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評鑑報告已出 [打印本頁]

作者: Hang'sMum    時間: 11-11-8 15:57     標題: 評鑑報告已出

5/2011 之 評鑑報告已出了
作者: jojolam_ma    時間: 11-11-8 20:01

Read....


Surprising and disappointing....

原帖由 Hang'sMum 於 11-11-8 15:57 發表
5/2011 之 評鑑報告已出了

作者: yyctma    時間: 11-11-8 21:32

換了校長後,很多東西在轉變中,相信明天會更好!

原帖由 jojolam_ma 於 11-11-8 20:01 發表
Read....


Surprising and disappointing....

作者: jojolam_ma    時間: 11-11-8 22:55

抱歉, 換了校長後, 未聽過身邊的其他家長真心說學校真的變好了....


原帖由 yyctma 於 11-11-8 21:32 發表
換了校長後,很多東西在轉變中,相信明天會更好!


作者: A-Mum    時間: 11-11-8 23:51

Quote "抱歉, 換了校長後, 未聽過身邊的其他家長真心說學校真的變好了...."

我當年是被羅校長吸引,所以報讀。溫校長上任後,聽過他幾次分享,我不想說學校是個爛攤子,但當日聽到溫校長說及不同的問題,包括現在評鑑報告提到的,真的覺得震驚。但報告現在出不代表問題出在現任校長上。

學校有很多挑戰要面對,我反而佩服溫校長有勇氣,有能耐去接下這個重擔。
我都希望明天會更好!
作者: patrickBB    時間: 11-11-9 09:07

excuse me, where to see the report ?
作者: patrickBB    時間: 11-11-9 09:19

找到了.
作者: yeewaibb    時間: 11-11-9 11:13

Would u pls advise where to find it?
作者: Hang'sMum    時間: 11-11-9 11:55

原帖由 yeewaibb 於 11-11-9 11:13 發表
Would u pls advise where to find it?


http://www.edb.gov.hk/index.aspx?nodeID=8583&langno=2
作者: mummom    時間: 11-11-14 19:11

我覺得進步了不少喎!


原帖由 jojolam_ma 於 11-11-8 22:55 發表
抱歉, 換了校長後, 未聽過身邊的其他家長真心說學校真的變好了....



作者: jojolam_ma    時間: 11-11-15 13:00

當然, 各花入各眼.

我們選擇當年的培僑, 正是厭棄了香港一般學校盲目追求成績, 不重視學生全面成長.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 有什麼比對學習抱正面態度更重要.

可是, 明顯地, 現任校長出名催谷成績, 當年不滿意學校不夠催谷的家長當然樂透了. 可是, 為了讓孩子多花時間在自己的專長及興趣上而選培僑的我們, 是失望極了.

請看今天報紙:

【經濟日報專訊】家長追求名校,認為「一登龍門」便一世無憂,但「求學求分數」隨時害苦子女。每年平均有兩至五名學童自殺身亡,而因學業壓力引致情緒病的求助更遠超於此。

有初中女生升讀名英中後考包尾,壓力爆煲致焦慮症要停學一年,最終要轉校修讀職業課程;有家長更連課外活動也求分數。

心理學家指,年紀輕至小二的學童已懂說要自殺,家長勿當他們鬧着玩而掉以輕心(見另文——「小二也喊自殺 師長勿輕視當玩」),亦切忌放學後第一時間追問子女「今天學過甚麼?」

年均2至5名學童自殺亡
根據賽馬會防止自殺中心資料顯示,05至09年間,每年有二至五名15歲以下的兒童自殺身亡,即每一萬名該年齡組別的學童,就有二至六人因而喪生。

昨日就有一名小五學生疑因學業問題跳樓輕生(見另文——「一日兩學生尋死 小五精英跳樓亡」)。

現今家長對子女的要求愈來愈高,成績不單要好,還要最頂尖。藍天心理諮詢中心註冊臨床心理學家鄒凱詩指,每逢考試季節,收到的求助特別多,學童多因焦慮而求助,主要源於學業壓力,不是家長過度催谷,就是學童對自己要求太高。

她指,曾有一名求助者為初中女生,小學時年年考第一,升上第一組別的名英中後,力有不逮,跌至谷底考包尾,母親難以接受,繼續催谷,女兒最終出現焦慮及身心症等情緒問題,要停學近一年。勉強捱至中三,家長最終無奈接受女兒轉校,轉讀實用課程。

家長催谷令子女透不過氣,同時亦有小學生過於緊張及追求完美,要求字體端整,致做功課改完又改,擦爛功課簿;花3年接受治療,至今考試前仍會肚痛、失眠等。

不過,同樣接獲類似求助個案的全人發展中心,心理輔導員王穎德認為,最難教的是家長、不是小孩。


勿只顧問「今日學過甚麼」

「很多家長接子女放學時,只管追問『學了些甚麼』、『為何別人高分過你』,卻沒關心子女的社交生活、是否開心?」她指,讀書壓力長期累積,考試來臨時就成為導火綫,令小孩情緒問題爆煲。

她指,曾有小五男生,每天放學都將校服扔進垃圾桶,母親求助,才發現兒子感到課程太深、很吃力,於是每天聽他談心事,鼓勵他克服困難。母親又跟學校加強溝通,助培養學習興趣及技巧,半年時間過後,他不再憎恨上學。

面對學業壓力,小孩子的價值觀同樣重要。精神科專科醫生丁錫全稱,曾有讀精英班的小五女生,因為成績屬中等、未感滿意,致壓力太大,常鬧肚痛及逃避上學;他於是糾正小女孩的價值觀:「要明白成績只是用來激勵自己,學習知識才最重要,也不要只專注成績,忽略自己在音樂、體育等方面的優點。」

但事實上,學生的壓力已由學業蔓延到課外活動,鄒凱詩指,有個案的家長要女兒每次考琴成績不單合格,且都要達優等,威嚇否則不再讓她學琴。

原帖由 mummom 於 11-11-14 19:11 發表
我覺得進步了不少喎!

作者: bjdadishe    時間: 11-11-15 17:55

原帖由 jojolam_ma 於 11-11-15 13:00 發表
當然, 各花入各眼.

我們選擇當年的培僑, 正是厭棄了香港一般學校盲目追求成績, 不重視學生全面成長.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 有什麼比對學習抱正面態度更重要.

可是, 明顯地, 現任校長出名催谷成績, 當年不滿意學校不夠 ...


發人深省!!
你所分享的內容與另一主題 [大家對培僑留堂制度點睇] 的內容互相呼應.
作者: mummom    時間: 11-11-16 13:30

對不起!
但你實在太誇張了!
培僑的壓力比起其他學校簡直蚊同牛比。
現時只是比較有制度。



原帖由 jojolam_ma 於 11-11-15 13:00 發表
當然, 各花入各眼.

我們選擇當年的培僑, 正是厭棄了香港一般學校盲目追求成績, 不重視學生全面成長.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 有什麼比對學習抱正面態度更重要.

可是, 明顯地, 現任校長出名催谷成績, 當年不滿意學校不夠 ...

作者: mummom    時間: 11-11-16 13:36

留堂制度只是要學生學會付責任。
無聽過留堂多要有其他懲罰,如記缺點,吾覺有問題喎。
我小朋友現在不知幾認真check自己的家課。幾好!自己付責。

原帖由 bjdadishe 於 11-11-15 17:55 發表


發人深省!!
你所分享的內容與另一主題 [大家對培僑留堂制度點睇] 的內容互相呼應.

作者: Joycemom    時間: 11-11-17 00:05

原帖由 mummom 於 11-11-16 13:30 發表
對不起!
但你實在太誇張了!
培僑的壓力比起其他學校簡直蚊同牛比。
現時只是比較有制度。



我的小朋友今年二年級,未感受過從前的學校生活。但小朋友很喜歡上學,亦從未抱怨過功課多,最多功課的一天也只是三樣功課,最多一個半小時便可完成。每天可以抽時間看課外書及練琴,相比起其他津小,培僑的功課量真的不算多,完全可以接受。我尤其喜歡英文着重寫作,小朋友的英文寫作經過一年的訓練,進步了很多!
作者: lfcdhsbc    時間: 11-11-17 17:31     標題: 回復 13# mummom 的帖子

對不起!  你說  jojolam_ma 於 11-11-15 13:00 發表的分享 "實在太誇張了!", 可能係因為你無睇清楚人地寫什麼和分享什麼.

人地話 “我們選擇當年的培僑, 正是厭棄了香港一般學校盲目追求成績, 不重視學生全面成長.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 有什麼比對學習抱正面態度更重要.”
這幾句話有邊句誇張? 況且, 宜家執行的的負面懲罰制度確有很多改善空間.

人地話 “現任校長出名催谷成績, 當年不滿意學校不夠催谷的家長當然樂透了. 可是, 為了讓孩子多花時間在自己的專長及興趣上而選培僑的我們, 是失望極了.”
這幾句話有邊句誇張? 要知道現任校長是否出名催谷成績, 可以問下張明添D學生同家長. 還有, 擁有你這種看法的家長不是“樂透了”嗎?

向那些有被騙感覺的家長說 “培僑的壓力比起其他學校簡直蚊同牛比。” 是沒有意義的, 因為他們當初選擇時就是BUY羅校長嗰套, 宜家無咗, 卻來了個180度改變. 比如說, 不要把全獎變成全罰, 能不能把它變成半獎半罰, 以彰顯教育而非填鴨.

要催谷的家長, 隨便選一間津校即可, 這種聲音也不是小部分家長所擁有的, 日前在培僑65周年晚宴上就有數名校友(本校家長)以此為題怨聲載道.

不過, 也為溫校長說一句公道的說話, 以前學校的行政多年來都可謂一塌糊塗, 今天在他領導下真的大有改善.

現時狀況極不理想, 家長在怨, 但校長不知情, 點解會咁呢?  有沒有可能是因為家教會沒有發揮其家校溝通橋樑的重要作用?
作者: Hang'sMum    時間: 11-11-18 10:53

我都極同意啊 :

現時狀況極不理想, 家長在怨, 但校長不知情, 點解會咁呢?  有沒有可能是因為家教會沒有發揮其家校溝通橋樑的重要作用?
作者: Hang'sMum    時間: 11-11-18 10:54

我都極同意 ifcdhsbc 啊 :

" 現時狀況極不理想, 家長在怨, 但校長不知情, 點解會咁呢?  有沒有可能是因為家教會沒有發揮其家校溝通橋樑的重要作用? "
作者: jojolam_ma    時間: 11-11-19 10:34

我猜, 校長不可能不知情.

現時大部份直資學校請校長都是請一些有遠見, 對教育有看法的校長. 這次我們的新校長, 則是打著提升成績旗幟來的.
很明顯, 現時校方政策向追求成績傾斜. 最主要者不是現時功課是否多, 而是整個對教育的看法與以前不一樣了.

現在的小朋友真的很苦, 每天放學回家已四五點, 特別是我們很多同學都住得比較遠, 坐校車要多個一小時. 放學後留校活動的話, 回到家已經六時多了.

今天又有新聞, 也是覺得社會上(其實更多是家長望子成龍心態)太過著重成績:

調查指百分之三高小學生想過自殺商業電台 – 57分前

近日接連發生學童自殺事件,明愛容圃中心社工督導主任馮慶球在本台節目指,去年一項調查發現,百分之三的小學四至六年級學生,曾因功課壓力或人際關係想過自殺。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認為情況嚴重,批評現時的教育制度,過度着重成績,為學生帶來太大壓力。


原帖由 Hang'sMum 於 11-11-18 10:54 發表
我都極同意 ifcdhsbc 啊 :

" 現時狀況極不理想, 家長在怨, 但校長不知情, 點解會咁呢?  有沒有可能是因為家教會沒有發揮其家校溝通橋樑的重要作用? "

[ 本帖最後由 jojolam_ma 於 11-11-19 10:36 編輯 ]
作者: NormalGuy    時間: 11-11-19 19:19

原帖由 jojolam_ma 於 11-11-19 10:34 發表
我猜, 校長不可能不知情.

現時大部份直資學校請校長都是請一些有遠見, 對教育有看法的校長. 這次我們的新校長, 則是打著提升成績旗幟來的.
很明顯, 現時校方政策向追求成績傾斜. 最主要者不是現時功課是否多, 而是 ...


jojolam_ma 的想法跟我正好一樣. 過往由温校長主持的座談會, 他都說家長們怎樣駡他, 說話如何尖銳, 甚至有人向曾玉成及吳康民投訴他, 所以他對家長的抱怨是十分清楚的.

差不多看完那份評鑑報告,內容基本上是評價羅校長的成績, 報告內的那些批評和建議就跟温校長的說法幾乎一樣, 怎會有兩個人對各方面的意見和觀點都這麼相似? 可能跟評鑑官員會面和了解情況的不是羅校長, 而是温校長. 我覺得人家讚賞的要向羅校長說聲多謝, 受評批的有則改之, 無則加免, 針是無兩頭利的.

我和其他家長都是被羅校長的理念吸引,所以把子女送入培僑, 他這些理念不是他自創的, 說真了是其他國家和學者所倡導, 並且覺得有效, 但有好的理念還要配合很多其他因素才能達至理想的成果, 而且成敗是很主觀的. 舉例說, 羅校長認為孩童階段是學習語言的黃金時間, 所以小學階段講多, 寫少, 學校一條龍, 將來才訓練也不遲, 結果人人都說培僑學生的芵普雙語說得比別人好, 並且有創意, 但寫作技巧就不及別人, 得到這樣的結果, 家長們覺得是成是敗?

還有其他念理如讓學生盡量在課堂上完成大部份的功課, 不明白的還可以問老師, 把音體藝的專項納入常則課程, 引導學生以正面的心態面對測驗和考試等, 都是好的理念, 如果覺得羅校長未能好好地落實這些理念的話, 希望有能者能把它落實, 而不是走另一條路.

昨天參加了家長晚會, 覺得温校長的表現比去年好, 沒有那麼cool和cruel, 請了梁副校也為他加了分. 這裏有些家長覺得現時的功課不算多, 還有時間看書和做其他的活動的話, 那麼培僑還是比其他傳統學校辦得好.
作者: A-Mum    時間: 11-11-19 20:59

Hi NormalGuy! 我是小學部家長,昨天的家長會冇份聽,可以分享吓有咩特別討論嗎?
作者: marcus526    時間: 11-11-19 22:55     標題: 回復 6# Joycemom 的帖子

My boy just got offer from pk. Can any share the changes. Are they still focus on mandarin and Eng? What language they use for math?
作者: PUIPARENT    時間: 11-11-19 23:58

學校的行政及教學逐步改善是正常的,因為學校新,需要更多時間管理。我認為不需要花間比較兩位新舊校長作風。培僑老師雖然大部份年青,但很有誠意。我非常滿意,因老師和小朋友打成一片。
我認為想小朋友尊師重道,有責任,有修養。家長可予一些意見給學校。但不同家長有不同需求,要多信任及支持學校和老師,以配合及達致學校長遠目標。
這一年比以前好, 功課多了. 小朋友責任心增強。雖然功課多了,活動也足夠,同學間相處非常開心。中、英、數三科教學方法也比前更認真改善了。
小朋友將會選科,我反而有些擔心選科科目組合。
作者: miuchung    時間: 11-11-20 13:26

有否擔心讀完中學吾夠出面傳統學校fight﹖如已有不錯的傳統小學在手,大家又點揀﹖
作者: NormalGuy    時間: 11-11-21 12:49

原帖由 A-Mum 於 11-11-19 20:59 發表
Hi NormalGuy! 我是小學部家長,昨天的家長會冇份聽,可以分享吓有咩特別討論嗎?


A-Mum,
那天温校長介紹了初中及高中的課程, 包括他預計每天 的功課量約1.5小時(信不信由你), 他相信老師們對功課所需時間的評估及協調, 如某天功課真的太多, 學生向可老師反映及要求更改交功課的日期;  放學後中文及英文科會有拔尖補底的課堂, 數學有補底活動; 總成績不及50%會有可能留級, 如要求請, 有3個理由會為校方所接受: 1)有醫生證明因生理或心理不適影響成績, 2)父母離異, 3)家庭突變, 例如給大耳窿追數; 成績表會列出學生在中英數及通識科的部份名次, 包括這4科在班內頭1-15名及全級1-60名的名次, 其餘各選修科則只列出該科頭1-3名的名次, 原因是要引發奮鬥心, 但又不想傷了名次排得後的同學的自專心; 留堂不是懲罰, 而是跟進, 正如羅校長的承諾:你把孩子交給我, 我幫你攪掂, 高中時學生最好只選修兩科, 若選3科, 怕力有不逮而drop, 浪費時間.  此外,約有35個學會在籌備中, 現時仍在調查學生對那些會有興趣, 這些會包括學術性的如經濟學會, 還有德, 法和日文學, 制服團隊如紅十字會, 興趣學會如烹飪, 攝影…, 全部為自費的課外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會上有家長提出中文科課文有”低層次的錯誤”, 他的孩子做功課時把課文中的錯字糾正過來, 老師竟要求他”改錯”! 此外他認為有位作家的文章未夠資格作為範文, 希望校方留意老師及校本課程的質素.
學校會登廣告招收中一生, 因為每年總有些學生離校, 招收名額約3-4名.
作者: A-Mum    時間: 11-11-21 12:58

Hi NormalGuy! many thanks!!!
作者: NormalGuy    時間: 11-11-21 12:59

原帖由 miuchung 於 11-11-20 13:26 發表
有否擔心讀完中學吾夠出面傳統學校fight﹖如已有不錯的傳統小學在手,大家又點揀﹖


閣下指明是傳統學校, 我一定不會要. 我經常看報紙的教育版, 知道她們從小一開始操練TSA, 成績好是假象, 這樣不是接受教育, 學生讀到怕, 還要多少次血的教訓才能令我們醒覺? 始終香港只有8間大學, 像是鳳毛麟角,有些大學還要給人看不在眼內, 學生就算不了結殘生, 多數還是考不上大學. 校長和老師最關注孩子的在學情況, 家長關注孩子的一生.

如果學生的質素是一樣的話,  在培僑接受12年的教育後, 若怍全面評價, 不覺得他們會勝過培僑的學生, 況且中小學不過時人生的過渡階段, 將來在社會上拼博, 走到人生盡頭, 才分高下.
作者: kinchani    時間: 11-11-21 15:46     標題: 回復 11# jojolam_ma 的帖子

唔好意思, 我未係培僑家長, 不過有D奇怪你FEEL DISAPPOINTED 個報告, 但又唔想學校改變. 我都係幫小朋友報唔太谷的學校, 但有時會諗如果小朋友在學校唔FEEL下D壓力, 第日出社會習唔習慣呢? 會唔會係害左佢呢? 我都希望搵間小功課的 如CKY 他們行IB, 功課可以鬆D, 但要同其他主流爭位上大學的話會輸. 我都好想對個小朋友鬆D, 但人有惰性, 何況小朋友呢? 這全是個人意見, 不是挑戰你的. 莫怪.
另想請教培僑小學有無NET 教英文的呢? 多不多? 謝
作者: Pulmma    時間: 11-11-23 23:10

我個女由開校第一年讀小一.

今年升中一, 見証兩個校長的做事方式.

老實講, 我真係唔覺得温校長將PKC 的教學理念改變, 只係優化.  冇出面傳統學校的緊張, 做到勤快學習的理念

功課確實係比以前多, 但係都真係可以係2小時內完成. 係放假時功課比較多, 開學以來, 星期一至四的功課真係唔過3份. 我覺得OK喎.

我個人覺得留堂制度唔錯, 我個囡試過1次, 之後真係對自己的功課著緊咗. 因為唔想留堂

E+中學, 我個女個班, 有D 科的老師, 每教完一課書就小測一次, 我見我個囡每教完一課都大温一次, 我個人真係覺得唔錯.  因為學校冇其他學校咁有定期測驗, 咁少少地, 教完課書, 抽少少時間去温, 效率真係好D.
作者: hoihoima    時間: 11-11-23 23:46     標題: 回覆 1# Pulmma 的文章

Pulmma, my child has got the P1 offer.  Would like to check with you for the following:

1.  How is the English and Mandarin standard of teachers?  Are they typical "Hong Kong people speak English and Mandarin"?  

2.  Are PE, music, arts subject also taught in English and Mandarin?  

3.  How many class teachers in each class for primary school?  Is it 1 English + 1 Chinese?

I am attracted by the language environment of PK, but is uncertain about the standard.  Please share your view.  Thank you so much.
作者: PUIPARENT    時間: 11-11-24 00:15

我也認為溫校長將課程優化。十二年的課程可以容許學生培養一些音樂、藝術、運動,雖然說近來功課多了。但比起別的傳統學校,沒有這麼大的分數壓力。自由度大了,學習的領域可以更闊、更廣。家人和小朋友在小學階段更加不需要為升中憂心、為成績高低吵鬧。小朋友學習里程有快有慢,學習是長遠的。品格的培養亦要重視。
作者: kinchani    時間: 11-11-24 10:00     標題: 回復 1# PUIPARENT 的帖子

這個我讚同. 記得我讀中學時有個同學成績不是很好, 年年都入唔到頭兩班, 但到了中4, 他的成績進步神速, 還入了港大讀architecture, 所以讀書真係要睇個小朋友, 我們只可幫他搵間好d既學校提供好既學習環境罷了.
作者: PUIPARENT    時間: 11-11-25 23:55

培僑學生在12年裏可以培養功課以外的興趣,例如美術、運動、音樂。由於沒有升中壓力,很多學生都樂於參加活動,亦令他們享受個中樂趣,而不是為爭取級/分數以報中學。所以,很多學生都是活潑及自信。
我相信在他們將來的學習和ヱ作歷程,適當的興趣及藝術知識,和同學之間快樂相處,會令他們一生受用。
作者: marcus526    時間: 11-11-27 20:52

Thats the reason I choose. My boy got the offer too. I like their pang environment. I thinks its also g languages,good to upgrade



e their standard. Good standard ,good
r
T
原帖由 PUIPARENT 於 11-11-25 23:55 發表
培僑學生在12年裏可以培養功課以外的興趣,例如美術、運動、音樂。由於沒有升中壓力,很多學生都樂於參加活動,亦令他們享受個中樂趣,而不是為爭取級/分數以報中學。所以,很多學生都是活潑及自信。
我相信在他們將來的學習和 ...

作者: mummom    時間: 11-11-30 13:46

以下是我的回覆:

回復 13# mummom 的帖子




對不起!  你說  jojolam_ma 於 11-11-15 13:00 發表的分享 "實在太誇張了!", 可能係因為你無睇清楚人地寫什麼和分享什麼.
我是指他post了自剎學生的新報,太誇張。

會令人悟得培僑會讀死人。但這不是事實。

人地話 “我們選擇當年的培僑, 正是厭棄了香港一般學校盲目追求成績, 不重視學生全面成長.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 有什麼比對學習抱正面態度更重要.”
這幾句話有邊句誇張? 況且, 宜家執行的的負面懲罰制度確有很多改善空間.
我仍覺得誇張,因為學校只是在改進中,並沒有只追求成績。其實學校好像還多了活動呢!本人覺得,現時我小朋友更加對學習抱正面態度喎。


人地話 “現任校長出名催谷成績, 當年不滿意學校不夠催谷的家長當然樂透了. 可是, 為了讓孩子多花時間在自己的專長及興趣上而選培僑的我們, 是失望極了.”
這幾句話有邊句誇張? 要知道現任校長是否出名催谷成績, 可以問下張明添D學生同家長. 還有, 擁有你這種看法的家長不是“樂透了”嗎?
我也是不喜催谷的家長,請不要label我。

但不催谷,不等如不交家課,不用管。不等如不用理會成績。我可能沒有你認識那麼多培僑家長,但我認識的家長都覺得培僑在進步中。大家有不同意見。

向那些有被騙感覺的家長說 “培僑的壓力比起其他學校簡直蚊同牛比。” 是沒有意義的, 因為他們當初選擇時就是BUY羅校長嗰套, 宜家無咗, 卻來了個180度改變. 比如說, 不要把全獎變成全罰, 能不能把它變成半獎半罰, 以彰顯教育而非填鴨.
180度改變是誇張的。sorry!這是我的意見。

我無覺得變成全罰,留堂只是做自己的責任,又沒有記過,又沒有要罰抄。那來罰?
我們可以理解為比機會學生改過/做返(我是這樣解釋比小朋友聽的)。
但肯定我們要讚讚學生,如果改善了,交齊家課。

要催谷的家長, 隨便選一間津校即可, 這種聲音也不是小部分家長所擁有的, 日前在培僑65周年晚宴上就有數名校友(本校家長)以此為題怨聲載道.

不過, 也為溫校長說一句公道的說話, 以前學校的行政多年來都可謂一塌糊塗, 今天在他領導下真的大有改善.

現時狀況極不理想, 家長在怨, 但校長不知情, 點解會咁呢?  有沒有可能是因為家教會沒有發揮其家校溝通橋樑的重要作用?


作者: JadeW    時間: 11-12-2 00:38

本帖最後由 JadeW 於 15-6-22 14:20 編輯


作者: NormalGuy    時間: 11-12-8 13:17

原帖由 JadeW 於 11-12-2 00:38 發表
終於有時間詳細睇下份報告啦, 呢個評鑑好似大部份既內容都係講述學校管理上既問題。

我覺得溫校長好勁, 黎一年已經執左咁多野。睇完份報告, 又在好奇驅使下睇多間有差不多年資既其他直資學校對比一下, 就覺得個報告 ...


JadeW,
因為你的孩子現時還未入讀培僑, 亦沒有經歷學校現在和過往的分別, 未有跟兩位校長接觸和相處, 因此, 你是很難明白和分析真正的情況的.
作者: yyctma    時間: 11-12-8 18:19

我是本年G1家長,
我兒子很喜歡上課,
他亦非常愛說英文及普通話,
功課量及溫習時間,比出面一般學校亦輕鬆得多。
因此,我們都很喜歡現在的培僑。

從外評報告可以看到,學校以前的確是有地方需要改善,
相信培僑聘請現任校長,
就是希望他可以協助學校進步。
新校長新作風,
不同學生家長各有所需,
必定有人反對有人支持。
作為學生家長,決定繼續讓小朋友在此學校就讀,
都要信得過現在學校之管理模式,
否則都會幾辛苦。
作者: lfcdhsbc    時間: 11-12-9 13:16

原帖由 NormalGuy 於 11-12-8 13:17 發表


JadeW,
因為你的孩子現時還未入讀培僑, 亦沒有經歷學校現在和過往的分別, 未有跟兩位校長接觸和相處, 因此, 你是很難明白和分析真正的情況的.



同意, 但總有人為賦新詞強說愁, 也有人道聽途說做文章.
作者: hoihoima    時間: 11-12-11 20:31     標題: 回覆 3# NormalGuy 的文章

NormalGuy, can you please share with us the 真正的情況?  My kid has got offer in Pui Kiu and we are still thinking whether to accept the offer.  I do not know friends who have kids studying in Pui Kiu.  Highly appreciate your sharing.
作者: JadeW    時間: 11-12-12 16:32

本帖最後由 JadeW 於 15-6-22 14:20 編輯


作者: kinchani    時間: 11-12-12 17:28     標題: 回復 1# JadeW 的帖子

我都有交留位費, 我都有其他offer 如tsl, TT國際班等等; 還有一些未有結果. 我都很喜歡培僑既語境同愉快學習(因不用考呈分試,所以多些時間在教學方面而不是為呈分試), 如果學校的課程是沒有問題的話, 只要學習好學校教的知識, 是不是已經可以在hkcee考得好成績呢? 學生質數是一個問題, 家長是一個問題. 如果d家長只想愉快學習, 不想小朋友下些苦工, 那麼學校可以做什麼呢? 我喜歡培僑的另一原因係一條龍, 中學d同學係同一群人升上的, 以現在情況看, 小學的家長及學生都是有質數的,學壞機會很低. 所以都會比小朋友讀
作者: JadeW    時間: 11-12-12 21:10

本帖最後由 JadeW 於 15-6-22 14:22 編輯


作者: patrickBB    時間: 11-12-13 09:44

我都同意kinchani 的意見, 我都有交留位費. 我有一位同事, 兩個小朋友都在培僑讀, 她經歷了兩位校長的時代, 之前小朋友真的不用交功課, 尢其中文科 (所以她說英文水平比中文好好多, 而且英文圑隊真的很高水平), 她都覺得小朋友沒有責任感. 現在新人事新作風, 小朋友責任感真的好了,每天都是繼續愉快學習, 開心上學, 沒有不開心不適應的情況出現.
其實三三四下, 所有學校都要全新適應考試制度. 由零開始.  
我希望學校可以令我的小朋友主動學習, 喜愛上課, 有責任感, 自動自覺完成自己的事, 因為學習是終生的. 以培僑的教學理念同語文環境, 我想信培僑可以做到.
當然作為家長的我, 都要繼續陪伴同鼓勵我的小朋友.
作者: NormalGuy    時間: 12-1-11 12:55

hoihoima 發表於 11-12-11 20:31
NormalGuy, can you please share with us the 真正的情況?  My kid has got offer in Pui Kiu and we are  ...
hoihoima,

對不起, 很久沒有來這裏, 所以這麼遲才答覆你. 從前我也是在bk取意見和找學校的, 真的很希望別人能給我真實的資料, 所以時我發表意見都是說得很白的, 是對是錯, 則見仁見智, 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取向和盲點.

坦白說, 現時我對培僑的未來仍在不斷的觀察中, 包括對雙班年的考試結果, 新校長的理念策略對人和處事的能力, 幾位新的副校長和一大班新老師的質素, 校方對新高中的應變能力等, 實在有太多的不確定性, 令我感到迷茫. 想轉校也不易, 因為會帶來更多的不確性和迷茫. 選校就如投資, 變化莫測, 是錯是對, 要到結算當日才知.

最近我認識一位新朋友, 知道她的孩子就讀某知名老校, 問她有關學習的情況, 她簡單的回答:那是間上課不教書, 讓學生回家便回"明白" (補習)的學校. 這樣的答案我聽過很多次, 真的不明白為何這樣還算是名校? 幸虧現時培僑沒有這個問題.

對不起, 對於培僑的情況, 沒有給你一些簡單和肯定的答案.


作者: chinglongmama    時間: 12-1-11 13:25

回復 NormalGuy 的帖子

想請教新校長加盟之後,是否換了很多新老師。我認得有老師是跟校長從張明添過來的。這對學校的語言環境及教學方針會否帶來很大改變(津校化),真的有待觀察。
從你的新留言中,似乎沒有從前般正面。是否有什麼事發生了,還是我太多疑?
先謝過。


作者: NormalGuy    時間: 12-1-12 12:54

chinglongmama 發表於 12-1-11 13:25
回復 NormalGuy 的帖子

想請教新校長加盟之後,是否換了很多新老師。我認得有老師是跟校長從張明添過來的 ...
chinglongmama,

如你不說, 我也不知, 原來有些老師是從張明添請過來的. 不過温校長跟舊有的教職員相處不來是事實,  在13/5/11"與校長閒敍"的活動中, 有家長代表問温校長; "為何為要請新副校, 是否他來了, 其他人就雞飛狗走?" 温校長說是因人手不足, 但沒有說當時的張副校要走, 使我們以為是謠傳. 不論張副校做得好不好, 有高層走, 又有人問及, 都應該通知大家, 說些得體的說話, 讓大家感謝這位老臣子. 此外, 温校長常常表示有些人不是"做嘢" 的, 所以不會留下.

有關學校的語言環境應不受影響, 但他正考慮把高中的中文課教學語言教為廣東話, 方便學生以母語應考公開試.

教學方針的變化你可從這年半的留言中領略. 是否會津校化這點是很多家長所担心的, 校長也曾就此等批評在台上作出回應, 釐清甚麼是直資, 他說: "直資是把左派學校納入敎育津貼範圍的政策, 只是這樣." 聽了真是嚇人一跳, 一位從事教育的行內人竟然對教育改革下產生的直資學校沒有認識, 只有直資的舊概念, 亦顯示他從根本上不認識培僑書院和教育改革. 所以就算温長說培僑的辦學理念不變, 由他說出來是沒有意義的, 我在觀察他在做甚麼.

我在這裏引用了温校長在台上的講話, 是有很多家長聽到的, 還有很多其他問題, 不能盡錄.

沒有學校是完美的, 選校是從比較中作出抉擇, 如果家長們覺得她有可取之處, 也不防選.

作者: chinglongmama    時間: 12-1-13 11:29

回復 NormalGuy 的帖子

謝謝你的資料。每間學校都有其優劣,而每個小朋友也有獨特的個性及能力。不親身體驗,是無法得知適合與否。真的很難決擇。

作者: JadeW    時間: 12-1-14 01:02

本帖最後由 JadeW 於 15-6-22 14:22 編輯


作者: A-Mum    時間: 12-1-14 11:16

Google search 來的:

"直資計劃,是一九八八年教統會在《第三號報告書》提出的政策。據一些曾參與當年決政的人士透露,在殖民地時期,港英政府一直不想資助左派學校,有關的辦學者也不想受到因資助帶來的控制。可是,這些學校當年又確實對本地教育有所貢獻,特別在回歸政策大定以後,資助這些學校,也不無道理,直資因此便成為左派學校取得資助的途徑。"

http://www.hkptu.org/ptu/director/pubdep/optunews/409/108.htm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

我估校長只係講吓"歷史",好多老資歷嘅人都鍾意分享小故事,未必有特別意思嘅。
作者: NormalGuy    時間: 12-1-18 12:07

JadeW 發表於 12-1-14 01:02
想請問normalguy, 什麼是雙班年考試?另外,.溫校長釐清甚麼是直資,說: "直資是把左派學校納入敎育津貼範圍 ...
JadeW,

"雙班年" 是指2011-2012這學年有F.6 & F.7這兩班一同參加公開試和考大學, 對所有中學來說是特別艱苦勞累的一年.

直資與左派學校的關係已由A-MUM解釋了1988年那時的概念.

有關就讀情況, 有人讀得好, 有人讀得不好, 舊校長管理時, 整體小學生的英普語言能不錯, 寫作則未及其他學校, 因他認為小學階段是學習語言的黃金時間, 寫作能力可以在後期鍛鍊. 現時新校長管理下的成果最好由現時小一和小二的家長來說說, 因為我的孩子已經升上高年班.

有關上課紀律問題, 現時上課都較嚴謹, 沒那麼輕鬆, 會否出現紀律問題則要看班內有沒有頑皮(或是有問題)的學生. 從前家長年替子女選擇培僑是喜歡她較寛鬆, 適合一些較活潑的孩子, 因此老師要控制課堂規序不易. 此外, 跟其他學校一樣, 近年發現越來越多有問題的學生, 如自閉症, 過度活躍症和讀寫障礙的學生,  他們在小一入學試那一刻表現良好, 家長又刻意隱瞞, 給收取了,  上課時才殺老師一個措手不及.

會否追求名牌, 培僑的家長有的有錢, 有地位, 有的很普通, 有的拿學費資助, 就如一個社會的縮影, 我相信一定有人追求名牌的, 孩子也提及過有些同學有最新的iphone, 有很多的零用錢等, 他當然羡慕, 但無話要跟隨和感到受歧視, 而我認識的家長, 一般都很普通, 很豪的未見過, """"的則見過一兩個.

學習氣氛, 這個我不想給意見, 因為怕我的經驗已經out.

學習水平, 請不要跟不斷操練的學校相比, 但我們是要學生保持學習興趣, 學會學習, 最後取得優異成績, 進入大學.

為甚麼轉校困難? 我的意思是轉校要面對的不確定性和迷茫比留在培僑更大.


作者: JadeW    時間: 12-1-20 23:13

謝謝 NORMALBUY的回答.
我覺得每所學校都會有不足的地方, 轉校都不一定能改善全部的問題. 成績好與否, 家長付出的資源、協助及看法可以有著很不一樣的結果。 為自己又好, 為學校又好, 家校合作, 大家同一方向, 一齊為好的公開考試成績而努力, 以升讀好的大學為目標點都吾會有大錯!
作者: tsim10    時間: 12-2-15 12:06

我有朋友子女以前在pkc讀過,還是不要對這所學校抱太大希望,好的學生是有,差的學生佔大多數,你問問校長一天高中初中留堂班人數加起來有多少就知道恐怖情況了,再上加操行問題,辱罵老師,校園欺凌天天都在發生,來了新校長又如何,前朝種下的禍根,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還有,別被高中成績欺騙,那些都是外校生,小學升上中學的學生真實情況是怎麼樣,你問問現在七年級學生的家長就 知道了。
作者: klho    時間: 12-2-15 13:01

出來講的為何是朋友的子女或親戚朋友的朋友,又或者是什麼什麼朋友的子女等等,俗語說耳聽末為真,除非自已現身說法才可能信。
作者: sunday123    時間: 12-2-15 13:03     標題: 回覆:klho 的帖子

同意你的看法。




作者: tsim10    時間: 12-2-15 13:55

回復 sunday123 的帖子

該位朋友子女已經離校,我本身是教育界人士,而我說的現象,亦是新興直資學校的現象。家長大可直接問學校老師。這討論區太多pkc的打手或不肯接受現實的家長。
你們說得對,很多事,自己親身去考究吧,不要聽旁人的說話

作者: JadeW    時間: 12-2-15 16:48     標題: 回覆:tsim10 的帖子

本帖最後由 JadeW 於 15-6-22 14:21 編輯

\"\"
作者: klho    時間: 12-2-15 19:03

pkc打手唔係我係pKc打腳至真,都係果句不要人講你就信,電視買奶粉廣告都有講啦”便便”

作者: JadeW    時間: 12-2-16 09:15     標題: 回覆:klho 的帖子

本帖最後由 JadeW 於 15-6-22 14:21 編輯



作者: mummom    時間: 12-2-19 17:10

tsim10

你不是培僑家長,只聽你朋友說就話我們不面對現實,實在太過份。
我是培僑家長,有2個小朋友在讀,我真吾覺得好似你說的一樣。當然培僑不是最好,但老實講,我覺得真不錯,見人見智啦!不用話我地不面對現實。
培僑家長大多都有經濟能力,如果像你說的咁吾得,一早走晒啦!


作者: patrickBB    時間: 12-2-20 23:12


我看了很多培僑的討論, 我完全唔覺得有打手, 反而每次有少少正面的意見, 就有一些不理性的負面意見出現, 如果要統計, 負面的一定比正面的多. 我不知"不肯接受現實" 是什麼意思. 如果傳統津貼學校才是標準, 我亦是"不肯接受現實"的家長. 我知道新校長上任後, 一些老師尤其中文科老師要離開學校, 如果因為要"你不仁, 我不義", 希望老師們高台貴手, 不要影響家長們小朋友們的情緒. 此處不留人, 自有留人處, 增值自己, 才是上策.

作者: NormalGuy    時間: 12-2-21 12:23

本帖最後由 NormalGuy 於 12-2-23 12:26 編輯
tsim10 發表於 12-2-15 12:06
我有朋友子女以前在pkc讀過,還是不要對這所學校抱太大希望,好的學生是有,差的學生佔大多數,你問問校長 ...

謝謝你的貼文, 討論區反映了不同的意見和事實的點滴, 就像瞎子摸象, 各人就所見和所想說了一些說話, 只有多聽, 多分析, 才能掌握較全面的真象.

學校是社會的縮影, 發生你所描述的操行問題, 我不覺得奇怪, 而是為這些問題而懊惱, 因為我們都很注重子女的培育. 據我觀察, 問題學生佔的比例不多, 但入讀培僑的學生較為活躍, 言行有時過火是有可能的. 家教會有位家長是剛退休的警司, 他的女兒在女狀元學校讀書, 他亦負責各校的反黑問題, 他告訢我們相比其他學校, 培僑真的沒問題(指言行).

至於成績方面, 不能把為升中而拼命的中一生與一條龍的學生比較的, 後者就是要改善前者的問題才設計出來的.

插班的校外生成績是否比由中一升上來的原校學生好? 最好有多些高年班的家長發表意見. 2010年學校出了一本紀念冊- Pui Kiu College – The First Five Years, 66, 訪問了兩位優秀的第一屆畢業生都是由中一就開始在培僑讀的, 而且其中一位相信便是全校成績最好的那位.

前朝種下的禍根? 一位校長要在未有校舍, 未有成績時招收優質學生, 你說有多難? 要把學生教好, 更難. 羅校長說 : 培僑要教學生, 而不是教好學生”. 招收到優良的校外生他也應記一功. 愉快學習不是寵壞學生的教學理念, 而是要學生長期保持學習興趣和自信心, 從以往的變態教育模式中披荊斬棘地尋找出路, 學生應勤奮好學而不是痛苦學習. 現時培僑所取得的成績只是起步的結果, 還有更高的理想有待大家去共同開拓.



作者: NormalGuy    時間: 12-2-21 12:26

家長講成績少談心 港童自殘
http://hk.news.yahoo.com/家長講成績少談心-港童自殘-224326989.html
作者: patrickBB    時間: 12-2-22 09:39

NormalGuy , 講得好, 理性討論要有事實根據.
作者: sunday123    時間: 12-2-22 16:09     標題: 回覆:評鑑報告已出

其實沒有一間完美無暇的小學,最緊要是是否合適自己的小朋友,如果發現學校有改善的地方,應向校方反映,找出解決及改善的方法。一些正面或負面的討論都作參考而已。




作者: klho    時間: 12-2-22 21:29

非常同意,每-所學校都有好的一面也同樣地有可以批評的一面,只要有理有據是可以批評的,因為一些實在而正確的批評會令該學校有改善有進步,但一些人傳人或聽回來的事最好搞清楚然後再作出評論,這樣是不公平的。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