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留學 -- 學了甚麼? [打印本頁]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0-12-25 18:36 標題: 留學 -- 學了甚麼?
又唔係有生命危險, 人身安全.....
http://commentshk.blogspot.com/2010/12/1.html?spref=fb
[ 本帖最後由 Yanamami 於 10-12-25 18:37 編輯 ]
作者: mamimummy 時間: 10-12-27 01:28 標題: 回復 1# Yanamami 的帖子

作者: Melody_BB 時間: 10-12-27 17:09
學到:理直氣壯地野蠻!

作者: MadonnaHK 時間: 10-12-27 18: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0-12-27 20:04 標題: 回復 1# MadonnaHK 的帖子
不大清楚誰是作者. 文章是朋友在FB的分享.
作者: janhart 時間: 10-12-28 10: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janhart 時間: 10-12-28 10: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wah112 時間: 10-12-28 21: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attsmum 時間: 10-12-28 21:45 標題: 回復 1# awah112 的帖子
from one of the TV programme, I learned new word-- black hark parents-- those helicopter parents with steriod.
作者: 囝囝爸 時間: 11-1-4 23:55
澳大利亞推崇“窮苦教育”
2010年12月9日 羊城晚報
[摘要] 時下,“富二代”、“富三代”之説在中國很流行,但在澳大利亞,“富誰也不富孩子”是父母們的共識。 叔叔一家定居澳大利亞多...
時下,“富二代”、“富三代”之説在中國很流行,但在澳大利亞,“富誰也不富孩子”是父母們的共識。
叔叔一家定居澳大利亞多年。在叔叔家探親期間,我耳聞目睹了許多澳大利亞人“窮苦教育”的教育理念和做法。
在澳大利亞,走在大街上,根本看不到穿著華貴服飾的中小學生,也看不到騎著名牌自行車的孩子招搖過市。看到的,都是些衣著樸素的孩子。
叔叔説,在澳大利亞的中小學,學生的校服都是很便宜的那種,一套才25澳元,合人民幣150元左右。而且,每學期的校服都是一個款式和顏色的,便於學生換洗和以舊替新。
澳大利亞的中小學校沒有午休,學生中午也不回家吃飯,都在學校的食堂就餐。在食堂裏,學生可以自帶食物,食堂免費提供蒸煮和熱湯。叔叔説,很多孩子都從家裏帶午餐,他們已經習慣了,沒有哪個孩子埋怨父母或抱怨午餐不合胃口的。
一天,叔叔帶我去一家超市購物,遇到了同事布倫丹,他正領著5歲的女兒在購物。在休息廳裏,布倫丹的女兒吵嚷口渴了。布倫丹轉身到超市服務台,給女兒接了杯超市免費供應的涼開水。
“叔叔,布倫丹為何不給女兒買瓶飲料啊?”我小聲問叔叔。
“人家是不想對孩子那麼奢侈!布倫丹年薪18萬澳元,折合人民幣就是100多萬元。”叔叔笑著説。
叔叔接著對我細細解釋:“澳大利亞人的‘明天憂患’意識非常強,他們認為從小對孩子進行‘窮苦教育’有助於孩子長大後自強自立,靠本事吃飯,靠能力工作,靠毅力拼搏!澳大利亞是西方的一個富裕國家,每人平均年收入2萬澳元,相當於12萬元人民幣。你説,這樣一個富得流油的國家,給孩子買啥買不起、穿啥穿不起?”
作者: samuel89 時間: 11-1-5 10:01
原帖由 囝囝爸 於 11-1-4 23:55 發表 
叔叔接著對我細細解釋:“澳大利亞人的‘明天憂患’意識非常強,他們認為從小對孩子進行‘窮苦教育’有助於孩子長大後自強自立,靠本事吃飯,靠能力工作,靠毅力拼搏!澳大利亞是西方的一個富裕國家,每人平均年收入2萬澳元,相當於12萬元人民幣。你説,這樣一個富得流油的國家,給孩子買啥買不起、穿啥穿不起?”
叔叔忽略了在中國的特色是"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所以現在的實況是富起來的人給孩子買啥買不起、穿啥穿不起?”.......那自然要買,穿給還未富起來的人看啦
作者: annie40 時間: 11-1-5 12:04
thanks for the posting.
这是正面教育, 也是正确人生态度, 孩子的心灵容易满足, 懂珍惜. 兼爱. 一生受用. 是父母给孩子的最佳礼物.
这是"心灵教育", 何以我们中国人形容为窮苦教育, 是偏見吗!
Annie,
P.S. Long ago I lived in Australia where all people dress and eat very casual. We didn't feel we're poor and different.
原帖由 囝囝爸 於 11-1-4 23:55 發表 
澳大利亞推崇“窮苦教育”
2010年12月9日 羊城晚報
[摘要] 時下,“富二代”、“富三代”之説在中國很流行,但在澳大利亞,“富誰也不富孩子”是父母們的共識。 叔叔一家定居澳大利亞多...
時下,“富二代”、“富三 ...
作者: MadonnaHK 時間: 11-1-6 00:2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囝囝爸 時間: 11-1-6 02:30
原帖由 MadonnaHK 於 11-1-6 00:25 發表 
囝囝爸,
可否說說你的意見, 想聽聽你對這文章的見解.
Madonna :
我是贊同的. 但對我而言, 有共鳴, 難共應. 香港未有這鍛鍊環境相配, 反而下一代多受安樂扶持而行.
"窮苦教育”說不上, 不過自小兒高小起, 家裡內外, 他可做到的就教他做, 以後讓他自己做, 少從旁相助. 升中時要行路約各二十分鐘返學放學, 太太要他乘車, 我主張步行, 他從我意, 至今五年. 幾年來我都不時教他不要太奢侈安逸, 他或能小點做到, 對衣食住行用都要求普通, 也有環保意識, 不隨便開冷氣.
小兒自小生性樂觀自信, 人際關係好, 校內校外, 眾多好友. 學業說得上順境, 體樂又時有表現, 少有失意, 這還是較令我擔心. 將來面對社會複雜工作人際和情感關係, 如有挫敗, 不知能否面對應付. 他多年來少有的幾次挫敗, 事後都見到得著.
但這些鍛鍊成敗自然而發, 不由我為, 所以我說"窮苦教育", 我難共應. 不少香港家長也一樣, 自身也處於安逸, 要子女體驗窮苦, 除生活對子女一些制約, 適時放手, 由其體驗成敗苦樂, 只此而已.
[ 本帖最後由 囝囝爸 於 11-1-6 08:45 編輯 ]
作者: MadonnaHK 時間: 11-1-6 09: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囝囝爸 時間: 11-1-6 11:12
Madonna :
"窮苦教育”這篇文章來自羊城晚報, 所在是中國最富裕的珠三角區中心城市廣州. 近年國內富裕, 有報導說一國內城市的物價已比美國波士頓貴, 加上國內一孩政策, 寵愛一身, 經濟騰飛, 相對西方的平民教育, 比對之下, 當視其為"窮苦".
認識國內朋友, 居近廣州, 有打工和有營商的, 四十出頭, 已住小區過千呎房子和有小汽車. 孩子初中讀私校, 聽說學費過千. 比對香港, 收入較少, 但食住行相對廉宜, 生活還較我們好. 所以國內城市孩子, 安逸比對香港不遑多讓, 或有過之.
凡事只相對而言, 我說小兒多年少有的幾次挫敗, 實小事而已. 不過少有之故, 其鍛鍊及激勵效果, 我較為珍視.
時代急速發展, 幾年已一大變. 將來社會環境時勢, 不能預見. 能對子女作一點鍛鍊抗挫刻苦, 只為他們將來要面對的加一些裝備而已.
常於有日思無日, 莫待無時思有時.
作者: 游詠慈 時間: 11-1-10 09: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1-1-10 10:58
遇上錯折阻滯便叫天叫地的, 無論屬於基層、小康或是上層, 都只因欠了一顆知足、感恩和惜福的心.
作者: 游詠慈 時間: 11-1-10 11:44 標題: 回復 18# Yanamami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囝囝爸 時間: 11-1-10 12:48
原帖由 游詠慈 於 11-1-10 09:59 發表 
老子《道德經》有幾句 :「不貴難得之貨, 使民不為盜; 不見可欲, 使民心不亂」, 老子的方法某程上是一個消極逃避的方法;「不見可欲, 使民心不亂」, 在窮苦地區是「少見可欲」, 因為物質缺乏, 無錯窮苦能鍛鍊刻苦, 但 ...
這位家長, 你四段句發四提問, 對老子之說有不同意見, 大賢也未能逐你意, 普通家長怎能回應. 不如你提供你問所答, 討論更為直接, 免兜兜轉轉, 令人容易誤解.
作者: annie40 時間: 11-1-10 15:23
老子《道德經, 太深奥了, 不懂.
因為物質缺乏, 無錯窮苦能鍛鍊刻苦, 但刻苦的人是否等同於能夠抵住 [可見欲] 時之誘惑?
对. 窮苦极难挨! 因此做人要抱有希望. 自己不好, 都要忍受, 最少也望下一代好. 这是中国人的脚踏实地精神, 五千年民俗历史告诉我们如何用血用汗忍受命运, 改变命运. 请看看世界各地老华侨, 无论处于更艰苦环境时期, 百折不挠 ; 在遥远他乡創造奇迹. 华人父母亲连英语也不懂, 偏儿女尽是医生'律師'科学家'教授, Actually Chinese cultures are very similar to Jewish cultures. WE BOTH ARE PROUD OF OUR ROOT. WE FEEL WE ARE SPECIAL.
WE KNOW: YES, WE CAN.
能受窮苦及能刻苦的人是否等同於能夠接受生活上的挫敗嗎?
反正命运不是一时三刻改. 做人要挨,还是积极点吧.
香港的窮苦小學
, 鲜鱼行算是嗎?
比起我读的的public estate 小学, 鲜鱼行小学是豪华 公寓了; 窮苦?
原帖由 游詠慈 於 11-1-10 09:59 發表 
老子《道德經》有幾句 :「不貴難得之貨, 使民不為盜; 不見可欲, 使民心不亂」, 老子的方法某程上是一個消極逃避的方法;「不見可欲, 使民心不亂」, 在窮苦地區是「少見可欲」, 因為物質缺乏, 無錯窮苦能鍛鍊刻苦, 但 ...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1-1-10 16:33 標題: 回復 3# 游詠慈 的帖子
意即你沒有站在那些滯留機場的學生的角度去看, 對嗎?
>>當然不對. 想當年我也曾滯留過機場(當然只是十個八個小時, 不能相提並論), 只是覺得天要下大雪, 幾千人同病相連, 只是回不到家一次半次也沒有甚麼大不了吧?
作者: 游詠慈 時間: 11-1-10 16: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游詠慈 時間: 11-1-11 01: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1-1-11 09:18 標題: 回覆 2# 游詠慈 的文章
學生急於回家, 有子女在外遇上阻滯的父母之憂心之情, 皆可理解. 只是人生路一向不平坦, 遇到阻滯, 何不藉此機會, 視作磨鍊, 少點投訴?
不可小看傳媒力量. 可能當日有法國、美國、澳洲.....的留學生或其他旅客在不停complain, 但奈何我們只在電視上見到HK學生在不滿這, 不滿那.
文章作者相信不是expect香港留學生應有過人忍耐力, 只不過對當時情況還應更有多點體諒和包容, 少點投訴吧.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