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從哲學看電影:心靈的追尋—少年Pi的奇幻漂流(陶國璋) [打印本頁]

作者: cowboymama    時間: 12-12-30 22:39     標題: 從哲學看電影:心靈的追尋—少年Pi的奇幻漂流(陶國璋)

本帖最後由 cowboymama 於 12-12-30 22:51 編輯

與囝囡假期看了少年Pi的奇幻漂流,之後才看到陶國璋這篇文章,很值得細讀和與兒女討論。

http://news.hk.msn.com/sunday/article.aspx?cp-documentid=251793584

從哲學看電影﹕心靈的追尋——《少年Pi的奇幻漂流》

www.mingpao.com, 更新日期:20121223

     

   (明報專訊)我問過許多朋友,《少年Pi的奇幻漂流》好看嗎?意見竟然分歧,有朋友說覺得很沉悶,人真的可以跟老虎一同生活嗎?劇情很難明白,只不過畫面和特技還不錯;有朋友卻高度讚賞,認為是李安登峰造極之作。

   

喜歡這套電影的,大多有宗教信仰或者較為溫情。例如一位朋友說末段看到Pi與老虎劫後餘生,老虎一躍走入森林,頭也不回,Pi哭了,他也哭,覺得很感動,老虎與Pi在海難共處了二百多天,離別時,頭也不回,不是很傷感嗎?我相信這只是溫馨的聯想,因為觀眾逐漸愛上了李察.柏加,投射為人與動物的感情,我認為這場景另有寓意。

   

第一個印象,我覺得李安的定位出現了問題﹕3D電影給人一種商業賣點的感覺,大家其實是預備來看《阿凡達》的,但劇情卻非常隱晦,寓意深遠,對只喜歡看商業電影的觀眾來說會相當吃力,所以迷上《臥虎藏龍》的觀眾應會失望。

前段引介Pi的名字,家庭背景、動物園的生活等不及小說豐富,這其實是文學與電影之間的鴻溝,太短的影像分鏡篇幅不足以塑造Pi的個性,甚至有點悶場,直至Pi餵飼老虎李察.柏加,高潮才初現。我覺得李安不需要過於忠於小說,前段多些對人性的二元性描繪,或者會引動觀眾早一點領會李察.柏加其實就是Pi自己。

     

人性的醜陋

   

結局時,電影點出有兩個故事版本﹕一個是人與動物,另一是人與人。如果用解讀的方式看﹕第二個殘酷版才是真相﹕廚子(《大鼻子情聖》男主角,在貨船只演過幾分鐘)就是鬣狗,水手是斑馬,母親是母猩猩,而Pi就是老虎。海難後,廚子殺了斑馬,後來更切開他母親的屍體餵鯊魚,於是激怒了PiPi把廚子殺掉,一個人孤獨地漂流了二百多天……Pi問來探訪的作家,你喜歡哪一個故事?我們跟作家都選擇奇幻的版本,即使我們認知了真相,我們仍不願「看」已被「刪去」的現實世界。

   
尼采曾說﹕現實太殘酷了,所以古希臘人創造了悲劇,希臘悲劇是一種藝術形式,表面上它的內容慘絕人寰,劇情往往荒誕奇幻;尼采說悲劇宛如一度帷幕,將真實的世界隔開,在藝術似幻似真的濾清作用下,洗滌我們的沉重,讓我們活下來。於是,李安以其壯觀而富大想像的3D畫面來說服我們﹕人生仍然充滿希望,世界或者有神祕的神靈呢!於是,電影的中軸開展,以奇幻的旅程來探索生命存在的意義、人性的恐懼、仇恨、人與自然、愛與被愛,最後是如何超越絕望。


作者: cowboymama    時間: 12-12-30 22:41

回復 cowboymama 的帖子

絕望與想像

  

電影不斷提醒人不要絕望,什麼是絕望?曾被囚集中營的奧地利心理學家Vicktor Frankl曾創一公式﹕D=S-MDdespairSsufferingMmeaningDespair equal to suffering without meaning。當人受着一些無意義的痛苦時,人就會陷入絕望。他舉例說﹕一位母親為子女奔波勞碌,雖然受苦,她不會絕望,因為她覺得活得有意義;反之,失戀者認為對方是唯一的價值,對方離去,則意義便消失,他不能承受任何的痛苦,於是自殺……

   

絕望並非外在的對象,其實它深深植根於人性之內。人擁有高度的抽象能力,並且此抽象能力衍化為想像,想像力就是文明的鑰匙,我們創造了金字塔,創造了文字,創造了社會、政治、經濟、歷史、宗教、藝術、哲學、科學……想像力同時亦是痛苦、恐懼的來源;佛家稱之為「差別想」,因有差別便有顛倒,人生失陷於自我的偏執之中。試想想﹕為何人類較動物來得殘酷,我們為何會追求無限的金錢、名位、權勢?

   

人可以想像諸神從濕婆的口中冒出,所以有海中種種的幻象,電影3D的效果或者天馬行空式的奇幻美景,就是人類能夠想入碧落蒼穹的「示範」(demo);圖像幻化是電影的善長,文字符號的小說,娓娓道來,更是想像力的昇華。

   

想像力是人性的恩賜,卻又是絕望的深淵,此點是這套電影最深層的哲理。


作者: cowboymama    時間: 12-12-30 22:43

回復 cowboymama 的帖子

自我的調解

   

3D的畫面與這段奇幻之旅,其實是虛擬的,於是我們可以解讀﹕老虎李察.柏加其實就是Pi自己。整個歷程就是人面對自己的鬥爭,老虎是人的肉身性(不完全是動物性),Pi就是人的思想。Pi不斷找魚餵老虎,是人必須安頓肉身的溫飽要求,否則絕望立即湧至。肉身需要棲息,小艇就是人存在的容器,所以Pi不斷離開小艇,我解讀為Pi對自我的反思,抽離自己的肉身來思考自我存在的意義。

   

前段鬣狗咬死斑馬、母猩猩,寓意廚子殺死了水手與Pi的母親;表面上,鬣狗咬死斑馬、猩猩的畫面很血腥,但被「隱去」的處境其實更恐怖,這是李安的功力所在。現在,我們要代入Pi的心情,一個單純的和平主義者,當他目睹人吃人的景象,再孤獨地懷着喪母、殺人等烙印,他如何活下去?

   

人是會敵視自己的。Menniger, K. A.於《人對抗自己》(Man Against Himself)指出人的內疚會產生人對自己的厭惡憎恨,內疚者在面臨無望和無助感之時,只會想到了結生命,永久解除壓力和痛苦。

   

中段一幕﹕老虎為了捉魚,跳進水裏,Pi佔據了小艇,老虎無法爬回小艇,Pi甚至可以用斧頭來劈牠,畫面轉入黑夜,老虎抓着艇邊喘息,這一幕很感人,感人不是因為Pi放下木板救了牠,而是暗喻Pi在仇恨、孤獨、絕望,在放棄與活下來之間,to be or not to be,他放棄了自殺,選擇了存活下來。

   

狂風暴浪襲來,老虎與Pi幾經折騰,在艇內對望,宛似飽受苦難約伯向天詛咒﹕為何祢要如此折磨我,我犯了什麼過錯!Pi的對白是﹕神祢為何要如此折磨……最後Pi擁着李察.柏加,我願意死去,這一幕象徵自我的調解,Pi不再恐懼,不再敵視自己。電影某段,Pi對作家說﹕沒有牠我一定活不下去。牠是誰?牠是人接受自我,是感恩,才有寬恕,人能超越絕望。電影進入宗教的討論。


作者: cowboymama    時間: 12-12-30 22:44

回復 cowboymama 的帖子

宗教的哲學反思

小說的作者是念哲學的,許多念哲學的人喜歡批判宗教是人的自我意識之投射云云,因此贊成無神論;但亦有對宗教有深刻體會的,作者是後者。哲學大概區分宗教為﹕有神論(theism)、理神論(Deism)。有神論以基督教為代表,神是三位一體,神是全知、全能、全善的造物主……簡言之,神是有位格的,我們稱為人格神(personal god)。至於理神論,我這樣界定﹕是人經過生命各種起伏的旅程後,實實在在地體驗人的有限性,從而真心的謙卑下來,對永恆與神聖之仰望。中國道家的「道」,就屬於理神論。

  

Pi有三個信仰,他說信仰就像一棟房子,裏面有好幾層,每層有房子,其中還有懷疑的空間。Pi的信仰,不是由於屈服於海洋,大自然的強大力量,因卑微蒲伏而下跪,毋寧是他擁抱着李察.柏加,真正接受了自我,因而也接受了死亡。

   

再看看李安的態度﹕「我覺得信仰對人生很重要的,因為人生可以用科學證明,可是手眼能夠觸及到的東西非常有限,你不能證明精神層面上的東西,理想和感性需要結合,不然人生是非常空洞、破碎、混亂。經歷身體的困境後,心靈上最後怎麼不發瘋、不絕望、不沮喪,怎麼熬過這個。」因此李安是比較傾向理神論,我想。
作者: cowboymama    時間: 12-12-30 22:45

回復 cowboymama 的帖子

兩種「頭也不回」

  

末段Pi、老虎劫後餘生,老虎一躍入森林,頭也不回,Pi哭了。這是第一種「頭也不回」。這一幕讓我想起《劫後重生》(Cast Away),當湯漢斯最終能划艇離開囚困了他多年的小島,他流下淚來,這小島就是我們的肉身記憶,亦是人類最可貴的情感世界。同樣,當湯漢斯失去排球Wilson,哭着說﹕對不起,對不起,這呼應沉船時,Pi沒法拯救親人,他忘記了告別,親人一旦逝去,我們連說再見的機會都沒有。「頭也不回」象徵了死亡,親人的離世,當他們不存在的時候,突顯了他們的存在,但此時已經太晚,生命沒有第二次。

  

前一幕是Pi與老虎經歷狂風暴浪,幾經折騰,二者奄奄一息時,Pi擁着老虎,他們第一次親近,是象徵自我的調解,接受死亡,忽地救生艇漂至狐獴島,靠岸竟不是約伯式懺悔後的恩賜,而是生命的新挑戰。

  

狐獴島一幕很短,但寓意明顯。這個島白天給你所需,晚上卻因化學變化成酸性,將你融化吃掉。狐獴島寓意庸眾的世界,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稱為「一般人」(Das Man),一般人的特質是one-like-many,正是狐獴群的樣相,一般人面目模糊,混同彼我,欠缺價值反思的,牠們事事「八卦」卻又無所用心,電影選取狐獴的直立形象很神似。

  

Pi發覺了果實中的牙齒,領悟這樂土其實是另一種死亡——魚爛而亡。孟子說一民族並不是因為外來的攻擊而亡,而是好像魚長久暴曬腐化而亡,是最慘不忍睹的。Pi知道老虎不會遲到,於是他們「頭也不回」離開此樂土。

  

這部小說是從西方人的Odyssey精神融入東方人的主體性哲學,李安剛好站立於兩種文化的邊沿,因此有神來一悟。有記者訪問李安,李安回答﹕「我覺得不只是海上漂流存活的故事,更是對人生的隱喻。這個旅程是比較抽象的東西,結尾有一個反轉,有一個思索,一個討論,這個東西才是片子的主題。我要講的其實是在心靈上的追求。」

  

喜歡思考人生問題,或者喜歡從哲學的角度思考宗教問題的朋友,我推介再看一次,應有不錯的收穫。

  

陶國璋

  

編輯 梁詠璋

  

fb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2-12-30 23:44

哲學大概區分宗教為﹕有神論(theism)、理神論(Deism)

xxxx

Thanks.  I like the movie a lot.  Not a bit boring.

Why wasn't there Atheism alongside with Theism and Deism?
作者: cowboymama    時間: 12-12-31 09:21

回復 shadeslayer 的帖子

shadeslayer,

陶的文章前句有提無神論,但為何只區分為有神論和理神論,我也不懂,待有識之士指教。網上搜尋,有一文章提及以下分類:

對神採取否定看法之觀點:


1.
無神論(Atheism):


2.
不可知論(Agnosticism):


3.
懷疑論(Skepticism):


4.
自然主義論(Naturalism):

對神採取肯定觀點:


1.
理神論(Deism):


2.
有神論(Theism


3.
多神論(Polytheism):


4.
擇一神論(Henotheism):


5.
泛神論(Pantheism):


6.(獨)一神論(Monotheism





影片我也覺得一點也不沉悶,配樂很喜歡。可堪細嚼。囝囡也說好看,雖然不懂其深意,只當一般求生故事看。

作者: judy    時間: 13-1-2 10:31

呢套戲被評定為一級,於是我全家出動,奇怪嘅係連七歲嘅阿仔都睇到津津有味。最令我感動的是電影末段老虎頭也不回地跳進叢林,Pi萬分感觸:人生在世,要捨棄的東西何其多,但最令人遺憾的是,我們往往沒有機會好好地來個道別。

對我來說,我領略到電影主題是:珍惜。

作者: 犖犖    時間: 13-1-4 03:01

小兒7歲竟然很喜歡這電影(他給10個;Wreck it, Ralph他給8個)。他很喜pi 改編自己名字的決心和幽默,還有pi跟老虎的鬥爭。 我沒有讓他看殘暴的鏡頭(我最初以為這只是一齣奇幻電影), 謝謝你的分享,我真買本小說跟兒子一起看。
作者: wyl    時間: 13-1-4 09:15

我同個囡(age 12)一齊睇, 佢好中意部戲, 之後我哋仲喺amazon買埋本小說一齊睇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3-1-4 09:31     標題: 引用:呢套戲被評定為一級,於是我全家出動,奇怪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3-1-4 10:48 編輯
原帖由 judy 於 13-01-02 發表
呢套戲被評定為一級,於是我全家出動,奇怪嘅係連七歲嘅阿仔都睇到津津有味。最令我感動的是電影末段老虎頭 ...

Pi 老豆一早說「Richard Parker is not your friend. 」到尾老虎頭也不回也算是首尾呼應。

我孩子說成套戲都好睇,但最後說出真相令她覺得現實很恐怖。她又問如果 pi 是 infinite series ,個數點解唔係無限大?好問題。

我自己就對 pi 同時信三個宗教覺得很有趣。Richard Dawkins 有句話我好欣賞,他說(大意)Many people in the world are atheists of all other gods except their own, some of us just go one god further.




作者: judy    時間: 13-1-4 10:25

阿仔對屎尿屁最感興趣,佢睇完戲後,最記得就係主角花名叫Piissing,阿Pi和老虎對射之鏡頭,更讓他笑翻在地。完場仲猛咁話老虎好勁。仲同老豆研究人要谷幾耐先至要咁嘅效果,俾佢激死。

對於宗教,我反而每樣都信啲(可能咁叫無神論)。到禮堂,我可雙手合十誠心誠意坐幾小時。我到南華寺會四時起床跟和尚做早課。做時做節,我家也會辦一大桌菜燒香拜祖先。我反而對信了教的家中小朋友大惑不解:點解叫佢地進香拜祖先咁難呢?佢地嘅神咁大,拜祖先,又點影響唯一神的地位呢?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3-1-4 12:45     標題: 引用:阿仔對屎尿屁最感興趣,佢睇完戲後,最記得

原帖由 judy 於 13-01-04 發表
阿仔對屎尿屁最感興趣,佢睇完戲後,最記得就係主角花名叫Piissing,阿Pi和老虎對射之鏡頭,更讓他笑翻在地 ...
Judy,

講宗教可能太敏感,希望不會過界。如果你不衷心相信,全面接受某宗教,我看,你的行為是尊重而已,which is good.

Pi 對每種宗教也像很認真熱衷,甘先奇。耶和華又點同阿拉在一個人心中共存?佢老爸說:Instead of believing in 3 religions, why don't you start with your own senses and reasoning (大意)

致於拜祖先,因為教友相信除了唯一的神外,所有其他的 spirits 是邪惡的,點會攪祟拜?




作者: judy    時間: 13-1-4 13:02

致於拜祖先,因為教友相信除了唯一的神外,所有其他的 spirits 是邪惡的,點會攪祟拜?


祖宗怎会是邪惡的?總之,我俾幾個小朋友激死。

以中國傅統觀念來說,人生之有魂魄。魂係靈魂,魄係身體。死後,靈魂強壯的仍可停留世間一段長日子,而這就是我們敬拜祖先之其中一個目的。

中國人生了孩子,就把一部分魂魄傅給下一代。無形中,我們生而永恒。我想,這是中國人那麽重視傳承的原因。
作者: lillymarie    時間: 13-1-4 20:52

我們一家去睇呢套戲。細囝睇完對那神奇島印象最深刻,本來仲好興奮地講個島。點知我話佢知主角講咗兩個故事,佢猛問邊個故事先係真的。答咗佢之後,就完全不再講呢套戲了。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3-1-4 23:17     標題: 引用:Quote:致於拜祖先,因為教友相信除了唯一的

原帖由 judy 於 13-01-04 發表
祖宗怎会是邪惡的?總之,我俾幾個小朋友激死。

以中國傅統觀念來說,人生之有魂魄。魂係靈魂,魄係身體 ...
祖宗怎会是邪惡的?總之,我俾幾個小朋友激死。

Xxxxxx

講真,宗教講求的是信仰,即是要信,不要問。個個好似你咁理智係唔得嘅。




作者: invincible531    時間: 13-1-7 18: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invincible531    時間: 13-1-7 18: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天瑜    時間: 13-1-8 09: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judy    時間: 13-1-8 11:11

何謂三魂七魄?若魄代表身體,我們何來有七魄。


冇研究。

n年前睇過錢穆的"中國文化xx講"(大概),我記得嘅,又是大概。唉,如果要考試,實零蛋。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