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Secondary School Admission Criteria Sharing [打印本頁]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2-11-21 23:50     標題: Secondary School Admission Criteria Sharing

本帖最後由 ANChan59 於 12-12-1 21:51 編輯

Secondary School Admission Criteria - 1
khmama and redkoni used different ways to present the ranking for different secondary schools, like their HKCEE, HKALE and EAS results as reference, which is reviewing and help the parents to identify the target schools.
In EK, not many parents analyse the admission criteria of different schools. So I try to use some district schools to illustrate the focus of different schools. I list the table first and explain the strategy later.

                                                Admission Criteria
DistrictSchool NameAcademicRank OrderConductInterviewECA & AwardsOthersRemarks
CTLKings      *     30%50%*** + ** = 20%
CTLRaimondi         60%10%20%10%
CTLSSGS         60%30%10%
CTLYing Wa Girls         50%10%30%10%
EDBPS            40%B40%20%
EDCCSC         50%10%20% + 20%No interview
EDChinese Women's Club         40%20%20%10%10%English Proficiency
KLCDBS          50%20%25%5%Association
KLCHeep Yunn           30%20%30%20%
KLCMeng Sang         50%35%15%
KLCPLKNPL         40%15%30%15%
KTChuen Yuen         60%10%15%15%
KTLam Woo12%12%B64%12%
KTOn Chue20%30%B30%20%
NDChan Chun Ha        20%30%40%10%
NDTang Hin*20%**30%20%* + ** = 30%
NDTWGH's Kap Yan        56%30%14%
SSPCSWCSS20%15%15%30%15%5%Principal recommendation
SSPHoly Trinity25%25%******English* + *** = 25%; ** + English = 25%
SSPMing Yin        50%30%20%
STChrist College15%20%20%35%10%
STLui Ming Choi        25%25%25%25%
STTsang Shiu Tim*60%30%*** + ** = 20%
TMLeung Kau Kui        30%5%50%5% + 5%5%English Proficiency
TMLi Shiu Chung        50%30%20%
TMTang Yuk Tien50%25%25%
WCQC         50%5%30%15%   
WCSPCS       25%*50%*** + ** = 25%
WCSPSS       40%20%20%20%
WCTrue Light       55%15%15%15%
WCWYHK*20%**50%**** + ** + *** = 30%
YTWDGS       50%50%
YTWQE20%15%35%20%
YTWWYK30 pt30 pt5 pt40 pt25 ptPoints to shortlist for interview








Academic and rank order 20% - 60+%, the lowest is Chan Chun Ha (20%), Lam Woo (24%), SPCS (25%)…  Tsang Shui Tim (60+%), Chuen Yuen, SSGS, Raimondi (60%)

Conduct may not be counted in some schools, some is B as minimum, the % ranging from 0-30%, the highest is Chan Chun Ha (30%), LMC (25%), Heep Yunn, Christ College, SPSS, Chinese Women (20%).

Interview performance is from 0-64%, CCSC is no interview at all. Lam Woo 64%, Leung Kau Kui, SPCS, WYHK, and Kings are 50%.

ECA and Awards is from 10% to 40%, the lowest is Leung Kau Kui, Christ, Chan Chun Ha, Chinese Women, YWG, SSGS, Raimondi (10%), Lam Woo (12%), the highest is CCSC (40%).

Others are English proficiency, association and principal recommendation.

Other parents comments and contributions, pls refer to this link:

http://www.edu-kingdom.com/home.php?mod=space&uid=107125&do=blog&id=669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2-11-21 23:51

Secondary School Admission Criteria - 2

中學收生標準淺談

好多謝Yanamami的分享,她提出的觀點值得三思。我初步是用一個新方向去分析升中選校策略,事實上構思未完全成熟,大家一齊比意見,希望跟khmama & redkoni 的資訊是相輔相承。他們以公開試成績,升大學結果作選校參考;我會以學校的收生標準及學生的特質來解說選校配對。

我初步開始講講自己的觀點,舉例多以早前列表作參考,我亦同意Yanamami的評語,我的水平不足,希望大家見諒及指正 :

大綱如下:-
1.      呈分試及教育局的次弟
2.      學業為重?
3.      面試,好定唔好?
4.      操行都忽略
5.      語文水平
6.      評語
7.      跟學校的聯繫
8.      新舊直資及官津的分別

http://www.edu-kingdom.com/home. ... ;do=blog&id=683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2-11-21 23:52

本帖最後由 ANChan59 於 12-11-24 11:33 編輯

Secondary School Admission Criteria - 3

1.      呈分試及教育局的次弟

所有家長對呈分試都非常重視,我都無例外,但我好坦白講對第一次呈分試特別重視,因為申請直資時,頂級名校會十月尾十一月頭已截止,十二月頭開始面試。所以我相信學校只掌握第一次呈分試的次第,理應按此次第邀請作面試,而非兩次呈分試的次第。

不過,官津的自行派位在較後時間,所以挑選學生基於兩次呈分試的次第,到大抽獎時,會包括三次呈分試的次第來決定學生的個人組別(band 1-3)。

再者,教局的次第是以標準化後的成績作排位,不是用實際分數,如有興趣可以參考EK 內redkoni的解釋。
http://www.edu-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40063

所以部分學校同時參考學生小五及小六實際成績,他們會特別看學生成績的進度及穩定性,而非次第的片面性及局限性。部份學校在成績表列出測驗成績,都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自然操行,評語及校內獎項都十分有用,作學校評估學生的條件。

2.      學業為重?

Yanamami, Fong23fong, Snakemama 你們都認為學業成績是最重要,我當然十分同意,而且在EK多次強調這點。可惜很多家長過份強調特異功能,而淡化自己孩子學業成績的不足,而且忽略小朋友可能在自己學校成績突出,但跟全港高手比較可能會比下去。[抱歉,我只是以事論事。]

而學校列出的選秀準則,大部份是從文件及成績表展現出來,從而挑選合適的申請者作第一次面試,若果競爭激烈或部分學生實力好接近,可能會有第二次面試。課外活動多數睇證書或教練的推薦信,至於要尋找特異功能之士會透過比試,演奏的打擂台方式,找出最優秀者。一般家長包括我所認為的證書是絕不足夠,在另一篇日誌,我在小兒升小四的DBS認識到,所謂優異是以全香港/全國/世界性比賽成績為基礎,而非校內或地區性成績可以成為特異功能。

在列表內陳震夏,林護及SPCS的成績及次第只佔20-24%,我估計他們了解申請者的次第已經可以將學生分開幾個層次,或者大部份申請者成績好接近,將%加重到其他選秀條件,才可以在成績接近的學生分別出來。這幾間學校對課外活動及特異功能考量得較輕,可能在配套及傳統未能發展。由於生源學術成績質量有保證,課外活動及特異功能變成較次要,因而大部份%放在面試,透過單對單,小組及多種語言面試,來分出學生的表達,思考,創意,反應等能力,避免挑選錯”高分低能”的學生,對將來升讀大學有保證。

http://www.edu-kingdom.com/home. ... 7125&do=blog&id=685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2-11-21 23:53

本帖最後由 ANChan59 於 12-11-24 11:36 編輯

Secondary School Admission Criteria - 4

3.      面試,好定唔好?

部份中學會面試所有學生,看似公平亦誤導學生及學生家長,建議家長參考過往學校的往績,對入讀既機會有清楚的了解。因為第一次面試只是基本動作,之後學校將次第比重,操行,課外活動及特異功能,加上第一次面試,重新再排名安排第二次面試,然後落實正取生及備取生。

學校大多數會按收生標準,挑選較優勝的學生才進行面試,我覺得面試應該有兩個目的 - (1) Prevent failure 避免收錯學生, (2) Predict for success 預計學生的成就。Prevent failure 較易明白,避免收高分低能的學生,如果學校將面試分數遠遠高於次第比例,可能就是這過原因。Predict for success 則較困難,多數會透過小組面試;問d好即興或者假設性既問題看學生的普通常識,反應及創意;睇全英/全普高速會話的video,然後問相關問題,考驗學生的語文能力 ……. 透過不同項目令較優秀的學生浮現出來。

最極端是有極少數學校,完全沒有面試,他們將分數分別加到次第,操行及課外活動。張祝珊校長解釋他們在教局將自行排位又一間轉為兩間,申請人數激增,同時面試時期是老師們最忙碌的月份,不面試可以減少老師的工作量,同時減少家長及學生的面試壓力。他再補充在較早前以分析撇掉面試分數,單靠其他分數為基礎,學生的學業成績跟基礎分數在統計學上有正面關系(Positive Correlation) ,即是基礎分數高的學生,將來的學業成績亦會優異。他們的ECA計分法好有啟發性,看看20 + 20 於何比較及計算。是一間高透明度的學校,校長有遠見及領導力,不被教育局牽住鼻走。
http://www.ccsc.edu.hk/s1dp.html

我兒子的升中策略是極度進取,直資及自行都是頂級名校,因此無絕對把握。張祝珊不用面試,大大減小變數,入讀機會極高,所以我選它作膽。

http://www.edu-kingdom.com/home. ... 7125&do=blog&id=687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2-11-21 23:54

Secondary School Admission Criteria - 5

1.      操行及評語

學生操行在家長及學校來說都十分重要,反過來家長亦非常重視學校的校風。反顧自己當年都會問自己,如果小兒讀書麻麻地,我都會選間校風好d既二線學校。 雖然部份學校無列明要求操行級別或比重,但從列表顯示B是大多數人認為最低標準,如果低於B好d既學校都唔會收,除非好特殊既例子。反過來操行特別好的學生,就要簡比重特別高既學校,例如北區既陳震夏,沙田呂明才,油尖旺依利沙白等等。

評語都不容忽視,在小四小五上學期已經要好小心。我跟其他家長一樣,見家長時都盡量瞭解小朋友的校內情況,兩面都要做功夫,點曳都要保持A-,我小兒就係人辦,班主任及校長力保佢,如果唔係有機會係B+。

我小兒都有大學教授的推薦信,當然讚到天上有地下無,有幾多幫助唔確定,但有d評語係老師沒有提及,例如好奇心,勇於發表意見,做額外工作。事緣那位教授在雜誌呼籲搵學童義工,小兒是第一個,亦是唯一一個義工。他的研究是書包重量對學童脊骨的影響。四年後,小兒幫手做孕婦懷孕時,胎兒重量対孕婦脊骨的影響。去年港大醫學院收他做intern,都考慮到他対醫學研究的經驗及興趣,加上教授的極力推薦。

部分中學講到明要小學校長推薦信,校長在何種情況先會寫要早d溝通好。我識一個好朋友,報SPCC時先知校長只推薦全級頭三名,其他不與考慮,我朋友自然好慶,臨尾都係要跟大隊申報,四年後佢都嘈緊,最後佢女女入左女拔。後來我知該校長的推薦信在港島區名校好有牙力,七月前我搵佢傾亞仔既前程,佢話佢會留意,如果有乜失手,佢話佢會打一兩個電話就OK。

幾樣加起來,令他的性格更清楚,亦曝露一d缺點,人無完人,盡人事吧!!

http://www.edu-kingdom.com/home. ... ;do=blog&id=721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2-11-21 23:55

Secondary School Admission Criteria - 6

1.      語文水平

在列表內有幾間中學特別強調英語能力,我相信他們會重點看他小學的英語水平(如果唔係新學校),一d出面既證書,面試既對答,睇碟答英語 ……… 目的都係搵d勁d既小朋友。

這裡不單止講英語,包括普通話及廣東話;亦不單是靠那幾張證書,來證明小朋友的語文能力。自小唔安排他讀國際學校,我倆安排合適的語境,讓他學好英語及普通話會話。

面對英文面試,我係有搵外籍老師教開名校幫佢執d內容,及令他明白老師想知道他的性格及特徵,Question behind the question……. 普通話佢係唔錯,SPCC d 老師都讚佢普通話好。

海外暑期班是否可以證明佢語文能力係兩睇,如果自己學校主辦或者遊學團,說服力會差d。我們強調Home stay,該暑期班要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才可以去。有個別學校我將他的 trip report也放進去,應該好有用,因為呀仔都提到其他小朋友的聰明,文化差異,外籍小朋友的 all round比香港小朋友優勝…….

http://www.edu-kingdom.com/home. ... ;do=blog&id=723
作者: khmama    時間: 12-11-22 08:16     標題: 回覆:ANChan59 的帖子

Good sharing . 應該放去升中版呀,老友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2-11-22 08:17

khmama 發表於 12-11-22 08:16
Good sharing . 應該放去升中版呀,老友
我搞錯咗,已通知版主幫手轉移,可能今日內搞掂。
作者: mirage    時間: 12-11-22 13:05

非常有用,有關recommend letter , 就算推薦人勁,如果他寫得太多太濫,都係冇用。某沙士英雄校長是一例子。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2-11-22 13:31

mirage 發表於 12-11-22 13:05
非常有用,有關recommend letter , 就算推薦人勁,如果他寫得太多太濫,都係冇用。某沙士英雄校長是一例子 ...
所以我都話作用有多少是未知數。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2-11-22 13:32

回復 mirage 的帖子

你覺得那方面有用?
作者: bakusensei    時間: 12-11-22 15:04

ANChan59, I wish your analysis was posted three years before when the sister in my church asked about these kind of infor. Very well done and I believe this is very useful for parents! Thank you very much! :)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2-11-22 15:17

bakusensei 發表於 12-11-22 15:04
ANChan59, I wish your analysis was posted three years before when the sister in my church asked abou ...
Three years ago, I didn't consider that. I made up my mind to do that because of redkoni's effort in last year.
As both khmama and redkoni did excellent works, I shifted the angle to admission criteria instead of public exam results. I am not sure it's useful or not, after series of comments from other parents in my blogs, I corrected some of my wrong ideas or concepts and posted it out in "Forum" last night.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2-11-23 00:01

Good, moved to the right forum.
作者: bb86    時間: 12-11-23 09:56

Thanks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2-11-23 10:00

回復 bb86 的帖子

Part of questions answered in the table.
作者: mingmingyinyin    時間: 12-11-23 14:12

Many thanks for your effort, ANCHAN.

作者: isee    時間: 12-11-23 16:06

本帖最後由 isee 於 12-11-23 16:10 編輯

回復 ANChan59 的帖子

如果老師小四時的操行B-和B,是否成績前幾名,小五小六操行A都無用了—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2-11-23 16:10

isee 發表於 12-11-23 16:06
回復 ANChan59 的帖子

如果老師小四時的操行B-和B,是否成績前三名,小五小六操行A都無用了—
Most school won't consider P4 report card, more focus on P5-6.
If he improved his attitude, behaviour and conduct in P5 and P6, even checked against the P4 report card, I think it still fine.

No need to worry too much.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2-11-23 16:16

I don't think so, go for it. Nothing to lose.

Keep the conduct at A in P5-6, should be fine.
作者: blueberry123    時間: 12-11-24 10:16

Hi ANChan59, really appreciated your hard working on this...good sharing with related link enclosed.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2-11-24 10:33

回復 blueberry123 的帖子

You are welcome.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2-11-24 12:26

因為有家長想知道我當年的具體部署,我將以前的日誌放入"大海"

http://www.edu-kingdom.com/forum ... ead&tid=2499799

在EK一講名校就會俾人插,希望唔會引起罵戰。如有罵戰,我會刪除所有帖子及日誌。

作者: C-Lai    時間: 12-11-24 13:21

Good JOB !!
作者: bing-jing    時間: 12-11-24 17:27

so lucky to be one of the readers here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2-11-25 12:14

我同意部份心水清家長的看法,要在小四或小五開始部署,到小六可以做的太少了。
作者: Crabtree    時間: 12-11-25 15:26

謝謝! 雖然囡兒只是小四!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2-11-25 23:10     標題: 引用:謝謝!+雖然囡兒只是小四!

原帖由 Crabtree 於 12-11-25 發表
謝謝! 雖然囡兒只是小四!
Right timing, you are lucky.




作者: vincher    時間: 12-11-26 01:19

回復 ANChan59 的帖子

無論成績和操行,有些校長都重視小朋友是否持續進步
作者: mrs.so    時間: 12-11-26 07:35     標題: 回覆:vincher 的帖子

認同,就如培基校長所講要授教既學生。




作者: Lyn    時間: 12-11-26 08:23

在EK一講名校就會俾人插,希望唔會引起罵戰。如有罵戰,我會刪除所有帖子及日誌。
****

你千其唔好刪呀, 會有好多人錯過, 以致小朋友錯過了選擇的機會. 有用的資料係有深遠的影響的.
有心又有料的人不多, 有心有料又肯無私分享的人少之又少.
我能在較短的時間裏作出決定, 皆因你的詳細資料, 無論將來如何, 在此一役, 我和家中各人都心存感激.

作者: janelle00    時間: 12-11-27 00:25

多謝分享,希望有心人能細閱並領略箇中真正含義。阿女去年報中學時,也有幾間女子中學要求小四成績,所以準備升中,絕對不是由小五才“谷”的。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2-11-27 10:49

janelle00 發表於 12-11-27 00:25
多謝分享,希望有心人能細閱並領略箇中真正含義。阿女去年報中學時,也有幾間女子中學要求小四成績,所以準 ...
妳是否有補充。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2-11-27 10:55

Crabtree 發表於 12-11-25 15:26
謝謝! 雖然囡兒只是小四!
係時候la....好多中學睇埋P4成績表架.

作者: janelle00    時間: 12-11-27 17:22

回復 ANChan59 的帖子

我以自己經歷作為例子,唔知算唔算補充
1. 在阿女升五年級的暑假時,我們一家先開家庭會議,內容要大家清楚未來兩年的行事曆,例如:何時準備及考呈分試、大家的期望及目標、放長假的安排及各人的分工及責任等等。

2. 我以khmama的全港中學排名名單作主要參考,shortlist不多於十間津貼或直資中學(選擇條件主要係banding及地點)。

3. 對這些中學進行資料搜集,例如:參考學校網頁、關於學校的新聞(會特別留意有校長、學生或家長的訪問)、網上資料及EK爸媽的意見,心目中大概知道那間學校比較適合阿女。

4. 經過一輪資料參閱後,其實覺得適合阿女的學校大概有五、六間,然後會留意這些學校網頁的升中資訊及下載中一入學申請表以作參考(我這時才知道有些學校要看小四成績)。

5. 到阿女小六時,我、c6及阿女會盡量一起參加學校簡介會或開放日,c6一定會找機會跟學生交談,因為在學生口中可以更了解學校情況及生活。在這之後,目標學校就會少於兩至三間。

6. 大家再開家庭會議,作出直資及自行派位選擇,這時我會再在“中學交流”的論壇裡問EK爸媽拿些意見、升中交表及面試要留意的地方(我去年都問過你提到的幾位媽媽)。

以上是幫阿女及學校作配對的準備,當中其實還有無數次在晚上跟c6既討論及反覆考慮。我好怕睇數字,所以太過仔細的分析通常會發給c6消化。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2-11-27 22:29

回復 janelle00 的帖子

Wonderful team work and team building......
What's the final result?

作者: janelle00    時間: 12-11-28 08:21

回復 ANChan59 的帖子

做完這些後,c6和我都覺得有一間學校既同我們的教育理念係perfect match又非常適合阿女的好動性格。於是,填這學校的表格時,份外用心(其他學校的都非常用心架);亦有針對收集回來的意見及資料,請一位老師幫阿女練英文會話,畢竟阿女讀的是中小。我和c6會從收集得到的一些面試問題中,找一些非常熱門的問題,例如:你為甚麼選擇這所學校?說說你的優點?介紹一本你喜歡的書?等等,同阿女反覆思量、修訂及練習。
做了我們覺得可做及應做的準備後,一切交給天父。我自己內心比較悲觀,信心依然不大,畢竟競爭太大,亦怕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結果,。。。。。。感恩,。。。。。。如願以償。

所以我們常常教阿女,“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亦有解析,當然不會次次都達到目標,但已經問心無愧了。

你講的對,我們的team power及spirit係成功的最大關鍵。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2-11-28 09:52

回復 janelle00 的帖子

你講的對,我們的team power及spirit係成功的最大關鍵。

***********


大家都是過來人,觀點相似十分正常。


預告,你下一次應該是大學入學申請。

作者: janelle00    時間: 12-11-28 15:47

回復 ANChan59 的帖子

我期待有你這個前人的分享。。。。。。大家都要擔定櫈仔
作者: MCLIAN    時間: 12-12-5 23:35

回復 ANChan59 的帖子

ANChan59,

Thanks for 你另一傑作! Incredible! I really think that "The chance is given to those who are well prepared."

作者: MCLIAN    時間: 12-12-5 23:38

Do you have any comments/suggestions for those students who have no banding, e.g. from some DSS or private school without 呈分試?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2-12-5 23:49

MCLIAN 發表於 12-12-5 23:38
Do you have any comments/suggestions for those students who have no banding, e.g. from some DSS or p ...
Interesting question, I never think about it as it's not my scenario years back.....
Let me think about it and no guarantee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suggestions!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2-12-6 22:08

本帖最後由 ANChan59 於 12-12-6 22:14 編輯

回復 MCLIAN 的帖子

我對這類學校了解不深,只能按在EK的傳聞作以下假設:

1。不參加呈分試;及或
2。成績表的分數或等級被刻意貶低。

如果以上屬實,我首先迥避這類學校,因為辦學團體及學校的理念,我不能接受,以此留住學生,非教育工作者的原則及所為。

若果洗濕個頭,但我又要轉校,我會先選學校將次第及成績表比重較輕的學校。會挑選對兒子最有利的學校,例如操行好,音樂或運動出色,或有特異功能,會找相配比重高的學校,希望搏到面試機會。

當然最理想是有一些國際認可的公開試,讓學校可以作參考,我暫時冇具體考試目標,大膽估算試試搏 SAT?lGCSE中英數?自問又唔想咁谷小兒。

再就心儀學校的強項,刻意栽培,例如某校喜歡劍撃、田徑,音樂、如果在香港前列代表,學校會主動接觸你。其他學校亦有他的目標學生群,便要投其所好,才有機會。同時大膽些、主動些向心儀學校詳細了解及毛遂自薦。

我會儘量避開中一入學,一是小四,一是中二或中三插班,減低競爭性。若果99.99%有次第,我如果沒有,難度太高了。只有避其鋒,另覓戰場,故且一戰。

因未深思熟慮,可能文中無意中得罪一些直資及私小,請諒解。如有類同,實屬巧合。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1-6 23:18

唔知其他家長有沒有新發現我遺漏的考量點?
作者: silvia_ng    時間: 13-6-25 13:40

BOOKMARK先得, THANKS FOR SHARING!
作者: Keroroman    時間: 13-6-25 15:40

回復 ANChan59 的帖子

給你十個讚!!!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3-8-17 16:44     標題: 回覆:Secondary School Admission Criteria Sharing

最近兩年幫朋友或網友孩子高中及大學選科,發現選擇中學要加多幾個考慮因素。

A。孩子的中文水平

如果孩子中文水平優秀,學校中文差些,還可以逹3級或以上,可以選這些中學。如果自己自問中文麻麻,要搵間中文教授得好些,中文操得勁些的中學。

B。高中選科的選擇

建議家長小心看看及分析心儀學校,中四選科的遊戲規則及選科的組合,部份中學的組合是怪怪的,因此會影響小朋友未來大學選科,選擇會窄咗,到中三光知道會太遲。

C。通識可以中英任選

部份學校好聰明及靈活,讓學生自由選擇通識教學及作答語言,是一個很好的安排,成績會有很大差異,果1-2分會變成生命綫。

D。會考慮海外升學嗎

部份學校不鼓勵學生海外升學,學校怕學生分心,影響DSE成績,所以有些講到明不會寫推薦信。如果你考慮往海外升學,便要留意,到DSE失手才左撲右撲會好徬徨。

E。除了看升U率,還要留意入那些級別大學及學科

F。升U率要看JUPAS及海外

相對"D",部份中學好鼓勵學生海外升學,所以學生會有多於一個選擇,例如手揸港大Economics & Finance 及LSE 或Warwick Econmics,自然會選海外大學。所以選海外大學不一定差,有時是好的選擇,不要單看JUPAS的入U率。




作者: janelle00    時間: 13-8-21 17:32

Thanks for your thoughts and sharing.
作者: grace_xian    時間: 13-8-23 15:34

謝謝分享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