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強烈反對「五減一」縮班計劃 [打印本頁]

作者: MountainView    時間: 10-11-7 18:38     標題: 強烈反對「五減一」縮班計劃

"局長孫明揚迫使Band1學生分流至Band2學校......"

Let me know if there is a facebook group for this, I definitely would join to show my support. If we ,parents don't voice out for our children now, who will help them, just can't stand this useless govt's policy anymore!!!!!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0-11-7 20:44

原帖由 MountainView 於 10-11-7 18:38 發表
"局長孫明揚迫使Band1學生分流至Band2學校......"


Why you say so?

Mr. Suen's explanation is confusing, after more clarification from other headmasters, I understand the ground a bit more.

As lower birth rate in the last decade, less students supply and they need to cut some classes. They have the logic that students also equally divided into 3 bands, so they would like to cut classes across 3 bands and not not just band 3. They worry just cut band 3 classes or even schools, so eventually band 3 students will be forced into band 2 schools, eventually band 3 kids in band 2 is mismatching, also apply to band 2 students mismatching with band 1 school.

My understanding is totally opposite to your view. Personally, I didn't support the move but I understand the ground.
作者: 多啦小生    時間: 10-11-7 21:55

十分支持你的說法, 香港這些不知所為的教育制度,真是令家長無奈
作者: cckalex    時間: 10-11-7 22:32

原帖由 多啦小生 於 10-11-7 21:55 發表
十分支持你的說法, 香港這些不知所為的教育制度,真是令家長無奈


實在是家長和教師自私,為個人利益行先,
還是穩固香港教育制道為先.
假如有一天,一間英中收學生大部份是band2生,而你的子女
是band1頭,你還會選這校嗎,
這校最終輪為band2中中.
所以學校是應從三個組別和學生人數決定加班或縮班.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0-11-7 22:40     標題: 回覆 4# cckalex 的文章

I am so glad to find one sensible parents here on this topic.
作者: CrabPincers    時間: 10-11-8 07:56

原帖由 cckalex 於 10-11-7 22:32 發表


實在是家長和教師自私,為個人利益行先,
還是穩固香港教育制道為先.
假如有一天,一間英中收學生大部份是band2生,而你的子女
是band1頭,你還會選這校嗎,
這校最終輪為band2中中.
所以學校是應從三個組別和學生人數決 ...


我女間中學都落實左CUT 班
校長同D 家長講, 呢個做法佢地讚同
因為, 吾會有D BAND 2 生靠運氣LOOK 入去, D 老師教得好幸苦, 以前之為拔尖班, 依家要有埋補底班, 影響左佢地的老師資源, 同埋學生質素
而呢個我都好認同
因為呀女果班, 坐佢隔離位個女仔, 就真係靠運條LOOK 入去, 之前全級考吾前名次(普通津校), 係我女小學已經算係BAND 2生, 科科上堂都聽吾明老師講乜(英中), 堂堂之後都問呀女老師講乜

連默書, QUIZ 都吾合格..............中英數3科都要上補底班
作者: MLMaMa    時間: 10-11-8 13:56

好明顯收生不足的學校是較不受家長歡迎.  較受家長歡迎的學校年年都爭崩頭.  雖說brand 2 學生有機會碌入brand 1學校.  但如果你是家長, 你會希望自己的小朋友碌入較受歡迎的學校, 俾個機會給小朋友係中學發力追 or 縮班派間派到都唔想讀的學校. 大家都係為自己小朋友著想, 點可以話係家長的自私?  其實教育處是否是時候想想將資助學校的錢轉為直接資助學生.  等家長/學生想讀邊間就考邊間.  學校收得就唔會錯配.  慢慢就會汰弱留强.  
要知道我地做得唔好都俾老細炒魷魚.  我地又深深明白教育的重要性. 點解我地而家要用自己寶貝的小朋友, 人生非常重要的階段去維護教育政策的失誤?
作者: judy    時間: 10-11-8 14:00

"局長孫明揚迫使Band1學生分流至Band2學校......"


在香港,学校沒有banding之分。所以,任何政策,不會將Band1學生分流至Band2学校。例如,政府殺曬之所謂band1学校(例如,皇仁之類),band1学生湧到原本的所謂band2学校,此学校也會升格為band1。

但話分两頭。雖云沒有band1, band2, band3学校之分,但在家長眼中,的的确确有最好、好好、好、幾好,不過不失,唔太差、差、好差、勁差...的学校。每個家長,都希望升到更好的学校,例如,原本只有機會升華仁的,今年因而有機會升皇仁。原本可能會派去區內最差的学校而担心死的家張,今年可放下心頭大石。但孫公之措施,令家長好梦成空,唔氣頂就假。
作者: MountainView    時間: 10-11-8 14:15

I understand we do need some changes to fix the upcoming low birth rate situation, but don't just roll out some plan and then apply to all schools without much thinking at all. Banding mismatch is caused by the lucky draw method, fix that. Cutting class esp in those good schools , you are cutting the opportunities from students. Think about there are 200 seats before, now, only 160.

I just believe good schools should have enough  seats to students to learn, even students are band2 or end of band1, so what, they get in and learn in good environment, who knows, they may be at top again....

Anyway, I just hope the govt can give more thoughts before changing anything. As a parent, we are always forced to follow, children are suffered.

原帖由 ANChan59 於 10-11-7 20:44 發表


Why you say so?

Mr. Suen's explanation is confusing, after more clarification from other headmasters, I understand the ground a bit more.

As lower birth rate in the last decade, less students supp ...

作者: MountainView    時間: 10-11-8 14:17

Totally agree!!!

原帖由 MLMaMa 於 10-11-8 13:56 發表
好明顯收生不足的學校是較不受家長歡迎.  較受家長歡迎的學校年年都爭崩頭.  雖說brand 2 學生有機會碌入brand 1學校.  但如果你是家長, 你會希望自己的小朋友碌入較受歡迎的學校, 俾個機會給小朋友係中學發力追 or  ...

作者: MountainView    時間: 10-11-8 14:23

"band1学生湧到原本的所謂band2学校,此学校也會升格為band1。" >> why the school is band2, because of the students or actually because of the school itself? It really depends. But to my view, the case can be "band1学生湧到所謂band2学校 and their competitiveness becomes band2"
作者: judy    時間: 10-11-8 14:50

實在是家長和教師自私,為個人利益行先,
還是穩固香港教育制道為先.


作為家長,我一向承認自己自私。我會為孩子選最好的学校,其他学校倒唔倒閉關我咩事呢?正如到街市,我只會選新鮮的蔬果(在這里,不知有沒有人為帮某些商販生意,而專買壞東西呢?)。我相信,街市商販也是自私自利的。但未有聽說信譽不好的公司,迫令市民按比例買一斤鮮果搭半斤爛菜。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0-11-8 15:10

Mr. Suen's scenario:
Less students, still divided students into 3 bands and cut all bands simultaneously to ensure banding matching among schools and students.

Parents scenario:
Our kids are band 2 or 3 (I assume band 1 parents won't compalin much, unless low band 1), cut band 3 only and our kids can roll to band 1 & 2 by chance.

Eventually, now only have three bands and create some problems in classroom due to wider spectrum of student's ability cf 5 bands in the past.

Personally, I don't trust EDB from day one. If they tell us to go left, I will turn right. E.g. Mr. Suen sells NSS, my son will go for IB. I also had the same feeling like most parents here on class cutting, EDB wrong again........??

I am not biased EDB, I just voice out the logic behind EDB and parents.

Even Cheung Man Kwong not say much on this, just focus on small class learning, they know teachers and students will suffer finally if only cut band 3 classes. PTU knows the game thoroughly, they will gather political assets if they support parents, but why not this time?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0-11-8 15:14     標題: 回覆 8# judy 的文章

You are right, EDB's initial announcement provide a false hope to parents.
作者: WYmom    時間: 10-11-8 15:29

Banding of school comes from the % of students they take in different bandings, so banding of school will vary from year to year.

As such, from the so-called "band 1" schools' standpoint, if no. of band 1 students decrease proportionally with the total no. of students, they have to cut one class in order to keep their status as band 1.

Below info. from Sing Tao by April 2010:
在新學年進行「自願優化班級結構計畫」的申請於今日截止。據本報統計,最少有三所英中,包括聖類斯中學、聖母書院及東區一所英中,均有意在今年九月參加「自願優化班級結構計畫」。受「微調」政策影響,新學年須開辦一班雙語班的聖類斯中學,已表示希望通過減班方案,維持學校全英語授課。
博愛醫院歷屆總理聯誼會梁省德中學校長雷其昌表示,「五減一」方案除紓緩人口不足問題及優化教學外,亦為個別希望達至全英語教學的學校提供機會....

[ 本帖最後由 WYmom 於 10-11-8 15:30 編輯 ]
作者: artroboy    時間: 10-11-8 15:33

...點解佢地自己唔諗吓自己點解會比人殺校? 唔去檢討自己既問題, 反而要人幫佢解決. 枉為人師表


原帖由 judy 於 10-11-8 14:50 發表


作為家長,我一向承認自己自私。我會為孩子選最好的学校,其他学校倒唔倒閉關我咩事呢?正如到街市,我只會選新鮮的蔬果(在這里,不知有沒有人為帮某些商販生意,而專買壞東西呢?)。我相信,街市商販也是自私自利的。但未有聽說信 ...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0-11-8 15:42     標題: 回覆 15# WYmom 的文章

The Island East school should be Cheung Chuk Shan College.
作者: judy    時間: 10-11-8 15:56

點解佢地自己唔諗吓自己點解會比人殺校? 唔去檢討自己既問題, 反而要人幫佢解決. 枉為人師表  


在外國,可能有政府會監督学校,大差的,真會殺咗佢。在香港,沒有殺校,总之,band1学生先選,選剩的,輪到band2,最後,點差都好,band3生要咗佢。

香港嘅問題,係少咗学生。少咗学生,自然有学校冇人選佢(或極少人選)。冇人讀嘅学校,仲係唔係学校?停止運作是理所當然的。
作者: hhma    時間: 10-11-8 16:15

如果唔cut班, banding mismatch會更嚴重

原帖由 MountainView 於 10-11-8 14:15 發表
I understand we do need some changes to fix the upcoming low birth rate situation, but don't just roll out some plan and then apply to all schools without much thinking at all. Banding mismatch is cau ...

作者: artroboy    時間: 10-11-8 16:17

Good Point~!!

原帖由 judy 於 10-11-8 15:56 發表


在外國,可能有政府會監督学校,大差的,真會殺咗佢。在香港,沒有殺校,总之,band1学生先選,選剩的,輪到band2,最後,點差都好,band3生要咗佢。

香港嘅問題,係少咗学生。少咗学生,自然有学校冇人選佢(或極少人選)。冇人讀嘅学校,仲係 ...

作者: 夏美    時間: 10-11-9 14:34

原帖由 MLMaMa 於 10-11-8 13:56 發表
好明顯收生不足的學校是較不受家長歡迎.  較受家長歡迎的學校年年都爭崩頭.  雖說brand 2 學生有機會碌入brand 1學校.  但如果你是家長, 你會希望自己的小朋友碌入較受歡迎的學校, 俾個機會給小朋友係中學發力追 or  ...

作者: Sherryko9    時間: 10-11-9 16:07

講個不爭的事例給大家反思和討論吓啦!
有個男拔學生成績唔好(相對在校內),會考升唔返原校,走左去大埔區某band3中學,又相對果間band3中學,那個男同學成績是前面了,男同學果2年預科生涯很開心,但亦道出在男拔日子不好過/不開心,成績永遠落後,活動/比賽永遠無份.

名校生活
小朋友角度:學校生涯白過,不開心!
家長角度:難船也有3分釘,名校成績差極也好!

唉!你問我,如果知道自己小朋友在校永遠落人於後,自信心無晒,無校內活動,作為父母的我 會很傷心!
這個事情沒有對與錯,黑和白,只有點滴在心頭!
作者: Sherryko9    時間: 10-11-9 16:14

當自己聽後,很傷心!每天我只希望自家小朋友開開心心地上學,在校亦開開心心和積極參與活動,不想她白過學校生活,當她完成正規學校生活,亦是她開始面對現實的社會,如果人生最無憂無慮的日子都是無過,以後還想有什麼記憶?

原帖由 Sherryko9 於 10-11-9 16:07 發表
講個不爭的事例給大家反思和討論吓啦!
有個男拔學生成績唔好(相對在校內),會考升唔返原校,走左去大埔區某band3中學,又相對果間band3中學,那個男同學成績是前面了,男同學果2年預科生涯很開心,但亦道出在男拔日子不好 ...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0-11-9 16:16     標題: 回覆 22# Sherryko9 的文章

I echo your story, not every kid fit in competitive schools. In DBS, you can't find or identify some area you can excel, you are out.

So how's his future? I wish he can get into the university.
作者: 囝囝爸    時間: 10-11-10 00:09

教局公佈, 2009 至 2016 學年, 中一新生人數將大減 2.1萬人, 由 7.5 萬人跌至 5.4 萬人.

即現時 band 1,2,3 生各有 2.5 萬人. 到 2016年 band 1,2,3 生各有 1.8 萬人.  

如殺校而不縮班或推行小班, 被殺的當然是 band 3 校.  到 2016年, 到時全港 ...

band 1 校要收 1.8萬 band 1生 + 7千band 2 生,  
band 2 校收 1.1萬 band 2生 + 1.4萬 band 3生.
餘下最底 4千 band 3生讀劫後餘生的 band 3 校.

band 1 和 band 2 校教師難教. 學生難學.  因 band 1, 2 有1/4多和過半學生升呢混雜, 學校課程深淺進度要從新調整, 全部學生學習拖慢, 好成績為甚, 只有 band 3 校生不受影响.  因學生 banding 龍蛇混雜, 家長選校以往指標難靠, 學校自己收生和成績難料, 家長更難估計.  唯一好處, 大部份學生和家長開心升呢, 一級官津更容易入, 1/3 band 2 生可升讀 band 1 校, 3/4 band 3生可讀 band 2.  到時直資學校不知如何競爭收到好學生, 不少會受淘汰.  

過多十年八年, 經長期混亂競爭洗牌後, 又回復舊觀, 不少 band 1 和 band 2 校降 band , 各佔學校 1/3 之數.
作者: Sherryko9    時間: 10-11-10 09:40

有幾多人接受到呢個事實呢?父母永遠覺得自己小朋友是"資優"的,就算唔係資優,都係"可造之才",如果小朋友學業唔理想,因為學校老師唔盡責....
父母自己走入象牙塔,你講物佢地都唔會聽得入架啦!

原帖由 囝囝爸 於 10-11-10 00:09 發表
教局公佈, 2009 至 2016 學年, 中一新生人數將大減 2.1萬人, 由 7.5 萬人跌至 5.4 萬人.

即現時 band 1,2,3 生各有 2.5 萬人. 到 2016年 band 1,2,3 生各有 1.8 萬人.  

如殺校而不縮班或推行小班, 被殺的當然是 b ...

作者: judy    時間: 10-11-10 14:26

原帖由 Sherryko9 於 10-11-10 09:40 發表
有幾多人接受到呢個事實呢?父母永遠覺得自己小朋友是"資優"的,就算唔係資優,都係"可造之才",如果小朋友學業唔理想,因為學校老師唔盡責....
父母自己走入象牙塔,你講物佢地都唔會聽得入架啦!

...


我都係健議家長接受現實,你唔想仔女俾人教,但人地滿腔熱誠,你唔俾佢教都過意不去啦。再者,依家興講照顧,小班,感覺上實照顧得足的。

當然,如果依家有家長仲興揾好教師教的,揾補習社啦。在補習社,一個名師補一千幾百無問題。日间有人照顧,課餘阿媽有錢名師補習,港孩真幸福。

以一個学生成本25000元算,7萬人变5萬人,学生成本变成35000。如果少的学生,成本仲勁的。看來下一代的競争力應越來越強了。

教育是神聖的,辨教育是不能計成本的,更不能計成效。

家長,請醒啲啦,教育,幾時有你地份。咁多年來,難道還不清楚:教育,即是份工!有咗份工,100人咁教,0人咁教。

[ 本帖最後由 judy 於 10-11-10 14:37 編輯 ]
作者: Sumyeema1    時間: 10-11-10 15:43

原帖由 judy 於 10-11-10 14:26 發表

教育,即是份工!有咗份工,100人咁教,0人咁教。


一語中的。

我幻想一下,到我阿女讀中學時,會不會像現在的幼稚園一樣,每班有雙班主任,到時 1:15, 一定照顧周到,港孩真幸福。
作者: 恒心    時間: 10-11-11 10:40

還未升中嘅就當然不想縮班吧!
但對於今年P.5學生就真係幾不公平了, 冇心理預備, 而且很多家長都計好數預估成績下年選中學, 突然話縮班, 對佢地來講真係幾煩, 如有好直資校收, 相信會多左家長CONFIRM直資學校, 不去博抽獎.  
為何不由小學轉小班那屈開始(即今年P.1)才實施中學縮班?
現在3個BANDING 都無變, 就算縮班都會有BAND 1 尾或BAND 2 (靠師兄姐成績)學生靠運氣LOOK 入名官津校, 只怕好的BAND 1 生已比直資收左先.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0-11-11 12:27

原帖由 恒心 於 10-11-11 10:40 發表
還未升中嘅就當然不想縮班吧!
但對於今年P.5學生就真係幾不公平了, 冇心理預備, 而且很多家長都計好數預估成績下年選中學, 突然話縮班, 對佢地來講真係幾煩, 如有好直資校收, 相信會多左家長CONFIRM直資學校, 不去博 ...


You are right, different feelings for insider or outsider of the game.

Banding nothing related to classes, only divided students by one third for each band on academic standing. It feel uncomfortable psychologically.
作者: greendotdot    時間: 10-11-14 01:59

原帖由 Sherryko9 於 10-11-9 16:14 發表
當自己聽後,很傷心!每天我只希望自家小朋友開開心心地上學,在校亦開開心心和積極參與活動,不想她白過學校生活,當她完成正規學校生活,亦是她開始面對現實的社會,如果人生最無憂無慮的日子都是無過,以後還想有什麼記憶? 引用:
原帖由 Sherryko9 於 10-11-9 16:07 發表
講個不爭的事例給大家反思和討論吓啦!
有個男拔學生成績唔好(相對在校內),會考升唔返原校,走左去大埔區某band3中學,又相對果間band3中學,那個男同學成績是前面了,男同學果2年預科生涯很開心,但亦道出在男拔日子不好 ...


轉載沈詩鈞的近況。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830/23/jyv1.html

雖然我都羨慕他爸爸,更佩服他媽媽,但我都情願我囝囝像個普普通通的男孩,開開心心過正常的學校生活。
作者: cman_li    時間: 10-11-15 12:31

草雲居
天地 自然 人



2010年11月14日星期日感恩、感慨



[size=100%]兩個多月沒有更新網誌,不少朋友關心我是否遇上甚麼困難,我十分感恩活在一個人與人互相關懷的世界。請大家放心,我祇是忙得過了頭,有點累,要多休息,所以寫網誌這種「邊緣活動」就暫時擱在一邊。
[size=100%]



[size=100%]做人要感恩的事太多,父母的養育、學校的栽培、朋輩的支持等,實在數之不盡,今天我想談的是中學教育。
[size=100%]



[size=100%]我是基層市民的子弟,有幸透過公平競爭進入英皇書院,接受全面和優質的教育,除了學到知識,還學懂做人,更幸運的是在學校的課餘活動中接觸了天文,感應了遼闊無邊的宇宙,產生了極大的人生推動力,造就了我的事業,以及由此而生的種種因緣際遇。從自己的經歷,我深切體會中學階段對少年人的成長的關鍵作用,也因此特別關心少年人的教育機會。




[size=100%]最近很不幸地聽到英皇書院受到壓力,要由每級五班縮減為四班,我十分感慨,為甚麼這個自稱進步的社會,竟然要降低基層市民子弟得到最好教育的機會?目前貧富懸殊日益嚴重,何以還要在基層子弟身上多踩一腳?




[size=100%]英皇書院是香港一間歷史悠久、校風良好和成績優秀的英文中學,以香港人的日常用語說,是一家「傳統名校」,但是它是一家平民名校,是中西區基層家長最希望把孩子送進去的傳統名校。


[size=100%]英皇書院作為一家「官校」,加上位於基層市民較多的西區,肩負着特殊和重要的社會任務,就是提供機會給基層家庭的子弟接受全面和優質的教育,扶助他們成長,讓他們以知識改變命運,為自己和家族改善生活,並且以所學回饋社會。
[size=100%]




[size=100%]英皇書院1926年建校,學生絕大多數來自基層家庭。過去數十年,英皇書院吸收無數來自社會基層的學生,培育他們勤奮向上,讓他們有機會在社會階梯中,從基層向上提升,成就香港社會十分需要的社會流動 (social mobility)。今天的眾多社會翹楚,以及在各行各業發揮重要作用的人物,他們的人生起點就在英皇書院。




[size=100%]廣大的英皇書院校友,從親身的經歷深知英皇書院的教育對他們的事業和人生的重大意義,都十分感恩學校給他們的扶助,因此非常支持這個傳統延續下去,不斷地讓草根階層家庭的子弟有同樣的一個通過奮鬥而往上提升的機會。
[size=100%]




[size=100%]給予草根階層家庭的子弟優良的教育,給予其中最優秀的學生最優秀的教育,促進社會流動,是所有以人為本和以社會和諧為重的政府的基本責任




[size=100%]西區基層家庭的子弟,過去可以通過相對公平的統一派位制度,進入數家跟英皇書院同等「級數」的學校,由於學費是劃一的,基層家庭也能夠負擔。但是隨着多間傳統名校相繼轉為直資學校,收取高昂學費,基本上成為中上階層家庭子女的專利,基層家庭子弟入讀傳統名校的機會已嚴重萎縮,現在英皇書院已經成為他們在區內唯一能夠負擔和通過統一派位進入的男子傳統名校。
[size=100%]




[size=100%]最近幾年的學校直資化(和貴族化)令香港優質教育向中上階層家庭傾斜,令基層家庭子弟的人生輸在起跑線上,已經造成一種教育的不公義,現在再提出要求英皇書院(及其他歷史悠久的官中)每級五班減至四班,即是減少百分之二十,嚴重剝削最優秀的基層家庭學生得到最優秀學校教育的機會,是把教育的不公義推向更大的極端




[size=100%]官校作為政府辦的學校,本質上有別於一般團體所辦的學校,官校必須彰顯社會公義,照顧基層民眾的需要,回應他們對有學習能力的子女獲得優質教育的渴求。要英皇書院(及類似官校)縮班,是違反社會公義的。大幅削減優秀窮家子弟得到最優秀教育的機會,與目前政府強調扶貧的政策框架有極大的矛盾




[size=100%]據說縮班是因為學生減少,但是學生減少應該是把更好的教育提供給同學的機會,現在反過來要最好的學校縮小規模和減收學生,令好學生得不到好教育,是違反常理和令人惋惜的


[size=100%]在既有政府政策中,英皇書院承擔了責任,與區內的政府小學掛鈎,照顧區內政府小學學生的升中需要,一定程度障礙區內其他小學的優秀學生進入英皇書院就讀,因此已經是一種不公平。如果貿然執行官中縮班政策而又不改動政府小學掛鈎政策,這個不公平將更加放大,我猜想區內的小學和家長是極不贊成的。




[size=100%]在這件事情上,我和其他英皇書院校友關心的是:如果英皇書院縮班,將令沒有能力負擔直資中學學費的優秀基層家庭子弟,減少機會得到最優秀教育的機會,是重大的社會不公義,在這個既富裕又自稱進步的社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是一個極大的嘲諷,令人慨嘆。




[size=100%]一班四十個學位表面上是小事,背後的社會意義是大事,因此校友代表在111的學校管理委員會會議首次獲悉教育局要求學校縮班時,立即表示了反對意見,也解釋了反對的原因,大致有如上述。此後校友被游說和被要求保持低調,校友們是老實人,既為了大局着想,也相信了官員會稍後回應校友意見的承諾,因此同意了保持低調。




[size=100%]可惜校友的善意沒有得到回報,有關當局沒有對等地保持低調,反而不斷地在傳媒積極營造一個官校縮班得到多方同意和事在必行的印象,沒有讓公眾知道存在反對的聲音。在學校內部,當局祗是側重游說學校管理委員會成員,爭取拉票讓建議通過。過程中,官員祗是反覆強調官校必須綑綁一起全體縮班,完全不願費神認真回應校友提出的基本反對原因,以及面對西區的具體情況。針對官員這種由上而下的「教訓式游說」,校友代表多次提醒官員,中西區的小學和廣大家長才是事件真正的持份者。
[size=100%]




[size=100%]作為一個曾經受到英皇學院恩澤的校友,再保持緘默將有負所有校友,以及香港尤其是中西區基層家庭的子弟,因此我不得不告訴大家發生過甚麼事,以及我們確實為基層子弟努力爭取過。




[size=100%]我十分感恩人間是一個互相關懷的世界,不過也許在地球某些角落,這種關懷並不存在,人祗是數目字,公義和社會流動祗是虛無飄渺。



[size=100%]既感恩,也感慨。



張貼者: 草雲居主人 於 星期日, 十一月 14, 2010


http://tiandiyouqing.blogspot.com/2010/11/blog-post.html

作者: ksnghk    時間: 10-11-16 22:55

請大家注意!基本上學校是沒有 Banding 的,只有學生有 Banding 之分!我們現時叫一間學校做 Band 1學校,只因它收取的學生大多數屬 Band 1學生而已。

所以學生整體下降並不會產生錯配的情況!只是有一些中學會出現降級的情況!

因為 Band 1學生減少,Band 1學生會進入現時 Band 1 頭和 Band 1中的中學。餘下的 Band 1尾中學只能收取到 Band 2組別的學生,變成 Band 2 中學! Band 2 頭的中學應能維持為 Band 2 中學,但 Band 2 中 和 Band 2 尾中學就可能變成 Band 3 中學了!

至於現時 Band 3 中學就會被淘汰掉而已!



原帖由 囝囝爸 於 10-11-10 00:09 發表
教局公佈, 2009 至 2016 學年, 中一新生人數將大減 2.1萬人, 由 7.5 萬人跌至 5.4 萬人.

即現時 band 1,2,3 生各有 2.5 萬人. 到 2016年 band 1,2,3 生各有 1.8 萬人.  

如殺校而不縮班或推行小班, 被殺的當然是 b ...

作者: 囝囝爸    時間: 10-11-17 02:06

又作另一推算, 如殺校不縮班或推行小班的話.  由 09 至續後7學年, 7年少了學生 2.1 萬, 即 28% 之數.  以香港本地中學約 4 百間學校計算, 即至2016年要殺校 112 間, 期間會有約 37 間 band 1 校降為 band 2, 74間 band 2 校降為 band 3.  以現時每 banding 約 133 校為計 (EMI 約為 100 間).  即將來 band 1 約有 37/133 降為 band 2, 有 74/133 band 2 校降為 band 3.  

今年有不少因微調下努力耕耘收足 band 1 生的中中, 可轉英中以英語教學, 因殺校 band 1 校供過於求, 可能努力化為流水, 又打成 band 2 中中.

幾年前小兒升中觀校時曾問過一間英中老師, 改 334 後學校夠班房否?  老師答不足夠, 將來才作打萛.  又參觀過一間英中課室, 可能每班 四十二三人, 最後拍牆一列為一字長蛇陣, 即每位學生左右都相連.  2016年殺校下我們會有過百間空置校舍, 不知如何處置.  

如取殺校, 只有頭幾十間名校得益, 大部分學校和學生受損.  但名校也會受損, 統一派位會有更多錯配.  芬蘭教育成功, 重點是減少學習差異, 使每一學生維持信心和學習動力.  香港教育花費大, 效應不彰, 就因政策往往有利精英, 越富越有, 越貧越貧, 差距拉遠, 大部分學生被打擊學習信心動力.

[ 本帖最後由 囝囝爸 於 10-11-17 02:15 編輯 ]
作者: WYmom    時間: 10-11-17 10:27

原帖由 囝囝爸 於 10-11-10 00:09 發表
教局公佈, 2009 至 2016 學年, 中一新生人數將大減 2.1萬人, 由 7.5 萬人跌至 5.4 萬人.

即現時 band 1,2,3 生各有 2.5 萬人. 到 2016年 band 1,2,3 生各有 1.8 萬人.  

如殺校而不縮班或推行小班, 被殺的當然是 b ...


I think most parents want only "band 3" schools to close, so just let those unwelcomed schools "die", gradually the banding of the remaining schools will be adjusted naturally.  The natural way of reduction is usually more acceptable.
作者: Sumyeema1    時間: 10-11-17 10:59

所言正是。

相信一般的家長都希望傳統 Band 1 頭的學校保持大班教學 + 班數不變。

Band 2 + Band 3 頭的學校可以改為小班教學, 令程度不太好的同學有機會享受多些資源, 希望他們可以有進步空間。

實在沒有學生願意讀的學校應該 Close, 但這樣一來,張文x 一定出來吵, 政府一定買他怕。

原帖由 ksnghk 於 10-11-16 22:55 發表

所以學生整體下降並不會產生錯配的情況!只是有一些中學會出現降級的情況.


因為 Band 1學生減少,Band 1學生會進入現時 Band 1 頭和 Band 1中的中學。餘下的 Band 1尾中學只能收取到 Band 2組別的學生,變成 Band 2 中學! Band 2 頭的中學應能維持為 Band 2 中學,但 Band 2 中 和 Band 2 尾中學就可能變成 Band 3 中學了!

至於現時 Band 3 中學就會被淘汰掉而已!

作者: davidmimi    時間: 10-11-17 12:49

前幾日睇"星期日檔案",如果實行縮班(5-1),其實每間學校都係要減11個教席,教師工作機會一樣會減少,唯一著數係校長,因為唔殺校,校長數目便沒有減少。

殺校會有"學生學校錯配現象",這個只是政府及教協的藉口,而且自相矛盾,當初由5 Band改為3 Band,目的是不要精英化,希望"差異共融",宜家名校及Band 1頭中學,都不介意收到Band 2學生,這個不是"差異共融"嗎?

其實縮班/小班,對名校及Band 1頭中學是有利無害的,因為對這些一級學校來講,是重質不重量,收少啲,質素自然好啲,家長自然更打崩頭入讀。
作者: WYmom    時間: 10-11-17 13:55     標題: 九華變相減班

From Oriental news today:

【本報訊】官立中學被迫減班惹來連串反擊!前天文台台長兼官中傳統名校英皇書院校友林超英昨再度「發功」,促請教育局將直資學校同樣納入自願減班方案。津貼中學方面,傳統名校九龍華仁書院擬使出「絕招」,建議下學年在維持五班中一的同時,每班削減九個學額,名義上是推行小班教學,實際上猶如變相自願減班,若建議落實,下學年該校中一學額將大減四分一,學童入讀機會亦相應大減,事件再惹來舊生不滿。

九龍華仁書院的建議書提到,校方希望改善教學環境,以及提升各科教師對學生的照顧,建議下學年起實施小班教學,中一每班人數由現時卅六人減至廿七人,但仍維持五班的班數;中二至中四各級則會由原來的五班分拆成六班,達至每班平均卅至卅三人小班教學。
有九龍華仁舊生表示,近日輾轉收到母校校長的建議書,建議下學年起,中一收生人數由現時五班共一百八十人減至一百卅五人,學額減幅達百分之廿五。
他批評有關計劃表面上是擴班,但只是將班級結構複雜化,即相等於「五減一」自願減班方案,該校舊生會曾要求與校方舉行研討會,副校長由本來承諾出席變為後來拒絕出席,令舊生會由諮詢機構淪為「知會機構」。
校方回應表示,現時一切仍然在諮詢階段,尚待召開舊生諮詢會,校方暫未決定會否參加自願減班方案,但認為現建議方案屬集合減班及小班的較佳方案。

受政府資助 應分擔困難另外,繼日前炮轟教育局迫令官中帶頭減班違反公義及卸責後,林超英昨向當局拋出自願減班之外的其他可行建議。
他在網誌撰文要求當局採取「自然減班」措施,並把直資學校納入自願減班方案,而非迫令歷史悠久、校風良好及成績優異的官中,「(直資學校)收了政府公帑津貼,就應該分擔香港教育制度碰到的困難,沒有理由置身事外」,他促請官員公開解釋無將直資納入方案的原因。
作者: hog.wash    時間: 10-11-17 14:23

原帖由 WYmom 於 10-11-17 13:55 發表
林超英昨再度「發功」,促請教育局將直資學校同樣納入自願減班方案。


若要公平,理應如此。但這樣一來,中產家長又要出來反對了。說到底,資助直資學校是回歸後政府政策唯一向中產階級傾斜的。

無論結果怎樣,政府總要保住多出來的教師的飯碗,否則孫公每天上班大概都要跟張文光糾纏一番。不過話說回來,聽說幼稚園學生又在回升了。
作者: 囝囝爸    時間: 10-11-17 14:42     標題: 兩位英皇校友對直資未有共識?

梁振英為英皇書院縮班痛心

【新報訊】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上周談諾貝爾和平獎的中國第一人何以不是已故領導人鄧小平的言論,惹來爭議。他昨日出席活動時被問及會否擔心影響其在市民心目中的印象,他簡單回應說「無」,又稱不會回應相關提問。

官中名校英皇書院面對教育局下令縮班,校友梁振英昨日出席教院講座後稱,現時要探討把英皇書院由官中轉為直資中學的可能性,各校友在幾年前曾經探討這方面的可能性,「如果我哋轉直資,少咗(縮班)頭痛,現時再談直資,有啲校友正在探討」。

梁振英強調,考慮轉直資首要條件是不影響基層學生就讀英皇書院的機會,故會在財政上有安排,但不解釋是哪些安排,僅稱會主動在教育局及校友之間斡旋,希望能解決問題。

英皇是西區重要教育資產

他提及很多英皇舊生很愛母校,若沒有母校的教育,也不能在社會上有今日的成就,母校一直是官校,收費低,師資好及校風好,更是西區很重要的教育資產,但教育局要求官中縮班,他與一班舊生都感心痛。

另外,梁振英在《香港高等教育及大學生何去何從》講座談到高等教育發展。他認為,大學生要廣闊視野,各高等教育課程及政策應配合國家及周邊國家發展需要,以及配合國家的「十二.五」規劃發展。

出席講座的中學老師提問時質疑,全港中學畢業的同齡學生中只有兩成進入大學,是比例偏低。梁認同對方說法,指政府開始發展私立大學,但仍是不足。
作者: cman_li    時間: 10-11-17 15:02

各自反思,提出見解,這就是現今教育所倡議。英皇的舊生早就朝這方向。
作者: Sumyeema1    時間: 10-11-17 15:06

現在是家長vs教協vs政府較力, 吵得來--->孫公已退休-->出生率上升,一切不變。
作者: Sherryko9    時間: 10-11-17 15:36

公有公有理,婆有婆有理,每個剛位當有不同見解,就算作為父母,又要睇你小朋友屬邊級(頭/中/尾),亦有不同意見.
講番公/津校轉直資,早前有個topic論及轉直資問題,鮮魚行校長唔贊成,認為學校變私有化,對低層辛辛學子唔公平,話說現在轉統公校(例:皇仁....)點解有甘好名聲,係有當年低下層學兄等建立,現在應回饋社會,直資尢如貴族化,就算有所謂奬學金,但又有幾多個"優秀"同學可以攞到呢?
大家又可以爭辯吓!
作者: judy    時間: 10-11-18 10:38

現在是家長vs教協vs政府較力, 吵得來--->孫公已退休-->出生率上升,一切不變。


政府同教協同坐一絛船。

家長,邊有人啋。嗰退休高官講句,仲有力過家長咁多個月來聲嘶力竭多多聲。
作者: YimhYimh    時間: 10-11-18 11:31

D學校
(如鮮魚行),他們根本不是target band 1 or rich student。他們對弱勢社群有幫助。




今年把他们减班一半, 明天就说他们收生不够, 要刹校。

在我心中, 他们绝对不比“南聖小”差. 他帮助弱势社群既理念变成他们既問題!?


原帖由 artroboy 於 10-11-8 15:33 發表
...點解佢地自己唔諗吓自己點解會比人殺校? 唔去檢討自己既問題, 反而要人幫佢解決. 枉為人師表

作者: judy    時間: 10-11-18 11:43

原帖由 YimhYimh 於 10-11-18 11:31 發表
有D學校
(如鮮魚行),他們根本不是target band 1 or rich student。他們對弱勢社群有幫助。



今年把他们减班一半, 明天就说他们收生不够, 要刹校。

在我心中, 他们绝对不比“南聖小”差. 他們帮助弱势社群既理念变成 ...


我相信,99%面對"殺校"的學校都會話佢地為帮助弱势社群而奮斗。但問題係好多弱势社群幾咁驚佢地為他們奮斗。
作者: 囝囝爸    時間: 10-11-18 12:54

教育政策家長從來弱勢, 教局強勢主導.  不過強勢家長多有其他國際校、直資、留學選擇.  弱勢的任人魚肉而已.

殺校從來不易.  看以前小學可知.  弱校被殺時都有不少救亡行動...  鮮魚行, 跑馬地寶覺?, 保良局合併救校等等, 教局要逐一應付和考慮.  如中學殺校近延續過百間,  背後有教會, 街坊, 校友, 行業等要求聲援, 有排煩.  縮班一次過安排, 學校互有牽連, 動以大局為重 , 當然容易理想.

從好的方面去想, 學生人數下降和縮班同步, 入好學校機會減少不多.  其實今年剛過去的升中派位, BK 家長滿意度為我多年少見, 學生減少已見影響.  如不縮班, 派位更愈來愈皆大歡喜.  不過殺校把程度相差大的學生再壓縮在兩個 banding 的學校多些, 學生和學校不知如何面對.  現在中學學生入大學率約為18%, 但學生人口下降, 明年升中的至2016升中的入大學率一路增加至 25%, 最為實際.

[ 本帖最後由 囝囝爸 於 10-11-18 13:02 編輯 ]
作者: Sumyeema1    時間: 10-11-18 14:13

原帖由 judy 於 10-11-18 11:43 發表

我相信,99%面對"殺校"的學校都會話佢地為帮助弱势社群而奮斗。但問題係好多弱势社群幾咁驚佢地為他們奮斗。


哩句笑 C 我。


家長,邊有人啋。嗰退休高官講句,仲有力過家長咁多個月來聲嘶力竭多多聲


哩句令我感到好無奈。

[ 本帖最後由 Sumyeema1 於 10-11-18 14:15 編輯 ]
作者: judy    時間: 10-11-18 17:08

[size=150%]教育局長[url=]孫明揚[/url]
表示,政府通過參加縮班中學的援助措施,首5年每年可獲25萬元的額外資助。



唔明點解縮咗班,反而要25萬元的額外資助。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0-11-18 18:05

原帖由 judy 於 10-11-18 17:08 發表
唔明點解縮咗班,反而要25萬元的額外資助。



作者: Tommy    時間: 10-11-18 19:21

原帖由 judy 於 10-11-18 17:08 發表



唔明點解縮咗班,反而要25萬元的額外資助。


名義上叫「自願」,實際上是用錢去賄賂。行賄的和受賄的卻可以厚顏無恥地說這是公義、這是為了教育。

怪事年年有,但我們的教育界裡竟然有這樣荒謬的事? 真係無話可說。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