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請問英華中學教學模式 [打印本頁]
作者: CPU1995 時間: 12-2-26 12:09 標題: 請問英華中學教學模式
我知道英華中學是一間好學校, 本人想對此校加深認識, 英華老師的教學方法如何, 學生學習態度如何, 對學生的支援又怎樣?
有沒有英華家長可分享, Thx.
作者: chuntam 時間: 12-2-26 14:24
男英華定女英華?
作者: CPU1995 時間: 12-2-26 14:51 標題: 回覆:chuntam 的帖子
深水埗英華

作者: 黃巴士 時間: 12-2-27 10:27
本帖最後由 黃巴士 於 12-2-27 10:28 編輯
CPU1995 發表於 12-2-26 14:51 
深水埗英華
可上隔離BK - "中學交流望"吓.
作者: ha8mo 時間: 12-2-27 11: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iuwai 時間: 12-2-27 14:06
回復 ha8mo 的帖子
近年見所謂名校收學生,都以運動精英為主, 學業及品行欠奉, 曾讀英華人都知,沒有幾多個真正係成積和學業都top,而且呢幾年公開試認真麻麻。而嗰班運動精英留班又留班,年屆學屆極限, 就為有拜拜, 非常現實, 到時就高不成, 低不就。
作者: Glau 時間: 12-2-27 14:29
miuwai 發表於 12-2-27 14:06 
回復 ha8mo 的帖子
近年見所謂名校收學生,都以運動精英為主, 學業及品行欠奉, 曾讀英華人都知,沒有幾多個 ...
公開試麻麻, 請問在那裡可看到.
作者: miuwai 時間: 12-2-27 14:42
校內有一斑精英連考公開試的机會部冇, 學校怕影响整体成積, 會勸佢地留班, 咪即係離校
作者: 黃巴士 時間: 12-2-27 14:53
本帖最後由 黃巴士 於 12-2-27 14:54 編輯
miuwai 發表於 12-2-27 14:06 
回復 ha8mo 的帖子
近年見所謂名校收學生,都以運動精英為主, 學業及品行欠奉, 曾讀英華人都知,沒有幾多個 ...
在乎小朋友生唔生性, 就算成績不達, 基本操行都應該有. 如果唔係--- 留班與離校(去到邊度), 結果都係一樣. 無話絕對是單一方面的問題.
作者: QuestionMa 時間: 12-2-27 15:40
聽見這些comments的確有點心寒,
但是作為家長的, 還是抱著"爛船都有三斤釘" 的心態 , 加上對現今教育制度的無奈. 仍然很多人報考, 面試當天真的人山人海:;pppp:
作者: Glau 時間: 12-2-27 16:15
miuwai 發表於 12-2-27 14:42 
校內有一斑精英連考公開試的机會部冇, 學校怕影响整体成積, 會勸佢地留班, 咪即係離校 ...
咁精英運動員有多少人? 幾多%先會影響整體成績 ? dbs, dgs, hy, gh 都有很多精英運動員. 咁會唔會同一情況.
作者: Rabo 時間: 12-2-27 16: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wildcat_hk 時間: 12-2-27 17:06
朋友個仔在英小讀,據說只要四科主科pass加操行B就可直上中學
作者: miuwai 時間: 12-2-27 17:13
學校好早巳经mark定哂D精英, 一早己經知道實得, 又有d所謂校友, 其實面試只不過係做戲
作者: ohnono 時間: 12-2-27 17:36
可能跟呢十年八載以來,男生數目以經減少,唯這類少數當中,能擊敗眾多女生而進佔band 1行列之中的,可能更少或出現斷層,即係一係好叻,一係已跌出band 2之外,之前我都有講過如果你去睇考評局個會考分析就知道。所以之前有家長話油尖旺band 1學校已收band 2學生了。一個band 1男生難求,一個叻band 1男生更難求,一個又要有能力讀直資學校,又要叻,又要band 1的男生更更更難求!另一方面就真係辛苦了香港的女同學。
作者: miuwai 時間: 12-2-27 19:55
唔係冇叻嘅band 1 男生, 而係唔夠人面, 老實講而家好多有名嘅直資學校, 收多咗band 2/3 學生, 因為佢地都係靠人事入,以前政府派位, 一定係band 1 先入得,你話成積点會唔跌? 有d有錢公子嘅德性, 真係不敢恭維, 老師都怕咗佢地, 連見家長部廢事
作者: ohnono 時間: 12-2-27 20:03
miuwai 發表於 12-2-27 19:55 
唔係冇叻嘅band 1 男生, 而係唔夠人面, 老實講而家好多有名嘅直資學校, 收多咗band 2/3 學生, 因為佢地都係 ...
oh, really!又係夾咭片效應!
作者: homingm 時間: 12-2-27 20:29
當呀仔知道自己班有位排名八十幾都有得進入second interview,以呀仔的成續和品行,和面試當日的表現,他很有信心可進入第二輪面試,但結果佢無份,佢覺得有少少挫敗感‧
作者: ha8mo 時間: 12-2-27 21:3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Rabo 時間: 12-2-27 22: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Rabo 時間: 12-2-27 22: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jeremyphlam 時間: 12-2-27 22:57
人上有人,天外有天。冇得2nd interview咪當學校唔識貨囉。另外某位人兄睇黎對學校好大仇口喎。
作者: bbsbbs 時間: 12-2-27 23:55 標題: 回覆:請問英華中學教學模式
就甘在這forum 看,大家提到英華收生的質數同升上去的好似是比較
(不要鬧我呀!因我不太明白)
那師生關係及功課壓力又如何?
真心想問: 與同樣是直資的福x/ st 保 law ,如果是如果,都收的話,英華仲睇底一線?
Ps: 小兒心儀英華。

作者: 黃巴士 時間: 12-2-28 08:48
homingm 發表於 12-2-27 20:29 
當呀仔知道自己班有位排名八十幾都有得進入second interview,以呀仔的成續和品行,和面試當日的表現,他很 ...
請問單就8x果位2rd interview的同學仔, 你地覺得佢有咩優勝呢?? 是sports/music嗎??
作者: homingm 時間: 12-2-28 11:15
可能佢生得好高大,而且又是學校籃球隊,佢o既球技又真係幾o力下,英華可能需要這類人才吧!
作者: 黃巴士 時間: 12-2-28 11:27
回復 homingm 的帖子
哦!! 咁就理解到該校原來在此期間想收咩生了?? 又或者原小學升上中學, 好成績的同學都有很多/夠數, 所以現階段是側重個人潛能. 唔掛之得全部可以有1ST 面試機會了.
作者: ElizabethLAI 時間: 12-2-28 14:13
回復 Rabo 的帖子
我兒子去年也有被取錄,不過最後扣門入了原先自行報的一間名氣差很遠的英文中學(不過是全收BAND1的).
作者: ha8mo 時間: 12-2-28 15:3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KLN 時間: 12-2-28 15:39
ha8mo 發表於 12-2-27 11:28 
唉,有D學校想做體育王霸,已經淪落到成爛仔竇。
上星期六有場波
伯母,
上樑不正下樑歪, 一編舊文便可知一二
http://www.sportsoho.com/pg/magcontent/991191/-to-be-or-not-to-be-
.............他給記者轉發了自己當時的留言,對「功利地為了要贏」的批評,他清楚寫到:「The nature of sports , yeah you are right, is to win 」。為怕手民之誤,再向龐sir求證,他說得毫不含糊:「中文裡單單『體育』一個字是不足夠的。體育同運動應該分開,絕大部分的sports都是講緊贏或輸的問題,你也可以說友誼第一比賽第二,但說到底也是一個比賽。」我聽罷孤惑,那體育精神呢?「去贏都是sportsmanship一部分,當然是不是只為了贏可以商榷。但nature就是這樣,如果不是為何還要比賽,種菜咪得囉。」
作者: Rabo 時間: 12-2-28 15: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哥師奶2010 時間: 12-2-28 17:16
小兒就讀英華, 小小意見, 不喜勿插.
1) 的確學校早幾年是收了不少外來生, 而大部份都是有特異工能, 但我會想, 每年學校都有學生因到外國升學而多了學位出來, 那麼你是學校, 你會收什麼學生, 不是收體育精英, 就是學術精英, 當學術精英取得獎項時, 又會有什麼說法?
2) 學生問題不是在於他們收了外來體育精英, 可能是當年英華申請小學時, 教育局要求英華接收另一間深水埗區的小學, 而這批學生就因為直屬小學升上中學關系, 便成了現時部份學生.
3) 有傳體育精英分開班房上課, 又不用交功課, 又考試有 tips ... 總之就有特權. 以我理解是有分班上課, 但是因為這些同學跟不上學習進度, 所以要進這些所謂特別班, 亦即是有些學校的補底班, 又有傳同學可以隨意不上課, 但都無問題, 其實是因為出外比賽, 代表香港, 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只是有些同學不了解, 誇張了一些.
其實每間學校都有其問題, 沒有一間是perfect 的,樹大總有枯枝, 雖說它沒有出品什麼司長, 什麼高官, 但它有190年歷史, 歷年來口碑都是不錯, 也是一間不錯的學校.
至於學校教學模式, 我相信一般傳統中學都是這樣, 沒有什麼特別, 只要大家多跟孩子溝通, 就算預見別人一些錯誤的行為, 也可以作反面教才, 未嘗不可.
作者: miuwai 時間: 12-2-28 17:34
小學直上已經有BAND 2學生,加上運動/音樂精英, 其實BAND 1 學生佰分率有幾多
作者: ha8mo 時間: 12-2-28 18: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chuntam 時間: 12-2-28 18:21
ha8mo 發表於 12-2-28 18:09 
就係咁先陰公
我以前都講過
我家有長輩讀哩間學校出來
八掛下……佢係讀咩小學?PM我………謝謝!
作者: jeremyphlam 時間: 12-2-28 18:26
哥師奶2010 發表於 12-2-28 17:16 
小兒就讀英華, 小小意見, 不喜勿插.
1) 的確學校早幾年是收了不少外來生, 而大部份都是有特異工能, 但我 ...
每年總會有很多人在這裡出帖說這間學校不成,那間不好,動機各有不同,英華更加不是唯一一間。但正所謂你唔讀大把人讀,無謂費工夫和這些人說教了。
書院每年供外人投考的位置那麼少,如你所說,收的一係學術精英(我諗普通學校全級考20幾應該唔算掛)、其他的當然是特異功能人士。咁正確嗎?不過唔少名校都係咁做,這是另外的討論了....
英華是出過司長的,叫阿松。
作者: jeremyphlam 時間: 12-2-28 18:32
本帖最後由 jeremyphlam 於 12-2-28 18:54 編輯
Rabo 發表於 12-2-28 15:56 
回復 ElizabethLAI 的帖子
其實我地考英華是為了買一個保險, 萬派唔到 band 1 , 都可有後路, 英華是最近屋 ...
我諗英華的管理層要好好檢討一下,做後路都算了,重要和福中和顏寶玲同grade.........
Ying Wa, post no. 90#
http://www.edu-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56208&extra=page%3D3&page=5
顏寶鈴, post 423#; 福建中學, post 436#
http://www.edu-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56208&extra=page%3D3&page=22
作者: miuwai 時間: 12-2-28 18:34
回復 ha8mo 的帖子
我都想知
作者: jeremyphlam 時間: 12-2-28 18:45
本帖最後由 jeremyphlam 於 12-2-28 18:49 編輯
Glau 發表於 12-2-27 14:29 
公開試麻麻, 請問在那裡可看到.
我唔知有幾麻麻,不過這裡有幾位人兄的居心就真係麻麻....
90#
http://www.edu-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56208&extra=page%3D3&page=5
作者: miuwai 時間: 12-2-28 18:52
好似跌緊wo, 嗰陣時仲收緊band 1 生,跟住幾年唔知會点呢? 
作者: jeremyphlam 時間: 12-2-28 18:59
本帖最後由 jeremyphlam 於 12-2-28 19:00 編輯
miuwai 發表於 12-2-28 18:52 
好似跌緊wo, 嗰陣時仲收緊band 1 生,跟住幾年唔知會点呢?
請問從那裡看到跌緊呢?
作者: miuwai 時間: 12-2-28 19:17
合格率 lo
作者: jeremyphlam 時間: 12-2-28 20:04
本帖最後由 jeremyphlam 於 12-2-28 20:05 編輯
miuwai 發表於 12-2-28 19:17 
合格率 lo
難為你了,原來咁都算跌緊。
Extracted from post no. 90# http://www.edu-kingdo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56208&extra=page%3D3&page=5
HKCEE會考 |
Year | 2003-2004 | 2004-2005 | 2005-2006 | 2006-2007 | 2007-2008 | 2008-2009 | 2009-2010 | 2010-2011 |
6科14分或以上 | 75.0%
| 71.3% | 62.6% | 70.9% | 69.2% | 72.9% | 72.0% | |
優良率 | 49.0%
| 49.0% | 43.0% | 48.6% | 47.1% | 48.2% | 45.1% | |
合格率 | 98.3%
| 96.0% | 96.2% | 96.3% | 96.5% | 95.5% | 95.9% | |
考生總人數 | 176
| 195 | 182 | 194 | 201 | 202 | 198 | |
__________________ |
中七學生出路 |
Year | 2003-2004 | 2004-2005 | 2005-2006 | 2006-2007 | 2007-2008 | 2008-2009 | 2009-2010 | 2010-2011 |
UGC funded degree course | 75% | 78% | 68% | 86% | 59% | 80% | 64% | 73% |
入讀大學degree課程 | 78.0%
| 83.0% | 75.0% | 87.0% | 63.0% | 80.0% | 70.0% | 79.0% |
入讀 tertiary institutes | | | 96.0% | 100.0% | 92.0% | 98.0% | 92.0% | 94.0% |
優良率 | 39.0%
| 49.0% | 43.0% | 50.4% | 34.0% | 42.8% | 36.3% | 48.2% |
入大學最低要求 | 89.0%
| 96.0% | 86.4% | 99.0% | 82.6% | 93.7% | 86.0% | 91.4% |
考生總人數 | 85
| 77 | 81 | 90 | 87 | 87 | 85 | 81 |
中學無Banding,英華小學
一條龍直升上來的小六學生,大部份屬於Band1,所以有人這樣定義為Band1中學,或者再加入學生中學畢業的成績來調整、評價等等,悉隨尊便,個人覺得英華書院目前比皇仁、喇沙等仍爭多少,但始終是有級數的傳統名校。
作者: ohnono 時間: 12-2-28 20:57
本帖最後由 ohnono 於 12-2-28 20:59 編輯
講番講粗口。有陣時我地大人唔多唔少都有機會係工作上或街上聽到d大人講粗口,早已不當一回事。但每當係街上見到一些學生穿著校服重大模斯樣係度講粗口都會望一望,看一看他們來自那間學校,點解講粗口可以講到好似唱歌咁架,但都係望完算數,因為針唔桔到肉唔知痛嘛。相反如果那班學生係小朋友的同學或者係自己小朋友,那就不可同日而語。所以我明白有家長會如此憤怒!
作者: 木土土 時間: 12-2-28 20:58
ha8mo 發表於 12-2-28 18:09 
就係咁先陰公
我以前都講過
我家有長輩讀哩間學校出來
你講呢個學生無入到[聖啦拔}, 好大可能應該唔係因品德唔好, 而只係佢專長既運動唔夠勁!
只因其一個學生品行去評價一間學校, 似乎太片面了.
況且現今學生普遍品行水平都有所下降, 名女校生講粗口亦不是什麼新鮮事
作者: miuwai 時間: 12-2-28 21:03
記唔記當年仲係得收band 1 生嘅成績呀 ?如果比埋D特異功能人仕去考, 你話會点呢? 平心而論, 轉左直資之後, 係咪多咗D band 2/3 生, 照推論成績係咪跌緊呀? 其實, 學校如果收得班特異功能人仕, 應該要關注佢地嘅品德同學業, 唔好淨係要佢地為學校比賽,番唔番學都冇人理, 咁樣都好影响其他學生嘅學習態度!
作者: jeremyphlam 時間: 12-2-28 22:33
miuwai 發表於 12-2-28 21:03 
記唔記當年仲係得收band 1 生嘅成績呀 ?如果比埋D特異功能人仕去考, 你話會点呢? 平心而論, 轉左直資之後, ...
我的EQ真低。為了一個無證無據亂講的人寫那麼多回應。一時又話人地間學校成績跌緊。到見到個成績統計,冇得反駁。又可以「預言\老作」轉直資後成績一定跌。
某人咁啱見到英華學生比賽時講粗口,就一定係真?老師真的會不管嗎?
更可笑係番唔返學冇人理你又知?這些流言幾年前一個關於DBS的標題已有人寫過,估唔到幾年後又借屍還魂。
作者: miuwai 時間: 12-2-29 00:08
我係講緊事實, 因為我識嗰個精英, 佢過左學屆年限,而家離左校啦, 喺另一間band 3 學校讀緊書,希望可以完成中學課程。
千真萬確
我都明白你想維護學校, 但事實就是事實, 希望你唔好介意, 其實可能你都唔知
作者: bbsbbs 時間: 12-2-29 07:51 標題: 回覆:請問英華中學教學模式
奇實係唔係好多在學界好出色的學校都會這樣做,爭奇才入校但又唔理佢地學業,最後用盡了又升唔上去!
定淨係英華是這樣!其他如 ls, DBS .....的學生一定全是b 1 學生??

作者: ha8mo 時間: 12-2-29 10: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ha8mo 時間: 12-2-29 10: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iuwai 時間: 12-2-29 10:52
轉錄自 KLN
Sportsoho 第23期 (2010年12月份)
學界挖角潮 - To be or not to be ?
大家一定知道,歐洲足球壇的轉會市場一到特定月份就會打開。然後,總會聽到豪強球會買人放人、星級球員天價轉會的消息。同時間,另一片大陸的籃球場上,NBA球員的流動亦同樣精彩。
而原來,類似情況亦在本地學界體壇發生。也許,是戰況愈來愈烈﹔也許,是學校比以往更重視體育成績,有學校開始向外校同學招手,邀請具質素的運動精英中途插班轉校,來投效力。這種情況,一般被稱為「挖角」,由於部分可能牽涉獎學金,有人更以「買人」形容。
據知,球類運動如籃球、足球﹔團體計分運動如田徑、游水都是兵家必爭之地。而有能力「挖角」的,一般都是我們認知中成績和運動都比較好的所謂傳統名校。事實上,大門打開以後,部分精英運動員亦開始主動叩門,申請轉校。一時間,學界彷如歐美轉會市場,轉校消息不絕於耳。
有人開始批評,此舉不啻是功利短視的表現,不但令學界更形強弱懸殊,也扭曲比賽真義,甚至影響同學品德成長;也有學生認為,與高水平隊友及對手比賽,帶動良性競爭,才是彼此同步競進的動力,而轉校亦是他們踏上最高舞台的階梯。
到底,「挖角」之風是利是害?是有人想法不設實際,還是有人過於實際?是批評者過份理想,還是附和者太過犬儒?無論如何,潘多拉盒子經已打開。問題是:“to be , or not to be ?”
運動本質是勝利
英華書院
上月26日,灣仔修頓室內場上演了九龍區水平最高的第一組(D1)學界男甲籃球決賽。上屆冠軍英華書院憑射手馮逸朗攻入全場最高十一分,以十分之差擊敗喇沙書院稱王,勇奪四連冠佳績。但勝利背後,該校被批評為近年「挖角」最多學校之一。事實上,陣中主力馮逸朗、陳兆榮及鄧志恒都是今年轉校新生,亦同為港青成員。全隊十三名球員中,就有十名非中一入學學生,比例之高叫人訝異。當然,這並非英華獨有情況,所反映的其實是學界近年普遍現象。「人在江湖,只有向前行」,是該校體育主任龐耀榮的說法。然而,他亦不諱言,在競爭日烈、學生水平下降的情況下,向外招人是取勝方法之一:「the nature of sports is to win 」。
主將轉校刺激高層
據知,英華書院除手球隊之外,所有校隊都有轉校生球員,入學年級由中二到中六不等。一般而言,由各隊教練或該校副校長負責接洽同學,邀請他們轉校,而有部分學生亦會主動叩門申請。這是學校傳統,但為何近年愈收愈多?龐Sir的說法,是追溯三年前,泳隊一名主將原本無法原校升中六,但校方已跟他傾好條件,先重讀再升班。然後到了八月,他卻選擇轉校,原因是留在英華無法一嘗團體冠軍滋味。事件引起隊友不滿,隨後四出招攬游泳好手替補。最終,收了未能在男拔升中六的港隊成員郭森及另一名蛙泳能手。不過,郭森的成績其實不符合中六資格。龐sir強調,收他是互惠互利:「我地話到明俾a taste of 中六佢,只是a taste of ,因為佢只得四分,高考要六分,所以根本唔報得。所以難聽講其實我們是從垃圾堆執返佢。」二人最終亦順利奪牌,而該名轉校主將當屆則連面獎牌也贏不到。事件刺激高層改變校政,近三年開始積極四出招攬運動員。
盡收天下兵器
英華云云項目中,數籃球隊「招兵」最多、「挖角」年資最長。前甲一球員鄭錦興、周家駒、以及現役港隊代表周建宏等都是轉校舊生。龐sir不無自豪地說,學校一直有建立王朝的心態:「籃球競爭其實相當大,不過鬥到近幾年只得英華同拔萃,你見英華、拔萃其實已經top 晒,盡收天下兵器。」學校更聘請了港隊教練朱耀明領軍,結果立竿見影。翻查近年九龍區第一組決賽紀錄,英華連奪了四屆冠軍,五來年更四次成為全港冠軍。今年一場對伍華中學的分組賽,就大勝對手七十分,足見實力遠勝同區對手。
足球隊亦同樣大肆「擴軍」。本來成績並不突出,早年常在水準較弱的第三組別(D3)比賽。但近年積極招攬具質素球員,去年,更一併收了卓耀國、楊家程及崔凱健三名港青球員,實力大增。結果今年多次大勝對手,首次升上D1已經打入四強。
運動是比賽不是種菜
「挖角」無疑令實力大增,但副作用是被抨擊違反公平原則。今年初,一群校友在Facebook建立名為「關注英華政策行動小組」的群組,指摘校方「挖角」政策,給予轉校生太多特權,早前更發了一封公開信表達不滿。
問龐sir回應,他說:「老實講,呢個世界站於道德高地講風涼話好容易。我有答他們,但他們無回覆。」他給記者轉發了自己當時的留言,對「功利地為了要贏」的批評,他清楚寫到:「The nature of sports , yeah you are right, is to win 」。為怕手民之誤,再向龐sir求證,他說得毫不含糊:「中文裡單單『體育』一個字是不足夠的。體育同運動應該分開,絕大部分的sports都是講緊贏或輸的問題,你也可以說友誼第一比賽第二,但說到底也是一個比賽。」我聽罷孤惑,那體育精神呢?「去贏都是sportsmanship一部分,當然是不是只為了贏可以商榷。但nature就是這樣,如果不是為何還要比賽,種菜咪得囉。」他強調爭勝過程可以令運動員進步,即時轉校生助陣一樣要努力、要付出:「TOP的運動員收得多不代表甚麼,重要是將他們融入為一隊波,不是五個運動員。」
要輸不如不參加
從相約訪問那天起,龐Sir已經一直強調,他一手創立的手球隊是英華唯一百分百「土炮」隊伍,二十年來從未收過轉校球員。「以前我好大聲咁講,最叻都係晒度。」龐sir說時一臉自豪。去年,學校更依他建議,在球衣上繡了一顆星,象徵連續十屆成為全港學界盟主。
不過,個亦別轉校生有時也會到手球隊助陣。「咁你有興趣我唔會唔俾你打,手球係一個運動,你入得黎就係英華仔。」不過,龐sir半開玩笑說,轉校生基本能力普遍都強,入隊也不用認真教他打球,如去年的羽毛球港青轉校生,其實至今仍不懂打手球,但同樣發揮作用,助球隊奪得丙組冠軍。「佢之前唔識打嘅,當然而家都唔識啦。但問題我只需要教佢一樣野,飛入去扔個波就得。丙組咋麻,識一樣已經夠。」不過,手球近年成績已大不如前。龐sir歸咎於同學太計算,不願付出。由於與穩勝有一段距離,手球隊不久就會在英華消失,因為龐Sir已決定結束手球隊。「我們手球最多出年出埋丙組,之後就會fade out (淡出)。因為我有我大前提,如果贏我會打,你叫我輸?我唔會去。」
作者: miuwai 時間: 12-2-29 12:31
【一群校友在Facebook建立名為「關注英華政策行動小組」的群組,指摘校方「挖角」政策,給予轉校生太多特權,早前更發了一封公開信表達不滿。】
唔係淨係我講架, 你可以去求證吓
作者: 哥師奶2010 時間: 12-2-29 14:16
突然諗何先生話: 唱衰香港政府對大家有咩好處?
作者: miuwai 時間: 12-2-29 15:09
香港人不是時常說要有知情權, 不是要公開, 要透明嗎?
作者: ElizabethLAI 時間: 12-2-29 17:15
回復 Rabo 的帖子
其實說句公道話,批評英華的樓主,我去年也見他對英華也有類似的發言,所以我相信他本身不是為爭學位之類的原因而做的.不過坦白說,這些發言也對我最終的決定的確帶來一些影響.
我兒子幼稚園的師兄去年剛進英華念中一,我為了了解學校更多,也和他媽媽聊過,那時是12月尾左右,她說兒子那班有一個運動精英開學至今只上過10多天課,我聽完後覺得真的不可思議.我相信英華是一間好學校(否則我也不會替兒子報),但她現在所做的確是有點偏離了教育的本質.我想坊間的評論及校友會的意見均有助她修正方向.真不希望她像某些名校般傳遞那種'拿第二便是輸'的扭曲的價值觀,更自詡是'BEST OF THE BEST'.畢竟,來學校讀書最重要是學習知識和學做人,比賽應是其次的.希望英華換校長後,能有一番新氣象,重回我們舊日欣賞那種質樸自持的校風.
回應RABO所問,我兒子進了九龍城區的基督教中學(大概估到那幾間罷),沒有被BLACKLIST(放榜前已寄了叩門信).
作者: oscarmama 時間: 12-2-29 17:37
............她說兒子那班有一個運動精英開學至今只上過10多天課,...............
聽聞好多名直資都係咁,去比賽就吾洗上堂,無論男校、女校都如是,
吾知津校會吾會有咁嘅情況
作者: cktc1996 時間: 12-2-29 19:26
回復 oscarmama 的帖子
其他學校我唔知, 我只會發表我見的...
我仔有同學因運動收(LS)...每天正常上課, 雖然未必B1, 但有獲安排入小班輔導成績...大家一樣咁考試...
他練習都是在課餘.....
我相處中的他都是溫文有禮, 有上進心的好孩子...
我相信好多學校收多元精英的同時, 還是有原則的{:1_1:}
作者: 哥師奶2010 時間: 12-2-29 19:37
miuwai 發表於 12-2-29 15:09 
香港人不是時常說要有知情權, 不是要公開, 要透明嗎?
我從來都無話呢D 唔系事實, 亦唔否認有發生過, 的而且確英華系做梗同其他傳統直資名校一樣既嘢, 所謂大家口中既"賣人" , 只系覺得佢地唔系一開始就咁做, 一做就成為話題, 無話公平與否, 都系個句, 睇你系邊個位, 睇既嘢都系唔同既. 我出聲系因為小兒就讀英華, 對於大家討論既嘢知道小小,希望大家清楚一點, 謹此而已.
作者: dillon 時間: 12-2-29 19:52
我是英華的家長. 據我理解, 年多兩年前校方和學生校友之間對這個話題討論過一段時間, 而2011年開始英華在收運動員學生方面的政策已改變, 當年主政的副校長亦在同年退休. 百年老校有他自我修復的能力.
作者: 哥師奶2010 時間: 12-2-29 20:02
oscarmama 發表於 12-2-29 17:37 
............她說兒子那班有一個運動精英開學至今只上過10多天課,...............
聽聞好多名直資都係咁, ...
情況不是在乎於直資定津貼中學, 只是因為直資比例上會有多一點這些孩子 . 而大家討論的又集中於這些學校.
出外比賽多數是指出國, 有時去 Europe , 有時去 Asia , 小比賽一般3-5天, 大比賽就有機會10-15 天,如果是香港代表隊, 有時候體育學院會鼓勵佢地去多啲 A 級賽, 勁個啲會去完一個, 今日落機, 聽日上機,所以會成日唔返學, 體育學院系要出信比學生同學校申請請假, 唔系話唔返就唔返.要家校合作, 有同一理念. 而且大家想下, 如果你孩子系香港代表隊, 佢出去比賽你會唔會唔比? 而且大部分是自費的, 每次比賽都要成萬蚊,我相信唔單系運動精英, 其他音樂, 學術的存在同樣情況.
作者: miuwai 時間: 12-2-29 20:23
回復 哥師奶2010 的帖子
如果好似你咁講,當然可以接受啦, 但事實係咪咁, 你真係要去了解吓。
始終覺得學校只係提供左比賽嘅平台比佢地, 失去左辦學嘅意義, 点解唔幫下佢地D學業同品行呢!
作者: Ciz 時間: 12-2-29 20:42
我哋係咪應該多啲支持學生運動員?佢地付出嘅努力肯定唔少。而名校多收呢啲學生又有咩問題?各取所需,學校開心,學生開心,最終如果兼顧唔到學業,受害的只是學生自己,又會影響到邊個?
講粗口相信係個別例子,我亦唔相信其它非運動員全都係一等一好學生。
看來學生運動員尚未得到一般家長包容同諒解,難怪香港能培育出來嘅頂尖運動員這樣少。
作者: miuwai 時間: 12-2-29 21:45
本帖最後由 miuwai 於 12-2-29 21:47 編輯


【最終如果兼顧唔到學業,受害的只是學生自己,又會影響到邊個】
作者: Glau 時間: 12-3-1 11:11
講左咁耐, 我地知部份運動精英既態度同上學情況, 咁討論過後, 學校其他學生既學習生活同教學模式係點呢, 我想樓主都想了解. 大家係唔係應該作多方面評價.
作者: CEICEIMAMA 時間: 12-3-2 11:15
D運動員只不過係掛名學生, 學校变左体育會。始終係英中, 如果學校冇配合, 真係幾難上, 点解佢地唔去番啱返自己程度嘅學校, 咁咪有心機返學lo, 唔洗中學都畢唔到業la,乜正係名校先可以參加比賽嘅咩?
作者: ohnono 時間: 12-3-2 13:00
唔知我有無理解錯呢。睇番之前甚麼6科14分個表,如果係已經包括這班運動員的數目的話,有70幾%都算係好好喎!
咁當然有個別超齡學生要退學或者有成績唔好而要留班啦,我想信每年應唔會好多。
作者: CEICEIMAMA 時間: 12-3-2 13:45
miuwai 發表於 12-2-27 14:42 
校內有一斑精英連考公開試的机會部冇, 學校怕影响整体成積, 會勸佢地留班, 咪即係離校 ...
照睇就唔包括在內
作者: dillon 時間: 12-3-2 13:48
回復 Glau 的帖子
小兒班內學習氣氛不錯,有少數運動校隊成員,他們只偶然因校外比賽缺課,相信不會影響學業;學生參與課堂管理及籌辦活動,每學期選舉班會一次,同學也經常參加課外活動,有很多學會可選擇. 至於學校整體情況, 要了解校風不妨在午飯或放學時間親身去學校附近觀察; 有關教學重點或成績,學校網頁內的每年計劃及年報很有參考價值,裡面有學校的自我評審,學生學業成績,參加課外活動比例,課堂出席率等資料.
作者: mayc 時間: 12-3-2 14:41
的確有傳統的學校有它所謂"名氣"的包袱,傳統的學校給學生一份自豪感,一份薪火相傳的責任感,這份歸屬感或許便是大家所嚮往的!
作者: meimeimama1 時間: 12-3-2 14: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2-3-2 18:02
回復 meimeimama1 的帖子
That's understandable.
Some comments about YW may be correct, but some are biased or incorrect, they are just frustrated by unfair comments.
作者: dillon 時間: 12-3-2 19:53
回復 ohnono 的帖子
網上年報有每級的學生人數和考會考的人數兩項資料. 不同級別的學生人數變化很小, 而S5的學生人數和考會考的人數相等.
作者: CEICEIMAMA 時間: 12-3-2 22:10
回復 meimeimama1 的帖子
我都有同感, 既然報紙都有報導, 我都相信是事實。 英華家長盲目地維護著學校, 報喜不報憂, 反而更令人反感。 且看看今年收生情况, 便略知一二, 究竟是學術精英多些?還是體育精英多些?
肯定的說英華不是全band 1 學校了!
作者: LSEAANU 時間: 12-3-2 22:31
To CPU1995,
很多回覆都未回答你的問題,只是談論英華好壞,有人不滿,有人維護。我想其實每間學校都各有特色,並沒有好壞,只有合不合適貴子弟而己。
容我分享一下我上年的經驗,小兒是屋邨小學畢業,成績全級三名內,當時亦有考地區英中,但沒有報考超級名校(QC.LS,DBS,SPCC,etc),皆因怕小兒讀書/學費壓力太大。經兩次面試考到英華,幾經考慮才揀英華。主要看:
1. 會考及高考數據. (請大家都表揚偉大的Khmama)
2. 朋友的意見
3. 觀察英華學生食飯及放學的表現,我太太更訪問了一兩個回校學生,給我們很好的印象。
現在小兒派了第一次考試成績,大若成績在頭四份一,感覺英華程度不俗。同學都卧虎藏龍,有些數學超高,有些則英文超班,但並不见有什麽運動精英,不用考試,不用上堂。(可能政策改了吧)。
至於成績稍遜的,則用小班教學,給與補強,整體來說是頗注重成績,甚至是一點谷。
以上所說都只是事實,並無粉飾之意。
但如貴子弟是超班之才,當然是選擇高英華一班的超級名校。
祝你升中如意!
作者: ohnono 時間: 12-3-3 00:47
LSEAANU 發表於 12-3-2 22:31 
To CPU1995,
很多回覆都未回答你的問題,只是談論英華好壞,有人不滿,有人維護。我想其實每間學校都各有 ...
睇落好似幾中肯,不過又無理由無唔好地方架!講埋出來,等我地可以客觀地去分析一下重好,因為我地知道全部都係從報紙的報道或者呢道d唔係英華學生家長處獲得。
但係,如果你係唔想就算數啦。都好多謝你回覆!之前都有個家長答左果個6科14分的問題了,果個家長提出資料好實在,好過淨係係度空口話好或唔好。
作者: Flomo 時間: 12-3-3 11:23 標題: To LSEAANU
本帖最後由 Flomo 於 12-3-3 11:25 編輯
Sounds good. May I ask whether there are still 42 students in a class ?
作者: CPU1995 時間: 12-3-4 11:00
LSEAANU 發表於 12-3-2 22:31 
To CPU1995,
很多回覆都未回答你的問題,只是談論英華好壞,有人不滿,有人維護。我想其實每間學校都各有 ...
多謝各位的意見, 我都是以平常心去接受每間心儀學校的入學結果, 有時有心栽花花不
開, 無心插柳柳成蔭.
作者: ohnono 時間: 12-3-4 12:57
CPU1995 發表於 12-3-4 11:00 
多謝各位的意見, 我都是以平常心去接受每間心儀學校的入學結果, 有時有心栽花花不
開, 無心插柳柳成蔭.
「春日才見楊柳綠,秋風還看菊花黃」,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有心栽花花不發」就每每皆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就少之又少。
作者: Glau 時間: 12-3-5 10:36
CEICEIMAMA 發表於 12-3-2 22:10 
回復 meimeimama1 的帖子
我都有同感, 既然報紙都有報導, 我都相信是事實。 英華家長盲目地維護著學校, 報 ...
一定唔係全band 1, 因為小學係一條龍, 要全收小學部. 好多有直屬小學或一條龍既學校都唔會係"全band 1" 生. 呢個係事實.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