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小學雞,港童和職業學生, 是誰之過? [打印本頁]

作者: tongyimtong    時間: 11-12-9 17:02     標題: 小學雞,港童和職業學生, 是誰之過?

ANChan59

可能有些離題,但知閣下一向喜理性討論。今天想和你分享多一些。

就以香港的「小學雞」和「港男、女」現象為例,罪魁禍首都是父母。

中國人只懂權利,不談義務。子女在學校受小小委屈,家長動輒投訴。耳濡目染之下,子女不懂檢討,氣焰日益助大。我有朋友在醫院工作,學護受訓期間便拒絕作厭惡性工作。小小不如意家長便向ward manager投訴。如今醫療事故叢生,豈會只是管方出錯?醫護人員質素日差 , 難道不是昭昭在目?

80和90後孩子的香港父母,大都經歷艱難的成長路。不少人都曾受失學之苦,能完成學業者,亦吃盡苦頭。當年只有1-2%尖子可入大學,留學海外,更只是富豪階層的玩意。當年,我們是名副其實的「精英教育」。

可是,以上的人士,雖經歷如此不凡的道路。無論是失敗或成功者,並沒有打算讓子女重複自己的經驗。

他們都想子女削尖頭皮,由幼稚園到大學都進入名校,成為專業人才。次者,也希望子女有一紙大學文憑。以完成自己未完的心願,修補家長內心的遺憾。

可惜,家長錯誤的寵愛。只做就了一群「小學雞」和「港男、女」。家長忘記了,自己當年都無大學文憑,更無上任何名校,但今天已成社會的棟樑。我們依靠的不是父母精心篇排的道路。我們小時無密密麻麻的興趣班,無補習老師,更可能中途失學。我們是用努力工作,不屈旳精神,憑自己一雙手打拚現在的一切。

我們作為父母的,憑什麼以為精心替子女安排一切會一定對她/他們好?

我們又怎會應為大學學位才是通往成功大門的惟一途徑?

就因為自己的偏見,我們縱容子女,盲目以為讀書才是最近成功之路。讓他/她們以讀書作為逃避工作的借口。

於是,社會上出現一幫年近30,仍以學生身份生存的「職業學生」。

而像「恒商」或「公開大學」等各式各樣的「大專學店」,便是他/她們的溫床。

最後,我們的社會像歐美發達國家,大學生通街,技術工人欠缺。但在人浮於事的商業社會,有大學學位的人長期失業。水電、裝修工作無人做。大學畢業生最終依賴社會福利生活,終生背負「學無所用」和學生貸款而活。

所謂教育,最原始的理由是為了生存。何時開始,惡化成摧毀下一代求生的行為?

我對閣下問題的答案是︰讓子女行自己的路,而不加任何意見。
作者: 途人    時間: 11-12-9 23:55     標題: 回復 1# tongyimtong 的帖子

我也認同你的意見, 當大家讚揚緊某校長最聰明, 怎樣用igcse去代替校內試,以便用最快的途徑入大學時, 家長有否考慮你正在灌輸孩子一個想法,有難題不是面對,而是鑽空子,怎樣去做一個聰明人.

孩子上學不是只為了如何入大學,德 智 體 群 美 也是最重要的, 亦因為家長只著重孩子的成績,忘記了其他教育, 變成現在多了大學生犯罪, 當中有不少是尖子, 因為他們只知道結果最重要,過程是怎樣都不重要.
作者: kym    時間: 11-12-10 10:52

時代唔同,唔同年代孕育出唔同價值觀的人. 香港已經是一個富有的社會,溫室中成長的小花自然沒有上一兩代在物質缺乏中成長的人有抗逆能力.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1-12-10 11:25     標題: 回復 1# tongyimtong 的帖子

tongmingtong

Your post involved a few phenomenon and some content related to historical reasons. Let me have a weekend to consider and rethink, then I will reply to you post.

ANChan59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1-12-10 11:39

期待.....

原帖由 ANChan59 於 11-12-10 11:25 發表
tongmingtong

Your post involved a few phenomenon and some content related to historical reasons. Let me have a weekend to consider and rethink, then I will reply to you post.

ANChan59

作者: tongyimtong    時間: 11-12-10 17:47     標題: 回復 2# 途人 的帖子

扙義每多屠狗輩,偷呃柺騙讀書人。

受過學問的人做壞事最可怕。現在全球金融風暴下,弄得各國蟻民民不聊生的金融大鱷和一眾手下,誰人不是香港家長趨之若騖的名牌大學畢業?

香港每年成績最好的學生,都以入讀金融學系為目標,以將來加入投資銀行作大鱷打手為榮。各大、中和小學校長們亦以有如此校友為榜樣。

社會的價值觀長期被扭曲 ,人人都短視地只看眼前的蠅頭小利。最後受害的是自己。

遠的不說,「雷曼債券」便是我們香港的「金融精英」創立的。受害人是誰,大家心知肚明。

還有害得打工仔女雞毛鴨血的「強積金」,肥了一些什麼人?邊個最受害,每人可以問自己,不用答我。  

身為家長,我只要孩子做正當的工作,一份可持續發展的職業。而不是殘民自肥,助紂為虐,用一年搵了別人30年心血的勾當。這和黑社會做黃、賭、毒無分別。都是賺「 陰質錢」,會遭天譴。
作者: kym    時間: 11-12-10 22:16

感受到樓主有好大怨氣!
作者: khmama    時間: 11-12-10 22:40

沈祖堯對畢業同學的臨別贈言

今天早上我翻閱了畢業禮的典禮程序。當我見到畢業生名冊上你們的名字,我按手其上,低頭為你們每一位禱告。我祈求你們離校後,都能過著「不負此生」的生活。你們或會問,怎樣才算是「不負此生」的生活呢?

首先,我希望你們能儉樸地生活。在過去的三至五年間,大家完成了大學各項課程,以真才實學和專業知識好好的裝備了自己。我肯定大家都能學以致用,前程錦繡。但容我提醒各位一句:快樂與金錢和物質的豐盛並無必然關係。一個温馨的家、簡單的衣著、健康的飲食,就是樂之所在。漫無止境的追求奢華,遠不如儉樸生活那樣能帶給你幸福和快樂。

其次,我希望你們能過高尚的生活。我們的社會有很多陰暗面:不公、剝削、詐騙等等。我籲請大家為了母校的聲譽,務必要莊敬自強,公平待人,不可欺侮弱勢的人,也不可以做損及他人或自己的事。高尚的生活是對一己的良知無悔,維護公義,事事均以道德為依歸。這樣高尚地過活,你們必有所得。

其三,是我希望你們能過謙卑的生活。我們要有服務他人的謙卑心懷,時刻不忘為社會、國家以至全人類出力。一個謙卑的人並不固執己見,而是會虛懷若谷地聆聽他人的言論。偉大的人物也不整天仰望山巔: ,他亦會蹲下來為他的弟兄濯足。

假如你擁有高尚的情操、過著儉樸的生活、並且存謙卑的心,那麽你的生活必會非常充實。你會是個愛家庭、重朋友,而且關心自已健康的人。你不會着意於社會能給你甚麽,但會十分重視你能為社會出甚麼力。

我相信一所大學的價值,不能用畢業生的工資來判斷。更不能以他們開的汽車,住的房子來作準,而是應以它的學生在畢業後對社會,對人類的影響為依歸。所以,諸位畢業會成為我校的代表。做個令我們驕傲的「中大人」罷!
各位畢業同學,在我的心目中大家都是我的兒女。當我誦唸你們的名字時,我默禱你們都能不負此生。

[ 本帖最後由 khmama 於 11-12-10 22:41 編輯 ]
作者: tongyimtong    時間: 11-12-11 08:13     標題: 回復 7# kym 的帖子

此言差矣﹗

小民不是「雷曼債券」的受害者﹐我沒有100萬現金去投資。

我只是感慨,我們的社會愈來愈腐爛。本來成年人的腐敗是自然的事,但在BK多年,看到家長們愈益過份,感到心痛而已。特別是一些很有見識,相信曾受高深教育的亦敵不過這些錯誤的洪流。 可能會得罪一些人。但我們大人為什麼不斷塗毒子女?一直把錯誤的價值觀灌輸?

一番心血栽培子女,只為想他們將來當高薪厚職,不是這裡大部份家長的心聲嗎?

如果有些子女成績卓越,但對父母說將來想做傳教士或教師,我們會點想?

我們都想他們做專業人士,什麼醫生呀、會計師或精算師等等。因為這些都是社會普遍認為是高尚的職業。

只有成績較差的人,才會修讀文科或教育學院 。 我們沒有想到最叻的人不會去幼稚園、小和中學去當教師,便是教學質素日漸下降的根源。

之後我們找補習班給子女,較資深和成功旳老師有見及此,亦加入當「補習天王」的「搵銀大軍」。教育質素便由此惡性循環地墮落,家長、子女和教師便在此不斷輪迴。

我不是偏激,只是無奈。

[ 本帖最後由 tongyimtong 於 11-12-11 08:18 編輯 ]
作者: tongyimtong    時間: 11-12-11 08:29     標題: 回復 8# khmama 的帖子

沈醫生亦不過是巨大的官僚架構其中一員。

官勉堂皇的說話,誰不會說?

行政長官每年的施政報告,都說︰「福為民開」,最後還不是為tycoon服務。

說可以一套,做有另一套。

大學每年撥最多資源到那一系?投放幾多給做社會問題和政策研究的學者?問問在中大教書的講師和教授便知。
作者: khmama    時間: 11-12-11 15:26     標題: 回復 10# tongyimtong 的帖子

我既重點不在於誰在說這些說話, 而在於說話既內容. 擁有高尚的情操、過著儉樸的生活、並且存謙卑的心不正正係你理想既教育目的嗎? 家長走過艱難既路, 所以希望孩子不要像自己其實好正常. 現實同理想始終有出入, 從前我地努力讀書, 目的都係希望脫貧, 又有幾多人係有高尚情操?

時代已經唔同咗, 我地唔可以用以前同現在去比較而埋怨教育變質. 反而依家既小朋友可以多o的為興趣去選擇自己o既路, 如果話家長可以主宰o的小朋友既選擇就太睇得起o的家長啦, 君不見何小朋友由醫科轉讀心理學, 家長可以反對嗎?
作者: tongyimtong    時間: 11-12-11 16:08

khmama

真高興有閣下加入一起討論,我相信理性的辯論﹐可真正達到「真理越辯越明」的境界。

我很喜歡你說讀書是因為要脫貧的理論。真的,如果讀書只因為脫貧,那個社會就仍停留在很原始的階段,的確可悲。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今天我們的社會卻仍有 「讀書只因為脫貧」的階層。我不是社會主義信徒,亦從不喜在意識形態上和人爭辯。但,心還是有點不舒服。

我同意有家長由「草根」進入「中產」,不想子女行自己老路的心情。

但如果我們的社會真的擁有這麼多「中產」家長,他們有獨立思想和人格,有智識,不易被人所影響。更擁有物業、事業和地位,為什麼還要子女從幼稚園到大學到不斷「力爭上游」咁辛苦?混在人叢中為子女找名校和補習班,只因為想子女不要掉進「無錢(前)途」的學系。

我不是認為家長在大學的時候仍可左右子女,可能我解釋不清楚。我倒認為家長在小時候對子女的影響太龐大。或者可以說,我們在子女年紀還小的時候,加了太多世俗的觀念而不自知,窒息了他們日後可自我完善及挑戰自己的能力。

至於何小朋友,她是官僚為掩飾錯誤教育政策下的犧牲品。我很憐惜她在人生最critical 的選擇和日子裡, 沒有遇上良師。我一路都祝福她。
作者: 701003    時間: 11-12-11 16:57

怪獸家長難辭其咎!
由懷胎開始便強加學術上的培訓,甚麼"不想孩子輸在起跑線"誅如此類的言論,被某些父母奉若金科玉律
作者: khmama    時間: 11-12-11 17:50

教育改革無疑係眾多問題既催化劑. 一體一藝逼使家長要小朋友具備十八般武藝, 仲要搞到8級鋼琴只係濕濕碎, 另要加多一樣樂器, 參與運動既目的要有獎項先夠資格叫特異功能. 自問自己咁既年紀都做唔到, 所以我都唔會要求阿女去做.

我既年代學校較自主, 用中文定英文都唔會管, 雖然我間學校係用中文講解, 書就用英文, 高中先用英文講課, 我唔覺得有咩唔好, 我o的英文文法好過好多人畢業既大學生, 唔知點解係都要搞咁多語文政策, 我唔覺o的小朋友英文好過我o個代.

家陣又話唔想標籤學生又話唔好咁大壓力, 結果o的家長仲辛苦過以前考升中試, 學生壓力如果係減咗就唔會咁多小朋友自殺. 我係過來人, 所以好明白家長面對教育制度既無奈, 當然有o的家長係走火入魔, 但大部份家長只係隨波逐流, 我算係比較好彩, 升中冇咩壓力又唔使o的小朋友操練任何體藝.

我地讀書都會有個目標, 除咗脫貧, 回饋父母亦係其中一個原因. 以前講理想, 人人話做警察, 醫生, 消防員, 都係以助人為本. 但依家o的學生全無目的, 冇理想, 邊有動力去讀書?

[ 本帖最後由 khmama 於 11-12-11 20:45 編輯 ]
作者: redkoni    時間: 11-12-12 01:27

原帖由 khmama 於 11-12-11 17:50 發表
家陣又話唔想標籤學生又話唔好咁大壓力, 結果o的家長仲辛苦過以前考升中試, 學生壓力如果係減咗就唔會咁多小朋友自殺. 我係過來人, 所以好明白家長面對教育制度既無奈, 當然有o的家長係走火入魔, 但大部份家長只係隨波逐流, 我算係比較好彩, 升中冇咩壓力又唔使o的小朋友操練任何體藝.

我地讀書都會有個目標, 除咗脫貧, 回饋父母亦係其中一個原因. 以前講理想, 人人話做警察, 醫生, 消防員, 都係以助人為本. 但依家o的學生全無目的, 冇理想, 邊有動力去讀書?


impressed!
作者: 途人    時間: 11-12-12 14:52     標題: 回復 2# khmama 的帖子

一體一藝原本是一事好事情, 因為這是身心平衡發展。但可惜家長太著緊結果,一心只為了入名校, 將事情本末倒置。

香港部份家長已進入瘋狂狀態, 為了入名校,幼稚園已經要讀兩間, 甚至三間, 再加上課外活動起碼四、五樣。

又有些家長說要孩子入讀國際學校, 因為要他們快樂學習, 不希望像本地小學那麼多功課, 誰不知入讀後小朋友又要補公民中文, 公民數。

又有本地中學校長以IGCSE代替校內試, 就等於向中學文憑試投降, 可以用EAS/NON-JUPAS入大學的學生當然拍掌, 但其他學生怎去面對文憑試, 怎樣用JUPAS條路入大學。中學文憑試課程本來已很緊迫, 若果學校還兼顧其他考試, 文憑試又怎會準備得好? 但竟然有家長拍掌叫好, 說夠靈活, 夠聰明, 但似乎忘記了這是一間本地直資學校, 並不是國際學校。

我不認為香港既教育制度是完善, 但總不能把所有事情推向政府、學校。 演變到今天這現象,我不相家長全無責任, 因為家長要自己的孩子比人強, 比人出息, 怕輸在起跑線上, 才弄至這地步。家長不是無得選擇, 孩子在自己手中, 怎樣栽培成材,絕對是家長的責任。
作者: tongyimtong    時間: 11-12-12 20:32     標題: 回復 16# 途人 的帖子

閣下可到國際學校的forum看一看,有家長為讀IB的子女找補習班,搞笑到.......
作者: tongyimtong    時間: 11-12-12 20:51     標題: 回復 14# khmama 的帖子

制度是人定的,官僚在數十年來一直找一個不用小孩辛苦的方法。於是在80年代初取消升中試。以「學能測驗和推理」來評定學生能力﹐最後成了不斷重複做「學能測驗和推理」的習作。

後來是系統性評估,之後是升中分班試。

現在連上幼稚園到要上面試班,是誰之過?

數月前有報紙以1個1歲可認1000英文生字的「神童」做頭條,她的媽媽是中學教師。她批評自己在主流中學的學生英文差,立志女兒要入讀國際學校。但那些英文差的學生由誰教導出來?

我建議她回家做全職家庭主婦,努力教好自己的女兒算了。不要再誤人子弟。

朋友,制度是死物,從未完善。人,是生物,郤甘心為濁流污染,能不教人心酸?
作者: 途人    時間: 11-12-12 22:56     標題: 回覆 1# tongyimtong 的文章

朋友,制度是死物,從未完善。人,是生物,郤甘心為濁流污染,能不教人心酸?
作者: 701003    時間: 11-12-13 23:10

同意樓主!我們不能改變制度,但可調整自己適應!
不一定要贏在起跑線,學習是馬拉松,短線無用武之地!
我三個仔女都沒讀過名校,沒有一生一體藝,只求健康快樂地學習,長大找份自己不討厭的工作,能養活自己便算!
作者: weisscarton    時間: 11-12-14 14:27

我女學校由小四開始已參考 HKDSE,教中文,英文。由於不需呈分及操練 TSA, pre-secondary 1,她們未上中一已打好中文及英文基礎。中一開始已可以同時讀以下所有科目:
中文,英文,數學,中史,西史,地理,科學,通識,英國文學,聖經, Art,家政,茶道,普通話,電腦,體育及音樂。每一科由中一開始已跟 HKDSE方向教,雖然中三選科考 IGCSE,但大方向仍然是考 HKDSE IGCSE是幫那批Mix學生和有計劃出國的學生,可以留在香港和一班由幼稚園一起升上中學的同學一齊讀多幾年中學,不會因教改而要提早離開香港。學校一向好自由,無操練,亦有好好
幫助考 HKDSE學生。我女學校由小學到中學都無要求學生一體,一藝,所以基本上大家都可以好清閒,每個人學課外活動都揀自已鐘意,甚至不學也沒有人投訴。學校注重德育,小朋友是自發性學習。
作者: tongyimtong    時間: 11-12-14 21:55     標題: 回復 20# 701003 的帖子

有父母如閣下,已是人生最大幸福,夫復何求?

何惜本人眼見大部份父母都是目光短視之人,為了無謂的自尊心和虛榮,犧牲了父/母和子女的感情。

人生在世,求什麼?求快樂。

心理學家說,我們做任何事,都是因為要找尋快樂。

但父母都把自己的快樂泉源強加子女身上︰
小時候家裡無錢學樂器,便以為子女喜歡

年幼時家中無錢給自己找補習班和讀名校,就認為孩子需要

長大後家人無錢供自己出國留學,到有能力時,千方百計把子女放洋 。

香港的中產家長不孤寒金錢,但吝嗇自己的時間。於是子女起居飲食依賴外傭或家中老人。功課靠補習班或老師。子女出了問題,一定是學校教不好,教育制度不完善或不適合自己的子女。

他們從無想到,子女只需要他/她一聲溫柔的慰問;一句體貼的關心;一碗窩心的暖湯。

中產父母會說︰我工作很忙,公司很需要我。我努力賺錢,就是為了供在名校區的豪宅和儲幾百萬給子女留學。我不想他們將來好似我咁辛苦。

讀書最舒服,我做工唔辛苦過佢?

於是子女的補習和興趣班比父母的行程更緊密。   

最後,港童擁有一切父母小時候無的東西︰名校學位、學樂器、興趣班、外傭照顧、IPHONE、IPOD、操數種外語、坐名車、遊學團、留學外國.......數之不盡的物質享受。

除了,父母無微不至的關心和愛。
作者: annie40    時間: 11-12-15 13:08     標題: 回復 11# tongyimtong 的帖子

或者可以說,我們在子女年紀還小的時候,加了太多世俗的觀念而不自知,窒息了他們日後可自我完善及挑戰自己的能力。
****    ******
很喜欢以上的几句! 特别是最后一句.

小學雞,港童和職業學生, 是誰之過?
***     ****    ****
Tong,

以上的tile 很有扁意,  令我却步, 今天才知道这边有讨论课,  到今日都不甚了解'小學雞'是何解?  孩子无罪, 少用此词会更为佳.
作者: annie40    時間: 11-12-15 13:29     標題: 回復 8# 途人 的帖子

又有些家長說要孩子入讀國際學校, 因為要他們快樂學習, 不希望像本地小學那麼多功課, 誰不知入讀後小朋友又要補公民中文, 公民數。
*****     *****   ****
D家长好奇怪, 当上父母还未搅请楚方向. 心底是喜欢吃唐餐, 但见意大利餐馆装饰得有class 慌死蚀底又入去吃西餐, 吃了两淡, 觉得唐餐好D, 对健康有保障, 即刻揾佣人出去买鸡鲍翅让孩子坐在意大利餐馆内享受吓. 结果.......走不出'喂养的教育'
作者: annie40    時間: 11-12-15 13:42     標題: 回復 11# khmama 的帖子

我係過來人, 所以好明白家長面對教育制度既無奈, 當然有o的家長係走火入魔, 但大部份家長只係隨波逐流, 我算係比較好彩, 升中冇咩壓力又唔使o的小朋友操練任何體藝.
*****      ****     *****
不欲隨波逐流,又或者是受群众情绪影响, 家长可以尝试结交不同教育管点的家庭, 无奈是一种心情,  心情不一定要受环境支配的.
作者: annie40    時間: 11-12-15 13:58     標題: 回復 18# khmama 的帖子

我很喜欢沈醫生和他的言辞(或演词?). 但等到中大同学仔毕业会才发功是否太迟. 是你有你讲, 无呢效果吧! 如能把这等基础的心灵教育,推早十年, 家长学校媒体还要最少一个星期讲一次. 天下太平矣!
作者: torunpoland    時間: 11-12-15 15:19

教育王國需要這樣的一股清泉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1-12-15 15:43     標題: 回復 23# annie40 的帖子

annie40 & tongyimtong

I am still working on the topic, I did research on some basic terms as listed below:


http://evchk.wikia.com/wiki/%E5%B0%8F%E5%AD%B8%E9%9B%9E

小學雞
「小學雞」,原意為小學生的貶稱,現泛指一切行為及思想幼稚、心智不成熟、經常撩事鬥非和到處生事的人,與小朋友同義。

來源
多數的小學生都會整天在學校操場跑來跑去,從頂樓看下來就像一大堆小雞在跑,因而得名。

定義
「小學雞」原本只是用於對小學生的貶稱,現延伸為指一個人的行為有如小學生,不論行為及說話的方面。所以不論年紀大小或大中小學生,任何人做出小朋友行為都有機會被冠為「小學雞」。目前「小學雞」和「小朋友」經常被網民濫用︰部份劣質網民不論對方行為是否成熟,只要是比他年齡細的人一律認為是「小學雞」,乃以貌取人;大多數網民指責他人時,只要與對方意見不合或雙方有私怨,便亂指對方為「小學雞」;甚至有些本身也是小學雞的網民亦以此詞攻擊他人,因而令「小學雞」成為虛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evchk.wikia.com/wiki/%E6%B8%AF%E5%A5%B3

對港女定義的質疑

「港女」與香港社會

網民對港女成因的不同看法
   「狗公」與「港女」
   不公平的制度
   社會、觀念、心態的錯配

網民對「港女」特徵的收集
   日常行為方面
   價值觀方面
   擇偶方面
   外表方面
   心理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 the link of 「港女」, you can see 81 characteristics of 「港女」and can be categorised into 5 dimensions as listed above. In the coming discussion, I only focus on those may related to education, parenting, value system......

ANChan59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1-12-15 15:50     標題: 港女81宗罪

1.貪慕虛榮
2.咩都要男人比錢
3.口頭話唔愛港男,實際上係溝唔到
4.話男友花心,自己又去溝仔
5.咩都要男人就哂佢
6.成日幻想同醫生/律師一齊
7.豬扒冇人要就係到話D港男唔敢高攀佢
8.成日發姣,以為可以吸引男人
9.扮可愛,行為幼稚
10.成日溝仔,人地唔受就扮可憐
11.自以為是
12.喜歡名牌,冒牌都照買
13.浪費金錢
14.用英文以為自己好高級,港式英語
15.扮潮,個個髮型差唔多
16.以為自己好索
17.幻想周街D男人成日望佢,其實人地係對弱智人士好奇
18.以為昆到男人D錢好勁
19.要人請食飯
20.扮冇帶銀包
21.為幾十蚊係到嘈
22.喜歡落bar溝仔
23.花過多時間/金錢打扮,但又唔係靚
24.咩都唔識但又要條仔咩都識
25.成日唔比條仔同其他女仔講野,自己經常遼其他男仔
26.自認處女
27.經常要男人幫佢做工人,拎野
28.喜歡八卦雜誌
29.娛樂新聞滔滔不絕,時事經濟冇樣識
30.唔做野要條仔養
31.成日幻想嫁個有錢人
32.串人但又串唔起
33.話條仔叫雞,自己又玩一夜情
34.以為自己好多人溝
35.經常買衫,事後要男人找數
36.自己病左要24小時服侍,條仔病又唔理
37.生日要人送鑽戒
38.成日買化妝品,出親街化濃妝
39.在網上跟其他港女分享溝仔心得,但90%係老作
40.十幾廿歲成日飛人,30歲之後又恨嫁
41.幾十歲仲鍾意HelloKitty但又批評喜歡日本動漫的香港男性為"毒男"
42.經常打人,男人還手就話蝦女仔
43.唔買貴野就話冇誠意
44.喜歡閱讀愛情小說,幻想自己是女主角
45.次次都係行商場,冇D新意
46.對自己有利就話男女平等,唔係就係到講風度
47.喜歡話男人樣衰但自己又唔照鏡
48.同一件衫著一兩次就唔要
49.成日上交友網溝仔
50.成日講是講非
51.成堆八婆講八卦野,唔比條仔插嘴
52.唔比男友睇靚女,自己迷戀男明星
53.貪錢
54.為左錢可以放棄一切
55.有錢果時千依百順,冇錢即刻飛
56.全身上下起碼幾千(包括衫,鞋,飾物)
57.以為自己大哂,成日發老脾
58.要條仔愛佢一生一世但往往係佢自己飛人
59.飛左條仔後又搵番個男仔話自己寂寞,冇人理
60.分手後將個男仔D資料(名,電話,地址)四圍公開
61.佢自己做既野永遠係岩,有咩都係條仔錯
62.咩事都以分手作要脅
63.同個男人一齊第一件事係幫佢「保管」存摺
64.成日屈男仔
65.外表斯文,內裡open
66.冇見識,睇唔起大陸人,覺得大陸人都係雞
67.識男仔第一樣睇樣,第二樣睇錢
68.明明唔睇書但又要扮有學識
69.迷信星座
70.冇時間一日唔打電話比佢就以為條仔有外遇
71.對男友諸多要求又唔比反駁
72.頭腦簡單
73.人地話咩都信,毫無判斷力
74.過份崇尚西方國家,唔係外國野唔買
75.電腦白痴,除左上網咩都唔識,256同512都未必識分
76.經常用自以為感性的字句
77.用自己男友跟別人比較
78.衡量一個人永遠係用錢
79.盲目跟隨潮流
80.網上分享和男友既野,冇D私隱
81.食飽飯冇野做上she.com批評香港男人

Unfortunately, I can't find the list of  「港男」. If any parents find the list for「港男」, pls share with us.

I don't have sex discrimination to just put up 港女......

Also, I prefer to group some dimensions for discussion rather than stir up fights between 「港男」vs 「港女」for criticism of some unfair characteristics.
作者: annie40    時間: 11-12-15 17:37     標題: 回復 2# ANChan59 的帖子

谢谢Anchan的瞬速指教!

看过「小學雞」的來源和定义, 认为可
放进脑袋中的trash can, 永久delete也罢!

曾听闻很多香港学校是不准许学生在学校范围跑來跑去(会被记过的), 因此十分怀疑原創者的常识和是否真的在高角度观察过小孩子.

还有是看见活泼精灵的孩子在學校操場跑來跑去, 竟然有人会联想到他们像一大堆小雞在跑? 学校是農場乎? 心理变态乎? 原創者文化之低劣可想而知. 大家何必跟着潮流走,

下次我们不如讨论吓如何抗拒低劣文化和劣质知讯的毒害等!
作者: 途人    時間: 11-12-15 18:18     標題: 回復 7# annie40 的帖子

有部份父母就是喜歡拿別人的孩子與自己的比較, 這就是父母迷失方向的原因, 因此他們只著重讀書的成績, 例如考試幾多分, 入不入到band 1 學校, 入不入到大學….等等。

其實學習的過程是最重要的, 學校是一個小社會, 當中要學習尊師重道, 與同學相處, 有問題要自己面對, 自己去解決…..等等, 這些做人的態度, 技巧將會終生受用, 但父母反而因為愛護子女, 凡事都替他們出頭, 握殺了他們學習與人相處的機會。

成績反而是其次, 今天入不到大學又如何, 有志者五十歲都可以入大學。當然做父母總希望孩子將來會過舒適的生活, 但孩子亦會有自己的想法, 給他們多些空間, 他們是會活出精彩。
作者: whooammii    時間: 11-12-15 19: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tongyimtong    時間: 11-12-15 20:54

教育的原始目標是求生,動物把求生技巧傳授下一代就是教育的雛形。

但我們把子女教育得「四體不勤,五穀不分」,連基本謀生能力都無,將來如何生存?

[ 本帖最後由 tongyimtong 於 11-12-15 21:16 編輯 ]
作者: tongyimtong    時間: 11-12-15 20:56     標題: 回復 31# 途人 的帖子

宅男女便是如此這般「教」出來。
作者: tongyimtong    時間: 11-12-15 21:16     標題: 回復 32# whooammii 的帖子

什麼天才記憶訓練班、理財訓練班、面試訓練班、幼兒PALYGROUND等等…….五花八門,千奇百怪的兒童訓練班都是「掠水訓練班」。

無良商人看到中產家長「疏財惜時間」和「不想子女執輸」的心理。以「早日訓練、早成尖子」為幌子,讓家長落搭。

時間和金錢損失事少,可憐子女清白的靈魂自始被污染。將來恨錯難反。

[ 本帖最後由 tongyimtong 於 11-12-15 21:17 編輯 ]
作者: annie40    時間: 11-12-16 14:18     標題: 回復 5# 途人 的帖子

来文的见解十分正面, 谢谢!

谈到父母就是喜歡拿別人的孩子與自己的比較, 是社会的普遍现象吧! 亦反影了父母对未来充满不安的情绪, 这点或许有大部分来自错误的资讯和扭曲的社会组织价值观而引发的恐惧.

其实我们内心要比较的何止学业成绩, 还有体育,艺术, 音乐, 品格,自信, 应变能力, 创造力, 规律, 自省能力等.  最好每样能力也是number one.  仲要是天生不用教的. 这点期望跟幻想中十次六合彩头奖差不多.是令人迷恋的远景, 却是毫不实际的. 我们不是超人, 孩子也不是.  

可否腾出两小时跟伴侣吃个饭, 共同为孩子画出教育蓝图, 更要认真的思考如何上路. 为孩子的未来谋福祉.

看看今天的教育, 大部分跟大队的家長和孩子早已焦头烂额, 似乎跟大队而失败个案甚高, 是时候思考'不欲如此, 可以如何'
作者: annie40    時間: 11-12-16 18:13     標題: 回復 2# tongyimtong 的帖子

坊间是有极多误人子弟的学习班.  我同意!

小女年幼时都有玩过吓珠心算, 几好玩! 见到奥数的有趣练习, 都希望学吓, 后观察过一些上课情况, 发觉甚是沉闷, 因此没有学而已.

然上辅导班或兴趣班並非十恶不赦的事, 如有幸遇上好导师, 开拓孩子的心灵之窗, 是美事!

记得Eviepa的女儿喜欢郐画. csy_ma的孩子热爱舞蹈, 仔仔爸的儿子陶醉于音乐, 我的女儿享受运动和中国文化, 这些都要感激课外的好老师.

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 如能善用, 何罪之有?


時間和金錢損失事少,可憐子女清白的靈魂自始被污染。將來恨錯難反。***    ****  
问题无甘严重挂? 我的经验是上错学店咪早D拜拜,唔上咪得咯!  家庭教育够干净, 孩子无甘容易被污染.

Tong, 你提出的批评是令人深思的, 然真有点偏激!(可能我都是, 请指正!)
作者: awah112    時間: 11-12-20 00: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tongyimtong    時間: 11-12-20 19:17

本帖最後由 tongyimtong 於 11-12-22 11:14 編輯

annie

不敢說指正。理性討論可達至多贏的地步,,何樂而不為?

希望其他朋友亦不吝嗇自己的經驗,一同交流。

養育子女,誰沒經歷摸索、錯誤、反思和改正的道路?我仍在不斷學習,盡量把錯誤減少。

「小學雞」、「港童」、「職業學生」,已至「怪獸家長」都是貶詞。近年本港受西方左派智識份子影響,對含有貶意的辭彙都大加排斥。於是,「監犯」、「殘廢」、「盲」和「弱智」變成「在囚人士」、「肢體障礙」、「視障」和「智障」等偽善的名稱。帶有貶意的辭彙領人敬而遠之,而用的人彷彿會被人歧視。

小民不會因為「政治正確」而忌諱用有貶意的辭彙。用「小學雞」、「港童」和「職業學生」來稱呼社會上一些普遍認為在行為和心態上有問題的族群,就是要突顯問題的嚴重性。可能這是閣下認為在下偏激之處。這是個人風格,喜惡由人。

言歸正傳,現今「怪獸家長」的行為,自己在子女年幼時,也曾犯上若干。幸好得有心人加以指導,再加上知恥近乎勇的性格,不斷從別人身上取經,近年得了很大領悟。

我以為不一定向成功的人學習,有時失敗的個案倒是反面教材。我的經驗是︰成功的未必學到;失敗者或可避免。

不是反對子女讀興趣班或課外活動。但近年坊間的課外活動班已有很大變質,如不小心選擇,禍害甚大。例如教小孩炒股或什麼親子理財班都很有問題。父母不醒悟「言教不及身教」,一邊讓子女學用錢;一邊則頻頻更換家中的奢侈品,又有可用?

作者: 701003    時間: 11-12-21 00:40

我真的是"另類"家長女兒學綱琴over 10年,從未考過試,只跟老師學技巧學修養,期間換過不下10位老師,不是老師音樂技巧出問題,只是有幾位miss都說:"不考琴試?學來做咩呀?"學音樂本是陶冶性情,連老師想法都那麼功利......找到真心教琴的老師,好難好難
一生一體藝,全靠怪獸家長加以扭曲,依賴功利社會畸型催化,完全脫離原來的一番好意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1-12-21 14:00

回復 tongyimtong 的帖子

Learning of investment is neutral, depends on the objective - True value of money, saving, investment, asset protection, giving.........
作者: annie40    時間: 11-12-21 15:05

回復 701003 的帖子

701003,

我都遇到这类的课外老师, 谈不上的人, 我会马上讲拜拜, 唔好浪费时间!  讲起音乐, 想到Tiger Mom 个女Lulu 的violin 老师, 是非常优秀的音乐啟蒙老师, 可惜我找遍七八年都找不到, 最终跟音乐画上句号.  其实'Battle Hymn of Tiger Mom' 本书 佷好. 记述妈妈和孩子的成长!

annie

作者: annie40    時間: 11-12-21 16:27

回復 tongyimtong 的帖子

Tong,

養育子女,誰沒經歷摸索、錯誤、反思和改正的道路?我仍在不斷學習,盡量把錯誤減少。
***    ****    ****
我也是同道中人啊!  我跟外子和朋友谈起今天教育的缪误, 比你写的还要激昂啊, 或许是我常跟小女的玩伴相处,看着孩子成长,  今天有是越大越乖俏, 也有的变得佷浅薄, 当初每个孩子也是小精灵啊, 我真的不忍听到或看到任何对幼童含有贬意的用字.

来这边从仔仔爸的言词我学懂一点中庸之道, 本是万恶沉闷的公文练习, (我个女都唔种意), 落到仔仔爸的儿子手中, 变成有效的学习功具而已.  我们无需系甘猜测仔仔爸的儿子做人有几辛苦.  EQ高的孩子自有其学习之道.

记得你的第一篇原文是给Anchan 的, 不知有否特殊含意?  曾几何时我以为Anchan是妈妈, 看他这么细心地为孩子铺排出路, 都好想问他如此多关注, 孩子好易变左'裙脚仔'乎? 后来知道他是位爸爸, 倒觉得他很合适地当上儿子的mentor吧!  (小女最听爸爸的口水).  总之是阿爸种意参与而阿仔又听教就是最佳拍挡.  (听教不代表听话, 孩子应有其独立思维的).

「身教不及言教」是教育的金科玉律.  谢谢多番提点.  也是当头棒喝, 然而一些父母是受各方面因素未能及时配合和領悟, 大家也该予以同情和协助. 把孩子放到合适的稻田里, 也会进步的.  

annie











作者: annie40    時間: 11-12-21 16:37

回復 awah112 的帖子

我也是上来跟大家学吓如何少D紧张!
作者: awah112    時間: 11-12-21 21: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tongyimtong    時間: 11-12-21 21:09

annie,

因為ANCHAN59的要求,我開了這個帖,在下仍等他的回應。

他是BK少有的家長,有學識、理性和有見地。在他的帖文內學了很多東西,希望他多給意見交流,當然更歡迎其他朋友。
作者: tongyimtong    時間: 11-12-21 21:14

回復 ANChan59 的帖子

如果只存求知的態度學理財當然很正面。只怕大多數家長不是抱閣下的態度,只是想用錢解決自己的責任。我認識不少人一邊要子女上理財班,一邊對子女無理的奢侈品要求有求必應,上堂又有何用?
作者: tongyimtong    時間: 11-12-21 21:56

回復 701003 的帖子

看到閣下的回應,真心感受到一個懂得愛子女的父母該有何態度。領我想起很多可憐孩子「被音樂折磨」的心酸故事。
例1︰一個父親是事業有成人士的男孩,他爸爸自己有8級鋼琴,家規定明,他一定要「最少」考到8級鋼琴。但他全無音樂天份,最後對鋼琴更恨之入骨。為了逃避,小孩患上「發展性障礙」﹐他拒絕長大。十多歲人,心智仍在幾歲的程度。

例2︰一個媽媽小時幻想當音樂家。媽媽因為家貧,自己無學過樂器。  長大後,雖然沒有大富大貴,總算小康之家。她強迫女兒學小提琴,但女孩對音樂全無興趣 。媽媽不斷把女兒和別人的子女比較,不停要她讀樂理、考音樂試和操練。家中成了母女二人的戰場,而音樂是導火線。母女二人更是仇敵。

音樂是良性娛樂,是陶冶性情、洗滌心靈的美事。上帝讓人類認識音樂,是對我們的祝福。

可是有幾多要子女學音樂的家長,會陪同子女欣賞音樂會;聽聽香港電台第5台的古典音樂 ;甚至一同討論音樂知識?

有幾多個每天勤練樂器的孩子懂得分什麼是「洛可可」、「古典」和「新古典」?

我每次欣賞香港管弦樂團的表演,總可惜有大量的空位。他們都是香港政府用納稅人的錢津貼的全職專業音樂家,在外國聽相同份量和級數的表演,是很貴的。

可借,我們的家長只把音樂作為考入名校的工具,錯誤扭曲音樂對兒童發展的意義。套用作家鍾祖康的說法︰「化神奇為腐朽」就是中國人的特性。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1-12-21 22:53

tongyimtong 發表於 11-12-21 21:09
annie,

因為ANCHAN59的要求,我開了這個帖,在下仍等他的回應。

You put me on the hot spot, I was working on a critical and personal issue and delay the sharing that I promised.
I spent two hours this morning to summarise different views from different contributors. I will conclude some views from you all and comment/share my views based on that. I also divide into different topics like:1. Value system;
2. Walk the walk vs talk the talk
3. Expectation management (Comparison)
4. ......
5.......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1-12-21 22:58

Annie and Tong

Why you say so 「身教不及言教」?
I prefer 「言教不及身教」, because most people「講就天下無敵、做就有心無力」。

ANChan59
作者: tongyimtong    時間: 11-12-22 11:09

回復 ANChan59 的帖子

手文之誤,多謝指正。
正確應是︰言教不及身教

作者: annie40    時間: 11-12-22 14:32

回復 ANChan59 的帖子

tong 是手文之誤, 我是懒人, copy tong之句, 致错上加错!  请谅!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1-12-22 15:10

Good, we are on the same page...
作者: annie40    時間: 11-12-22 17:27

回復 ANChan59 的帖子

講就天下無敵、做就有心無力
***    ****  
有些家长会强调自己的孩子愚不可及, 教极都不懂, 间单实况是父母从未认真施教, 父母讲的是地球人行为, 过的是外星人生活,  孩子不患上精神病已是万幸.



作者: annie40    時間: 11-12-22 17:50

回復 awah112 的帖子

十多年前我侄仔的情况跟你的也雷同, 还好去了英国, 爱上了science.  今天在我跟前还是像个小宅男, 但总算在大学做研究, 勉强是个科学家.
如留港连入大学也应有难度呢! 今天的孩子的選择真广阔. 要算是幸福了.


作者: ppatzhu05    時間: 11-12-23 20:42

我想介紹這講座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 ... outube_gdata_player

聽了後,不知大家會有什麼其他感想?


作者: bbJP    時間: 11-12-24 09:07

ppatzhu05 發表於 11-12-23 20:42
我想介紹這講座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XxfdiBzPsU&feature=youtube_gdata_player

多謝!看完,教授實在道出了現今家長們的困局.
作者: ppatzhu05    時間: 11-12-24 10:39

bbpj,
別客氣。
我看了之後,自己也了解多點。也很想跟其他家長分享內容的。
其實香港的家長及小童生活在現今的社會環境,都影響著我們,無論是家長的行為及小童的表現。作為家長,真的是要不斷學習及了解,再自己衡量如何帶領著我們的孩子一同的成長及生活。
之前的提供的link, 只是講座的第一部分,還有其他的我都會放假時再看
作者: bbJP    時間: 11-12-24 11:03

ppatzhu05 發表於 11-12-24 10:39
bbpj,
別客氣。
我看了之後,自己也了解多點。也很想跟其他家長分享內容的。

"作為家長,真的是要不斷學習及了解,再自己衡量如何帶領著我們的孩子一同的成長及生活。"

對!!社會環境真的轉變了很多,今天的家長面對的衝擊也不小,我們要好好反思如何帶領孩子成長,同時對別人亦多點體諒,其實很多家長都面對着一個很大的困難,還未找到出路.
係,link只係1/7,我昨晚看到6/7,教授將這個社會現象解讀得好詳細.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1-12-24 14:39

本帖最後由 ANChan59 於 12-1-5 00:09 編輯

Part 1

I encourage tongmingtong (tmt here and after) to restart this post, as I know his remarks will redirect the whole discussion to different scope. Personally, I prefer not to hijack others posts, if I anticipated the discussion may be off-topic.

I planned to reply on most remarks from all web pals early this week, due to other engagements and I need to delay the reply. Moreover, I try to answer tmt’s remarks one by one, as time goes by, other web pals echoed or provided different views to address tmt’s remarks and frustrations. So, I will share my views in a more general perspective to echo, share different views or provide some practical tips based on my personal or friends’ experience. I am not an expert in parenting and education, but we love my son, we are willing to learn, listen, analyse, decide, action, review and move on…...

Here we go…..

1.        Parents du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
Proverbs 22:6 - Start children off on the way they should go, and even when they are old they will not turn from it.
箴言 22:6 - 教 養 孩 童 , 使 他 走 當 行 的 道 , 就 是 到 老 他 也 不 偏 離 。

In my previous posts, particularly on EMI vs CMI and PDCA, I used certain paragraphs to address the importance of paren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our dear children. Open communication, unconditional love and family relationship……… are crucial to our children’s development. From the news and mass media, I have the feeling more and more parents pass the “Royal Responsibilities” to school, teachers, maids, educational officials, internet, tuition centres, churches, pastor ….. and not ourselves.

I took some seminars related to parenting, emotional management…. from Professor Wong Chun Kwong (黃重光教授) before his private practice. Through his series of seminars, I learnt a few insights from him and his research:

a.        Our children are our mirrors (Self-reflection) – if I feel my son has some bad habits which upset me, before teaching or punishing him, I need to review my habits, he just followed my habits that I don’t realize……. Or from other family members, peers, school environment……
E.g. Once, I complained to a utility company, the customer service couldn’t catch my issue, my voice getting louder and louder, my boy pull my hand and whisper to my year “Don’t be mad, if he can anticipate your issue, he may be a manager. Talk to his supervisor instead.” I was shock, my misbehavior in the public was a terrible example, his soft remark made me felt bad and on the other hand, I am joyful of his maturity & EQ ……

b.        Empathy (同理心) – 「the identification (識別,一體感) with or vicarious (同理的) experiencing of the feeling, thoughts, etc. of another」、「the imaginative ascribing to an object of one’s feeling or attitudes」.
Seven steps of Empathy
1.        Ask open questions; 2. Slow down; 3. Don’t jump into conclusion; 4. Pay attention to body language, 5. Learn from experience and mistakes; 6. Story telling; 7. Boundaries
The 2nd example in [c] demonstrated part of empathy.

c.        Concrete brain (石屎腦) of kids – Kids below certain age, it’s difficult for them to comprehend certain concept. E.g. we can ask a kid about two glasses of milk with different liquid levels, they have the same volumes but in two glasses with different diameters, the kid will pick the glass of milk with higher liquid level. Another example, when my son was at P5, one day after the English teacher gave back his exam paper. During paper review, my son and 5 other boys discovered that some model answers are either wrong or may have alternative answers ….. They were aggressive and cornered the teacher in the classroom, she couldn’t manage them until the discipline master stepped in and penalized all 6 boys ……. My son really upset and called me once back home, we discussed about the whole case with him after dinner. My wife tried to explain to him, the poor standard of exam model answer was an important issue, but he needed to complain in a tactful manner and respect the teacher in whatever circumstance, don’t just focus on the right or wrong of the model answer. Then, my wife drafted a polite and comprehensive letter to the English teacher and English subject master to explain the whole case from different angles (model answers, student behavior, quality assurance of papers, classroom management….), we would like to meet with them after the Parents Day. Next day, the principal called my wife in the evening and explained the case and accepted some fair suggestions from us and also counter-proposed other alternatives. So the next day, my son and other boys said sorry to the English teacher on the misbehavior after class and stood firm about the model answers…….. We know he learnt a lot from this case and reflected in other cases in different scenario.

作者: awah112    時間: 11-12-24 15: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途人    時間: 11-12-26 14:36

回復 ppatzhu05 的帖子

一個很好的分享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1-12-27 13:13

Part 2

2.        Value system
Different person has different value system, my personal value system come from the teaching from my parents, teachers, peers, books, social classes, exposures, personal experience & mistakes and Christianity……… then massage together. It’s pretty unique to different person and not so easy to repeat. We can’t request others to follow or repeat our unique value systems.

Be open-minded, self-reflection, receptive, explore and validate different scenario, learn from experience and mistakes – that's what I learnt in the last few decades…..

Some decisions may reflect our value system:
a.        Become church goers or baptized to get extra score;
b.        Use false address proof;
c.        What’s the real meaning of education?
d.        What’s the real meaning of a family? Roles of father and mother…….
e.        ………

My boy faced a moment of truth to pick one school out of two in an interview, he knew the answer from the teachers’ mind, he provided an honest answer and he was not selected in due course. After the interview, I asked him one question: Do you know the consequence of your answers? He said yes; and I am proud of him …….. He knows the true meaning of “Narrow door”……..

3.        Walk the walk vs Talk the talk
As I mentioned in Part 1, our kids are our mirrors, their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reflects our parenting and values. If we want to be role models for them, we need to walk the walk, it may mean sacrifice, persistence, honor our promises…….

This Christmas I received the best gift I never have; my university awarded my higher research degree to me on 23rd [The main reason I delayed the reply to TMT]. I started the research degree years ago, in between I had many good reasons to quit, even my Professor told me that quitted the study may be the best scenario to me and my family at certain stages, I can come back later if the timing is right. I took year leaves in the courses and finished the thesis this year.

The professor sent me the email about the good news with an important remark, “you are a role model for your son and your family, never give up….” I am so glad he understood why I keep it going, because he doesn’t have a kid………

“Never give up” may be a special meaning to my son, not from a book, not from an influential speaker or pastor….. demonstrated by a closed friend – dad.

作者: khmama    時間: 11-12-27 13:22

回復 ANChan59 的帖子

ANChan59,

Congratulations! 你確係一個人版, 相信你一家必為你自豪.

khmama.

作者: One-Mama    時間: 11-12-27 23:05

我相信 "如何的父母, 教育出如何的子女".   在不同的年代和社會, 各位父母都用不同的方式演繹其對子女之愛. 其結果如何.孩子品行如何. 旁人不盡能定論是否成功.失敗, 更遑論是哪一方/誰人負全責.  每個個案都有不同因由, 何需一概而論.
父母擔當的角色, 所謂'身教'尤其甚者. 希望在變幻莫測的時代, 成人追逐風氣都喘不過氣之際, 社會上能多些正面風氣, 好為艱辛的父母們打打氣, 為孩子們立個榜樣.  所謂"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請勿再為孩子掛上LABEL, 有偏差便提出更正之冶本良方吧, 相信在濁流中仍有很多盡心盡力之家長在努力中. GOD BLESS!
作者: annie40    時間: 11-12-28 12:00

回復 ANChan59 的帖子

Anchan,

You should consider to write a book about 'fatherhood.' I would be happy to buy some and send to friends.  

annie

作者: bbJP    時間: 11-12-28 14:15

本帖最後由 bbJP 於 11-12-28 14:17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11-12-27 13:13
Part 2

2.        Value system

“Never give up” may be a special meaning to my son, not from a book, not from an influential speaker or pastor….. demonstrated by a closed friend – dad.

ANChan59,

Congratulations!!

We share your happiness!!

You are really a GREAT DAD. Your son and your family are blessed.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1-12-28 16:58

annie40 發表於 11-12-28 12:00
回復 ANChan59 的帖子

Anchan,

annie40
Your idea is terrific, but its not easy to write a book for my parenting method; moreover, I need to wait for my son to finish his IB first according to our gentleman agreement.

Other ideas popped up my mind a couple years ago, my wife and I may start up something to help kids and parents for studying, parenting, career advice, not for profit, may be for under-privileged families. We don't have anything solid right now. Write a parenting book can be a good start......

ANChan59

作者: cherubic    時間: 11-12-28 17:06

本帖最後由 cherubic 於 11-12-28 17:07 編輯

ANChan59,
You may consider opening a blog which is not very demanding.  Parents, with young kids, will benefit a lot.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1-12-28 18:02

本帖最後由 ANChan59 於 11-12-28 18:05 編輯
cherubic 發表於 11-12-28 17:06
ANChan59,
You may consider opening a blog which is not very demanding.  Parents, with young kids, wi ...

Thanks cherubic
Let me discuss with my family and I need my son teach me how to open a blog.

BTW, start a blog - you mean in BK..... If yes, I can do it right the way.....

ANChan59


作者: tongyimtong    時間: 11-12-31 21:24

本帖最後由 tongyimtong 於 11-12-31 21:27 編輯

各位朋友

因公私兩忙,相信會有一段時間沒空上BK,這個帖是在下開的﹐回應到此為止。

在子女教育的立場上,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

生活應由每人自己作出獨立的選擇,父母最後都要尊重子女的決定。

ANChan59

閣下是罕有的父母,你的行事方式,可供參考,但相信難以仿傚。令公子是資優生,然而資優生都分不同範疇。閣下是有心人,但「言者諄諄,聽者藐藐」,有多少人會暸解你育兒背後的真正苦心?只怕都是東施效顰,徒勞無功者居多﹗

我的帖題,答案原來早已有人解答。

以下著作今天在書店看到,並一口氣看完。

我已找到答案,希望其他人一樣找到︰

《不看後悔--學校霸權的真相》

作者 : 古永信
出版社 : 生活書房

作者: annie40    時間: 12-1-4 16:13

回復 ANChan59 的帖子

ANChan,

我想每位家长也会是育儿专家, 或育儿失败者, 或甚么也不是, 只是.快活的普通人吧.

多月前感于兄台乐于助人, 曾盖叹只有一孩,未免可惜……. 仲有盖世武略而后继不多呢? 而背后的我在黑心地想, 多几个孩子你就知难度.
哈哈! 随时要用三四套功架来应付三四个孩子. 得出的效果更会是因人而异, 那时ANChan,
还需每天跟孩子争战, 通常叫大仔教细仔, 那有精力出书?
因此每次见另一家长Samuel讲述给两个儿子弄到欲哭无泪的处境, 有血有肉, 是真实的乐事也! 真佩服他的能耐!

我也是个一孩妈妈, 女儿很易教 (相对是我易满足),
常怀疑独身子女是容易被父母操控而变得易于调教而已, 所谓独到秘诀, 多两个孩子, 绝技就被化解, 要重新学习, 想唔謙卑都唔得.

至于你的经验, 我是服你的想法和做法而未必可以跟随的. 是性格和环境使然, 学也学不来的. 记得你曾带儿子参观工作上的流程, 让他更理解何谓爸爸的工作, 大家非常赞赏! 我多年前也试过带小女往出差, 生意人, 当正她是天之骄女’, 仲话提名大个去選美’, 吓到我几乎从椅子上掉落地, 而外子就面黑黑’, 夢魘! 孩子年纪少, 很难明白事实与谎言, 大害也.

育儿的理论和实践是让人太沉重, , 有见地之人如能出书, 我手写我心, 写经验, 写过错, 写顿悟, 写爱
, 写忧虑, 也是保证快,,正的,(tiger mom 话她用两星期写了三分二, 应该是不吐不快心里话, ), 还可整合成一本作品,留给儿子作’’家传之宝’. 多好!


然您和妻子的良好的理念, 想法, 行为是值得推, 希望能按心中的一把尺来欣赏, 来妨效, 来互勉吧!

以上全属妇人之见,请于指正 ----


annie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2-1-4 21:08

本帖最後由 ANChan59 於 12-1-5 00:36 編輯

回復 annie40 的帖子

ANChan,


我想每位家长也会是育儿专家, 或育儿失败者, 或甚么也不是, 只是.快活的普通人吧. (Excellent conclusion.)


多月前感于兄台乐于助人, 曾盖叹只有一孩,未免可惜……. (Give and take) 仲有盖世武略而后继不多呢? 而背后的我在黑心地想, 多几个孩子你就知难度. (Not your style....)


哈哈! 随时要用三四套功架来应付三四个孩子. 得出的效果更会是因人而异, 那时ANChan,
还需每天跟孩子争战, 通常叫大仔教细仔, 那有精力出书? (Even one boy, also very demanding. *****Deleted*****)


因此每次见另一家长Samuel讲述给两个儿子弄到欲哭无泪的处境, 有血有肉, 是真实的乐事也! 真佩服他的能耐! (Yes, agreed....)


我也是个一孩妈妈, 女儿很易教 (相对是我易满足), 常怀疑独身子女是容易被父母操控而变得易于调教而已, 所谓独到秘诀, 多两个孩子, 绝技就被化解, 要重新学习, 想唔謙卑都唔得.(In general, I agreed with your comment. I told you before "one can be more than enough.....)


至于你的经验, 我是服你的想法和做法而未必可以跟随的. 是性格和环境使然, 学也学不来的.记得你曾带儿子参观工作上的流程, 让他更理解何谓爸爸的工作, 大家非常赞赏! (Correct, it's easier for me, as I am the partner of the company. But other parents can do different things based on their resources, connections....... my experience is most people are ready to offer helps in parenting, further studies and career decisions...... Depends on you want to do it or not.) 我多年前也试过带小女往出差, 生意人, 当正她是天之骄女’, 仲话提名大个去選美’, 吓到我几乎从椅子上掉落地, 而外子就面黑黑’, 夢魘! 孩子年纪少, 很难明白事实与谎言, 大害也. (I will debrief him after those occasions....... For business occasion, I will screen the appropriateness before bring him along....... )


育儿的理论和实践是让人太沉重, , 有见地之人如能出书, 我手写我心, 写经验, 写过错, 写顿悟,写爱
, 写忧虑, 也是保证快,,正的,(tiger mom 话她用两星期写了三分二, 应该是不吐不快心里话, ),还可整合成一本作品,留给儿子作’’家传之宝’. 多好! (She is a professor........... I am a 'P' driver.....)


然您和妻子的良好的理念, 想法, 行为是值得推, 希望能按心中的一把尺来欣赏, 来妨效, 来互勉吧! (My favorite comment - Expectation management.)


以上全属妇人之见,请于指正 ----

(I always open and accept lady's comments..... good training from my wife. )


annie


作者: friendlyguy    時間: 12-1-5 00:13

ANChan59 發表於 12-1-4 21:08
回復 annie40 的帖子

ANChan,

ANChan,

Could you tell me more why you and your wife need to help your son in revising his academic stuffs? What make you think you can't just let go for him to do so? How you do it? How much time is needed per week?

I know very little about IB although my son most probably needs to take this curriculum a few years later. I always think that it requires a self-motivated student and parental involvement will be minimal as for other high school curriculums.

Friendlyguy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2-1-5 00:35

回復 friendlyguy 的帖子

Hi friendlyguy
Your understanding of IB learning are correct...... Sorry may confuse other parents, I deleted the said remarks.

I am kidding and making excuse not to write the book , but we are ready to help him if needed.

For Maths, he may need my assistance in two sections, he is too quick to get the answer in mind-maths mode and difficult to present steps in tests and examinations. The Maths teacher can't solve the problem, so I need to step in. Score 7 in Maths at HL, very thin margin to make mistake or lose some step marks..... For Physics and Chemistry, just in case only.

TOK, he is doing extremely well; my wife assists him to select the EE topics and transfer some tips to him for literature review and research methodology.........

ANChan59

作者: annie40    時間: 12-1-6 12:23

回復 friendlyguy 的帖子

原来Friendlyguy仲系到, 果然是明天会更好!

作者: annie40    時間: 12-1-6 14:10

回復 ANChan59 的帖子

多月前感于兄台乐于助人, 曾盖叹只有一孩,未免可惜……. (Give and take) 仲有盖世武略而后继不多呢? 而背后的我在黑心地想, 多几个孩子你就知难度. (Not your style....), 这个才是真的我, 常人也! 一般的喜欢落井下石. 常人见到靓女, 当然希望靓女无脑, 有脑又靓女, 必然是性格有缺陷, 吓! 连性格都非常可爱可敬, 那就暗地里想:无可能咁完美, 十清也应有一渚 ,唯有傻呼呼的想:可能命运麻麻地.我这等愚昧之人,凭这等愚见, 非常阿Q,不用看心理医生, 心理也得以平衡发展, 多好!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2-1-7 00:30

回復 annie40 的帖子

Ha ha.... take it easy.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