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孩子語言與文化培育之我見 [打印本頁]

作者: Brisingr    時間: 11-8-9 14:18     標題: 孩子語言與文化培育之我見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ok_ko    時間: 11-8-9 15:57

很動聽的文章,當然對於我來說是太沉重了。原因只是我的能力吧,有時我並不能同一時間處理太多問題。但無論如何,我也希望留下一點意見。

有些種族的凝聚力是很強的,如猶太人,以色列人 和巴勒斯坦人等。這和歷史,宗教背景不無關係。歷史,宗教又往往是文化的重要遺產。哪怕沒有國家,文化對他們的影響足以把整個民族維繫。美國是一個多種族的國家。我遇過的美國人,除了一些新移民,一些終身不離開唐人街的中國人外,大部分對我均能清楚說出他們的祖籍,並都以身為美國人而自豪。可是他們又是否很清楚美國的歷史? 維繫他們的卻是美國人引以為榮的美國價值。

香港的情況又大是不同。香港97前是英國殖民地,我們有一些英國文化的影響。但以香港的人口結構來說,決大部分都是說廣東話的中國人。有些上了年紀的,經歷過日本侵略,見證過民革,在香港看過暴動。他們養育下一代時往往受自己的背景影響,把一些文化灌輸給兒女。這可能是我們這一代人成長的縮影。到了我們的下一代,由於國力的改變,科技的發達,香港下一代能傳盛下來的又大不同,但歸根到底這與父母的期望有密切的關係。

教育兒女,如果只談對他們將來的競爭力,可能對我來說也太沒趣味了。
作者: annie40    時間: 11-8-9 17:08

教育兒女,如果只談對他們將來的競爭力,可能對我來說也太沒趣味了。Bravo!

原帖由 ok_ko 於 11-8-9 15:57 發表
很動聽的文章,當然對於我來說是太沉重了。原因只是我的能力吧,有時我並不能同一時間處理太多問題。但無論如何,我也希望留下一點意見。

有些種族的凝聚力是很強的,如猶太人,以色列人 和巴勒斯坦人等。這和歷史,宗教背景不 ...

作者: Brisingr    時間: 11-8-9 17: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ok_ko    時間: 11-8-9 17:51

其實針對這題目:孩子語言與文化培育,如果我沒有看過Brisingr 的全文,我可能很簡單的說:用外語根本不能深入地學到本地文化。

我的成長,有中國傳統儒,道的思想,我喜愛粵曲,唐詩宋詞和歷史。小時候被香港電影薰陶,我學會被別國侵略的恥辱。當然亦曾習慣殖民地的統治。誠言,如果說我是中國人,我能操一口算是流利的普通話,但如果和大陸出生的中國人談文化,我也感到格格不入。反過來,當我與一個從中國移民過來幾年的朋友談文化,我也不感覺到他是香港人。在文化而言,我可能只是一個流中國人血的香港人而已。
作者: ok_ko    時間: 11-8-9 17:56     標題: 回覆 4# Brisingr 的文章

只談對他們將來的競爭力: 絕對不是針對你的。我看得懂你所說的。

在美國以至香港,有時侯我反而覺得是小數人排擠多數人!
作者: ok_ko    時間: 11-8-9 18:06

不過有一點: 在上一個post出現的大部分家長 (e.g. EVIEPA, ANCHAN59, ANNIE40...Mary...),我估計生活不成問題。他們用不同方法培養出來的小孩,估計生活也不成問題。基本生存所需就真的很在乎不同人的觀點。


原帖由 Brisingr 於 11-8-9 17:42 發表
而是先解決基本生存所需,才談興趣吧。 ...

作者: Brisingr    時間: 11-8-9 18: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Brisingr    時間: 11-8-9 18: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tccmc    時間: 11-8-9 19: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tccmc    時間: 11-8-9 19: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tccmc    時間: 11-8-9 19: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tccmc    時間: 11-8-9 20: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ok_ko    時間: 11-8-9 20:37     標題: 回覆 13# stccmc 的文章

我都講過,我的普通話蠻好的。但我的文化背景與大陸某地方的人的文化背景不一樣。我們也認為文化不是單純普通話(語言問題)這麼簡單。
作者: ok_ko    時間: 11-8-9 21:24

D,但又真係有D咁嘅人!
原帖由 stccmc 於 11-8-9 19:43 發表
If a HK Chinese family raised a child in HK and yet the child did not know much Chinese and the local culture, it would be a strange decision I don't understand.

作者: peter_pan    時間: 11-8-10 10:49

When you see gweilo parents making sure their kids grab the opportunity to learn Chinese while they are in Hong Kong, I would say it is more than a little strange to see local parents who don't care if their kids know Chinese or not.
It is a different situation from immigrants who move to a predominantly English speaking country. These Hong Kong kids are more likely to end up living in Hong Kong in the future & they will be handicapped by not knowing Chinese, especially since Hong Kong is integrated into China more & more each day.
原帖由 ok_ko 於 11-8-9 21:24 發表
有D怪,但又真係有D咁嘅人!

作者: peter_pan    時間: 11-8-10 11:09

I think the failure of「母語教學」was due to multiple factors, not least the labelling effect - by allowing only the elite schools to teach in English, it gave the Hong Kong public a wrong perception that English was more important & that English schools were better than Chinese schools. The government should have either pushed the policy to include all schools or they should have made adjustments at the school level quietly. Making a grand stand in dividing up schools was a huge mistake.

[quote]原帖由 Brisingr 於 11-8-9 17:42 發表
香港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地方,雖然佔了超過九成是中國裔人,卻是全球唯一一處推行「母語教學」是不設實際及行不通的地方。
/quote]
作者: virjoyba    時間: 11-8-10 11:5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Brisingr    時間: 11-8-10 12: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Brisingr    時間: 11-8-10 12: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amuel89    時間: 11-8-10 12:20

原帖由 virjoyba 於 11-8-10 11:58 發表

語教學在香港不受歡迎, 原因並不”multiple”, 反而是一字咁淺的簡單; 因為英語在香港是一種強勢(但不普及的)語言. 鄰近我們的中日台韓, 母語都是強勢語言,
, , , , 各專業介別, 都以母語作溝通媒介, 以上各國人民, 當然可以安於母語授學. 香港的情況跟他們則剛好想反.

若果想要推行母語教學, 香港政府可以立法, 以中文為唯一法定語言, 並指令所有政府部門, 法庭, 醫院…..等等全以中文為溝通媒介; 我擔保母語教學必定馬到成功, 當然這樣什麼國際都市, 中外橋樑的角色必然有變, 不過這是另話!

若不改變英語在香港的強勢地位, 在學校層面作什麼微調,勁調, 都是枉然!

講多無謂,現實先系最實際......
作者: Brisingr    時間: 11-8-10 12: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Brisingr    時間: 11-8-10 12: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tccmc    時間: 11-8-10 12: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tccmc    時間: 11-8-10 13: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tccmc    時間: 11-8-10 13: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cow    時間: 11-8-10 13:30

原帖由 virjoyba 於 11-8-10 11:58 發表 若果想要推行母語教學, 香港政府可以立法, 以中文為唯一法定語言, 並指令所有政府部門, 法庭, 醫院…..等等全以中文為溝通媒介; 我擔保母語教學必定馬到成功, 當然這樣什麼國際都市, 中外橋樑的角色必然有變, 不過這是另話!

香港政府立法, 以中文為唯一法定語言, 是遺反基本法.
作者: samuel89    時間: 11-8-10 13:44

原帖由 Brisingr 於 11-8-10 12:44 發表
對!講多無謂,現實先系最實際,Virjoyba已清楚指出問題所在,所以我也懶得再回應母語教學之問題,先叫政府規定香港之大學一律要以中文為主要教學語言否則不會資助,那時才討論推行母語教學吧!

那些口口聲聲支持母語教學的人,先用腳來表示吧,不要口講一套,而做又一套。在這裏,我暫時只知 eviepa 言行一致(雖然我絕不認同是明智選擇,而他是有能力選擇的人), 其他的支持者,實況如何呢?

據我理解,eviepa 言行一致是基於他相信用母語教學,學生比較容易理解, 相對上較容易有"愉快學習"和打好基礎的學生生活.......最重要的是evie在他的信念安排下, 絕對可以取得入大學的入場卷......老實說, 我對自己阿仔讀英中是否能入大學門檻還不太確定,更莫論要安排阿仔讀中中取入大學門檻甘"藝高膽大"之路.....
作者: samuel89    時間: 11-8-10 13:47

原帖由 cow 於 11-8-10 13:30 發表

香港政府立法, 以中文為唯一法定語言, 是遺反基本法.

基本法既解釋權在阿爺果度, 幾時要釋法到合憲都得架
作者: mattsmum    時間: 11-8-10 14:07     標題: 回覆 12# virjoyba 的文章

若不改變英語在世界的強勢地位, 在學校層面作什麼微調,勁調, 都是枉然!
作者: ok_ko    時間: 11-8-10 14:27

咁又吾係哦! 看看其他亞洲國家的文化背景, 日本和韓國都用自己的語言為母語。在亞洲,除了講競爭力的新加坡外,可能只有被英國統治過的香港才把英文作為法定語言。香港的情況和她原有的背景有不可分割的關係。
以多語言的印度為例,英文也只是他們的secondary official language
後加:
我沒有看到virjoyba的 post。不然,以上寫法可能不同。


原帖由 mattsmum 於 11-8-10 14:07 發表
若不改變英語在世界的強勢地位, 在學校層面作什麼微調,勁調, 都是枉然!

[ 本帖最後由 ok_ko 於 11-8-10 14:40 編輯 ]
作者: Brisingr    時間: 11-8-10 14: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cow    時間: 11-8-10 14:32     標題: 回覆 1# ok_ko 的文章

還有巴基斯坦和菲律賓.
作者: ok_ko    時間: 11-8-10 14:51

也是和他們的背景有關。

原帖由 cow 於 11-8-10 14:32 發表
還有巴基斯坦和菲律賓.

作者: Brisingr    時間: 11-8-10 15: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nnie40    時間: 11-8-10 15:24

stccmc,
国际学校有大把这类学生, 七八年前, 父母会好自豪话阿仔唔懂讲广东话, 听就无问题, 反正会往外国留学, 识无识讲中文都无所谓.  
今天再见这些家庭, 父母对孩子差劲的中文读写, 会觉得embarrassed. 似乎有点失策了,  世情变幻莫测, 老讲为孩子铺路, 天知道 將來的事.  
不如老老实实, 按步就班, 我的想法是:
有梦想,有品格的孩子自然会读书和学习 , 肯读书自然成绩好, 肯学习自然有本事, 点解阿爸阿妈把事情想得如此复习,
我数学差, 见识少, 真的不懂为女儿 起草复习的生命蓝图, 做人活在当下, 见步行步都无坏吧!
Sorry, 我真的好无大志.  简单的dream 是今年去学游泳, 然后每天游三十分种.  
annie
原帖由 stccmc 於 11-8-9 19:43 發表
If a HK Chinese family raised a child in HK and yet the child did not know much Chinese and the local culture, it would be a strange decision I don't understand.

作者: samuel89    時間: 11-8-10 15:36

原帖由 Brisingr 於 11-8-10 15:04 發表
要有愉快學習、要打好基礎、要容易理解,不需選擇中中之路,大有更佳途徑選擇。除非他想女兒到國內或台灣升學,或大學時選修中文相關科目,否則他這樣做,白白要女兒多走寃枉路,學習反而不具效益,比別人學得慢,學得少,削弱競爭力,即使取得大學的入場卷(其實今時今日在香港,一點也不難)又有何用,其女兒英文程度即使大學畢業時,相信比起一些優秀的小學生還不如,他日在社會拼博,如何能比人閱讀英文文件更快、更理解、更能用英文表達自己。

有些父母迫於無奈沒有得選擇,那無可厚非及無話可說,可是他是有得選擇,但竟然作這樣選擇,這不是"藝高膽大",因為那是要真正"藝高"才可"膽大"。

類似的情況,我會用"不智"來形容這樣的選擇。

即使取得大學的入場卷(其實今時今日在香港,一點也不難)<----我意思其實是"有得揀"的大學的入場卷, 不是"扳"車邊, 入d冷門學科, 剛升格的大學,甚至副學士都當系........
我並不認識eviepa, 只是根據他網上發言理解而已, 根據我觀察中中要"有得揀"入大學, 基本上真的要非常"藝高及膽大".......
作者: iamfine    時間: 11-8-10 15:40     標題: 回覆 36# annie40 的文章

有見地。今時今日仲講解決其本生存所需?對香港所謂中產真係無話可說。
作者: virjoyba    時間: 11-8-10 15: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nnie40    時間: 11-8-10 16:01

ko_ko,
你太抬举了, 今日唔知明日事, 话唔定我会破产, 香港有老人生果金, 或者到时可以帮补吓生活费,
小女为人好节俭, 量入为出型, 物质要求不高, 因此選择職業上可以多点弹性! 为五斗米当然要折腰, 因为要吃饭,  为十斗米就真应该想清楚系咪'好喜欢' 才去做,
annie
原帖由 ok_ko 於 11-8-9 18:06 發表
不過有一點: 在上一個post出現的大部分家長 (e.g. EVIEPA, ANCHAN59, ANNIE40...Mary...),我估計生活不成問題。他們用不同方法培養出來的小孩,估計生活也不成問題。基本生存所需就真的很在乎不同人的觀點。


...

作者: samuel89    時間: 11-8-10 16:12

原帖由 virjoyba 於 11-8-10 15:59 發表

Stccmc,

各人有不同的價值觀.

我的想法很簡單: 自己是地道香港人, 滿腦子中國人思想, 若果生個孩子下來跟自己在語言和文化上都有隔閡, 那倒不如像身邊很多朋友一樣, 乾脆孩子都不要生了, 省得麻煩!

  ...

我都系甘諗.......所以一直都俾阿仔在傳統學校"困獸鬥", 最後都放棄俾佢地入國際學校or中學就去"放洋.......
作者: ok_ko    時間: 11-8-10 16:20

今日唔知明日事!養兒育女,做父母的都是希望能給予他們最好的。我希望我的小孩是一個有品格及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到最後能否達到父母心中所想,真的很靠運氣。

原帖由 annie40 於 11-8-10 16:01 發表
ko_ko,
你太抬举了, 今日唔知明日事, 话唔定我会破产, 香港有老人生果金, 或者到时可以帮补吓生活费,
小女为人好节俭, 量入为出型, 物质要求不高, 因此選择職業上可以多点弹性! 为五斗米当然要折腰, 因为要吃饭,  为 ...

作者: ok_ko    時間: 11-8-10 16:36

文化培育和小孩當時成長的地方與父母付出的程度有很大關係。一般相信父母用母語和小孩溝通對小孩的cognitive development 有莫大益處。在溝通過程中,父母的背景,對小孩有很大影響。然而,到了小孩入學,老師和朋輩的影響會續漸加強。這些組合塑造出小孩的文化背景。

我一直講父母對小孩的影響,但同樣重要的是父母對小孩的期望。不同期望會作出不同的選擇。我理解virjoyba samuel89 的選擇。同樣,我亦尊重Brisingr 只是上一個post 有人用自己意願強加於人,我便不能接受。

原帖由 samuel89 於 11-8-10 16:12 發表

我都系甘諗.......所以一直都俾阿仔在傳統學校"困獸鬥", 最後都放棄俾佢地入國際學校or中學就去"放洋.......

[ 本帖最後由 ok_ko 於 11-8-10 17:11 編輯 ]
作者: samuel89    時間: 11-8-10 17:18

原帖由 ok_ko 於 11-8-10 16:36 發表
文化培育和小孩當時成長的地方與父母付出的程度有莫大關係。一般相信父母用母語和小孩溝通對小孩的cognitive development 有莫大益處。在溝通過程中,父母的背景,對小孩有很大影響。然而,到了小孩入學,老師和朋輩的影響會 ...

可能因為國際學校始終都要講下"財力"先讀到, 自然會出現左國際學校比傳統學校"高一等", "好D"既感覺......但我只覺得是2套完全唔同既教育理念而已, 很難說何者比較"好", 只可以說何者比較"適合", 始終"針無2頭利" ......"利"有好處, 相反有時"利"都可能系缺點.......
作者: Brisingr    時間: 11-8-10 17: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wah112    時間: 11-8-10 19: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tccmc    時間: 11-8-10 20: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attsmum    時間: 11-8-10 21:34     標題: 回覆 17# ok_ko 的文章

電腦業、科技、醫學、金融業、都是英文的世界。這是大環境。大家也許用英文為第二語言,但這是大家共通的語言。1945年以前法文有很大優勢。
英文在以下學科沒優勢:
中醫藥~中文
紅酒~法文
歌劇~意大利文
芭蕾舞~俄文
能劇~日文
古典學~拉丁文
歐洲很多人是會幾種文的,香港人及新加坡人很幸運,是會兩種很不同的語文:中英文,真是a bridging agent of the east and west.

[ 本帖最後由 mattsmum 於 11-8-10 22:00 編輯 ]
作者: ok_ko    時間: 11-8-10 22:35

當時討論是大家回應政府強勢對中文的影響。論及的是政府強勢執行,能否改變中文地位。我都知英文的重要地位,這不用置疑。但我舉出的例子,在說明除了一些歷史背景因素的國家外,大部分國家都是用母語。這根本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如果要討論英文的重要性,就另外再講吧。

原帖由 stccmc 於 11-8-10 20:22 發表
Mattsmum 說的英語強勢,不是以幾多國家以英語爲法定語言,而是英語的實質重要性。例如最好的大學,頂尖的科學,工程,醫學,政治,商業管理也是英語國家為主,不懂英文,要讀譯本,是事倍功半。

早前在國內一間連鎖酒店 check in 的時 ...

[ 本帖最後由 ok_ko 於 11-8-10 22:50 編輯 ]
作者: eviepa    時間: 11-8-10 22:59

在這裏,我暫時只知 eviepa 言行一致(雖然我絕不認同是明智選擇,而他是有能力選擇的人)

要有愉快學習、要打好基礎、要容易理解,不需選擇中中之路,大有更佳途徑選擇。除非他想女兒到國內或台灣升學,或大學時選修中文相關科目,否則他這樣做,白白要女兒多走寃枉路,學習反而不具效益,比別人學得慢,學得少,削弱競爭力,即使取得大學的入場卷(其實今時今日在香港,一點也不難)又有何用,其女兒英文程度即使大學畢業時,相信比起一些優秀的小學 生還不如,他日在社會拼博,如何能比人閱讀英文文件更快、更理解、更能用英文表達自己。


Brisingr,

讀中中英文就一定弱嗎?

讀中中,孩子升大學時競爭力就必定比英中生低嗎?

很明顯,[其女兒英文程度即使大學畢業時,相信比起一些優秀的小學 生還不如] ,“其” 就是指小弟。我女兒的英文程度是透明的,很多相熟網友都大概猜得到。她比起stccmc、stjoboldboy、mattsmum、judy的孩子遠遠不如。但相信讀大學時、出來做事時,她英文的競爭力相當不錯。

我幾年前提出,「讀中中比讀英中省時。只要將省下來的時間用作英文訓練,英文的進度可以很好。」實行了三年,證明這構思是可行的。

我女兒的學校去年會考英文有10個B(5級) 。我相信女兒考文憑試時,英文實力是全級十名內,但到時取甚麼成績,天曉得。

入U,說難不太難,說易也絕不可以說易,是18%。即是說五個人有四個人以上入不到。你有過人之能,令子女入U像食菜一樣,這肯定不是香港家長的典型。以我來說,培養女兒英文不難,只要我肯做,女兒英文就會很不錯。但歷史地理則只能是她自己讀,這兩科我雖強,但能幫得到她的仍然很少。用中文讀,她覺得是食菜咁食;用英文讀,她覺得有難度。
作者: mattsmum    時間: 11-8-11 09:33     標題: 回覆 1# eviepa 的文章

Eviepa的辦法也是一種方法或策略,有一種語文能力比別人都好,另一种能力不錯,也是一種辦法。我敢說他日evie如果在需要書寫能力強的工作:面對地區人仕的政府工、廣告、等等,很有優勢。想到一位做分析員的中學同學,工作的機會因她小學學了普通話而在某外資銀行得到,那時大部分香港人不會講普通話。而會英文和普通話的坡仔也有香港仔得不到的工作機會。至於是否18%,eviepa能否仔細研究一下出生率和學位的關係。八萬中學生爭一萬二學位和只有四萬中學生是不同的。
作者: stccmc    時間: 11-8-11 12: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1-8-11 13:52

eviepa

Pls clarify evie aims for visual art at university level. I see some parents may mix up your confidence not purely based on Chinese or English proficency of evie, more on her Art talent(s).

ANChan59
作者: judy    時間: 11-8-11 14:27

其女兒英文程度即使大學畢業時,相信比起一些優秀的小學 生還不如

咁又點啫,出去見工,我估冇人会請一個英文好叻,但程度如小學生嘅人。
作者: ok_ko    時間: 11-8-11 14:28     標題: 回覆 53# ANChan59 的文章

吾見一排 (其實都只是4天),我以為你去了旅行。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1-8-11 16:58

原帖由 ok_ko 於 11-8-11 14:28 發表
吾見一排 (其實都只是4天),我以為你去了旅行。

Busy for business and a paper in the last few weeks. Thanks God, it's all over.
Next week will be in BJ to meet some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a short break with the family.
作者: eviepa    時間: 11-8-11 20:26

eviepa

Pls clarify evie aims for visual art at university level. I see some parents may mix up your confidence not purely based on Chinese or English proficency of evie, more on her Art talent(s).

ANChan59


我之所以為Evie選中中,有市儈的原因,也有很理想化的原因。今晚不一定可以講完,先講市儈的吧。

視覺藝術只是七科中的一科,影響只是七分一。況且,Evie所領先的是只是繪畫能力。假若考從前的會考,她的繪畫能力幾乎可以保證她取A。但文憑題所需的能力,比純繪畫要多很多,現在大概連視藝老師也不怎樣模得到評分標準。因此,Evie只是有優勢,而這優勢能否轉化為分數,有變數。

論英文,講過無數次,太遲讓女兒閱讀英文書,一子錯,就算讀普通英中,英文也不能望stccmc、stjoboldboy、mattsmum、judy的孩子的項背,摘A的機會很低。很有可能,她讀中中跟讀英中都是取同一個grade,就算會差,頂多是差一個grade,對入U大局影響不會太大。

而中文中學給予Evie的好處就可以在四科中見到:中文、通識、地理、歷史。

中文:曾榮光的追蹤研究指出,中中生在初中時中文和英中生無大分別,但到中五時,中文就明顯比英中生強。他認為中文要用較長時間顯示出來。連這個研究都認為中中的中文較好,其他的研究更不用講了。

通識:要多看報紙。假如找女拔升中四級中英文最佳的五十個學生,和我女兒鬥。Evie閱讀明報,她們閱讀南華早報,看看Evie或是這班精英之中的精英的平均水平高。Evie必勝。

怎樣讀地理、歷史,我己經有腹稿,亦得到女兒的同意,這兩科的目標是拿A。這種讀書方法,只能用母語去讀,用英文讀,行不通,詳細解釋遲一點再講。

[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11-8-11 21:41 編輯 ]
作者: stccmc    時間: 11-8-11 21: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tccmc    時間: 11-8-11 21: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ok_ko    時間: 11-8-11 21:28

絕對不是你。你一直只是在討論問題。不想談了,況且我也已不願意在哪個post 浪費時間了。
可能我用post 有誤導。應該說是另一標題。


原帖由 stccmc 於 11-8-11 21:04 發表
//
只是上一個post, 有人用自己意願強加於人,我便不能接受。
//

怎樣才算是用自己意願強加於人?

[ 本帖最後由 ok_ko 於 11-8-11 21:37 編輯 ]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1-8-11 22:18     標題: 回覆 57# eviepa 的文章

If she aims for Art or Design program in university, others subjects in Chinese or English are irrelevant.

Build an excellent portfolio may be useful for interview.
作者: eviepa    時間: 11-8-11 22:29

我相信 Evie 是中中的奇吧,將來的英文能力會比不少英中學生高。


Stccmc,

現實裡,中中生較難把英文讀好。原因為何?學生都以為做練習是訓練英文最佳途徑。

要比較做英文練習與英文閱讀的效能,在中中找答案遠比英中好。在英中,就算不相信閱讀的也得要閱讀科學、地理、歷史、通識。不閱讀就升不了班。但中中,則絕大部分學生不閱讀。

在學校,我女兒有幾個死黨,都是讀精英班的。她們的名次大都考得比Evie高,讀書都很努力,而且在小學畢業時,英文都是很高分的。但英文的進度,就怎樣也及不上Evie。

讀英文,死黨們從小學到現在都是做練習,認為做練習是學英文的最佳法門,而沒有一個有英文閱讀習慣的。於是Evie這三年來經常閱讀,她們經常做練習。結果是英文的程度越差越遠,就算連文法也是我女兒最強。

如果她們自少把做練習的時間去閱讀,素質很強的她們,大概讀英文會讀得比我那素質平平的女兒好。

要做中中奇葩不難,每天閱讀英文課外書就成。但懂得這法門的有多少?或者我應該感恩,當大家都像你老哥這樣培養孩子,我女兒算老幾?還能做中中奇葩嗎?
作者: eviepa    時間: 11-8-11 22:40

If she aims for Art or Design program in university, others subjects in Chinese or English are irrelevant.

Build an excellent portfolio may be useful for interview.


視覺藝術會是女兒的終身興趣,但到今天為止她完全沒有打算在大學讀類似的科目。她說,想起畫家就會想到一個『窮』字。

不過,尚有兩三年的時間,我也會找點Art or Design的就業資料給她參考。

Portfolio – 謝謝提醒。她現在已有很多畫得不錯的畫,而且她因為熱愛繪畫,和根基打得很好,所以進步得非常快。到時如果有志進入這類學系時,相信會有大量存貨。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1-8-11 23:59     標題: 回覆 63# eviepa 的文章

Not just painting, try different arts......Chinese, oil, picture mounting... design.....

My father is a retired artist, he also reminded me not to take artist as career. Take a professional career and art as hobby.
作者: iamfine    時間: 11-8-12 09:40

原帖由 ANChan59 於 11-8-11 23:59 發表
My father is a retired artist, he also reminded me not to take artist as career. Take a professional career an ...


If your father were a retired ibanker/lawyer/medical doctor, etc., he probably would have advised you to follow your instinct and go for your dream.

Just kidding.

[ 本帖最後由 iamfine 於 11-8-12 09:46 編輯 ]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1-8-12 10:04

原帖由 iamfine 於 11-8-12 09:40 發表


If your father were a retired ibanker/lawyer/medical doctor, etc., he probably would have advised you to follow your instinct and go for your dream.

Just kidding.


You are right. he was just high school graduate and couldn't be a professional.........
Now a day, even a profesisonal parents, I don't think we can influence them much. What we can do is providing more exposures for them and let them make an informed choice.......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1-8-12 10:11

原帖由 eviepa 於 11-8-11 22:40 發表


視覺藝術會是女兒的終身興趣,但到今天為止她完全沒有打算在大學讀類似的科目。她說,想起畫家就會想到一個『窮』字。


Successful or not, not just skills, connections (guanxi), marketing, personal characters .........
I will help my father to do more marketing and expand to painting collection and auction business. He is very good to identify undervalued paintings, remount it, chase the background of the painting and artist. he can resell or put it in auction..... Limited to Chinese painting.
作者: ok_ko    時間: 11-8-12 10:28

EVIEPA:


咁我建議現在就努力研究marketing technique,同時亦瞭解人士脈絡。將來EVIE開展覽,記得在BK PM我們。送免費門票呀。

原帖由 ANChan59 於 11-8-12 10:11 發表


Successful or not, not just skills, connections (guanxi), marketing, personal characters .........
I will help my father to do more marketing and expand to painting collection and auction business. ...

作者: ok_ko    時間: 11-8-12 10:37

ANChan59:
以前讀marketing,看到“guanxi”這名詞,總是感到怪怪的。當然這是外國人瞭解中國文化的過程,但始終認為用外語學中國文化,總是有一層隔膜。

原帖由 ANChan59 於 11-8-12 10:11 發表


Successful or not, not just skills, connections (guanxi), marketing, personal characters .........
I will help my father to do more marketing and expand to painting collection and auction business. ...

作者: ok_ko    時間: 11-8-12 11:03

看到無線電視印裔女記者利君雅的報導,她的廣東話比很多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更標準。少數族裔都努力融入本地社會,我當然亦尊重個別父母幫子女去”中”的選擇,但內心總是有些歎息!
作者: cow    時間: 11-8-12 11:10

原帖由 stccmc 於 11-8-11 21:17 發表
如果我比較填鴨式教育和 discovery approach 的教育,填鴨式有那方面比較好?

填鴨式的死記硬背很多時也是必需的,像乘數表,元素週期表,案例名,藥名...
作者: virjoyba    時間: 11-8-12 12: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nnie40    時間: 11-8-12 13:31

狂热+专注+坚持不懈 = 万万办得到
一万小时的训练是专才的方程式, 无秘方可言, 不须运气, 不须天才.  只求持之以恒............
Ready.   Set.      Go!








原帖由 virjoyba 於 11-8-12 12:28 發表

Eviepa,

小時候(三十多年前), 鄰居有位哥哥, 極之喜歡繒畫; 中學畢業, 告訴他爸爸想出國半工讀Fine Arts, 我親眼見其父親拿著木棍追打這被他視為不務正業, 發了瘋的伍逆子. 不過這位哥哥鐵了心要尋自己的夢想, 今 ...

作者: ok_ko    時間: 11-8-12 13:41

你的理論放在藝術上,可能要看是哪種。學琴是對的。就算你是天才,如果不勤力,一定不成功。郎朗可能都要多謝他的父親。如果我是郎朗的父親,我肯定我成就不了今天的郎朗,但我大概可以給他一個較愉快的童年。

如果是畫畫,我不肯定勤力是否比天份重要!

原帖由 annie40 於 11-8-12 13:31 發表
狂热+专注+坚持不懈 = 万万办得到
一万小时的训练是专才的方程式, 无秘方可言, 不须运气, 不须天才.  只求持之以恒............
Ready.   Set.      Go!








...

[ 本帖最後由 ok_ko 於 11-8-12 13:47 編輯 ]
作者: judy    時間: 11-8-12 13:58

視覺藝術會是女兒的終身興趣,但到今天為止她完全沒有打算在大學讀類似的科目。她說,想起畫家就會想到一個『窮』字。

不過,尚有兩三年的時間,我也會找點Art or Design的就業資料給她參考。

Portfolio – 謝謝提醒。她 ...

阿二初初選科時,也是很有理想,很可愛的,話將來想做個建築師。但跟住,佢又同我講驚讀唔掂,跟住又同我講,要做建築師,都唔使讀art嘅,讀物理得啦,跟住又同我講,物理好難,不如讀綜合科學,跟住,又同我講佢憎嗰位先生原來教綜合科嘅...最後,都係唔做建築師啦。我俾佢玩到頭都大,激死。

Evie可愛好多。
作者: virjoyba    時間: 11-8-12 14: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nnie40    時間: 11-8-12 14:27

我不会拿郎朗做例子, 因为搅不清是他爸爸有狂热.,或是他有選择否
认识几个喜获音乐的孩子, 为进一步提升自己, 会主动学意大利文和德文.  了解更多古典音乐的起源和历史, 正打算储蓄零用钱往欧洲进修. 不管前程如何, 他们已为人生谱出美丽乐章.
我不懂侩画, 但好画绝对可以令人感动下泪, 懂得欣赏, 是一门学问, 懂得画出好画, 学问更深, 如不能自我进修, 从狂热中,专注地培养出惊人的观察力, 刻苦精神, 难以想象可以有甚么惊喜作品.
看过Michelangelo的传记, 便明白甚么是一分天才, 九分努力吧!
annie








原帖由 ok_ko 於 11-8-12 13:41 發表
你的理論放在藝術上,可能要看是哪種。學琴是對的。就算你是天才,如果不勤力,一定不成功。郎朗可能都要多謝他的父親。如果我是郎朗的父親,我肯定我成就不了今天的郎朗,但我大概可以給他一個較愉快的童年。

如果是畫畫,我 ...

作者: annie40    時間: 11-8-12 14:32

我提到的是专才, 常人也, 能付上一万小时, 你我也可做到的人中之精英也, 然距离大师级还有好大段路.   


原帖由 virjoyba 於 11-8-12 14:13 發表

沒錯, “一萬小時的訓練是專才的方程式”, 那要看是什麼專才, 從不信這說話放諸四海皆準!

藝術上, 畫師可能得, 藝術家未必得;
音樂上, 演奏家可能得, 作曲家未必得;
田徑上, 長跑手可能得, 短跑手未必得;
………… ...

作者: virjoyba    時間: 11-8-12 14: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nnie40    時間: 11-8-12 16:29

我会无限量支持女儿的梦想, 告诉她认识东方,西方和多仲文化对艺术创作是非常重要的, 为涉猟博大精深的艺术领域, 中英语文有一定水平是个好工具,
还有世俗人常认为'读书不成的人'才去当艺术家, 十分矮化这行业, 我会鼓励女儿打破常规, 更努力读书, 报读大学时, 主动放弃入热门的精算, 法学, 医学系, 做个少年得志兼'穷得好鬼有型'的艺术家, 为艺术行业的朋友出口乌气.
总之有理想就要努力, 不要讲空话, 让人看扁.






原帖由 ANChan59 於 11-8-11 22:18 發表
If she aims for Art or Design program in university, others subjects in Chinese or English are irrelevant.

Build an excellent portfolio may be useful for interview.

作者: Annie123    時間: 11-8-12 17: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ok_ko    時間: 11-8-12 18:03

在一次訪問, 郎朗曾說過被爸爸逼練琴,想過自殺。

原帖由 annie40 於 11-8-12 14:27 發表
我不会拿郎朗做例子, 因为搅不清是他爸爸有狂热.,或是他有選择否
认识几个喜获音乐的孩子, 为进一步提升自己, 会主动学意大利文和德文.  了解更多古典音乐的起源和历史, 正打算储蓄零用钱往欧洲进修. 不管前程如何, ...

作者: annie40    時間: 11-8-12 18:11

直接D讲, 是我们对伧作文化无认识, 唔知有物出路.  觉得好难揾到钱.  因此好惊孩子走一条我们完全不认识的路.
其实我们唔认识的事情太多了, 昨夜家庭饭聚, 席间知道在美国wall street 打工的侄儿, 现年二十七岁, 今年的bonus 是 U$1M. 收甘高paid, 有否作不道德交易? 点解父母一D都唔惊.......


原帖由 Annie123 於 11-8-12 17:02 發表


有親人是 "多媒體創作人",本來年少時只是愛好畫畫,後來他在大學主修甚麼我也忘記了。總之就是一直不停創作,不停進修。現在三十出頭,混得很不錯,收入不差。今年暑假,到了 NY  講學和工作了數個月,年尾會來亞洲 ( 中國和日 ...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1-8-12 18:58     標題: 回覆 83# annie40 的文章

In another previous post, my son worried about the integrity of iBanker. Forced to do something illegal or marginal to get handsome bonus...... I appreciated his value system more than earnings.....
作者: ok_ko    時間: 11-8-12 21:03

還是要補充一句: 我絕對認同毅力的重要性。雖我仍然認為有些東西單靠毅力不一定足夠當然沒有毅力一定不成。

原帖由 annie40 於 11-8-12 14:27 發表
我不会拿郎朗做例子, 因为搅不清是他爸爸有狂热.,或是他有選择否
认识几个喜获音乐的孩子, 为进一步提升自己, 会主动学意大利文和德文.  了解更多古典音乐的起源和历史, 正打算储蓄零用钱往欧洲进修. 不管前程如何, ...

作者: stccmc    時間: 11-8-12 22: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nnie123    時間: 11-8-12 23:3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ok_ko    時間: 11-8-13 18:35

我估你都係要我回覆你早前的問題。咁講啦,你喜歡用比方,我也用另一個比方。

有一天,薯媽媽帶兒子到茶樓吃飯。侍應拿了碗筷過來。薯媽媽也看到很多人用碗筷吃飯。突然茶樓來了兩個老外,其中一個老外要侍應拿了刀叉給他。薯媽媽看了看,馬上要侍應拿刀叉給她的兒子用。旁邊的人開始竊竊私語。薯媽媽看了看,然後很驕傲地批評其他人不懂用刀叉。取笑其他人跟不上潮流。

其實用刀叉沒錯,但是你硬要把自己意願強加於人,這就是我不能接受的。

關於你的比方,世界存在一些道德標準。有些標準甚至要立法執行。因應不同文化,時代,地方,道德標準會有所不同。討厭和批評人家在現今香港社會,是每個人的權利但因應不同文化,時代,地方,會有不同的評價。關於你所假設後生仔,他在車廂內開餐是明顯違法,討厭和批評他是合情合理合法,你更可投訴他。他不讓座予老弱婦孺,在車箱卒腳,你亦有權討厭和批評他。但我希望在討厭和批評他時,我們能做到馬上讓座予老弱婦孺。

原帖由 stccmc 於 11-8-12 22:59 發表


//
看到無線電視印裔女記者利君雅的報導,她的廣東話比很多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更標準。少數族裔都努力融入本地社會,我當然亦尊重個別父母幫子女去”中”的選擇,但內心總是有些歎息!
//

假設某後生仔體格健全,他當然有自由在港鐵車箱不讓座予老弱孕婦,在車箱卒腳,開餐等等,我專重他有選擇權之餘,我亦有自由討厭和批評這些人,對嗎?

作者: eviepa    時間: 11-8-13 19:27

我為女兒選擇中中,其中一個目的是希望她在母語教學下,能學好學科知識,更好地訓練思維。

講優良的學習環境、方法前,先講一下我認為不良的環境、方法:

和朋友的聚會中,話題有時會牽涉到中外歷史。我發現很多會考這兩科考得不錯的人,到現在已經把絕大部分所學的歸還給老師。很難相信他們當年曾經認真讀過這兩科。歸根究底,填鴨式教育是造成這種結果禍首。

小弟當年升讀中四時,中史教科書已經讀得非常熟,中國四千多年歷史的史實已經掌握得比普通會考拿A的學生多很多。當時其實我很有興趣閱讀《中國通史》、《中國歷代政治得失》這類高級史書。但一個高材生同學告誡我:「要博學,讀《中國通史》;要考好成績,讀雞精書。」

由於讀《中國通史》等書真的對會考無甚幫助,結果,我只是偶爾當消閒書看看,而沒有花很多時間去研究,香港的填鴨式教育減低了我追求高級知識的動力。

論歷史的層次,《中國通史》、《中國歷代政治得失》等是高考,甚至大學程度的讀物,層次最高;中學生能夠熟讀中學教科書,對了解中國歷史已是相當不錯,是中級讀物;雞精書作用主要為取分,對了解中國歷史、記憶歷史史實幫助甚微,如果只依賴精讀,取完高分後很快就會將所生記硬背的忘掉,高分低能。

其實當年很多學生都是精讀雞精書而取高分的,不難想像,他們不久便將所學歸還老師了。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讀預科時,選修了世史。對訓練思考來說,這是一科很好的科目。但問題是,英文難倒了我。對著無數艱深的高級書籍,我無法克服,亦因讀書不足,連上課時,對老師對歷史書件的perspective,也難以好好地理解,平白損失一個很好訓練思維的場合。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現在女兒要準備考大學了,我希望她在學習時,能好好地訓練思考,所學的,幾十年後都仍在腦海中。

世界歷史科

Evie歷史科中三讀二十世紀歐洲,年份和中四的一樣。她在半年前已經將中四的教科書當作中三的參考書。對她來說,一年內把該書讀得滾瓜爛熟,全無難度。不過,我建議她不要只讀教科書。

半年前,我買了一本五百頁的台灣書《世界通史》現代篇。自己當消閒書看了一段時間,覺得很適合她。她也看過了小許,評語是:「這本書比我想像中易看得多。」

讀歷史,要記牢基本史實。但記牢基本史實不易。我讀歷史的經驗是,讀高一、兩個層次,就可以將很有效的把較低層次的史實記牢。我希望女兒用較輕鬆的態度多看《世界通史》,不用花心思記牢,而是當消閒書看。看多了,歷史的脈絡就會很清晰;有了清晰的脈絡後,史實就會很容易記牢。

多看歷史名家的觀點,以此為起點比較老師的觀點,再形成自己的歷史觀點,是學習歷史重要的一環。要做到這點,就要多閱讀不同史家之言,時間不夠也最好接觸到一個名家之觀點。透過這種思考過程,思考能力就會有效地提高。

英中生很難用這個方法讀歷史,除非你的孩子的英文程度如stccmc、stjoboldboy、mattsmum、judy的孩子。因為這種質素的歷史書,並非刻意寫給香港中學生,而是給英語世界的大學生看的。語言寫得很艱深,一般英中閱讀起來難度很大。

現在文憑試的試題出得很活潑,不同歷史觀點掌握得越多,取高我分的機會越大。只熟讀課本,取B不難,也有可能取A;但要較有把握取A,多讀一些高質素的書籍吧。

地理科

Evie中四地理科的第一課是火山活動。教科書已經寫得不錯,但如果要更深層次地了解這一課,有兩本科學普及書籍可以看。

第一本是《大陸漂移—全球板塊構造學說》,第二本是《地震》。圖書館有很多這兩個題目的科普書藉,每個題目隨便選一本就可以了。中文版本的,每本大概需要幾小時就能讀完。讀完後,就會對火山活動有很深入的了解,足夠考文憑試。英文學版本嗎?大概不會有多少英中生選擇去看。原因也是語文的障礙。

英中生用中文書作參考書

可能有網友認為,英中生可以讀英文教科書,但用中文的參考書。那不是既讀英中,又用eviepa提出的讀書方法嗎?

當然可以,我鼓勵這種做法。不過這種做法相當依賴母語,我歡迎大家加入母語學習的行列。
作者: stccmc    時間: 11-8-13 20: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attsmum    時間: 11-8-14 09:18     標題: 回覆 2# eviepa 的文章

Eviepa一向講的是母語學知識。我想用工作語言來回應。
什麼是母語不需爭議,但相信大家很多時不是用母語為書寫和工作的語言,尤其工作的環境有非中文的一方。大學非中文科用的是英語,考試用的也是英語。因此香港人的腦是有2部分的(我的說法、非科學性),平時讀報、說話是母語、工作書寫用英語或中英夾帶。所以你看醫生工程師講話想一輪才想到中文對應的專業語是什么。

像wisekid的是三部分了,中英德。這是後話。

小學時可能孩子沒有喜好,中學就會覺得得那種語文是自己的工作語言了。
作者: 小謙伯伯    時間: 11-8-14 10:44

關於語言和文化,我希望培養孩子能自由、無拘無束、靈活瀟灑地,以中英語文遊走於中西文化,乃至於世界文化之內。

語言是認知和溝通的工具,對我來說,修習語言的目的遠遠凌駕於考試之上,關係到個人一輩子的知識生活和文化素養。

多年前曾出席一個跨種族的宗教聚會,大家都說英語,本來是沒有安排傳譯的,但當天有幾位貴客不諳英語,要求即時傳譯。一位幹事自薦上馬,施施然埋位即做,每回講者開口才兩秒,他即緊貼發話,亦步亦趨,從容自若,一點甩漏都沒有(我是出於八卦拿耳筒來聽的)。

會後與他閒聊,才知他是我中學的學長,修理科(雖然我也是,真慚愧),大學在美國讀電腦,從未做過傳譯。但他譯來舉重若輕,泰然遊走於兩語之間的風采,事隔多年仍深烙在我腦海中。我亦以這個目標來寄望我的侄兒。因此,雖然小孩子自小除中文中史外一律以英語為 medium of learning,與他一起學習,我還是盡力讓他學兼中西。

這裏舉幾個實例:

1. 圖畫識字書上有一課介紹冬天的衣物:─

「小謙,你睇呢度呢 d 毛衫同大褸,英文呢度寫住叫 warm clothes,我地中文就相反叫做“寒衣”。英文著重 d 衫能夠保暖,中文就著重 d 衫係冷天時著。等於同係小謙,我著重你曳時就叫你曳仔,著重你乖時就叫你乖仔,你想我著重你邊樣呀?」(以為佢一定揀後者)

「兩樣都唔想。」


2. 觀賞拿破崙騎在馬上英姿颯爽的油畫:─

「拿破崙真人無咁靚仔架,相傳仲比較矮細添,係佢特別要個畫師畫靚佢o既。西方人特別重視肖像畫,差唔多個個歷史名人都有幾張 portrait 留落黎,幅幅都畫得端端正正。相反你都睇過清朝皇帝的畫像,個個都畫到好不堪,如假包換係"望之不似人君"。照計佢地係皇帝,要畫靚佢話都無咁易,真係費解!」

「小謙你睇下呢度 d 油彩,一層一層塗上去,塗得都幾厚架,滿晒成張畫布。呢點中國畫同傳統 o既西洋畫就好唔同喇,中國畫好著重“留白”,唔會畫晒成張紙,西洋畫如果佢留低個窿窿唔填顏色,你梗會諗佢係未畫完。」


3. 小謙看 Julie Andrews 的經典音樂劇 The Sound of Music 問:「點解中文名叫《仙樂飄飄處處聞》o既?」

「好唔好聽丫?」

「好聽。」

「呢句係出自一首唐詩 o既,白居易 o既《長恨歌》,寫唐玄宗同楊貴妃 o既故事,其中幾句係: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飄飄處處聞;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首詩好長架,有時間伯伯同你一齊讀啦,好嗎?」

「好呀!」
作者: stccmc    時間: 11-8-14 11: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attsmum    時間: 11-8-14 12:12     標題: 回覆 2# 小謙伯伯 的文章

你真是很有心機,請多分享。
作者: mattsmum    時間: 11-8-14 13:00

原帖由 小謙伯伯 於 11-8-14 10:44 發表
關於語言和文化,我希望培養孩子能自由、無拘無束、靈活瀟灑地,以中英語文遊走於中西文化,乃至於世界文化之內。

語言是認知和溝通的工具,對我來說,修習語言的目的遠遠凌駕於考試之上,關係到個人一輩子的知識生活和文化素養 ...

能遊走於中西文化之間,那是更高層次的事了,回到培養英文為工作用語一事,想再講我的看法。
Eviepa常說一般小孩,成績如何band one,仍是不足以應付英中要求,听以家庭耍以閱讀補充,而非練習補償。這點我很同意,大前題是這"一般"真非超級名校之一般。
中一生拿起中一課本,地理科學歷史也好,如果常要查字典(因為沒見過這字,又無法從上下文理解這字)就算能力不足。
如果從小大量閱讀,這樣的情況可以避免,小學時真可能見過、讀到,旁敲側擊學過。
同樣道理,大學要看的書,靠字典,太遲了。旁支的知識,靠平時閱讀累積。
另一觀察,我們的中學生公開試成績很好,是什麽科目好?理科,不需太多書寫的理科。非要寫的時候,好的不多。
又回到起點了,還是要閱讀(認真看DVD,discovery channel,在網上看資料,也算是閱讀)。

[ 本帖最後由 mattsmum 於 11-8-14 13:02 編輯 ]
作者: Annie123    時間: 11-8-14 13:42     標題: 回覆 4# 小謙伯伯 的文章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wah112    時間: 11-8-14 14: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ok_ko    時間: 11-8-15 09:53

這是一個陷阱。學習是一個過程用中文書作參考會使得本來有問題的學生更依賴中文。本來有機會克服英語問題的機會也減低了。如果小孩還在低年級,應該是協助他解決學習英語的問題,並不是要他們逃避。到了高年級時才矯正,困難程度也增加了。

原帖由 eviepa 於 11-8-13 19:27 發表
英中生用中文書作參考書

可能有網友認為,英中生可以讀英文教科書,但用中文的參考書。那不是既讀英中,又用eviepa提出的讀書方法嗎?

當然可以,我鼓勵這種做法。不過這種做法相當依賴母語,我歡迎大家加入母語學習的行列。

作者: judy    時間: 11-8-15 10:32

這是一個陷阱。學習是一個過程用中文書作參考會使得本來有問題的學生更依賴中文。本來有機會克服英語問題的機會也減低了。如果小孩還在低年級,應該是協助他解決學習英語的問題,並不是要他們逃避。到了高年級時才矯正,困難程度也增加了。

這是一個陷阱!学習是一個過程,用英文書不錯可今學生學好一點英文,但學好學科的机会也減少了...。
作者: ok_ko    時間: 11-8-15 11:03     標題: 回覆 99# judy 的文章

我會等EVIEPA 先回,然後一起作答。如果他沒其他回應,我也會答你。樓主在過去幾天沒有在這裡出現,我想先等等。只是看到EVIEPA的建議,有些忍不住,便匆匆忙忙地回了些意見。

我過去沒有討論過EVIEPA的中中選擇,當然我喜歡看你們討論。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