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無心儀學校,點算? [打印本頁]

作者: kswiss    時間: 11-11-13 19:59     標題: 無心儀學校,點算?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kenfu    時間: 11-11-13 20: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khmama    時間: 11-11-13 23:01

原帖由 kswiss 於 11-11-13 19:59 發表
區內冇一間心儀既學校,間間都好似差不多, 都唔知點揀. 區外又好難考,位又少. 真係唔知點算.

有冇過來人有咁既情況,分享下!


BAND幾?邊區?
作者: kswiss    時間: 11-11-13 23: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khmama    時間: 11-11-14 00:30

原帖由 kswiss 於 11-11-13 23:40 發表
KHMAMA,

B1, Kwai Tsing.


葵青區都有唔少band1英中:
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
佛教善德英文中學
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
天主教母佑會蕭明中學
順德聯誼總會李兆基中學
保祿六世書院
保良局八三總理中學
東華三院陳兆民中學


亦可以考慮荃灣區既band1英中:
荃灣官立中學
荃灣公立何傳耀紀念中學
可風中學(嗇色園主辦)
寶安商會王少清中學

作者: kenfu    時間: 11-11-14 06: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kswiss    時間: 11-11-14 09: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kswiss    時間: 11-11-14 09: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ccl    時間: 11-11-14 10:04

我都好苦惱,我真係唔太明白,怎樣才算all-rounded呢?
林護成績好 ---- 但太谷了
聽聞 葵盛李兆基 冇咁谷,但它為何 "冇咁" 谷仍可是Band1呢?
仲有九龍華仁,聽講都唔太谷,是否仍是Band1? 点解可以咁嘅?

KHMAMA, 你可否提點一下!很迷網!
作者: kenfu    時間: 11-11-14 11: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elbar    時間: 11-11-14 15:10

原帖由 kswiss 於 11-11-14 09:41 發表
kenfu,

向外闖既要求太高了. 林護又覺得好谷,接觸過d學生,唔係咁全面,其實我想要一間 All rounded 既學校, 但係本區搵唔到.


DGS, SPCC, SPCS, DBS, HYS, GHS & YWC....

要立即報名, 就快截止

[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1-11-14 15:30 編輯 ]
作者: kswiss    時間: 11-11-14 18: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kswiss    時間: 11-11-14 18: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gigivinda    時間: 11-11-15 09:09

原帖由 kswiss 於 11-11-14 18:30 發表
以我所見既'林護人 LAMWOOER', 無論係成年的或在學的, 給我既印象係不善交際, 內向, 被動, 叻係自己個'飯', 埋首鑽研自己喜愛的範疇. 我唔係想學校幫我訓練讀書機器. 將來這班人出到社會會點?

李兆基之所謂冇咁谷, ...


非常同意,而且學生對學校歸屬感低。
作者: kenfu    時間: 11-11-15 09:2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kswiss    時間: 11-11-15 09: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kswiss    時間: 11-11-15 09: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leeleelumlum    時間: 11-11-15 10:12

原帖由 kswiss 於 11-11-15 09:45 發表
呢d就係所謂地區名校冇法跟傳統名校相比既地方囉!
如只為入大學而選讀, 無可口非佢係有保證, 但我唔係只要呢樣嘢!


這番話令我想起我兩位同事:
一個林護, 做事多過五年;
一個MSS, 做事只有一年,
轉數則後者快了
作者: cktc1996    時間: 11-11-15 10:13

我以前都只想仔讀地區名校..
但佢而家入咗一級名校後就明有嘜分別...
呢啲有歷史既傳統名校會有好多聯校活動, 仲有好多機構如大學, 甚至商業機構都會邀請學生參加一啲project. 呢啲資源和機會相對地區名校來講應該優勝好多.
小朋友觸及層面廣闊咗,眼界開咗,自然大方得體啲..
作者: kenfu    時間: 11-11-15 10:3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gigivinda    時間: 11-11-15 11:15

原帖由 cktc1996 於 11-11-15 10:13 發表
我以前都只想仔讀地區名校..
但佢而家入咗一級名校後就明有嘜分別...
呢啲有歷史既傳統名校會有好多聯校活動, 仲有好多機構如大學, 甚至商業機構都會邀請學生參加一啲project. 呢啲資源和機會相對地區名校來講應該優 ...


除了“資源和機會”外,林護上上下下校長老師都是看成績指標辦學,平常和學生的互動就以學業公開試成績及入U%為目標。學生身心及將來人生和事業發展比較少理--這反映在學生中四及大學選科上。不過,就未聽過林護踢人出校,反而補底、補課做得很多。所以,成績是有一定的保證。話分兩頭說,如果學生有那么好的條件,應該有很多其他的選擇。
作者: csy_ma    時間: 11-11-15 12:27

原帖由 kswiss 於 11-11-14 18:30 發表
李兆基之所謂冇咁谷,係比較上,其實都開始谷.
我睇過佢既PROFILE, 通識用中文教.而且新高中學科唔多有得揀. ...


Kswiss:

我近來同林護學生多接觸咗,對該校既負面印象係減咗(在某個講林護既post分享過)。但確實,林護生或家長俾我既感覺,都是以成績作為一個評判某事既基準。不過,這可能是香港社會普遍既現象?

至於通識教授既語文,我唔建議作為揀校既評定主要基準。我教既其中一班,係林護中五生,有時,課內所討論既論說技巧,跟通識有很多重疊,因此會特別提一下遇到通識題時也應當以類似手法應付。

他們立即眾口一詞,說就算曉得用中文作答,也不懂用英文寫返 。我看了一下通識的考試範疇,當代中國部分佔相當比重,如三農問題,不易掌握。像我這樣一直跟內地接觸頗多,亦有跟進內地新聞和網站的前政論版編輯,面對一些題目時,亦無把握如何準確取分,你要那些小朋友如何用不熟悉的語言深入探討?

老實說,用中文考通識,要考得好,亦不是很簡單。我老闆係N年前的HKU畢業生,棄AO生涯而入報業,幹至克淫頓私人訪港都要接見的行業翹楚,並擁有大英帝國學院既博士文憑,佢都同我講,有時要將要講既中文化為英文講出黎,有一定程度既走樣同難度  假如你要求學校用六年時間可以訓練你既子女,可以在考試緊張時刻用英文如同中文一樣流利,係唔係大安旨意咗少少(讀國際學校又唔同)?

所以我預計,做咗一兩年白老鼠之後,會有愈黎愈多地區名校高中會改為用中文答通識,而在這個轉折時期,好多白老鼠會因為通識分數差強人意被犧牲了……家長真係要衡量清楚自己小朋友既英文學習進度,再考慮會否以通識用何語文考試為選校準則
作者: 黃巴士    時間: 11-11-15 13:04

kwiss,

幾位朋友囝囡小學時都玩開運動+成績ok, 上年入了可風, 功課不多, 多課外活動, 相信較適合"活動形"小朋友, , 暫見F.1唔係太谷.  校風唔錯.
作者: 五歲仔    時間: 11-11-15 13:08

原帖由 kswiss 於 11-11-14 18:30 發表
以我所見既'林護人 LAMWOOER', 無論係成年的或在學的, 給我既印象係不善交際, 內向, 被動, 叻係自己個'飯', 埋首鑽研自己喜愛的範疇. 我唔係想學校幫我訓練讀書機器. 將來這班人出到社會會點?


我有一位同事, 佢係仁立升林護, 之後HKU畢業, 在我眼中, 佢好有自信, 好outstanding, 善交際 (佢好幽默), 主動, 佢對母校好有歸屬感, 亦好自豪係林護畢業生, 佢亦好謙卑和有禮, 所以我對林護的印象都好好, 不過我只識這位林護畢業生, 唔知其他林護的學生係點
作者: kswiss    時間: 11-11-15 13: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kswiss    時間: 11-11-15 13: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長生不老    時間: 11-11-15 13: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gigivinda    時間: 11-11-15 15:11

“質素”指公開試整體成績的話,LW一定是高質素學校,因為這些指標是可以量度的,已是公開的事實。

[ 本帖最後由 gigivinda 於 11-11-15 15:14 編輯 ]
作者: 長生不老    時間: 11-11-15 15: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kenfu    時間: 11-11-15 16: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kswiss    時間: 11-11-15 16: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lice44    時間: 11-11-15 17:21

原帖由 kswiss 於 11-11-15 13:18 發表
可惜學校係儒釋道.


有什麼問題呢? 你&你個小朋友係天主教/基督教?
作者: csy_ma    時間: 11-11-15 20:13

原帖由 kswiss 於 11-11-15 13:16 發表
csy_ma,

多謝你的分析!

因我見大部份b1中學都係用英文教通識的.總之, 新高中課程對大家嚟講都做咗白老鼠.


是嗎?我沒有太大研究 (弊!連阿囡的第一目標中學以乜文教通識都未查清楚添 ),只是碰到一位叩門入何傳耀的校友家長,她說荃灣阿二也是以中文考通識??

可風不評,因之前分享過,校長和副校似乎皆理科出身?家長會中,無論中英文的PPT皆有錯字 校長講辭假大空,像宣言多一點……雖然可風的學生(尤其女生)表現很好,有自信,講話較校長有point,但是……老公認識有朋友的朋友任教該校,亦不喜該校愈來愈多"國民教育"云云……總之,老公較不喜,囡囡又怕極東方塑像(聞說禮堂有),就放棄了。

關於通識,我講的只是很粗略的觀察。初看,有關當代中國部分,約佔通識題的三分一左右?而我教那班林護生,已是理科精英班,不乏級排名廿名內,以醫科為目標的積極上進學生。不過,以我對他們的了解,遇上當代中國的通識題,縱然用中文答,他們可能都會死得好慘(簡單如六十年代的內地飢荒,無論官方資料和實情均不大清楚) 所以我只叫他們避開有關題目便算了,反正我又不教通識。

[ 本帖最後由 csy_ma 於 11-11-15 20:19 編輯 ]
作者: kswiss    時間: 11-11-15 20: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csy_ma    時間: 11-11-15 20:48

原帖由 csy_ma 於 11-11-15 20:13 發表


(弊!連阿囡的第一目標中學以乜文教通識都未查清楚添   ...


好彩,係用中文既 我以前都用過一個比喻:你練咗內氣功同外招式,重爭任督二脈未打通,通識科就像用外力打通任督二脈一樣,如果用英文,根本就好難有高階思維,就好似指黎指去都指唔正個穴位一樣。

而通識科既基本資料,好多時同時事有關。尤其是當代中國,外文既評論好多時都隔咗一層(自然,用另類角度去看也有助思維,但英美傳媒以其國為中心作評,香港的SCMP已無復當年勇),最佳參考既都係中文資料,理科生要清楚個背景都唔易(家長可以試試自己去了解一下什麼叫三農問題 ,可否作個簡單的腦圖,提一些有可能出的題目),仲點做到深入探討??

所以,用英文答其實好蝕底,除非校內大部分學生都係用英文如同母語一樣(如某位已消失資深BK網友S君所言,香港學生的英文程度貧富懸殊程度愈來愈烈,傳統名校,初小已讀地區中學初中的故事書,但有些,很多需要家庭自小培養。到了中學,各方面都忙,如校內沒有過半同學習慣以英語溝通,就缺乏日常語境,差距只會愈來愈大 )。
作者: kswiss    時間: 11-11-15 20: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elbar    時間: 11-11-15 21:42

deleted.........

[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1-11-17 23:28 編輯 ]
作者: csy_ma    時間: 11-11-15 21:48

原帖由 kswiss 於 11-11-15 20:56 發表
安柱冇家政讀, 呢點係令我地難以選擇之處. ...


原來安柱冇?自從曲奇話佢母校都開始谷之後,我都冇咩留意安柱既資料。不過,我而家教緊既初中班有安柱既,佢又真係話安柱冇咩功課噃

我認為,通識科,其實間間學校都缺乏經驗。舊年我參觀沙田某校,位音樂老師話被調到去教通識,我當堂O晒嘴,非常欣喜阿囡話因為果間學校既哥哥姐姐唔友善,唔鍾意佢云云

我唔知林護同安柱呢兩年考通識既成績,不過,由林護收生準則既變化--佢著重面試既表現,而第二輪面試既小組討論,據聞又與通識有關--由此看來,佢地可能覺得通識未必係教師既強項,有信心由冇教到有,而需要由收生質素開始緊抓。

有關通識科既認識,我主要係睇沙培既家書得知:
"在中六開學初期,我對於這一科是完全一竅不通的。我每一次寫的essay的答案都是極膚淺,但是好多謝你每次都好用心地改我們每一篇essay,為我們準備好詳細相關的時事新聞資料,同我們分析答題技巧,要引用的theory,給我們好多有用的意見……"

以上是一位通識科考獲A級成績同學對某老師的謝辭,而該老師,是教局委任的通識科分區統籌員。沙培可以說在通識科行得比較前的,但它也只在初中時用英文上通識,到了上場殺敵時,還是乖乖亮出母語利器。大概因為,由極膚淺到攞高分,其中涉及很多思維技巧,不是死背可以解決的。

我又講一下教林X同學的經驗吧?其中一位,因非常努力和受教讓我挺喜歡的,其中文成績為級十名內,但最初收到佢既文,嚇一跳,當即很不客氣地回郵著其重做,並告訴他,近似的內容假如是我會如何寫……佢後來說,其實學校老師從未教過佢地點作文……

咁佢地都咁叻,唔知係唔係天資定氣氛?(不過該校既功課同試卷出題都有一套引導方式同理念,值得讚賞 )我既理解,答通識既思維係更需要培養既。沙培同學經一年就操得咁弗,應該係個底已經唔錯。有朋友讀唐乃勤初中書院,佢地響全英既試卷中,會有中文既思考題,就係為通識作準備(據聞死響果D中文題手上既人好多,就算來自傳統名校既學生都唔識答)。

而在何中中一既家長,好肯定咁話俾我聽佢地係用中文既(因為佢問我借明報既通識材料,所以好記得)。您可以睇多幾年,估計應會有更多中學改以中文教通識
作者: kls12    時間: 11-11-15 22:27

原帖由 csy_ma 於 11-11-15 21:48 發表


原來安柱冇?自從曲奇話佢母校都開始谷之後,我都冇咩留意安柱既資料。不過,我而家教緊既初中班有安柱既,佢又真係話安柱冇咩功課噃

我認為,通識科,其實間間學校都缺乏經驗。舊年我參觀沙田某校,位音樂老師話被 ...

csy_ma,
可否告知您是甚麼職業?教書定補習。
找中學要看有甚麼科選?要看通識是用中文定英文?
作者: csy_ma    時間: 11-11-15 23:20

原帖由 kls12 於 11-11-15 22:27 發表

csy_ma,
可否告知您是甚麼職業?教書定補習。
找中學要看有甚麼科選?要看通識是用中文定英文?


皆不是:家庭煮婦+非常不稱職的RA,幫中學生睇吓D中文,不過係因為好奇,義務幫朋友既子弟及其朋友吧了。

找中學要看甚麼選科?冇考慮到。我囡比較有個性,關於選校,可以長達整年抗拒老師的"規勸"。對於選校,我們只有做秘書幫她記錄重點、提供觀察報告的份兒,是沒有決定權的

選校,我們最主要會到校觀察,隨機找學生聊天,問其對學校的印象和感覺。囡囡是否喜歡那間中學,則多憑主觀印象:假如她碰到肯主動跟她聊天的學生,或笑容親切的示範姐姐時,她便會喜歡那校,如不,就不喜歡,很少在乎硬件。至於選科,以我剛才才找出阿囡近日決定既首選目標學校以何種語言教通識既例子,就知我多麼不慎密 。我囡並非成績頂尖(band1中),我們向來又不喜功課繁重,選校主要以功課量為主要考慮。在我看來,除非語境很不同的傳統名校,否則各校的差距將愈拉愈近。而我囡的性格,假如在同一跑道上,看見同行者的背影愈來愈遠,她很可能會就此放棄 。但如果她有機會佔前列位置,她就很少會讓自己掉得很後,所以我們都不傾向選大塘

至於有什麼選修科?這那麼多年後的事,不是我們主要的考慮。您看:取消TSA話冇就冇,由放風到實行好像才個零月?整個三三四學制,今年才第一年實行,當中的" 微調"空間大概還有很多?將來,不排除像大學般,學生可以到其他友校選修某些學科,一來可加強人的溝通交流,亦可拓寬眼界,對於學校來說,亦可創立各自的品牌和特色,這種幾贏方案照計應有實現的可能?

我囡將來要選文理或商科,現時跡象仍不明顯。以我的角度,中學階段,希望她以基礎性的學科為主,不太鼓勵她學偏向實用的商科。印象中,外國出名的MBA或EMBA課程,都傾向招收已有工作經驗的學生?選文或理,會影響思維的角度和慣性,商科可能傾向文科吧?

至於通識,我向來贊成用母語教。向現實低頭選英中,是逼於微調下,以我囡的成績(除英文在級前列位置外,其他科都較遜色),她縱使進了中中,估計也只會上英文班的,也只好向現實屈服 )。何況,通常最催谷的,恰恰是力爭上游的中中,衡量一下成本,那倒不如選英中划得來一點?

ps:關於英中這玩意,迫於現實,我現在已沒有太抗拒。遙想張愛玲在港大當年,也會選擇以英文寫家書以盡快提高英語水平,加上,我們沒有Eviepa的能耐,能指定囡囡課外書的語文和種類,選擇英中以加強語境(所以也希望選較"閒"的中學,以便多看英文音樂電影或電視劇),也是沒辦法之中的辦法?
作者: taneytong28    時間: 11-11-16 09:48

csy ma 你好,妳對通識見解- --- 佩服

請問你對九華及旅港開平有什么睇法

請賜教,謝謝!
作者: csy_ma    時間: 11-11-16 13:10     標題: 回復 41# taneytong28 的帖子

Taneytong28:

您太睇得起我了 我不過是有點好奇心既C9吧了,絕冇Khmama等高手既研究分析同奉獻精神,您提的那兩間學校,皆所知甚少

倒是今天聽到女兒師兄和家長有關荃官的介紹,去年上任的新校長頗多有趣的新搞作,讓我不禁對荃官生了興趣。不過,今天時間不多,要待下次分享了
作者: hongkeikei    時間: 11-11-16 20:09     標題: 回復 40# csy_ma 的帖子

本帖最後由 hongkeikei 於 12-4-29 03:43 編輯

香港家長喜歡選英中學校,這個我們都十分了解.但對於通識用什麼語言,我覺得學校和家長都是在摸索中.

其實,實際以英文考通識的學校比初中用英文教通識的少很多,因為不少中學到高中會轉回用中文教,應該是想確保公開試成績減低失誤.

[ 本帖最後由 hongkeikei 於 11-11-16 20:13 編輯 ]
作者: csy_ma    時間: 11-11-17 12:07

原帖由 hongkeikei 於 11-11-16 20:09 發表
香港家長喜歡選英中學校,這個我們都十分了解.但對於通識用什麼語言,我覺得學校和家長都是在摸索中.

我女兒都是強於英文的人,是由英小進入英中;但究竟英文都不是她的母語,所以我還是對她能在高中時,可以有效地用英文 ...


Hongkeikei :

記得我同另一位EK網友都曾引述過練Sir的教學經驗:

佢九十年代初,響本地某大學開了個只供AL經濟科考獲B以上成績既高材生課,頭果幾年都係英書中教,「也夾雜英語,學生很投入,上課經常發問、討論,思想很活躍,期終成績十分好」。
但之後,該校定新規不準英書中教,要全英對答,於是,「學生上課鴉雀無聲,興趣日顯低落,期終試成績大跌。」

老師,是同一人,乃該大學首屆教學優異獎得主,學生質素,也應近似,就因為教學語言的不同,而致結果差異很大。

我相信,地區名校學生的英語水平,不見得會較大學高材生好。所以,如果通識選擇以英語考試,最大的勝算,只有在其他英語學術水平在其之下的學校也採用英語作答之時,海軍鬥水兵下,以英文寫作能力取分。
假如其他中學不玩這個皇帝的新衣遊戲,那評卷員縱然加多兩錢"同情分",略降以非母語作答的評分要求,在考試成績上,大概也難獲可喜的結果。

(如我之前所說,目前較深入和"到肉"剖析當代中國問題的文章,仍以中文為主,亦即是說,如果要學好英文通識,學生在輸入知識過程中要有幾層轉化:
1.把中文評論化為英文,再作課堂討論;
2.再把以英語為工具的課堂討論(當中不知多少意念,因為不懂用英文去表達而丟失)內化為知識;
3.把主要以中文吸收、思考的通識資料,在考試時以英文寫出。
經過這幾重過程,學生能吸收的"精華"尚餘多少?)

我的觀察角度,反而覺得,假如地區名校仍選用英語作必修科通識的考試語言,亦即是說,該校的價值取向,是把學校榮譽擺在學生利益之上。那……

[ 本帖最後由 csy_ma 於 11-11-17 13:19 編輯 ]
作者: csy_ma    時間: 11-11-17 12:15

原帖由 csy_ma 於 11-11-17 12:07 發表

假如地區名校仍選用英語作必修科通識的考試語言,亦即是說,該校的價值取向,是把學校榮譽擺在學生利益之上。


今天我送囡上學時,跟一些家長分享我昨天聽到有關荃官的一些事,提到荃官中一的四班中,有三班由外籍老師教英語課。這對我來說,無疑是種吸引

但有位長女在林護就學的聰明家長(其女為女兒學校當年的級第一),就認為外教教英語不成,因為他們不是應試制度下的產物,所教的內容無助於考試,其叻叻女兒就不喜由外教教英文云云……

所以,有怎麼樣的家長,就有怎麼樣的學校。
作者: csy_ma    時間: 11-11-17 12:29

原帖由 kswiss 於 11-11-14 18:19 發表
All rounded school: not only good at academic side but also sports, music, inter-personal skills, behaviour, personal character. Today, the OLE is also very important to one's growth.

These can be pr ...


Kswiss:

近日我所教的一位女生家長向我推薦其女的學校:上智。我是知悉上智的功課量不多後才去其討論區看看,看來挺吸引的

不過,要向主見頗強的我囡推銷其實我也不大清楚的學校,該校還那麼遠,絕對很有難度。加上我比較隨緣,也覺得無論選哪一所學校,學校總會有其優缺點,大概還是會放棄

您不妨考慮一下
作者: csy_ma    時間: 11-11-17 12:59

原帖由 csy_ma 於 11-11-17 12:29 發表


Kswiss:

近日我所教的一位女生家長向我推薦其女的學校:上智。我是知悉上智的功課量不多後才去其討論區看看,看來挺吸引的

不過,要向主見頗強的我囡推銷其實我也不大清楚的學校,該校還那麼遠,絕對很有難度。加上 ...


原來上智既開放日已於上周舉行了 咁於我就完全唔駛諗勒(冇誘因說服到阿囡)
作者: 豬仔    時間: 11-11-17 13:08

csy_ma:
我仔只係小四, 不過都留意緊中學, 家住青衣, 但就係深水埗返學, 想中學階段近番青衣區, 荃中, 安柱都係我心儀既學校, 但最終都要睇阿仔黎緊五,六年級成績, 尤其是荃中, 我估非常之難入, 本身學校主要收官小學生, 外來生佔很小數目...睇完你分析之後, 我都要深思通識科問題, 多謝你!
原帖由 csy_ma 於 11-11-17 12:07 發表


Hongkeikei :

記得我同另一位EK網友都曾引述過練Sir的教學經驗:

佢九十年代初,響本地某大學開了個只供AL經濟科考獲B以上成績既高材生課,頭果幾年都係英書中教,「也夾雜英語,學生很投入,上課經常發問、討論,思想很活躍,期 ...

[ 本帖最後由 豬仔 於 11-11-17 13:09 編輯 ]
作者: csy_ma    時間: 11-11-17 13:21

豬仔:
謝回饋
今日已太不務正業,遲d得閒,至分享由荃官F1男囝和家長八返黎既料
作者: 豬仔    時間: 11-11-17 16:35

正有此意......擔定櫈仔先~~
安柱反而八到料, 荃中就毫無頭緒.....Thanks!
原帖由 csy_ma 於 11-11-17 13:21 發表
豬仔:
謝回饋
今日已太不務正業,遲d得閒,至分享由荃官F1男囝和家長八返黎既料

作者: kswiss    時間: 11-11-17 23:2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elbar    時間: 11-11-17 23:34

原帖由 kswiss 於 11-11-17 23:24 發表
CSY_MA,

上智, 我唔會諗啦! 因為模式同程度同林護唔差得遠, 而且唔係本區, 要自行階段考, 機會好微. 佢係SSP區B1女生既首選, 如果唔向外區闖, 又唔介意讀女校, B1女生會揀晒佢, 自行又揀佢, 好大競爭架!

...


kswiss,

不知以下中學又是否你心頭好

直資校:女拔萃,  聖保羅男女, 德望

官津校:瑪利諾修院, 荃灣官立

[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1-11-17 23:36 編輯 ]
作者: kswiss    時間: 11-11-17 23: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hongkeikei    時間: 11-11-18 01:21

原帖由 csy_ma 於 11-11-17 12:07 發表


Hongkeikei :

記得我同另一位EK網友都曾引述過練Sir的教學經驗:

佢九十年代初,響本地某大學開了個只供AL經濟科考獲B以上成績既高材生課,頭果幾年都係英書中教,「也夾雜英語,學生很投入,上課經常發問、討論,思想很活躍,期 ...


Hi csy_ma,

十分同意妳的分析,學習通識科與一般科目的確很不同!

據知新高中的成績表,在通識科中只列考取等級,不會註明考核及作答語言;我覺得除非學生日常主要是以英語思維,(女兒日常書寫英文尚算流暢,但生活仍是以中文思考為主),這對於以中文為母語的學生來說,若要經過多重轉折來吸收分析,那我看不到有什麼理由偏要選取外語(英語)作答?!


因為通識是除中,英,數外的必修科,也是入大學門檻的必需達標科目(最少達2級成績),所以不敢掉以輕心!

當然本地有少數精英中學,部份(也不是全部)學生的英語能力特別高,適合以英語作考,也是無可厚非的!

[ 本帖最後由 hongkeikei 於 11-11-18 02:11 編輯 ]
作者: csy_ma    時間: 11-11-18 22:26

原帖由 kswiss 於 11-11-17 23:24 發表
CSY_MA,

上智, 我唔會諗啦! 因為模式同程度同林護唔差得遠, 而且唔係本區, 要自行階段考, 機會好微. 佢係SSP區B1女生既首選, 如果唔向外區闖, 又唔介意讀女校, B1女生會揀晒佢, 自行又揀佢, 好大競爭架!

...


Kswiss :

上智同林護既模式好唔同!以下是上智F1家長給我的評價:

除左校服漂亮外, 上智培養學生主動學習, 校長比好多自由學生, 學生可以出外午膳, 沒有處罰制度, 學生乖巧……

佢地似乎都幾多課外活動,而妳囡囡向來乖巧,運動又好(上智似乎幾多運動)同佢既形象幾夾 不過妳可能唔鍾意女校?


在其中學討論區說( 3X頁):
上智在中一二時考試不算太難,上課有留心便有機會搞掂;師姐既貼士係:趁初中多參與課外活動,識多D叻既師姐,到高中時會好有動力向上  ;天冷,會容許穿藍牛仔褲上學


我都覺得考上智唔易,假如最終會揀佢,都不過係因為間學校近地鐵,同揀培英可能鐵定要搬屋,我情願博上智。

不過,我地一家人最認同既都係保祿,呢間係第一輪同第二輪既鐵膽,所以第一輪另一間唔係太重要(如考培英,阿囡仍選保祿為第一志願,至於上智,暫時仍在打聽消息階段)。
作者: csy_ma    時間: 11-11-18 22:42

原帖由 kswiss 於 11-11-15 20:56 發表
我睇晒本區其他B1中學, 原來只得2間龍頭係用英文教. 其實, 呢個亦反映到學校既程度,雖然大家都話佢地係B1.
...


Kswiss:

剛才安柱的F3學生告訴我:安柱是F1-3用英文學通識,到F4以後就用回中文學。佢話呢個安排都唔錯 ,因為咁可以學多好多英文生字,到改中文時應該又易答D

至於荃官,我所知只是F1的資料:用中文學,但初中以中文學,到高中當問題要求高幾層時,頗難轉做英文 ,估計就算佢宣稱用英文考,到時可能都因現實而轉軚?
作者: csy_ma    時間: 11-11-18 22:51

原帖由 hongkeikei 於 11-11-18 01:21 發表


Hi csy_ma,

十分同意妳的分析,學習通識科與一般科目的確很不同!

據知新高中的成績表,在通識科中只列考取等級,不會註明考核及作答語言;我覺得除非學生日常主要是以英語思維,(女兒日常書寫英文尚算流暢,但生活仍是 ...


Hongkeikei:

所以您謂很多學校初中時通識為英文,高中改為中文既觀察十分正確 必修學分,睇吓其他非頂級名校撐得幾耐?究竟業績重要定面子重要?拭目以待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1-11-18 23:30

校長說在自行階段會盡收區外精英, 而且會in晒所有人, 搏得過o丫.  最重要是英文好便有更高勝算.

原帖由 kswiss 於 11-11-17 23:24 發表
CSY_MA,

上智, 我唔會諗啦! 因為模式同程度同林護唔差得遠, 而且唔係本區, 要自行階段考, 機會好微. 佢係SSP區B1女生既首選, 如果唔向外區闖, 又唔介意讀女校, B1女生會揀晒佢, 自行又揀佢, 好大競爭架!

...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1-11-18 23:32

上智應是用英文教通識的, 你唔like.

原帖由 csy_ma 於 11-11-18 22:26 發表


Kswiss :

上智同林護既模式好唔同!以下是上智F1家長給我的評價:

除左校服漂亮外, 上智培養學生主動學習, 校長比好多自由學生, 學生可以出外午膳, 沒有處罰制度, 學生乖巧……

佢地似乎都幾多課外活動,而妳囡囡向 ...

作者: csy_ma    時間: 11-11-18 23:41

原帖由 Yanamami 於 11-11-18 23:32 發表
上智應是用英文教通識的, 你唔like.


原來係咁……老公有舊同事入咗上智做,等我地打聽完消息先,唔該晒

其實同人一樣,一間學校一定有其長,亦有其短,最重要係夾唔夾到個小朋友,同埋有冇緣份啫

暫時我屋企都係同保祿最有緣同親切感

[ 本帖最後由 csy_ma 於 11-11-19 00:00 編輯 ]
作者: csy_ma    時間: 11-11-18 23:42

原帖由 Yanamami 於 11-11-18 23:30 發表
校長說在自行階段會盡收區外精英, 而且會in晒所有人, 搏得過o丫.  最重要是英文好便有更高勝算.


我囡係只有英文係級前列
作者: csy_ma    時間: 11-11-18 23:56

原帖由 豬仔 於 11-11-17 16:35 發表
正有此意......擔定櫈仔先~~
安柱反而八到料, 荃中就毫無頭緒.....Thanks!


豬仔:

我遲D會同荃官位家長再碰吓頭,交換吓資料咁

暫時講既係:

F1四班中有三班係外教教既,作文要求較嚴,上課氣氛則活躍
入咗去既朋友囝囝頗文靜怕羞,佢卻喜歡上外教教既課餘活動:民歌班  

運動方面,每周好似都有一日下午(好似係上課時間)響學校BK咗附近既運動場,進行各類運動

英文有自己學校度身訂做既教材,要每日上網聽和做練習;普通話同中文(文言文)都有自製教材

中文要每周交一篇文
好似有一疊英文既資料要背誦??

遲到等犯規學生,要進行校內服務:洗廁所,會有校內員工教導佢地如何進行

暫時觀察,怕怕地羞既男孩子開朗咗,最少講多咗學校既野。最初因為佢好多同學都入咗林護,單佢去咗荃官(第一輪佢揀林護第一,荃官第二,估計呢輪收咗,所以冇得抽獎),佢唔係好開心,但今次見佢,佢都好開心同慶幸去咗荃官,對學校有咗投入感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1-11-19 00:13

我女都係, 其他中中地.

原帖由 csy_ma 於 11-11-18 23:42 發表


我囡係只有英文係級前列

作者: kswiss    時間: 11-11-19 09: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kswiss    時間: 11-11-19 10: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csy_ma    時間: 11-11-20 01:38

原帖由 kswiss 於 11-11-19 09:22 發表
csy_ma,

女校我OK架! 你唔記得我都係女校出身架咩?

你第一ROUND 揀保祿, 相信你坐定粒綠都得啦! 如你女女保持狀態, 應該已被取錄了. 再唔係, 第2輪仍放保祿, 放第1位收既機會十分高. 如你地真想讀培英, 應該將佢放 ...


Kswiss :

堅持揀培英既係我個囡……佢既理由,除咗培英套音樂劇好吸引佢之外,就因為佢去參觀眾多宮廷式戲服時,有兩個F1既姐姐主動逗佢傾偈,仲叫佢記住揀培英,yeh ,仲做埋V字既美少女手勢咁 ……

去年單我陪囡囡去參觀,我既印象係:











很多人都說應該先揀培英,因為該校資源較強……不過,我們一家都很喜歡現在所住的區,不大想動(囡囡尤其是最堅持的一個);另外,由於我們答應讓上中學的女兒長假多到美國看望乾媽,女兒去年跟乾爹的英語溝通能力已較我們好,所以我們就不大需要看重培英的交流營。

我最不欣賞培英的,是校舍,但我囡不介意。今年,保祿的開放日正值囡囡的表演日,不能再參觀,但她謂肯定會在第一輪報名,而培英的開放日將在下下周六舉行,到時老公也會一起去,回來再參詳。





令我們覺得,囡囡如進了保祿,會有個快樂的中學生活。加上,老公很希望囡囡唸女校(典型爸爸的擔心 )因此,我們也不積極游說她更改志願次序……

選校抉擇,其實是個挺微妙的價值觀鏡子;雖然我囡對一間學校的判斷流於情緒化,但會頗堅持,如果因為這固執而失去些什麼,也不能怪誰吧?不過,她的直覺向來有點道理,所以我們會將個波交回給她

[ 本帖最後由 csy_ma 於 11-11-20 17:50 編輯 ]
作者: csy_ma    時間: 11-11-20 01:39

原帖由 kswiss 於 11-11-19 10:18 發表
可能學校用教學語言來宣傳,到真正教學時就會現實D,所以隨時有變. 即係呢個唔可以作參考. 講真, 教局既政策朝令夕改,幾年後都唔知會點.


作者: kenfu    時間: 11-11-20 09: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1-11-20 10:04

過在關先算啦, 禁快諗銜接.

原帖由 kenfu 於 11-11-20 09:28 發表
你們有無考慮現時大學的通識科是用中文or英文教?? 將來的教師在教育學院的通識科是用中文or英文學??
由中學上大學的通識科在銜接上是否用英文好d??

作者: kls12    時間: 11-11-20 10:09

原帖由 kenfu 於 11-11-20 09:28 發表
你們有無考慮現時大學的通識科是用中文or英文教?? 將來的教師在教育學院的通識科是用中文or英文學??
由中學上大學的通識科在銜接上是否用英文好d??

其實,想英文好些而多用英語去思考問題,定因英文不好而用中文較合適,相信是沒有答案的。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1-11-20 10:26

如果不是因為要個分數過關入U, 用英文學通識應可提升英語能力(對已有一定英語水平學生來說, 但對英文能力稍遜的學生是苦事), 但現在的priority是要過關, 則......

原帖由 kls12 於 11-11-20 10:09 發表

其實,想英文好些而多用英語去思考問題,定因英文不好而用中文較合適,相信是沒有答案的。

作者: kenfu    時間: 11-11-20 15: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hinhin-mother    時間: 11-11-20 16:22

中學還未想就想大學?...讓他們自己決定吧,六年讀書是他們,我們只可给一些中立意見。
作者: csy_ma    時間: 11-11-20 17:57

原帖由 kenfu 於 11-11-20 15:14 發表
現在真係好似賭大細. 表面睇用中文考LS係易d, 但實際去到考試局那裏有無調整過d分才出來我就不知la!!


Kenfu:

您有沒有想過教局為什麼在新學制公開試成績單上只寫等級,而不寫用何種語文考試?

我猜,教局大概是想以實質效果來表明母語教學的好處吧?它有必要作跟自己原意相違的"調整"嗎?這是合理推論,跟賭無關。
作者: kenfu    時間: 11-11-20 18: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csy_ma    時間: 11-11-20 18:40

原帖由 kenfu 於 11-11-20 09:28 發表
你們有無考慮現時大學的通識科是用中文or英文教?? 將來的教師在教育學院的通識科是用中文or英文學??
由中學上大學的通識科在銜接上是否用英文好d??


Kenfu:

人在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學習黃金期。例如語文,尤其是口語,黃金學習期是六歲以前,6-12歲是逐年遞減的。中學最重要學的是什麼?

以我的角度,最重要的其實是學社交,與同輩相處,藉彼此的思維衝擊一起成長,過渡到需要面對冷酷而現實的成人世界。這些,似乎則學術的關係不大?

不,我也說過,學文和理科的思維慣性是不同的,這在中學已愈來愈顯示分歧。中學,也是個人思想傾向、基本邏輯推理、分析組織能力成形的關鍵階段,在學習上,也不能謂不重要。

那通識是學什麼?為什麼這門令很多學校和老師頭痛的新學科,會設定為文理科皆須跨越的必修科?以我的理解,通識是學融會貫通能力,亦即是,如何把外在的各種信息,內化為一種尋求知識的智慧的能力。

很抽象吧?舉個比喻:《書劍恩仇錄》中,太極老祖張三豐臨危授張無忌太極派招式,張無忌學後,第一次跟老祖說:忘掉了四成;旁人都很着急,怎辦?無忌把忘記的成數提得愈來愈高,張三豐反愈來愈高興 。學通識的竅門,就像書中的太極拳,重意不重形,學生要學的,不是大千世界表面的種種事物,而是其中的筋絡內裡的關連--這個穿透表面的分析統整能力,其實不易學,很多成年人都長大後,仍未必掌握到,因此面對多變而沒有標準答案的現實時,會易人云亦云,又易相信流言……

既然學的是高階思維方法,當然是以母語學效果會好。學英語有千百種方法,有必要要犧牲可能是中學最有用的一種技巧,去令英文更有進益嗎?

要記住,所謂通識,學的不是或者明年或已面目全非的時事,而是面對這些多變的資訊時,如何分析和看穿它。它是一種思維方法而非要累積的知識,以中文學,不過是因為這樣可以更快就達更深層次的探討。如果掌握了方法,其實是可以用很簡單和貼身的英文表達出來的。不過,假如一開始用非母語學,則有點未學行先學走,很難掌握通識的神髓,多半只會流於背誦,到時會可能得不償失

[ 本帖最後由 csy_ma 於 11-11-20 19:35 編輯 ]
作者: csy_ma    時間: 11-11-20 19:00

原帖由 csy_ma 於 11-11-20 18:40 發表

所謂通識,學的不是或者明年或已面目全非的時事,而是面對這些多變的資訊時,如何分析和看穿它。它是一種思維方法而非要累積的知識,以中文學,不過是因為這樣可以更快就達更深層次的探討 ...


好像把通識科寫得有點神吧?我就由自己最熟悉的中文科講吧?

我教幾位中五級的中文,學習目標主要集中在如何寫文才可在獲得較高分數上。但那班中,學生質素有點差異,有些語文底子已不錯,有些,則連如何寫一篇及格的文章仍有點勉強,那教法肯定是相異的。
以閱讀報告為例吧。
首先簡介故事內容,人物,寫作手法,然後講感想--這大概是高小或初中最常見的閱讀報告形式。假如高中這樣寫,我就會不很滿意,對寫得這樣規矩的人,大概會發還著其重寫。

不過,對連最規矩的形式仍無力駕馭的學生來說,你叫其打破仍未掌握好的常規模式去搞奇峰突出,結果,他可能會愈來愈混亂,慘不忍睹

通識也一樣吧?它的答題要求,是破除一般常規的模式,但假如連掌握常規模式的能力都未能建立,就強攀高階,結果也會令人…… 用非母語去掌握常規思考模式,效果大概有點拉牛上樹,如何能融會貫通,真是木宰羊

老實說,通識科對於身受填鴨教育,又相信填鴨教育的老師來說,是一項很大的挑戰。要他們訓練學生的高階思維,本已不易(尤其是大班教學,因為高階思維須用討論去互相激發,所以有部分學校教高中通識是會分小組的),如用英文來教,老師很可能把它看作一門要填鴨的學科來教,結果……:(

[ 本帖最後由 csy_ma 於 11-11-20 19:42 編輯 ]
作者: ALAL    時間: 11-11-20 19:45

請問RA 是甚麼?

KHMAMA 奉獻D時間比BK個女仍然是尖子,問你服不服!


原帖由 csy_ma 於 11-11-15 23:20 發表


皆不是:家庭煮婦+非常不稱職的RA,幫中學生睇吓D中文,不過係因為好奇,義務幫朋友既子弟及其朋友吧了。

找中學要看甚麼選科?冇考慮到。我囡比較有個性,關於選校,可以長達整年抗拒老師的"規勸"。對於選校,我們只有做秘書幫她記 ...

作者: viewer    時間: 11-11-20 19:46

原帖由 kswiss 於 11-11-13 19:59 發表
區內冇一間心儀既學校,間間都好似差不多, 都唔知點揀. 區外又好難考,位又少. 真係唔知點算.

有冇過來人有咁既情況,分享下!


既然在你來說,間間都差不多,可以揀最近,返學最方便的一間。

間間都差不多,其實心理負擔最小。
作者: kenfu    時間: 11-11-20 22: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csy_ma    時間: 11-11-21 00:11

原帖由 ALAL 於 11-11-20 19:45 發表
請問RA 是甚麼?

KHMAMA 奉獻D時間比BK個女仍然是尖子,問你服不服!




您這樣說,令我覺得如女兒未臻傳統名校的級前列,便沒資格在這裡分享自己的體會

唉!當東方人(看看《作死不離三兄弟》,印度的情況也一樣吧?)就這樣可悲嗎?

剛到我不會再出現的"教育講場"看到以下分享:

原帖由 cstchan 於 11-11-20 06:44 發表

Asians put more emphasize on comparison.  In the past, only the academic results.  But now, in all different areas!

In Finland, I think (I have no first hand experience, only have the impression from books) they (including schools, teachers, parents and society) put more emphasize on the growth and the need of the students.



作者: csy_ma    時間: 11-11-21 00:32

原帖由 kenfu 於 11-11-20 22:18 發表
CCSC 由S1-S3是用中文教生活教育; S4-S6 才轉用英文教LS, 這能做到你以上所講的嗎?


Kenfu:

謝謝您分享的觀點

對於揀女校,我最初也存有疑慮 最主要是參考EK家長的意見,謂男女生的思維觀點相異,彼此激發可取長補短。不過,隨着朋友女兒剛升中一,便被男同學在FB示愛和遭拒後不放棄,加上碰到的女校畢業生也相當出色,就忘了……看來得認真考慮,自行的兩間中,還是選培英較選上智好  

至於您所問的問題,其實得看令公子學校教該課具體的進度。說實在,所有的深入淺出解說,都較光背什麼定義難(很喜歡《作死不離三兄弟》關於機械和書的定義那段,好玩極了 )。而高階思維這東西,有些人不用學,肯多想也能達到。要學,只要老師教得通透,也不見得是很難的事。只不過要日常多練習罷了。

不過,就所見的中學通識學習範圍,當中包含許多當代中國的題目,如用英文,就類乎用英文學中史一樣,有點怪?我真的不大明白為什麼學當代中國的概念要用英文學
作者: kenfu    時間: 11-11-21 08: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1-11-21 08:18

o華! 由選校講到通識, 再講到拍拖啦....

kenfu所言甚是, 拍拖一事惊無可惊, 而家科技發達, 又fb, ICQ, SMS....etc, 好難阻止到, 又有男校&女校聯校活動, 邊惊得禁多, 及早洗定腦落定落先o岩.  

其實我最初都係揀男女校, 無心插柳就入左女校.  csy_ma, 打听HTC打听成點?

原帖由 kenfu 於 11-11-21 08:01 發表


唔好咁驚la!! 我都問過個仔個班有無人拍拖, 他話無. 我相信這些只是個別例子, 不應為了一些個別例子而影響自己的決定. 要拍拖, 男校, 女校, 男女校都會有; 若要加埋Gay,  Leb咪要在家自修?? ...

作者: kswiss    時間: 11-11-21 09: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LAL    時間: 11-11-21 17:31

你誤會了.我個仔D成績都麻麻,我也成日上來吹水.

原帖由 csy_ma 於 11-11-21 00:11 發表




您這樣說,令我覺得如女兒未臻傳統名校的級前列,便沒資格在這裡分享自己的體會

唉!當東方人(看看《作死不離三兄弟》,印度的情況也一樣吧?)就這樣可悲嗎?

剛到我不會再出現的"教育講 ...

作者: csy_ma    時間: 11-11-21 19:39

原帖由 Yanamami 於 11-11-21 08:18 發表
csy_ma, 打听HTC打听成點?
...


仲未……老公要等舊同事黎公司接女朋友時,至搵佢宵夜……

其實都驚上智有點深……雖然幾有信心佢日後會搞返掂而家最差既中文……不過……保祿係我地既鐵腳,咁睇黎,可能要留間男女校??

等打聽同參觀完,仲有睇埋阿囡今次成績先 (佢上次呈分試失手,倒退咗10名 ,今次分數好似好咗少少,但係試卷淺咗,好多人都好好成績,可能排名反而有所倒退??英文既分數雖然冇乜變,但肯定守唔住三甲,top 10可能都保唔住 )
作者: csy_ma    時間: 11-11-21 19:46

原帖由 kswiss 於 11-11-21 09:52 發表
csy_ma,

千其唔好咁諗呀! 我地好歡迎你架! 由選校至通識課程一一涉獵,真係好豐富.


Kswiss:

妳有冇報一兩間直資作第一輪面試前熱身?有家長提過我要去報,但我囡死都唔肯 ,佢話咁好浪費人力,死都唔去
作者: csy_ma    時間: 11-11-21 19:51

原帖由 ALAL 於 11-11-21 17:31 發表
你誤會了.我個仔D成績都麻麻,我也成日上來吹水.


係我過敏啫 Khmama個叻囡讀果間學校,倒係我比較有好感既傳統名校,我囡有畫畫同學仔係果間學校既,氣質很好。

不過,就算唔係咁,佢工作之餘仍不斷服務大眾,單係咁,都令人欣賞 (雖然我同佢選校既基準有少少出入)
作者: csy_ma    時間: 11-11-21 19:55

Kswiss:

妳會唔會去李兆基既家長會?果日都係唐乃勤既開放日,阿囡上午又要上學校既面試班,佢又冇咩體育方面既偏好,好似對李兆基冇乜興趣……猶疑中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1-11-21 20:26

csy_ma,

同囡講一定要去熱身啊.  我囡果時試沙田培基(有個人, 有小組), 匯基(Kln East)個人 & St Paul's Convent (個人分別俾中、英老師in).  當培&匯收左, 個人信心強左, 去SPC時係三間中最難, 所以之後去in津校佢就覺得好易.

原帖由 csy_ma 於 11-11-21 19:46 發表


Kswiss:

妳有冇報一兩間直資作第一輪面試前熱身?有家長提過我要去報,但我囡死都唔肯 ,佢話咁好浪費人力,死都唔去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1-11-21 20:30

有top10已定到不得了啦.  

哎地!  我女中文程度只有P3, 我好懷疑佢有中文障礙.  好愁!

原帖由 csy_ma 於 11-11-21 19:39 發表


仲未……老公要等舊同事黎公司接女朋友時,至搵佢宵夜……

其實都驚上智有點深……雖然幾有信心佢日後會搞返掂而家最差既中文……不過……保祿係我地既鐵腳,咁睇黎,可能要留間男女校??

等打聽同參觀完,仲有睇埋阿囡今次 ...

作者: kswiss    時間: 11-11-22 09: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kswiss    時間: 11-11-22 09: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kswiss    時間: 11-11-22 09:5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豬仔    時間: 11-11-22 15:03

csy_ma
多謝你詳細既分析, 估不到那位同學自行收生階段荃官
排第二都可以入到, 真係好好運, 我以為第二實無機會...
原帖由 csy_ma 於 11-11-18 23:56 發表


豬仔:

我遲D會同荃官位家長再碰吓頭,交換吓資料咁

暫時講既係:

F1四班中有三班係外教教既,作文要求較嚴,上課氣氛則活躍
入咗去既朋友囝囝頗文靜怕羞,佢卻喜歡上外教教既課餘活動:民歌班  

運動方面,每周好似都有一 ...

作者: viewer    時間: 11-11-22 15:23

原帖由 豬仔 於 11-11-22 15:03 發表
csy_ma
多謝你詳細既分析, 估不到那位同學自行收生階段荃官
排第二都可以入到, 真係好好運, 我以為第二實無機會...

自行階段,學校是不知道你選他為第或第二志願的。
作者: csy_ma    時間: 11-11-22 21:43

原帖由 kswiss 於 11-11-22 09:58 發表
如果一早聽到你咁講, 我一定遊說佢去, 算啦! 而家冇機會啦! 其他學校又冇興趣, 都唔會去啦! 等自行時上陣啦!


我都係咁話,培基今日截第一輪 匯基同崇真好似遲少少?不過,今日我再同囡囡傾呢個問題,佢都係唔肯 唔通綁其上花轎乎?唉!而家既父母,不過係工人一號/工人二號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1-11-22 21:47

一身兒女債嘛....由幼稚園, 私小, 直資中學到出國升學, 想唔去搵XX兩兄弟都唔掂.

原帖由 csy_ma 於 11-11-22 21:43 發表


我都係咁話,培基今日截第一輪 匯基同崇真好似遲少少?不過,今日我再同囡囡傾呢個問題,佢都係唔肯 唔通綁其上花轎乎?唉!而家既父母,不過係工人一號/工人二號 ...

作者: csy_ma    時間: 11-11-22 21:55

原帖由 kswiss 於 11-11-22 09:56 發表
上年去過, 今年都應該會再去, 聽多次收生準則同埋佢地教通識各方面.


上次看過您同黃巴士精采既分享,都好想去。不過唐乃勤好可能係我地大抽獎時既第二選擇(車程計,除廖寶珊外離家最近的學校,而且得三年,初中生已有好多機會,又小班分組教學,老師又好,保良資源又足,學生就算好忙都好有投入感,都好吸引 ,最唔吸引倒係佢要趕升呢,功課紀律都谷到衡,上到去莊啟程,都可能變咗大學先修學校咁,以入樽為目的,可能少咗六年制中學響中四既閃亮日子),撞到正,好難就到 果日仲有可風開放日,好彩阿囡最後決定唔去可風,咁睇吓我地上完面試班,參觀完唐中後,是否趕得及去李兆基。

一直未參觀同了解過李兆基,無端限制咗自己的選擇,實在不大應該。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