學生讀多年,讀深些,應該會有更多0分學生!
作者: Charlotte_mom 時間: 13-4-17 09:52
ANChan59 發表於 13-4-17 09:32 
回復 Charlotte_mom 的帖子
當年會考0分都有幾千人,現在迫那類學生讀多年,讀深些,應該會有更多0分學生 ...
呢樣我讚同, 始終有學生真係唔鐘意讀書, 勉強捱耐d捱深d, 盞浪費青春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4-17 10:14
Charlotte_mom 發表於 13-4-17 09:52 
呢樣我讚同, 始終有學生真係唔鐘意讀書, 勉強捱耐d捱深d, 盞浪費青春
其實應用學習是嘗試幫助這批學生,但問題出在核心科目,數學分核心加延伸。若果,中英常分兩級制,一級面向升學,另一級面向就業,在香港是否可行就不知道!
作者: Charlotte_mom 時間: 13-4-17 10:21
IB咁幾好丫, 樣樣都有唔同level, 揀岩自己level去考....唔係人人目標一致架嘛
作者: 猴子爸 時間: 13-4-17 10:42
以前会考英文都有分Syllabus A&B. 在Syllabus A即使拿A, 好像只等於Syllabus B的D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
在大众心目中,只会在意那一个是比较难,有更高代表性;二奶那边,即使拿到最顶尖,都没人理会。
作者: HKTHK 時間: 13-4-17 10:50
回復 Charlotte_mom 的帖子
For many schools, IB is already a selective program and only the better students would go for it. Even IB has higher level and standard level for students to choose. DSE, on the other hand, is a program for all students and it is not differentiated! Doesn't make sense at all 
作者: KK07 時間: 13-4-17 12:21
我既睇法:
媒體集中評論paper 1的難度,但此卷只佔總分20%,其他綜合+listening (30%), speaking (10%), writing (25%), SBA (15 %). 不應只看到一篇reading material 就話卷太難.
考評局一開始宣傳DSE時跟本就犯咗一個好大既公關錯誤 -- expectation management. 講得係中學文憑試,就係評估考生是否達到中學畢業既水平, 而'3322' 就只係僅夠再進修既水平, 我哋老餅年代考AL都唔會期望考到1C3D可以入到HKU啦!但1C3D就係表明係有預科水平,. 其實就係咁簡單, 真係唔明班高官想乜, 老老實實話(或暗示,明示)考到成績係top 15%先有機會入讀資助學位囉!唔需要人人有期望合格就可升大學. 而家個個期望升大學,就期望人人要4,5 級,亦唔期望考卷深過會考, 但係從另一個角度睇, 今年呢篇文章完全睇唔明既學生,你會覺得佢可應付大學學術要求嗎? 又或者,作為香港市民,你希望我哋既大學生係如此水準嗎?
其實都未知totoal scores同grading 既分佈,我覺得批評今次既試卷過深或過淺都是言之過早, 其實都最後, 咪又係around top 15% 入到大學.....
作者: Stillgood2 時間: 13-4-17 13:08
KK07 發表於 13-4-17 12:21 
我既睇法:
媒體集中評論paper 1的難度,但此卷只佔總分20%,其他綜合+listening (30%), speaking (10%), w ...
我既睇法:
大囝是應屇dse考生.
對於, 我這個較為接近的旁觀者.
對dse的考核如何, 一直未發表過評論和意見.
可是, 我十分留意坊間 (媒體/討論區/大囝...)的意見, 留言或者流言.
我想各有各觀點立場, 平常心吧!
不過, 就幾個論點提出少少意見:-
1) 死亡之卷
雖然, 去年某一些名校, 有少量同學因中文未達標, 未能考入大學. 而找到dse中文科頭上.
碓實, 現在dse中文的考評跟過去不同.
真的, 要考根基. (這與蕭源補習老師所授獨門偏方, 不能吻合. 只能說句可惜!)
可是,dse中文能夠獲得好成績的同學,卻較過去更能反映中文水平和質素.
2) 英文科 - 一如中文科. 係難.
但係可以分出學生由5**/5*/5/4/3/2/U.
Paper 1 & 2. 說文解字,學生知道唔知道什麼是Terra Cotta Warrior係咩, 知道方便理解大網而已,
如果,英文水平好,一樣睇得明, 答案正確...沒多少運氣可言.頂多多拿三兩分吧了.影響不大
3)4core subjects.整體配合.個人覺得是合理分辨了學生的水平. 再從而挑選出成績較優秀的同學, 進大學進修.
"3322" 是bottom line. 當然, 同學們都知"4433"才是基本規格. 即大約15%前列學生.
總的, 我覺得考試結果應該是合理的.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4-17 13:22
KK07 發表於 13-4-17 12:21 
我既睇法:
媒體集中評論paper 1的難度,但此卷只佔總分20%,其他綜合+listening (30%), speaking (10%), w ...
多謝分享,很有意思!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4-17 14:33
回復 Stillgood2 的帖子
同意你的觀點,有關DSE是挑選最優秀15%入大學,但其他又如何,特別是最低的15%,可能是以前會考0分的學生。
你點睇中英文及部分選修科跟數學細分兩個或多個程度,高程度目標自然是入大學為目標,稍低程度接近會考程度,目標是職業或技術訓練,提供 alternative routes, 可能迂迴些都可以走出一條路。
作者: annie40 時間: 13-4-17 15:14
相比从前的家长和媒体毫不知情, 毫不过问的事, 今天我们的参与程度极高, 好事? 坏事? 或是stillgood 的平常心更好?
作者: Stillgood2 時間: 13-4-17 15:39
ANChan59 發表於 13-4-17 14:33 
回復 Stillgood2 的帖子
同意你的觀點,有關DSE是挑選最優秀15%入大學,但其他又如何,特別是最低的15%, ...
e個問題, 我之前都有想過.
1) dse可以分辨學生的能力:5**, 5*, 5, 4, 3, 2, U
根據我在一些討論區見到不同考試學生的反應, 對考題的理解, 對自己的表現, 對結果的預算....
他們大都心裡有數,
以我理解:-
自己知道自己各學科能力
知道試卷, 自己發揮如果
得失分之原因
舉例: A學生中文能力平平, 做卷後, 自己知道沒可能期望取grade 5, 發揮還好的, 期望grade 4,
唔係太順, 也知是grade 3....
中英數- 臨急抱佛腳. 絕對唔可能見到grade 3 變成 5.
Grade U - 學生跑了, 又或許是空白多多
Grade 2 - 能力相對弱, 又或是誤解題目, 又或根底相差一個距離
2) dse成績分別了入大學外, 還有分辨副學士, 文憑, 重讀補考, 工作
這功效是存在的. dse打分& grading合理的話.
學生們應該想辦法去安排自己前程了.
---- 題外話, 除了學術外, 報導指出, 未來對技術人員, 藍領的需求很大, 而這一條路也有向上的前景---
比如, 所有人去了學術/白領, 下游學生絕對缺乏競爭力, 倒不如, 往別的區域去生存.
3) dse的考核和成績, 考生的睇法反而比較正面. 根基好, 成績好, 付出多, 收穫好,
"差的好不了, 好的差不了!"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4-17 16:00 標題: 回覆:Stillgood2 的帖子
3) dse的考核和成績, 考生的睇法反而比較正面. 根基好, 成績好, 付出多, 收穫好,
"差的好不了, 好的差不了!"
**********
我想聽聽班教授點評價,還有將來的僱主。
如果屬真,對大家都是好事!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4-17 16:01 標題: 回覆:Stillgood2 的帖子
3) dse的考核和成績, 考生的睇法反而比較正面. 根基好, 成績好, 付出多, 收穫好,
"差的好不了, 好的差不了!"
**********
我想聽聽班教授點評價,還有將來的僱主。
如果屬真,對大家都是好事!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4-17 16:01 標題: 回覆:Stillgood2 的帖子
3) dse的考核和成績, 考生的睇法反而比較正面. 根基好, 成績好, 付出多, 收穫好,
"差的好不了, 好的差不了!"
**********
我想聽聽班教授點評價,還有將來的僱主。
如果屬真,對大家都是好事!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4-17 16:02 標題: 回覆:Stillgood2 的帖子
3) dse的考核和成績, 考生的睇法反而比較正面. 根基好, 成績好, 付出多, 收穫好,
"差的好不了, 好的差不了!"
**********
如果屬真,對大家都是好事!
我想聽聽班教授點評價,還有將來的僱主。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4-17 16:03 標題: 回覆:Stillgood2 的帖子
3) dse的考核和成績, 考生的睇法反而比較正面. 根基好, 成績好, 付出多, 收穫好,
"差的好不了, 好的差不了!"
**********
如果屬真,對大家都是好事!
我想聽聽班教授,還有將來的僱主點評價。

作者: Stillgood2 時間: 13-4-17 16:18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 於 13-4-17 16:23 編輯
annie40 發表於 13-4-17 15:14 
相比从前的家长和媒体毫不知情, 毫不过问的事, 今天我们的参与程度极高, 好事? 坏事? 或是stillgood 的平常 ...
其實, 有d問題.
1.當然係壓力. 指指點點, 比較比較, 但, 事實應該是考試學生先了解實情.
2. 以通識科, 考64. 報紙用政治立場, 做了一些輿論壓力.
做改卷員的, 根本無係教育局學過什麼政治審查, 而報紙話有機會. 未審先判.
有d家長聽見審查, 點會唔驚
到成績出來, 可以先入為主. 誤以政治審查.
所以, 教育局又要考慮輿論立場.
3. 死亡之卷. ----好攪笑. 中英文係死亡之卷.
d人唔想想點解會死. 剩係識講死亡之卷.
作者: HKTHK 時間: 13-4-17 16:30
本帖最後由 HKTHK 於 13-4-17 16:33 編輯
回復 KK07 的帖子
作者: JustAParent 時間: 13-4-17 18:31 標題: 引用:+本帖最後由+Stillgood2+於+13-4-17+16:23+
原帖由 Stillgood2 於 13-04-17 發表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 於 13-4-17 16:23 編輯
你怎肯定評分準則無政治立場?問題不在實際有無,而是如何說服同學。民望低誠信低的政府就是這樣,怪誰?

作者: Stillgood2 時間: 13-4-17 19:12
JustAParent 發表於 13-4-17 18:31 
你怎肯定評分準則無政治立場?問題不在實際有無,而是如何說服同學。民望低誠信低的政府就是這樣,怪誰?
...
我唔識答, 咁疑慮ge問題!
作者: genpub 時間: 13-4-17 21:19
回復 Stillgood2 的帖子
十分同意。大部份評卷員是現任老師,又不是教育局的人,大家都不一定站在同一陣線,都唔知點解D人永遠都話通識有政治審查。這些說法只有傳媒、家長和政治人物會這樣說,大部份的老師聽到都覺得通識有政治審查係笑話!那些無知的人應去看看以前舊制的通識卷,你就會知道問六四已經是普通野,更激的都問過!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4-17 21:58
回復 genpub 的帖子
家長疑惑出於透明度不足,不關閱卷員的問題,是考評局問題多些。
再者,問題不在卷,在 Marking Scheme ,有透明度,就會減少疑慮。當然考評局又會解釋要保密,可惜補習班又會有得派。
作者: genpub 時間: 13-4-17 22:01
本帖最後由 genpub 於 13-4-17 22:04 編輯
回復 ANChan59 的帖子
Marking Scheme是十分公開的, 每份DSE PAST PAPER內都有答案,從來都不是祕密。練習卷和樣本試題的問題和答案亦可以在考評局的網站找到。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4-17 22:08
回復 genpub 的帖子
多謝澄清,我真係 out。
咁就奇怪,點解針對試卷及閱卷員,而非 Marking Scheme。有甚麼方法可以改變一般人的誤解呢?
作者: 小彬彬 時間: 13-4-17 22:58
通識的 marking scheme 只作參考, 沒有標準答案
評分也很主觀, 同一個答案, 不同人給的分數相差很大
不過我也信得過評卷的老師會公正地改卷, 不用担心
作者: JustAParent 時間: 13-4-18 00:12
去年DSE的試題, marking scheme, 報告等我看過二三次 (當然只限於我有興趣的科目). 我不相信通識的marking scheme可以防止有心的閱卷員不公正, 不信大家去拿份看看再討論. 反而, 在我立場, 1) 我還是相信香港的評卷員有良心的 2) 通識科設雙評卷員, 當雙評有大差異其實還會出動第3評卷員的. 還是被多人玩, Sorry啦.
但是, 我之前都說, 問題不在實際有無不公,而是你如何說服同學相信教育局, 考試局公正。 你班高官剛剛罵完拉布, 份卷又話拉布浪費多少錢多少時間, 跟住, 同學到你show time ...
作者: Stillgood2 時間: 13-4-18 09:48
JustAParent 發表於 13-4-18 00:12 
去年DSE的試題, marking scheme, 報告等我看過二三次 (當然只限於我有興趣的科目). 我不相信通識的marking ...
信則有, 不信則無!
平常心喇!
作者: judy 時間: 13-4-18 09:52
上星期六的信報,有篇介紹考試局的文章,作者是陳岡(前教局通識首席總課程發展主任)。雖只論評卷問題,也可對此機構加深點了解。其實,關於考試局的操作,一两年前施永青在am730也有介紹。我唔信考局冇邀請傳媒參觀,但今時今日嘅環境,邊有人報道呢?
你怕政治審查,我夠怕遇到費事講嘅嘢啦。如果呢個世界唔講求基本嘅信念,唔講常識,做人好辛苦。
聽好多人話學通識要多看時事,我因此嘈過阿二,點知俾佢駁返轉頭,佢話通識題通常會提供內容參考,答題時要有根有据。
以此"六四"題目為例,到底此題提供甚麽資料給學生呢?這才是重點!
作者: JustAParent 時間: 13-4-18 11:15 標題: 引用:上星期六的信報,有篇介紹考試局的文章,作
原帖由 judy 於 13-04-18 發表
上星期六的信報,有篇介紹考試局的文章,作者是陳岡(前教局通識首席總課程發展主任)。雖只論評卷問題,也可 ...
通識卷的問題有二種形式,你女兒說的是純依據資料作答型的問題;另一類卷中資料只供參考,學生可引用其他資料和立場的。陶傑就是這樣在模擬試「肥佬」啦。

作者: Stillgood2 時間: 13-4-18 11:39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 於 13-4-18 13:28 編輯
JustAParent 發表於 13-4-18 11:15 
通識卷的問題有二種形式,你女兒說的是純依據資料作答型的問題;另一類卷中資料只供參考,學生可引用其他資 ...
可能, 通識科唔係考, "一錘定音", 的表達方法. 就算叫柏楊去考, 都可能唔合格.
作者: judy 時間: 13-4-18 11:43
通識卷的問題有二種形式,你女兒說的是純依據資料作答型的問題;另一類卷中資料只供參考,學生可引用其他資料和立場的。陶傑就是這樣在模擬試「肥佬」啦。
謝謝!
本來想用點評,但唔知點解唔用得!
作者: Stillgood2 時間: 13-4-18 12:09
ANChan59 發表於 13-4-17 21:58 
回復 genpub 的帖子
家長疑惑出於透明度不足,不關閱卷員的問題,是考評局問題多些。
//家長疑惑出於透明度不足//
我有另一睇法.
考試應該是一種"權威", 是老師/學校/教育系統考核學生的能力.
而家, 家長知識水平高, 加入了"權益"....清楚知道是一種權益, 透明公正是一種權益, 道出立場是一種權益, 查根究底是一種權益,...
還記得EK之前, 有post了一幅漫畫, 時代改變, 心態改變...
作者: Stillgood2 時間: 13-4-18 12:26
annie40 發表於 13-4-17 15:14 
相比从前的家长和媒体毫不知情, 毫不过问的事, 今天我们的参与程度极高, 好事? 坏事? 或是stillgood 的平常 ...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這兩句話是佛菩薩的境界,是徹底覺悟的人說的,普通人說不出來。諸佛菩薩在世間示現,說老實話,無事,你不要以為他有事,他無事。所以他沒有一樣不是恒順眾生、隨喜功德。
攪笑, 我隨便噏! 唔好介意!
作者: annie40 時間: 13-4-18 15:34
The articles are interesting. Who has the questions? Is it that hard to read and write?
作者: Stillgood2 時間: 13-4-18 15:52
annie40 發表於 13-4-18 15:34 
The articles are interesting. Who has the questions? Is it that hard to read and write?
If the articles mean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it only to express "平常心". not against anythings!
if any confusion arised, I feel sorry!
作者: annie40 時間: 13-4-18 17:43
原本平平无奇的閱讀英文卷, 冠以死亡之卷的称号, 难怪引发无限好奇.
刚好懂, 或是刚好不懂, 是平常不过吧! 不懂的, 可能懂别的,分数有高低, 一定不用死, 父母的各种反应, 是预料之内.
数年后又是另一番人事, 大家放松点.
作者: sampapa 時間: 13-4-20 07:17 標題: 引用:Quote:小彬彬+發表於+13-4-13+17:05+我都唔
原帖由 JustAParent 於 13-04-13 發表
http://ngm.nationalgeographic.com/2012/06/terra-cotta-warriors/larmer-text
不知大家有沒有興趣看看 ...
我都有給我孩子和他的同學看了,太約看了十分鐘,便大約講出內容,可否提供考試的問題看看。
是否深就見人見智。現在的孩子只喜歡電子玩樂,和畫面影像,有幾多會看課外文字讀物。可能各科的考試範圍太廣而沒有時間看書呢?所以小學鼓勵多看不同的讀物,以擴充額外知識和填補進入中學而少看書的機會。
如果說這是深和難的話,似乎還差得遠。如有興趣可以看看美國NASA網站上的文章,這才算深和難。

作者: sampapa 時間: 13-4-20 07:26 標題: 引用:+本帖最後由+shadeslayer+於+13-4-14+14:51
原帖由 shadeslayer 於 13-04-14 發表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3-4-14 14:51 編輯
那篇文章看了,以Band 1學生來說,應該不難,只是較長。
對EMI生來說,更應該覺得容易。但我這個中文學校畢業的老爸來說,就比較難。
現在的青年人,英文差,中文又差,只有網上語言好,但又有何用呢。

作者: vf_mom 時間: 13-4-24 15:52
兩篇文章都給亞女讀了,她今年中二,EMI學校,不是band 1。她說大致明白文章內容,雖然有些生字不識,但看完上文下理大致知道文章說甚麼。她說返而敵托邦那篇易明,但比較長,看完可能不夠時間答題目。如果問題直接,我看不難取分,又未至於難到個個交白卷。有時傳媒喜歡誇大,給引讀者,不可盡信。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