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eviepa 於 11-5-22 14:36 發表
女兒中文中學的學習 — 中中不比英中差
各位友好,以下一篇應是欠了大家的。幾年前我大力提倡母語教育,自己也身體力行,送了女兒到一間中文中學讀書,在情在理也應寫一篇文章,總結一下發女兒讀中文中學的得失,亦分享一下我教 ...
,還要有位聽話,肯每天按約定用功的女兒
,這就是這個分享難具普遍性的地方
原帖由 eviepa 於 11-5-22 14:36 發表
女兒中文中學的學習 — 中中不比英中差
各位友好,以下一篇應是欠了大家的。幾年前我大力提倡母語教育,自己也身體力行,送了女兒到一間中文中學讀書,在情在理也應寫一篇文章,總結一下發女兒讀中文中學的得失,亦分享一下我教 ...

而囡囡所處的那一班已有過半同學以band1頭的聯繫英中為目標了,也有很多都選同區英中。地區中中能有幾個不抗拒說英語?
原帖由 eviepa 於 11-5-22 14:36 發表
中文大學一向提倡雙語教學,校內對英文的訓練也不多。在我同期時,很多畢業生的英文水準都是不甚了了。然而,這些不能學以致用,英文水準不佳的學生,卻很多僱主樂意聘請。
原帖由 csy_ma 於 11-5-22 20:43 發表
...我囡正在讀屋邨小學,她很多同學都喜歡林峰,囡囡就因為沒有聽過林峰唱歌,被人排擠於聊天圈子外。而她前兩年喜歡的high school musical,卻沒有多少人對此有共鳴。 ...
...唸中中無疑可令中學生活變愉快一點,但其他軟件因素都未必能抵消這個好處,尤其是在英中很多的地區,家長要選中中,那可能等於給子女選了一群學習動機稍遜的同輩...
... Evia肯聽老爸的話,基礎已較一般缺支援的家庭紮實得多了,她鬥心不是太強,同輩刺激的誘因相當較弱,因此這樣的選擇頗划得來...
讀中中而要保持良好的英語能力,首要在有個勤力而充滿愛心、計劃、並全心全意跟進女兒學習的慈父,還要有位聽話,肯每天按約定用功的女兒
,這就是這個分享難具普遍性的地方...

您們選擇的路,需要好強的家長支援,又要有好強的信心和決心才可穩陣上大學。一般普通人家好難去copy.
,挺難做到中英平衡。關於思考能力的培養方面:
可能因為我之前少留意,但印象中,全港中學的中文辯論比賽,似乎多數由英中掄元?那中中在刺激思考方面,似乎仍需努力?
原帖由 csy_ma 於 11-5-23 03:11 發表
很多幼稚園生都愛英語圖書,因為無論色彩編排版面都較悅目,但,從幼稚園開始有英文字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是另一回事。習慣了多元多彩的英語世界,很難回到其實較英語難學的中文世界。
...
原帖由 eviepa 於 11-5-23 03:39 發表
csy_ma,
這點很易解釋,掄元的學校,相信多是名校,而不是普通英中。名校的學生質素、學生家長的質素,是普通band 1中中、英中所不能比擬的。
但以學校而論,我相信band 1中中,對思考力的培養,比普通band 1英中較優。 ...
| 冠軍 | 聖約瑟書院 |
| 亞軍 | 聖公會呂明才中學 |
| 季軍 | 德蘭中學、九龍華仁書院 |
| 屆數 | 中文中文組冠組冠軍 | 英文組冠軍 |
| 第25屆(09-10年) | 華英中學 | South Island School |
| 第24屆(08-09年) | 拔萃男書院 | La Salle College |
| 第23屆(07-08年) | 協恩中學 | South Island School |
| 第22屆(06-07年) | 迦密柏雨中學 | Diocesan Girls' School |
| 第21屆(05-06年) | 德蘭中學 | South Island School |
| 第20屆(04-05年) | 拔萃男書院 | St. Joseph's College |
| 第19屆(03-04年) | 聖若瑟書院 | St. Joseph's College |
| 第18屆(02-03年) | 香港真光中學 | Queen's College |
| 第17屆(01-02年) | 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中學 | Diocesan Girls' School |
| 第16屆(00-01年) | 聖若瑟書院 | Belilios Public School |
| 第15屆(99-00年) | 聖若瑟書院 | King George V School |
| 第14屆(98-99年) | 聖馬利亞堂中學 | Island School |
| 第13屆(97-98年) | 聖馬利亞堂中學 | Island School |
| 第12屆(96-97年) | 陳瑞祺(喇沙)書院 | Diocesan Girls' School |
| 第11屆(95-96年) | 皇仁書院 | Diocesan Girls' School |
| 第10屆(94-95年) | 嘉智中學 | St. Mary's Canossian College |
| 第9屆(93-94年) | 嘉智中學 | St. Mary's Canossian College |
| 第8屆(92-93年)* | 聖馬利亞堂中學 | / |
| 第7屆(91-92年)* | 余振強紀念第二中學 | / |
| 第6屆(89-90年) | 聖馬利亞堂中學 | Island School |
| 第5屆(88-89年) | 聖士提反堂中學 | Diocesan Girls' School |
| 第4屆(87-88年) | 路德會呂明才中學 | Island School |
| 第3屆(86-87年) | 聖保祿學校 | Diocesan Girls' School |
| 第2屆(85-86年) | 聖馬利亞堂中學 | Island School |
| 第1屆(84-85年) | 聖保祿學校 | German Swiss International School |
原帖由 csy_ma 於 11-5-23 20:42 發表
Eviepa:
本來想搵D紮實少少既資料做反駁您既論據,點知一查之下,發覺有關思考能力呢點係您啱喎![]()
香港中學有四大中文辯論賽,舉剛過去一屆既龍虎榜:
第四十二屆聯校中文辯論比賽結果:
冠軍:華英中學
亞軍:九龍塘學校 ...
原帖由 DGJS 於 11-5-23 21:02 發表
I checked 星島全港校際辯論比賽. It seems that you have only showed the result in the 19th. Most of the champions are English schools in Chinese debate.
Nearly all winners in the English debate are En ...
原來十九屆係好多年前既事?都怪我唔小心睇清楚
。band3既德蘭中學後來竟然成咗狀元,一百個叻
)。看來,對手好像更講人自講?期待華山論劍的場面可能難以出現?
原帖由 csy_ma 於 11-5-23 21:34 發表
呵呀!謝謝DGJS幫我更正![]()
原來十九屆係好多年前既事?都怪我唔小心睇清楚
![]()
。band3既德蘭中學後來竟然成咗狀元,一百個叻
![]()
![]()
![]()
原來多半係英中,亦有中中和非傳統名校英中,那 ...
當年由港島區搬家至九龍入讀至F5, 同一幼稚園好友則於嘉勒撒畢業, 我倆從此往不同路向而行. 英文始終是心中一條剌. 現有女兒升中, 英中是必然首選, 皆因「身受其害」(誇張了, 見諒!). 當年往外國升學, 要用多倍努力追英文, 但奈何根基欠佳, 要追也不及別人從小浸淫, 苦不堪言. 入讀中中的, 我看有85%是沒有家庭扶助加強英文訓練的. 見英文書就怕, 連兒童節目的英文也感困難.

原帖由 christf2 於 11-5-24 14:42 發表
eviepa
真可悲! 你如今要淪落到用低三下技倆,轉移視線,不必要的重提舊事,與這標題討論完全無關,說穿了,無非是試圖挽救你自己一手暴露的粗疏思維。我曾善意在 PM 提醒你最好收回你這篇錯漏百出的文章,但你不領情,我唯有冒被 ...

原帖由 小謙伯伯 於 11-5-24 13:03 發表
好明顯樓主同你有相反的經驗: 在英中讀書,但始終由於英文唔掂,整個中學階段無法突圍(重要好大可能係小學時一直名列前矛果隻),虛耗光陰。最後幾經艱苦,邀天之幸,才叫做碌入中大(對於當年的英中學生,很難沒有二奶仔的情意結) ...
原帖由 雙儿 於 11-5-24 16:16 發表
也許我這個番書妹的中文真的很不濟,雖然唔完全明你頭幾段寫乜,最後引用張愛玲的說話倒是看明了,但卻怎樣也看不出頭幾段如何「哀矝勿喜」。其實 Eviepa 有何錯漏,照「抦」就是,即便「沾沾自喜」又何妨。
It's time you considered invoking 雙儿附加版規。你最近好心啋嗰個PK友,佢轉眼又「上咗路」,等呢班嘢長命啲先好啋佢哋。
原帖由 雙儿 於 11-5-24 15:33 發表
Eviepa,
It's time you considered invoking 雙儿附加版規。你最近好心啋嗰個PK友,佢轉眼又「上咗路」,等呢班嘢長命啲先好啋佢哋。

你常把 Evie 的實際情況和「一般」英中學生作比較,例如,Evie 讀一小時中文術科,一般英中生要2.5 小時。我相信 Evie 的英文能力比「一般」英中生高, Evie 用英文學術科,會不會只要1.5 小時?中三後會不會只用一小時?換句話說, Evie 英文水平在一兩年內到達無障礙學習術科的階段?
如果你的目標是中英兼備,那中文或英文運用的平衡點則不知在那裏。
Eviepa,
你撫心自問,中中到底是你選擇,還是無得選擇的結果?
由臻美至今,有沒有為女兒下錯決定?你說只要求女兒入到大學,又否定現行的教育制度或教學模式,真的有信心在學業尾站時,在這個教育制度下入到大學?
我希望一切在你掌握中,否則你不是輸牙骹,而是輸了女兒的前途!
我相信入大學不難。對一位像Evie般有一定實力的小朋友,選擇中中或英中,入大學的機會其實都是百分百。選中中,使她有相對的語文優勢,但這優勢使她更難對數理產生相對較大的興趣。升高中,用中文學歷史、地理,走向純文科,沒有M1/M2,實令她減少了日後大學選科和揀學系時的選擇,甚至如想海外升學,就要付上更大的適應代價。人生的 Game Plan 無 take two,難知不同選擇後帶來的真正結果,難論對與錯。
好明顯樓主同你有相反的經驗: 在英中讀書,但始終由於英文唔掂,整個中學階段無法發圍,虛耗光陰(重要好大可能係小時了了,從幼稚園到小學 一直名列前茅果隻)。最後幾經艱苦,邀天之幸,才叫做碌入中大(對於當年的英中學生,很難沒有二奶仔的情意結)。
回首前塵,學你話齋,始終是心中有條刺(當然是此刺不同彼刺),就係哀自己大好人才,卻為教學語言所害(一日都係果d令人眼冤o既英文累事,若係用中文我就認真唔係人咁品,堂堂正正贏盡九條街喇!使乜而家咁,呢度幾分拜母語滋潤帶挈得來o既通識(乜話?大憲章用英文教就無人吼?唔係嘛?Magna Carta 係 F.3 history 學o既,小弟中四入理科,之前用英文學o既 history 而家隔左幾廿年都重記得,No Problem 喎),果度幾分邏輯思維,背後大大張大學學位證書照住,仲借埋希臘神話水仙子自戀的那池死水(無須自行撒尿也),先至撈得埋一碟!)
現在有女兒聽教聽話,聰敏好學,正好為土法煉鋼之材(不賣帳給那些通街都係的傳統「價值」(若有的話),多酷!),實行大躍進,超英趕尾(超越英中,趕走包尾),為老爹一雪前冤,今勻真係乜仇都報晒也。
各位看官只要有這個認識,就不會白費文章喇。
而我所講既中中,主要指band1尾至band2頭既準英中而言(因認為入band3中中較入英中好的,是非常異類,可以不理),不同區有不同的情況,不能類比。所以您的分享,在家庭支援部分固然是無敵的特例,在中中的定義部分皆有特指,不能類同普通中中,缺乏可比性。
Eviepa 和 Christf2基本上是同一類父親,不同之處是一個選了中文和傳統學校、一個選了英文和國際學校吧。相煎何太急!
如以入大學為目的,一個有質素,有上進心的年青人,無論讀英中或中中都不難達到。我相信Evie 是這一類。不過marginal case 可能讀中中機會比較大。

原帖由 samuel89 於 11-5-25 14:27 發表
想請問一下christf2用 左d咩[低三下技倆] 來形用 eviepa 的發文,攪到被版主封殺.......
請版主大人可否解釋一下christf2是否純粹因為"用左[低三下技倆] 來形用 eviepa的發文,而被版主封殺", 還是有另外原因,謝謝! :q ...
原帖由 edea 於 11-5-25 15:56 發表
christf被永久封戶時, 意思是不再歡迎他回來.
既然用christf2回來了, 如果討論態度有改善, 版主不致於絕情至此, 機會就多給一次吧.
結果christf2君態度如何, 亦不消多說.
有的被永久封戶多於兩次者, 抱歉, 機會是沒有了.
希望以上釋你疑慮.
edea
除咗某君,係人都知大多數英中學生睇中文書快過英文書多多聲,但鮮見英中生上中二後話用英文學習有嚴重困難喎,睇慢啲但大多數仍有大把時間剩。
若中四選科不是以孩子興趣、大學選修科目作依歸?而是以哪些科目用中文應考較著數,我覺得是笑話。
我相信,只須選擇好學校,教學語言是次要的考慮。大多數成績好的中中已開英文班,假若你女兒小兩歲,唔通你又退一步,揀中文班而唔揀英文班;
我相信,平庸的孩子能在好學校讀書,將來成就的期望值應較在較差的學校讀書為高:
我相信,一間學校好不好一般情况下取决於學生質素,間接地取決於家長質素,這亦是GSIS與AIS同為國際學校,但學生成績相距之遠,令人咋舌。無它,就算在德國,你也找不出多少間學校家長中擁有PhD學位的比例比GSIS高。不要忘記,大多數GSIS學生的母語亦不是英語。Besides, 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孟母三遷亦為一勢利決定。「群」啲叻人,黐啲金糠,嫁個人上人,有乜唔好?
當然,中中亦有人入大學。穩陣啲,check吓學校每年有幾多人升讀大學?該乜?有幾多係原校上?以前幾多人中五畢業升呢跳槽英中讀預科?
行呢你條路,實質辛苦好多,家長involvement超多,不聰明人如我當不取。
老實說, 臻美 + 中中不是一條平坦的路
原帖由 eviepa 於 11-5-25 19:28 發表
我覺商科得太悶,建議公主不要選。於是公主便要在生物班和地理班中作出選擇。公主問我,讀那科可以用最少的時間,得到最高分數的。答案肯定是地理。跟著,她隨口說,另一科選中史吧。我建議,不如選世史,性質相近但中中有優勢。她選地理歷史還有額外好處,兩者都是我的強項,讀書時所學的,大部分仍儲在腦裡,斷估到她考文憑時,這兩科都和我有一定距離。
。中中和英中的標籤效應更甚。若有學童具足夠唸英文班的水平而執意要讀中文班,則意味著要跟全港的既有偏見作戰。如學童自己選擇如此,OK,路愈難走可能收穫愈大;但做父母的,似無權為其子女選這麼一條挑戰其自信、EQ,迫令其提早見識世人無端白眼的崎嶇路吧?原帖由 雙儿 於 11-5-25 13:12 發表
Eviepa
我唔知當你係讀過書抑或當你係牛頭角順嫂好,「入到大學就好」,呢啲係乜鬼目標?分分鐘牛頭角順嫂都識得具體啲。係唔係你女兒都俾你condition到淨係諗住入到大學就算?萬一佢睇多兩集 Boston Legal 就想做律師時,點 ...
,夠一針見血。我相信,平庸的孩子能在好學校讀書,將來成就的期望值應較在較差的學校讀書為高
。
,周不時都加以斥責,叫佢唔好知少少,甚或唔知就扮代表 。
。咁,撞板多咗,咪精D囉,結果,能力可能就因誤打誤撞累積返黎。所以,阿囡其實幾明顯唔夠佢幾位由細玩到大既朋友仔聰明,但係,有時佢地反而會自然而然咁聽最唔聰明果個話
。
。例如以前鋼琴老師搞表演,會安排彈得唔係咁好既佢第一個出場,因知道佢唔怕。但而家口語考試叫佢第一個去見考官,佢會怕
。
中中和英中的標籤效應更甚。若有學童具足夠唸英文班的水平而執意要讀中文班,則意味著要跟全港的既有偏見作戰。
雖然您向來強調以興趣作導引,崇尚愉快學習,但在您女明顯對中史感興趣的情況下,您卻以功利為由,游說其轉科
您身為閱讀派掌門人,足足歷六年,卻自言仍未能引發女兒消閒時閱讀英文書的興趣,不諷刺嗎?您的整個教導傾向,在理論與實踐之間,是不是出現偏差?
原帖由 eviepa 於 11-5-26 03:25 發表
環顧四週,能培養到中文及英文閱讀興趣 — 我強調是興趣,不是因為閱讀重要而自願閱讀一些自己不大想閱讀的書籍 — 有多少。在網友當中,只聽過stjoboldboy的女兒中英均有閱讀興趣而已。既然這個是非常困難的任務,我女兒有濃厚中文閱讀興趣就已經不算太差。...
)。最近,我在圖書館找到英文版的日本漫畫,非常受囡囡歡迎。可惜的是,這些漫畫同樣受其他人歡迎,很難跟情節一集一集借去
(不硬性強迫,也是其中一個設陷阱法)。
,所以挑學校,選成績好的也沒錯,那表示那裡的老師通曉取分技巧,助人升級)。
原帖由 csy_ma 於 11-5-26 11:34 發表
Eviepa:
我曾多謝您,因您的分享,我在女兒小二時開始買些很淺和少字的英文書放在家裡,到現在,女兒的英文閱讀興趣不算太濃,但是有。
我囡的個性偏強,只要她做到我們的底線--完成校內規定作業,我們就頗難強迫她做任何事。縱是 ...
原帖由 csy_ma 於 11-5-26 02:21 發表
雙兒:
喜歡妳這個具氣勢的開頭,夠一針見血。
不過,很難認同妳話:
我好似講過林行止寫過篇文,話有外國研究顯示,追蹤求學時身高較其他同學高的人,日後成就及所賺金錢亦較高。而發育得早,求學時身高佔優,但長大後 ...
...所以我一直贊成做小塘大魚多過做大塘小魚...

妳大概是一流學生,可能不知民間疾苦。
睇增值指標最實際。妳睇,ChiChiPaPa對女兒所讀的高增值學校多麼有信心。
我家是個民主家庭,公主的事一定要公主同意。我只是個consultant而已。公主話唔鐘意計數,於是就不能讀物理或數學選修部分。

為何唔試吓聽吓ChiChiPaPa意見,影響吓佢讀好啲數。當然,數學是最費時的科目。我會同佢講:大學除少數學科外,大多數科目都趨數學化,統計知識更加科科都走唔甩。不要忘記新學制是向美式大學靠攏,將來四年制大學通識一定包保有科數。
讀英中各科,所學的多半只是常識,先看看不太悶的有關科目的知識,再憑自己的積累理解英文課文,會不會較易吸收?沒有人叫你死腦筋一往無前地向不可親的課文猛攻?我唸中學時除上課外很少看課文,文科知識卻不見得比同學少(讀中中自然是一項不少的便宜,不過,知道和答題得分卻又是兩回事 ,所以挑學校,選成績好的也沒錯,那表示那裡的老師 通曉取分技巧,助人升級)。
原帖由 雙儿 於 11-5-26 15:02 發表
Csy_ma
唔鬼理 Eviepa 住,答咗你先。其實我寫嘢真係唔錯,一句「咪玩喇」,幾多資深網友都跟住講。似乎重差啲引到Uncleedward 出番呢。同你我唔敢比,但一定好過嗰個平鋪直敘嘅死鬼好多。(一於發揮所屬鵝頸橋底專業人 ...
。妳知喇,家陣選校呢樣野,對我黎講唔係理論,而係現實
,雖則話,選咩學校其實好睇到小朋友同家長既價值觀,但係兼聽都係提高保險系數既方法。
。不過咁,妳可以繼續保持妳既理論既,因為我囡冇可能游到妳所講既大塘,所以妳講乜我都只有繼續點點頭,受教
,都係中塘,梗係讀間冇咁辛苦而易出頭既先?我諗,ChiChiPaPa位千金而家既自我感覺同信心都較小學時強?呢個咪做大魚既好處囉?
。
),試,冇話會保證成功既。響中塘做大魚,衰咗,都做到中魚;響大塘做小魚,對於我囡呢D唔係好肯改善自己弱項既畏難小朋友黎講,好可能就有機會放棄
,更划不來。
;後來想在女兒小三時帶她一起到朋友支教既雲貴山區上學一個學期,亦俾老公嚴重數落
。
。
原帖由 eviepa 於 11-5-27 22:50 發表
Csy_ma,
前幾天Evie對我說,不如暑假看一看英文版的Harry Porter吧。相熟的朋友都可以推算到,Evie尚未有資格看這麼深的書。不過,她是個Harry Porter迷,熟讀中文版故事,看過很多遍電影。根本未看已經「看明」了。看時自 ...
如果用這方法,為何不索性讀中文中學?

原帖由 eviepa 於 11-5-27 22:35 發表
雙兒:
佢數學同物理都唔弱架,可以達到精英班中游水準。而且以佢既進步軌跡睇,明年仍有力更上一層樓。我有能力增強佢既數學能力,但係無辦法令她喜歡計數。我同老婆其實好想佢讀理科,但始終尊重佢既意願。估計佢好有機會 ...
|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