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星期日檔案 - 搶救中文科 [打印本頁]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3-4-1 01:34 標題: 星期日檔案 - 搶救中文科
http://programme.tvb.com/news/sundayreport/episode/20130331/
2013.03.31 - 搶救中文科
播出日期: 2013.03.31 (日)
四月八日,全港約八萬二千名參加中學文憑試的考生,將要面對第一個核心科目開考,首科開考的是中文科。中文科被各界視為死亡之卷、大學殺手,為何會出現這個現象呢?
去年第一屆中學文憑試成績,令不少人大跌眼鏡,因為新學制下,大學收生最低要求是三三二二,中、英文科最低要求是三。在第一屆文憑試中文科,有不少傳統英中學生失手,雖然他們可能在其他科目表現優異,但卻失去報讀大學的資格,因此也令今屆中文科更令人關注。
有教育界人士提醒學生,中文科不是考粵語,日常聽寫讀講廣東話可以流暢自如,不代表有駕馭中文的能力。九七回歸之後,香港推行母語教學,在07年開始更取消一直沿用的二十六篇範文教學。所謂範文是指能起示範作用的經典文章,當中有文言文,也有白話文。然而範文的設立,亦令不少學生死記硬背,當局說是為了堵塞這陋習才取消範文,但結果反而令老師教導中文無所憑據,學生上課時明知有關課文不用考核,容易抱著輕率的學習心態,到真正應考時無所適從,結果令成績一落千丈。
為了確保不會因為中文科觸礁,今年不少考生都補習中文。有補習學校表示,今年補習中文的學生數目,比去年多了五、六倍。
記者:張慧敏
作者: 天瑜 時間: 13-4-1 10: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4-1 12:27 標題: 回覆:天瑜 的帖子
妳在自由廣場提出"星期日檔案"的編輯角度偏頗,願聞其詳。我跟太太都有看整個節目,我們覺得報導及分析原因不夠深入,太早跳入操練及補習的所謂解決方向。
看了幾版回應,可能過半數智者跟本沒有看過該節目,只是講阿媽是女人。妳是有看過,妳的評論有意思些。

作者: Radiomama 時間: 13-4-1 12:38 標題: 回覆:星期日檔案 - 搶救中文科
節目是看了,但我不同意節目的覌點。假設年青人的資質在這幾年是相約,水平式考核的DSE中文科為何只有半數合格?
我反而認為是首屆DSE在通䛊科手鬆了,所以找來中文科祭旗。過多幾年,出卷和改卷的才會恢復正常。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4-1 13:09 標題: 回覆:Radiomama 的帖子
可能根沒有落實執行水平對照!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4-1 13:19 標題: 回覆:星期日檔案 - 搶救中文科
在節目中提出幾點都可以討論。
1。中文科卷數偏多,刻意模仿英文,可能不可取。
2。範文的取消,令老師及學生無所適從。
3。閱卷過程中突顕學生的語文水準不足,包括行文,錯白字等等。
4。缺乏基本考試方法,時間分佈不均。
5。中文科及中文卷為補習開闢新財路。
6。會話及閱讀理解是重災區,何解?

作者: Stillgood2 時間: 13-4-1 13:23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 於 13-4-1 14:10 編輯
sorry. i deleted my message.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4-1 14:46
文憑試兩成考生壓力爆煲
名校生狂操中文備戰「死亡之卷」
1/4/2013 蘋果日報
【本報訊】第二屆文憑試主要科目筆試即將開鑼,共8.2萬人參加。學友社調查指,應屆文憑試考生比首屆考生更焦慮,求助電話升兩倍多,兩成考生壓力已「爆煲」。傳統英文名校為應付有「死亡之卷」外號的中文科,過去一年為學生「補底」,強化中文能力。
記者:彭美芳 倪清江
文憑試24個學科陸續於4月3日起舉行筆試,今屆有7.1萬名學校考生及1.1萬名重考生應戰。
學友社昨公佈文憑試考生壓力調查,訪問逾六千名中六生,由0至最高的10分評價文憑試壓力,21.8%受訪者認為壓力已達10分,壓力爆煲,就中英數及通識四個主科,同學最擔心英文科,對英文科平均壓力為7.46分。
學友社指,去年開學至三月底接獲563名中六學生致電學生專線求助,比上年度同期的145名中六學生為多,上升近兩倍。負責調查的學友社學生輔導中心副總幹事吳寶城認為,資助大學學額供不應求,學生視大學為唯一出路,增加心理壓力,建議家長和子女溝通,不應提出過高期望。
努力讀書不忘反洗腦
全港去年首屆中文科文憑試成績,僅一半學生達3級或以上,名校生也失手。協恩中學去年中文考試有一成學生失手,未能符合大學要求,校方今年額外補課,加強生活實例、文化概念等應用,又聯同其他名校操練中文口試。
去年有五名狀元,即取得最好7科5**級佳績,皇仁書院包辦其中兩名狀元。副校長梁維信坦言,雖然上屆中文科成績不俗,但為要應付較為深的中國文化題材,故以小班教學、多讀文化篇章加強學生的中文能力,又與姊妹官校庇理羅士女子中學合作訓練中文口試,讓男生熟習與女生正面交鋒。
皇仁書院第二屆文憑試考生張鈞翹形容自己是「第二代白老鼠」,張鈞翹去年積極參加學民思潮運動,去年9月初適逢反國教大聯盟佔領政總十天,他為了學業只能佔領數天。中三開始參加學運和社運,令他體會法治的重要,目標是上大學讀政治或法律,「呢兩樣嘢好重要,讀法律學法治,唔係人治。」
張鈞翹過去半年不停溫習、操練舊試題,報考七科的他感壓力大,最有信心在英文和經濟科取得好成績。他參考上屆試題後,發現去年中文科考試專考中國文化,表示會多看相關課外書補底。
另一學民成員李德雄,是傳統官立名校金文泰中學中六生,去年由暑假到開學,他負責物資調配,曾因佔領政總而缺課,獲部份老師體諒未有處罰,「反國教運動令自己成熟咗,睇嘢會多角度,答題目比中四、中五時候進步。」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3-4-1 14:46 標題: 回覆:星期日檔案 - 搶救中文科
中英文科只差 0.1分,便有結論中文很差要救救。我看只是第一年不習慣試題,或出卷太深,或改卷太嚴。
香港中文是好是壞,決不是一兩年間的事。

作者: neverstop 時間: 13-4-1 14:50
我同意中文能力好與壞並非一兩之內發生的事
只係而家先有人拎出黎講
不過我地都要搵返根本既問題係邊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3-4-1 14:55
http://mytv.tvb.com/news/sundayreport/143174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4-1 15:00
shadeslayer 發表於 13-4-1 14:46 
中英文科只差 0.1分,便有結論中文很差要救救。我看只是第一年不習慣試題,或出卷太深,或改卷太嚴。
香港 ...
Cut off scores of 4 cores
Cut off scores of 4 cores and the % of students
多些資料,0.1%是學生數目,又看看每級的cut off scores..... 對試卷的深淺,改卷的情況..... 略知少少....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3-4-1 15:37 標題: 回覆:星期日檔案 - 搶救中文科
This becomes a problem because a number of student who did well in all other subjects did not get a University placement because of a 2 in Chinese. On this sense, yes, we need to correct this problem.

作者: 1773 時間: 13-4-1 15:39 標題: 回覆:星期日檔案 - 搶救中文科
因我的小朋友幾年後才考DSE,所以一直未有深入了解各科考試詳情,只知中文是重災區,而且不設範文。噚日看畢星期日檔案,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評卷方面的問題。節目中有一位老師評改一個參加了補習社mock exam 學生的試卷,該生84分中只取得4分,原因是佢答唔中正確答案,所以其後解說全部得0分。好震驚呀!這不是數理科,而是語文科,點解要有絕對嘅答案?沒有自我感受、品評的空間?抑或,是出卷者的問題?把問題設定得死實實呢?究竟節目中顯示的只是模擬考試的問題,還是正式考試也會如此?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4-1 15:50
回復 1773 的帖子
正式改卷都是差不多,所以出卷,改卷都會是問題的一部份原因。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4-1 15:58
shadeslayer 發表於 13-4-1 15:37 
This becomes a problem because a number of student who did well in all other subjects did not get a ...
I look at the problem in an angle of the Chinese curriculum, assessment and grading method, not because of some good students fail in Chinese and can't get into university. If not, the post will be focused on English or Chinese as medium of instruction.
作者: 1773 時間: 13-4-1 16:06 標題: 引用:回復+1773+的帖子
正式改卷都是差不多,所
原帖由 ANChan59 於 13-04-01 發表
回復 1773 的帖子
正式改卷都是差不多,所以出卷,改卷都會是問題的一部份原因。 ...
謝謝你的回覆.....又不給範文,又要人答得中,談何容易?好矛盾呀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3-4-1 17:26 標題: 引用:Quote:shadeslayer+發表於+13-4-1+15:37+Th
原帖由 ANChan59 於 13-04-01 發表
I look at the problem in an angle of the Chinese curriculum, assessment and grading method, not beca ...
I agree with you.
do you think there a general decline in Chinese in HK?

作者: talent2000 時間: 13-4-1 22: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nnie123 時間: 13-4-1 23: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nnie123 時間: 13-4-2 00: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1773 時間: 13-4-2 00:08 標題: 引用:Quote:1773+發表於+13-4-1+15:39+好震驚呀
原帖由 Annie123 於 13-04-01 發表
如果是考閱讀理解那一份卷,我覺得有些問題的確是可以有單一答案的。
...
如是這樣,可否在出卷方面想一想呢?唔係要遷就學生,而係考核的層面可否開闊一些?因為昨日所見每一題都如是喎!欣賞一篇文章、品評一篇作品,總不會人人意見一樣吧!

作者: Annie123 時間: 13-4-2 00: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talent2000 時間: 13-4-2 01: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erinac 時間: 13-4-2 08:38 標題: 引用:自小就比較重視中文基礎及中華文化之精髓,
原帖由 talent2000 於 13-04-02 發表
自小就比較重視中文基礎及中華文化之精髓,小孩子一定要中為先英為副,她中文為5**, 英文為5*現在已經在外 ...
請問你可否分享一吓, 如何培養你小孩的對中華文化精髓的興趣呢?

作者: 四隻貓 時間: 13-4-2 09:14
shadeslayer 發表於 13-4-1 14:46 
中英文科只差 0.1分,便有結論中文很差要救救。我看只是第一年不習慣試題,或出卷太深,或改卷太嚴。
香港 ...
我也留意到這一點, 節目中的中文文科模擬試成績只是比英文低0.1, 節目卻煞有介事地大呼中文科要搶救, 似乎有點偏頗. 如果中文科要搶救, 那英文科也要急救吧.
節目也有意無意地表達出" 搶救中文方法----> 參加中文補習班". 也許補習班真的可以教授考試技巧這些短時間可以掌握的東西, 但最根柢, 語文就是要用時間浸回來的. 如果節目中略略提出這一點, 也許可以給孩子仍年幼的家長一個啟示.
不過節目也帶出了不錯的討論點. 就如前輩們所列: 應否重設範文; 中文科的考試卷分卷是否太分散; 出卷/評分的標準; 考生答提出現的問題......
作者: awah112 時間: 13-4-2 11:15 標題: 引用:Quote:原帖由+talent2000+於+13-04-02+發表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3-4-2 11:44 標題: 回覆:星期日檔案 - 搶救中文科
如果有看 talent2000 以往的留言,其主調是孩子從小誦經背經,其他不得而知了。sorry 喧賓奪主。

作者: akys 時間: 13-4-2 13:01
恢復範文代表鼓勵背書背model answer, 對傳統英中那班B1生有利. 某部分家長反對新DSE, 因為某程度上成績同水平掛鉤, 走精面式溫習方法行不通.
雖然可憐第一屆DSE是白老鼠, 不過我認為這種課程長遠地對整體水平會有長足提升. 起碼家長學校會調整孩子讀書方法, 投放多點時間資源在中文上.
唯一需要討論的是評分方法或標準. 語文跟其他討論不同, 應該取消"離題"這種妨礙創意的評分標準, 集中內容, 修辭等能表達語言水平的範圍上.
另外, 在EK裡很多人投訴TSA浪費時間, 我上過EDU 網站看過past paper, 其實就是閱讀理解, 作文, 應用. 這樣看來, 整過課程是涵接的.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3-4-2 13:08 標題: 引用:恢復範文代表鼓勵背書背model+answer,+對傳
原帖由 akys 於 13-04-02 發表
恢復範文代表鼓勵背書背model answer, 對傳統英中那班B1生有利. 某部分家長反對新DSE, 因為某程度上成績同 ...
唯一需要討論的是評分方法或標準. 語文跟其他討論不同, 應該取消"離題"這種妨礙創意的評分標準, 集中內容, 修辭等能表達語言水平的範圍上.
Xxxxxx
標準答案,我認為是本地教育一主要敗政。

作者: talent2000 時間: 13-4-2 13: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talent2000 時間: 13-4-2 13: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talent2000 時間: 13-4-2 13: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3-4-2 13:34 標題: 引用:回復+serinac+的帖子
英文可以年齡大些讀
原帖由 talent2000 於 13-04-02 發表
回復 serinac 的帖子
英文可以年齡大些讀也可以,中文係一定要由好細讀因其記憶法與英文不一樣。我不會給 ...
美加流暢口音是有程度之分,寫作分別亦可以很大。亦如我說,閱讀速度可以是以幾倍的差別。
中文難學難精,英文易學難精。
我不是說學中文不好,亦在乎家長學生的要求,但認為大學在外國幾年可搞定英文,是有點樂觀。

作者: talent2000 時間: 13-4-2 14: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judy 時間: 13-4-2 15:17
對比以前高考嘅合格律(中文)達九成以上,文憑試嘅成績令人關注
最令我震驚嘅係聽到呢段評論,在電視台做編輯的,點會咁低智呢?佢知唔知讀得高級程度的,中文會考必合格呢?知唔知只有Top 30% 人才能讀AL呢?
...子女都係讀名校,但結果入唔到大學...都係中文不行....很意外
點會意外呢?有幾多"名校"有公佈有幾多人升唔上中六呢?文憑試,令呢種"名校"露底而己。
作者: annie40 時間: 13-4-2 16:14
对于DSE中文,我是门外汉! 但好朋友的专业分享是:
好朋友是HKU 主修中文, 如教育局工作多年, 对marking scheme 滚瓜烂熟, 女儿是高材生, 各科也是强项, 特别是中文, 然而最没把握在DSE取5**的却是中文, 最后往读IB, 今年的PG 是45 , 真历害! 连这般条件的孩子, 对DSE的中文也有点摸不清, 估计是课程和考卷上是有点儿问题吧!
看过IB 中文(A) 的, 必然同意考卷水平是不赖, 那DSE 中文是缺在那里?
作者: 四隻貓 時間: 13-4-2 16:17
個節目點解唔訪問下上年中文拿5**的同學? 可以等佢地分享一下對DSE 中文科的睇法同心得.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4-2 16:21
回復 annie40 的帖子
越了解教育局及考評局,越怕怕,重走夾唔透。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4-2 16:38
annie40 苛政或傻政猛与虎???? 發表於 1 分鐘前
******************
後者.....
唯有用腳投票。
作者: annie40 時間: 13-4-2 17:13
今天有点納闷, 有朋友半年前已自杀死了, 留下独生女儿! 又是富富有余下的典型哀歌!
今天觉得生命有点缺, 有点不顺的, 其实是福气, 尤其是金钱, 如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即有强劲的向前动力........钱太多的,倒更容易空虚,自怜!
得闲死唔得闲病, 也是福气!
如果问觉得对女儿的教育错过甚么, 会说重头来过, 我会让孩子誦經背經,不单是中文经, 还有各式英文的诗词歌赋, 不过又记得曾经重复要求女儿背誦时,佢露出唔多like的样子, 恐怕学得好呢样, 又或者会失掉另一种特质, 算啦! 算啦! 世界没完美, 缺少少, 就缺点点吧!!!!!
当然依然支持誦經, 誦多点也是好的! 不必觉得很神奇! 基本是每个孩子也可以很神奇!!!!!
作者: Brenday 時間: 13-4-2 21: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eviepa 時間: 13-4-2 22:59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13-4-2 23:07 編輯
在片中,有教育工作者講到,我們華人的社會,中文的達標率比英文更低,證明現在的中文教育出了嚴重問題。我阿女看到後真的笑爆咀。
記得幾十年前,港大地理系薛鳳旋說過,我每年都出Central Place Theory,但到今天為止,從來沒有一個答得我滿意。只要標準定得夠高,所有學生都會是廢柴。只要標準夠高,薛鳳旋也可以是廢柴。
我阿女出年考DSE,英文成績大概比中文好,這就證明阿女的英文比中文好嗎?其實,她的中文的表達能力和英文有天壤之別,當然是中文遠勝,只是考試局人為地把中文的標準定得過於苛刻而已。
大家都很期望「水平參照」得以落實,但就算是水平參照,第一次考試都必然是拉curve,以後按照這個水平去「參照」。
第一次拉curve,考試局選擇了通識鬆,中文緊,是人為,證明不了香港學生中文水平下降,證明不了香港學生通識了得。
我有特異功能,對於幾十年前所學的,自己的程度仍然記得,就用小弟的水平,和阿女的水平作一個參照吧。
幾十年前,我讀的中學,總體會考成績比阿女的學校勝一兩籌,中文的成績也比較好。我本人的中文不俗,不是最頂尖,但也大概是全級最好的10%至20%左右。
阿女讀完初中時,由於大量閱讀高質素的小說,又懂得寫作技巧,所以文章寫得很好。我相信,我中七考A level中文時,那篇「維多利亞港的一瞥」,由讀完初中的阿女操刀,勝算會較大。因此,我相信阿女的中文,起碼寫作能力,代入我當時,中五對中五,應該是頂尖級的。但根據阿女的講法,她的寫作能力,雖然很好,但同級同學中,勝過她的也大不乏人。
從這個水平參照可見,中文(起碼位於中文核心的寫作能力),top 20%的學生,現在遠比當年為高。
很多人喜歡把『現在的學生中文水準下降了』掛在咀邊,隨手拿兩個極端例子,就以偏蓋全地跳入結論。要證明『現在的學生中文水準下降了』,需要更多的證據。
香港學生頭痛的是,中文好又怎樣,寫作可以有把握,但口語、聆聽、綜合、閱讀都非常講運氣。阿女這幾份卷的分數就好像海鮮一樣,時高時低,一下唔覺意,衰起上來,DSE取2級,這樣就是空有一身武藝,虎落平陽了。
作者: eviepa 時間: 13-4-3 07:22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13-4-3 07:37 編輯
片中講到一個中文老師去考模擬試,閱讀卷在總數84分中只能取19分。我覺得不出奇。
文言文:
我幾十年前讀中學,當時課程非常重視文言文,而且經歷三大公開試,所以花在文言文的時間、努力是阿女數倍之多。既然花了那麼多時間,古文的能力自然遠勝阿女。但問題是文憑試的文言文篇章太深,面對這麼艱深的古文,我和阿女都是差不多,都要靠估估下。既然都是估估下,我做模擬試卷時,沒有把握勝過阿女。
有沒有辦法提高文言文的命中率?當然有,如果只讀一科,三年內,每天花幾小時閱讀文言文,接觸中國古代文化便成。但問題是,學生要讀六、七科。就算阿女每星期花一兩小時在文言文,她能勝過我嗎?對取分仍是杯水車薪,結果分數多寡,仍是被運氣主宰著。
白話文:
我在坊間買了三本閱讀理解模擬試題,經研究後,頭兩本太艱深,相信中文老師都取不了高分,勉強阿女去做,也不會有甚麼得益。第三本真的是經典,是一個不知邏輯為何物的笨蛋,著書立說去教導人家邏輯。我分別拿了給一些有大學學歷朋友看,無不嘖嘖稱奇。
縱觀文憑試的白話文,文章太深、太多;不少試題出得模菱兩可,但model answer只得一個。結果是,中文強的,仍沒有把握取高分。取高分與低分,主要靠運氣。
我不懷疑片中楊老師的中文閱讀能力,但面對此等試卷,中文好又怎樣?還不是運氣主導?
作者: ChiChiPaPa 時間: 13-4-3 08:35 標題: 回覆:eviepa 的帖子
HKCEE的語文科已一早實行水平参照。2010年時,中文3級或以上只有38.1%。考評局在HKDSE把它拉至一半,已盡力放水。再放,HKDSE在國際上就難有公信力。這只有等日後慢慢升上去。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3-4-3 09:41
本帖最後由 Yanamami 於 13-4-3 09:43 編輯
eviepa 發表於 13-4-3 07:22 
片中講到一個中文老師去考模擬試,閱讀卷在總數84分中只能取19分。我覺得不出奇。
文章太深、太多......不少試題出得模菱兩可......That seems to be the problem. Those true/False questions.......choose from true/false/maybe( or even worse partly right/ partly wrong)......
.
作者: judy 時間: 13-4-3 10:44
其實無論中文抑或英文都要 "浸",需從少培養閱讀興趣。鼓勵多讀多寫中文定不差。可惜香港的孩子連睡覺時間也缺乏,又怎有閒看書呢!
我阿二呢個懶鬼,今時今日,仍可一星期消化一、二本有分量之中英文書。事在人為!
其實,中英文之課程改革始於在四、五年前。參加會考、高考之學生,必須完成一堆讀書報告,作為校內成績。每家學校要求不盡相同,我見有地區名校要求學生交15篇即可。阿大原本完成30多篇,但見有同學交60多篇,春節後看多10多本書寫讀書報告。
阿大對文字沒有天分,我稱之為火星文,教師稱之為學術報告。但看得書多必有書神保佑,會考、高考,除了會話得2、3外,其他全部5*。
作者: judy 時間: 13-4-3 11:22
我不懷疑片中楊老師的中文閱讀能力,但面對此等試卷,中文好又怎樣?還不是運氣主導?
Eviepa,
我現有6個小朋友(包括近親)讀緊大學,中文2C、2B、2A。看情形就不是運氣主導。
好幾年前,中文科剛改制時,電視也做過一個節目探討,好像揾過舊制會考得不同成績的試考新卷,發現两者成績關係不大。我覺得新制更能考到學生的內在能力。
常看書、漸積累,可能是新制之不二法門。
作者: eviepa 時間: 13-4-3 11:51
回復 judy 的帖子
judy,
幾年前的會考我沒有研究過,不想妄加判斷,但DSE的中文,運氣成份真的很大,尤其是閱讀及聆聽。
如果書讀多了,中文好,閱讀卷便自然高分,就很難解釋阿女波動的閱讀分數,更難解釋身為中文老師,閱讀卷於84分中只能拿19分。
有興趣可以取一份模擬卷做一做,妳便會感受到閱讀卷荒謬之處。
當然,中文實力強橫,平均來說分數會高一點。這只是平均而言,但運氣所佔的比例,肯定是各科之首。我肯定,第一屆文憑試裡,有很多因為中文拿2級而被拒於大學門外的,有很多都是中文程度不錯的。
作者: eviepa 時間: 13-4-3 11:58
回復 ChiChiPaPa 的帖子
ChiChiPaPa,
如果讓多一點學生過關就會影響考試的公信力的話,英國GCE就肯定是個缺乏公信力的考試。如A Level,平均來說,有超過四分之一的考生考獲A級。但不知怎的,全世界有無數國家的學生爭相報考GCE,成為世界上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公開試。
作者: judy 時間: 13-4-3 12:09
如A Level,平均來說,有超過四分之一的考生考獲A級。但不知怎的,全世界有無數國家的學生爭相報考GCE,成為世界上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公開試。
就係因為無公信力,易得A,才會吸引全世界有無數國家的學生爭相報考GCE。揾着數也。
你應該話:但不知怎的,全世界有無數國家承認GCE,令其成為世界上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公開試。
作者: Stillgood2 時間: 13-4-3 12:27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 於 13-4-3 12:45 編輯
eviepa 發表於 13-4-3 11:51 
回復 judy 的帖子
judy,
運氣成份真的很大,尤其是閱讀及聆聽。
--------------------------------------------------
會話都要講運氣.
好似, 我囝剛剛在中文會話小組討論中, 五人一組, 其中有兩位考生好少發言. 那余下三位要自動多發言.否則,dead air, 大家一齊衰.
但係. 考試評分會睇互動表現, 少了兩人, 互動少了. 剩下三位考生, 又可能講多錯多. 就算論點正確, 亦沒有大家討論去提升內容...考得好, 唔係只係睇自己.
所以, 不只係死背書, 而靈活運用中文, 係一個特點.
作者: eviepa 時間: 13-4-3 12:28
聆聽卷又是文憑試的榮譽出品。
阿女聆聽卷一向分數不高,我這個廿四孝老豆自然要做一兩份模擬試卷,以了解問題所在。
做完之後,覺得非常兒戲,題目中有小部分是考高級思維,需要較高的中文能力。但佔大部分分數的是非常顯淺的題目,比如說,某個會議是在星期日的幾多點召開的,由於聲帶只播一次,所考的是你能否記得當中淺易的資料。阿女考試時失分,主要就在這大部分的試題裡。
在這種考試裡,隨便找個小學畢業生,給他聆聽聲帶5次,然後作答,保證成績優異。
在這種考試裡,隨便在茶餐廳找個讀書時無心向學的侍應,記慣食客落order的他,考文憑試聆聽卷很有可能跑贏很多能夠妙筆生花的學生。
要在聆聽卷取高分,能夠在短時間內記憶大量資料扮演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有很強的短期記憶,是否就是中文根底好呢?
作者: eviepa 時間: 13-4-3 12:49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13-4-3 12:50 編輯
讀正音:
文憑試也考正確廣東話讀音。本來,自己講粵語,要求正確讀音是無可厚非的,但問題是,考試局不知在那裡拿來一個正音表,大量文字的讀音和我們日常所讀的完全不同。與其說這是讀正音,不如說是復古。
稍為有見識的人都知道,任何地方的語音都會隨時間的推移而轉變,約定俗成。當大家都這樣讀的話,這就是正音,絕無可能語音復古。
提倡語復古音的蛋頭學者振振有詞地提出,有很多字,所有人都讀錯、要改。但這種講法有個死穴,蛋頭學者說現在的讀音錯,明朝時的讀音才對。張三拿來宋朝的讀音,證明學者錯。李四取出唐朝的讀音,證明張三錯。漢朝讀音、春秋戰國、商朝、三皇五帝,沒完沒了。
當廣洲人、東莞人、香港人都讀時間(澗),大家都溝通得沒有問題,為何要捧出明朝、宋朝、唐朝的讀音要大家改讀時間(奸)呢?
讀音復古,也是文憑試其中一環,這有多大程度考核出學生中文程度?運氣成分又佔多少?
作者: judy 時間: 13-4-3 12:53
有興趣可以取一份模擬卷做一做,妳便會感受到閱讀卷荒謬之處。
記唔記得黔驢技窮之故仔,假使驢仔唔出脚,佢仲可以活多一時三刻。叫我做模擬卷,即係叫我出洋相。我會緊記黔驢之教訓,千祈唔好俾阿二知原來我無料到。依家阿二每有得意之作,仲會呈上請我評一下,我好珍惜呢樣嘢。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3-4-3 13:01 標題: 引用:+本帖最後由+eviepa+於+13-4-3+12:50+編輯+
原帖由 eviepa 於 13-04-03 發表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13-4-3 12:50 編輯
讀正音:
看見你形容文憑中文試的各種問題,心裡想,英文是否一樣呢?聆聽卷是否只讀一次?發音要求如何?有否研究?

作者: eviepa 時間: 13-4-3 13:04
中文作文:
記得幾年前,中文題目「檸檬茶」搞出個大頭佛。
這是一則抒情文,評卷指引講明,文章一定要講述檸檬茶帶有苦澀味,如果不講此點就會扣分。
天呀!我覺得檸檬茶顏色很漂亮,引發出一段感情,為何不可?
我喜歡以檸檬茶的酸甜味道,帶出主題,為何不可?
結果考試局惹來各方面的評擊。
我沒有詳細研究過作文評分準則,希望「檸檬茶」事件只是考試局的一次失誤,而不是恆常如此。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3-4-3 13:05 標題: 引用:+本帖最後由+Stillgood2+於+13-4-3+12:45+
原帖由 Stillgood2 於 13-04-03 發表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 於 13-4-3 12:45 編輯
性格比較文靜,害羞的如何考得好?

作者: eviepa 時間: 13-4-3 13:20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13-4-3 13:24 編輯
回復 shadeslayer 的帖子
我做過一次英文聆聽模擬試題,對我來說,也有中文聆聽的問題,我所失的分數,完全都是記不起聲帶的資料引起的。
阿女做英文聆聽時,所失的分數,大部分也是這樣。偶爾是因為不懂其中的生字而失分。但由於香港學生英文水準相差太遠,阿女很多同學根本聽得不清不楚,而她本身有較強的聆聽能力,通常都可以取高分,時高時低的情況沒有那麼明顯。
不過我相信,在5級或以上程度的學生裡,由於基本上每個都聽得明聲帶內容,分數高低也很靠運氣。
P.S. 聲帶也只是播一次。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4-3 13:53
For IELTS, HK graduates results are pretty OK in most papers except Writing and Oral, that reflects the actual standard of students after completing undergraduates. The difference is around 1.0-1.5 grade. It's across the board, no matter you are studying LLB or Education.
If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is no good, its below HK average graduate standard.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3-4-3 14:31 標題: 引用:For+IELTS,+HK+graduates+results+are+pret
原帖由 ANChan59 於 13-04-03 發表
For IELTS, HK graduates results are pretty OK in most papers except Writing and Oral, that reflects ...
Writing and Oral
Xxxxx
It agrees with my observation too. But does IELTS allow the student to listen only once and recite the information?

作者: judy 時間: 13-4-3 14:31
咁就睇運氣了,如果好象阿大咁,两次都遇到生番,好難考得好!如無記錯,口試分两都分,第一部份給你張紙仔,再俾你幾分鐘準備,然後俾幾分鐘你發揮。第二部分,小組討論。
文憑試,真係多姿多彩。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4-3 15:51
回復 shadeslayer 的帖子
Yes, the same, once.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3-4-3 16:43 標題: 引用:回復+shadeslayer+的帖子
Yes,+the+same,+
原帖由 ANChan59 於 13-04-03 發表
回復 shadeslayer 的帖子
Yes, the same, once.
Thanks. Like Eviepa said, it seem testing memory than listening. Unless the students are asked to listen to a very small conversation and immediately asked to write answers so memory do not play too big a role.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3-4-3 16:46 標題: 引用:Quote:性格比較文靜,害羞的如何考得好?咁
原帖由 judy 於 13-04-03 發表
咁就睇運氣了,如果好象阿大咁,两次都遇到生番,好難考得好!如無記錯,口試分两都分,第一部份給你張紙 ...
唉,考試應靠實力,不同性格也能考好會話。

作者: judy 時間: 13-4-3 16:49
4月9日上午9時,中文聆聽。
4的13日上午9時,英文聆聽。
雖然冇卷在手,都可聽吓!
作者: eviepa 時間: 13-4-3 18:36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13-4-3 18:42 編輯
分數分配:
文憑試中文科除了試題設計得很講運氣外,我覺得聽講讀寫的分數分佈也有問題。
英文科考聽講讀寫,無可厚非。我一向都有片中何漢權的看法,質疑為考那麼多的卷。
我相信,要評核一個考生的中文程度,聽講讀寫應有極不同的比重,不應每樣比重相近。
舉個例子說,我知道有一些大文豪,寫起文章來,文氣十足,議論縱橫。但說起話來結巴巴的,完全不擅詞令。我相信大家都像我的想法,這些大文豪,只要能寫出上佳文章,無論講、讀、聽的表現如何,他們都是不折不扣的大文豪。
相反地,經常到市場買菜的都可以見到一些口若懸河,邏輯嚴謹,講起話來很有說服力的小販。他們當中,有部分文化水平不錯,但亦有部分文化水平很低,拿起筆來寫文章會是狗屁不通。大概沒有多少人覺得這些口語強,作文弱的有相當高的中文水平。
我的意見是,中文的核心部分是作文,次一級是閱讀能力,再次一級是文言文和中國文化,最外圍是聽和講。
文憑試中比例:
閱讀:20%
寫作:20%
聆聽:10%
說話:14%
綜合能力:16%
校本評核:20%
聆聽、寫作、綜合能力這三種非中文核心能力加起來共40%,比最核心部分的寫作多出一倍,這的分佈,怎能好好地將考生真正分辨出來呢?
小弟好不容易才將女兒培養到寫文強,閱讀速度高,正常考試應該無往而不利。但作文卷所佔比重,遠低於應有水平;閱讀卷則連中文閱讀能力橫強的中文老師,考模擬卷時也可以分數低到貼地。無奈。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4-3 19:55
回復 shadeslayer 的帖子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nothing to do with memory. The tips is reading the questions before the listening, following the flow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That's the best part of HK students.
Go to British Council website, you can see the details of the test. Very transparent.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3-4-3 21:11 標題: 引用:回復+shadeslayer+的帖子
Listening+compr
原帖由 ANChan59 於 13-04-03 發表
回復 shadeslayer 的帖子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nothing to do with memory. The tips is reading the ...
I remember when my girl took FCE, her listening was twice.
So for IELTS or DSE, you just write down the answer as you go, no need to memorize?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4-3 21:31
shadeslayer 發表於 13-4-3 21:11 
I remember when my girl took FCE, her listening was twice.
So for IELTS or DSE, you just write dow ...
Even your daughter listened the message twice, did she need to memorise anything?
作者: eviepa 時間: 13-4-3 22:17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13-4-3 22:23 編輯
一口氣講了很多,現在總結一下我的意見:
1. 學生普遍中文水準沒有下降跡像。相反地,比起我讀中學的年代,應該是上升了。文憑試中文科成績低落是人為,是考試局無故痛下殺手的結果。
2. 中文科運氣成份很重,不少中文不錯的學生都會栽在它手下。另一方面,中文不佳的卻有可能靠運氣取得好成績。
3. 操練閱讀理解、聆聽都會是「高投入,低回報」的活動。學生跟著學校適量的操練已足夠,額外的操練,對取分幫助不大。
展望:
第一屆文憑試中文科所造成的不公平,令不少中文能力不錯的學生進不了大學,是一大敗筆,考試局短期內絕不能令考試的validity(按1)提升,現在面臨很大的政治壓力,第二屆文憑試有可能在拉curve時(按2),將標準定得低一點,讓多一點學生取得3級,以舒緩政治壓力。
按1:valid的考試是個教育名詞,一個valid的考試能夠將好的、平庸的、差勁的學生有效地分辨出來。一個不怎樣valid的考試,這種能力就弱。
按2:雖然白紙黑字地說是水平參照,但從第一次文憑試後,考試局官員的解說當中可以知道,拉curve味道相當重。
作者: Annie123 時間: 13-4-3 23: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4-3 23:13
Annie123 發表於 13-4-3 23:07 
不熟悉 dse,請問,中文科 listening,是普通話還是廣東話?
我們的「無語教學」 = 廣東話 + 文言文 + 白話文 + 潮語。
最強組合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3-4-3 23:38 標題: 引用:Quote:shadeslayer+發表於+13-4-3+21:11+I+
原帖由 ANChan59 於 13-04-03 發表
Even your daughter listened the message twice, did she need to memorise anything?
I am not sure, I don't think so. You are probably right.

作者: Annie123 時間: 13-4-3 23: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nnie123 時間: 13-4-3 23: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4-3 23:55
回復 Annie123 的帖子
考埋理解都可以,因為語文測試都有不同水平。
作者: ChiChiPaPa 時間: 13-4-4 07:37
回復 eviepa 的帖子
不知可否分享你女兒的中文科對策?等運到不是辦法,考試改動也不會在一兩年內發生。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4-4 13:44
ChiChiPaPa 可選擇用廣東話或普通話考。 發表於 12 小時前
********
Any link for PTH listening? I can't find any reference in HKEAA web site. How about oral?
For the grading, the report card looks not specify dialect or language, only specify Chniese or English. Am I correct?
作者: eviepa 時間: 13-4-4 13:59
ChiChiPaPa,
很多補習天王都會用一些綽頭,去吸引學生掏腰包修讀他們所教的科目,但我仔細研究過,思考過,很多都只是綽頭而已,並不管用。
閱讀卷考運氣、聆聽卷考記憶力加運氣、綜合卷運氣所佔比重亦大,三卷中文實力所佔比重不大,操練也不能幫得多少。
作文考功力,是日積月累的結果,沒有多少應試技巧。
唯一能做的是口語卷。我現經常在通識、英語口語及中文口語三個範疇合而為一,訓練女兒對時事的認識及中英文表達能力,這是我覺得最有效的方法,
作者: Annie123 時間: 13-4-4 15: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C1128 時間: 13-4-4 15:49
我工作的行業,每日需要大量應用中文,包括閱讀中文資料,聽取大量口述資料,然後需要口頭綜合匯報,再用中文書寫
在廿年的工作經驗中,的確遇到不少大學畢業生寫得,但唔講得(即口述綜合能力不足),有人閱讀能力得,但聽完大量資料後,卻未能找出重點,口頭匯報
如果有看過文憑試的聆聽卷內容,其實主要考理解及綜合能力,聆聽是途徑,與閱讀理解的差別,是一個聽,一個看,
我這樣說,不代表我完全同意文憑試中文科的編排及考核方式,只是一點個人意見及經驗分享
作者: MC1128 時間: 13-4-4 16:00
大學收生要面試,為的是甚麼?學術能力,大學一早知,在面見過程,其中一樣還不是看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應變能力
文憑試包括聽和講的能力要求,也就不難理解背後原因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4-4 16:06 標題: 回覆:MC1128 的帖子
但是面試是用英語為主,是第二語言,因為到大學課程是英語為主。

作者: MC1128 時間: 13-4-4 16:08
ANChan59 發表於 13-4-4 16:06 
但是面試是用英語為主,是第二語言,因為到大學課程是英語為主。
語言是媒介,不是內容,你覺得大學面試用英語,是因為考學生的英語聽講能力嗎?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4-4 16:13 標題: 回覆:MC1128 的帖子
換個角度,作為僱主或上司,妳的中國語文要求是甚麼?
妳所描述的工作情況及需要,可能小兒中文已經可以逹致,而不用每日多少小時閱讀,操練,補習。

作者: MC1128 時間: 13-4-4 16:20
eviepa 發表於 13-4-3 18:36 
分數分配:
文憑試中文科除了試題設計得很講運氣外,我覺得聽講讀寫的分數分佈也有問題。
小女剛升中一,是我的錯,她的英文科成績比中文佳,我對她的中文水平很憂慮,當然擔心將來的文憑試成績
,正開始了解此科的範圍及考核方法
看過首屆的試題及考評局網上的考生成績實例,老實說,我對閱讀理解部分,特別文言文之深,有點訝異,我自己試做,只有信心做對一半,但看過成績達5或以上的實例,大概只答對一半,才放心一點.最好考評局能上載5**成績的實例,才容易了解本港中六學生尖子的最高中文水平(或者說在考核中屬最高水平)
希望再向你討教增益中文之道!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4-4 16:24
MC1128 發表於 13-4-4 16:08 
語言是媒介,不是內容,你覺得大學面試用英語,是因為考學生的英語聽講能力嗎? ...
明白,沒有衝突。
我的理解(教授們的分享)是兩方面都有,因為同步進行,看科目,競爭情況及篩選方法。
作者: MC1128 時間: 13-4-4 16:43
ANChan59 發表於 13-4-4 16:13 
換個角度,作為僱主或上司,妳的中國語文要求是甚麼?
妳所描述的工作情況及需要,可能小兒中文已經可以逹 ...
老友,三言兩語那裏說得清楚,突然想起一個大家都明白的例子,政府官員EO, AO都是寫文件的一把一好手,但面對公眾的講解能力,有時真的不夠
我覺得聽講能力是重要,但文憑試只有一次經驗,暫時看來,我不敢說它的考核方法是否真能評出高水準的聽講能力學生
我有興趣將來自己試吓考,令郎呢?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4-4 16:53 標題: 回覆:MC1128 的帖子
歡迎在日誌交流。
繼續貫徹兩文三語,聽讀寫講。
小兒唔會考HKDSE中文,暑假後都入大學了。話時話 conditional offer 對英文有要求,中文反而不需要,作為參考。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4-4 16:53 標題: 回覆:MC1128 的帖子
歡迎在日誌交流。
繼續貫徹兩文三語,聽讀寫講。
小兒唔會考HKDSE中文,暑假後都入大學了。話時話 conditional offer 對英文有要求,中文反而不需要,作為參考。

作者: Annie123 時間: 13-4-4 17: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C1128 時間: 13-4-4 17:34
Annie123 發表於 13-4-4 17:08 
一個人的匯報能力,我認為是他本身的組織能力有問題較多,另外,有些人面皮薄,講野一舊舊,這又和語文水 ...
聽講能力是否屬於語文水平一部分,這是很好的探討
另一樣可以考慮吓,文憑試並不只為中學生升大學之用,因沒有了會考把關,大部分中六考生根本未能升大學,文憑試某程度上,成為中六生投身職場,交給僱主看的成績表,是否要考慮這方面的實用性?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3-4-4 19:49 標題: 引用:歡迎在日誌交流。
繼續貫徹兩文三語,聽讀
原帖由 ANChan59 於 13-04-04 發表
歡迎在日誌交流。
繼續貫徹兩文三語,聽讀寫講。
Anchan,
Overseas University, right?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4-4 20:01
回復 shadeslayer 的帖子
Both local and overseas offers, will decide after the exam.
Most likely HK for undergraduate.
作者: NKpa 時間: 13-4-5 02:51
eviepa 發表於 13-4-3 18:36 
分數分配:
文憑試中比例:
閱讀:20%
寫作:20%
聆聽:10%
說話:14%
綜合能力:16%
校本評核:20%
政府又大玩教育實驗。
綜合能力是甚麼?考甚麼?
綜合能力+校本評核,36%,好有決定性。究竟5**,5*,5是相差多少分?說話14%,好像給評分員很大彈性,又不易覆核分數。
作者: NKpa 時間: 13-4-5 03:09
學校用PTH上中文堂的學生會唔會揀番廣東話考重穩陣?
PTH唔係必考,香港人國語能力點會整體上追到內地人呢?
作者: judy 時間: 13-4-5 09:58
唯一能做的是口語卷。我現經常在通識、英語口語及中文口語三個範疇合而為一,訓練女兒對時事的認識及中英文表達能力,這是我覺得最有效的方法,
Eviepa,
照理,口語卷最重運氣。
作者: Annie123 時間: 13-4-5 10: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judy 時間: 13-4-5 11:38
有興趣可以取一份模擬卷做一做,妳便會感受到閱讀卷荒謬之處。
昨晚,終於係阿二書櫃中揾到一叠周x才嘅閱讀卷,打開一睇,原來阿二一份都未做,難怪得佢有咁多時間睇故仔書。
我打開一份睇吓,两篇頗長的文章,都是討論何謂知識分子、何請"士",博引古今中外例子,真彩。對我來說,因我平時喜歡這方面書籍,不覺難。但阿二多睇張愛玲等現代小說,我估難搞。
與其等運到,不如檢討吓看書是否全面。我就打算監佢睇多幾本呢類書。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