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協康會vsCAC 報告不同, 大家點睇? [打印本頁]

作者: bonniec2000    時間: 11-11-2 14:39     標題: 協康會vsCAC 報告不同, 大家點睇?

半年前做過協康會心理學家評估($5000詳細嗰隻)+2次觀察遊戲小組, 佢地話阿仔認知高出9個月, 性格比較自我. 唔係自閉症, 只係大肌肉幾差(CAC物理治療師評相差1歲7個月), 所以令佢喺學校比較退縮被動.  但係而家半年後去CAC見兒科醫生, 佢見阿仔兩個鐘就話佢"懷疑亞氏保加症或高功能自閉症", 要排早期訓練中心, 小一前再check. 語言就差半年左右(兩邊評都係咁上下). 你地覺得信邊個呢? 有冇人好似我地咁收到兩個唔同評估結果?

我而家就當佢borderline咁睇, 啱唔啱呢?
作者: Cinken    時間: 11-11-4 16:34

按我愚見,診斷結果名稱不是太重要,最重要是找到小朋友問題所在及盡快給予適切訓練,例如現階段發現大肌及語言delay,便需從這兩方面入手做training,作為父母亦需在日常生活留意小朋友的情緒及行為,若有別於一般小孩,例如固執行為或適應新環境事物有困難,可參考自間症兒童訓練方法,再輕輕modify以配合小朋友的問題及需要,只要有方法能讓小朋支在學習及交往上有改善便夠了,不用花時間研究究竟小朋友是否疑似/確診/沒有asperger,若不是asperger,就是否不用正視問題所在及訓練呢?輕輕温馨忠告,勿被診斷結果不同這心魔牽着你的心走,這只會浪費你的心神,致雙輸局面,還是着手尋求解決方法,訓練之道,加油呀
作者: bonniec2000    時間: 11-11-5 01:22

之所以咁問, 係因為睇咗蕊展個亞氏保加症解釋話: 被診斷為「亞氏保加症」的兒童,必須具有以下三種徵狀:包括: 社交困難 (Social deficit) 、 溝通困難 (communication deficit) ,和 固執 或 狹窄興趣 (rigidity or restricted interest) 但小兒又無固執或狹窄興趣, 適應新環境一D都無問題, 唔多明點解話佢係啫.

其實未評估前都一直知佢所有弱項. 只係見佢無刻意train都一樣有進步, 雖然係慢d, 但係總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發展嘅步伐, 十隻手指總有長短, 唔想迫得太緊, 怕弄巧反拙. 但如果真係有病, 咁就唔係咁睇囉, 可能就要做多少少. 真係做人父母甚艱難.
作者: monkey妹    時間: 11-11-8 12:58

非常認同
原帖由 Cinken 於 11-11-4 16:34 發表
按我愚見,診斷結果名稱不是太重要,最重要是找到小朋友問題所在及盡快給予適切訓練,例如現階段發現大肌及語言delay,便需從這兩方面入手做training,作為父母亦需在日常生活留意小朋友的情緒及行為,若有別於一般小孩,例如固執行為或適應新環境事物有困難,可參考自間症兒童訓練方法,再輕輕modify以配合小朋友的問題及需要,只要有方法能讓小朋支在學習及交往上有改善便夠了,不用花時間研究究竟小朋友是否疑似/確診/沒有asperger,若不是asperger,就是否不用正視問題所在及訓練呢?輕輕温馨忠告,勿被診斷結果不同這心魔牽着你的心走,這只會浪費你的心神,致雙輸局面,還是着手尋求解決方法,訓練之道,加油呀

作者: Cinken    時間: 11-11-9 18:23

若家長學曉一些方法,對小朋友來說是会事半功倍,當然亦需視乎小朋友的potential,需知道升小所面對的問題不少:如学科要求、功課數量、朋輩交往、自理獨立等,若及早介入,幫他一把,打好基礎,好讓他發揮所能,當然10隻手指確有長短,但短的手指起碼要接近基本長度,10隻手指才能起作用,發揮所長,所以,只有你的訓練和關懷,小朋友的不足可得到改善,好讓他應付未來的挑戰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