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劉李國建:直資成名校出路 [打印本頁]
作者: elbar 時間: 11-9-5 19:31 標題: 劉李國建:直資成名校出路

劉 李 國 建 認 為 , 傳 統 名 校 面 對 社 會 變 遷 與 地 區 名 校 的 挑 戰 , 必 須 尋 求 穩 定 的 資 源 。
(星島日報報道)傳統英中名校近年紛紛轉為直資辦學,被視為「平民名校」的協恩中學明年亦加入。從事教育工作三十多年,剛退任協恩中學校長的劉李國建,是推動該校轉制直資的幕後主帥之一。她接受本報專訪指,傳統名校面對家長要求愈高與收生競爭,承認轉制直資是傳統名校增值的出路,又寄語名校不應只覑眼於公開試成績,更宜覑力提升學生外語、體育等全人發展,否則只會不進則退。
開學日正式退休的劉李國建,由校長轉任協恩中學義務直資顧問。提到學校轉制直資辦學,她坦言過程中遇到不少困難,包括被質疑轉制後走向「貴族化」,把三成學費收入撥作獎學金是「劫富濟貧」,且不利直資競爭等,她表示決定轉制直資早知並非易事,「如果無風無浪的話,反而不值得珍惜」。
拔萃男書院、聖保羅書院、聖保祿學校等傳統名校近年相繼轉制直資,協恩中學亦跟隨其後,劉太坦言,傳統名校爭取資源是大勢所趨,「傳統名校不止要應付公開試,家長要求亦很高,學校為學生要準備許多學習項目,無論是英語進階訓練、第二外語,以至科研、體育等培訓都要相當高成本,學校須開拓資源,直資是一條可行的出路」。
不少傳統名校依靠校友與外界捐助,劉太認為這絕非長久之計。她憶述指,學校近年闢建的戲劇室因不屬標準設施,得不到政府資助,校方好不容易自籌五十萬元興建費,打算要求承建商提供折扣,怎料對方竟語帶諷刺道:「校長,你不覺得這樣很折墮嗎?」劉太淡然說,面對社會急速變化與地區名校競爭,傳統名校只看重公開試成績只會不進則退,要維持優勢唯有開拓可持續的資源,「學校不可能永遠都靠人家同情,或者成日搵人笨,否則最終有日會捱不下去」。
提到中學教育語言「微調」政策,本身是英文中學聯會主席的劉太認為,關鍵在於是否有效落實分組教學與個別支援,「過往中文中學學生的學習經歷,總是高中才追英文程度,忽然面對這麼多英文專有名詞,即使死記硬背克服得到,也難以掌握英文結構的思維方式」。她指「微調」後「英文班」與延伸英語教學課時等支援措施,成效仍要持續觀察,刻下難以評論是否成功。
作者: kenfu 時間: 11-9-6 16: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ha8mo 時間: 11-9-6 17: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fallenleaf 時間: 11-9-6 20:15
「校長,你不覺得這樣很折墮嗎?」
真係好想知邊個承建商竟然夠膽同個客戶講折墮架!
我去街市買菜,原價7元斤菜芯,我還價6元,個菜販都唔會話我覺唔覺咁樣好折墮啦!除非我還佢1元斤呢咁就可能會。
[ 本帖最後由 fallenleaf 於 11-9-6 20:22 編輯 ]
作者: redkoni 時間: 11-9-7 11:22
原帖由 fallenleaf 於 11-9-6 20:15 發表 
「校長,你不覺得這樣很折墮嗎?」
真係好想知邊個承建商竟然夠膽同個客戶講折墮架!
我去街市買菜,原價7元斤菜芯,我還價6元,個菜販都唔會話我覺唔覺咁樣好折墮啦!除非我還佢1元斤呢咁就可能會。 ...
"折墮"是從個人價值觀出發, 名人的公開言論通常會避之則吉, 以免越描越黑, 學你話齋, 沒有人做生意會開口話客仔唔怕折墮咩, 事實如是, 這是正常過正常, 點會咁樣去趕客! 唉, ...
原帖由 elbar 於 11-9-5 19:31 發表
不少傳統名校依靠校友與外界捐助,劉太認為這絕非長久之計。她憶述指,學校近年闢建的戲劇室因不屬標準設施,得不到政府資助,校方好不容易自籌五十萬元興建費,打算要求承建商提供折扣,怎料對方竟語帶諷刺道:「校長,你不覺得這樣很折墮嗎?」
轉了直資, 家吓變咗"有錢佬", 以後是否不再要求承建商提供折扣, 大可用家長個荷包豪俾承建商, 咪唔怕俾人話折墮, 這反而真係幾有point.
原帖由 elbar 於 11-9-5 19:31 發表
劉太淡然說,面對社會急速變化與地區名校競爭,傳統名校只看重公開試成績只會不進則退,要維持優勢唯有開拓可持續的資源,「學校不可能永遠都靠人家同情,或者成日搵人笨,否則最終有日會捱不下去」。
「如果無風無浪的話,反而不值得珍惜」這句說話可圈可點.
傳統名校的可持續性資源, 不就是其歷屆畢業生嗎?
作者: chaselam 時間: 11-9-7 11:50
學校資料 - 理念、使命和校訓
介紹
協恩創校者以辦學為己任,希望栽培年青婦女及孤兒成材。在30年代,他們眼見香港受戰禍威脅,經濟不穩定,相信教育可以推動民族覺醒,支援國民。迄今,學校仍然秉承基督慈愛,服務社群。
理念
協恩以基督信仰為本,推行全人教育,注重學生德、智、體、群、美、靈六方面的發展,並積極培養學生關社愛群的精神及中英兼擅的語文能力。
使命
學校鼓勵學生珍惜及發展天賦潛能,在學習範疇及全人發展過程中,力臻美善。
校訓
協力藉恩,信主愛群。
http://www.hys.edu.hk/tchinese/vision.html
原來協恩辦學最終目標是成為名校
一個酸梅兩個核
[ 本帖最後由 chaselam 於 11-9-7 11:54 編輯 ]
作者: fallenleaf 時間: 11-9-7 13:27
原帖由 chaselam 於 11-9-7 11:50 發表 
學校資料 - 理念、使命和校訓
介紹
協恩創校者以辦學為己任,希望栽培年青婦女及孤兒成材。在30年代,他們眼見香港受戰禍威脅,經濟不穩定,相信教育可以推動民族覺醒,支援國民。迄今,學校仍然秉承基督慈愛,服務社群。
理念 ...
轉左直資都可以有理念,有使命的,還加多了自主權,何樂而不為,對於學校來說真係百利而無一害。只係家長覺得選擇少了,學校精英味濃了,小朋友競爭壓力大了。
作者: weiwei 時間: 11-9-7 13:57
Is she (劉 李 國 建) the DGS old girl?
原帖由 elbar 於 11-9-5 19:31 發表 

劉 李 國 建 認 為 , 傳 統 名 校 面 對 社 會 變 遷 與 地 區 名 校 的 挑 戰 , 必 須 尋 求 穩 定 的 資 源 。
...
作者: chaselam 時間: 11-9-7 14:14
原帖由 fallenleaf 於 11-9-7 13:27 發表 
轉左直資都可以有理念,有使命的,還加多了自主權,何樂而不為,對於學校來說真係百利而無一害。只係家長覺得選擇少了,學校精英味濃了,小朋友競爭壓力大了。 ...
百利而無一害?
協恩創校者最初以什麼原因辦學?
轉直資是為了有更多資源去栽培年青婦女及孤兒成材?
作者: redkoni 時間: 11-9-7 15:36
據說劉太「基於家庭需要於三月十六日辭任校長一職,並於九月一日離職。她續以非受薪形式,出任協恩中學轉直資辦學顧問。」
不過, 根據最新的2011小學概覽資料, 她仍然留任聖公會青衣主恩小學的校監.
以下資料來自協恩中學校網
http://www.hys.edu.hk/tchinese/bio_principal.html#bio
劉李國建女士為協恩第四任校長。今年是她擔任校長的第九年。劉校長在香港出生和成長,於香港大學文學院取得英國文學和中國文學榮譽學士學位,並以優異成績在香港中文大學完成修課及實習英語授課的教師專業訓練。她的教學專業始於擔任皇仁書院的英文及英國文學教師。自此,她積極參與香港各個教育專業協會的事務,分別曾為補助學校議會副主席(2004至2010年)、香港英文中學聯合會理事會成員(2003至2006年) 、副主席(2006至2009年)及主席(2009至2010年)。她現時亦是聯繫資助學校關注組的秘書。她到任協恩校長之時已有多年的教育工作經驗,其中10年是作為觀塘聖傑靈女子中學的校長。
作者: redkoni 時間: 11-9-7 16:09
還看今天協恩中學及小學校舍的建築羣和設施, 我真心希望沒有一處是基於人家同情或者成日搵人笨而換回來吧.
協恩中學
重要里程
1886年:聖公會接管學校,交予Johnstone女士,並將學校命名為飛利女學校。
1936年:校舍的基石奠於農圃道校園。張陳儀貞女士獲委任為協恩中學首任校長。
1941年:學校因日軍侵略香港被迫關閉。
1946年:校舍於一月由英軍交還協恩中學。學校於二月重開,有男女學生共309人。
1948年:體育館揭幕。
1957年:小禮拜堂啟用。
1958年:張陳儀貞女士以校長身份領導學校22年後榮休。張盧璞卿女士獲委任為第二任校長。
1963年:開設中六文科及理科班。
1965年:校園拓展工程竣工。
1966年:協恩首批學生(共三名)考入香港大學。
1971年:白約翰會督為大禮堂及圖書館式揭幕。
1972年:關閉協恩宿舍。
1974年:首批中七社會科學班學生報考高級程度會考,為升讀香港大學社會科學院作準備。
1978年:張盧璞卿校長擔任協恩中學校長20年後榮休。黎韋潔蓮女士獲委任為第三任校長。
1981年:游泳池啟用。
1983年:學校增添三個網球場和一個排球場。
1984年:教堂旁邊的花園和籃球場側的跑步徑建成。協恩贏得歐米茄玫瑰杯(比賽自2002年起易名為中銀香港紫荊盃),自此一直是全港女子組總冠軍。
1985年:小學部的操場建成。
1986年:金禧樓啟用。協恩慶祝50周年紀念,分別於香港大會堂舉行音樂會及在校內舉行為期兩天的展覽。
1991年:校舍完成安裝空氣調節設備。
1993年:金禧樓頂樓工程竣工。地理室遷入這座新教學樓。
1994年:圖書館面積倍增。
1996年:由中學、小學及幼稚園合辦的音樂會於1996年7月在文化中心音樂廳舉行,慶祝協恩中學創校60周年。
1998年:圖書館電腦化。協恩中學設立內聯網,每位協恩學生均獲編配一個帳戶。
1999年:投資港幣250萬元發展LAN系統,分別在圖書館及多間特別室安裝16台及72台電腦。
2002年:黎韋潔蓮校長領導學校24年後榮休。劉李國建女士接任為校長。學校改善工程展開。
2005年:學校改善工程竣工,多用途教學大樓落成。大樓設有文吳泳沂體育館、葉盧慶元學生活動中心及由校友捐獻而成的Sorority Garden。此外,金禧樓內的黎韋潔蓮校長劇院亦告落成啟用。
2006年:慶祝協恩70周年,於3月份舉行「春天的繆思」(展示學校的戲劇作品)、7月份於沙田大會堂舉行「榮耀頌」音樂會和「追尋真善美」協恩70週年戲劇之夜,以及在10月份舉行感恩崇拜及晚宴聚餐。圖書館重新裝修後易名區林瑞蘭紀念圖書館。
2011年:協恩成立鑽禧紀念
2011年: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馮淑環)傳統名校協恩中學早前向教育局申請,明年起轉為直資學校,但有關安排惹來部分直屬小學家長反對。
2011年:校長劉李國建基於家庭需要辭任校長一職,於9月1日正式離職,並由副校長李鎮洪接任其校長職務,成為歷來首名男校長。
參考全文,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94%E6%81%A9%E4%B8%AD%E5%AD%B8
作者: fallenleaf 時間: 11-9-7 16:45
原帖由 chaselam 於 11-9-7 14:14 發表 
百利而無一害?
協恩創校者最初以什麼原因辦學?
轉直資是為了有更多資源去栽培年青婦女及孤兒成材?
百利而無一害,你留意,我是說從學校角度出發。難道不是嗎?一方面收政府資助,另一方面又可收家長學費,雜費,甚至建造戲劇室費。還可自主收生,我覺得係百利而無一害囉,不過係對學校而言。
學校有沒有背棄佢辦學原因,我不能代協恩答但現今社會已沒有戰禍,經濟發展亦一日千里,孤兒數目亦大減少,社會福利亦比重前好,最起碼政府提供了9年免費教育,使得人人有書讀。可能係呢方面,協恩覺得佢地堅負的使命輕了,或可說已經功成身退,倒不如轉變成提供優質教育,繼續秉承基督的慈愛,提供更多資源去栽培出更優質的未來社會棟樑,使佢地能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能迄立不倒。但是,這個是否一定要直資才能做得到呢,是否一眾官校,皇仁、英皇、庇利羅仕等等就不能提供優質教育呢,是否一定要有個戲劇室才能提供優質教育呢,再者對於一間老牌名校籌款是否真係咁難,就算係,咁是否一定要未籌夠錢就要去起戲劇室呢?我認同折墮係好難聽,但萬萬不能以此而生動機轉直資。校長是否需要懂分配資源呢,你同我都明白資源有時而盡而欲望無窮,限米就煮限飯,這點才是我存疑的地方,絕對不是他的辦學原因,亦不是他的辦學理念。
另外,協恩係未變之前都已經係一間名校,相反變左之後重會唔會係名校都未知,可能重衰呢,亦可能真係會愈變愈好。
我唔會怪協恩,我會覺得協恩係香港這種教育制度下的受害者,起碼而家係,但經過轉變後可能變成受益者,祝佢好運。
作者: chaselam 時間: 11-9-7 18:01
原帖由 fallenleaf 於 11-9-7 16:45 發表 
百利而無一害,你留意,我是說從學校角度出發。難道不是嗎?一方面收政府資助,另一方面又可收家長學費,雜費,甚至建造戲劇室費。還可自主收生,我覺得係百利而無一害囉,不過係對學校而言。
學校有沒有背棄佢辦學原因,我不能代協恩 ...
從學校角度出發?不是從服務對象出發嗎?
協恩覺得佢地堅負的使命輕了,或可說已經功成身退,倒不如轉變成提供優質教育
這正就是一個酸梅兩個核
如果轉直資成為名校是辦學的出路
將會對大部分相對弱勢家庭的子女有多少影響?
不是有心批評協恩
只是在留意現時學校的辦學目標是否受到當代香港人的價值觀影響
我個人未想到有足夠理由認同或者體諒協恩轉為直資學校
作者: ha8mo 時間: 11-9-7 18: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chaselam 時間: 11-9-7 18:18
原帖由 ha8mo 於 11-9-7 18:05 發表 
你連題目都未睇清!
劉李國建:直資成名校出路
個意思係
已成名校的學校
要轉直資才有出路
明白嗎?
人地一早已成/自認名校
轉直資只不過係想早著先機開拓未來吧 ...
我不關心協恩是否已經成為傳統名校
只看到現在辦學的人都想更上一層樓
而漸漸失去某些理念
作者: BookloverJ 時間: 11-9-7 18: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fallenleaf 時間: 11-9-7 18:56
原帖由 chaselam 於 11-9-7 18:01 發表 
從學校角度出發?不是從服務對象出發嗎?
協恩覺得佢地堅負的使命輕了,或可說已經功成身退,倒不如轉變成提供優質教育
這正就是一個酸梅兩個核
如果轉直資成為名校是辦學的出路
將會對大部分相對弱勢家庭的子女有多少影 ...
佢既對象我覺得應該係冇改變,都係一班優秀的女生,不論貧富,只要合乎佢地既優秀標準。
從學校角度係一個核,但世事豈能盡如人意!從某些家長角度係兩個核,我都同意。但當我係客人時,我絕對有權選擇,我會揀一間最好的學校,除非最好的不要我。但我絕對唔會接受比人話我折墮。
相對弱勢家庭一定有影響.....你記著,佢target的係最優秀的學生,你未乎佢地的標準,你都唔好諗佢地。我再重申,當你的女兒係優秀的話,大把學校爭住收佢地。你睇番舊年,我相信在自行階段能考入協恩的,佢地去到庇利羅仕、真光甚至一些男女校如伊中、華英、迦密、開平等等都一定無問題。佢對邊d人有影響呢,一定係搏大霧的一群,有錢的都重可以搏多一兩間直資,至於弱勢家庭、加上成績唔好,又要搏大霧的就一定有影響。畢境這一批都是小數,絕對唔會係如你所講的大部份。
協恩轉直資,我想信佢地重係度計緊數,你估佢地會想放棄那班又叻又係出自弱勢家庭的那一群咩!如果協恩年年都全部收到呢d又叻又優秀的學生,我估佢一定唔需要咁快轉直資。可能佢地校長有獨到眼光,估計到未來幾年如果停留不變,將會給別人比下去,所以甘願踏出此步。其實如果校長係咁意思,因為要保留75年以來既傳統基業,唔想因為一個腐敗的教育制度令佢地腐朽落去,我覺得無可原非,但偏偏校長就避重就輕,硬著說是政府提供的資源不足,而以此作藉口,將協恩一心打造成超級名校掛!
作者: overview 時間: 11-9-7 19:09
站在家長角度學校轉直資係好事, 但好多津校老師係反對學校轉直資, 除左怕福利受影響, 好多時都會係校長獨大, 識擦鞋既就有好處, 而且到時d家長以為有比學費, 就更加多多要求.
原帖由 fallenleaf 於 11-9-7 16:45 發表 
百利而無一害,你留意,我是說從學校角度出發。難道不是嗎?一方面收政府資助,另一方面又可收家長學費,雜費,甚至建造戲劇室費。還可自主收生,我覺得係百利而無一害囉,不過係對學校而言。
學校有沒有背棄佢辦學原因,我不能代協恩 ...
作者: fallenleaf 時間: 11-9-7 19:36
原帖由 overview 於 11-9-7 19:09 發表 
站在家長角度學校轉直資係好事, 但好多津校老師係反對學校轉直資, 除左怕福利受影響, 好多時都會係校長獨大, 識擦鞋既就有好處, 而且到時d家長以為有比學費, 就更加多多要求.
...
你講家長角度係小朋友已入讀協恩的家長。更係好啦,咁多資源(學校千祈唔好有人將學費拿去買宿舍,或者抄樓,抄股票先至好)。所以係呢件事上,既得利益者,一定讚成,不得不讚舊校長的推銷手法。咁又係,關我地乜野事jack!
做老師我寧願教呢d學校好過教林天光那些學校啦。
話時話,而家d家長唔駛比錢都一樣咁多要求。學校夠唔夠膽講:喂!你地冇比錢架,做乜要咁多要求呀。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