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星 期 日 現 場 ﹕ 政 總 反 國 教 科 集 會 內 的 神 奇 [打印本頁]
作者: csy_ma 時間: 12-9-10 02:06 標題: 星 期 日 現 場 ﹕ 政 總 反 國 教 科 集 會 內 的 神 奇
本帖最後由 csy_ma 於 12-9-10 02:07 編輯
文 / 何 兆 斌 編 輯 / 符 芳 柱
【 明 報 專 訊 】 2012 年 9 月 7 日 , 在 香 港 添 馬 艦 政 府 總 部 外 , 出 現 了 一 個 神 奇 的 晚 上 。
下 筆 時 , 是 凌 晨 2 時 53 分 , 很 累 。 但 我 對 自 己 說 , 絕 不 能 讓 今 晚 與 這 幾 天 的 經 歷 從 我 腦 海 中 溜 走 , 尤 其 是 美 好 的 事 情 , 就 要 盡 力 把 它 們 的 細 節 一 一 保 存 。
工 作 關 係 , 早 兩 天 有 機 會 與 同 事 到 政 府 總 部 外 , 跟 幾 位 抗 議 的 青 年 人 傾 談 。 甫 踏 入 政 府 總 部 外 的 廣 場 , 已 聽 到 一 位 婆 婆 在 台 上 用 流 利 的 普 通 話 宣 講 。 她 不 是 在 反 對 政 府 推 行 德 育 及 國 民 教 育 科 ( 國 教 科 ) , 而 是 在 罵 一 眾 學 生 , 為 何 把 香 港 社 會 弄 得 這 麼 亂 。
我 聽 , 呆 了 呆 。 不 是 因 這 婆 婆 夠 膽 走 上 台 發 言 , 我 是 驚 訝 , 為 何 台 下 一 眾 反 對 國 教 科 的 市 民 , 竟 還 有 耐 性 聽 她 說 話 — — 除 了 一 、 兩 句 噓 聲 , 台 下 數 十 人 都 耐 心 地 待 她 說 完 ; 其 間 , 台 上 的 小 女 孩 主 持 不 斷 說 : 「 讓 我 們 待 她 說 完 。 讓 我 們 待 她 說 完 。 這 裏 是 公 民 廣 場 , 每 位 都 有 他 / 她 發 言 的 權 利 。 」
那 是 一 位 中 學 生 的 聲 音 。
被 感 染 的 承 擔
「 你 也 不 知 道 , 一 位 老 伯 在 過 往 的 朝 早 , 都 到 這 裏 來 破 口 大 罵 。 『 學 民 思 潮 』 幾 位 同 學 , 就 一 齊 手 挽 手 保 護 老 伯 離 開 。 」 一 位 在 政 府 總 部 外 紮 營 的 青 年 人 跟 我 說 。
他 感 到 稀 奇 的 事 情 , 可 還 多 。
「 這 裏 的 人 很 『 搞 笑 』 的 。 跟 你 不 相 識 , 卻 不 時 拿 食 物 來 問 你 要 不 要 吃 。 」 有 趣 的 是 , 那 位 經 常 來 罵 他 們 的 老 伯 , 也 來 拿 大 會 的 食 物 , 這 班 學 生 , 也 是 無 任 歡 迎 。
那 青 年 人 手 上 , 正 拿 大 會 送 來 的 漢 堡 包 。 他 正 想 反 手 把 它 遞 進 口 裏 時 , 包 內 一 片 番 茄 掉 落 地 上 , 「 呀 ! 」 他 趕 忙 就 用 另 一 隻 手 上 的 紙 巾 , 把 番 茄 片 撿 起 , 然 後 , 抹 一 抹 留 在 地 上 的 污 漬 。
那 兩 天 , 我 接 觸 了 不 少 佔 領 政 府 總 部 的 青 年 人 。 他 們 內 心 , 就 是 這 樣 有 一 份 莫 名 其 妙 的 責 任 感 — — 不 單 止 在 說 他 們 看 到 自 己 要 站 出 來 , 反 對 國 教 科 的 責 任 , 更 是 細 如 場 地 清 潔 等 這 些 小 事 , 當 一 個 人 進 到 那 裏 , 自 己 也 會 被 感 染 的 承 擔 。
有 同 學 自 發 幫 忙 清 潔 附 近 的 洗 手 間 , 早 幾 天 已 在 網 上 圖 文 並 茂 地 廣 泛 流 傳 。 「 『 學 民 思 潮 』 的 同 學 , 會 在 凌 晨 四 、 五 點 , 幾 個 一 組 , 到 政 總 外 的 垃 圾 桶 執 垃 圾 , 有 時 甚 至 『 地 氈 式 』 地 看 有 沒 有 垃 圾 在 政 總 外 的 街 上 ! 」
係 真 唔 係 ?
是 真 的 。
中 學 生 的 信 念
今 天 晚 上 集 會 , 出 席 人 數 , 是 過 往 幾 次 之 冠 。 不 用 等 到 凌 晨 四 、 五 點 , 在 晚 上 十 一 時 許 , 政 總 附 近 的 垃 圾 箱 , 早 已 堆 積 如 山 。 我 看 幾 位 孩 子 , 男 的 緊 索 重 甸 甸 的 垃 圾 袋 ; 女 的 在 踏 平 膠 樽 ; 各 人 快 手 快 腳 , 像 是 準 備 要 去 第 二 個 垃 圾 收 集 站 。 而 場 內 , 這 班 孩 子 也 想 到 要 分 類 回 收 。
「 這 班 中 學 生 的 組 織 力 真 的 很 強 ! 」 那 位 拿 漢 堡 包 吃 的 青 年 人 , 是 在 大 專 「 搞 莊 」 的 。 說 時 , 他 感 到 有 點 自 愧 不 如 。
今 晚 晚 會 特 別 多 參 與 者 。 人 一 出 會 場 , 就 無 法 再 進 入 了 。 但 想 去 洗 手 間 怎 麼 辦 ? 這 班 中 學 生 , 臨 時 自 製 了 一 批 「 廁 所 Pass 」 ; 拿 回 來 , 就 可 進 場 了 ; 在 另 一 些 出 入 口 , 同 學 會 用 箱 頭 筆 在 人 們 手 臂 上 點 一 點 , 以 作 識 別 。
不 怕 別 人 冒 充 嗎 ? 不 , 不 會 的 。 正 如 剛 才 說 , 當 一 個 人 走 進 那 會 場 , 是 會 被 一 份 莫 名 其 妙 的 責 任 感 感 染 的 — — 至 少 , 這 班 同 學 是 這 樣 想 、 這 樣 相 信 。
而 事 實 上 , 很 多 參 與 者 也 非 常 合 作 。 我 有 一 段 時 間 坐 在 一 個 出 入 口 旁 , 看 兩 位 同 學 在 出 入 口 一 左 一 右 拉 一 條 繩 , 作 為 一 道 閘 。 他 們 說 場 內 沒 空 間 了 , 絕 大 多 數 人 也 就 自 己 掉 頭 , 去 找 別 的 位 置 坐 。
神 奇 的 自 律 與 秩 序
晚 會 中 途 , 主 持 在 台 上 表 示 一 位 家 長 不 見 了 自 己 的 孩 子 ; 台 上 有 人 初 時 竟 還 有 閑 情 , 指 那 孩 子 的 特 徵 應 是 黑 衫 的 ! 我 想 , 更 可 能 的 是 他 其 實 是 很 放 心 , 孩 子 是 會 很 快 被 找 回 的 , 「 希 望 各 位 留 意 一 下 , 身 邊 是 否 有 一 位 杏 色 褲 、 穿 波 鞋 … … 」 不 消 10 分 鐘 , 就 有 工 作 人 員 帶 那 小 孩 到 台 前 , 與 父 親 相 認 了 。
大 會 公 布 , 晚 會 的 參 與 者 多 達 12 萬 人 。 其 中 一 位 嘉 賓 , 前 港 台 DJ 吳 志 森 說 : 「 我 相 信 , 如 果 把 一 樽 水 放 在 地 上 , 要 我 們 的 人 潮 在 進 來 時 不 讓 它 倒 下 , 也 絕 對 沒 問 題 ! 」 另 一 位 嘉 賓 更 表 示 , 外 電 這 幾 天 報 道 政 府 總 部 外 的 新 聞 , 甚 至 說 外 國 人 要 學 習 香 港 人 是 如 何 集 會 的 !
而 我 , 在 晚 會 途 中 , 也 放 下 一 點 東 西 在 早 已 搭 好 的 帳 幕 內 , 然 後 四 處 逛 逛 觀 察 。 因 為 , 雖 然 我 不 知 道 如 何 解 釋 , 但 我 知 那 種 神 奇 的 自 律 與 秩 序 , 是 確 確 實 實 地 存 在 的 。
活 力 創 意 在 流 動
場 內 , 也 有 一 股 活 力 和 創 意 在 流 動 ﹕ 幾 十 位 人 士 , 想 到 以 跑 步 表 達 撤 回 國 教 科 的 訴 求 。 於 是 , 頭 戴 的 , 不 是 吸 汗 巾 , 而 是 寫 反 對 國 教 科 的 布 條 ; 胸 前 貼 的 , 不 是 參 加 馬 拉 松 的 不 同 健 兒 編 號 , 而 是 表 達 要 齊 心 合 力 撤 回 國 教 科 的 字 樣 。
坐 的 人 , 同 樣 齊 心 地 拿 《 黑 紙 》 寫 「 撤 回 」 那 一 期 , 不 時 高 舉 叫 喊 口 號 。 全 部 人 , 有 同 一 目 標 ; 在 一 個 目 標 下 , 我 見 到 的 , 又 是 多 元 與 豐 富 的 景 象 。
有 大 學 生 在 台 上 唱 Imagine ; 70 年 代 的 社 運 人 士 , 在 尾 段 上 台 加 入 一 起 唱 。 唱 「 A brotherhood of man. Imagine all the people sharing all the world. 」 , 全 場 不 亦 樂 乎 ; 一 位 本 地 左 派 報 紙 記 者 , 找 我 , 希 望 跟 我 做 街 訪 , 我 說 , 我 是 當 媒 體 工 作 的 。 於 是 , 訪 問 不 做 了 , 她 就 向 我 談 自 己 在 左 報 工 作 的 無 奈 , 「 之 前 致 電 本 地 一 位 親 中 公 眾 人 物 , 想 訪 問 他 對 集 會 的 看 法 , 但 他 知 星 期 一 才 見 報 , 竟 對 我 說 對 立 法 會 選 情 無 幫 助 , 不 接 受 訪 問 ! 」 報 館 的 指 引 如 何 發 出 、 文 章 如 何 被 亂 改 , 一 地 苦 水 。 但 我 倆 互 不 相 識 , 卻 在 暢 所 欲 言 。
另 一 嘉 賓 Bella , 在 台 上 邀 請 參 與 者 一 起 屏 息 靜 默 , 一 起 去 想 像 國 教 科 被 撤 回 , 希 望 把 正 能 量 帶 入 會 場 內 每 一 個 角 落 。 她 在 台 上 讀 撤 回 的 期 盼 ; 那 一 刻 , 似 曾 相 識 ; 「 And no religion too. Imagine all the people living life in peace. 」 — — 那 一 個 空 間 , 超 越 了 信 徒 的 身 分 , 來 得 更 莊 嚴 和 神 聖 。
晚 會 參 與 者 坐 至 添 馬 公 園 。 在 場 外 逛 時 , 我 發 現 不 少 地 方 , 根 本 聽 不 到 中 央 講 台 的 說 話 。 於 是 , 不 少 人 自 發 搞 了 不 同 的 活 動 。 最 常 見 的 是 , 幾 個 人 坐 在 一 起 傾 談 ; 不 少 人 搞 起 小 型 音 樂 會 , 最 多 聽 到 的 , 是 Beyond 的 歌 曲 : 《 海 闊 天 空 》 、 《 光 輝 歲 月 》 、 《 不 再 猶 豫 》 … … 有 人 搞 小 型 講 座 ; 有 小 型 祈 禱 會 ; 也 有 行 為 藝 術 。
這 種 多 元 卻 又 凝 聚 的 力 量 , 我 不 知 道 如 何 解 釋 ; 種 種 自 律 、 秩 序 、 創 意 , 我 也 不 知 應 該 如 何 理 解 。 我 不 想 浪 漫 化 整 件 事 情 , 但 當 你 親 身 進 入 了 現 場 , 去 觀 察 、 去 感 受 , 你 就 不 能 躲 避 從 那 裏 而 來 的 震 撼 。
我 想 , 種 種 神 奇 , 還 是 有 一 個 解 釋 的 ﹕ 他 們 有 一 個 共 同 的 敵 人 , 就 是 一 個 謊 話 連 篇 、 拒 絕 聆 聽 人 民 訴 求 的 政 府 。
他 們 以 此 為 敵 , 厭 惡 至 極 。 因 為 , 他 們 每 一 個 都 本 自 己 的 良 知 ; 每 一 位 , 都 深 愛 香 港 這 片 土 地 。
作者: piano513 時間: 12-9-10 07:33 標題: 回覆:csy_ma 的帖子
令人感動。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2-9-10 08:01
跟以住霸佔電車路, 衝擊警察防線的遊行集會, 感覺南轅北轍. 孩子們的父母都感到自豪吧.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2-9-10 09:38
在現實世界可能不同形態的抗爭是有需要。
作者: totheend 時間: 12-9-10 09:42
香港, 因為有這樣的年輕一代而變得有希望!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2-9-10 10:14
Hello.....
有無負面消息呢? 唔可以好似德國教禁, 只睇好既一面喎.....
作者: simpleway 時間: 12-9-10 10: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nnie40 時間: 12-9-10 15:24
csy_ma,
昨早在Pacific Coffee 也有看此文, 特别感动. 还特意问 cafe 的员工容许我取此页回家给外子看.
今天是香港中学孩子们来教育我们这群十分僵化而自以为是的成年人, 几位师奶+ 十个天真的中学生,带着梦想, 展示了最优秀的国民教育. 做就这个充满热血爱心的全民运动.
孩子们, 你们的举动 唤醒了不少沉睡的灵魂. 让香港人感到非常非常骄傲啊,
作者: 聞地王 時間: 12-9-10 16:14
我本來只是將支持反國教擺係心中,但眼見大話精政府的冷血、漠視民意,
她終於逼使我參加了兩晚的政總集會。
亦因此使我親眼睇見、感受到甚麼是和平理性、大眾齊心、秩序井然的
集會,使我一生難忘! 亦非常佩服一班有心人(學生、家長、教師、義工等)
的力量!
今次真係要多謝隻狼,如果唔係佢,我都唔會有動力行出去。
作者: annie40 時間: 12-9-10 17:29
回復 annie40 的帖子
Macma,
我成日明示暗示的赞IS学生好叻, 原来是自己坐井观天, 今日知道LS比香港教育逼压得如此辛苦, 依然心中有火, 有智慧, 真是失觉. 如我是大学校长, 肯定唔理规矩, 预早收定几位出色学生, 以示支持真正的'完人教育'
annie
作者: MacMa 時間: 12-9-10 17:48
回復 annie40 的帖子
一直覺得這一代的中學生仍是稚氣未脫,甚至大學生亦如是!他們使我重新評估現今新世代的潛能,如我是大學收生負責部門,應快快給offer/scholarship去搶這班超班的優秀學生!真是被他們喚醒了心中的一團火,已將面書個人相片換成黑T-shirt照,一日不撤科都不改換個人相片以示支持!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2-9-10 18:51
真希望「學民思潮」班學生可以真的以生命影響生命, 去感染到其他人. 不只是佔領政總的日子, 而是在以後的日子也發揮到好的影響. 這次有秩序的和平示威, 令一眾人以身為香港人而自豪. 另一個感動是, 在「我係香港人」FB網頁上見到全球各地華人紛紛支持我們, 反德國教育, 令我們感到不孤單. 身在遠方, 心繫香江. 這些不正是最佳示範嗎? 愛一個地方, 為一件事感動, 以此引以為豪, 就是出自內心, 自發的, 毋須指引的.
作者: ElizaW 時間: 12-9-10 23:35
csy_ma 發表於 12-9-10 02:06 
文 / 何 兆 斌 編 輯 / 符 芳 柱
這場難忘的鬥爭,相信永遠都會植在每一位學生的心坎裡,寶貴的經歴將會陪伴他們成長,歷史不能改變,記憶亦不會被人刪除。本人深信即使有部份無良的校長獻媚於中方來換取某些權益,而硬開國民教育科。我們香港的好孩子已一夜成熟,他們已開始懂得分辨真偽,明白是非黑白。這一課,三十年、五十年後,希望他們亦不會忘懷… …
作者: 20120808 時間: 12-9-11 18:30
本帖最後由 20120808 於 12-9-11 18:30 編輯
ElizaW 發表於 12-9-10 23:35 
這場難忘的鬥爭,相信永遠都會植在每一位學生的心坎裡,寶貴的經歴將會陪伴他們成長,歷史不能改變,記憶亦 ...
Carry on Till Tomorrow
作者: cowboymama 時間: 12-9-11 20:19
黃莉莉﹕絕食的由來
2012/9/11
http://news.mingpao.com/20120911/faa1h.htm
【明報專訊】“編按:本文作者黃莉莉是學民思潮成員,是最早參與絕食的三人之一,亦是絕食宣言撰寫人。本文於上周四完稿,當時佔領廣場行動仍未結束。”
「唔好意思……」「唔緊要!」絕食已經結束了好幾天,但那晚站在台上差點哭泣的情景我還記得很清楚,台下市民的支持和體諒我無法忘記。50多小時的絕食確實使我改變了,也使更我堅決不已——撤回國民教育科。
還記得一個多星期前的會議,絕食這個行動在我們的會議上議論紛紛,最後絕食行動以一票之差通過,十分驚險。那一刻除了感到僥倖,我也看見了我們終於再次起跑了。
行動以一票之差通過
由提出絕食那刻開始我已經決定要加入絕食,曾經有人提醒我這不是瘦弱的我可以承擔的,曾經有人告訴我絕食是一個不被外間接受的行為,曾經有人擔心我勸我不要絕食。這些一切一切如今想起確令我心寒。但令我更心寒的是政府如今仍然視若無睹,把我們一群人看作瘋子。他的無恥,令我更堅持。
若你問我在絕食前有否動搖過,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我有。那時混亂的心情早已是不能以文字好好記載,那刻我會怕我支撐不了,我更怕我固執的行為壞了這一場運動。在準備佔領行動和絕食行動時,我們去了找兩位社運前輩,很記得其中一位前輩的說話「絕食是放下慾望,告訴別人我們的專注,同時希望別人一同放下腳步來關注我們所堅持和所專注」。這段說話深深陷入我心,我沒有想過絕食背後有這樣的一個意思,這個意思並不意味深長,但卻得到我無限認同,使我的動搖銷聲匿,剩下堅持。
很多人都問我寫絕食宣言時抱什麼心情,我想那是混亂吧。絕食宣言是在絕食前一晚趕起的,凌晨時刻身體已經累得透支,但精神卻出乎意料般好。我獨個兒坐在電腦前,腦中浮出詩人北島的《回答》,於是北島的詩句便穿插在宣言當中。不得不提,北島曾經說過「我們都在革命文學的背景中來」。我想,正正如此,北島的話句能確確實實繪出我們的心聲,道出我們的渴望和當權者的不仁不義。隨一片混亂的思緒,絕食宣言漸漸完成,那刻我看已迎接晨光的天空,更混亂。
「絕食是放下慾望,
告訴別人我們的專注」
混亂的心情沒有跟隨睡眠散去,而是被我帶到我們的人民廣場(新政府總部)。黃之鋒同學完成大會宣言後把麥克風交到我手上,我竟雙手顫抖。我刻意用力緊握麥克風,把一切掩飾,裝出一副振振有辭的樣子。完成宣讀意味我們三人真正進入絕食狀態,要面對的是如何放下慾望,還有如何堅持下去。
本來打算由得混亂陪伴,我會慢慢習慣,但一位女士的支持把我以為已經處理好的混亂挖出來,我哭了。那女士是一位孫子的奶奶,我很清楚記得她走來我跟前,第一句話是:「你們不要只喝清水,我買點吃的給你們。」一句普通不過的話,但我看她的淚珠徐徐下綴,我剎那間已無法繼續裝出鎮定。「這不是你們的責任,要你們受苦了,我已是別人的奶奶,你是為了我的孫子在受苦。」她看我說下去,我無法回答上任何一句說話,卻能感受到她的心痛,同時也狠狠地痛在我心。何解政府看不到我們的反對?何解政府看不到我們的擔憂?何解政府看不到我們的心痛?我們一步一步走來,早已不是單單一堆學生在吶喊,而是很多家長在哭泣,我無法忘記他們流淚的樣子,更無法不心痛我們的下一代。
絕食的24小時剛剛過了不久,我已經出現了血糖過低的情,但我竟固執得想堅持只喝清水,不喝葡萄糖水,身邊的朋友露出擔心的樣子。那刻我真的很怪責自己,我覺得很對不起一群支持我們的朋友,我無法遵守承諾,我無法堅持我最初的絕食宣言,心中只有無限的愧疚。心情處於無法釋懷的低峰,沉默地躺在地上。當黃之鋒同學站在台上宣布我血糖過低,台下每一位的體諒使我再次哭了。我哭自己的軟弱,我哭香港人的擔憂,我哭政府的無能。但我從不絕望,喝下葡萄糖水後告訴自己要繼續堅持下去,我的站出來不是要成為英雄,不是要別人讚賞,是肩負大家的反對,用我小小的力量來發聲。
48小時來到,我的血糖再見新低,雙手顫抖,混身無力,這是不適的感覺,但我的意志沒有一刻低過。飢餓並不是什麼,儘管我無力,我都不想放棄,但我知道我已經不可以再固執了。黃之鋒同學因擔心我們的身體情而決定提早完結絕食行動,我的心再次充滿愧疚,「對不起,支持我們的每一位。」
「我不會後悔絕食,因為我能在日後自豪地告訴我的兒女你們不用上國民教育科。」有人告訴我在報章上看到我這段說話哭了,我們都在哭,為我們的下一代掉下眼淚。教育局長吳克儉說不上街的人即代表支持國民教育科,全港過百萬名家長和學生是支持國民教育的沉默大多數;政務司長林鄭月娥說政府施政要擇善固執,我們的留守絕食竟然成為了惡行;特首梁振英「什麼也可以討論」,我們要的是撤回國民教育科,撤回和不撤回中間有撤一半不撤一半嗎?一班高官權貴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國外,走出來大力支持推行國民教育,把大眾心痛的淚水看得比雨水更平常不過,我們確確實實地憤怒了。
我們都在哭
這兩天,來到人民廣場的人以千計,甚至過萬,大家沒有埋怨過天氣的惡劣,勇敢地站出來。吳克儉、林鄭月娥、梁振英你們看到嗎?你們能想像數千人坐在國旗下,當雨水打下來,數千人一致地撐開雨傘,堅持不走的畫面嗎? 你們能想像百多人在集會後寧願留守佔領,不洗澡也不要求鋪帳篷,席地而睡的畫面嗎?
「告訴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縱使你腳下有一千名挑戰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你們的無能,你們的不仁,你們的漠視,只會令人民的力量更強大,既然政府不能捍衛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唯有自己站起來,走出來,爭取我們的權利,自由和民主,請大家繼續風雨不改來到我們的人民廣場,為了思想自由,情感自由,為了下一代,我們絕不可低頭,我們堅持信念,要求撤回國民教育科。
作者: csy_ma 時間: 12-9-12 00:53
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
回應教育局就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聲明
(2012年9月10日)
政府宣布抽出「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裡當代國情部份,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表示這不足以釋除家長疑慮,原因如下:
-- 分割當代國情部份,是技術修正。當代國情只佔國家範疇一部份,國家範疇的相關價值觀如國民身份認同、團結、愛國心,仍然不變。課程內仍沒分清國家與政權,令人擔心國家範疇其餘部份仍會培養學生狹隘的愛國情懷,隱惡揚善地認識中國的毛病,始終存在。
-- 國家範疇的整體學習目標,「是提升學生對國民身份的認同,理解國民的角色、權利與義務,孕育家國情懷,主動了解國情,探討國家發展的機遇與挑戰。」(指引P.17)國民身份認同及家國情懷依然是情感先行的洗腦教育的著墨點。
-- 同時,國家範疇分為四個學習主題,即:自然國情、當代國情、人文國情和歷史國情,都是互為關連,並無先後次序或重要程度之分"。(指引P.17) 也就是說,根據原意,這四個學習主題是不能分割,互相關連的。現在硬生生地抽出「當代國情」,將來會否再加入?基本價值觀是否一樣?
-- 抽出「當代國情」的相關評估,但國家範疇整體仍要評估,包括老師和同儕評估,同儕評估還要互相表揚彼此的進步,藉此建立身份認同。在老師和同學的壓力下,學生仍有機會說謊誇大愛國情感以過關。
-- 指引附錄六指出,國民教育的教與學基礎依然是"以情引發",魔鬼細節依然存在,依然可以以這種策略去教自然國情、人文國情和歷史國情。
-- 社會人士普遍要求重新檢視國教科的整體方向,包括培養學生批判思考,以普世價值教授國民教育等。
回應聲明其餘部份:
-- 課程諮詢組織不應限於課程發展議會和開展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委員會,這課程在香港社會引起如此巨大的爭議,真正的諮詢應開放至其他主要持份者,例如家長、教師、辦學團體等。此聲明始終未有透露公眾人士和持份者可如何參與諮詢和表達意見,委員會的權限,檢討和諮詢的機制與過程為何。
-- 「就胡紅玉早前提出希望政府提供額外資源,讓更多團體可廣泛參與教材的制定,教育局表示如委員會正式向局方提出,所需資源可從教育局經費中撥出。」
回應:不應利誘學校開科,請清楚交待不開辦的學校是否無須退回53萬撥款?若要退還,缺乏資源的學校可能依然會因財政壓力開科,但在民間一片反對國民教育科聲中,學校將成政府與家長之間的磨心。
-- 「關於撤回「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要求,發言人表示,香港是多元社會,若學校已有推行該科的計劃,政府或任何人士不應亦不能制止他們推行此科。因此,「撤科」的說法並不成立。」
回應:家長把子女放在學校,是重要持份者,家長聲音如何可以得到重視?決定開科前可否加入家長及校友的討論?
-- 胡紅玉星期六接受無線電視節目「講清講楚」訪問時說過,可以由零開始討論課程指引,現在為什麼不是由零開始﹖而只是斬件,只撤當代國情部分?
-- 最後,政府始終未有回應非華裔及特殊學校學童有機會修讀此科的問題。
故此,本關注組要求政府撤回整份課程指引,重新公開諮詢,並在諮詢期後詳細公布所收集的意見。在未得社會共識前,不應倉促編訂指引。學校也不應在課程指引裡種種疑問未解決前,倉促開科。
作者: cowboymama 時間: 12-9-13 22:36
黃莉莉﹕沒有完結 從不放棄
2012/9/13
http://news.mingpao.com/20120913/fab1.htm
【明報專訊】夜晚沒有陽光的強大力量,依靠燈光的微小力量,總是很累,這些佔領的日子我們沒有人可以早睡,儘管上學的日子要6點起來,我們仍然需要忙到兩三點才能睡。宣布佔領完結的那夜,從燈光漸漸亮起,直至燈光完全取替陽光,我們一直在進行會議。經歷了多個小時,精神完完全全被消磨盡了。但不是因為我們累了,所以我們撤離廣場,而是我們看到之後的路還有很長,所以我們選擇停下來重新整理,再出發。未來還有更遠的路需要走,需要大家團結一致地繼續走,而我們學民思潮更是責無旁貸。
為了讓我們每位甩掉倦容
在我們佔領下,時間的流逝把一群抗爭的學生帶回課本中,我們要兼顧學業和抗爭,沉重的功課量和密集的小測來臨,多元的身分上起了微妙的衝突,我們唯有透支精神來支持每天放學後的佔領工作,我們每一位都堅持,盡自己的能力守護我們所堅持的。然而,透支精神的情下,我們每增倦容,而完結集會是為了讓我們每位甩掉倦容,整裝待發。
我們這一班學生曾經托大聲公,拿摺,拉傳單走進街頭,儘管風雨無情,我們仍然屹立不倒。多少的風雨,我們仍歷歷在目,但我們從來不喊累,我們從來不會放棄,學民思潮的字典裏沒有放棄。在世人心中一群入世未深的我們堅守信念,儘管我們站在街站時被人批評,我們仍選擇走到最前,為的是讓大家看清國民教育科的真相。如今一場佔領,我們的公民廣場聚集了12萬人,當中或許有很多人並不清楚這一科的來龍去脈,但是大家選擇走出來,不再漠不關心,這就已經是踏出了第一步。當我站在高處回首公民廣場,12萬人給我的驚喜,那種震撼令我只懂得目瞪口呆,連叫拿手機來拍下我們香港人的歷史,拍下我們的團結精神,拍下我們堅定不移的心。
佔領的10天,我們義無反顧地投入了這場反國民教育科運動,從我們一群學生拿印了學民思潮這幾個大字的直旗衝進欄柵內插滿屬於我們的旗幟那刻開始,我們都在期待一個合理的回應,我們相信我們的堅持是對的,但特首梁振英先生竟帶教育局長吳克儉來到我們的公民廣場公然做一場親民表演,卻又沒有慰問絕食者情。如此可恥的表現接踵而來,政務司長林鄭月娥回應道要擇善固執,暗示了我們的佔領行動乃是惡行。最後,特首梁振英先生的回應更是含糊不清,完完全全展示了他的「偽」術語言,只是把國民教育科由原本強制推行,轉變成學校自願推行,也取消了原定死了的3年開展期,這樣是把責任拋回一群為我們下一代教育而努力的工作者身上。其次,課程指引的漏洞和所帶來的憂慮仍然是無法消除。特首梁振英先生以「偽」術語言誤導市民大眾,使不少人誤會了我們的抗爭已經勝利,其實特首梁振英先生這樣只是假讓步,假妥協。經過分析和商討後我們決定結束佔領,我們不願再浪費一分一秒,運動需要進入另一階段。我們決定爭取時間休息,盡快再次出擊。一方面我們需要政府繼續站出來聆聽我們的聲音,同時我們需要更多時間去佈置我們以後的每一步,繼續堅持下去。
讓老師好好休息
在佔領開始時宣讀的絕食宣言中,我們曾表明有兩個目的,其一是希望大家放下慾望,和我們一同關注這件事,其二是要求政府撤回國民教育科。現在我們已經達到了第一個目的,12萬的市民放下自己生活,犧牲晚上的時間,來到政總和我們一同佔領。我記得12萬市民到來那晚,我們的音響設備十分不完善,在場外的市民根本無法參與我們的集會,但大家並沒有出現混亂,反而配合糾察的指示,安靜地坐下在地上。這樣完完全全告訴了我們,香港市民的到來只是為了和我們一同參與,一同維護自由、公義,還有一同維護我們的下一代。
韓老師,一位已經63歲的老師,他令我慚愧了,我對他深感敬佩亦感謝他。171小時的絕食,絕非輕易事情,但韓老師創造了歷史,他沒有說過辛苦,他尊重我們的決定,他堅持絕食到最後一刻。然而,我們並不願意看他再絕食下去,怎麼政府的不當要一位63歲的老人家來捱苦?心,很痛。所以必須完結佔領,完結絕食,讓老師好好休息!
那盛湯的大鍋 老伯伯臉上的皺紋
我想最感動的是香港市民的支持,有些人選擇站出來,來到現場參與我們,有些人選擇坐在家,留意我們,為我們打氣,替我們把消息散到每一處,還有些人送水送食物來支持我們繼續下去。還有只要我們在網上的專頁說缺什麼,總有不少市民送來,有愛的地方就是這麼簡單。還記得有位老伯伯,他每天都煮東西帶來給我們,我很記得,有一天集會完了,已經11點多了,物資處竟然有一鍋湯正在派發給我們。我知悉是那位老伯伯送來的那刻,除了感動已經說不出更多了。看那盛湯的大鍋,看老伯伯臉上的皺紋,看皺紋底下的笑容,一位老伯伯是怎樣拿這麼重的湯來到,我的心更是充滿感激和感動!這一切都是很不簡單,正因如此,我們學民思潮絕不會放棄,一定會繼續抗爭下去。我們也渴望各位市民不管我們在不在公民廣場都與我們走下去,不要氣餒。
完結佔領並不代表我們失去了公民廣場,因為香港人的公民廣場是在每一顆有良知、充滿愛的心中。讓我們一同為下一代,一同為自由,一同為香港走下去。我們的心都是靠得很近,很近的。
作者是學民思潮成員
作者: csy_ma 時間: 12-9-13 23:25
吾係醫生 I AM NO DOCTOR - 馮偉正醫生個人網誌
http://iamnodoctor.blogspot.hk/2 ... mment=1347386747608
我看見...
2012年9月9日星期日
豁了出去、站了出來的這幾天...
我看見...
一位媽媽帶著剛放學的兒子來到廣場;帳幕前,鬚根滿面的他,看到這對陌生母子到訪,一瞥小孩子身上的校服,隨即以嘹亮的嗓子唱出他的小學校歌,還向小孩子講解這麼多哥哥姐姐們到來「露營」的原因。他,與這小師弟相認時,已絕食了將近三天。
我看見...
一位兩眼哭得紅腫的老婆婆,聲淚俱下地懇求醫護義工,勸籲絕食逾150小時的韓老師退出,不要再折騰自己,「要絕食就讓我來代替他吧!」聞者無不動容。
我看見...
那個「民主女神」來「探班」的晚上,網民極力呼籲女神速速離開,以免抗爭焦點被蒙混和成為抹黑的借口,結果:一呼百應,大會從善如流,體面的敦請女神「打道回府」。十二萬人上街那一夜,臉書上懇切提點各人剋制冷靜、提防有人趁人多鬧事的貼報此起彼落,訊息火速廣傳。那夜秩序井然,有目共睹。這是網路正能量。
我看見...
一眾醫護義工的委身,守護著絕食者的健康。過二百醫生護士,輪流坐鎮,有的是清晨到來幫忙後再上班的,有的是當完夜班過來的,有的是特意請假的,也有些是一早來過,晚上自發來「加班」的。他們默默工作,謝絕傳媒訪問,婉拒高調表態,但行動已說明一切,足以明志。
我看見...
大清早,一班物資部義工,已為通宵留守的參與者準備了一站式早晨服務:長枱一端,擺放著巿民捐贈的梳洗用品,中間是自助早餐,有餅乾、麵包、水果,叧一端是飲品。貼心、窩心。
我看見...
一位年青絕食者與他幾個剛來當義工的社工系師弟妹講公民運動和國家發展,一名在大學時聲援過八九學運的醫生加入,燃起激情萬丈、感慨無限,面對目下種種不公不義,沉痛、氣憤,但未表絕望,因為薪火正在相傳,並且越燃越旺...
我看見...
入夜後,大會義工穿梭物資部和醫療站,向醫護人員送上夜宵。有巿民親自熬了西洋菜三文魚湯,也有咖啡店老闆送來一壼壼「還魂啡」,盛情,感動!
我看見...
晚會散後,一個個「他」和「她」,執起掃帚,清理現場的垃圾,掃地動作生澀卻落力。或許,「他」一向被指「只懂打機」、「她」自小十指不沾陽春水,他們是學生義工,也是那個別有用心、公信力破產的傳媒指的「被人利用的惡少」。
我看見...
午夜時份,一班神學生在廣場上圍成一圈,以詩歌、禱告求公義彰顯,並邀請不同信仰宗派人士加入。晚會激情過後,在這圈子裏,我感受到祥和。
我看見...
一個醫生義工為韓老師「視診」時,談起家事國事,感觸得淚流披面,要由韓老師反過來安慰他。兩個男人,兩代人,加起來都超過百歲,惺惺相惜。
我看見...
當巿民捐贈的食物開始屯積,有礙環境衞生之虞,有醫護向物資部進言,呼籲巿民停止餽贈自家製熟食和無包裝食物。不久,臉書上出現有關勸籲,這才是真的「從善如流」。
我看見...
有史以來最美麗的黑色,它代表堅定、沉穩和對公義的執著。
我看見...
公民社會的萌芽成長,家事國事,都是切身的事,公民發聲的權利,政權不能褫奪,政黨不准左右。
我看見...
覺醒、良知,讓希望不滅.
作者: csy_ma 時間: 12-9-14 10:29
[非常人語]我的七日七夜 韓連山.
by 盜文摘 Article Collections on Friday, 14 September 2012 at 01:39
http://www.facebook.com/?ref=tn_ ... %B1/267569293360826
.
始於九月一日晚上十時,終於九月九日凌晨一時。七日七夜共一百七十一個小時以後,韓連山在廣場宣布絕食結束;那是凌晨一時的金鐘添馬道,不該有人,卻坐了幾萬個反對國民教育的香港人。縱使反響極大,政府最終也不肯撤回國教科,只作出些微讓步;惟絕食和佔領行動卻內耗太多,事情發展至此,似乎不得不暫時畫上休止符。當時廣場以至對開馬路上人群掌聲雷動,響徹這個仲夏之夜,是對這場硬仗的無限敬畏,可嘴巴始終抿得緊緊的覺得壯志未酬,心底若有所失,韓連山原來也有同感:「我覺自己可以再捱多點時間的!」不過大聯盟最後認為持續消耗實非長久之計,希望令運動進入另一階段。絕食令他瘦了十二磅,但提起梁振英他依然動氣:「這個政府幾乎衰到貼地了,但看見十幾萬黑衣人,看見學民思潮,我又真的覺得香港有希望。」
政府總部門外的廣場,本來是每天升旗奏國歌的聖壇,卻被學民思潮成員成功佔領,在兩支旗杆之間掛起黑布,用白油髹上四個大字:公民廣場。戰事就從這個不足一百呎的升旗平台開始,最後蔓延成一場十二萬人圍堵政府總部的靜坐運動;也是由三名中學生宣布絕食開始,而後引發十八位大人接力絕食,當中堅持最久連續一百七十一小時未沾食物的,是六十三歲退休教師韓連山。一道長長的鐵欄,把絕食區分隔出來,裡頭拉起了大大小小十二個帳幕,絕食者個個形單隻影獨自上路,枕邊擱一支水,便是唯一食糧。有人瞞住家人免其憂慮,有家人每日致電勸其放棄,都是尋常的愛的方式。僅韓連山那個小小的藍色帳幕中,永遠鬧哄哄的擠着三張臉孔,太太和女兒竟日相伴,晚上徹夜留宿。韓太是教育學院退休講師,當絕食踏入第一百小時,愈來愈多陌生人專程走來廣場,語重心長跟韓連山說一聲保重時,韓太臉上仍然沒有半點凝重,未曾見過她眉頭深鎖。相識的不相識的人,隔着鐵欄請韓太勸勸丈夫「留得青山在」時,她永遠左耳入右耳出,只禮貌陪笑,卻從沒向老伴發出口頭警告。記者問她為什麼,她的答案出人意表:「我才不會勸他啦!因為我相信他的決定,他需要的不是勸阻,而是支持。」說完還輕鬆補一個大大的笑容:「這是我們的相處方式,沒什麼大不了。」她和女兒日夜相伴,是讓韓連山免卻掛慮,專心絕食:「留在家他會想你,人不安寧,我們整天在左右,他便沒牽掛,能全力以赴。他OKo架,不用擔心!」這是一種愛的方法。
陪伴
學民思潮上月三十號成功佔領政府總部東翼廣場後,隨即宣布派出三名中學生成員絕食。反國教大聯盟雖然每天跟這些小伙子開會,卻原來不曉得他們盤算絕食,韓連山說:「當日開會,他們也沒有將絕食行動講給大聯盟知,哈哈。大概是孩子怕講了出來會引起不同意見,便索性不說。但我一定支持,因為年輕人有心做一件事,你是不可以阻止的,這是他們人生的經驗和決定,你只需要陪伴和支持。」在小伙子絕食後兩天,韓連山便與另外九個大聯盟成員接棒絕食,「作為一個大人,應該保護小朋友,但政府對學民連串的反映置若罔聞,他們卒之行上咁絕的一步,我們怎能無動於衷?」絕食前一晚,他在雪櫃找來太太煲的一鍋人參雞湯,做了一個湯泡飯,翌日一整天只吃了半份三文治,讓腸胃慢慢熟習飢餓,夜晚便正式上戰場。
其實兩年之前,韓連山也曾因為政府「蝦細路」而大動肝火。彼時政府敲鑼打鼓要在校園推行驗毒計劃,他於報章論壇版連番筆伐狠批政府出賣學生,又在facebook開群組聯結師生上街遊行。但他當時任教的正正是一家俗稱的曳仔學校,就在他高調抗議驗毒時,其校便有三名穿著校服的學生在荃灣商場梯間索K出事,被警方以藏毒罪名拘捕,登上報紙頭條,標題是「教師反驗毒學生索K暈倒」。記者問他:「這算自打嘴巴嗎?」韓連山說:「我在band3學校教了廿八年,向來都有學生誤入歧途,這不代表我就要懷疑學生。驗毒理念是先當你有毒,所以驗你,這是普通法的精神嗎?一個人未證實有罪前不是無罪的嗎?無端端要學生撒泡尿去驗毒是蝦細路,是欺負學生。」他說校園驗毒完全破壞了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信,摧毀了學校裡本來單純的氣氛:「我們不會用假設你係衰仔的態度去對待細路,你必須先相信他是一個好青年,才有機會入手去教導他。」計劃試行半年,結果全部樣本呈「零陽性」,本來要大搞的project最後無疾而終,而公帑則花了千幾萬元:「政府卻沒有向納稅人講聲唔好意思,也沒有向被騷擾的學生講過對唔住。」
硬頸
韓連山絕食第六天,現場的醫護人員驗出他的尿液出現雜質,顯示身體已用畢「儲備資源」,正進一步消耗脂肪以轉化成糖分,用來支撐身體所需,故特別為他調製了含寶礦力的飲料,以補充電解質,避免休克。為了在現場支持老爸而請了一星期大假的女兒欣欣,整天目光焦灼,但凡見父親跟前來慰問者交談多過五分鐘,她就警惕起來,雙手搓揉父親肩膊,想提醒他別滔滔不絕。但韓連山看上去的確仍然精靈,當晚還參與了大聯盟一個長達四小時的會議,出入見到川流不息指住他低呼「你就係韓連山?」的集會巿民,他毫不吝嗇就奉上一個四萬笑容。不過這天開始他改坐輪椅出入,避免消耗更多體力,駐場義診的歐醫生亦讚曰:「人絕食四十八至七十二小時後,身體便開始轉換另一種代謝模式,這段時間好難捱,不過韓sir好似沒事一樣,不容易啊!」韓連山聳聳肩對記者說:「我每晚入睡時最驚,怕自己翌日起床捱唔住。但每天清晨梳洗後,又會重拾精神。」
絕食至此約一百四十小時,韓連山依然每日開會,參與大聯盟的重要決策。每當有空,他就搬一張小椅子坐在鐵欄邊,跟所有特意前來探望的舊生舊同事,或者對他表現好奇的路人甲乙丙聊聊,算得上是絕食區中最歡迎人家打擾的絕食者。有舊生看見他,脫口而出叫他「韓韓」,有人則喚他「霑叔」,原因是他多年來架的眼鏡很有霑叔的型格,故此得名。他說:「有時靜下來會覺肚餓,我便深呼吸,想像空氣中有好多養分,想像自己眼耳口鼻皮膚全部都敞開吸收精華。還要跟自己個胃講數,逗它說工作六十三年,現在是大好時機休息一下,豈不快哉!」記者問她女兒,猜其父能捱多久,誰料她瞪大眼睛說:「我爸很硬頸的,一定不會退出,會堅持到底,我都幾肯定。」韓連山硬頸是真的。2000年教育局推行語文基準試,要求所有任教英文及普通話科的老師,必須通過考試或者修畢相關課程,才能留校執教。當時任教英文科的他極度不滿,認為基準試本意是抹黑和否定老師的資歷,他遂憑一人之力發動了六千名教師上街,成為一時佳話:「當日連教協都無出聲,我自己搞聯署做宣傳,發起抗議。後來張文光找上我,問我點解咁激,收編我入教協。」自此他便由學校老師過渡成為工運搞手,認識了教協的司徒華,自此視華叔為偶像:「華叔是我在教協裡最尊敬的人,他是做任何事都堅持到底的戰士。」基準試最後在反對聲中推行,但硬頸的韓連山至今也沒有應考,他大笑幾聲撒賴的道:「我教的英文班在校成績數一數二,幹嘛要考我?我至死不會就範。也多得慈幼會的神父好包容我。」
戰士
九月八日,是反國教大聯盟佔領廣場的第十天,也是韓連山絕食的第七日。他留宿的帳幕外,豎起了一塊小白板,寫着hunger strike:160小時。這一整天,廣場的氣氛都異常緊張。繼前一日林鄭月娥和胡紅玉受訪時態度軟化、梁振英發信邀請大聯盟見面,似乎釋出善意,及至夜晚一共十二萬名巿民湧到政府總部靜坐,創造了一夜奇跡後;這天與會者都帶點忐忑不安,整場運動彷彿膠着在收與放的邊緣。下午六時十五分,梁振英就反國教事件召開記者會,廣場指揮呼籲場內外逾萬名靜坐人士,暫停所有電話上網,讓大會能借用網絡直播講話。梁振英開出毋須將國民教育獨立成科的提議,以及剔除三年的開展期限,但始終堅拒撤回科目,集會者噓聲四起,民情激動,不少攜同子女到場的父母默默拭淚,現場猶如懸了沉鐵,每一下鼻息都變得重甸甸。這時候韓連山坐在輪椅上,由其他人推他到台前,他緩慢又強硬地吐出這段說話:「我在想像,如果華叔遇上這個場面,他會怎樣說。我確定,他會跟大家講,革命尚未成功,同志還須努力!」本來被梁振英打殘了的士氣,戲劇性地被這個老套又經典的說法起死回生,大家跟住韓連山連喊三聲,以為留守直至梁振英撤科,是終極之志。凌晨一時,義工替韓連山那塊小白板更新絕食時數,用箱頭筆寫上171小時。與此同時,大聯盟十幾個核心成員長達六小時的會議完結。學民思潮的黃之鋒、大聯盟發起人陳惜姿,還有坐在輪椅上的韓連山,一個個魚貫走上公民廣場的小平台上,面對仍然留守政府總部的幾萬名巿民,大會出乎意料宣布絕食正式結束,佔領行動亦告完結。
現場雷動的掌聲停不下來,是對這場硬仗的無限敬畏,但人群始終喊不出歡呼,心裡覺得不是說好要堅持到底嗎?幹麼卻突然放棄了?記者再跟韓連山談起這一幕時,一切已經事過境遷,他額上寫着絕食的布條解了下來,已進食過兩次稀粥,讓胃部慢慢復元消化能力。他剛剛自投票中心走出來,投了一票給支持撤回國教科的立法會議員候選人。記者不解地問,你明明還鬥志高昂,為何幾個鐘頭以後,精神竟萎靡下來?中氣已恢復得七七八八的他,望進記者的眼睛裡道:「梁振英那種回應太打擊士氣了,那刻我好想鼓勵大家,希望大家不要放棄,況且我士氣的確非常高昂,所以腦海裡立即想起的,就是華叔講這話時那種戰士的神情。」但關鍵在於及後長達六小時的大聯盟會議。韓連山說,當時他的想法是繼續堅持、繼續絕食、不撤回不罷休,但隨着討論帶出愈多觀點,聯盟考慮到運動的後續力似乎不夠強大時,他也必須尊重大會決定。這個鐵人朗聲笑說:「難道佔領結束,我卻兀自絕食?哈哈哈。我也認同運動可以進入另一個階段,遍地開花,全民監察,因為梁振英隨時有可能借屍還魂,重推國教!所以我們是真的必須繼續抗爭。」絕食期間的韓連山,其實從沒有表現過半點氣若游絲,由始至終都精神抖擻,只是後來聲音變得沙啞罷了。及至這一刻,結束絕食大概十六小時了,韓連山就更加鬼馬,還向記者爆了一個小秘密:「撤離廣場那天晚上,開會時女兒坐在我身邊哭,她擔心我的身體出問題,陳惜姿看在眼裡很不好受,便問我意見。我卻笑着說如果你們去,我會堅持繼續絕食呀!哈哈哈。搞到我好像很無情似的,女兒在哭,我自己就在笑!」
壹週刊 A076-079 | 時事 | 非常人語
作者: cowboymama 時間: 12-9-23 23:01
本帖最後由 cowboymama 於 12-9-23 23:12 編輯
星期日生活
http://news.hk.msn.com/sunday/ar ... ocumentid=250809702
更新日期:2012年9月23日
什麼人訪問什麼人﹕黃之鋒﹕我們成功,因為我們不成熟 Part1
【明報專訊】撤出廣場後,黃之鋒不用再寄居政總帳篷,不用無啖好食,不用有病無人理。起牀後,有母親準備愛心早點,換校服的「春光」也不會被記者拍下。這天因為上呼吸道感染,吊着一行黃鼻涕受訪,母親細心提示他抹掉,父親在一旁靜靜幹公事。這個家庭樂的畫面,和4個月前我們訪問他時一模一樣。
在母親心中,之鋒仍是那個「嬌嗲」兒子,訪問途中會呼喚:「媽咪我要杯水!」「媽咪市民寄畀我哋啲信喺邊?」母親從廚房出來,把市民寄給學民思潮的信件,逐封放進有保護套的「快勞」珍藏。之鋒形容,廣場十日,其中一個遺憾是「沒法回家吃飯」,更賣口乖說:「媽咪真偉大!」逗得黃母會心微笑。
之鋒父母不是「直升機家長」,廣場歲月,沒有經常探班,只留意新聞,默默支持。佔領期間,兒子幾天回家一次,匆忙梳洗,母親沒有嚕嚕囌囌,只送上洗熨好的校服供他替換。12萬人集會當天,之鋒累得回家午睡,睡前叮囑母親1小時後叫醒他。母親不忍,讓兒子睡了4個小時。
自己的兒子,成為全港焦點。有人追捧,形容他是香港的希望;有人惡評,指之鋒是被政客操縱的棋子。但在父母心中,之鋒仍是那個本質「清心」的孩子,就像小學五、六年級班主任在成績表上給之鋒寫的評語:「才思敏捷,應對如流,百折不撓」。
之鋒父母謝絕傳媒專訪,只是筆者被邀請登門訪問,再次被這家庭感動,忍不住寫出點滴。之鋒父母給兒子很大自由度,記者訪問,甚少插嘴。培育之鋒的方法是,順應孩子潛質讓他自由發揮。從小到大,之鋒考試未必名列前茅,Oral科卻全班數一數二,今次面對12萬人,把他的口才發揮得「淋漓盡致」。
到過廣場的人,都難忘之鋒的演說魅力。某晚主題「硬頸」,之鋒就喊:「林鄭硬頸我們也硬頸;林鄭為阿爺,我們為理念!」另一晚講「青春」:「廿年後回想,或許我們已不再搞社運、不再關心社會,但我們從來無後悔!」之鋒平日說話一輪嘴像機關槍,上台後卻脫胎換骨,不徐不疾。他說,只需在後台冷靜5分鐘,在手機上寫重點,一切臨場發揮。面對12萬人說話,「從來沒有害怕」。這個基督教家庭形容,之鋒口才是上帝的「恩賜」。
面對梁振英,之鋒不握手,以鞠躬回應,被坊間吹捧有「政治智慧」,之鋒卻說:「我不喜歡人們說:『你唔同佢握手好勁呀!』其實我思維好簡單,你握手即係同佢(梁)friend,但我唔需要同佢咁friend。而且梁是來做騷,我無必要配合佢。我們在學校對着老師也是鞠躬,鞠躬不是沒禮貌。」
無人估到我哋絕食
學民思潮連串行動,都像之鋒回應CY伸出來的手那樣,臨場執生,隨機應變。公民廣場的誕生,也非常突然。之鋒透露,8月初學民成員林朗彥曾提議搞「佔領」,更提議過佔領維園,被眾人調侃:「維園咁大,點塞呀!」之鋒更有份潑冷水:「如果8月初你問我8月尾搞佔領,我會話黐線!點搞?」
但整個8月,情勢有變,學民思潮用過其他抗爭手法,收集過十萬簽名,試過到學校「長征」,也追擊過立會候選人,政府也沒回應,令他們重新考慮佔領:「我們15個月的工作證明,學民思潮不是為激而激。」但為何叫「佔領」不叫「留守」?之鋒解釋,「留守」令人聯想遊行後的堵路,「佔領」較貼題。但最終可能只是稱呼夠型:「或者膚淺啲咁講,關楚耀有首歌叫《佔領》,講佔領華爾街,幾好聽。」因為大聯盟9月1日在政總搞集會,佔領地點自然選在政總。
學民8月26日投票決定,4日後展開佔領和絕食。30名學民成員,三分之二贊成「佔領」,僅一票之差通過「絕食」(16票對15票)。之鋒說,最初只向傳媒宣布「佔領」不講「絕食」,希望「測試水溫」:「群眾會唔會覺得我哋過激?佔領會影響政府總部運作,警方也有權拘捕你。」怎知傳媒冷待,有記者戲言:「你哋係咪細路仔去紮營玩玩吓?」
到8月30日學民踏足政總,宣布3個中學生開展絕食,消息震盪整個社會:「無人估到我哋會絕食,大家重新關注番這事,感召了很多人來。」3個絕食學生均已18歲,之鋒未成年,也考慮過絕食,但戰友認為,他身為召集人要統籌和應付傳媒,應以大局為重。之鋒卻笑說,自己沒正式參加,也不小心加入了絕食隊伍:「那幾天經常只吃午餐,忙到第二天才吃第二餐,絕食24小時是很正常的事。」
之鋒一直陪着絕食三子,眼見他們身體變得虛弱,血糖不穩,為了戰友健康,原定72小時的行動,提早在56小時結束。但學民三子停止絕食,促使更多絕食者加入,「公民廣場」應運而生。
Spiderman生涯
佔領最初,每晚萬人到來。學民成員下午放學後便跳上台演說、唱歌、喊口號,群眾如癡如醉。之鋒分析,他們吸引力在於﹕「大家覺得以往和政治有關的人都係五十歲的人,估唔到現在係十五歲嘅人;成件事反轉咗,過往係由大人帶細路,而家係由細路出嚟反轉政府總部。」
可是這班「細路」,白天還要上學。之鋒回憶那段瘋狂歲月:早上6時半在政總帳篷起牀,經常只有4小時睡眠。一次,他在帳篷外扣上皮帶,竟成為新聞照。回校上課,聽老師講書,嘗試做正常學生,國教消息還是會出現眼前:「有一日我在飯堂電視見到陳惜姿。我拿住碟飯行行吓差啲仆親。好奇怪,點解會喺呢個環境見到陳惜姿?」
之鋒形容,一邊上學一邊搞公民廣場的日子十分「超現實」:「我唔知道邊個先係真實嘅世界,感覺有啲似Batman 或Spiderman,上學就做番學生,落堂就去打仗。」他甚至形容,有次從廣場坐地鐵去參加城市論壇,突然想起:「噢,這裏是香港,有八達通的。」像黃子華的棟篤笑獨白。
回到廣場,人與人之間的秩序一樣反常。大聯盟成員有學生老師家長甚至校長,猶如一個「學校架構小縮影」,然而,大家卻是平等戰友,不像學校裏長幼有序。之鋒難忘一個下午,他和張銳輝陳惜姿站在政總外等梁振英出來。無聊時他忍不住慰問張銳輝,這陣子教書是否辛苦。之鋒形容:「個場面好古怪,平日老師一定會督促學生溫書。現在是學生知道老師唔得閒備課;個老師又知道個學生無心機上堂。呢種互動,真係好有趣。」
之鋒回憶,來支持的群眾,臉孔包羅萬有:他記得,下午4時會有一班穿校服的學生來,逗留到晚上8時;之後接力的有主婦、OL、西裝友,「看樣子已知,有些人平日完全不會參加集會遊行」。之鋒學校十多名老師親赴廣場鼓勵,拉着他祈禱。以前曾經在學校內「捉他頭髮」(髮型不符校規)的老師,也來到廣場跟他說:「多謝你幫我個仔做咗咁多嘢。」
「撐黃之鋒」好「哽耳」
一時間,之鋒成為萬人迷。筆者在廣場做義工,留意到之鋒面對熱情市民,有點尷尬,眼神飄忽。原來小伙子享受站台演講和幕後統籌,卻不習慣貼身讚賞。偶爾遇上陌生人拉着他陳情,之鋒就急得像熱窩上的螞蟻想竄走。
提起這些熱情民眾,之鋒抱着iPad叫了聲救命。他苦笑說,在廣場上每兩分鐘就會被人拉着,有年輕人跟他議論社運策略,有老人家跟他談文革,他感謝大家的「真誠」關心,卻抗拒被「神化」。他記得,12萬人集會的晚上,他拿着「大聲公」四處喊,呼籲大家通宵留守,冷不防有群眾齊齊大喊「撐黃之鋒!」,他卻受不了:「吓?有無搞錯?唔係(立法會)選舉喎。我覺得好哽耳,你來集會不是因為見到黃之鋒,你來是因為反對國教科。」之鋒續說,明白社運要有代表人物:「但運動的icon係咪去到這個地步呢?我的知名度只不過是工具,把這個運動推向高峰,令更多人了解這場運動。」
「香港人的心態是,將啲嘢代理咗畀一個人,『你幫我搞,你幫我爭取』。我常說,我是推動者,不是代議士,不是代你去爭取。」最誇張是,有家長把子女學校不會開展國教科的通告電郵給之鋒過目,表示若之鋒認為沒問題,自己才會在通告上簽名,令之鋒啼笑皆非。他期望市民可以提升認知,自行判斷。他語重深長說:「若果人人都可以站出來關心社會,黃之鋒就不會那麼出眾了。」
之鋒不追逐掌聲,亦不抗拒批評。他回憶擺街站期間經常被罵,有人向他豎中指。佔領廣場期間,他抽空參加城市論壇,碰巧一次嘉賓大部分是建制派,他不但被圍攻,更要被保安護送上車離開。他形容「被批評的經驗」甚可貴:「畀人讚得多會讚壞,聽得太多讚賞我會不習慣,那些『你是香港的希望』、『靠晒你呀』嘅說話我唔鍾意。學民思潮其他成員背後付出很多,有些比我更辛苦。」
文 譚蕙芸
圖 林俊源
編輯 馮少榮
作者: cowboymama 時間: 12-9-23 23:07
本帖最後由 cowboymama 於 12-9-23 23:14 編輯
什麼人訪問什麼人﹕黃之鋒﹕我們成功,因為我們不成熟 Part 2 :
廣場——拖下去沒意思
廣場十天下來,群眾人數節節上升,最高峰時來了12萬人。之鋒在高處俯瞰人群「迫爆金鐘」,覺得很「振奮、難以想像」。然而在梁振英讓步方案推出當晚,他和學民思潮聯同大聯盟成員,均同意撤出廣場。他個人認為,撤出廣場的原因有3個。
第一,透過佔領和絕食,能夠向政府施壓的效果,已經用得七七八八。之鋒說:「政府害怕的是非常規嘅嘢,要透過佢『估唔到』嘅行動向佢施壓。但當佔領變成一個常規行動,再佔領多幾日,政府就會慣咗,就覺得無乜威脅性,自然不覺得驚,不去回應你,再拖下去沒意思。」
第二,運動的方向改變了,國教科已交給學校自決,新戰場在學校,不在政總,之鋒期望「在每一間學校建立公民廣場」,未來工作要組織幾百間學校的學生會和關注組。
第三,學民成員真的累透了。之鋒說,10天佔領,已把學民思潮團體的體力耗盡。有成員連續發燒了5天,還繼續當司儀。
之鋒認同陳惜姿所言,民眾對撤離有反彈只是「情感上未接受」,他自己也有不捨。之鋒強調,撤離廣場不等於運動能量下降:「運動一定有高有低潮,這時候,學民就做最麻煩難頂、曝唔到光的內部組織工作。」訪問前一晚,之鋒撰寫了連結各校關注組和學生會活動的文宣至凌晨,之後連續幾晚都開會。他形容:「回家後睡覺時間沒有增多,只是張牀舒服點。」
最成功但最不成熟
學民思潮的成功,叫很多人訝異。成立僅15個月,就把反國教議題推到一個接近全民參與的地步,這班中學生如何做到?
之鋒強調,他們不是大家想像中「咁叻」,也要別人幫助,有時會請教有相關經驗的社運朋友提供意見。今次反國教運動,學民招數一浪接一浪,除了經常通宵開會,大家不計辛勞付出,還是摸着石頭過河:「行動是很倉促的,經常每晚11點才想明天廣場有什麼節目。別人以為我們好有策略好有組織,其實我們是急就將。」之鋒半開玩笑形容,學民思潮是「最成功但最唔成熟」的社運組織。
「不成熟」可能是學民成功要訣。成年人太多計算,太多疑慮,年輕人沒包袱,敢於創新。佔領政總,未實行前沒人能想像;中學生絕食,更史無前例。學民向吳克儉送上「平反六四記憶麵包」,把掃帚送給葉劉,軟化了嚴肅議題。9月1日,4萬人反國教集會傾盤大雨,孩子們索性赤腳站台,成為攝影師眼中率性自然的特寫。「我哋無預早想好,覺得有趣就做。所有嘢我自己也預計不到,但預計不到才是最好。」
之鋒又認為,年輕人政治覺醒,和幾年前高中開始實施通識科也有關:「多謝香港政府搞通識科,令好多學生有意欲關注學民思潮。」 之鋒說,通識科裏「今日香港:社會政治參與」部分,他聽聞不同中學的老師,愛拿學民思潮為教學例子。有通識老師要求學生作文反思「公民抗命和法治關係」,甚至要學生分析不同抗爭手段是否可行和合適,間接催逼中學生關注時事。
黃之鋒笑說,可惜自己學校從沒考核「學民思潮」或「國民教育」,否則一定能拿取高分。但之鋒的中文科老師,卻曾以明報星期日生活在今年5月刊出、由阿離撰寫的黃之鋒專訪作教材,解釋「人物寫作」技巧:「個老師派之前,好神秘咁講,今日篇文個主角你們都認識。派發之後,同學都依嘩鬼叫很興奮,老師就教,這篇文章這裏用了首尾呼應,那裏又用了心理分析……」之鋒說,不感到尷尬,反而覺得提升了學習興趣。
大冒險
黃之鋒經歷了一個不平凡的暑假,當同學在面書上上載吃喝玩樂的照片,他就在政總站台,與大聯盟開高峰會。法新社、美聯社、路透社、CNN、《紐約時報》都來追訪他。回想政總歲月,之鋒說:「這10日像發了一場夢,像經歷了一場大冒險,現在回到現實世界。」
他坦言,這段日子衝鋒陷陣,不無感觸,更曾在台下落淚:「我想起過去15個月嘅辛苦,我犧牲了同屋企人和同學相處嘅時間,連教會工作也放低。看到同學無憂無慮,我自己好多嘢諗,雖然係應該去諗,但有時都有掙扎,都想做番一個正常嘅中學生。」
離開廣場後,黃之鋒仍未能全情投入做回一個正常中學生。他的電話疑遭竊聽,經常要更換手機號碼。傳媒訪問沒有停過,有些組織請學民思潮做講座嘉賓,條件是「沒有黃之鋒就不邀請學民思潮」。訪問之前他已流鼻水咳嗽,訪問後「的起心肝」睇醫生,把病假紙上載面書,請求傳媒「放過他」。一張小小假紙引來9000個Like、900個Comment。
有人擔心,15歲的孩子,如何承受如此注視?他會否出現「童星症候群」,為成長路增添壓力?之鋒淡然道:「我個人嘅生存價值,唔係睇人哋點睇我。人哋對你嘅看法係重要,但很難滿足所有人期望,做番自己就好。如果我擔心自己將來,無論是學業工作,還是心態上能否適應,而不做好學民思潮,是對不起學民的成員和支持者。將來是怎樣,是未知之數。」
在擔憂前,讓我們「回帶」,時光倒流到去年5月。當時黃之鋒只有14歲,學民思潮仍成未立,他以一個關注時事的普通少年身分接受港台電視節目《我未成年》專訪,一臉稚氣的他,語帶堅定地說:「我雖然微小,但會用我自己一分力,為香港爭取更美好前景。任何改變都是由一小撮人發起,將來結果怎樣,沒人會知。只要愈來愈多人有抱負有勇氣走出來,世界就會改變。」不夠兩年,這小伙子的志氣,就已經令香港翻天覆地。
將來是怎樣,沒人知,就是因為沒法預知,才最好。黃之鋒和學民思潮的年輕人教曉了我們這些成年人什麼叫硬頸、什麼叫青春,就讓我們學習少年人這種「不成熟而最成功」的人生態度,縱使微小,也願意走出來關心社會,齊齊令黃之鋒變得「不再出眾」。
...................................................................................................................................................................
問:譚蕙芸,大學老師。5月底時,留意到網上瘋傳一段黃之鋒接受記者訪問談國教的片段,建議星期日明報訪問他,最終與另一記者阿離一起採訪,由阿離撰文。其後在公民廣場擔任義工,近距離見證之鋒如何度過廣場歲月。星期日生活原定邀請之鋒親筆撰寫「後廣場感想」,之鋒卻委託筆者以訪問形式完稿。
答:黃之鋒,15歲中五學生,基督徒,15個月前成立學生組織學民思潮,在反國教運動上一次又一次展現令人刮目相看的表現。他接受記者訪問談及國教的片段吸引25萬人點擊;和「拍枱老師」余綺華交手的城市論壇片段,吸引46萬人點擊。
文 譚蕙芸
圖 林俊源
編輯 馮少榮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2-9-24 09:03
自此以後,他的人生不再一樣,希望有平坦的一生。
作者: annie40 時間: 12-9-24 13:51
回復 ANChan59 的帖子
有平坦的一生? 那有人会有平坦的一生的, 讲笑吧!
我希望黄小弟继续努力学习, 武装自己, 遇到不平坦的路, 遇到生命的疑惑, 见到醜陋的人和事, 体会内软弱无能,依然记得当年的'我', 尽量保住那颗纯洁真挚的心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2-9-24 14:21
annie40 發表於 12-9-24 13:51 
回復 ANChan59 的帖子
有平坦的一生? 那有人会有平坦的一生的, 讲笑吧!
我擔心他未來一生絕不平坦,唯有祝願他在聖靈的看顧下, 一生平坦 ........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