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趙永佳: 不做怪獸家長﹕ 告別IB,追夢吧! [打印本頁]

作者: msliwing    時間: 13-1-7 15:06     標題: 趙永佳: 不做怪獸家長﹕ 告別IB,追夢吧!



http://step-up-kids-english.blogspot.hk/
不做怪獸家長﹕ 告別IB,追夢吧!
趙永佳



明報「星期日生活」2013年1月6日



我家老大(剛滿十六歲)剛在十二月底飛往新加坡,在當地一月份開始的新學年繼續高中學業。最近順便整理一下電腦硬盤中和他有關的文件,「發現」了一份我在2007年(他十歲)時寫下的檔案,原來是我提醒自己,要他在足球比賽和訓練時要注意的事情。這份備忘共有十點﹕
1. 就算是最簡單的訓練(例如「掃把腳」傳球),都應該盡力做好。
2. 在比賽時必需時常大聲呼叫要球。就算你明明知道隊友不需要你,也要支援附近有球的隊友(因為可以分散敵人注意力)。
3. 在比賽和訓練時最少也要緩跑,不要「慢」步,因為這會令你看來很懶散。
4. 當教練說話時應該望他,不要一直盯地面!
5. 在比賽時要時常四周張望找尋敵人的位置。不要一直只盯皮球的所在。
6. 在比賽時要時常四周張望找尋隊友的位置。
7. 如在比賽時擔任前鋒,球隊防守時一定要退到中場協助防守。
8. 如在比賽時擔任後衛,當球隊反攻時應先回望身後,確定沒有敵人然後推前助攻。
9. 任何時候,尤其是失球後,不要埋怨隊友。
10. 不論球隊失球或入球,都要大聲為隊友打氣,鼓勵大家集中精神繼續比賽。



20069




看到這份清單,我的第一個反應是,他現在能自己做到嗎?在腦內「快速搜畫」一會兒後,結論是「大概都能做到」。他當時十歲,足球技術其實還是十分粗糙,只是靠拼勁和鬥志去比賽,所以在球賽中常常有頭腦發熱,亂跑亂踢的情(當然這在該年齡球員中很常見)。因此我當時在球賽中會和其他家長一樣,在場邊大呼小叫,提醒他要注意的事情。回首過去這十年來,作為老大的「私人足球教練」,這十點注意大概反映了我對他在足球運動上面的期望。


現在看來,我的思路很簡單,就是要他做到他能力所及的事情。我希望他做到的事情,不需要天分,不需要技術,只需要他集中精神,時刻提醒自己。我要求的是態度要正確,精神要集中,要時刻嘗試做好自己應做的事情。是否真的能做得到,有沒有犯錯,有沒有入球,甚至有沒有勝出比賽,在我當時來說,其實都不太重要。這麼多年來,我帶他「上山下鄉」差不多踏遍了香港所有的球場去訓練和比賽。足球成了我倆父子之間最強的羈絆,也有了不少我們的共同回憶。通過足球,他認識了不少朋友,也遇上了不少好教練,和旗鼓相當的對手。當然球賽也輸了不少,踢法粗野、滿口「粗言穢語」的對手,和完全蠻不講理、只會痛罵球員的教練也遇過。不過我相信,他在球場上學到了不少事情,也成長了許多,能夠和一群志同道合的隊友一同成長,在陽光下以熱血和汗水來練習和比賽,也將會是他一生難忘的經驗。



2012年暑假代表愉園U16遠征瑞典高菲亞盃




但作為一個「足球老爸」,我心裏其實長期都在憂心戚戚,擔心的是終有一天自己的孩子不能再在綠茵場追逐他的夢想。他現在是球隊的隊長(球隊成績中上),說實話並不是一個會用「出類拔萃」、「天才橫溢」等詞來形容的球員。大概「兢兢業業」、「勤奮刻苦」、「富團隊精神」。才是放在他身上的讚美之詞。幾年前我在這裡寫過他的足球經歷,已經用「不可能的夢?」來表達我的擔憂。實力夠不夠不是我擔心的焦點,而是他能不能有足夠的空間和機會來磨練自己的球技與狀態來挑戰更高水平的比賽。在足球世界,青年球員因為「技不如人」被淘汰而「掛靴」,本來就是必然的定律,但起碼我希望能為他争取一個比較理想的環境,來讓他應付這場淘汰賽。


不過,在香港學業從來都是足球小將們的最大敵人。於是升中時我們為他找了一家國際學校,希望他能兼顧學習與足球。這家學校念的是國際文憑(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簡稱IB)課程,最近在香港大熱,有不少本地學校也跟風開辦。他的學校是較早在香港開辦IB,系統也較完整,由Middle Year Programme(MYP,IB的初中課程)開始,不像很多的其他學校,只在O-Level之後的高中(Diploma Years)才開始。我其實很喜歡IB課程,因為它的課程對學生的基本學習能力要求很高,訓練學生獨立探究,以作業和專題研習(Project)等延續性評估,而不是以考試來決定成績。習作也強調科際整合和多元能力的展現,如老大有一個中文習作是要拍攝短片來介紹茶這種中國傳統文化,物理的家課是自己製作一台投石器的模型,英文就以人權作主題教學,作業是一封寫給某國元首為最近該國的人權問題發表意見的信。印象最深的是他兩年前(中二)的人文科(Humanities)習作,是要去一個香港的社區實地考察,並寫成報告描述社區的發展。因為他的小學老師周綺薇(詳情見《推土機前種花》)正在關注深水舊區重建問題,於是就和他兩人一起去K20-K23重建區走了一整天,並向他解釋了一些市區重建的問題。這些課業,都不是在主流本地學校都可以「享受」得到,而且IB特別強調「基本功」,每份作業的資料來源都要按照指定格式列得一清二楚。想起我那些在本地公開試中考得優良成績的學生,就算我們三番四次叮囑,還是忘記要做好citation,真是啼笑皆非。


不過好日子過得特別快,到了去年(Year 10, 等如中三),我開始發覺他花在家課上的時間愈來愈長,而且因為他每星期也有二至三次足球訓練,訓練之後往往因為要完成家課而熬到晚上一時多才能睡覺。IB的家課強調搜尋大量資料,加以綜合,並反思才能完成,因此腦筋轉得不夠快的老大每每要花上兩三個晚上才能完成一件家課。如果同時有多過一項作業或有測驗的話,他就不得不放棄練習在家寫作業或溫習。


他的責任感極強,也不容許自己的成績太差,於是「捱更抵夜」的情形就愈來愈常見。起初我們還懷疑是不是老大天生魯鈍,於是向他的同學、學長查詢,又在網上搜尋,發覺每晚因為「衝」習作而只睡上幾小時的情在IB是非常普遍。而且因為香港的IB成績普遍甚高,學校之間的評比嚴重,家長給學校的壓力又大,因此香港的IB比海外的要求似乎就更高,評估也更多,而香港IB學生的高分背後,卻是補習成風。老大的成績不過不失,七分滿分大概都有五分,在班上可算是中上水平。但我和老媽商量,發覺長此下去不是辦法,於是又發揮我們的「怪獸家長」本色,四處打聽是否還有其他選擇。方才發現,IB已經在不知不覺間壟斷了香港的國際學校,雖然很多還有GCE O-level的課程,但到了高中,就差不多只有IB課程,再也沒有傳統的GCE A-level。IB課程其實是為少數優秀同學設計,主流本地學校的競爭和課業要求,當然也不是老大所能應付,於是唯有開始考察海外課程,因為他已有不少同學、朋友,在中三前後已經負笈海外,到了英國或澳洲升學。


本來的Plan A是在完成MYP(今年暑假)之後到英國升學A level,但後來發覺他到了英國,也差不多代表他的足球生涯也要結束。因為我心知肚明,他的實力和英國同齡球員有一段距離,而且在學校寄宿,他再也不可能跟隨當地球會的青年軍訓練。和他再三商量之後,他表示希望在香港把IB課程「捱」完,我們也暫時打消海外升學的念頭。


但「柳暗花明」,在今年開學之後,一方面他的功課壓力愈見沉重,訓練也只能每星期出席一次,狀態大不如前。另一方面,他的一位隊友決定往新加坡升學,也就再次重燃我們的「逃出香港」念頭。隊友的爸爸也是球圈中人,人脈豐富,在新加坡找到一家罕有而歷史悠久的私立教會學校,開辦英國IGCSE O-level及GCE A-level課程。而且他在該地也找到一位足球教練作為孩子的監護人,在他家裡寄宿,亦找到當地球會青年軍給孩子「落班」。


我們知道之後,就開始蒐集資料,發覺IGCSE及GCE A-level的深度和廣度比IB都不可同日而語,相信老大應該能應付。新加坡的足球水平整體卻比香港高一點,國際足協排名是154(香港是163),職業聯賽水平也比香港高。而且他也曾被現在球會選派到新加坡短期訓練和比賽,也是在該位教練家中借宿,對當地環境、足球水平都已有一點認識。因此我們覺得,他到新加坡升學,一方面可以避開那個折磨人的1B,另一方面又可以在一較高足球水平的地方繼續踢球,可謂一舉兩得。他和朋友一起,可以互相照應,而且新加坡民風淳樸,監護人也是以紀律嚴明見稱的足球教練,他們「學壞」的機會比在西方國家當然較小。因此,我們就願意賭上一把,送他到新加坡。




2011年於新加坡集訓與當地隊友合攝







老大到了新加坡,足球生涯是否能更進一步,學業是否能兼顧,當然還是未知之數,但我們兩老覺得起碼我們為他找到一條「生路」,讓他能在一個較寬鬆的環境下來繼續做他喜歡做的事,追尋他的夢想。將來他是否能在足球道路上成才,我們並不抱太大期望,但我們作為家長,最少知道自己已為他盡了力,為他鋪了一條為將來打拼的道路。今時今日,中產家庭的孩子,大概大學畢業是最低要求,而他如留在香港,大概要考進「心儀」大學課程,也要有一番折騰,也難免要在足球與學業間作兩難的選擇。他現在的很多隊友,也就正面對這個兩難的局面。除了極少數已經「投降」的朋友之外,大部分的隊友也是每次訓練都在掙扎是否能參加,到了考試季節,就只有小貓三兩來練習。到上了中六,就更是只能「吃老本」,光比賽不練習。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到,現在香港學界的比賽,年齡最大的甲組最高水平Division One的冠軍差不多已經被幾家不以學術水平見稱的學校壟斷?學業與足球,永遠是香港的足球小將們的兩難。


事實上我愈來愈覺得香港不適合年輕人成長。整個中學教育制度,都只是被設計成大學的預備班,對多數未必有能力升讀大學的同學來說,高中可說是一場噩夢。但我們也沒有為這些年輕人提供其他的出路,好像如果高中文憑試考得不好的話,大部分家長同學都會選擇副學士或副學生先修班,希望再「博」一次入大學的機會。就算好像我們一早決定不跟隨主流升學,卻又發覺在競爭之下,還是和主流一樣,「one size fits all」沒有選擇。在這條擠進大學的窄門途中,除了少數早早放棄或幸運地有父母全力支援的同學之外,大概運動並不是一條很多人可以選擇的道路。林書豪的傳奇,是他可以學業與籃球都取得優異的成績,但他的成功,除了因為全力為他撐腰的家人之外,可能也是因為他們早已移民到了美國?試想像,如果林書豪生在香港,甚或台灣,他能夠學體兼修的可能性有多高?


我是念社會學的,知道很多事情,不是同學的錯,不是家長的錯,也不是學校的錯,是整個社會一起製造出來的結果。我們不能改變這個社會制度,也在香港無路可逃,有能力的唯有一走了之。老大現在非常幸運能在異鄉找到一條可能容許他繼續尋夢的道路,不知道香港的年輕人何時方能享受到一個能給他們成長、發展以至追尋夢想的環境?



作者: lillymarie    時間: 13-1-7 16:59

多謝分享!
作者: cellon    時間: 13-1-7 21:59

本帖最後由 cellon 於 13-1-7 22:00 編輯


孩子十六歲了,家長仍未學會放手?


作者: feiji    時間: 13-1-7 22:33     標題: 回覆:趙永佳: 不做怪獸家長﹕ 告別IB,追夢吧!

Thanks for your sharing.




作者: Jane1983    時間: 13-1-7 23:02

佢的所謂吾怪獸,其實都幾怪獸。
作者: hhy2007    時間: 13-1-7 23:21

很感慨。很難得。做了我們很多人不敢做的事,放手讓小孩追自己的夢,幫小孩承擔以後的後果,this is something that a lot of us can NOT afford.
作者: 701003    時間: 13-1-7 23:22     標題: 回覆:趙永佳: 不做怪獸家長﹕ 告別IB,追夢吧!

修路工人




作者: lillymarie    時間: 13-1-8 06:54     標題: 回覆:趙永佳: 不做怪獸家長﹕ 告別IB,追夢吧!

明知道孩子未必成為足球明星,但仍盡力替兒子找出路,成全孩子的足球夢。我看古今中外的父母都是這樣去幫子女。




作者: sell2japan    時間: 13-1-8 09:03

作者說:『我其實很喜歡IB課程,因為它的課程對學生的基本學習能力要求很高,訓練學生獨立探究,以作業和專題研習(Project)等延續性評估,而不是以考試來決定成績。』
首先是他自己喜歡IB,並不是他兒子;最後又是他幫兒子決定走回頭路,讀GCE- 一個以考試來決定成績的課程。
作者: CHAN-2    時間: 13-1-8 11:27

Jane1983 發表於 13-1-7 23:02
佢的所謂吾怪獸,其實都幾怪獸。
超級怪獸家長!


落場比賽要聽從教練指導,仲點樣記住家長個D備忘!

成功的球員都有自己的個人風格,在球場中發揮自己的潛能。

過度的干預和操控,令孩子失去自我摸索的空間,難以成長。


作者: pandean    時間: 13-1-8 13:05

可能文章寫得麻麻地,我都看唔出個仔好中意足球,好似系阿爸系度追一個足球夢想多些……
作者: 四隻貓    時間: 13-1-8 13:33

pandean 發表於 13-1-8 13:05
可能文章寫得麻麻地,我都看唔出個仔好中意足球,好似系阿爸系度追一個足球夢想多些…… ...

文中講佢仔仔都好投入IB 課程, 又肯自發地找資料做功課, 我直覺覺得孩子係樂在其中. 文中似乎無講過小朋友自己既感受,小朋友可能好享受功課上既挑戰, 但似乎是父母怕孩子辛苦捱夜而幫孩子決定轉校......

我都有感係爸爸把自己既夢想交付俾孩子去達成.
其實如果想投身職業運動員, 單靠努力未必成事, 始終運動係受先天身體條件影響極大的.

作者: CHAN-2    時間: 13-1-8 14:17

四隻貓 發表於 13-1-8 13:33
文中講佢仔仔都好投入IB 課程, 又肯自發地找資料做功課, 我直覺覺得孩子係樂在其中. 文中似乎無講過小朋友 ...

文中提到羨慕林書豪在美國的成功,實在多餘。自己想追足球夢,卻不去足球強國升學及尋覓機會,反而走去弱勢地方。咁去澳門仲勁,有機會玩埋亞運。

作者: ha8mo    時間: 13-1-8 14: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laorenjia    時間: 13-1-8 15:05

這是一個奇怪的世界。我本來並没有留意樓主轉貼的文章,但卻奇怪回帖大多是負面的。跑到樓主所貼的網站一看,奇怪:一對夫婦,男的是大學教授,女的任教中學英文多年,自覺是非典型家長,有膽送個仔入自然學校,但喺呢度,就俾我哋講成「文章寫得麻麻地」,係「超級怪獸家長」,有趣。
作者: annie40    時間: 13-1-8 15:06

我是普通网友, 真高兴地看见各位家长心明如镜!

作为学者,思路矛盾, 究竟个学位是怎样读回来的.

作为念社會學的,已认定不能改變這個社會制度.也在香港無路可逃,有能力的唯有一走了之。 啊! 真为念社會學的人悲哀, 原来基本功是'神行太保', 遇难即逃遁.

作为家长, 唔多happy 阿仔的IB平均科目得五分, 咪认真坦白话唔满意呢只基金表现(即学校) 和投资策略程式(即 IB, GCE , SAT),今天是基金自由行, 绝对有权選完又再選的.

作为一位负责任的男人, 想休妻就休妻, 直话直说吧! 不用这么多借口和理由的.  特意赞文一番,只想博得天下人认许吧!  

很想知道趙永佳先生是那间学校的'人之患',可以考虑敬而远之!




作者: Yukyuk    時間: 13-1-8 15:18

本帖最後由 Yukyuk 於 13-1-8 15:19 編輯

回復 annie40 的帖子

趙永佳: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亞太研究所副所長,研究興趣為東亞社會、社會運動及社會發展,常認為漫畫是了解社會的一扇窗。閱讀動漫畫超過三十年,最愛漫畫家包括浦澤直樹、手塚治虫和尾賴朗。
http://www.books4you.com.hk/48/pages/pages12.html



作者: annie40    時間: 13-1-8 15:26

回復 laorenjia 的帖子

這是一個奇怪的世界。我本來並没有留意樓主轉貼的文章,但卻奇怪回帖大多是負面的。跑到樓主所貼的網站一看,奇怪:一對夫婦,男的是大學教授,女的任教中學英文多年,自覺是非典型家長,有膽送個仔入自然學校,但喺呢度,就俾我哋講成「文章寫得麻麻地」,係「超級怪獸家長」,有趣。
*****       *****      ******
转贴文章, 在这边一般是赞多于弹, 因为不少是很有启发性的,  当家长的学问, 往往跟父母的专业工作毫无关系的, 反而因为是大學教授或专业人才, 容易自以为是, 一样是无程程埋堆埋错左去怪獸家長个地头.  读自然學校也好, 念IS, LS, 海外学校也好,  只代表我们对子女有期望, 甚至是极高期望, 並不等同我们没有怪獸家長的genes. 有就要认, 相互鞭策, 道理好简单!
作者: lillymarie    時間: 13-1-8 15:33

有沒有人看過明報這篇文章?標題是趙永佳立的嗎?

其實“怪獸家長”的定義因人而異吧?
努力去找一所適合的課程,可讓囝囝繼續足球訓練的,被稱為怪獸。
要囝囝完成在港的IB課程,不管他是否有能力和時間繼續足球訓練,亦被稱為怪獸。

想深一層,可能個個都是怪獸吧?
作者: ha8mo    時間: 13-1-8 16: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lillymarie    時間: 13-1-8 16:31

ha8mo 發表於 13-1-8 16:09
South Island同West Island係咪讀IB架?

點解佢地D足球咁鬼勁?
其實你問的問題和趙永佳分享的無乜關係。他只是說自己的孩子和他認識的孩子的情況,不排除有人足球勁同時又讀得掂IB。你自己的小朋友是否讀IB同時又玩足球?
另外,你的問題亦不是在回應我所講的。

作者: ha8mo    時間: 13-1-8 16:4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nnie40    時間: 13-1-8 16:56

深一層,可能個個都是怪獸吧?
****    ****
十分认同以上!

趙永佳先生为儿子選换学校和课程, 並没有不妥!

只是受不了他把转校,转课程, 转环境的理由归咎于香港社会, IB课程, 学习风气等, 更说香港IB學生的高分背後,卻是補習成風. 笔者也说IB功课毫时, 我也想不通何以还有空闲往補習,有得挑, 聘请高级书童帮手做功课就差不多.

环顾友好间, 也有不少孩子热爱音乐,热爱运动,热爱艺术的, 虽然念IB, 並不代表要放弃所好的.  何不考虑是把战线拖长. 记得Jeremy Lim 也曾经提及高中时有减少练习时间, 专心读书和考试的, 林書豪不是super man, 也要取舍和兼容的, 學業與籃球是个人长时期的努力成果. 家人撐腰只是精神上支持而已,  移民到了美國的华人数以百万, 运动出色的暂时只的Michelle Kwan, Jeremy Lim,

在欧美學體兼修的孩子很多, 因为他们的家长相信學體兼修的必然性, 反观我们老早认为这是mission impossible. 未开车就话部车挨不到.........其实是部车唔得定系个司机怕死呢?









作者: CHAN-2    時間: 13-1-8 17:27

看看一個朋友女兒的成功故事吧:

http://hkswim.com/chanyuning.html

作者: lillymarie    時間: 13-1-8 18:29

CHAN-2 發表於 13-1-8 17:27
看看一個朋友女兒的成功故事吧:

http://hkswim.com/chanyuning.html
身經百戰,又體驗過港美兩地學習模式,Elaine坦言香港對學生運動員的支援仍有一段距離:「美國讀書條件配套甚佳,很支持運動員訓練,學校會投放很多資源,除了提供系統化的游泳訓練,更設有專責部門為你安排上課時間,另有Tutor單對單進行補習,避免因訓練而錯過學習,香港現階段還未做得到。」

文中沒提及她是否也讀IB課程喎!




留學期間,Elaine的游泳與學業表現一直穩步上揚,全因她一直堅守目標:「眼見很多朋友因為運動而荒廢學業,或為了讀書而放棄運動,兩種情況都不是我想見到的。我算是好勝的人,想用行動證明,自己是有能力同時兼顧兩方面。」


不能兼顧兩者的人很多也是事實呀!

作者: CHAN-2    時間: 13-1-8 19:00     標題: 回覆:lillymarie 的帖子

"文中沒提及她是否也讀IB課程喎!"
她不是讀IB。
"不能兼顧兩者的人很多也是事實呀!"
當然,但要成功就必須靠自己努力。順從自己的心,而不是父母的安排。




作者: cellon    時間: 13-1-8 19:40

本帖最後由 cellon 於 13-1-8 20:35 編輯
CHAN-2 發表於 13-1-8 11:27
超級怪獸家長!
落場比賽要聽從教練指導,仲點樣記住家長個D備忘!
成功的球員都有自己的個人風格,在球場中發揮自己的潛能。
過度的干預和操控,令孩子失去自我摸索的空間,難以成長。

那個年青人很可悲,十六歲了,仍要面對每天在身邊盤旋的怪獸直昇機!
在不斷的干預和操控下,哪裡還有自我摸索的成長空間?
溫室雖好,但一旦離開溫室,仍能在大自然中成長嗎?
孩子在操控下追逐的,是他自己的夢,還是家長兒時未完的夢?
孩子弄清楚自己是自小喜愛足球,還是自小「被喜愛」足球?
巴西的足球明星,哪一位是在這種溫室下栽培和操控下成長的?

十六歲的年青人,向怪獸和直昇機說不,告別操控,追逐自己的夢吧!



作者: hhy2007    時間: 13-1-8 20:52

其實可能是小朋友喜歡足球多過家長。小朋友運動成績好一般與家長的支持是息息相關的。這種支持包財力,體力以及心理各方面。家裡有一個小朋友執著運動對家長而言是蠻有挑戰性的一件事。如果小朋友能夠放棄運動而專注讀書對家長而言其實是一種解脫。很多時候是小朋友不願放棄,家長才盡力支持到底。時常是越是讀書好的小朋友就越想挑戰自己,希望自己能夠做到別人做不到的。當然很多時候結局大都未盡人意,但努力過才不會後悔甚麼。我就是家中有此一女,才會感受到文章中父母的難得。
作者: lillymarie    時間: 13-1-8 21:12

我心中亦在疑惑嘲笑唾罵文中父親的人,自己的孩子是否曾為兼顧IB與運動而掙扎過?

紙上談兵很容易。
作者: mirage    時間: 13-1-8 21:12

有幾點想說:1)巴西的足球明星,除了蘇古迪斯,那一位是高材生。2)non jupas 對IB要求高是事實,有ex-I bank worker 開IB 補習社收600 to 1200 per hour 也是事實。3)發覺兒子不是Ib 材料跳船是罪,在名校中五前放棄DSE出外留學被人讚英明。4)在EK,不認同IB實被人鬧。
作者: pandean    時間: 13-1-8 21:48

本帖最後由 pandean 於 13-1-8 21:52 編輯

回復 laorenjia 的帖子

你的回复讓我想到是否自己把文章看得太粗太快,對其的評論有偏頗,於是從頭再看一次,好像還是得出同樣的感覺。

首先我沒聽說過作者,不知道他和他妻子的學歷或其它成就等背景,個人學歷頭銜等從不影響到我對其文章or觀點的評論,所以這裡還是具體探討文章內容比較好。

文章的題目是:不做怪獸家長﹕ 告別IB,追夢吧!我一看題目猜想文章講的應該是父母比較開通,不強迫孩子走常規的道路,讓孩子追尋自己真正的夢想。一句“追夢吧”給我的感覺很不錯。但細看文章內容,卻處處都讓我感受到是父親在追夢。

我從文看到一位父親幫兒子做的超級詳細備忘,多年後父親檢討孩子是否做到備忘裡的內容;孩子年幼時父親幫忙選校兼顧足球,長大后父親來發現孩子因為總總原因而無法兼顧練球、球技退步,父親著急,父親四處打聽,父親想辦法解決提出方案……孩子呢?

孩子常踢球為之努力多年,喜歡足球是肯定的。但是以此為職業做個足球員的夢想是個更高的層次,遠非喜歡踢踢球那麼簡單。喜歡足球到什麼層度?做一個球員的夢想有多強烈?對自己的夢想有多堅持?在現實與夢想衝突的時候孩子做了什麼?我在文章中卻一點沒有看到,我只看到兒子在沒有壓迫的情況下自己對學業有要求,兒子為學業放棄很多練球時間,兒子希望先完成香港的學業拒絕對父母升學海外來更好練球的建議……

作者要講自己的非怪獸教育經驗可以寫一下自己如何幫助孩子實現夢想,但夢想和人生主導者肯定應該是孩子的。現在作者卻寫成自己事無鉅細都包辦的夢想的主導者一樣,又怎能怪人看了後覺得他才是怪怪的“怪獸”家長呢?

當然文章也多次提及父親不以學業成績為孩子的唯一方向,不用比賽成績去評價孩子的夢想的價值,這確實有值得讚賞的地方。因此我會猜想他不是個會自己定了個夢想就逼孩子成就的父親。但願是他文筆不好或一時未能表達好。不過文章是上報給大家看的,又不是博客日記寫來自愉一下的,作為教授的他真是要反复讀讀自己寫的文章修改幾次再來發表的。

作者: cellon    時間: 13-1-8 22:11

pandean 發表於 13-1-8 21:48
...
我只看到兒子在沒有壓迫的情況下自己對學業有要求,兒子為學業放棄很多練球時間,兒子希望先完成香港的學業拒絕對父母升學海外來更好練球的建議…
作者要講自己的非怪獸教育經驗可以寫一下自己如何幫助孩子實現夢想,但夢想和人生主導者肯定應該是孩子的。現在作者卻寫成自己事無鉅細都包辦的夢想的主導者一樣,又怎能怪人看了後覺得他才是怪怪的“怪獸”家長呢?
...
同意,說出了重點。


作者: laorenjia    時間: 13-1-8 22:58

本帖最後由 laorenjia 於 13-1-8 22:59 編輯
pandean 發表於 13-1-8 21:48
回復 laorenjia 的帖子

你的回复讓我想到是否自己把文章看得太粗太快,對其的評論有偏頗,於是從頭再看一 ...

記得許多年前去旅行時跟鴨仔團導遊聊天,問佢最驚帶乜團。佢話最驚帶教師團,啲團友當正仲喺學校,而領隊導遊就係佢哋嘅學生。我沒有逐字推敲趙文,只是好奇趙的自我形像與眾人感受反差之大,其中可能是趙的身份不自覺地滲入文中,倒不一定是他兒子「被喜愛」足球。

其實現在各大學已越來越寬鬆對待運動員入學。一友人的DBS儿兒子已有本地大學表明一俟DSE成績達最低入學資格就可入學。自李啟淦後,香港泳隊陸續有人升讀栢克萊,現役就有區鎧淳同韋漢娜。但運動成績未到接近港隊水平或屬冷門項目就要靠自己了。看趙文可推測他其實有以下盤算:兒子新加坡GCE A level後回港以non Jupas升大,作為大學教授的趙應計算過這樣入學機會較大,兒子可繼續踢波;回來不了就轉赴英倫升大學,放棄足球夢。憑良心說,他的一番打算,並不為過,畢竟教授的兒子不一定可以學業傲人。有一友人,貴為大學一系主任,兒子恰恰最差嗰科,天意總弄人。

作者: 小米米    時間: 13-1-8 23:24

我並不認同作者這種處處「機關算盡」的家長本色。

不過,正因為他跟太太都是知識分子,又是教師的, 於是在家長身分上,又有太多自覺的專業的「遠見」; 看他如何籌謀兒子足球前途,甚至可影響學業怎鋪路, 有幾多家長會像他這樣下決定? 孩子的足球天分又不是「超高班」,若只是中游而已, 有幾多家長敢將興趣跟學業放在同等位置? 至少我兒若如趙永佳兒子一樣, 我該不會送他去新加坡「追夢」。

至於 IB課程, 其實趙教授究竟為何如此肯定自己的兒子不可以應付下去? 不過, 若他已將兒子的足球興趣與學業放在相同位置, 我想他真的怕 DP兒子難以應付。

  
作者: cellon    時間: 13-1-8 23:49

小米米 發表於 13-1-8 23:24
我並不認同作者這種處處「機關算盡」的家長本色。
不過,正因為他跟太太都是知識分子,又是教師的, 於是在家 ...

這是一篇很諷刺的文章,標題寫著「不做怪獸家長」,但文中作者卻表達著的那種事事安排操控,處處機關算盡的「怪獸家長」本色。


作者: msliwing    時間: 13-1-9 00:58

用"機關算盡"咁的評語又真的好負面! 而且我覺得16歲並不是已完全長大的年齡,有父母的建議及引導實不為過。他是盡自己能力支持兒子的足球夢!在唯有讀書高的中國人社會實在難得。我是很欣賞作者的親身分享。香港經歷過第一年dse的洗禮,造就更多的人對IB是趨之若鶩,實在是大熱!而在ek也有好多正面的分享,大眾言論覺得讀到IB就是醒目,叻仔。筆者的另類經歷不正好給我們這些後人多角度的了解嗎?已前已有ek高人再三提醒不是人人適合讀IB,現在就有人願意現身說法,而他也實實在在寫出了他中途𨍭軚的原因和如何作出新的選擇。有人漏夜趕科場,有人辭官歸故里!其實都只是一種選擇呀!



作者: annie40    時間: 13-1-9 13:53

回復 hhy2007 的帖子

原来大家是同道中人, 小女也热爱运动, 看着这些孩子的坚持和梦想, 跟想做领袖人物和大文豪一样是很了不起的好事,  我是没办法不去支持啊!

好奇心让我尝试了解运动员心态, 並对女儿运动上的支持, 走左去长跑, 多年所见, 运动总是给予孩子的正面能量如自决,自主,自律,自控等, 再加上运动后身心愉快, 身体健康,精神饱满. 记性特佳, 甚少倦容病容,  积存的quality time 便刚好cover 了每天花在运动操练时间了. 我也常常问自己如果孩子只是专注学业, 成绩会否更好, 答案可能是未必, 一个没有heart, 没有passion 的人, 只听从父母的话努力学习, 生命还剩下甚么,如果只不过是简单的上大学, 念喜欢的书, 不是难事吧! 因此学运两全还是可以的. 大家必想得太悲观. 就算不能两全, 只能做好其中一件事,也很了不起呢!

楼上飞机师的儿子前几年仲系停车场玩滑板老是被赶走, 只有等夜深人静时才玩, 我们没投诉他吵嚷, 今天二十岁已被录取入港龙当实习机师了, 应该运动身手很灵活吧!


作者: annie40    時間: 13-1-9 14:04

回復 msliwing 的帖子

念IB 的需要思维能力高,最好有文采, 平常事是花七天做的功课未必比别人花半天做的出色, 看似很不公平, 却又十分公平啊! 老师要求件货正又靓, 而非计较标准工时.
作者: sell2japan    時間: 13-1-9 14:54

回復 annie40 的帖子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作者: hhy2007    時間: 13-1-10 14:28

本帖最後由 hhy2007 於 13-1-10 14:51 編輯

回復 Annie40

Annie,

運動員的心態,我想大概Whitney Houston 的那首One Moment in Time表達的最為貼切。沒有經歷過的人很難理解。我也是跟著女兒這幾年“上山下海”的訓練和比賽,才真正開始理解和尊重每一個運動員。大概是現在還沒有讀到IBDP, 所以暫時還可以兼顧到讀書和訓練,以後運動方面能走多遠,還是未知。但學校的advisor 一直對我女兒及其學生講,讀書好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他希望他的學生能夠go beyond, 在這段求學期間除了讀書以外放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因為以後走入社會,很多時候就沒有這種奢侈了。我們作為家長,聽後當然感觸很深,只要能力所及,便沒有理由不支持。學習和運動這幾年,和你的孩子一樣,她苦苦甜甜的每一天都活得很充實。大家一起加油努力吧!   

作者: cellon    時間: 13-1-10 21:39

本帖最後由 cellon 於 13-1-12 22:50 編輯
msliwing 發表於 13-1-7 15:06
http://step-up-kids-english.blogspot.hk/
不做怪獸家長﹕ 告別IB,追夢吧!
趙永佳

趙先生,明白你是為了子女好,但請明白,方法可能錯了。
若想孩子追他自己的夢,最重要不是告別IB,而是要告別背後緊緊抓着孩子不放的手。

趙先生,不做怪獸家長,告別操控,學會放手,讓孩子追他自己的夢吧!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3-1-10 21:58

雖然很多還有GCE O-level的課程,但到了高中,就差不多只有IB課程,再也沒有傳統的GCE A-level。

xxxx

香港重有 Kellet and Harrow run GCE A-level。

達到同樣入大學的機會,A level 比 IB 慳時間? 我有點懷疑。 不過專科如醫,工程可能 A-level 比較專注,比較有利。
作者: 剛果公主    時間: 13-1-10 22:47     標題: 回覆:shadeslayer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囝囝爸    時間: 13-1-11 11:59

以前香港是亞洲足球王國,與南韓並立。新加坡從來是魚腩中的魚腩,至今如是。因要培養兒子足球出人頭地,送到一個足球世界排名一百五十幾國家,唔去英國,就因技不如人,寧作鷄口,不為牛後,阿Q精神!香港足球世界排名一百六十幾,我仍然相信香港足球高於新加坡。

讀IB辛苦,又覺香港學制不好,移讀新加坡。看過「小孩不笨」電影的,新加坡的教育"傳統",和其他亞洲發達國的競爭一般如是。最近一個由國際有名機構的統計調查,新加坡人最為冷漠和不快樂。

運動和學業都避重就輕,不是怪獸,不是向好,是鴕鳥自想,無厘頭!

作者: annie40    時間: 13-1-11 13:16

回復 shadeslayer 的帖子

香港重有 Kellet and Harrow run GCE A-level。
*****   ****    ****
Harrows 岩岩开, 由小学低班开始收生, 有排未开GCE A-level, 佢个仔已经16岁, 等唔切了.

Kellet 现在的最高班, 好似是中四, 中五(year11) 考完IGCSE, 仲未肯定是否开成预科班(year 12, 13), 鬼仔大部分已回老家, 唐人仔要念GCE A level, 多数去英国读.


作者: mirage    時間: 13-1-11 13:23

Harrow 有grade 9 la,後年就有GCE a level .
作者: Annie123    時間: 13-1-11 15: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nnie123    時間: 13-1-11 15: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ha8mo    時間: 13-1-11 16: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bobo101^*^    時間: 13-1-11 16:23

Thank you for your sharing

作者: Jane1983    時間: 13-1-11 16:34

如果佢吾提怪吾怪獸,吾講到「追夢」咁grand,吾敦起個學位款教人教仔,只係分享,咁會好好多。
作者: hhy2007    時間: 13-1-11 16:58

回復 ha8mo 的帖子

那個小孩的“夢”可能是既可以讀書又可以踢足球。他能夠在付出大量運動時間的情況下還可以保持 MYP 各門分數達到5 and  above, 就可以看得出這個小孩讀書方面是很有潛質的。文中提到他們的底線是一定會讀大學,當然我相信目標是個decent的 university。從文中看得出,這個底線應該不難達到。只是選擇大學專業時不能選那些要求在校做實驗等等諸如此類的科系,因為如果打聯賽,需要請假出外比賽,可能沒辦法完成學校科目要求,而延誤畢業時間。也許正是因為趙生是Ivy league 學校畢業,所以才會對讀書以及人生成長這件事比其他人看得更透徹。那個小孩的目的可能並沒有想做職業足球運動員,而只是他在一邊讀書一邊踢球中自我感到fufilled而已。

當然每個人的理解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我的理解未必對。

作者: ha8mo    時間: 13-1-11 17: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ha8mo    時間: 13-1-11 17: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囝囝爸    時間: 13-1-11 17:32

本帖最後由 囝囝爸 於 13-1-11 17:33 編輯
Annie123 發表於 13-1-11 15:14
如果孩子像 jeremy lin,運動出色 + 讀名大學當然最好。
但如果孩子沒有這個料子,但又不想放棄運動,而同 ...

如果力有不逮,小塘大魚不為過。不過老爸對兒子從小足球培訓欣欣祈望,放到另一個足球小塘地方,就算大魚非大。去新加坡讀書未必小塘,任何學制達到一定成績都要付出,不要看低新加坡學生能力。爸爸心以為求變有變,實則或為無變,舒展一番,只是自我感覺良好而已。

其實兩者難以並好,未有英國同齡水準,以足球為生也不切實際,讀書為本,足球作為業餘愛好,可伴一生。



作者: awah112    時間: 13-1-11 17: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judy    時間: 13-1-11 17:40

但「柳暗花明」,在今年開學之後,一方面他的功課壓力愈見沉重,訓練也只能每星期出席一次,狀態大不如前。


鬼咩,一星期訓練一次,都叫得做訓練,仲話本身有興趣添?


作者: hhy2007    時間: 13-1-11 17:42




judy  分數達到5係唔係好易得到呢?去年IB文憑試平均都多於36啦
---------

文中提到那個孩子的各科成績是5 and above, 那麼他的各科平均成績應該超過5. 讀IB MYP總共8科,一不小心某科成績是4的人大把。另外也看個別老師,有的老師評分很嚴,所以這種情況下就算學生讀書不錯,該科拿4分也很有可能。我們的經驗是,資質平平的小孩,如果用心讀,5-6分不難,7分不易。但如果用心不夠,不容易混過去。到IBDP, 如果不用心是很難拿到36分或以上的。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1-11 17:44

回復 囝囝爸 的帖子

你正正講出多年前我在預科及半職業足球 (預備組) 之間的爭戰。最後選擇學業為主,足球為副。
就算香港有獎項,到英國讀書,先知道兩地足球距離有多遠,衛生波會適合我。

作者: judy    時間: 13-1-11 17:57

本帖最後由 judy 於 13-1-11 18:44 編輯
新加坡的足球水平整體卻比香港高一點,國際足協排名是154(香港是163),職業聯賽水平也比香港高。

全篇冇嘢,不過呢段有啲搞笑。國際足協排名是154,叫做好差,不過香港仲差。如果佢本身唔係"慈"性激素太多,佢大嘅會咁寫:新加坡的足球水平在國際足協排名是154,香港是163。和香港差唔多咁差,係呢啲足球落後地區落隊,大概不用操練太多,一星期一次吧?

希望佢對IB的吹捧不是基於"慈"性激素太多吧!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1-11 18:16

awah112 發表於 13-1-11 17:36
haha...同學去英國讀書,放學就去踢足球,乜國籍都一樣可以落場踢,落場''追夢''.
去英國讀書,踢足球,似乎正路 .
在英國我一星期可以室內室外踢三至四場,體能及技術是要浸返嚟!
作者: Annie123    時間: 13-1-11 18: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cellon    時間: 13-1-11 18:55

judy 發表於 13-1-11 17:40
鬼咩,一星期訓練一次,都叫得做訓練,仲話本身有興趣添?

小朋友可能係「被有興趣」,遠赴新加坡這個世界知名的足球王國,去追爸爸未完的夢。


作者: cellon    時間: 13-1-11 21:21

本帖最後由 cellon 於 13-1-11 21:21 編輯
囝囝爸 發表於 13-1-11 11:59
以前香港是亞洲足球王國,與南韓並立。新加坡從來是魚腩中的魚腩,至今如是。因要培養兒子足球出人頭地,送到一個足球世界排名一百五十幾國家,唔去英國,就因技不如人,寧作鷄口,不為牛後,阿Q精神!香港足球世界排名一百六十幾,我仍然相信香港足球高於新加坡。
...

不上網search,哪位可以說出一些新加坡球星的名字?
By the way, 新加坡有球星嗎?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1-11 21:54

cellon 發表於 13-1-11 18:55
小朋友可能係「被有興趣」,遠赴新加坡這個世界知名的足球王國,去追爸爸未完的夢。

...
我一早講左!
作者: CHAN-2    時間: 13-1-11 22:05     標題: 引用:Quote:但「柳暗花明」,在今年開學之後,一

原帖由 judy 於 13-01-11 發表
鬼咩,一星期訓練一次,都叫得做訓練,仲話本身有興趣添?
自己一直都玩下衛生籃球,隊友由60後至 90後都有,各自只為興趣,其中年長的每星期打一次或以上(要抽時間陪家人),年少仍在學的,除非唔得閒,基本上每天上學都打,假日再和我們打。去年考DSE隊友,只是在考試前兩三個月減少打球次數。
可能我們這些業餘愛好者,只是尋開心,比唔上人地「追夢」咁勁。




作者: CHAN-2    時間: 13-1-12 09:31     標題: 回覆:CHAN-2 的帖子

本帖最後由 CHAN-2 於 13-1-12 09:53 編輯

講開籃球,香港有出色的甲組球員,更上一層樓去CBA「搵食」,而CBA出色的球員,也曾去NBA搵食,此為追夢吧!
反之,近年有些在NBA被淘汰的球員去CBA落班搵食,此為無奈!



作者: jinjinchan    時間: 13-1-12 12:05

非常好的分享,有血有肉的經歴。作家長不易,作運動員家長不易,作一個優秀的運動員的家長,是非常不容易呢!
加油!

作者: samuel89    時間: 13-1-12 12:40

囝囝爸 發表於 13-1-11 17:32
其實兩者難以並好,未有英國同齡水準,以足球為生也不切實際,讀書為本,足球作為業餘愛好,可伴一生。
囝囝爸應該系足球的業餘愛好者.......想請教一下我個人的少少觀察, 中國人在田徑場上沒有有色人種的爆發力, 輸在"先天" 無話可說,......藍球輸身材都有得"賴", 但像足球,我就唔明10幾億人都搵唔到10幾人踢場好波, 就連亞洲區外圍賽都輸多羸少, 未來都系退步多過進步, 請問主因是??......thx!
作者: 囝囝爸    時間: 13-1-12 14:23

回復 samuel89 的帖子


我想一種運動普遍發展,要富裕、餘閒、民眾對其投入和愛好。中國剛由封閉中開放出來二三十年,這幾樣都未足或缺乏,運動意識普及民間還要走一段長路,未普及之前,如何出眾。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3-1-12 16:37     標題: 引用:回復+samuel89+的帖子我想一種運動普遍發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3-1-12 16:45 編輯
原帖由 囝囝爸 於 13-01-12 發表
回復 samuel89 的帖子
中國剛由封閉中開放出來二三十年,這幾樣都未足或缺乏,運動意識普及民間還要走一段長路,未普及之前,如何出眾。
Xxxxxx

不對,中國大把運動是世界頂尖的, 奧運金牌世界第二。
運動員全是國家養的。

"中國剛由封閉中開放出來二三十年" 無理由是足球不盛的原因。






作者: CHAN-2    時間: 13-1-12 17:53

本帖最後由 CHAN-2 於 13-1-12 17:56 編輯

http://baike.baidu.com/view/3448013.htm
中国足球黑幕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59948347.html
《中国足球黑幕》读后感

作者: pandean    時間: 13-1-12 22:14

samuel89 發表於 13-1-12 12:40
囝囝爸應該系足球的業餘愛好者.......想請教一下我個人的少少觀察, 中國人在田徑場上沒有有色人種的爆發力, ...
我也問過喜歡足球的朋友類似的問題:中國十三億人口,為何足球水平差到那麼不見得人。
朋友的回答很有趣,大概是:你以為參加比賽隊員是全國球技最好的啊?你知道在中國做男足運動員是多肥一個工作?那麼肥的差事,技術水平已不是入圍的要點……


作者: 囝囝爸    時間: 13-1-13 01:10

回復 shadeslayer 的帖子

//不對,中國大把運動是世界頂尖的, 奧運金牌世界第二。
運動員全是國家養的。

"中國剛由封閉中開放出來二三十年" 無理由是足球不盛的原因。//


中國頂尖運動員,大部分是怎樣訓練出來的,付出的代價和回報如何?從小刻苦訓練,放棄一切,層層篩選,一人功成萬體枯,頂尖的都可以一兩年見不到家人,至今如是。奧運金牌第二,只是人多勢眾的特訓成功,是否物有所值?運動以國家名聲先置於民眾興趣福𧘲之上,怎能良好發展起來。

團隊運動異於個人項目,良好發達更基於民眾傳統、普遍、熱愛。封閉專權國家,這都是禁忌,運動只是挑選為國家爭光者的特權,對民眾是奢侈和時間精力浪費。

中國開放三十年,近幾年才經濟起飛,資訊較為開放,精神思維能有多大改變?現中國人對運動推廣、設施、普遍、意識比對世界各地如何?不普遍,冇熱誠、運動員收入低,功不抵值,是長期封閉後的遺害,怎易超越人家?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3-1-14 09:08     標題: 引用:回復+shadeslayer+的帖子//不對,中國大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3-1-14 09:30 編輯
原帖由 囝囝爸 於 13-01-13 發表
回復 shadeslayer 的帖子

//不對,中國大把運動是世界頂尖的, 奧運金牌世界第二。

囝囝爸,

Samuel 的中國人為何足球差問題,你的中國改革開放只有三十年是原因,到我說的中國是運動強國回應,和你現在甚麼功不抵值是完全另一個題目來的。你甚麼「團隊運動異於個人項目」更離譜,中國排球,藍球遠遠比足球好。唔通五六個人的不叫團隊,十一個才算。

你只是想舒發感情,還是想偷換概念。




作者: 囝囝爸    時間: 13-1-14 10:55

回復 shadeslayer 的帖子



//Samuel 的中國人為何足球差問題,你的中國改革開放只有三十年是原因,到我說的中國是運動強國回應,和你現在甚麼功不抵值是完全另一個題目來的。你甚麼「團隊運動異於個人項目」更離譜,中國排球,藍球遠遠比足球好。唔通五六個人的不叫團隊,十一個才算。

你只是想舒發感情,還是想偷換概念。//


網上討論,意見當包括個人感情,你對!對想法單一的人,我算是經常偷換概念,亦然!


講開足球,你說中國大把運動頂尖;我談團隊,你又話我單指足球。


今次兩者兼備,單一時你多概念,多概念時你單一。


感情舒發,概念未達!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3-1-14 11:22     標題: 引用:回復+shadeslayer+的帖子 //Samuel+的中國

原帖由 囝囝爸 於 13-01-14 發表
回復 shadeslayer 的帖子
今次兩者兼備,單一時你多概念,多概念時你單一。

Xxxxx

在我而言,感情舒發和認真討論不能兩者兼備。

如果你只是感情舒發,大可任何時候寫任何你想到的東西,不必和上文有緊密關係,大家可不用認真討論內容,而我不會回應。

如果你是認真討論,那麼討論的概念,理由,有否離題,有沒有回應上文等變得重要。




作者: 囝囝爸    時間: 13-1-14 11:56

回復 shadeslayer 的帖子


/在我而言,感情舒發和認真討論不能兩者兼備。

如果你只是感情舒發,大可任何時候寫任何你想到的東西,不必和上文有緊密關係,大家可不用認真討論內容,而我不會回應。

如果你是認真討論,那麼討論的概念,理由,有否離題,有沒有回應上文等變得重要。//


我是一個隨意的人!

是否兩者兼備,不必拘泥,亦難控制。比如你「厭惡」閱讀以外之其他學習方法,「認真」批評,咪兩者兼備囉!

討論有感情舒發、嚴謹認真、單一、兼備、皆無。我手寫我心,可隨意而為,可認真而作;因人、因事、因情感性格而異。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3-1-14 12:44     標題: 引用:回復+shadeslayer+的帖子 /在我而言,感情

原帖由 囝囝爸 於 13-01-14 發表
回復 shadeslayer 的帖子
我是一個隨意的人

Xxxx

因為你的回應離題,甚麼功不抵值等,我問你是舒發感情(我不用認真),定認真討論,你卻答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舒發感情和認真討論中隨意轉換,是一個隨意的人云云。

大家還是收口,不要阻其他網友認真討論。




作者: annie40    時間: 13-1-14 13:10

回復 awah112 的帖子

朋友孩子八岁回英国后, 是日日踢足球, 勉勉强强踢区队, 左邻右舍D脚法应该已经胜过不少香港脚! 还读书好鬼叻, 边个话两者一定不能共存.
作者: 囝囝爸    時間: 13-1-14 13:30

回復 shadeslayer 的帖子


//因為你的回應離題,甚麼功不抵值等,我問你是舒發感情(我不用認真),定認真討論,你卻答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舒發感情和認真討論中隨意轉換,是一個隨意的人云云。

大家還是收口,不要阻其他網友認真討論。//


如果你唔覺得是原因咪離題囉。你經常說香港學生學了十多廿年英文,都不外如是。香港家長對子女英語學習投入之大,我說滿瀉或功不抵值,你都可說成離題。

我仍然認為運動缺乏民眾愛好熱情,只重國家目的培訓,運動員收入前途微薄,和付出不相稱,是失敗原因。

我色色空空都說出你認為離題的理據,你似乎理屈詞窮,不談事實,只玩弄詞義,插科打諢之後,反一往糾纏之態,收發自如,叫人收口,有所改進,我當然同意。





作者: annie40    時間: 13-1-14 13:35

回復 samuel89 的帖子

10幾億人都搵唔到10幾人踢場好波
****    ****    ***
以上简直是中国人的耻辱, 我都问左呢个问题成十几年, 问问吓, 已经输比韩国 , 依家似乎对泰国都危危乎, 迟早输埋比宾仔, 同阿差, 无眼睇矣, 原因应该是中国足球总会太多勾结, 打假波.  愈打愈肉酸!


今时今日在中国打波出色, 肯定有饭开, 如果世界杯赛八强出线, 保证可以成为民俗英雄, 大把银纸女人,读物鬼大学吖,  点解甘唔争气?

如果我是领导, 肯定会把推进足球列入施政大纲. 如果甘都操唔到一流一国脚, 做讲物野 '大国倔起'.  发梦无甘早.


作者: 囝囝爸    時間: 13-1-14 13:45

【大紀元2012年10月11日訊】體育運動之王——足球,已是人們最喜聞樂見的一種體育運動,除了喜歡和關注足球運動的人數在各項體育運動中佔據首位以外,由足球而寅生出的產業也脫穎而出:各個足球俱樂部、博彩公司、經紀人公司、電視轉播集團、足球媒體公司、足球學校等形形色色的與足球有關的產業應運而生,足球的發展,已超出了足球本身的含義,足球這個最大、最受歡迎的體育項目,已形成了一條全球巨大的產業鏈。

多年來,中國足球的發展停滯不前,甚至處在倒退的邊緣,前一階段雖然中國處理了一些「賭球、假球和黑哨」,對一些前足球官員和有關人員進行了法律的制裁和宣判,但是中國足球「積重難返」的現狀卻難以在短期內改變現狀,中國足球的磨難期不知何時到頭?

在中國足球的群眾基礎(青少年踢球人數的比例越來越少)日益薄弱的情況下,在中國足球聯賽體制還沒有完備健全的現實狀況下,中國的一些富豪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從國外挖來了前著名教練和世界級球星:前世界盃冠軍教練意大利人裡皮、前奧運會足球冠軍教頭阿根廷人巴蒂斯塔分別到了恆大和申花,這兩個俱樂部中也有多名曾在歐洲和南美大俱樂部效力的「大牌球星」們為「中國足球的發展」而發揮著餘熱:恆大的孔卡和巴里奧斯,以及申花的德羅巴和阿內爾卡,另外還有大連的凱塔;這些「外援」,拿著「世界級的高薪」(裡皮的工資甚至高過曼聯隊的教練弗格森,而德羅巴的工資高過梅西和C羅)。

更有甚者,中國足協高層在本土教練高洪波幹得還過得去的情況下,不惜以450萬歐元的年薪,請來了在西班牙的「二流教練」卡馬喬。結果卡馬喬來了以後,在2014年世界盃預選賽亞洲20強的比賽中,在A組不敵伊拉克和約旦,慘遭淘汰,令中國隊再次與世界盃無緣。中國足協為了顏面,為了合同合約金,只好忍氣吞下了苦果。

今年9月11日,卡馬喬率領的中國隊再次在世人面前出足了洋相,中國隊在巴西與巴西國家隊進行一場熱身賽,這場比賽用「災難」來形容毫不為過,「災難」不僅表現在0:8的恥辱性比分,更在於中國隊在比賽中沒有任何機會,場面完全失控,到最後球員們幾乎被打傻。
成年隊如此,青年隊也好不到那裏去,國家隊慘敗於巴西隊的前兩週,中國19歲以下青年隊在中國的土地上也以1:5的丟人比分輸給了墨西哥19歲以下青年隊。

那麼中國少年足球又怎麼樣呢?我們還記得去年10月份,在北京地壇小學足球隊與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少年足球隊的一場友誼賽中,地壇小學隊以0:15這樣罕見的比分慘敗,雖然是一場普通的少年足球比賽,實則反映了中國青少年足球的實際狀況。

中國足球自從70年代以容志行為代表的一代人信誓旦旦地喊出要「衝出亞洲」後,中國教練們輸球以後就互相推究責任,洋教練們走了一茬,又來了一茬,幾度在國際重要比賽中折戟,中國幾代人的努力和追求都付之東流,中國幾代球迷們的期盼和夢想也化為雲煙,直到2002年在日、韓舉行的世界盃,米盧的中國隊藉助日、韓的自動出線(不用與他們血拼),參加了世界盃,小組賽三戰三北,雖與巴西隊的戰績是0:4,但至少那時的中國隊踢出了自己的風格和特點,雖敗猶榮。那一年,可以說是中國足球的頂峰期。隨後的十年,中國隊再次跌落到低谷,甚至到了「不堪」的地步!中國足球:你的出路在哪裏?
作者: annie40    時間: 13-1-14 13:49

回復 囝囝爸 的帖子

我想一種運動普遍發展,要富裕、餘閒、民眾對其投入和愛好。中國剛由封閉中開放出來二三十年,這幾樣都未足或缺乏,運動意識普及民間還要走一段長路,未普及之前,如何出眾。
***   *****    ****
此言差矣! 中国人打波差, 但非常钟意睇波! 我仲系用紧'代用卷'时代, 广州同志已挨更抵夜睇英超联,佢地个mind set 一早未普了, 只是等候'英雄的诞生'而已.  

大量未普及的運動已经上左位, 例如篮球,golf, billiard, tennis, swimming, ice-skating, snow skiing,archery, shooting, 相对是有大量收入的足球, 足球是非常超级大落后, 唔关'未普化'的事.

作者: annie40    時間: 13-1-14 13:50

,佢地个mind set 一早未普了!
*****
正确是佢地个mind set 一早普及了
作者: samuel89    時間: 13-1-14 13:56

CHAN-2 發表於 13-1-12 17:53
http://baike.baidu.com/view/3448013.htm
中国足球黑幕
多謝條line.......原來中国足球黑幕已經被大陸同胞"斷晒症"了, 更加有網友有獨到見解....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64224639.html

中国足球体制不改,永远无救

足球强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完善的青少年梯队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看看现在国内的足球事业,那个省有合格的青少年梯队。
上面的不提,就说个最现实的问题,现在想踢球,没有百万以上的身家别让小孩去学踢球,没钱塞给教练根本就上不了场,足球完全脱离大众,成了富人运动,你可想而知中国足球的将来会是怎么样,这些现象太让人疼心了。
还有13点的足协,中国足球遇到这些事怎么可能有救?

体制不改,中国足球无救啊~
作者: annie40    時間: 13-1-14 14:04

回復 annie40 的帖子


囝囝爸  印度都過十億人,普遍貧窮,運動比不上一歐洲小國。剛從專制和苦難擺脫出來的民眾,當然是首先要向錢看!
印度人都唔钟意睇波,踢波, 梗系论唔到佢地叻, 但cricket 就是世界一流了


作者: samuel89    時間: 13-1-14 14:07

pandean 發表於 13-1-12 22:14
我也問過喜歡足球的朋友類似的問題:中國十三億人口,為何足球水平差到那麼不見得人。
朋友的回答很有趣,大概是:你以為參加比賽隊員是全國球技最好的啊?你知道在中國做男足運動員是多肥一個工作?那麼肥的差事,技術水平已不是入圍的要點……
有外行的"黨領導", 足球在中國十三億人口肯定不會有c朗, 美斯呢d球星出現啦, 男足運動員需要既不是球技, 只需要中國特色的"關係", .......唉.....怪不得中國足球"每況愈下"了.....
作者: samuel89    時間: 13-1-14 14:17

囝囝爸 發表於 13-1-14 13:30
我仍然認為運動缺乏民眾愛好熱情,只重國家目的培訓,運動員收入前途微薄,和付出不相稱,是失敗原因。

今次我覺得囝囝爸呢個觀點錯了,  我剛睇過下國內網上論國足, 原來運動員收入前途不是微薄,但與付出不相稱,.........我相信國足的情況就系現今國情的縮影, 充滿了中國特色, 你用國際足球發展的思維, 永遠不能了解呵......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3-1-14 14:38     標題: 引用:回復+shadeslayer+的帖子 //因為你的回應

原帖由 囝囝爸 於 13-01-14 發表
回復 shadeslayer 的帖子
這是我在這題目回覆你的最後一個,讓別人看清楚誰理屈詞窮,誰不談事實,誰只玩弄詞義,誰插科打諢。

(大意)
Samuel:
為何中國十二億人,足球踢得那麼差。

囝囝爸:
因為改革開放只有三十年,富裕、餘閒、民眾對其投入和愛好都缺乏,運動意識普及民間還要走一段長路,未普及之前,如何出眾。

Shadeslayer:
不對,中國大把運動是世界頂尖的,奧運金牌世界第二。運動員全是國家養的。"中國剛由封閉中開放出來二三十年" 無理由是足球不盛的原因。

囝囝爸:
奧運金牌第二,只是人多勢眾的特訓成功,是否物有所值?團隊運動異於個人項目,良好發達更基於民眾傳統、普遍、熱愛。封閉專權國家,這都是禁忌,不普遍,冇熱誠、運動員收入低,功不抵值,是長期封閉後的遺害,怎易超越人家?

Shadeslayer:
Samuel 的中國人為何足球差問題,你的中國改革開放只有三十年是原因,到我說的中國是運動強國回應,和你現在甚麼功不抵值是完全另一個題目來的。中國排球,藍球遠遠比足球好。唔通五六個人的不叫團隊,十一個才算。




作者: samuel89    時間: 13-1-14 14:47

awah112  中國人是有色人種  
哦.....專家系甘分架?......
俾我分就深過朱古力先叫有色人種......中國人頂晒籠叫中性色人種.....淺過黃皮膚既叫白種人.....

作者: 囝囝爸    時間: 13-1-14 14:47

回復 annie40 的帖子

//此言差矣! 中国人打波差, 但非常钟意睇波! 我仲系用紧'代用卷'时代, 广州同志已挨更抵夜睇英超联,佢地个mind set 一早未普了, 只是等候'英雄的诞生'而已.  

大量未普及的運動已经上左位, 例如篮球,golf, billiard, tennis, swimming, ice-skating, snow skiing,archery, shooting, 相对是有大量收入的足球, 足球是非常超级大落后, 唔关'未普化'的事. //


Annie :

上位、普及、至熱愛仍有一大距離。認識運動的當知何謂普及,上位或只初建於金錢之上?南美貧窮,但對足球熱愛,小小兒童把舊報紙壓成紙球,隨時隨地去踢,天才而生。歐美球場人山人海,球迷狂熱,票價不菲,仍萬人空巷,一票難求。籃、美足、壘球、棒球在其他國度也一樣。孫繼海在英超的週薪幾多,NBA 球員又如何,中國球員頂級的年薪幾多,唔搵外快,中年收山未必有錢過世。

我很多朋友都鍾意睇波,電視而已,所以香港球場小貓三四隻。朋友好少數踢波,不少睇波的原因為賭波,所以馬迷多不代表騎藝高超。中國在大城巿的運動普及只是初展,各項設施足夠否,城市以外民眾又如何?

作者: samuel89    時間: 13-1-14 15:20

囝囝爸  運動員運動生命短,平均而言,收入是否「相對」微薄,我不清楚。中國足球,我從沒興趣,其實了解不深。
我都系睇CHAN-2 發表 d國內line 了解一下, 才發覺勁似國情, 中國富了, 中國人卻是"部分人先富起來了", 假如你估計下一步是中國人都富了, 那我相信我自己沒有甘既"眼福"睇到呵..........就如你之前預期改革只是剛開始"中國剛由封閉中開放出來二三十年,這幾樣都未足或缺乏,運動意識普及民間還要走一段長路,未普及之前,如何出眾。"  一樣只是主觀願望, 基本邏輯, 但就100%違反國情.........
作者: samuel89    時間: 13-1-14 15:27

囝囝爸  點解會發生在中國,他國又如何,是否長期獨權專制後的遺禍?
好問題.......中國的確太有中國特色......5000年文明古國,試問他國又如何可以比對.......
作者: samuel89    時間: 13-1-14 16:29

囝囝爸  你找到答案了!五千年都不注重運動之邦,近百多年的戰亂和獨權壓制,物先腐現蟲生,十三億人又如何?
應該不是注不注重運動之邦的問題......金牌數量在田徑項目先天不足的限制都能第二足以証明, 國足的失敗應該是另有原因, 我估計是因為足球運動員很難量化誰比誰出色, 身為教練大把空間上下其手, 國內球迷都知道要入選國腳, 勁如c朗都無用武之地,但有30萬人仔就可以出場打"身價波", 加上其他國情關係網,中國足球應該永遠都打不出亞洲..........
作者: Stillgood2    時間: 13-1-14 17:45

本帖最後由 Stillgood2 於 13-1-14 17:45 編輯
annie40 發表於 13-1-14 13:35
回復 samuel89 的帖子

10幾億人都搵唔到10幾人踢場好波

中國搵10幾人踢波技術超好的人, 不困難.
找到10幾人踢波技術好的人, 而齊心, 可能嗎?

也可能是原因.

三個和尚無水食. 中國人的本性. 而且是11個人.



作者: samuel89    時間: 13-1-14 18:03

Stillgood2 發表於 13-1-14 17:45
中國搵10幾人踢波技術超好的人, 不困難.
找到10幾人踢波技術好的人, 而齊心, 可能嗎?


也可能是原因.

三個和尚無水食. 中國人的本性. 而且是11個人.
"齊心"呢個原因外國隊都時常出現, 港隊對日本都試過出現勁難得的中國"齊心"而贏到東亞運, 但國足近年就連些少"殺那的光輝"都未閃過, 所以應該唔關"齊心"問題, 好明顯落場踢果11個國足連業餘水平都未達標.......
作者: awah112    時間: 13-1-14 18: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tillgood2    時間: 13-1-14 18:22

samuel89 發表於 13-1-14 18:03
"齊心"呢個原因外國隊都時常出現, 港隊對日本都試過出現勁難得的中國"齊心"而贏到東亞運, 但國足近年就連些 ...
足球沒"齊心", 點打.

11個國足未達標...咁就唔係國足.
達標係個體, 比賽係群體.  
叻唔代表合作, 唔合作點比賽.


作者: samuel89    時間: 13-1-14 19:10

Stillgood2 發表於 13-1-14 18:22
足球沒"齊心", 點打.
11個國足未達標...咁就唔係國足.
達標係個體, 比賽係群體.  
叻唔代表合作, 唔合作點比賽.
達標係個體,<-----冇錯, 但選的國足個人技術是否達標出場根據國內知情球迷是團練說了算, 而團練肯說你達標可出場是根據國足是否有繳交30萬人仔........
比賽係群體.叻唔代表合作, 唔合作點比賽.<-----正確, 所以我話"港隊對日本都試過出現勁難得的中國"齊心"而贏到東亞運" , 証明港隊個人基本水準達標, 只要夠"齊心"加dd運氣, 就至少都可以發出殺那光輝,......但國足近年我只好套用胡總or溫總名言 "沒有最差,只有更差".......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