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叻得只剩下ing門 [打印本頁]
作者: judy 時間: 12-12-19 13:37 標題: 叻得只剩下ing門
叻得只剩下ing門!如何?
作者: 20120808 時間: 12-12-19 13:43
幾年前已在電視中看到,
美國人請母語是普通話的中國人做bb保母,
為的是想bb將來能操流利普通話在中國發展啊.....
作者: ha8mo 時間: 12-12-19 15: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chapter 時間: 12-12-19 18:14
廣東話比較難定位.
普通話係越黎越重要...但一樣唔係母語! 學普通話同英文對香港人分別係邊?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2-12-19 18:41
仍然認為一個人既品性最重要.
再叻(叻乜都好la), 無品, 態度差, 都係哂氣.
作者: Jane1983 時間: 12-12-19 20:07
Yanamami 發表於 12-12-19 18:41 
仍然認為一個人既品性最重要.
再叻(叻乜都好la), 無品, 態度差, 都係哂氣.
仲有,加埋EQ和常識!
例子1,醫生年輕有為,事業有成,竟然帶女友入手術室做看他做手術。破壞病人私隱呢d野,連街市亞婆都知啦!
例子2,大學生、警察和其他專業人士,把自己犯法的詳情post上網分享,真係警方連舉證都慳番。
作者: laorenjia 時間: 12-12-20 15:44
judy 發表於 12-12-19 13:37 
叻得只剩下ing門!如何?
一來忙,二來自己鈍,唔係百分十、又唔係零點幾,插把口盞攞嚟衰,唔敢喺嗰邊亂嗡。但我真係唔明,英文好係咪有絕對標準嘅呢?係咪出口就要Queen's English (in this case almost all 土產QC都唔及格)又或者落筆就要嚇醒Shakespeare?如果我哋對英文如是要求,唔講中文,咁數學、物理,其他科呢?諾貝爾好似冇英文獎,都唔知有幾耐未試過英文人攞文學獎了。
我鍾意數學,喺大學係極少數non-math學生無啦啦走去選修advanced calculus, linear algebra同differential equiations課程嘅外系生。只知道自己系offered嘅intro stat淺到無倫,A level standard 都可能冇。而數學系嘅intro stat就成本書都冇數字。阿女讀嘅intro stat就介乎兩者之間,係stat dept 開俾佢哋系嘅weeding class,佢個professor唔俾佢哋用勁啲嘅計數機(香港中學用嘅都唔俾),讀到阿女「牙牙」聲。
試問,若果你喺engin佬,又或者會計佬,駛唔駛讀maths dept嘅stat 呢?若果我讀中文,又冇野心寫番套管錐集續篇嘅話,識啲survival English分分鐘夠晒。
都喺個句:成個香港計,英文緊係要好啲,個人嚟計,睇吓你自己想點啦!
作者: judy 時間: 12-12-20 18:29
都喺個句:成個香港計,英文緊係要好啲,個人嚟計,睇吓你自己想點啦!
我就咁睇,個人嚟計,英文緊係要好啦,盡人事啦。成個香港,無得計。
成個社会嚟計,當然係常態分佈,有人好,有人差。你估我唔想我阿大、阿二、阿三是但一個勁過聰明仔呢,我睇聰明仔個老豆唔順眼好耐啦。我有自知之明,人又蠢唔使,我知天生我才必有用,點會花無限精力去同聰明仔個老豆争嗰0.01呢,世界咁大。
話是話我好少睇好技術性嘅教仔書。對仔女嘅教育,我只抓三點,一,養成閱讀習慣和興趣,二,平衡發展,三,找家好學校。
一個社會有冇得發展,自由多元和公平公開好重要,真係希望英文用於建設性方向而不是用嚟阻人發展。
作者: laorenjia 時間: 12-12-20 20:22
本帖最後由 laorenjia 於 12-12-20 20:22 編輯
judy 發表於 12-12-20 18:29 
你估我唔想我阿大、阿二、阿三是但一個勁過聰明仔呢,我睇聰明仔個老豆唔順眼好耐啦。
我又冇咁諗噃。可能你睇佢啲嘢太耐,已經中毒。英文好係有代價嘅,聰明仔老豆咪已經話驚個仔側晒一邊。放多啲時間喺英文就等於要放少啲時間係其他嘢上面。雖然我冇你要平衡發展咁嘅考慮,但我真係睇唔到中國人係英文好到一定程度後,再好落去有乜優勢。我話聰明仔嘅嘢有唔少Stanford學生做得到唔係笑話。我曾管轄一公司的corporate communication部門,部門經理係HKU英國文學碩士生。我好肯定我英文差過佢,但我亦好肯定佢英文差過佢手下嗰個英國鬼妹,當然佢中文亦差過佢手下嗰個老人家,或者德文差過佢手下嗰個德國intern。Language is something but it is definitely not everything.
你嗰三點,可能好啱,但我冇理二,亦冇刻意做一。父母係點,子女就係點。三就做到足,古有孟母三遷,我老婆就俾個女讀過四間出名嘅幼稚園。
作者: HKTHK 時間: 12-12-20 21:21
It is not really about English. Behind those feisty and belligerent words is just a sad insecure man itching for attention and trying to justify his way of educating his son. Why else would he come back time and again? Why else would he believe in one, and only one, way of educating a child? Is English the be all and end all of education? Does anyone think he is really interested in a discussion? He is here to make himself feel good about what he has done. Sad as it may be, that is his way of validating himself.
One day, he will realize that his son is good at English not because of him but in spite of him. At some point down the road, he will also realize the trade-offs made on behalf of his son. The maniacal focus on a single language, and a simple one at that, means he has short-changed his son somewhere. Can he respond to a business letter in Chinese? Can he play a sport? Is his personality well-balanced? Is he sociable? How is his math?
I don't usually like to take apart other's personality. But he has crossed the line one too many times. He probably can't quite comprehend the above just yet but unless the world ends tomorrow, there will be a day of reckoning.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2-12-20 22:14 標題: 回覆:叻得只剩下ing門
話是話我好少睇好技術性嘅教仔書。對仔女嘅教育,我只抓三點,一,養成閱讀習慣和興趣,二,平衡發展,三,找家好學校。
Xxxxx
Judy,
這和我的教女晢學差不多。平衡發展不止於科目與科目之間,還有讀書和嬉戲之間。
我看過很多有材幹的人,工作上因為英文不足而失去機會,可惜。當我有女兒的時候,我跟自己說不會讓女兒在這方面受限制。我亦想女兒學中文,於是把她送到中文小學。自己在女兒英文花點心思。另一半在中文和數學幫下眼。
阿女現在的進度,我己很滿意,只是還是太貪玩,叫不停,正在等她在學業上開竅。

作者: NKpa 時間: 12-12-24 01:55
回復 judy 的帖子
"叻得只剩下ing門"
英文係真叻, 好難只係叻剩英文. 英文講得流利, 係唔係真叻? 講埋D垃圾都唔可以話叻卦? 流利到DJ咁, 最多咪做DJ 囉. 講又好, 寫又好, 你覺得佢叻, 第一係睇佢講左D乜野出來, 再來睇佢點樣將果D野帶出來. 呢D大部分係修養, 智慧, 氣質同人生閱歷. 語文能力係基本部分, 唔係全部.
英文叻唔叻, 好視乎你平時/曾經在生活上溶入幾多,用了幾多. 如果你用英文只係在功課上, 課本上, 文件上, 咁你的英文係功課英文, 文件英文. 根本唔會有社交英文, 文學英文, 文化英文; 頂籠係火星英文.
英文叻當然在鬼佬世界好有著數. 一樣既係, 國語叻就同大陸台灣合作好著數. 調轉講, 只要溝通到, 就問題唔大, 萬一人地講快D你又聽唔切, 你想講既又表達唔到, 咁就麻煩. 除非你有翻譯, 又或者人地要就你講廣東話.
作者: NKpa 時間: 12-12-24 02:09
回復 chapter 的帖子
"普通話係越黎越重要...但一樣唔係母語! 學普通話同英文對香港人分別係邊?"
分別係食麵同食薯仔, 你食邊樣慣D (當你平時食飯).
作者: NKpa 時間: 12-12-24 02:35
回復 judy 的帖子
"對仔女嘅教育,我只抓三點,一,養成閱讀習慣和興趣,二,平衡發展,三,找家好學校。"
平衡發展, 係咪指學業同興趣? 定係指樣樣都要有好的發展? 有無邊樣係重要D?
如果上天要逼我揀, 一係要我仔蠢, 一係要佢壞, 我寧願佢係一個好人. 一個人變壞好容易, 佢未成熟前都要好留心佢.
我當然希望佢領略到讀書既樂趣, 欣賞/演奏音樂既樂趣, 打波既樂趣, 寫作既樂趣, 談天的樂趣. 其實都唔算奢望, 呢D野本身就係樂趣, 只係父母將樂趣變成恐懼.
作者: serinac 時間: 12-12-24 11:12 標題: 引用:Quote:judy+發表於+12-12-19+13:37+叻得只
原帖由 laorenjia 於 12-12-20 發表
一來忙,二來自己鈍,唔係百分十、又唔係零點幾,插把口盞攞嚟衰,唔敢喺嗰邊亂嗡。但我真係唔明,英文好 ...
語言主要的功能是用來溝通和表達, 如你聽過日本人和印度人講英語後, 又何需太介意是甚麼口音呢!

作者: serinac 時間: 12-12-24 11:19 標題: 引用:話是話我好少睇好技術性嘅教仔書。對仔女嘅
原帖由 shadeslayer 於 12-12-20 發表
話是話我好少睇好技術性嘅教仔書。對仔女嘅教育,我只抓三點,一,養成閱讀習慣和興趣,二,平衡發展,三, ...
如給你重新選擇, 可有不同做法或調整去令你的女兒在學業上更上一層樓?

作者: annie40 時間: 12-12-24 13:59
回復 laorenjia 的帖子
昨天去party, 印度名医得登走离同我讲, 香港人一D都唔明白中国人的性格, 文化, 生活习惯,(佢无话你地D香港人, 算是比面), 我即时傻左, 身为爱国港人, 80年代已经注京, 竟然比讲英语的阿差指指点点, 本来想大番佢, 因为唔多觉他留大陆的日子多过我,又叻得过我几多, 跟住佢话近年每星期往深圳医学院授课一天, 那些学生的水平高到不得了,学习 态度又好到加零一, 未够钟上课, 已在他专用车落车的地方守候(感觉可能有D似movie star), 赶问几个学术上的疑难, 下课后的情况也如是, 让他感到压力, 觉得要去努力进修才能教好班细路(他已经是香港的个别专科 的头领). 在香港就从未见过这等学生云云!
假假地我地的医科生都算是精英, 听完后忽然很大感慨, 当一般香港人觉得国内同胞来港买地,买屋, 买食品, 买学位,令人讨厌, 背后有否深思人家是'有能者居之' , 各有前因吧!
记得聪明仔的学校,有超级高材生从小至大, 长短假期跑遍全世界, 精通多国语言, 表示最难忘的是有年去西安交流, 有位十五岁小姑娘, 竟然用流利德文与之交谈, 令人惊叹, 更出人意表是 原来小姑娘,从未沓出中国, 这时候他才深切地明白何谓'天外有天'呢!
阿女话去大陆读书也是選择之一, 看来也应该考虑,考虑! 咪重成日发梦以为自己是精英份子, 得闲去跟'正牌精英'学野就差不多.........
作者: pandean 時間: 12-12-24 16:00
本帖最後由 pandean 於 12-12-24 16:35 編輯
annie40 發表於 12-12-24 13:59 
回復 laorenjia 的帖子
昨天去party, 印度名医得登走离同我讲, 香港人一D都唔明白中国人的性格, 文化, 生 ...
那些醫科院的學生是否自己想到去守候的等教授來上課提問的?我對此有點懷疑。內地學生自小在領導者下受教育,很多行為都是被安排和被領導的而產生。集體聽號召遊行,設置好對來訪者的提問分配給學生,某些人物來參觀的時候景物乾坤大挪移……這些估計香港人和老外看到更多表象後未必能理解其中奧秘。當然我也不能一竹竿打死一船人,希望那些深圳的學生是真好學吧。
去內地醫院看幾次病比看醫科學生怎麼讀書更能了解中國人的性格,文化和生活習慣。比如你看過病先會知道無論你看麼病,醫生基本同你開一堆貴貴又無用的中成藥;你有發燒之類的基本都吊幾瓶抗生素;好少內地人大病手術敢不給主治醫師一定的紅包……
內地一向不乏肯讀書肯努力的人材,只是比較缺乏能不隨波逐流,有獨立思想的人而已。
作者: annie40 時間: 12-12-24 17:05
把外籍人士对中国精英的想法分享, 不是认同他们绝对正确 (如果表象已经令人信服不疑, 也希望小女从中偷师学习), 而是希望认真反思我们香港家长的一般想法是否因昨天和今天的付面历史而积全了误差, 见解並不完全公正 ,这点错误思想很有可能阻碍了我们或我们孩子的进步空间.
跟国内人交往, 真心觉得她们的女孩子的谈话内容比普遍香港女孩有内涵! 讲开隨波逐流,似乎也是港人强项播!
正在看'The Five People you meet in Heaven', 想当然的原来跟事实真相很不一样.
作者: pandean 時間: 12-12-24 17:54
希望认真反思我们香港家长的一般想法是否因昨天和今天的付面历史而积全了误差, 见解並不完全公正 ,这点错误思想很有可能阻碍了我们或我们孩子的进步空间.
***************
我好贊呢句,這確實是要好好思考一下。
記得投資大王Jim rogers 很早就提到過,中國人非常勤勞且註重教育,中國定會變成一個偉大的國家,很多中國人自己也許都未意識到自己國家的潛力和正在發生的變化。
講真我自己亦有點懷疑自己就是對內地的很多地方存偏見未能看到其優點一員。
作者: frenchfries 時間: 12-12-27 14:40 標題: 回覆:pandean 的帖子
大家不要忘記,那些是13億人口中的尖子。只要是千人中有一個叻人,已經是130萬了。相信可以到深圳給外籍教師教的學生一定是人之龍鳳。香港對大陸人來說是寶地。其實來港讀書或在外資工作的都是大陸尖子。所以我們應興幸自己是看港人。
相信香港人中也有這些人,但因為香港人口少,這些人的數目便少。讓大家碰到的機會也少了。

作者: cowboy2007 時間: 12-12-31 11:56
兩文三語一樣重要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