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學習「陶晶瑩」 [打印本頁]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1-10-28 14:11 標題: 學習「陶晶瑩」
提得起、放得下,就會幸福
現代女性往往身兼多職,陶晶瑩可謂最佳典範。事業成功、家庭美滿,還有餘暇發展自己想做的事,諸如公益、出書、創立網站。她為什麼可以面面俱到、從容進出於各種角色?
陶晶瑩的時間管理,其實是從結婚後才開始。
年輕單身的時候,她幾乎沒什麼時間管理的概念,也沒感覺有此需要。除了謹守「上班不遲到」的原則外,其餘時間都是自己的、而且是一個人的。她形容:「那時可以自由揮霍,想熬夜就熬夜;想出國,抓個包包就走;想閉門不見人,就完全自閉。」
拒絕兵荒馬亂的第一步,是調整作息
絕對自由的狀態,到有家、有小孩後開始改變,再加上要兼顧工作,她突然驚覺:如果不學會管理時間,生活便會陷入兵荒馬亂!陶晶瑩的第一步,是改變自己的作息。她嘗試過把小孩送上床後,再和先生李李仁繼續看DVD、打電動,或兩人駕車夜遊,小小浪漫一下;但第二天小孩仍然是早上7點起床,所以結論是:「若我們不跟著小孩一起作息,最後一定是大人吃不消。」
因此,陶晶瑩開始試著每天12點前上床睡覺,第二天陪小孩一起起床,送老大上學後,自己就有大把的晨間時光可以看書、寫作、開會,或逛逛自己的網站。
因為早睡早起,身體變得更健康,運動也比較有規律。長期下來,反而比單身時做起事來更有效率!
幸福要有覺悟:知所取捨,然後知足
每個人的時間都一樣多,要利用有限時光追求人生幸福,陶晶瑩認為最關鍵的態度在於:提得起,放得下。
對她來說,放下自由逍遙的單身生活,決定結婚、又決定生小孩,就是對自己許下一個任重道遠的承諾。而且,最有效、也是唯一要做的心理建設便是:選了,就不要後悔,這是屬於「陶式」的豪氣!
大家都知道陶晶瑩與李李仁鶼鰈情深,在名人的婚姻中難能可貴;大家也都知道陶晶瑩對愛勇於追求,「我愛故我在」(她去年的暢銷書書名)。但陶晶瑩的幸福,並非因為她特別幸運,而在於她自有一套幸福哲學:選你所愛,愛你所選,只要能貫徹始終,幸福便會迎面而來。
知所取捨,然後知足,就不會跟自己過不去。所以,陶晶瑩的覺悟是,「很多事,必須一開始就想清楚。」
知道自己的優先順序,就不會迷惘
例如,當她與李李仁錯過許多好玩的party,只能兩個人在家替小孩把屎把尿,或解決小姊弟間的紛爭時,累歸累,卻沒有後悔跟埋怨。陶晶瑩笑笑說道,「我們『樂此偶爾疲』,也很有成就感,往好處想,這就是幸福。」
無論有多少事要做,陶晶瑩目前的順位是「小孩、家庭擺在第一位」。想清楚了,便不會覺得委屈、遺憾。
此外,陶晶瑩對於時間管理抱持的重要原則是:不要累死自己。
陶晶瑩舉例,「比如我一週已經忙了4天,剩下3天,我就不會逼自己上菜市場、一定得做到『超完美嬌妻』;我可能會買現成美食,多花時間在陪老公、小孩上,不要把自己搞得灰頭土臉。」
出外採買,她也會盡量全家出動,在車上可以一起唱歌;到賣場時,還能讓小孩亂跑、活動,達到「一兼二顧」的目的。
身為職場成功女性的頭號代言人,很多人都希望如陶子般家庭、事業兩得意,也好奇她如何同時扮演多種角色,面面俱到。「我要再次強調,面面俱到這件事,沒有先生的體諒和褓姆的幫忙,我一個人一定做不到!」陶晶瑩大聲疾呼。
聰慧如她,仍要善用「外部資源」(另一半、褓姆),來協助掌控自己的生活節奏。
專注、抓重點,更不讓情緒阻礙辦事
不過,回到她本身,陶晶瑩確實是很會拿捏事情輕重緩急的人。
浪費時間的事情她不做,比如梳妝打扮。她是那種可以一頭亂髮、帶著眼屎、睡衣睡褲外罩一件大外套,就送小孩去上學的媽媽,反正下車才停留1分鐘,給誰看?此刻的她不必扮演藝人角色。
她對於浪費時間,可謂到了近乎「深惡痛絕」的程度,1小時能錄完的節目,她絕不花2小時;陪小孩玩時,她會一邊聽CD做廣播來賓的功課;趁老公洗澡時,她可以坐下來寫email;做節目的等待空檔,她會善用iPhone、簡訊,連絡其他工作或與網站員工開會。抓零散時間善加利用,也是她的專長之一。
她去年成立的姊妹淘網站,工作夥伴之一的貝莉,對陶晶瑩的工作效率印象深刻,「去年大年初一情人節那天,為了網站改版要寫一篇文章,我趁她節目空檔去找她,不消10分鐘,她稿子就改好了,嚇死人!還記得送工作人員一人一朵玫瑰!」
為何能這麼有效率?貝莉覺得那是因為陶晶瑩的「專注」。
陶晶瑩想做的事情非常、非常多,但不會只停留在「想」,她會隨即化為具體行動,並付出極高的熱誠與專注力去完成。所以,即便是零碎的空檔時間,她也能立刻專心投入另一件事。
在貝莉眼中,陶晶瑩是一個EQ超高的老闆,不管員工犯了多大的錯誤,她會生氣,但氣發完就會迅速抽離出來,不讓自己陷入情緒的泥沼,或對員工一念再念。
貝莉舉例,有次陶晶瑩受訪,聊到她跟李李仁生小孩前也會吵架,但「車上不論吵得多兇,打開車門就算了,讓它過去。」高EQ使陶晶瑩免於情緒的干擾,讓她冷靜,找到問題的根源設法解決。因此在員工或工作夥伴眼中,她雖然像八爪章魚般必須同時處理很多事,卻不會陷入歇斯底里,總能一派從容平和。
陶晶瑩做事明快,貝莉說,「跟陶姊開會真過癮!她開會通常20分鐘就結束,說話簡短有力,也不時提醒我們『講重點』!」久之,團隊的思考也變得愈有邏輯。
去年與陶晶瑩合作《我愛故我在》的圓神出版社主編沈蕙婷,則這樣形容陶子:「我們開會討論的地點從電台會議室、攝影棚休息室,到主持活動現場的化妝室,時間都掌握在5分鐘到半小時內。然後,她總能清楚表達她希望的呈現方式,並聽取對方的意見,給予適當回饋。」沈蕙婷印象中的陶晶瑩,是一個懂得自己要什麼,也懂得如何讓合作的人理解她理念的人。
複雜人生簡單過,感受小確幸
陶晶瑩在《我愛故我在》中說過一段話:「看盡千山萬水,才知世界之大,大不過與親愛的人的一方小天地。」正因看過、聽過、玩過、冒險過、失去過、得到過、控制過、失控過、野過、瘋過,對現在的陶晶瑩來說,歷經最美好的事物,都在家人身上。
每天晚上,她和李李仁等孩子9點半上床後,可以享受1、2個小時的二人世界。陶晶瑩形容,「這時,我們會喝點小酒,吃點小菜,然後看很白癡的電影或海綿寶寶卡通,放鬆的、傻傻的大笑後,再結束美好的一天,上床睡覺。」
有時候,小倆口會看著窗外的月亮聊天,一起擁抱大自然送來最美好的禮物。
螢幕上的陶晶瑩,面對節目來賓總是聰慧、敏捷、溫暖,私底下的她面對人生,態度亦如是。
她的時間管理哲學,適用於所有想得到真正喜悅的人,就是捨得、放下,享受簡單、微小的幸福!
陶晶瑩「時間幸福學」9堂課
1.早睡早起身體好,「晨型人」效率更高。
2.懂得取捨、放下與知足,更能掌控有限的時間。
3.想清楚生命中的順位,就不會覺得委屈、遺憾。
4.不必事事追求完美,累死自己。
5.建立良好人際網絡,外部的支持可適時幫很多忙。
6.善用每個空檔的零散時間,化整為零。
7.專注力加上熱誠,使同樣一件事做得比別人快又好。
8.良好的情緒管理,是使時間管理更有效率的首要前提。
9.凡事抓重點,培養邏輯力,避免廢話連篇。
作者: motherotk 時間: 11-11-2 23:14
Ha, what a perfect role model as a "pefect woman", not me, of course!
I am mean, I am lazy, I am not loving, I am not cost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 But I am me!
作者: caeme 時間: 11-11-3 18:51
佢真係好厲害!
作者: happyforever138 時間: 12-3-16 15:21
good & strong woman, is a model of female :winner
作者: ml128 時間: 12-3-20 15:05



作者: pasu234 時間: 12-3-20 17:43



作者: 天賜晶瑩 時間: 12-3-22 12:14


作者: cat_ma 時間: 12-3-22 14:31
我覺得知易行難, 特別係我EQ唔高 
作者: anma 時間: 12-3-22 16:12
絶對是知易行難, 還需要另一半配合 
作者: miffymiffy 時間: 12-3-23 10:39



作者: boobecky 時間: 12-3-23 14:01


作者: foine 時間: 12-3-23 17:01



作者: luck_tang 時間: 12-3-23 18:53


作者: 多多綠茶 時間: 12-3-31 16:09
I probably will never be able to become an "efficient" woman like her~
作者: LovelyPlanet 時間: 12-6-25 15:04
This article attracted me to this forum. To be a better woman/housewife, we are all on the road.
Yanamami , Thank you for your sharing.
作者: manmanchubb 時間: 12-6-25 15:28
回復 Yanamami 的帖子
Thank you for sharing, 值得反思
作者: karenlyk 時間: 12-6-26 18:41
thanks for sharing
作者: galiegalie 時間: 12-6-29 07:02



作者: yikyubb 時間: 12-7-2 17:53
Thank for sharing. 
作者: TUNGTUNGCHUCHU 時間: 12-7-5 14:01
THANK YOU FOR
SHARING
|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