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聖士提反女子中小學擬轉直資- 家長,學生,舊生,市民齊反對 [打印本頁]

作者: zytre2003    時間: 13-3-21 18:13     標題: 聖士提反女子中小學擬轉直資- 家長,學生,舊生,市民齊反對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fsforth    時間: 13-3-21 23:43     標題: 回覆:zytre2003 的帖子

以後大抽奬又少了一個選擇,幼稚園部入學的競爭會變得非常激烈。




作者: annwan    時間: 13-3-22 00:48

So disappointed
作者: chloe_pak    時間: 13-3-22 08:34     標題: 回覆:annwan 的帖子

咁即係14/15呢年派位係最後一年,相信呢年競爭更激烈,我阿女抽中機會又少左啦!




作者: Good-Luck    時間: 13-3-22 11:19

本帖最後由 Good-Luck 於 13-3-25 20:59 編輯

~~~~~~~~~~~~~~~

作者: Kafather    時間: 13-3-22 12:00     標題: 回覆:學校咨詢15/16要轉直資, 請問大家意見

13/14 應該小學已直資?!




作者: yvettechow    時間: 13-3-22 16:43

本帖最後由 yvettechow 於 13-3-22 16:47 編輯

回復 fsforth 的帖子

請問各位是否如果聖士提反女校小學2015年轉為直資,原本就讀該幼稚園的學生會較容易直接入升小一?

作者: fsforth    時間: 13-3-22 17:40     標題: 引用:+本帖最後由+yvettechow+於+13-3-22+16:47+

原帖由 yvettechow 於 13-03-22 發表
本帖最後由 yvettechow 於 13-3-22 16:47 編輯

回復 fsforth 的帖子
未定遊戲規則。




作者: zytre2003    時間: 13-3-22 18: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littlebb.ng    時間: 13-3-23 02:49

very disappointing , below news in 2008 is no longer true.....

http://happypama.mingpao.com/cfm ... 80108/newa/gfa1.txt
作者: siulan888    時間: 13-3-23 16:00

噤現在讀緊小二既要唔要比錢?
作者: zytre2003    時間: 13-3-23 20: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yvettechow    時間: 13-3-23 23:37

昨天從報章看到只提及有關聖士提反中學轉直資,正在向家長諮詢,並沒有提及聖士提反小學會轉直資。請收到諮詢文件的家長澄清一下,以釋疑慮。謝謝。
作者: 熊貓BB    時間: 13-3-24 11:38     標題: 回覆:one school one family

FYI.
[attach]7524[/attach]




作者: 熊貓BB    時間: 13-3-24 11:46     標題: 回覆:one school one family

Bigger photo
[attach]7525[/attach]




作者: 熊貓BB    時間: 13-3-24 11:48     標題: 回覆:熊貓BB 的帖子

2 of 2
[attach]7528[/attach]




作者: uns    時間: 13-3-25 10:36

回復 熊貓BB 的帖子

多謝分享,資詢係比現讀之中小學家長發表意見?希望他們撤回此決定吧,請在讀家長多多表達意見啊!小女今年9年先讀此校小一, 仲有個細妹跟尾,本來大安旨意,而家...又要再煩!

作者: Octobergirls    時間: 13-3-25 14:10

我也覺得對現在就讀或即將就讀但有妹妹跟住的家庭不公平, 因為突然改變遊戲規則會打亂這些家庭的計劃。除非校方在改制的同時, 起碼在未來數年讓妹妹報讀可以優先入學。另外,校方是否也應該資詢已為女兒註冊即將入讀的父母,因為他們也受影響。
作者: Octobergirls    時間: 13-3-25 14:36

不知是否有同意轉制的家長分享一下他們的意見,除了校方可以有更多自主權外,轉制對他們有什麼好處呢?老實講,我就不明白是否真的有家長肯給幾萬元一年去收取相同或十分相似的教學質素呢?

如果學校真的轉直資,校方有什麼方法保證學校不會失去了其引以為傲的純樸校風和快樂學習的環境呢?
作者: fsforth    時間: 13-3-25 16:07

變直資最大的影響除了錢之外,就是升中機制,看看協恩轉型之後,學生家長的壓力:

http://www.edu-kingdom.com/forum ... &extra=page%3D1

作者: joannechow1031    時間: 13-3-25 17:12

即係幼稚園, 小學同中學都轉直資, 即係讀咁多年都要$$$? is correct?
作者: yvettechow    時間: 13-3-25 21:20

本帖最後由 yvettechow 於 13-3-27 11:29 編輯

回復 joannechow1031 的帖子

Most probably.

作者: yvettechow    時間: 13-3-25 21:52

直資也有好處,入學機會比較公平,因為目前如無校方所定有關分数,根本無法入讀該幼稚園及小學。去年一百個學額,自行分配的已佔五十個,餘下只有五十個供大抽籤,如非住在中、西區,入學機會實在等於零。
作者: yvettechow    時間: 13-3-26 22:56

本帖最後由 yvettechow 於 13-3-27 11:34 編輯

回復 siulan888 的帖子
I think will apply to all students!
作者: munce    時間: 13-3-27 11:05

反對! 反對! 反對!
作者: yvettechow    時間: 13-3-27 11:27

本帖最後由 yvettechow 於 13-3-27 11:34 編輯

這是必然的趨勢,無奈也得接受!
作者: yvettechow    時間: 13-3-27 11:32

回復 Octobergirls 的帖子

似乎世上從來沒有公平,只是觀點與角度的差異!
作者: joannechow1031    時間: 13-3-27 12:26

直資是否全部公平, 定現行小一制度世襲公平, 我都不敢給予意見, 但如果真係要12年免費教育變成$$, 我也敢說對一些負擔一起的人士不公平, 變相剝削了小朋友有機會入到優質學校的機會.
作者: rinarina    時間: 13-3-27 15:06

我反而覺得世襲不公平, 不過, 如果津校都可以open比所有地區的人考就公平D LOR.......但無奈要轉直資才可以公開比所有人考進去......

老實講, 入名校係因為有抽獎運所以入到, 咁更加不公平.........

作者: yvettechow    時間: 13-3-27 17:33

本帖最後由 yvettechow 於 13-3-27 17:36 編輯

世襲實在不公平! 而只有住在該校區者才有機會入該區學校也很不公平!
作者: zytre2003    時間: 13-3-27 17: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happyeveryone    時間: 13-3-27 17:45

回復 rinarina 的帖子

我都同意 rinarina 的觀點。

有小小分享, 還記得之前幫小女報聖士提反女子幼稚園, 因我不是幼稚園 / 小學 / 中學舊生, 又不是它的小學校網, 當然最後沒有被幼稚園校長揀選 interview 的機會 (雖然我都知幼稚園校長也會揀選小小 N無人仕有 interview 的機會)。

一直以來, 係現行政府的小一入學政策來說,對於好學校如聖士提反女子小學, 在小一自行階段係冇我哋份 (for kids only have 15 or 10 points).  For round 2 lucky draw, 又只可填統一派位表的甲部去抽 (因又不是住在校網)。而 round 3 扣門好似也只接受聖幼學生。

所以,對於我哋呢哋N無人仕, 我係贊成聖士提反女子將幼稚園/小學/中學轉直資, 至少到時我的女兒以及將來有意報讀它的學校的家長女兒都有一個公平面試的機會, 至少都叫做有得報同 interview,就算到最後沒有 小一offer 都沒有問題了。

作者: yvettechow    時間: 13-3-27 22:37

本帖最後由 yvettechow 於 13-3-27 22:42 編輯

回復 happyeveryone 的帖子

I totally agree with you.  I am sure that there will be more chances for those who are N無 to study at St Stephen Girls kindergarten/primary/secondary school if it has become a 直資 one.  Therefore, I strongly agree and support that St Stephen Girls will be a 直資 school soon.  
作者: KwokYi    時間: 13-3-28 09:00

五年前, 宣布棄轉直資, 短短五年後, 便諮詢擬轉直資。作為父母如何適從? 大部分選擇此校家長都望能入讀其中學, 對他們的經濟影響甚遠。希望學校能體諒此群家長及學生們呢 !
作者: yvettechow    時間: 13-3-28 17:01

本帖最後由 yvettechow 於 13-3-28 17:03 編輯

事物天天在轉變,那有永恆不變的道理呢!香港很多學校已轉了直資,所有家長只有無奈地接受。除學費外,其實直資對學生是好事,可有更多資源給予學生,使他們得益。而學校亦可資助經濟有困難的家庭。
作者: Octobergirls    時間: 13-3-28 23:54

果然現任家長和希望女兒入讀的家長持不同意見。都明白的, 大家的觀點和立場不同, 都有自己的道理。希望學校認真諮詢,想清楚。 就算轉都應該為有需要的現任家長準備一套善後措施。
作者: Octobergirls    時間: 13-3-28 23:57

To zytre2003 and other current parents:

Would you please share more information after 13 April? Thanks a lot!

作者: Octobergirls    時間: 13-3-29 01:23

Those who wants to see the school's letter to parents can check below link:

http://www.ssgc.edu.hk/news/20130325/parent_chi.pdf
作者: chingchingmom    時間: 13-3-29 01:51

Octobergirls 發表於 13-3-28 23:54
果然現任家長和希望女兒入讀的家長持不同意見。都明白的, 大家的觀點和立場不同, 都有自己的道理。希望學 ...
我是現任家長,贊成學校轉直資。
如果從家長層面看,學費由零變成每月以千計,當然不划算,但小朋友角度而言,她們可享的資源的確會增加了,例如學校可以增聘老師,包活Native-speaking English Teachers及普通話助教,但津貼學校就做不到了。

有收生權,可以選擇適合的學生入讀,其實對現有/將入讀的學生也有好處。同學間差異較小,學習進度接近,課程設計可以更照顧到小朋友的需要。直資學校課程設計有彈性,不用緊隨教育局指引,例如國教課程。

現時直資學校收生,無論小學或中學,都比津貼及官立小學早一步,而且獲取錄的學生,必須放棄繼續報考官津學校的機會,還提供吸引的獎學或助學金,只要表現卓越,就不用擔心學費。如果聖士提反不轉直資,將流失不少卓越的學生。就算孩子或家長多喜歡這所學校,也很難放棄已到手的offer,繼續等待沒有十足把握的學位。

至於有擔心學費高昂,對現任家長造成負擔,或往後抹殺了低下層孩子入讀的機會。其實,政府規定直資學校必須提供學費減免。有些學校減免計劃的批核十分寬鬆,有些則門檻甚高。聖士提反的初步計劃詳情尚未公布,還可以再研究。

有人說,轉直資會變成貴族學校。其實香港現時有七十多所直資學校,既有被認為是貴族的學校,也有被稱為新派直資的真道、優才、港同,亦有培僑、香島、漢華等,還有地利亞、陳樹渠等。是否貴族,大概很視乎學費如何訂定,以及收生方法,與學校的資助模式關係不大吧。說到收生方法,老實說,十多年前教育局未轉制時,香港的學校全部都是自己收生的,並不是今日才出現的事。



作者: yvettechow    時間: 13-3-29 09:06

本帖最後由 yvettechow 於 13-3-30 00:24 編輯

回復 chingchingmom 的帖子

Totally agreed with all your points.  Actually, when the school becomes 直資 it really gives chances for more students to apply and study at St Stephen Girls especially for those who do not have the required marks set by the school!  I strongly agree that it will be 直資 soon.

作者: Octobergirls    時間: 13-4-1 00:33

其實我看完學校的信後都開始明白為什麼他們會考慮轉直資。之前只是擔心二女不能跟著姐姐(將入讀)。如果兩個女兒去不同的學校,對做家長的會很麻煩。現在比較持開放態度。但真的希望他們可以想清楚對不同受影響人士的處理方法,希望把影響減低。另外我覺得學校也應該把已為女兒注冊的家長列入諮詢名單,讓我們也對學校有更多了解,提早建立互信。
作者: yvettechow    時間: 13-4-2 11:17

本帖最後由 yvettechow 於 13-4-2 11:21 編輯

回復 Octobergirls 的帖子

Thank you for sharing the notice from the school.  It's very informative so that we can have a chance to read it even we are not parents of St Stephen Girls College yet.

作者: avbee    時間: 13-4-3 14:51

回復 yvettechow 的帖子

幼稚園, 小學同中學都轉直資.......最後就像St Paul's Convent.....除左幼稚園入; 中小學好難入到

最後最重要看看學校的改革情度......如果沒很大大改革藍圖.  就沒必要改....還要問下中學部的家長及同學 (是否真轉直資後有這些改進了; 還是只是口術)

作者: yvettechow    時間: 13-4-3 16:08

本帖最後由 yvettechow 於 13-4-4 15:55 編輯

回復 avbee 的帖子

It's the same to most 直資 primary schools - I think students of same kindergarten can have priority to be accepted by the same primary school.
There should be more resources when a school become 直資 .
It is indicated on the notice from the school that the changing to 直資 will be 分階段實施.  Don't know which will change first, the secondary or the primary?  Actually, wish to know when will the primary be changed??!!


作者: Yllui    時間: 13-4-4 10:12

我們很欣賞學校的優良教育,亦因有現行的制度,姐姐放棄了其他直資小學的offer,而確保妹妹能入讀同一學校。如15\16改為直資,會影響妹妹入讀的機會,非常失望
作者: 0311e    時間: 13-4-4 10:41

Oh!非常失望!大女選這校時是無學費,保證細女入讀的,現在這情況令人非常擔心!建議用分階段進行以兌現承諾。
作者: yvettechow    時間: 13-4-4 15:38

本帖最後由 yvettechow 於 13-4-4 15:55 編輯

If the school does not change to 直資 , it is very, very difficult to continue studying in the primary for those who have no sister studying there. It's a great pity!
作者: TY33819    時間: 13-4-8 12:26

大家都著眼於轉了直資後, 入讀的機會是大了/小了。當然明白各家長的憂慮, 不過, 個人認為, 大家應該更普眼於轉直資後對學校內部教育質素的改變。

首先, 討論一下大家關心的題目, 小學生入中學的機會。我明白有好多家長都希望現行的制度令小學生容易入到其中學而歡喜, 我以前都有此想法, 不過, 我被另一位家長及從事教育的工作者提醒。如果小朋友知道自己幾乎一定入到中學, 小朋友的動力/努力將會降低, 因此入到中學, 也會讀得很辛苦, 因為小學是無壓力下入中學, 但中學卻要面前極大的公開試壓力。所以, 大家除了放眼於入學的制度, 必須小心考慮小朋友入學後的"學習動機"。我認為, 學校轉直資後的收生標準應該須要公開一點, 讓家長知道學校的心態是否傾向收取外來成績優異的學生, 或者來原學校小學的學生若達到某一水平後, 學校都是傾向全收自己的小學生, 一方面有助鼓勵小朋友須要努力, 又可 reduce 家長的 worries

第二, 一間又一間的"傳統名校"都決定/考慮離開"大水喉", 原因知在? 大家回顧過去的歷史, 政府的教育"改革" - 小班教學, 母語教學, 校本條例, 縮班, 最近的國民教育, 是否現任家長都希望學校跟從的改革? 雖然國民教育最終被打倒, 但下一步的改革又係乜? 雖然我唔知道直資對學校的"自由度"有幾大的寬容, 在大家提供意見的同時, 是否不應該只單為"入學"而著眼, 我個人認為, 學校應該多解釋轉直資後的"自由度", 有多少仍然要跟從政府, 有多少可以由自己推行, 否則, 即使大家的二千金能夠順利入讀, 都未必再是大家心中的學校, 而是政府的"傀儡" (雖然可能比較偏激, 不過只想大家明白, 不要只為了"容易入/難入"而考慮, 應該從多方面考慮轉直資後的影響)
作者: chingcging    時間: 13-4-8 20:23

5年前重申不轉直資,短短5年來一個180度嘅轉變,只有兩個可能:1 學校政策朝令夕改。2 當初學校講大話。如學校施政方向如止,實在令人憂慮。

作者: chingcging    時間: 13-4-8 20:31

任何人都會為自己嘅行為作出解釋,學校信件都只是point out轉直資的好處。隱惡揚善。考慮中的家長要兩方面去量。讀緊嘅只有硬食!多收學費可改善教學設施,是必定的!但改善那些設施?有誰知?大方向嘅嘢係人都識講,但實行時……
最簡單,救恩亦都係直資,設施方面同聖士提反有邊方面相差最大?

作者: chingcging    時間: 13-4-8 20:41

回覆TY33819,又有那間直資學校可以擺脫tsa,呈分試的壓力?又有那間直資學校可以完全擺脫固有教學模式?

作者: chingcging    時間: 13-4-8 20:41

任何人都會為自己嘅行為作出解釋,學校信件都只是point out轉直資的好處。隱惡揚善。考慮中的家長要兩方面去量。讀緊嘅只有硬食!多收學費可改善教學設施,是必定的!但改善那些設施?有誰知?大方向嘅嘢係人都識講,但實行時……
最簡單,救恩亦都係直資,設施方面同聖士提反有邊方面相差最大?

作者: yvettechow    時間: 13-4-8 21:02

My friends told me that before St Paul Boys becomes 直資, the school also asked the comments from parents.  But most parents understood that no matter what the school will change to 直資.  Some students continued to study there and some left after it became 直資.  The secondary school changed first then the primary followed a year later....  It seems no double that SSGC will change to 直資 in 2015/16.
作者: yvettechow    時間: 13-4-8 21:04

回復 chingcging 的帖子

May I know 救恩設施方面同聖士提反有邊方面相差最大, please?  Thank you.
作者: avbee    時間: 13-4-9 08:50

回復 chingcging 的帖子

St paul sec 好例子; 吾會增加設施只修理; 課程班數一樣;
作者: fsforth    時間: 13-4-9 09:54

chingcging 發表於 13-4-8 20:41
回覆TY33819,又有那間直資學校可以擺脫tsa,呈分試的壓力?又有那間直資學校可以完全擺脫固有教學模式?
  ...

直資學校有自己的制度,不一定要靠TSA/呈分試去決定學生可否原校直升



作者: TY33819    時間: 13-4-9 09:57

2008 是否講大話/政策朝令夕外, 大家又不防再睇下歷史...

2008年3月14日,天主教與教育局雙方一同向高等法院申請暫緩令,希望爭取多一些時間來達成協議。[39]
2011年6月30日,循道衛理聯合教會在報章刊登聲明,反對成立法團校董會,並表明屬下19間中小學,不會在限期前按《教育條例》,成立法團校董會。[40]
2011年10月20日,天主教教區就《校本條例》提出的違憲申訴,遭終審法院裁定敗訴,令教區將失去對屬下學校的全面控制。樞機陳日君絕食三日抗議,以此結束教區就《校本條例》長達六年訴訟

國民教育都係上年先推。有誰知道學校背後的"政府勢力"在過去的5年是多大? 如果學校可以公開當然最好。我唔係覺得學校不須要為5年前所講的去負責, 不過, 如果實情係呢5年, 學校發覺政府的干預變本加勵, 他們為著自己對教育的理念及熱誠而改變, 也是無可厚非, 或更正確, 迫不得己。

坦白講, 教育要收學費, 本人也感到可悲及痛心, 我也希望我女兒有免費的好教育 (有那一個家長唔想先得呀?) 不過, 這大抵不應該只怪學校, 為何政府的政策往往如此不深思深濾? "迫使"那麼多學校行呢一步? 阿女以前的幼稚園校長, 已經多次抱怨政府的教育政策, 他們為了申請成為有學劵的學校, 幾乎所有時間都花在行政上, 她想有多少少時間去關心自己的"孩子", 她是真心想盡力做好幼兒教育的人, 可惜, 她也要為拿到學劵而取捨。

今次, 我覺得學校是兩難的, 一方面為顧及外間的家庭, 一方面又要為校內的學生, 教育, 行政而負責。現任的家長學生會擔心須要付擔學費及升中困難, 的確係無可厚非, 希望學校能盡快提供更多有關轉直資後的學費及升學問題, 以便家長再提供意見。當然, 為了公平, 所有事都有利有幣, 唔知道學校又是否可以多一點透露政府問題, 如何平預到學校的決策而有阻他們推行優質的教學。(不過, 我知道呢點好敏感, 幾乎學校/校長都唔會抹黑政府, 不過, 大家心中有數, 有幾多教師/家長常常抱怨政府的教育政策) 唯有聽到轉直資在資源上是如何好了而已.. 不過, 我真正關心的是學校在教育政策上的改變/彈性/目標/方針.. 這才是我真正選學校的條件... $ / 升中當然要考慮, 不過, 未必係主因。

作者: fsforth    時間: 13-4-9 10:01

chingcging 發表於 13-4-8 20:23
5年前重申不轉直資,短短5年來一個180度嘅轉變,只有兩個可能:1 學校政策朝令夕改。2 當初學校講大話。如 ...

3. 外在環境因素急速改變


學期初學校派過國教咨詢通告,如果大部分的家長回應都是反對,而教育局的未來的政策是強硬的,轉直資增自主權只是唯一的出路.



作者: TY33819    時間: 13-4-9 10:17

reply chingcging,

我沒有認為直資學校可以擺脫tsa,呈分試的壓力, 更何況要完全擺脫固有教學模式?

只係, 在政府推行XYZ (例如縮班/小班/母語/國民教育時), 直資學校有幾大程度可以自己話事跟定唔跟? 以我所知, 直資學校有相對高的自主權,可自訂課程、收費及入學要求,接近私立學校。但可得到政府只能幫助直資學校按合資格學生人數提供的資助, 至1998年,《中學教學語言指引》硬性規定學生英語能力未能達標的學校,不能繼續以英語授課;直資計劃則作出特別優待,直資學校可以自由選擇教學語言而無須向當局證明語言能力,同時容許直資學校加入統一派位機制。不過,儘管政府推出各項優待措施,依然沒有受資助學校的青睞。

在2001年,政府再修訂直資計劃的條款,容許直資學校大幅增加學費,學費限制更改為不能多於資助額的二又三分之一倍。(http://zh.wikipedia.org/wiki/%E7 ... 9%E8%A8%88%E5%8A%83)

因此, 我想了解多D直資在推行教育上有多大彈性。至於大家關心的學費問題, 其實係政府單方面想推直資學位而讓某D學校收高學費, 如果, 政府 go back to 1991年, 限制是學費不能多於資助額的三分之二, 大家的反對聲可能又細D。

個人真的感受到罪魁禍首乃政府, 而唔係學校。好地地, 為何在1991年要推行"直資"呢? Anyway, 大家向前望吧, 希望學校能早點發出更多資訊給大家
作者: avbee    時間: 13-4-10 20:03

直资,時如果,吾講好校本,最后可能連pTA都冇左,因為冇家長做校董,最后加學费同其他事情,家長都冇任可權力,DGS系好例子,
作者: 熊貓BB    時間: 13-4-10 22:08     標題: 回覆:聖士提反女子幼稚園/小學/中學15/16轉直資-請表達意見

For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attach]8026[/attach]




作者: btrue    時間: 13-4-12 18:15

麻煩家長4月13日開完會後上黎update下大家!  謝謝
作者: yvettechow    時間: 13-4-12 20:10

回復 btrue 的帖子

Please update us after the meeting.  Many thanks,

作者: queyeung    時間: 13-4-12 20:22     標題: 回覆:聖士提反女子幼稚園/小學/中學15/16轉直資-請表達意見

有點失望!大女選這校時是無學費,保證細女入讀的!建議用分階段進行以兌現承諾。





作者: littlebb.ng    時間: 13-4-14 11:03     標題: 回覆:yvettechow 的帖子

大家可以去Facebook 的聖士提反女子中學直資關注組看看。




作者: avbee    時間: 13-4-14 12:52

又系冇詳細說,改革大岡
作者: Bluegene    時間: 13-4-14 13:44

家長會迴避問題
校監答非所問
轉直資事在必行
有錢有得讀
冇錢嘅bye bye
貴族學校的例子
真正的有教無類
不是你個類!!!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414/18227584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30414/00176_025.html

作者: yvettechow    時間: 13-4-14 15:16

回復 littlebb.ng 的帖子

Thank you very much.
作者: candy7243    時間: 13-4-15 10: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yvettechow    時間: 13-4-15 11:10

回復 candy7243 的帖子

Thank you.


作者: chingcging    時間: 13-4-15 16:55

直資學校貴族化 教育不公埋禍根
From Oriental Daily

傳統名校轉直資之風愈刮愈烈,繼聖保祿中學之後,聖士提反女子中學亦計劃加入直資行列。傳統名校紛紛貴族化,等於向清貧子弟關上大門,既製造教育不公平,亦埋下貧富懸殊及跨代貧窮的禍根。

有逾百年歷史的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及附屬小學,擬在二○一五年度轉直資。校方初擬首年學費為三萬六千元至四萬二千元,與大學學費相若,盡顯「貴族」本色。不少家長批評學校擬定學費高昂,擔心連中產家庭都讀不起,遑論清貧子弟。雖然直資學校必須預留一定學額予家境清貧學生並提供助學金,但有關規定根本形同虛設,一旦學校貴族化,基層學生只能望門興嘆。

直資學校由辦學模式「多元化」變成收生「貴族化」,可說是當局一手造成。「既是津校又是私校」的特殊身份,給予直資學校很大的競爭優勢,充裕的財政資源,讓學校能夠提升教學素質,增加吸引力,比如可以聘請更多老師推行小班教學,聘請更多外教提升學生英語水平。直資學校在教學方針、課程設計及班級編制方式享有高度自主權,更重要的是,根據現行學位分配機制,直資學校可自行制訂收生標準,在全港收生,收生標準從來都是黑箱作業。大致上,擁有體藝專長的學生擁有競爭優勢,能參與更多課外活動而擁有體藝專長的學生,大都來自中上家庭。

愈來愈多名校加入直資行列,與「有教無類」的教育宗旨背道而馳。表面上,本港有十二年免費教育,將來還會延長至十五年,沒有人因貧窮而讀不起書,事實卻是「優教有類」,富家子女擁有更多接受優質教育的機會,過去窮人靠個人努力考入名校,靠知識改變命運,這條向上流動的路徑已愈走愈窄。

當局允許直資名校收取昂貴學費,學校似做生意多過辦教育,不僅製造教育不公平,而且經常發生管理混亂、帳目不清、黑箱作業的醜聞。事實上,除了直資制度,還有學位世襲制度等,將貧窮子女拒諸門外,香港人自出生那一天起,就被劃分為三六九等,貧家子弟與權貴子弟並不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一開始就輸了。早前有調查發現,窮學生較難跨入大學門檻,「貧窮線下家庭、住公屋及新移民」等青年,升大學機會不及「富有家庭、住私樓及本地生」的三分之一。考不上大學的清貧子弟前路茫茫,入讀收費高昂的副學士課程,前路更加艱辛,隨時欠下巨債,只換來一張認受性不高的貶值文憑,畢業後難找工作,卻要面對還債及生活壓力。

從母語教學到語言微調,從直資學校到學位世襲,特區政府的一系列教育政策,實質就是嫌貧愛富,打造「貴族教育一條龍」,為富人錦上添花,而不是對窮人雪中送炭。由幼稚園開始,到小學、中學、大學,貧窮子弟一直備受歧視,香港貧富懸殊、跨代貧窮現象愈演愈烈,何足為奇!

作者: yvettechow    時間: 13-4-15 17:24

本帖最後由 yvettechow 於 13-4-15 17:26 編輯

回復 chingcging 的帖子

嫌貧愛富 is the same all over the world.  No matter how good academic performance, if you can't afford the school fees then you cannot study at those schools even at those famous universities!
作者: chingcging    時間: 13-4-15 19:01     標題: 引用:+本帖最後由+yvettechow+於+13-4-15+17:26+

原帖由 yvettechow 於 13-04-15 發表
本帖最後由 yvettechow 於 13-4-15 17:26 編輯

回復 chingcging 的帖子
教育…真的應用金錢來衡量?這就是這個世代的價值觀?




作者: Bluegene    時間: 13-4-15 21:22

回歸十年論教育
戴德正

如果我說回歸十年的日子是教育界翻天覆地的十年,我相信很多人,不論是教育界的同工及一般市民,都會同意。「翻天覆地」並不一定帶有貶意,只是形容改變範圍來得大,改變行動來得急,並且改變力度來得很徹底。這些改變包括母語教育、直資辦學、質素保證視學、內評外評、系統評估、增值指標、引入不同持份者的評鑑和參與、校本教育條例、升中新機制、三三四新學制、課程改革……等等。在這篇短短的文章中沒有可能對上述政策一一評論;然而作為基督教辦學工作者,我認為在這一連串的教育政策改變背後,有兩個最基本的教育問題是值得我們深思。

  直資學校在回歸十年期間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政策制訂者認為直資學校能提供教育多元化,讓家長有更多的選擇。但我對於傳統名校轉為直資學校並收取高昂的學費表示極度的悲哀。傳統名校轉直資是政府威逼利誘及教會沒有堅持辦學是服務所有階層的原則相互結合而產生的結果。教育政策的大混亂令名校為求自保而考慮轉制(我並不贊同這種自保心態,事實上傳統名校理應有更多條件及資源去面對收生的差異)。同一時間,政府官員鼓其如簧之舌游說名校轉制;更在制度上如學費的上限及公積金的過渡等予以配合,清除障礙。教會在此教育改革的大時代中也沒有緊守自己的辦學理念。這樣,名校轉直資的潮流便水到渠成,一發不可收拾。普通市民原本還可以享受的免費優質教育機會隨這轉直資的洪流而一去不返。在往後的日子,若想在港接受較優質的教育,便要每年貢獻更多的鈔票才可實現。不要說窮苦人家,連中產階級都要節衣縮食,犧牲家庭相聚時間來拼命增值賺錢繳付高昂的「多元智能」訓練費和學費(現在的入學制度不用筆試,好像減輕了壓力,但實況是否如此?面試入學的過程中,誰家的孩子更有利?是窮苦大眾的孩子抑或是能付鈔去周遊列國、參加面試訓練班、琴棋書畫皆有學習的孩子?)。今天很多政府高官及社會棟樑都不是出身於富貴家庭,而是靠努力考入名校就讀(入學不必理會社經背景)及個人奮鬥而成功的。然而,這種社會流動的動力將會隨著直接資助辦學模式而劃上句號,這豈不是香港教育政策的倒退嗎?這又是否在「行公義、好憐憫」?

  質素保證視學、學校自評外評、系統評估、增值指標和校本條例等措施都源於西方商管哲學中的衡工量值、外控監察,及最短時間賺取最大回報。這些管理法則故然有其可取及值得借鏡的地方;但其弊端是容易忽略人的獨特性。教育卻正正是人的工作,更是生命影響生命的工程,整個教育過程最需要重視的是人的成長,然而人的成長路很多時都是曲折而漫長。當這種商管文化在教育政策制訂者心中成為唯一的標準時,教育界便註定要受困逼;心中的無力感也愈覺沉重。更可悲的是這種商管文化和適齡人口大幅下跌的自然因素相互配合時,便為身心疲憊的教育界加上駱駝背上的最後一根稻草。教育界同工面對這種「市場」的「殺戮」,身、心、靈的健康全都奉上。沒有身、心、靈健康的同工,怎能給予學生生命積極和正面的影響?

  全盤套用西方商管哲學於育人的過程時,會否得不償失?我相信教育政策制定者若能在制定政策時加上一點點對人的信任和重視,一點點專業自主的空間,會幫助教育同工重新體現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神聖使命。

(作者為聖公會李福慶中學校長)
作者: im_cyt    時間: 13-4-15 23:00     標題: 回覆:聖士提反女子幼稚園/小學/中學15/16轉直資-請表達意見

社會的悲哀




作者: chingcging    時間: 13-4-15 23:08     標題: 回覆:聖士提反女子幼稚園/小學/中學15/16轉直資-請表達意見

最悲哀是連某些家長亦覺得有錢=讀好學校是理所當然!




作者: belkin    時間: 13-4-16 10: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yvettechow    時間: 13-4-16 11:42

本帖最後由 yvettechow 於 13-4-16 11:42 編輯

Hope no need to pay too much on extra activities if the school can provide some with less fees.  $9000 seems a quite lot for a family of 3 (two adults and one kid).  
作者: munce    時間: 13-4-16 12:56

1200 per month     每年一次東南亞旅行

So per year, it is $1200 x 12 = 14,400
Don't think this is enough even for Taiwan for 3 person !


作者: munce    時間: 13-4-16 12:57

And how come $5000 per month for  交稅?
That means over 60,000 per year! Your salary must be super high la.
作者: belkin    時間: 13-4-16 13: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TY33819    時間: 13-4-16 15:39

你每個月都供養父母, 可以扣稅。MPF一樣可以扣稅, 仲有捐款呢.. (就算當無做過慈善, 因為唔係你開支到見到), 咁都應該可以扣到最多$38K x 4 (兩公婆各有爸爸媽媽) + $12K x 2 = $176K * 17% tax rate = ~ $30k, 每月省回到 $2500。如果同父母同住, 仲可以免多D, 不過, assume 呢個年代好少同住...
作者: belkin    時間: 13-4-16 16:3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yvettechow    時間: 13-4-16 17:37

本帖最後由 yvettechow 於 13-4-16 17:40 編輯

We understand that increase of school fees will increase our burden....  Anyway, it's better for us to discuss matters about the school instead of personal income and expenses.....
作者: munce    時間: 13-4-16 18:50

But these few years we always have 75% tax refund.


作者: yvettechow    時間: 13-4-16 21:39

本帖最後由 yvettechow 於 13-4-16 21:40 編輯

Discussion on the 直資 seems useless cos most people feel that 已成定局。We can discuss the future changes and exchange information on the policy of the school.  
作者: belkin    時間: 13-4-17 00: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NatalieBaby    時間: 13-4-17 00:22     標題: 回覆:zytre2003 的帖子

一年3.6-4.2萬學費確實頗進取, 協恩和maybe跑馬地聖保祿(暫時)是中學才收學費, 都叫交少6年小學學費. 銅鑼灣聖保祿爭穿頭,  其學費多年來都是二千多元, 是普通中產較能接受的水平. 現在ssg 一開頭便近4萬, 如2015後入小一便要交足12年. 我第一眼見到報導, 感覺學校首年學費便如此高, 可見其目標亦高, 不只是擺脫政府政策這原因咁簡單, 看似要大番作為, 不知將來會否如其他聖公會直資般加完又加學費.  即使6/7萬月入的中產, 都未必/勉強應付到. 是否值,,要看埋有什麼師資,,課程優化, 課外活動,,語境, 和學費減免詳情.




作者: NatalieBaby    時間: 13-4-17 00:35     標題: 引用:有關個人開支只是想好清楚講明中產經濟壓力

原帖由 belkin 於 13-04-17 發表
本帖最後由 belkin 於 13-4-17 00:33 編輯

有關個人開支只是想好清楚講明中產經濟壓力大,要交學費好大壓 ...
能負擔12年近4萬學費, 月入估計要6.5萬以上, 不知香港有幾多%家庭有這收入, 有20%嗎? 不過要睇埋學費減免那部份, 據聞協恩頗generous but亦有家長為此學得幫人交學費,,但大家可參考下再同學校反映. 這幾年聖公會某些直資加得頗多學費,,會否問下學校能否保證某幾年內不加 &/or 加幅不高於inflation 等. 無諗住入ssg, 但路過比下意見.




作者: yvettechow    時間: 13-4-17 01:20

本帖最後由 yvettechow 於 13-4-17 01:22 編輯

回復 NatalieBaby 的帖子

聖公會某些直資 schools 加得頗多學費 every year which is a very heavy burden to mid-level parents..... For primary, the school fee is better be below/around $3000 per month.
作者: munce    時間: 13-4-17 09:32

YWPS is also a DSS, and school fees is only $1500 per month.
SSG is expecting $4000 per month which is more or less the same as DBS. They think they can be at same level as DBS?
作者: 熊貓BB    時間: 13-4-17 09:35

回復 belkin 的帖子

Thank you for sharing.  I shared your view that the financial burden is not low even for middle class.
Regarding your last paragraph, the school only mentioned that there are 104 primary school places while there are only 60 kindergarten places, giving the parents an impression that the admission rate will be higher.  However, kindergarten principal mentioned that kg students has to go through interview for P1 admission and the selection criteria include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kg, SPECIAL TALENTS, xxxx and the last item on the slide is 'connection with the school'.  So, I just wonder if ssgc kg students can only get more marks in the LAST item 'connection with the school'. The principal does not mention that the items on her slide are listed in the order from most important to least important but usually the first few items are more important, right?

A parent in kindergarten session explicitly asked about the chance of promotion of the 2014 K1 students (just received offer a few weeks ago) to primary if the elder sister (also in ssgc kg now) are admitted to ssgc primary next week,  Under existing system, the younger daughter will be surely admitted in the discretionary stage if her elder sister is studying in ssgc primary.  However, the council told her that they are now looking after 60 students, not just one or two students (means minority with sibling in primary).  So, I can feel that there is no sibling priority.  

If other kg parents hav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 please correct me.

作者: fsforth    時間: 13-4-17 09:42

NatalieBaby 發表於 13-4-17 00:35
能負擔12年近4萬學費, 月入估計要6.5萬以上, 不知香港有幾多%家庭有這收入, 有20%嗎? 不過要睇埋學費減免那 ...

校方用 affordable 去形容4萬元一年的學費,實在不太了解民間疾苦。





作者: fsforth    時間: 13-4-17 09:57

本帖最後由 fsforth 於 13-4-17 10:03 編輯
munce 發表於 13-4-17 09:32
YWPS is also a DSS, and school fees is only $1500 per month.
SSG is expecting $4000 per month which  ...

但係 DBS 只要是成績合格就可以原校直升,不需任何interview。One school, one family? 有人會去 interview 自己的家人去決定未來嗎?


成個咨詢會我只可以用虛偽去形容,老老實實,"要錢要人"的目的非常明顯。校方跟家長講金不講心,以後留得住精英學生的能力反而更差。現在津校無論中學小學的成績還不錯,轉直資不一定打得成如意算盤提升成績。





作者: uns    時間: 13-4-17 10:34

回復 fsforth 的帖子

咁即係今年9月讀小一的是否來緊六年都不用交學費?定15/16年起要交學費?

作者: 熊貓BB    時間: 13-4-17 12:18     標題: 回覆:uns 的帖子

Yes, no need to pay for 2013/14 P1 for their entire primary school life but has to pay when reach form 1.

Fee required for 2015/2016 P1 and F1 onwards.




作者: TY33819    時間: 13-4-17 13:35

針無兩頭利。唔須要 list out personal expense details, 大家都知 $3.6-4.2萬一年係好重負擔。呢個價, 似讀私校多D。懷疑學校是否未扣除政府資助的金額? 是否應該降回至一般直資的收費至 $18-$22k/年就差不多 (包括通帳因素)

如果保留津貼類別, 免學費而限制了學校進行課程的改革, 其實我也不知道是否好事? 二者取其輕, 到底放棄課程改革? 或放棄全免學費?

我個人都覺得要付費去享受優質教育是可悲的事, 但政府既然已經迫使學校要二選一, 到底又可以如果面面俱圓?
作者: yvettechow    時間: 13-4-17 14:10

本帖最後由 yvettechow 於 13-4-17 14:10 編輯

回復 熊貓BB 的帖子

Please inform me when (in which year) will the following inplement:
"kindergarten students has to go through interview for P1 admission and the selection criteria include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kg, SPECIAL TALENTS, xxxx and the last item on the slide is 'connection with the school'?
In other words, when (in which year) will K3 students undergo interview?

Thank you.

作者: yvettechow    時間: 13-4-17 14:12

本帖最後由 yvettechow 於 13-4-17 14:13 編輯

回復 TY33819 的帖子

Yeah, the newly suggested primary school fee is similar or even higher than those private primary schools.  For example, SC is $3160 for this term.
作者: TY33819    時間: 13-4-17 14:19

直資收費, 海鮮價得好緊要.. (info from http://www.chsc.hk/psp2012/psp_s ... &frmMode=search)

St Paul Co-ED $6xK, 林文燦/陸慶濤/真道/陳守仁/漢華/英華.. $1xK, 其他如 St Paul College, 優才, 王錦輝要$3xK, 當然也有$2xK 如港同, 培橋... 完全係無標準, 真係要多謝政府放寬直資收費水平~ @_@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