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英基總裁:家長式指令扼殺創意 香港教育與世界脫節 [打印本頁]

作者: elbar    時間: 11-9-12 17:39     標題: 英基總裁:家長式指令扼殺創意 香港教育與世界脫節


杜茵妮計劃為英基內的非教學人員改革升遷制度,提升員工士氣。


於英國從事教育管理逾 30年、曾被貝理雅政府羅致擔任國家學校領袖學院( NCSL)總監的英基學校協會行政總裁杜茵妮,批評本港幼兒教育太過家長式,扼殺了學生創意;中小學老師普遍壓力大,教學、學校管理方式與世界轉變脫節,建議安排定期到世界各地交流,拓闊視野。

杜茵妮( Heather Du Quesnay)當年在 Herdfordshire(赫里福郡)郡議會,管理約 530所學校,學生約 100萬人。 00至 05年,她獲當時首相貝理雅邀請,出任英國政府出資的國家學校領袖學院( National College for School Leadership, NCSL)總監,專門培訓現職教師及校長。 05年英基透過國際獵頭公司,聘請她越洋來港出任總裁,重整內部架構,合約至 2013年暑假完結。

來港已 6年的她接受本報訪問,點評本港教育制度。杜茵妮讚賞香港校長表現出色,指中小學名校多,教育「精英化」,但過於本地化,「香港地小,老師要知道個世界點轉,才跟得上時代,可多去世界各地觀摩」。她舉例:「 NCSL培訓的教育人員來自全球各地,定期交流,了解世界教育發展」。

老師壓力大地位低

                                                      
杜茵妮(中)由於 90年代任職 Lambeth的教育總監,常和英國前首相貝理雅(左)討論教育政策。
                        

她感覺到香港中小學教師壓力大,專業地位低,「以我的大女兒為例,她在英國教書,對教育有承擔,是因為英國對老師很重視,不會令教師感到教育是負擔;但香港的老師,給我的感覺是入課室很大壓力,也不享受課堂」。她建議政府設立官方的專業培訓,提升專業地位。

杜茵妮指香港與歐洲教學法大有不同,包括幼師以「家長式」教育幼童。她說:「老師不應該用指令方式教育,幼童一旦習慣聽指令就不再有創意,加上香港小學重視考試,故香港幼童很早已厭學」。

至於 2012年 9月全面施行的三三四新學制,中學只需 6年,大學由 3年改 4年,杜茵妮擔心中學生提早一年入大學,或不適應大學教育,建議及早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應付大學課程。

杜茵妮批評香港政府不太重視外國人子女於本港的教育,「本地人和外國人的教育待遇很不同,除了高昂學費,外國人學位少,而政府又不願意擴大英基的學額,以致英基輪候人數多,惹家長不滿,持續下去,只會減少外國人來港工作的意欲」,她認為欠缺子女教育配套,難吸引專才。

作者: reneeleung    時間: 11-9-14 01: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PCMW    時間: 11-9-14 11:33

Totally agree!
日日放學只係抄寫抄寫,dictation,做功課......童年幾枯燥!
作者: awah112    時間: 11-9-14 11: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oooray    時間: 11-9-14 12:19

今時今日傳統學校做老師做校長同做Sales冇分別:一樣要交數(公開考試成績)卒數(卒d學生),交唔到數要食無情雞(殺校)。
所以唔好怪學校,一切都係玫府攪出黎。
如果俾你做校長,創意同飯碗,你揀邊樣?
作者: jjd    時間: 11-9-14 16:39

LS小朋友就係習慣了指令方式教育,所以LS家長見到我們IS的小朋友就會話他們"太free/唔聽話".....起初我都有點介意別人的目光,但現在已經麻木了.
作者: poohpoohmouse    時間: 11-9-14 17:26

正所謂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別人看不穿......

冇錯,我都覺得LS家長太習慣指令方式教育,佢地覺得咁先系正路,就好似問人羅信羅獎黎儲 profile 都系理所當然一樣......

[ 本帖最後由 poohpoohmouse 於 11-9-14 17:35 編輯 ]
作者: baby8    時間: 11-9-14 22:59

I did not order any computer study platform for my child this year as long as they are not compulsory.  Taking the risk that no TAS training at all.
作者: gundomwing    時間: 11-9-16 12:04

原帖由 awah112 於 11-9-14 11:53 發表
「老師http://adex.baby-kingdom.com/www/delivery/avw.php?bannerid=591&cb=2115不應該用指令方式教育,幼童一旦習慣聽指令就不再有創意,加上香港小學http://adex.baby-kingdom.com/www/delivery/avw.php?bannerid=565 ...


兒子剛上小一, 我都不太習慣, 每日記著幾時測驗評估默書....., 兒子尚未厭學, 但擔心中.
作者: awah112    時間: 11-9-16 12: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PCMW    時間: 11-9-19 13:50

totally AGREE!
係D唔識教育的政府官員同家長搞出來的.



原帖由 oooray 於 11-9-14 12:19 發表
今時今日傳統學校做老師做校長同做Sales冇分別:一樣要交數(公開考試成績)卒數(卒d學生),交唔到數要食無情雞(殺校)。
所以唔好怪學校,一切都係玫府攪出黎
如果俾你做校長,創意同飯碗,你揀邊樣? ...

作者: Christi    時間: 11-9-21 00:17

在我看來,不是小朋友能否適應學校,倒是看老師/校方能否適應小朋友了.多多意見係好事,只希望老師們能放開懷抱便好了.
想請問: 你的小朋友跟學校磨合到嗎?( 想知來自蒙特梭利學校的能否match傳統小學).

原帖由 awah112 於 11-9-16 12:54 發表


阿仔今年入小一,佢習慣左蒙特梭利幼稚園既自由自在方式,入傳統小學後,嚇死小學老師,佢只會寫自已個中文名,成日發表意見(即係好多嘢講),以為佢有adhd,add...... ...

作者: Annie123    時間: 11-9-21 11: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小冬    時間: 11-9-21 14:24

我小朋友剛轉去這機構旗下的其中一間小學,讀開傳統小學的我,真的很不習慣,一星期得一份功課,聽囡囡說一天只需上一堂,其他時間玩玩玩,她是插小三的,也覺得很悶(她說玩到很悶)學校無野教唯有屋企人教或者出去學,老師又好似唔多理學生咁,有時覺得好傻,好似貼錢買難受(不要插我!)佢地學校已經用APPLE電腦啦!
作者: oooray    時間: 11-9-21 14:52

原帖由 小冬 於 11-9-21 14:24 發表
我小朋友剛轉去這機構旗下的其中一間小學,讀開傳統小學的我,真的很不習慣,一星期得一份功課,聽囡囡說一天只需上一堂,其他時間玩玩玩,她是插小三的,也覺得很悶(她說玩到很悶)學校無野教唯有屋企人教或者出去學,老師又好似唔多 ...

唔係插你:你不習慣,你囡囡慣不慣?
仲有,你決定轉校時你唔知新學校係點,你照衝過去?
學費高低還是其次;小朋友讀書唔同出街食飯,呢間唔好食就過隔離試下...
從呢個角度看真係有點貼錢買難受。
咁你有冇主動同學校聯系過,究竟有咩問題?
有問題唔係出街補吓習就解決到。
作者: awah112    時間: 11-9-21 18: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attsmum    時間: 11-9-21 19:22     標題: 回覆 3# 小冬 的文章

這就是奇怪不合情理的環節--看來很hea、貼錢買難受、很不忙、學不到東西,卻不知為何上大學的比例是95%,IB 35以上的是48%。算是愉快學習模式吧。不排名不比較、也有這种好成績、恨死我也。
作者: Pilotkid    時間: 11-9-21 22:50

點解要轉入國際學校?國際學校或本地學校各有各好處和壞處,應該選一間適合俾小朋友。

原帖由 小冬 於 11-9-21 14:24 發表
我小朋友剛轉去這機構旗下的其中一間小學,讀開傳統小學的我,真的很不習慣,一星期得一份功課,聽囡囡說一天只需上一堂,其他時間玩玩玩,她是插小三的,也覺得很悶(她說玩到很悶)學校無野教唯有屋企人教或者出去學,老師又好似唔多 ...

作者: 小冬    時間: 11-9-22 21:49

十分認同mattsmum的說法。
作者: 小冬    時間: 11-9-22 21:57

看了BK很多年,我十分清楚傳統學校同國際學校的優劣點,但是如果另一半堅持要個小朋友轉校那又如何呢?無想過本來諗住上來呻,會被人這樣不禮貌地話。

原帖由 oooray 於 11-9-21 14:52 發表

唔係插你:你不習慣,你囡囡慣不慣?
仲有,你決定轉校時你唔知新學校係點,你照衝過去?
學費高低還是其次;小朋友讀書唔同出街食飯,呢間唔好食就過隔離試下...
從呢個角度看真係有點貼錢買難受。
咁你有冇主動同學校聯系過,究 ...

作者: Radiomama    時間: 11-9-23 10:23     標題: 回復 7# 小冬 的帖子

如果插班是year 3的話,情況應不是您所說的。
小兒也是year 3(可能是同校同學),每星期老師派一份功課,當中又分四個範疇,如果小孩子依足指示也花點心力的。因不是抄寫型習作。另中文老師在網上發放備課指示,也要準備。
還有每天應要記下reading log,即孩子每天要閱讀。(小兒是每天一本chpater book)
而學校有八節課堂,當中有好多看似games,但其實是學習的環節,作為轉校生的家長要多加留意。IB課程似輕鬆實艱深,要留神。
PS: 學校用MAC機,有一堂ICT,正在學如何create folder & word document, 還有typing exercise啊!

[ 本帖最後由 Radiomama 於 11-9-23 10:39 編輯 ]
作者: oooray    時間: 11-9-23 10:26

原帖由 小冬 於 11-9-22 21:57 發表
看了BK很多年,我十分清楚傳統學校同國際學校的優劣點,但是如果另一半堅持要個小朋友轉校那又如何呢?無想過本來諗住上來呻,會被人這樣不禮貌地話。
...

我只作個比喻,但白說出事實。你覺得不禮貌我鄭重道歉!
不是不可以在這裡呻;而是你覺得有問題便要想辦法解決。呻是解決不到問題的。

再多口說句:既然是另一半堅持(你不堅持你的堅持即是同意另一半),現在又覺得貨不對辨;那應該開個家庭會議,決定下一步如何走。
(我開家庭會議決定孩子選那所學校;轉不轉校也是4個人[2大2小]一起決定,一起承擔後果)
唔o岩聽的話干脆當我隱形便可。
作者: ah-ta    時間: 11-9-23 10:32     標題: 回復 10# awah112 的帖子

montessori幼稚園轉至傳統真的會有適應問題嗎?  因曾聽過montessori的學習令到小朋友自主和自動學習, 根本上傳統與否不是問題.
作者: kfy    時間: 11-9-23 10:56

原帖由 Radiomama 於 11-9-23 10:23 發表
如果插班是year 3的話,情況應不是您所說的。
小兒也是year 3(可能是同校同學),每星期老師派一份功課,當中又分四個範疇,如果小孩子依足指示也花點心力的。因不是抄寫型習作。另中文老師在網上發放備課指示,也要準備。
還有 ...


小冬,

我很同意 Radiomama 的說法,國際學校和傳統學校的不同,就是少了 teaching 多了 guided discovery,重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自動性。所以從 local school 轉去 international school,小朋友從前習慣了只聽老師的指示做(即如果老師不指示的就不做),在國際學校會有點無所適從。其實即使是 local school,由小學升至中學,也會有同樣的問題,好像是少了功課(尤其是抄寫默書工作紙),但其實是要求學生自己去備課和溫習。如果學生習慣被動,也會有問題的。

你應該多點去鼓勵她盡量多些 Participate,沒有功課,只有 reading,也可以做多些伸延的活動,例如做 Reading Report,上網找伸延的 background information,我想對將來考 IB Diploma 會好有幫助。
作者: 小冬    時間: 11-9-23 14:00

oooray,

我都唔好意思講:我兩公婆為左轉唔轉校而搞到家嘈屋閉!老公未試過咁惡對我,唉~~

原帖由 oooray 於 11-9-23 10:26 發表

我只作個比喻,但白說出事實。你覺得不禮貌我鄭重道歉!
不是不可以在這裡呻;而是你覺得有問題便要想辦法解決。呻是解決不到問題的。

再多口說句:既然是另一半堅持(你不堅持你的堅持即是同意另一半),現在又覺得貨不對辨 ...

作者: awah112    時間: 11-9-23 14: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oooray    時間: 11-9-23 14:23

原帖由 小冬 於 11-9-23 14:00 發表
oooray,

我都唔好意思講:我兩公婆為左轉唔轉校而搞到家嘈屋閉!老公未試過咁惡對我,唉~~

再多口講句:你既然接受左你另一半的堅持,應該向前看,家嘈屋閉對孩子成長絕對有不良影響,尤其問題和她教育有關。
任何教育模式總有好與不好的一面;你嘗試與老師多點溝通,多參與學校的活動;或回學校做吓helper,多點機會了解學校生活;多認識其他家長或小朋友,比自怨自艾有用。祝好運。
作者: 童夢2011    時間: 11-9-25 11:08

Totally agree. 國際學校學費又貴,本地學校不著重抄寫,默寫,做功課的,少之又少,在香港做家長同小朋友的都好慘。

原帖由 PCMW 於 11-9-14 11:33 發表
Totally agree!
日日放學只係抄寫抄寫,dictation,做功課......童年幾枯燥!

作者: zora    時間: 11-9-25 20:00

less homework is good thing. kids can spend more time to read, to play. Playing is a process of learning actually.
作者: bulo    時間: 12-5-8 14:21

回復 awah112 的帖子

我正諗緊比5比小朋友讀蒙特梭利幼稚園,跟住再升上傳統小學,但身邊個個都叫我現實d,
讀左蒙,上傳統小學會好辛苦,想睇下你過來人,比比意見, thanks

作者: awah112    時間: 12-5-8 16: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nnie40    時間: 12-5-8 17:21

回復 bulo 的帖子

多年前认识十数个讀蒙特梭利课程幼稚園的孩子, 初进小一时, 因为很喜欢读书, 適應得很快, 学习态度是优势, 今天还保持联络的五六个孩子, 全部派进Brand One 中学

尽量保持平常心, 观察孩子的言行态度, 遇有小挫折, 可以提供鼓励和合适教导, 转眼孩子便能适应的.  能做好今天的事和挑选合适的教育, 已是非常棒了,

别人的话, 大部分是'废话', (包括我的), 请看清楚孩子, 相信自己.



作者: bulo    時間: 12-5-10 01:24

回復 awah112 的帖子

我其實都係打算小學搵d唔催谷,功課少既政府學校多,因我覺得蒙特梭利係可以令小朋友識多d課本以外知識,全面d咁,不過到時選小學又似乎好難知學校是否少功課,因有d村校一日都十樣功課咁滯
作者: bulo    時間: 12-5-10 01:34

回復 annie40 的帖子

Thank you!個個都話我唔面對現實,又話咁樣會令佢升小學會好辛苦,搞到好煩

我又咁諗,0-6係腦仔發展重要階段,但唔想為小學課程而扼殺小朋友用一個比傳統幼教更好既教學方法既機會
查實我小朋友而家返緊蒙特梭利pg,真係幾唔錯

作者: annie40    時間: 12-5-10 13:26

bulo,

我想孩子的一岁, 一月, 一天也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会为孩子筹划未来, 我们会为孩子完善自己, ,我们会傻呼呼的发白日梦,  孩子让我们明白简单的幸福. 知足常乐.

Whether the situation is good or bad, it changes. Life is too short.  It's a waste to sacrfice today for the future.  见过太多'面對現實'的父母, 机关算尽, 犧牲孩子的童年, 葱葱十多年, 才惊诧孩子贫乏的initiative, imagination, creation. critical thinking,  越读下去, 日子更难走. 当初就是那句面對現實',
犧牲了天赋能力. 错过生命里非常重要的一环.

annie




作者: bulo    時間: 12-5-10 14:47

annie40 發表於 12-5-10 13:26
bulo,

我想孩子的一岁, 一月, 一天也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会为孩子筹划未来, 我们会为孩子完善自己, ,我们 ...

THANK YOU FOR YOUR SHARING

其實我好認同你所講既野,只係有太多人不停咁左右我既想法,不停用hk教育制度黎話我既想法不設實際,連帶現職既幼師,仲要係主任級,都係講相同講法,仲要話蒙特梭利既細路完全唔適合現今教育制度,只係一堆木頭,會訓練出自閉仔,仲要話係老土,我只覺得乜連教師都係咁諗法,乜都以目標為本,沒殺左學習享受過程既重要性



作者: Fatrara    時間: 12-5-10 15:05

小冬 "我都唔好意思講:我兩公婆為左轉唔轉校而搞到家嘈屋閉!老公未試過咁惡對我,唉~~"

Well, sounds like me and my wife.  But I can say that I want to spare my wife the anguish and pressure in going through the LS curriculum with our children.  All my friends who have kids going to the LS system tell me that the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the children is 70% on efforts of the parents, and 30% on the kids.   And I told my wife, if our kids go to LS, our family life will suffer.  

And then of course there is the money issue.  Well, we men tend to be more willing to take the risk if we believe it is worth it.   Wives are normally more conservative on money.

Furthermore, I think your husband, just like me, sees perhaps IS is a better way to prepare the kids for a better life.  Here is an article you might be interested: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00630/14188292
北京書呆子狀元 美11名校拒取錄
分數超高卻慘遭名校拒收?北京人大附中高三學生李泰伯(圖),今年高考以703分奪得北京理科狀元,但他在申請美國哈佛、史丹福、耶魯等11所名校時卻慘遭滑鐵盧,事件被視為理科第一的「污點」。不少留學中介公司更將他當作失敗案例進行專家分析,有分析指李只懂羅列頭銜,缺乏真誠,有分析更直指他是「書呆子」。
李泰伯前天在北京參加香港科技大學的招生面試,自信十足的他面試後自嘆「發揮不好」。李說,在申請美國名校時注重展示個人興趣,失利除了因準備時間短,部份外國考試的成績不算最好外,不懂得自我包裝也是原因之一。
李泰伯實際上是個「風頭躉」,除三次獲得全國高中數學聯賽北京賽區一等獎,他還是人大附中學生會主席、模擬聯合國大會主席。有內地專家認為,美國名校拒絕的不是狀元,而是中國教育理念。外國名校注重學生真正的興趣,內地學生大多有目的地參加活動,故難達到要求。
《北京青年報》/《京華報》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