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通識.說穿了》 [打印本頁]

作者: wbady    時間: 10-9-8 08:48     標題: 《通識.說穿了》

《通識.說穿了》     文:于飛

新高中通識科,從我與教育局製訂課程的人合作的經驗來看,起初教育局在教育改革上,希望迎合新時代知識普及與通才教育的大趨勢,一洗「填鴨」之弊;又因擬訂改革的人出身於歷史專業,深感學子掌握「多角度」批判思維的重要性,便朝此理想進發。


推行很快就遇上挫折,因為原初希望教導學子「分析方法」,盡九牛二虎之力希望避開一切「有指定內容、有公式、有標準答案」的教學嫌疑,卻發現學生難以掌握,因為享樂的青年文化難以逆轉,一般學生腦海「空空如也」,言之無物,試問如何分析?


及後一再修訂策略,終於還是在六個單元之中釐定了若干評審準則和學習內容,即使內部已有定案,他們深知準則不能具體公開,於是在通識的教學講座、和出版商的交流只能說得「玄之又玄」,對於不同單元的關鍵概念,強調他們是舉例解釋,希望學校與出版商靈活解讀,不要抱有作答「標準」的觀念。


這是無可厚非,因為通識教育面對這樣的矛盾:假如沒有任何標準,只是希望老師各施各法令學生既博學又懂思考,這樣只會造成「考評上的極端相對主義」,評卷的老師很容易用他的「思考」來壓倒學生的「獨立多元思考」,老師要博學多聞得來客觀持平,接納考生不同答案,談何容易,改卷亦甚為費時。


那麼有具體標準又如何?這無疑是理念上的自打嘴巴,因為很快教師為學生高分,自己升職,無所不用其極地傳授應試公式,其時只會「通識已死」。所以教育局內部即使有不同單元的具體教學概念和標準,對外必然要「抽象含糊化」,表現得「有即是無」。


所以,說穿了,還是有標準,甚至有較易取分的關鍵字和概念,學生只要運用得宜,分數自有保證。雖然暫時我看到不少學校的通識科主任自我感覺良好,力保職級,即使「盲猜靠估」,也必認為自己對新通識理解正確。

我深信,有耐性研究課程的教師們,很快就找出「不能說的秘密」,找出具體的分析關鍵字和結構,其時人人是通識補習天王,通識還是死路一條,不過為了我的學生,我還是盡早向他們說出這個考試秘密。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0-9-10 01:23

If liberal study based on continuous assessment and not examination, the outcome may be much better.
作者: wbady    時間: 10-9-10 09:08     標題: 回覆 2# ANChan59 的文章

通識是统一國民思相價值觀的科目,是對未來政務官、社會精英進行洗腦,順我者高分,逆我者低能,怎可能沒有測考呢?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0-9-10 09:33

原帖由 wbady 於 10-9-10 09:08 發表
通識是统一國民思相價值觀的科目,是對未來政務官、社會精英進行洗腦,順我者高分,逆我者低能,怎可能沒有測考呢?


In China, yes; in HK,I don't think so.

Not everyone aims at or capable for AO........

Say CA vs Examination - 70% : 30% is another alternative.
作者: judy    時間: 10-9-10 09:39

原帖由 wbady 於 10-9-10 09:08 發表
通識是统一國民思相價值觀的科目,是對未來政務官、社會精英進行洗腦,順我者高分,逆我者低能,怎可能沒有測考呢?


就我所知,政府在推行校本評核概念時,遇到最大阻力係教師。多嘢做咗之故也。
作者: wbady    時間: 10-9-10 10:48     標題: 回覆 4# ANChan59 的文章

其實一日未清楚( 能說的秘密 ),都好難證明佢唔係洗腦科目,或者我唸多咗啦!
作者: wbady    時間: 10-9-10 10:58     標題: 回覆 5# judy 的文章

當然啦,很多中學通識都係學校自定教材,無教科書,教師工作量大增,但又唔清楚測考準則,做咗好似無做,老師、學生通通唔識,自然反對啦!

聽講BPS有全級200人,有180人不合格,其他學校可想而知。
作者: judy    時間: 10-9-10 11:05

當然啦,很多中學通識都係學校自定教材,無教科書,教師工作量大增,但又唔清楚測考準則,做咗好似無做,老師、學生通通唔識


通通唔識都可以统一國民思相價值觀,對未來政務官、社會精英進行洗腦,奇怪。
作者: lindalowailing    時間: 10-9-10 11:17

原帖由 wbady 於 10-9-10 10:58 發表
當然啦,很多中學通識都係學校自定教材,無教科書,教師工作量大增,但又唔清楚測考準則,做咗好似無做,老師、學生通通唔識,自然反對啦!

聽講BPS有全級200人,有180人不合格,其他學校可想而知。 ...



是不是因為BPS係官校,所以要求特別高呢?
作者: wbady    時間: 10-9-10 11:27     標題: 回覆 8# judy 的文章

你未聽過世事未必盡如人意嗎?
作者: wbady    時間: 10-9-10 11:30     標題: 回覆 9# lindalowailing 的文章

唔清楚!只知係蕭若元個女讀BPS,係蕭若元自已講嘅。
作者: judy    時間: 10-9-10 11:44

原帖由 wbady 於 10-9-10 11:27 發表
你未聽過世事未必盡如人意嗎?


咁一係點呢?世事未必盡如人意係人都知,我估冇人講得出完美嘅通識教程。但係,一時又話老師學生通通唔識,一時又話通識科可以统一國民思相價值觀,對未來政務官、社會精英進行洗腦。

通通唔識嘅人,又點可以统一學生國民思相價值觀,對未來政務官、社會精英進行洗腦呢?
作者: wbady    時間: 10-9-10 11:51     標題: 回覆 12# judy 的文章

统一國民價值思想係政府意圖,想藉著通識這工具進行,但教師不懂使用這工具,當然未能如政府意啦!
作者: judy    時間: 10-9-10 12:03

原帖由 wbady 於 10-9-10 11:51 發表
统一國民價值思想係政府意圖,想藉著通識這工具進行,但教師不懂使用這工具,當然未能如政府意啦!


哦,咁好好彩,好彩教師通通唔識,如果唔係子女被洗腦了。

話時話,既然教師通通唔識,當然冇辦法完成政府的意途啦。咁政府又點通過考測,知道邊個洗得多,邊個洗得少呢?
作者: wbady    時間: 10-9-10 12:11     標題: 回覆 14# judy 的文章

教師統統唔識,只是概說,相信经若干時日,他們會探索出科目嘅本意,找出測考標準,便漸漸如政府意了,所以我說,在未明這( 不能說的秘密時,也許我唸多咗了。 )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0-9-10 13:57

My son study in a DSS school, they don't have LS in junior high, but they invite different speakers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 to make speeches and presentation during the assembly. Like Szeto Wah, Emily Lau, Regina Yip etc.

No matter senior or junior forms asked tough questions to challenge those speakers. They don't have formal "LS", but they practice that for years. I can see their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local news better than some adults.

My son did challenge Emily Lau on "post 80's" as a wrong label and eventually the protesters in different demonstrations are cross different age groups. Why label post-80's? She apologised and rephrased her comments.

He understands that public figure not always right and need guts to say sorry publicly........... (He has a better impression on Ms Lau). Participate some demonstrations without pay or treats to understand their rationales etc, not just from news and "commentators". That's "LS" not model answer or marking scheme.
作者: wbady    時間: 10-9-10 14:23     標題: 如果你是通識老師,你會給多少分?

A.以下是一位中四的學生,於此10分的新高中通識考試題目,只得1分。

3.  細閱以下取材自刊於2009年8月11日本地報章的報道:

政府將於年底進行2012年政制改革方案的諮詢。民主黨主席表示,雖然人大常委會已於2007年指出2012年將不會實行雙普選,該黨仍然堅持2012雙普選。但若政改方案清楚交代2017年行政長官普選和2020年立法會普選的方案,該黨會認真考慮和接受。而另一政黨社會民主連線則提出泛民主派「五區請辭方案」,建議泛民主派在五個地方選區各選一名立法會議員辭去職務,然後通過補選來一次變相的公民投票,讓選民決定是否支持2012雙普選,藉以向政府施壓。

(a) 參考以上資料及就你所知,你認同民主派透過「五區請辭方案」迫使中央政府讓步為香港在2012年實行行政長官和立法會雙普選?試加以解釋。(10分)

答:
我認為單靠「五區請辭方案」不能於2012年實行行政長官和立法會議員雙普選,但其後引申的效果有機會令中央讓步。

「五區請辭方案」是一個爭取廢除功能組別和實現雙普選的民主運動,是將「補選」賦予「公投」意義的運動。

當中的成與敗就是看市民對民主的渴求和反應。「五區請辭方案」給市民的意義就是讓市民可以以「票」發聲,實現出政府的權力由人民賦與的民主社會精神。
即是說市民可以以投票與否來表達自己的立場,更甚者,選出跟立場相同的議員來爭取社會的利益。

實例中,過去的「二十三條」立法失敗,亦是因為人民的反應,當時以破紀錄的一百萬(他應記錯,是50萬)人上街遊行,結果這次公民抗命十分成功,令中央收回該政策。

所以,如果人民的反應踴躍,絕對有可能令人央政府讓步,實現2012雙普選。

B.以下是同一題目,另一學生的作答,得到5分:

答:

參考以上資料及就我所知,我是不認同民主派透過「五區請辭方案」來迫使中央政府實行雙普選的。以下論述之。首先,我認為「五區請辭方案」只是一場政治表演。因為「五區請辭」不但浪費了1.5億的公帑,而且更是搞「港獨」的行為。由於根據基本法,香港是沒有明確的指示去讓香港進行普選。

而且,我認為香港只是中國的一部份,因此我們應該聽取中央所提供的方案,於2020才實行雙普選。

之後,這次「五區請辭」方案變相公投,不但支持率低,而且投票率也創下新低。這便說明了香港市民也不認同這次「五區請辭方案」。

總括而言,我認為「五區請辭方案」不僅是浪費公帑,而且更是一場過激的鬥爭。因此,我是極不認同這一次的「五區請辭方案」的。

**********************

看到以上對比後,各位又如何評價?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0-9-10 14:35

Both answers are fine to me.

The same marker for the two answers? If not, difficult to comment. If yes, the political correctness makes the difference and not purely the content and arguement. Any political affilication of the marker, any conflict of interest?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0-9-10 14:39

If my son stays in NSS stream, LS is my primary concern.

No matter how good you prepare, all depends on markers........ Diversity and uncertainty......
作者: wbady    時間: 10-9-10 14:40     標題: 回覆 18# ANChan59 的文章

可惜你不是評卷員。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0-9-10 15:23

原帖由 wbady 於 10-9-10 14:40 發表
可惜你不是評卷員。


Be honest, I can't survive as a high school teacher in HK.......... too liberal......

LS no definitely answer, just like debate. The marker can't have definitely answer before the marking. Follow the arguements of the students and how they draw the conclusion.
作者: judy    時間: 10-9-10 16:20

原帖由 wbady 於 10-9-10 14:23 發表
A.以下是一位中四的學生,於此10分的新高中通識考試題目,只得1分。

3.  細閱以下取材自刊於2009年8月11日本地報章的報道:

政府將於年底進行2012年政制改革方案的諮詢。民主黨主席表示,雖然人大常委會已於2007年指出2012 ...


wbady,

請問這段資料來源。
作者: wbady    時間: 10-9-10 16:44     標題: 回覆 22# judy 的文章

http://www.hkreporter.com/talks/thread-946161-1-6.html
作者: judy    時間: 10-9-10 16:53

原帖由 wbady 於 10-9-10 16:44 發表
http://www.hkreporter.com/talks/thread-946161-1-6.html


wbady,

多謝連結,但都係䏲唔到出處。
作者: wbady    時間: 10-9-10 17:18     標題: 回覆 24# judy 的文章

無論議題是否真假,學校老師的評分標準,未必就是官方標準,還是要等待第一屆文憑試,通識科的官方答案才可定論。
作者: wbady    時間: 10-9-13 14:25     標題: 首批新學制中四生 指補習通識成效低

【明報專訊】小組的調查發現,新學制首批中四學生普遍認為補習通識科成效不大,對於通識科補習班的效用的的評分,10分滿分只得4分,受訪的731中,補習通識科只得25人。不過,記者昨日到大型補習社觀察發現,部分新開班的通識課程學位爆滿,由於是新課程,不少大型補習社在暑假期間先舉辦免費試堂。

學生:只教技巧欠多角度

就讀中五的陸同學去年有報讀補習社的通識班,但後來發現補習社「教來教去只是技巧」,對訓練多角度思維無甚幫助,最終補習了一個月便放棄,但她表示,隨公開試逼近,不排除會再次報讀,增加考試信心。青年義工小組認為,現時報讀通識科非盛行,但隨著第一屆文憑試明年展開,以及補習社新學年加大力度宣傳,相信未來會有較多人報讀。

通識教師聯會主席張銳輝提醒學生,報讀時要了解自己需要,他曾參考過大型補習社通識課程內容,認為只屬一般,「課程雖然有助學生加強分析或答題技巧,但未能幫助學生分析社會時事,並在作答時把知識靈活運用」。
作者: TWMa    時間: 10-9-14 13:27

原帖由 wbady 於 10-9-10 14:23 發表
A.以下是一位中四的學生,於此10分的新高中通識考試題目,只得1分。

3.  細閱以下取材自刊於2009年8月11日本地報章的報道:

政府將於年底進行2012年政制改革方案的諮詢。民主黨主席表示,雖然人大常委會已於2007年指出2012 ...


這是一間中學通識科的試題?
這間中學是一間 "愛國" 學校?
作者: KWT    時間: 10-9-14 14:28

最慘是中英數通4科合格才可算有資格入讀大學.看完2篇學生答案,簡直無所適從.才一分,五分,十分怎麼拿?
作者: cocomints    時間: 10-9-14 14:35

原帖由 KWT 於 10-9-14 14:28 發表
最慘是中英數通4科合格才可算有資格入讀大學.看完2篇學生答案,簡直無所適從.才一分,五分,十分怎麼拿?


Totally agree.  萬一肥左通識, 其他科科5**都冇用, 連大學入場券都冇.
作者: wbady    時間: 10-9-14 14:40     標題: 通識文化,走火入魔

我大學時閱讀傾向「博」是出於好奇心,壓根兒是希望從博到「專」,因為當時大學普遍還未懂欣賞博的智慧,而欣賞專的深沉,想不到今天人人求「博」,如此著魔。

早在新高中通識未落實前,教育界已憂心重重,固然知道有人羨慕中大通識教育的成功,希望淺化試在中學推行,當時評論新制的人很清楚中大的成功,在於大學領域不乏博學學者,一切容易;中學無論如何淺化也化不到,不然就是化到不倫不類,變相記誦廣泛的基礎知識。


其實大學通識的成功還在於心理層面,剛升大學的學子們,意氣風發,有充足自信克服感覺深奧的學問;是故大學通識教育,可以將西方的博雅教育和中國人文精神等內涵,直接傳授學生,當中亦不乏哲學思辯,廣泛得來又專攻分析。


中學教育的通識又怎樣?就是不能直接講理論,要在基礎知識與文化之中,透過練習掌握一些思考工具;而閱讀的層面也有具體範疇,即使不說教科書的界線,也絕非大學界的「無涯」學海。


現在坊間流行講「通識」,其實是將大眾通識、大學通識、各類零碎的專技知識、冷知識通通當作「中學通識」學習來談,傳媒愈談愈濶,家長、老師愈聽愈慌,形成一股巨大壓力。


這種趨勢再積累下去,必然「走火入魔」,殊不知中學通識根本的理念就不是「甚麼都學一點」,而是就指定範疇的貫通,將所學嘗試作系統分析;假如將來提及到曹操墓的新聞還不夠,更要知道曹操的生平和功績,要「知得愈多愈好」,那麼這是硬輸入而失卻了通識的精神。


舉例說,中學通識分單元,有設限,如「當代中國」要留意「當代」這個時限,不要強迫學生通古今中國歷史一樣,閒來甚麼都讓他們「識」;漢唐說一點,宋明講一些。


當代中國篇劈頭起首就集中講1978年起的改革放開,要追要濶,至多追溯清末或五四時期的深遠影響,再前就不知從何說起,這才是中學通識教育,不要因「大人們」的知識喜好和傳媒的賺錢取向,就將無涯的壓力源源送到學子們的肩膀上,喘不過氣來。

看來,要中學生們學好通識,舒緩壓力,也要從心理層面好好整理,大人們不要談得走火入魔,青年人亦讀得心安。

于飛

二零一零年九月八日
作者: judy    時間: 10-9-14 16:09

原帖由 TWMa 於 10-9-14 13:27 發表
這是一間中學通識科的試題?
這間中學是一間 "愛國" 學校?


所以我咪猛問出處,問是否是有心人做出嘅虛假命題。如果是作出來嘅,又怎能証明啲咩?
作者: wbady    時間: 10-9-14 17:39     標題: 回覆 31# judy 的文章

如果網上討論所有命題都需根據,相信很多討論都不能成立,我巳給妳連結,若有求真精神,怎不去那處問發文者呢?

妳曾稱妳嘅阿大識得五個十A生,這樣的話出於妳口,妳有求真精神?

奇怪!
作者: judy    時間: 10-9-14 18:07

原帖由 wbady 於 10-9-14 17:39 發表
如果網上討論所有命題都需根據,相信很多討論都不能成立,我巳給妳連結,若有求真精神,怎不去那處問發文者呢?

妳曾稱妳嘅阿大識得五個十A生,這樣的話出於妳口,妳有求真精神?

奇怪! ...


真珠都冇咁真。
作者: wbady    時間: 10-9-14 18:15     標題: 回覆 33# judy 的文章

咁係边间學校,边個學生呀?
作者: judy    時間: 10-9-14 18:46

原帖由 wbady 於 10-9-14 18:15 發表
咁係边间學校,边個學生呀?


唔同你講。

wbady,我問問題嘅出處,並不是針對你。我想,懂問問題,唔会輕易被人呃,而正是通識科的真粹之一。

在這里,我見你說,"通識是统一國民思相價值觀的科目,是對未來政務官、社會精英進行洗腦,順我者高分,逆我者低能"的科目,而你作出這樣的指控,不提出証明,而是以"其實一日未清楚(能說的秘密 ),都好難證明佢唔係洗腦科目"來辯護。一口咬定,這不是香港人一向貫用之文明手法。一向以來,我們会說,提出指控可以,請出示証据。而不是提出指控,然後叫對方找出反証根据。

如果你提到的例子,出自官方的範例,大概可作為佐証。這是我追問出處之原因。

如果連追問出處咁根本都唔做,而随瑤言起哄,咁又何須讀通識呢?
作者: wbady    時間: 10-9-14 19:34     標題: 回覆 35# judy 的文章

我反問妳,並是針對妳,是要妳體會一吓,是每一件事都可找到來源,試問若公開是那間學校,對學生構成甚麽壓力?

官方也話今年最多只有四個+A生啦!(一间學校),我都冇興趣聽妳解說。

政治係通識其中之一,有這類題目,有這種學校,這種評分有何出奇?重点這是否官方標準,起哄又如何,難道要真的成為官方標準再抗議?

事實上這類問題的對口單位應是教肓局而不是發文者,若有求真精神,應拿問題去詢問教育局的答題標準。

香港若冇言論自由,學通識有何用。
作者: KWT    時間: 10-9-14 22:26

事實上有些中學的確有代表性.因為出題目都是那一撮的老師,雖不中亦會有個範圍,不至茫無頭緒.
作者: Tommy    時間: 10-9-15 00:56

看過兩份答案,我覺得A同學比B同學更有「潛質」做政務官。

A同學的答文沒有清晰的立場。題目問同學「是否認同一個『政治行動』?」A同學雖然對「五區請辭方案」非常了解,但他卻沒有清楚交代「是否認同」這個政治行動。他只是解釋了行動的意義,並詳細說明了行動的客觀後果,並以「反二十三條」為舉証,指出行動可能帶出的好處。

A同學其實非常有政治智慧,由始至終他的「政治立場」非常曖昧。由於他沒有正面回應問題,假如我是評卷員,我也不會給他高分,但是否只給他一分,便要看教育局的Marking Scheme了。

反觀B同學,他旗幟鮮明地「不認同」這個政治行動,並清晰地以幾個論點支持他的立場,作為評卷員我都會比B同學較高分數。不過在現實世界裡,如果B同學真的那麼有主見和個性,他或者可以做政治人物,但在政府架構裡都幾難做到高級政務官。
作者: wbady    時間: 10-9-15 07:47     標題: 回覆 38# Tommy 的文章

發文者的意見:

我們理解一個題目,除了直接使用關鍵字,是可以從「語意」上加以推論。
這題目將「五區請辭方案」(迫使 亦即:「能」迫使) 「中央政府讓步而言,去問「認同與否」,

當中前後是有緊密的關聯,並非單單空泛地認不認同「五區請辭方案」。

所以,你既可以直接安全地用「認同」或「不認同」等字眼去表達立場;
而從語意上,答方案 (能 / 不能) 迫使中央讓步,經已有立場上的推論。

再者,即使依你的意見,要有「認同」的關鍵字,在內容如此緊密相關的情況下,未能點出字眼,只能算是立場含糊,而不能算是「離題」,扣分的準則是不同的。

請再思考。
作者: BookloverJ    時間: 10-9-15 08: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Tommy    時間: 10-9-15 09:32     標題: 回覆 40# wbady 的文章

Wbaby,

您的回跟于飛先生的一樣,您是否就是于飛先生?

我明白您的說明,亦曾經思考過您的觀點。A同學的答案沒有離題,只是可能未觸及問題的核心,我說「可能」是因為問題本身都幾「無稄兩可」。

首先,同學要搞清楚問題是問:

「是否認同一個行動?」

抑或是問:

「是否認同一個行動能帶出xxxx的效果?」

如果問題是前者,A同學的答案不應該獲得高分數;如果問題是後者,他的答案非常好,值得給予高分。

我對問題的理解是「是否認同一個行動?」當然我也可能解錯題,只有出題目的老師最清楚他在問甚麼。

我是一個不太注重分數但注重成效的家長,假如我是老師,假如我給學生「一分」而他能學得更多,我會給他「一分」;到他有所進步,表現得出更出色的時侯,我便會給他十分。

Tommy
作者: wbady    時間: 10-9-15 09:51     標題: 回覆 41# BookloverJ 的文章

通識答題就是要有立埸,出現兩極現象是很普遍的,你不喜此論題,大可不必回覆,無需損害參與者之興致。
作者: BookloverJ    時間: 10-9-15 10: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wbady    時間: 10-9-15 10:12     標題: 回覆 42# Tommy 的文章

我不是于飛先生,我只是同意他對通識之看法,我是家長,也担心通識會影响小女將來升學,相信BK家長也與我一樣,故特意轉貼于飛先生文章,以增各BK家長之認識。

我相信考通識要尋找關鍵字和立場鮮明是很重要的,其次オ是推論的合理性。此所以是B學生高分過A學生之原因,這是小的意見。

很高興聽到有一位不求分數的家長,但你很難知道給學生一分是激發他還是將他擊倒。
作者: wbady    時間: 10-9-15 10:16     標題: 回覆 44# BookloverJ 的文章

妳一路糾纒下去對討論有益嗎?

希望版主能作一点回應!謝謝!
作者: BookloverJ    時間: 10-9-15 10: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Tommy    時間: 10-9-15 10:29

原帖由 wbady 於 10-9-15 10:12 發表
很高興聽到有一位不求分數的家長,但你很難知道給學生一分是激發他還是將他擊倒。


您說得好,就正如奧運的跳水和體操比賽項目,比六分和比十分的裁判,都需要好大的勇氣和要承受壓力。

給予學生「一分」,這是一個很強烈的訊息,該老師一定要給予學生適當的跟進,使他明白為何答案只值一分,而唔係比完分數就收工。
作者: wbady    時間: 10-9-15 10:32     標題: 回覆 47# BookloverJ 的文章

估吾到在此討論通識,也落得如此對立收場,若版主同意妳的說法,小的便不會在此發文,希望版主表態,謝謝!
作者: wbady    時間: 10-9-15 10:39     標題: 回覆 48# Tommy 的文章

同意!

你正好說出現今教育的弊病,用分數來激發學生而不是分等級,但這樣的老師,能有幾人?
作者: judy    時間: 10-9-15 10:48

原帖由 wbady 於 10-9-15 09:51 發表
通識答題就是要有立埸,出現兩極現象是很普遍的,你不喜此論題,大可不必回覆,無需損害參與者之興致。


香港有言論自由的。

有言論自由,學了通識,最少會怀疑來論之真假,打好個底,不會随謠言起舞。冇言論自由,學了通識,最少精明啲,统治者想當你傻仔舞時都会三思。

事實上這類問題的對口單位應是教肓局而不是發文者,若有求真精神,應拿問題去詢問教育局的答題標準。


有趣,文章是你發的,你是不是想人們看完不知是不是老作的文章,不問文章之出處。而信以為真,而去問教育局相關的問題呢?
作者: wbady    時間: 10-9-15 10:56     標題: 回覆 51# judy 的文章

妳要糾纏我冇辦法,還是看看版主表態吧!

如果版主同意妳的說法,我便不在此發言OK?
作者: judy    時間: 10-9-15 11:02

妳要糾纏我冇辦法,還是看看版主表態吧!
如果版主同意妳的說法,我便不在此發言OK?


係唔係版主同意妳的看法,你嘅邏輯就冇問題呢?咁又何需學通識呢?

OK!我最唔仲意糾纏嘅,byebye!
作者: wbady    時間: 10-9-15 11:13     標題: 回覆 53# judy 的文章

相信並不是懂邏輯才可以在此發言啩,我認我不懂邏輯,ok。如果版主因這樣禁我發文,小的願接受。
作者: BookloverJ    時間: 10-9-15 11: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wbady    時間: 10-9-15 11:40     標題: 回覆 55# BookloverJ 的文章

其實我想舉報妳,但吾知点解無法登入,唯有在版面要求版主現身,佢吾出現,我都無辦法架,不如妳另開新題目,反對我啦!我吾會同妳糾纏架。
作者: TWMa    時間: 10-9-15 12:47


原帖由 wbady 於 10-9-15 11:40 發表
其實我想舉報妳,但吾知点解無法登入,唯有在版面要求版主現身,佢吾出現,我都無辦法架,不如妳另開新題目,反對我啦!我吾會同妳糾纏架。


舉報? 有趣有趣.

犯了什麼版規? 是粗言穢語? 是無理謾罵? 還是僅因質疑閣下提出的言論/命題無根據?

這份“考卷”是否可代表未來通識科的命題方向和評分標準, 在不知“考卷”的真偽、出處之下, 要言《通識.說穿了》... 甚至得出“通識是统一國民思相價值觀的科目,是對未來政務官、社會精英進行洗腦,順我者高分,逆我者低能”的結論, 還要大家思考、討論, 豈不可笑?


通識, 說穿了... 希望學子不要死讀書、讀死書, 要懂思考、有批判能力, 對學子的未來下了良好的願景. 但在分數主導升學的情況下, 的確會令學校及家長擔心評分準則為何?


用家長的憂心在 Forum 出 Topic, 又不能證是否危言聳聽, 是否政治化, 有人提出質疑, 即斥以 "糾纏", 動輒要版主出面, 假民主, 真極權份子也.




作者: Tommy    時間: 10-9-15 13:13

成日都係我一出現就亂晒大龍,跟住就Topic end.

Sorry!
作者: dad1234    時間: 10-9-15 13:32

請尊重知識產權,來文請說明文章出處
作者: wbady    時間: 10-9-15 14:14     標題: 回覆 57# TWMa 的文章

舉報原因係基於糾纏,何謂糾纒,就是對於一些無理的發問,感到煩悶,無興趣作答的感覺。
指控可歸納幾点:首先是貼文無來源,就算有連結也繼續指控,試問在討論區內的發言有那個是真確的來源,我甚至乎怀疑judy.booklover j及妳是同一個人。過.去少家長也將其它網站的文章帶至bk討論,難道因我的言論激而準發言;
教壞家長,我的言論無邏輯. 過激. 無來源能教壞bk家長嗎?妳當bk家長是甚麽人,要在妳們指導之下看文章。
假若bk是私人club,不用提我也會離去, 就看版主决定吧。
作者: wbady    時間: 10-9-15 14:21     標題: 回覆 58# Tommy 的文章

無需sorry,因覆我的問題而令你有sorry的感覺,是我不好才對,希望我D無來源.無邏輯.過激的言論無影響你就好了。
作者: wbady    時間: 10-9-16 11:03     標題: 讀書思考方法

資料來源:于飛老師

方法可以簡單,至怕你經常忽視
讀書除了勤力以外也有基本功?
未懂思考方法不算叻?科科也用得上?
良好的學習和思考習慣,不外乎留意知識(學科)的「根據性」和「合理性」
得此二道,必能妙學妙用
根據性
絕大部份的知識由來已久,自有其根據和準則,不能「胡思亂想」就上場考試。
死記笨…… 背誦卻不表示笨……
「背誦」 不等於 「死記」
並不是所有科目都強調背誦
但適當的背誦,更顯示你在學科作答時有根有據,是你「有料」的開始,戒掉抱有「亂吹拿高分」的思維陷阱。
查考是聰明的開始?
字典、課外參考書,即使令你討厭,卻能令你對不同事物有更多認識、更深印象、更有根據,增加「聯想」,而不是「亂想」;令你作答時更有說服力。
只懂「吹水」,稱不上聰明
無論你身邊的朋友、同學可能都口齒伶俐,但思想、說話若沒有充足的根據性,言之無物、空口白說,也稱不上聰明。
合理性
無論文、理、商科,無論任何評審準則,不少科目不過強調二字:「合理」。
要思考及作答合理,有三步曲:
第一步:弄清文字或符號的意思
文科多以文字表示推理和思想
商、理科則多以符號表示推理
很多同學誤以為自己笨,其實是沒耐性弄清關鍵字眼和符號推理的準確意思。
意即:「乜都唔知,思考咩都無用」
第二步:了解各科的分析方法
每一學科,背後不是無中生有,除了有根有據,也有相關的「分析步驟」和「因果關係」以支持其合理性,先了解,後思考。
第三步:有方法,亦要多用多思考
知識除了通得過你的「理性」,也要發揮它的「可能性」,合理的思考,不等於機械化、背公式就可以,還要追想「套用」在不同地方、轉化和構想不同可能性。
執著於預測來年試題,是技法;學習思考方法,才是心法
人,往往把簡單而珍貴的道理忽視
放下自我,立即勤學
作者: edea    時間: 10-9-16 14:31

原帖由 wbady 於 10-9-15 14:14 發表
舉報原因係基於糾纏,何謂糾纒,就是對於一些無理的發問,感到煩悶,無興趣作答的感覺。
指控可歸納幾点:首先是貼文無來源,就算有連結也繼續指控,試問在討論區內的發言有那個是真確的來源,我甚至乎怀疑judy.booklover j及妳是同 ...


1)不能理解妳意思, 如果你無法登入又如何能在此回應呢?
2)沒有証據証明judy, bookloverj 及twma是同一人.
3)暫時未見有會員違反版規, 版主沒有必要作出介入.

謝謝.

edea
作者: wbady    時間: 10-9-17 10:17     標題: 回覆 63# edea 的文章

首先感謝版主回應!

1)我也不明白,只知在舉報這icon上有一交义,當click入時便會話仍未登入。

2)我是有合理壞疑的:首先三人均無視辯論之整體性,我曾說一但公開學校之名稱,會對學生構成怎樣的壓力?三人從不考慮此点。事實上報章新聞,為保護資料提供者,往往隱瞞消息來源,目的只是引起社會関注,難道這些新聞就不能拿到bk討論。其次,富貴不驕人前,如錦衣夜行,我明白這是中國人之習性,judy曾話啊大都識5個十A生,事實上今年一间學校最多只有4個十A生,她說大了,還是另有隱衷,本人不便問也理解,她寬巳嚴人,我亦可理解,為何後來者都這樣針對本人呢?

其次在時间上:本topic人流浠少,在兩三個小時內出現兩位針對本人言論之網民,無不令我懷疑。

第三:從語氣上一次比一次嚴勵,這可能是新加入者之語調,而我的回應根本是當她們是同一人。

最後,亦是最奇怪,在最嚴勵的指控下,我反駁她們可能是同一人,她們竟寬恕我,不再糾纒。

上述是小的分析,版主不身處其中,自難感受,我亦理解,而且這只是分析,並無實據,僅作解釋為何我認為她們是三為一體而矣。

3)感謝版主仍繼續讓我這無邏輯,無來源及過激之人在此發言。
作者: TWMa    時間: 10-9-17 11:55

我曾說一但公開學校之名稱,會對學生構成怎樣的壓力?三人從不考慮此点。事實上報章新聞,為保護資料提供者,往往隱瞞消息來源,目的只是引起社會関注,難道這些新聞就不能拿到bk討論。

閣下所謂的 "報章新聞" 原來是 "香港人網"? 可有公信力?
網上造假以便達成某種意圖的所謂 "資料" 比比皆是, 就憑那幾條 Link 要說是香港中四生的手筆, 以我對現今香港中學生的了解, 我也不相信.
敢在 Forum 開 Topic, 不是一早預了有不同的意見或準備接受質疑嗎? Tommy 不質疑你的目的和來源, 認真的講他的看法, 可惜 "唔啱聽", 因為不跟閣下起舞, 政治化教改問題, 閣下就要人 "再思考".
想洗腦、統一 BK 家長思想的, 似乎是閣下吧.

富貴不驕人前,如錦衣夜行,我明白這是中國人之習性,judy 曾話啊大都識5個十A生,事實上今年一间學校最多只有4個十A生,她說大了,還是另有隱衷,本人不便問也理解。

閣下井底, 就不要自暴其短了.

亦是最奇怪,在最嚴勵的指控下,我反駁她們可能是同一人,她們竟寬恕我,不再糾纒。

你上 BK 的日子短, 所以不能怪你無知, 以前可是常和 Judy 及一班家長華山論劍的.
我人比較懶, 現在少開口, 加上"論劍" 時我挑人, 比劃兩下, 就知是否需 "慳返啖氣", 我不喜歡自降格調.

感謝版主仍繼續讓我這無邏輯,無來源及過激之人在此發言。

還是那句: 不能怪你無知.
BK 是個重言論自由的地方, 只要不粗言穢言, 無理謾罵, 講話有沒邏輯或根據是不理的.
因為沒邏輯或根據的言論, 自有人提出質疑, 加以反駁, BK 好多醒家長的.
作者: wbady    時間: 10-9-17 12:31     標題: 回覆 65# TWMa 的文章

"香港人網"? 可有公信力?......前討論並無提及此点,無從伸論。

tommy的回覆及感受可否由他自巳解說?

閣下井底, 就不要自暴其短了......面對問題便以此作結,果然好理據!

以前可是常和 Judy 及一班家長華山論劍的......既已到此境界,希望以後不要降格了。

不能怪你無知. .........人身攻擊的謬誤
即一個理論因為是由某人提出而被否定,而非因為存在與之相違背的證據或者沒有充分的證據支持而遭否定。

最後送給妳一條link http://philosophy.hku.hk/think/chi/fallacy-list.php

希望真的不要再降格了。
作者: mamafufu    時間: 10-9-17 15:24     標題: 回覆 44# BookloverJ 的文章

英美國家都有類似ls的科目,佢地只係要求學生識得分析問題,清楚講出自己的論點並詳細解釋,無論論點幾荒謬(非社會主流意見),只要合理及有論據支持,都可以好高分。

反觀香港,**所有**高中ls課本都有教師用書,書內一定有正反方各一的model answers ,如果學生的答案非model answers 內的論點,大部分老師都唔會俾好高分。

講番呢兩篇學生作文,wbady已經俾出網址,該網址亦有呢兩篇文的影印本可觀看(但沒有校名)。我相信佢作為網友的舉證責任已完成。

當然由於沒有校名,其他人可以質疑呢兩篇文章的可信性,但wbady冇必要亦冇能力提出證據,去證明這兩篇文章是100%真確。

**是否相信這兩篇文章是否真的出自學校改卷老師之手,應由各網友自行判斷**

我自己的意見,呢兩篇有可能係真的,但不肯定。
即使是真的,**現時**只會有少數通識老師咁改卷。


而家我見到既係,有人一口咬定呢兩篇
**明明係弄虚作假既文章**,
然後指責wbady:
**樓主請勿將D揑造既問題, 揑造既答案, 揑造既比分準則攞出當成真咁大做文章**

呢d邏輯,真係令人大開眼界,相信佢地d子女ls一定攞5**。
作者: judy    時間: 10-9-17 16:10

judy曾話啊大都識5個十A生,事實上今年一间學校最多只有4個十A生,她說大了,還是另有隱衷,本人不便問也理解,她寬巳嚴人,我亦可理解,為何後來者都這樣針對本人呢?


首先,阿大何此識5個十A生,阿大可能識十幾ニ十個,有的阿大識佢,人地唔識佢之嘛?我係話阿大有5個十A同學。有5個十A同學不等於識5個十A生,請凊楚此點,別作得就作,搞到阿大好似好大鄉里咁。

別一方面,就算你拉我落水又有何用?周身屎嘅人,以糞沾人,本身難道香了?
作者: wbady    時間: 10-9-17 17:43     標題: 回覆 68# judy 的文章

屎屎尿尿都出來了,降格如此,不忍睟睹!

[ 本帖最後由 wbady 於 10-9-17 17:48 編輯 ]
作者: moon_bb    時間: 10-11-7 13: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