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唔知大家有冇睇鏗鏘集 [打印本頁]
作者: 彩陶 時間: 10-3-22 22:38 標題: 唔知大家有冇睇鏗鏘集
http://www.rthk.org.hk/special/hkconnection/edu.htm
作者: bugsmum 時間: 10-3-23 00:18
我有看!也很同意節目中的Daddy講:let children take their responsiblity and study by themselves, 但香港的教育制度求學是分數的,分數越高,選擇好學校就越有利。So my child couldn't get a higher mark when comparing with others. 我也很無奈!
作者: sumyee 時間: 10-3-23 12:17
佢係bk papa
作者: lkma 時間: 10-3-23 14:27
只係一個典型中產嘅教育理念,佢個女可以學樂器,有補習,最後仲伸請直資學校,對一般家庭而言,是不能實現的理想,無甚參考價值。我唸佢個女讀大學都會好大機會去外國添,家庭支援力量大,甚麼理念都無問題啦。
[ 本帖最後由 lkma 於 10-3-23 14:58 編輯 ]
作者: 天瑜 時間: 10-3-23 15: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lkma 時間: 10-3-23 16:06
原帖由 天瑜 於 10-3-23 15:42 發表 
DO NOT AGREE!
如果佢係一個非常依賴的學生,俾佢家財萬貫都唔可以取完DEGREE 返HK啦!
補充: 直資學校不一定昂貴的,所有學生都有權申請獎學金及資助額(會根據家庭收入而劃分: 全免/半費/1/4 不等)
...
我係話佢嘅教育理念無問題,當然可以訓練不大依賴的女兒完成學業啦。我主要話這不是普通家庭所能參考,因背後無金錢力量等待女兒學懂自动自覺。
直資有平有貴又有資助額我知。問題係因為入吾到名校オ選擇直資,他更本無須考慮金錢問題,這也是非一般家庭的想法,當然所謂一般家庭是指我生活所及的草根家庭,或者,這就是我和你看法的不同之處。
作者: 天瑜 時間: 10-3-23 16: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lkma 時間: 10-3-23 23:17
原帖由 天瑜 於 10-3-23 16:42 發表 
公共屋村都算是基層,如有需要,他們死慳都會讓其子女學樂器及補習,去公共圖書館借書等。只要家長有時間灌輸正確GE價值觀,應該OK GE! (問題是家長有冇時間及心思!)
QUOTED FROM lkma
問題係因為入吾到名校オ選擇直資,他 ...
我想講嘅係一般基層吾會喺個仔未懂得自動自覺就比佢哋學琴呀、補習呀,自動自覺温習、讀書是基層band1生的必需條件,食完飯要洗番自已碗筷、考試要温習、學懂處世待人等這是生活態度而不是教育目標,目標是要入大學。
我吾知你嘅價值觀係指Dセ嘢,但我相信基層家庭對教育的心思不會比中產少,而且較實際。
作者: princesserela 時間: 10-3-23 23:37 標題: 回覆 1# lkma 的文章
Support your point of view.:D
[ 本帖最後由 princesserela 於 10-3-23 23:41 編輯 ]
作者: Fion_Chan 時間: 10-3-23 23:55
原帖由 lkma 於 10-3-23 14:27 發表 
只係一個典型中產嘅教育理念,佢個女可以學樂器,有補習,最後仲伸請直資學校,對一般家庭而言,是不能實現的理想,無甚參考價值。我唸佢個女讀大學都會好大機會去外國添,家庭支援力量大,甚麼理念都無問題啦。 ...
我都認為你說得好到point,BK真有很多這類有"理念"既爸爸(係爸爸、唔係媽媽,會週圍說"理念"既媽媽好少)。
作者: ABC-DAD 時間: 10-3-24 03:42
啱啱睇左小小,真係睇唔到你地講緊嘅題目。不過又見唔到佢地關心囡囡功課已外嘅野,可能未睇完喇。無問下要唔要休息下、英文低分左可以鼓勵佢下次再做番好d囉,之前ok,今次失手啫,人人都試過嘅﹗有時唔使講野,笑下抱下佢就攪掂過骨架啦
作者: Heidi媽 時間: 10-3-24 07: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WYmom 時間: 10-3-24 08:56
For some more mature students, parents can let go earlier by P.4 or 5, students can be more independent and responsible for their own studies. These students usually can still achieve good results for promoting to secondary schools.
However, if the kids do not have the self-motivation and not mature enough to manage their studies all by themselves, parents will still need to monitor them at least upto P.6 to ensure that they can enter better secondary schools. It is the reality that secondary schools accept students mainly based on academic results. Even the girl in the RTHK program has to face this reality and has to consider some new DSS.
作者: CrabPincers 時間: 10-3-24 09:28
原帖由 lkma 於 10-3-23 23:17 發表 
我想講嘅係一般基層吾會喺個仔未懂得自動自覺就比佢哋學琴呀、補習呀,自動自覺温習、讀書是基層band1生的必需條件,食完飯要洗番自已碗筷、考試要温習、學懂處世待人等這是生活態度而不是教育目標,目標是要入大學。
...
我諗我係你口中所講既基層出身
我細細個住公村, 靠呀爸一份幾千元人工養一家5口
但細細個, 呀媽死慳死抵甘比我同家姐去學琴(小學開始學)
到我小四要repeat, 呀媽還幫我搵補習老師返屋企補習
我還好記得, 果時個補習老師同我講, 你媽咪好幸苦儲$ 黎比學費我, 所以你要好好讀好d 書
我果時係書未讀好, 已經有琴學, 我諗, 真係好看個家長的理念同埋點諗
p.s. 我媽小學畢業only
作者: judy 時間: 10-3-24 10:03
但香港的教育制度求學是分數的,分數越高,選擇好學校就越有利。
任何地方,教育制度都是求學是分數的,分數越高,選擇好學校當然越有利。
香港和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分數越高,越有優先權選学校。這才大劑。
因為此優先權的關係,令大部份父母不敢嘗試"求学不是求分數"。現在,好彩有直資学校,令到追求"求学不是求分數"教育真理的,可以放胆實踐,分數不高時,可向直資校申請:我子女雖然不能默書次次一百分,但他看很多很多書,参加很多活動,長遠對孩子有利,請收他吧。
總之,一日不癈除好学生選校優先權(banding 制度),大部份父母都只会追逐着默書測驗的短期目標。只会有少部分父母有遠大目標或家境良好的孩子,才能享受"求学不是求分數"的教育真義。
作者: lkma 時間: 10-3-24 10:10
原帖由 CrabPincers 於 10-3-24 09:28 發表 
我諗我係你口中所講既基層出身
我細細個住公村, 靠呀爸一份幾千元人工養一家5口
但細細個, 呀媽死慳死抵甘比我同家姐去學琴(小學開始學)
到我小四要repeat, 呀媽還幫我搵補習老師返屋企補習
我還好記得, 果時個 ...
其實每個基層生活都好吾同,我細個時亞爸根本就吾顧家,只靠母親教養,小學未畢業巳出來工作,幾年後讀夜校才完成學業,最後讀公開大學完成讀大學嘅心願。
我想表達嘅係自動自覺學習係由生活變化倍養而成,小孩子要學懂珍惜机會,就必須經歷錯敗,大量嘅物質背後支持,你會體會到媽咪背後嘅辛苦嗎?
我唔敢代表所有基層嘅教仔方式,我個仔吾自動自覺讀書、温習、我吾會比佢學琴,我會同佢講讀書係佢嘅責任,教養係我嘅責任,吾明可以揾補習,讀書係基本,學琴、學畫…….係興趣,我要佢學懂責任和珍借机會,到現在為止,佢無令我失望,是一個自信、自強、怏樂嘅基層band1生。
作者: 黃巴士 時間: 10-3-24 10:34
我都同意CHICHIP PAPA想法, 但當是自己囝囡&想到面對日後現實生活上, 我就無勇氣去TAKE依過RISK, 高小階段, 懂唔懂事之間, 等1個心智未全成熟的小朋友去自由發揮, 對我來說, 風險太大.
到中學, 他們有獨立思維後, 我反而會給予大空間&自由度高予他們.
又咁唸, 可能到時已經唔係我地家長用咩方法去管束?? 而係中學生自行自主, 唔受約束.
作者: 黃巴士 時間: 10-3-24 10:39
原帖由 lkma 於 10-3-24 10:10 發表 
其實每個基層生活都好吾同,我細個時亞爸根本就吾顧家,只靠母親教養,小學未畢業巳出來工作,幾年後讀夜校才完成學業,最後讀公開大學完成讀大學嘅心願。
我想表達嘅係自動自覺學習係由生活變化倍養而成,小孩子要學懂珍惜 ...
生活變化出來, 小朋友感受到都可有兩面: -
有些是因為基層生活而發奮, 有些又是因為咁開始放棄讀書下去.
作者: 黃巴士 時間: 10-3-24 10:55
原帖由 judy 於 10-3-24 10:03 發表 
任何地方,教育制度都是求學是分數的,分數越高,選擇好學校當然越有利。
香港和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分數越高,越有優先權選学校。這才大劑。
因為此優先權的關係,令大部份父母不敢嘗試"求学不是求分數"。現在,好彩有直資学校 ...
AGREED!!!
作者: lkma 時間: 10-3-24 11:02
原帖由 黃巴士 於 10-3-24 10:39 發表 
生活變化出來, 小朋友感受到都可有兩面: -
有些是因為基層生活而發奮, 有些又是因為咁開始放棄讀書下去.
其實每種方法、理念都會有正反後果,但父母愛子女之心是不變的,堅持原則,尋找原因,降底目標,多加體諒才是父母愛子女之行為表現,我吾相信有這樣父母的孩子會差得去邊。
作者: judy 時間: 10-3-24 11:13
其實每種方法、理念都會有正反後果,但父母愛子女之心是不變的,堅持原則,尋找原因,降底目標,多加體諒才是父母愛子女之行為表現,我吾相信有這樣父母的孩子會差得去邊。 ...
堅持原則:子女有法可依,知所進退。
尋找原因,降底目標,多加體諒:咁父母会長命啲。
作者: lkma 時間: 10-3-24 11:18
原帖由 judy 於 10-3-24 10:03 發表 
任何地方,教育制度都是求學是分數的,分數越高,選擇好學校當然越有利。
香港和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分數越高,越有優先權選学校。這才大劑。
因為此優先權的關係,令大部份父母不敢嘗試"求学不是求分數"。現在,好彩有直資学校 ...
求學不是求分數是教育真義?咁点解提出此口號嘅教育局又吾切實執行呢?未來文憑試除咗分五級之外仲有五星和五星星之分,這不是分數代表嗎?咁嘅口號都信,你都幾天真,咁會長命D嘅!
香港大部份直資都是這樣,求學不是來分數?可否舉些例子呢?
我唸極香港就只有那麽一间中學是求學不是求分數,伯裘書院,是出名的直資名校,學費只係幾佰,幾低讀,你會選嗎?
[ 本帖最後由 lkma 於 10-3-24 11:43 編輯 ]
作者: Skywan 時間: 10-3-24 11:21
lkma
我同意! 另現代大部份小朋友都無責任感, 有感源頭是: 佢地得來太易, 所以不懂珍惜。
CrabPincers:
請你不要价意, 只想講出我的睇法,貴家長(如年時己高即系60-70YRS,當年)有小學畢業程度己不算低了。
我意會"草根階層"是我這類上一代家長是無讀過書的文盲, 當年養活我們數條花骨龍只能做苦力的工作....連生活衣食都不足,如何能"死慳死抵"呢?
我的那几位姐姐哥哥是因為這样也未層受過教育, 佢地都好想為小朋友做些嘢, 奈何力有不抵,但正正是這样, 他們的小朋友系好懂事及有擔帶(現在就讀不同區的 BAND 1高中了)。
反觀我小朋友佢正正是現代版的小朋友, 不會自動自覺....及沒有什么責任感...
作者: samuel89 時間: 10-3-24 11:36
原帖由 黃巴士 於 10-3-24 10:34 發表 
我都同意CHICHIP PAPA想法, 但當是自己囝囡&想到面對日後現實生活上, 我就無勇氣去TAKE依過RISK, 高小階段, 懂唔懂事之間, 等1個心智未全成熟的小朋友去自由發揮, 對我來說, 風險太大.
到中學, 他們有獨立思維後, 我反而會給予大空間&自由度高予他們.
又咁唸, 可能到時已經唔係我地家長用咩方法去管束?? 而係中學生自行自主, 唔受約束.
到中學, 他們有獨立思維後, 我會給予大空間&自由度高予他們, 因為他們已經唔係我地家長用咩方法去管束?? 而係中學生自行自主, 唔受約束.....<---我阿仔升中一後,明顯已經開始有自己既一套思想....我亦都開始要他漸漸地唔需要再向我交代, 逐漸地學識向他自己交代....
作者: samuel89 時間: 10-3-24 11:54
原帖由 lkma 於 10-3-24 11:18 發表 
求學不是求分數是教育真義?咁点解提出此口號嘅教育局又吾切實執行呢?未來文憑試除咗分五級之外仲有五星和五星星之分,這不是分數代表嗎?香港大部份直資都是這樣,求學不是來分數?可否舉些例子呢? ...
求學不是求分數從來都只是句空廢口號....
其作用有:
1.) 給沒能力考高分的學生一個完美的藉口,用來批評教學制度, 令自己可超出制度,不用為自己不努力負責任...
2.) 給沒能力考高分的家長一個完美的藉口,用來批評教學制度, 令自己可以逃避子女未能考高分是教學制度的錯...
3.) 教育局推出呢句空廢口號, 正好可以安撫晒以上的學生及家長, 結果大家一齊不用再求分數,皆大歡喜...
作者: judy 時間: 10-3-24 12:01
有時看很多書的小朋友默書分末必及一個一本書也不看而全情準備默書的小朋友高,但前者一定学得多啲嘢。前者求学,後者求分數。求分數最極端的是如大陸的送礼、甚至獻身。不錯,得到高分,但求到学嗎?
而一般上,努力讀書,成積自然好。求学能求到分數的。
作者: samuel89 時間: 10-3-24 12:10 標題: 回覆 26# judy 的文章
默書從來只是總體成績的很少部分...
而一般上,努力讀書,成積自然好。求学能求到分數的。 <-----這句才是重點.....求不求到分數,應該先看一下自己有沒有過付出努力...
作者: judy 時間: 10-3-24 12:25
原帖由 judy 於 10-3-24 12:01 發表 
有時看很多書的小朋友默書分末必及一個一本書也不看而全情準備默書的小朋友高,但前者一定学得多啲嘢。前者求学,後者求分數。求分數最極端的是如大陸的送礼、甚至獻身。不錯,得到高分,但求到学嗎?
而一般上,努力讀書,成積 ...
再舉一例:
有一天去接阿ニ(打球)。教練和一男仔話:"下星期校際賽,我去看你"。男仔話:"唔去啦,因為跟住測驗,我要温習"。此男子是校隊主力,他缺席比賽,影响之大,可想而知。
不錯,這男了可能求得了高分。但責任感、榮譽感去了那里呢?這才是最重要的啊!送孩子上学,只為考取好成績咁簡單嗎?
作者: catcatmom 時間: 10-3-24 12:48
故事小朋友係讀私小, 不是直資. 睇佢家庭係中產之中較好一群. 對子女既教育可以"消" 曬好多, 對於一些基層既家庭讀到小6 攞著1張band2&3成績表, 真係唔知點算 ; 而中產就可以讀直資, 再去外國完成大學課程.
老實說對直資中小學來說, 如學校明知小朋友一入來,就有機會申請免學費, 佢地唔多想收(可能一級少量), 雖說政府要佢地預留一筆$, 比一些想讀直資又無能力交學費既小朋友, 但佢地多收了這群學生, 對學校來說都係一種負擔. 但是有些直資會讓一些好outstanding小朋友唔冼$讀,特別係運動好叻果批, 唔收佢地學費, 幫佢地攞獎鴉媽!
朋友都有試過報直資時候, 果位校務處員工指著佢既地址, 好認真地問佢, 你真係報這個地址(公屋)?
原帖由 天瑜 於 10-3-23 15:42 發表 
DO NOT AGREE!
如果佢係一個非常依賴的學生,俾佢家財萬貫都唔可以取完DEGREE 返HK啦!
補充: 直資學校不一定昂貴的,所有學生都有權申請獎學金及資助額(會根據家庭收入而劃分: 全免/半費/1/4 不等)
...
[ 本帖最後由 catcatmom 於 10-3-24 12:56 編輯 ]
作者: lkma 時間: 10-3-24 14:40
原帖由 judy 於 10-3-24 12:25 發表 
再舉一例:
有一天去接阿ニ(打球)。教練和一男仔話:"下星期校際賽,我去看你"。男仔話:"唔去啦,因為跟住測驗,我要温習"。此男子是校隊主力,他缺席比賽,影响之大,可想而知。
不錯,這男了可能求得了高分。但責任感、榮譽感去了 ...
原來中產嘅價值觀係咁,我哋草根只知飽暖足オ可知荣辱,成績、文憑在商業社會是很重要,它跟你一世,學校藍球隊嘅荣譽只係一時,何者輕重不難分辨。
原來讀書成績是次要責任,學校荣譽オ是最重要,反正有嗲娘福陰,當然以威威先行啦。
草根和中產真係生存係唔同嘅世界,連價值觀都不相同。
無話可說。
作者: samuel89 時間: 10-3-24 15:24
原帖由 lkma 於 10-3-24 14:40 發表 
原來中產嘅價值觀係咁,我哋草根只知飽暖足オ可知荣辱,成績、文憑在商業社會是很重要,它跟你一世,學校藍球隊嘅荣譽只係一時,何者輕重不難分辨。
原來讀書成績是次要責任,學校荣譽オ是最重要,反正有嗲娘福陰,當然以威威先行啦。
草根和中產真係生存係唔同嘅世界,連價值觀都不相同。
無話可說。
我剛剛一直都分唔清2者孰輕孰重...
原來個例子系關草根和中產既價值觀事..
thanks lkma !
作者: waic 時間: 10-3-24 15:34
若果我是那個男孩的父母, 我會十分安慰他懂得將學業放第一位.
作者: waic 時間: 10-3-24 16:13
記得我家姐個女讀中學時係學校泳隊嘅, 在校是女子 初級組連續3 年冠軍(f.1-f.3), 但到f.4因要開始準備會考,
因操練頻密影響溫習, 佢同我姐姐商議後決定退出泳隊專心讀書, 佢都好生性, 但得來她體育老師的泠嘲熱諷說"就算退出泳隊, 您嘅會考成績都唔會好得去邊啦!" 因為老師覺得佢沒有顧全大局, 係自私的表現, 但老師又何常唔係呢. 好彩佢eq高無理個老師講嘅野, 重更加覺得自己的決定是對的.最後以好險的成績入了恆商( 當年會考18 分就收).
我姐姐都話好彩, 當然亦要囡囡自己仕勤力. 回想如果成績因操練頻密而受影響, 最終學校會幫您上大學嗎?一切後悔已太遲.
作者: princesserela 時間: 10-3-24 16:44
其實唔係中產同草根的價值觀不同,係大家認知多左,識得去為小朋友想。我小時候也是住公屋,仲冇父母添,果時有好多小朋友玩,跟本就冇課外活動,冇宗援,好窮!只不過我婆婆話,做完功課就可以玩,而我做了,她也commit佢既promise。我想家庭教導係好重要,我婆婆唔識字,但佢時常講比心機讀書,不要負老師的心機,第日你可以養活自己。我想大家都係想自己的小朋友的路好行D而各出各法吧。
[ 本帖最後由 princesserela 於 10-3-24 16:53 編輯 ]
作者: lkma 時間: 10-3-24 17:45
原帖由 judy 於 10-3-24 12:01 發表 
有時看很多書的小朋友默書分末必及一個一本書也不看而全情準備默書的小朋友高,但前者一定学得多啲嘢。前者求学,後者求分數。求分數最極端的是如大陸的送礼、甚至獻身。不錯,得到高分,但求到学嗎?
而一般上,努力讀書,成積 ...
分數是知識嘅量化符號,不求分數,又如何客觀地分出高下呢?送礼、獻身是出貓,不是努力讀書求分數,請吾好偷換慨念。
社會資源有限,自然就有篩選制度,就會有分數存在。知識嘅量化、分數係最客觀,無可避免,吾係靠吹水就可以獲得認同。
教育嘅真義係學懂適應環境,自助助人。
高昆連光纎係セ都吾知啦,但係佢對人對事嘅態度,仍令人感動,這才是教育的真義。
作者: Yukyuk 時間: 10-3-25 07:20
Dear all,
其實,早年已看過游乾桂老師的作品,我想CHICHIPAPA也看過了! 真係一篇令父母深思的文章!
如何培養會生活懂生命的孩子
http://www.baby-kingdom.com/?uid-179982-action-viewspace-itemid-18246
當中,游老師提及:-
讀書和工作並沒有最直接的關係,並不是很會讀書就會當總經理,它所靠的是能力; 生活就是一種能力(耐),讀書和錢只是一個媒介,最終的目的是懂得生活, 也可說是為了編織一個夢想,一個活生生的夢,快樂有趣的夢。
生命是一種慈悲喜捨
生命是一種慈悲喜捨,這比讀書更重要,會成為一輩子受用的資產,也是現今社會
所欠缺的東西。一流的人不慈悲就沒有用,醫生不慈悲,對病患不能視病猶親, 就對社會無用;一流的化學家不慈悲,製造毒物來害人就是恐佈分子,也對社會無用。
我有個朋友是醫師,他說他每天開藥時都很掙扎,為了平衡自己,他在開藥的同 時,也提供養生資料給病人,希望他們身體健康下次別再來。
其中有個養生方法是:天天要運動.好好睡個覺.慢慢吃頓飯
有人一早起來就喝咖啡和茶,難道一早起來還這麼累嗎?不健康的人,脾氣會不好, 就不會以身作則。
最近的詐騙事件頻傳,他們都是很聰明的人,像我就想不出來這種騙術,如果把他 們的聰明才智用在正途該有多好。
因此,一流未必有用,有用必定一流,希望社會不要充斥著一流而無用的人。
有用的孩子或許他們很質樸,但他們會像金庸筆下的周伯通般「大智若愚」。
培養孩子的內在智慧
人有外在智慧與內在智慧,外在智慧指的是成績和分數,內在智慧則指動機(即主動學習的能力)這是孩子將來智慧的源泉,包含慈悲、尊重和理性。
隋文帝至清乾隆總共出了868個狀元,每個幾乎都沒有什麼出息;曹雪芹(紅樓夢 作者)、李時珍(本草綱目作者)等人都是落第的書生:因為曹雪芹的文思澎湃(思考創意取向)因此無法符合八股的科舉制度(記憶取向)
另外,興趣也很重要(如果沒有興趣作一份工作,很難做一輩子),職業只是努力 讀書謀求生活的工作(會想退休);志業則是很喜歡做很開心的工作(永不退休), 而慈悲就是一種志業,希望我們能夠培養孩子能以志業的心情去做工作 教孩子閱讀自己和大自然二本書
有位哲學家說:教孩子要讀二本書:一本是自己,一本叫做自然。希望孩子能夠來 閱讀這兩本書,不單用眼睛。 第一本書讀自己,就是指興趣、性向、能耐,能夠演活自己演好自己的人生(擁有 自身獨特性)。
有些人是大器晚成者,例如非洲之父史懷哲,他考不上大學,後來是因為拉了一手 好手風琴,一位校長破例讓他在該校讀書,他主修歷史,自修文學,30歲的時候才唸 醫科,38歲畢業。老頑童劉其偉,他有許多頭銜,工程師、人類學家、冒險家、畫家, 他在38歲才開始畫畫,66歲成名,他的一生活得豐富而精采!
[ 本帖最後由 Yukyuk 於 10-3-25 07:32 編輯 ]
作者: Yanamami 時間: 10-3-25 09:23
Thanks for sharing. I missed that one.
作者: judy 時間: 10-3-25 10:49
原帖由 lkma 於 10-3-24 17:45 發表 
分數是知識嘅量化符號,不求分數,又如何客觀地分出高下呢?送礼、獻身是出貓,不是努力讀書求分數,請吾好偷換慨念。
社會資源有限,自然就有篩選制度,就會有分數存在。知識嘅量化、分數係最客觀,無可避免,吾係靠吹水就可以獲得 ...
我再睇過我寫嘅嘢,發覺並冇咩唔妥當的地方。不過,一樣米養百樣人,同一事物、同一句話,各人的理解不盡相同,這是常有的。
好象"求学不是求分數",對我來說,這是自自然然的。求学是求学問,這包括追求知識,学做人,看是否有責任感,是否知榮辱等等。求分數,只是跟教師的考試要求温習就是,是狹窄的、被動的。
這就是我對求学不是求分數的理解。
作者: lkma 時間: 10-3-25 11:18
原帖由 samuel89 於 10-3-24 15:24 發表 
我剛剛一直都分唔清2者孰輕孰重...
原來個例子系關草根和中產既價值觀事..
thanks lkma !
在這裡草根和中產只是討論双方的代琥而矣,並無實質義意,無論你是那個階層,本人都设有褒貶之意,請不要介意。
其實我也设有貶低chichipapa之意,更希望他不要介意,如有得罪請多見諒。
看了电視後,我只是產生一種迷思,自動自覺点解會係一種教育目標?它不是一種意識咩?
人意識到危險時,便會自動自覺走去安全地方,正如網友之親人當年意識到游泳比賽會影响會考,便自動自覺離開泳隊,專心學業。
現代小朋友不懂得自動自覺讀書、温習,只因他們未能意識到讀書嘅重要,物質生活太豐富固然有関,最敝嘅係强調愉怏學習,計算效果,著重方法嘅重要性,這種理念固然未必和學校一致,更嚴重係他們認為温習根本不重要,不能學到知識,這裡有些家長更認為中一至中三不重要,中四再開始温習也未遲,步步計算,孩子能養成自動自覺温書習慣就真係奇!難道中四嘅温習至學到知識嗎?
學習可以是愉快,可以是沈瞞,但成果一定令人興奮,但求愉快學習,目的巳達,温習、成果自然放埋一边啦。
[ 本帖最後由 lkma 於 10-3-25 17:24 編輯 ]
作者: lkma 時間: 10-3-25 11:36
求分數,只是跟教師的考試要求温習就是,是狹窄的、被動的。
求分數只是適應制度,未必認同學習觀点,重要嘅係將來有所作為,自助助人,妳對求分數嘅小孩理解未免太狹窄和想當然了。
作者: samuel89 時間: 10-3-25 11:49 標題: 回覆 39# lkma 的文章
我覺得而家既新一代個個都系金菠蘿.....
家長們愈來愈注重佢地, 類似chichipapa的愉快學習;"求学不是求分數"....之類愛護小朋友既學術大行其道, 家長們都想小朋友能有一個快快樂樂的童年.....但問題是小朋友總有成長的一天, 他們總要出來殘酷的現實社會接受洗禮......所以我只能給我阿仔有限的自由,有限的快樂,有限的壓力, 在小學前我絕不會給阿仔一個完全無壓力的學習環境, 當然更不會給阿仔一個不能完成既任務.所以通常會給阿仔一個可能會達成的目標....俾阿仔討價還價,等佢有d壓力,
唔會無底線甘坐滑梯
作者: wunma 時間: 10-3-25 14: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amuel89 時間: 10-3-25 15:05
原帖由 wunma 於 10-3-25 14:33 發表 
有人話不求分數不能入到好學校便上不到大學, 事實上只要有求學問的心, 正確的學習態度, 成績不會差到那裏, 入大學應不成問題, 又何需計較多了還是少了哪十分八分呢?
家長是擔心少了哪一分半分入不到大學....
到夠分入到大學, 又擔心少了哪一分半分入不到好1d既大學....
到夠分入到最好既大學, 又擔心少了哪一分半分畢唔到業....
家陣香港既經濟....就算畢左業,家長都擔心搵唔到工...
作者: lkma 時間: 10-3-25 15:39
原帖由 wunma 於 10-3-25 14:33 發表 
求學不是求分數是對的! 大家都知, 在孩子的學校生活裏, 有一百幾十樣野比分數更重要的東西要學, 可惜絕大部分家長都明知故犯, 往往在教導孩子時本末倒置, 直接或間接影響孩子的觀念, 形成孩子得兩種: 一. 是過分求分 ...
形成孩子得兩種:請問你家小朋友是那種?
過分求分數:可否解釋一下何謂過分,99、95或90。
求學不是求分數,有人話係空廢口號,我同意,因從來無人對此作出明確定義,可否說出明確定義,例如有此信念嘅學生点樣應付考試。
全港大約18%學童入大學,貴公子是否在這18%內,如果係,你又如何得知呢?你家公子就可輕鬆面對考試?
[ 本帖最後由 lkma 於 10-3-25 15:42 編輯 ]
作者: LittleKidult 時間: 10-3-25 16:25
"求學不是求分數", 絕對係無謂口號, 只係政府冇辦法處理越來越多成績未達標既學生, 給予學生家長一種安慰.
大家有冇見過一d比較好既工作, 係唔使要求學歷? 面試時唔使學歷證明? 唔問你係邊到畢業? 我相信就算講創意既職位如設計師, 都唔會只叫你帶作品而唔使帶履曆..
作者: 五歲仔 時間: 10-3-25 17:56
唔好話比我知九龍塘宣小係一間求學不是求分數的學校啦, 根本上, 比個小朋友讀這間學校, 一開始就應該知道佢係重視分數的學校, 最重要係拿左好的分數才有好的名次和派位結果, 校長都會同你講多幾句說話, 如果分數差, 可能當你透明, 這間學校畢業時, 學生上台取畢業証書的排位都係按學生的級名次的先後次序的, 學校重視分數, 家長就要配合, 如果家長想求學不是求分數, 那便不要讀宣小了
作者: connieko 時間: 10-3-25 22:15
原帖由 lkma 於 2010-3-24 14:40 發表 
原來中產嘅價值觀係咁,我哋草根只知飽暖足オ可知荣辱,成績、文憑在商業社會是很重要,它跟你一世,學校藍球隊嘅荣譽只係一時,何者輕重不難分辨。
原來讀書成績是次要責任,學校荣譽オ是最重要,反正有嗲娘福陰,當然以威威先行 ...
我自問尚算中產,但非常認同lkma的價值觀。補充一句 : 奬項只是錦上添花的榮耀,如果孩子懂得取捨和犧牲,換來的,是成就和尊嚴。
『求學不是求分數』是假大空的政治把戲,像庸醫給病人開止痛药。教改不斷把簡單制度複雜化,花招層出不窮,但總擺脫不了『成績好,出路多』的定律。
制度花樣多多,又分校網、又分banding、又分中英、又微調、又要NET、又要琴棋書畫、又要文武双全、又要做義工……富人就可以全方位投放資源,以獲取最佳效果,窮人呢 ? 死路一條 ---- 讀好書考好試望有大學收。制度如此不公平,是官員愚蠢 ? 還是另有所圖 ?
鏗鏘集爸爸大概不知道有很多孩子放學逛街拍拖、索K打機、煲電視迷漫話,連幾時考試、考什麽都漠不關心。如果這位老兄真的沒做什麽便可以放手,他真幸運 ! 但該抹一把汗。
[ 本帖最後由 connieko 於 10-3-25 22:18 編輯 ]
作者: jiemeidi 時間: 10-3-25 23:02
我覺得,不論什麽背景的孩子,都應該有責任感。既然學生的責任是學習,就應該努力盡自己的本分。如果孩子不能盡責,家長有責任去督促他們,這不是分數的問題,而是關乎一個孩子的品格。分數的高低有時也要看孩子的能力。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不擅長學習的,卻有其他的特長,將來都可以養活自己,服務社會。分數不代表人生的全部,但每個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要盡不同的責任。 現在的孩子物質極其豐富,但是缺乏責任感,是有目共睹的。古語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有時候,幼年時吃點苦,對孩子是有好處的。應該努力學習。
作者: LittleKidult 時間: 10-3-26 00:35
原帖由 connieko 於 10-3-25 22:15 發表 
我自問尚算中產,但非常認同lkma的價值觀。補充一句 : 奬項只是錦上添花的榮耀,如果孩子懂得取捨和犧牲,換來的,是成就和尊嚴。
『求學不是求分數』是假大空的政治把戲,像庸醫給病人開止痛药。教改不斷把簡單制度複雜化, ...
上過佢個網頁睇過, 感覺個女想避開佢爸爸既控制, 好似寫緊網上愛情小說.......
作者: connieko 時間: 10-3-26 09:36
原帖由 LittleKidult 於 2010-3-26 00:35 發表 
上過佢個網頁睇過, 感覺個女想避開佢爸爸既控制, 好似寫緊網上愛情小說.......
Where can I find his site ? I really wish to learn something from his experience.
作者: connieko 時間: 10-3-26 11:12
原帖由 wunma 於 2010-3-25 14:33 發表 
求學不是求分數是對的! 大家都知, 在孩子的學校生活裏, 有一百幾十樣野比分數更重要的東西要學, 可惜絕大部分家長都明知故犯, 往往在教導孩子時本末倒置, 直接或間接影響孩子的觀念, 形成孩子得兩種: 一. 是過分求分 ...
你說“只要有求學問的心, 正確的學習態度, 成績不會差到那裏”, 但成績都要用分數衡量. 要“成績不會差到那裏”便要“分數不會低到那裏”.
我想你說的是"求學不只是求分數". 對嗎 ?
作者: LittleKidult 時間: 10-3-26 13:02
原帖由 connieko 於 10-3-26 09:36 發表 
Where can I find his site ? I really wish to learn something from his experience.
http://www.baby-kingdom.com/?uid-35057
作者: hhma 時間: 10-3-26 14:00
女孩子對愛情的憧憬, 總是快人一步
對我來說, 很難支持只得十二歲的女孩子如此喜愛"閱讀"
原帖由 LittleKidult 於 10-3-26 00:35 發表 
上過佢個網頁睇過, 感覺個女想避開佢爸爸既控制, 好似寫緊網上愛情小說.......
作者: Fion_Chan 時間: 10-3-26 21:24
我又覺得無問題啊,女孩子看小說總由愛情小說開始,高小看這些低程度愛情小說最適合,到高中至咁天真/無知對愛情小說情節有憧憬至恐怕。
有時地鐵上見有OL仲拎本呢D書,就覺得這女人無聊。
這些低程度愛情小說情節簡單,小孩子易明,切合青春期對愛情憧憬、有代入感,對孩子寫作也有幫助,至少文筆通順。
作者: motherlau 時間: 10-3-26 23:04
呢個年紀都係睇呢 d la,我大女都睇唔小.....不過閱讀要廣闊d,都要睇下其他類型ge 書,但係最好食飯唔好睇la,影響消化,對身體唔好........
原帖由 Fion_Chan 於 10-3-26 21:24 發表 
我又覺得無問題啊,女孩子看小說總由愛情小說開始,高小看這些低程度愛情小說最適合,到高中至咁天真/無知對愛情小說情節有憧憬至恐怕。
有時地鐵上見有OL仲拎本呢D書,就覺得這女人無聊。
這些低程度愛情小說情節簡單,小孩 ...
作者: lkma 時間: 10-3-26 23:15
原帖由 Fion_Chan 於 10-3-26 21:24 發表 
我又覺得無問題啊,女孩子看小說總由愛情小說開始,高小看這些低程度愛情小說最適合,到高中至咁天真/無知對愛情小說情節有憧憬至恐怕。
有時地鐵上見有OL仲拎本呢D書,就覺得這女人無聊。
這些低程度愛情小說情節簡單,小孩 ...
我覺得chichipapa女兒實力吾差,小五巳考了ket最佳成績,中文寫作文筆也不弱,只是數學較弱,未來上到中學針對這方面加以强化,加上語文能力不俗,又看咁多書,通識應難不到她,只要高中時選兩科有興趣讀的科目,入大學未嘗不可能,頭三间可能難D,其它的應無問題。
她雖然是九龍塘區嘅band3生,但末必差得過將軍澳區嘅band1生,相信以她現時中文寫作實力,不可能寫一篇簡單嘅"公園遊記"都不合格。
一個讀了8年中文中小學的將軍澳band1生,在中2考試時連一篇中作"公園遊記"都可以不合格,這訊號比一個九龍塘區嘅band3生還要差,希望有関家長能改變一下策略,吾好誤咗女兒一生。
作者: Kanba 時間: 10-3-27 08:21 標題: 回覆 42# wunma 的文章
同意。
分數不用次次求,年年求的。重要的戰役才定乾坤。
作者: lkma 時間: 10-3-27 08:57
原帖由 Kanba 於 10-3-27 08:21 發表 
同意。
分數不用次次求,年年求的。重要的戰役才定乾坤。
哦!原來教育局嘅口號應該係求学最終才求分數。
咁樣學生確係可以減少讀書壓力,不過平時吾鼓勵在模擬戰中檢討實力,在大戰役時才水兵鬥海軍,難怪近年大學生成績被批評每況愈下,真係多得教育局吾少。
[ 本帖最後由 lkma 於 10-3-27 09:04 編輯 ]
作者: wunma 時間: 10-3-28 20: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lkma 時間: 10-3-29 09:36
原帖由 wunma 於 10-3-28 20:10 發表 
有否試過一遇到某些功課計考試分的, 便要"插手"幫子女做?
有否試過子女病了, 因怕失堂太多而勉強要他們上學去?
有否因為子女不小心在測驗考試默書裏失了一分半分, 便大興問罪之師?
求學不是求分數, 不是膚淺的 ...
有否試過一遇到某些功課計考試分的, 便要"插手"幫子女做?
可以發誓,從未試過。
有否試過子女病了, 因怕失堂太多而勉強要他們上學去?
只有兒子堅持返校,而被我阻止,從不勉強他上學,勉強ヌ怎會有幸福呢?
有否因為子女不小心在測驗考試默書裏失了一分半分, 便大興問罪之師?
這是愚婦人之所為,所想,非我之主張。
新理念之家長,求學不是求分數,前提往往是愉快學習,條件必須是中產,以補分數不足時找直資、或到外国完成學業。這些學生多是萬千寵愛在一身,不識民间疾苦,自我中心,連成績表都可以不比父母看,考試不合格亦理所當然,那會肯自動自覺温書呢?將來就算學有所成,也只是銀鑲臘槍頭,好看不好用。
一般家庭之子女,缺乏物質引誘,故專注力較強,亦多能明白自身之困境,能克苦自勵而成功者,往往已倍養出到剛毅不屈、刻苦自強之性格,正所謂天降大任於斯人,必苦其心智,勞其根骨,餓其體膚,一切客觀嘅知識都會隨時代改變,學海無崖,唯勤是岸,這個”勤”字,才是學習嘅根本呢!
[ 本帖最後由 lkma 於 10-3-29 09:39 編輯 ]
作者: jennytian 時間: 10-3-29 10:49
原帖由 lkma 於 10-3-27 08:57 發表 
哦!原來教育局嘅口號應該係求学最終才求分數。
咁樣學生確係可以減少讀書壓力,不過平時吾鼓勵在模擬戰中檢討實力,在大戰役時才水兵鬥海軍,難怪近年大學生成績被批評每況愈下,真係多得教育局吾少。 ...
求學不是求分數,是對那些讀不到書的人說的。分數高的學生也要為分數低的學生著想一下。
作者: judy 時間: 10-3-29 11:29
制度花樣多多,又分校網、又分banding、又分中英、又微調、又要NET、又要琴棋書畫、又要文武双全、又要做義工……富人就可以全方位投放資源,以獲取最佳效果,窮人呢 ? 死路一條 ---- 讀好書考好試望有大學收。制度如此不公平,是官員愚蠢 ? 還是另有所圖 ?
其實,個個國家的教育制度都大同小異。香港最令人瘋狂的地方,是banding制度。在此制度下,讀書好的有權先選校。其实我都講過好多次,我唔明點解冇band3學生家長去法庭告此政策。我們知道,有餞人用餐可選高級餐館,高級餐館也可要求穿西装皮革才可進入來選客人。但無理由規定富人選好餐廳後,窮人才可用餐。
"又要琴棋書畫、又要文武双全、又要做義工",係噃,又要呢樣,又要嗰樣。不過,呢啲係唔好嘅嘢咩?
家長之所以覺得唔好,咩係因"求分數"之過!
學琴棋書畫,唔係喜歡,也不是為了玩吓、試吓,而是為了分數。試想帶看負面思想去學琴棋書畫,點会喜歡,又點会進步。做義工,唔係為佐幫人,而是為了功利,又點会開心呢?
讀書目的是為分數、琴棋書畫也為分量、做義工也為分數。OK,高分又如何?
點解唔係為知識而謮書,為興趣修養而琴棋書畫,為幫人而做義工呢?
作者: lkma 時間: 10-3-29 12:10
原帖由 judy 於 10-3-29 11:29 發表 
其實,個個國家的教育制度都大同小異。香港最令人瘋狂的地方,是banding制度。在此制度下,讀書好的有權先選校。其实我都講過好多次,我唔明點解冇band3學生家長去法庭告此政策。我們知道,有餞人用餐可選高級餐館,高級餐館也 ...
你不仿想想,教育局咁多花招,為セ?
兒子只學業成績好而進入地區名校,琴棋書畫只是玩玩而矣,並無級數,入學大半年,才發覺所有學會呀,服务呀全是点到即止,教學オ是主力,他讀嘅係官校,校方很清楚求學才是求分,他們更清楚所有口號、花招只是裝籂而矣,沒有這些,教育局同人如何有工開,如可能開新職位,升級加point,你做過公務員便明白我所說是甚麽。
求學不是求分數背後的政策是甚麽?未就係在考試制度上加五星和五星星囉,陰謀論講句,一句口號便可解决所謂跨代貧窮,末來中產和草根便可互相轉移,不過我講嘅係你最好唔好信,咁會長命D嘅!
不彷講多句,道德教育是家教,現代嘅學校為生存而辦學的,吾好依賴太多,你的身教才是最重要呢!
作者: October. 時間: 10-3-29 12:12
原帖由 connieko 於 10-3-25 22:15 發表 
制度花樣多多,又分校網、又分banding、又分中英、又微調、又要NET、又要琴棋書畫、又要文武双全、又要做義工……富人就可以全方位投放資源,以獲取最佳效果,窮人呢 ? 死路一條 ---- 讀好書考好試望有大學收。制度如此不公平,是官員愚蠢 ? 還是另有所圖 ?
, ...
又可唔可以又咁睇呢,"窮人”繳不起琴棋書畫費用, 但是,可以凴努力讀書爭取好成績、入讀好學校, 有機會改變”貧窮”的命運,我們這一代不少人都是這樣走過來的。目前看来,任你十八班武藝(除非全港公開賽得主),不少成績優異的中學還是以分數取人, 私以為, 分BANDING 和BAND 1派位先, 某程度上保障了”窮人”的利益,而如雨后春筍的直資,政府少了負擔,也給繳得起學費的一羣多一個選擇機會。政府只能做到盡量平衡各階層利益。
[ 本帖最後由 October. 於 10-3-29 12:17 編輯 ]
作者: Kanba 時間: 10-3-29 14:03
香港的教育算好公平。本地大學生不見得都是紈絝子弟。成績好但經濟困難而上不了大學,是大新聞了。
作者: samuel89 時間: 10-3-29 14:38
原帖由 lkma 於 10-3-26 23:15 發表 
她雖然是九龍塘區嘅band3生,但末必差得過將軍澳區嘅band1生,相信以她現時中文寫作實力,不可能寫一篇簡單嘅"公園遊記"都不合格。
一個讀了8年中文中小學
的將軍澳band1生,在中2考試時連一篇中作"公園遊記"都可以不合格,這訊號比一個九龍塘區嘅band3生還要差,希望有関家長能改變一下策略,吾好誤咗女兒一生。
真的or假的....
不同區的學校banding竟然可以相差2個banding甘多...
唔怪得睇d藝人仔女入左喇沙,DBS就好似仔女已經坐上行康莊大道既直通車,未來一定"錢"途似錦啦, 原來系九龍城考band3既學生,已經贏晒將軍澳band1生....
作者: lkma 時間: 10-3-29 14:54
原帖由 samuel89 於 10-3-29 14:38 發表 
真的or假的....
不同區的學校banding竟然可以相差2個banding甘多...
唔怪得睇d藝人仔女入左喇沙,DBS就好似仔女已經坐上行康莊大道既直通車,未來一定"錢"途似錦啦, 原來系九龍城考band3既學生 ...
應該係話贏晒所有新理念band1學生,考試吾温習,真係セ理念都死啦!温習嘅任何區band3生都可贏佢哋呀!
作者: samuel89 時間: 10-3-29 15:08
原帖由 lkma 於 10-3-29 14:54 發表 
應該係話贏晒所有新理念band1學生,考試吾温習,真係セ理念都死啦!温習嘅任何區band3生都可贏佢哋呀!
哦....新理念都未必真系甘差瓜....
雖然我覺得新理念有其局限性, 冒險性,不確定性....但小朋友可以回到過去農耕時代,找回失落了很多代的童真,都未嘗不是樂事呵.....
作者: hhma 時間: 10-3-29 15:30
假設一位窮人,不知道高級餐廳是高消費的,“中”了去排隊,應否給他入去餐廳?
又高級餐廳座位有限,但有很多有錢人想入去用餐,應該如何入配?
其實你對於派位的理念是怎樣?
你時常叫band3學生家長去法庭告此政策,那有什麼好的政策.可否分享一下?
(絕無挑釁意思,只想了解一下)
原帖由 judy 於 10-3-29 11:29 發表 
其實,個個國家的教育制度都大同小異。香港最令人瘋狂的地方,是banding制度。在此制度下,讀書好的有權先選校。其实我都講過好多次,我唔明點解冇band3學生家長去法庭告此政策。我們知道,有餞人用餐可選高級餐館,高級餐館也可要求穿西装皮革才可進入來選客人。但無理由規定富人選好餐廳後,窮人才可用餐。
作者: fpchk 時間: 10-3-29 17:21
欣賞該集的內容同時可從主人翁的理念中學習以補一己之不足. 雖然並不盡苟同主人翁之理念/方式,唯参考性還高. 以下
是數項見解以作分享:
1)父母在教導子女上不是理念/方向/方式一致嗎?在推行,進行及執行任何有關子女教育方向,方針前,相信絕大部份父母先有
一致共識,支持,之後才循此方向教導子女. 若有一方背道而馳,子女就無所適從.
2)節目結尾前訪問小朋友究竟用母親的或父親的方式好?奇怪小朋友竟答父親的有風險. 未知小朋友此回答是不想得失母親
或是發自內心. 若是前者,這樣子看來小朋友像是夾心人了, 若是後者,這小朋友(可以說用家)也投下不太信任的一票.
3)主人翁提及在理工3rd Honor畢業後見工,這本來是對子女一個好的正面教育,但未知是否節目時間不足,出來的結果看似
"識人好過識字"的味兒. 敢問一句若當日不是學生事務組refer比僱主,手持3rd honor可否有機會見工?
4)甚麼求學不是求分數的理念/口號對本人來說太遠太深奧了,只從囝囝懂事時鼓勵,解釋為何要讀書,今天的他己中二了還記
得那一句"追求知識,明辨事理".
作者: lkma 時間: 10-3-29 17:39
原帖由 samuel89 於 10-3-29 15:08 發表 
哦....新理念都未必真系甘差瓜....
mouth:" />
雖然我覺得新理念有其局限性, 冒險性,不確定性....但小朋友可以回到過去農耕時代,找回失落了很多代的童真,都未嘗不是樂事呵..... ...
有些科目吾温習,不合格,正常;作文是語文能力嘅表現,中學往往是三選一,選了一條這麽簡單的題目,不合格難過合格,咁都可以肥佬,語文能力之差边有F.2程度呀,佢個间ヌ吾係九龍塘名校,評分有幾嚴呀?中文中學中作吾合格,英文就可思過半啦。
你講嘅童真,係咪農耕時代女子無才便是德個隻呀?咁吾難實現吖。春心動嘅時候吾該等等,叫佢想清楚,吾好害人害已。
作者: samuel89 時間: 10-3-29 18:21 標題: 回覆 71# lkma 的文章
我講嘅童真系新理念教學追求知識既最終理念....因為傳統既求學,必然重視分數,一求分數, 小朋友就需要[勤], 要勤有功, 自然有壓力, 有壓力小朋友自然就失去童真,...而家小朋友失去童真既年齡愈來愈早...所以新理念教學愈來愈受崇尚...我覺得中學前小朋友長大後是何種性格,我完全睇唔透,所以我唔敢用新理念教學,始終他們長大後要面對既系殘酷既現實,....所以對於敢行新理念教學的家長,我是佩服的,亦都希望會是未來的教學理想....
作者: lkma 時間: 10-3-29 19:28
原帖由 samuel89 於 10-3-29 18:21 發表 
我講嘅童真系新理念教學追求知識既最終理念....因為傳統既求學,必然重視分數,一求分數, 小朋友就需要[勤], 要勤有功, 自然有壓力, 有壓力小朋友自然就失去童真,...而家小朋友失去童真既年齡愈來愈早...所以新理念教 ...
我都係吾明你講嘅童真係乜,好似我個仔咁呀,佢间小學band1率得20多%,但佢讀書每年好輕易咁頭3名,到依家仲係最喜歡同同學仔玩捉衣因,我從來吾覺得佢無童真,他更不可能看愛情小說,佢仲係成日叫我抱抱.讀超級名私小,斷估都吾會壓力小個街彷小學啩.
作者: ChiChiPaPa 時間: 10-3-29 21:39
原帖由 fpchk 於 10-3-29 17:21 發表 
欣賞該集的內容同時可從主人翁的理念中學習以補一己之不足. 雖然並不盡苟同主人翁之理念/方式,唯参考性還高. 以下
是數項見解以作分享:
1)父母在教導子女上不是理念/方向/方式一致嗎?在推行,進行及執行任何有關子 ...
我想回應第一和第二條問題,至於第三條問題,我之前已回應過類似的問題。
我們夫婦相信孩子的學習模式應按她的學習情況作出選擇,而當她懂得選擇時,則應按她的意願作選擇。我們相信「究竟用母親的或父親的方式好?」這道問題並沒有肯定或標準答案。無論選擇我或我太太所說的方式,只要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選擇,也會是好選擇,也會讓孩子步向成功。囡囡對這道問題的回答正好說明在這兩種選擇下,她所需要面對和克服的問題。如果她選擇她媽媽所說的學習模式,她要面對每一個短期目標所帶來的壓力,所以她說她會發怒、會打人,而她就要學會克服這些壓力,讓它變為動力。如果她選擇我所說的學習模式,她就要面對她口中所說的「風險」,而要克服這些風險,就要早日建立和完善她的自制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無論決定用那種模式,我和我太太都會一同配合。我相信孩子也清楚我們的立場。
作者: lkma 時間: 10-3-30 11:11
吾怕得罪講句,你女兒並不快樂,否則怎會那麽早就看愛情小說逃避現實,我相信你女兒是不努力,否則不可能小五就考了ket並取最佳成績,佢可能發覺無論如何努力也比不上別人,聽媽媽話便需面此情況,有壓力,好想發怒、打人,你吾覺得有問題嗎?点解吾想吓學校是否適合她呢?採用你嘅方法逃避現實,又長期墊底,她又点曾有自信開心呢?
要訓練女兒愉快、自主學習,又給她一個這麽嚴謹的學校,她只能選擇痛苦、努力或愉快、放棄。但無論她選擇何者,都是矛盾和痛苦的。
作者: kansang 時間: 10-3-30 11:32 標題: 回覆 74# ChiChiPaPa 的文章
chichipapa我絕對尊重您教自己兒女的方法..但我也有些好奇,您指(也會讓孩子步向成功)的成功目標是什麼呢?可能很多家長誤會了!還有小小問題,當您女兒看著身邊的同學為學業而努力時,她有什麼感覺........
[ 本帖最後由 kansang 於 10-3-30 11:40 編輯 ]
作者: samuel89 時間: 10-3-30 12:44
原帖由 lkma 於 10-3-29 19:28 發表 
我都係吾明你講嘅童真係乜,好似我個仔咁呀,佢间小學
band1率得20多%,但佢讀書每年好輕易咁頭3名,到依家仲係最喜歡同同學仔玩捉衣因,我從來吾覺得佢無童真,他更不可能看愛情小說,佢仲係成日叫我抱抱.讀超級名私小,斷估都吾會壓力小個街彷小學
啩.
我講嘅童真系相信大部分普普通通的小朋友而講的...你阿仔即使唔系資優生,相信都差不多了,對佢自然求不求分數都沒分別;相反有些天生記性差or讀書能力比較差的小朋友對佢地求不求分數都一樣沒什麼分別.(可能這類比較差的小朋友用新理念教學會比較適合)
我之前質疑過chichipapa是一個傳統中國人, 有著龍的傳人傳統重男輕女, 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念, 才敢嘗試放任教學.....是基於chichipapa自己都唔相信"求學不是求分數", 如果他自己覺得100%沒問題的話, 不會將小兒子的學業交給老婆負責....呢個論據而提出的....我提出目的並不是要指責chichipapa, 只是想chichipapa可以解釋一下, 始終他自己都坦言[有風險],...因為我由始至終都相信任何一種教學理念最重要的考慮點應該是要根據小朋友的特性而決定的..
作者: DD仔 時間: 10-3-30 13:22
I agree to your point. Alliance is a tough school. how can a student study and learn but not care about marks? this slogan is for the students who are so bright that they can get high marks while spending a lot of time on other activities or studying interesting subjects in depth. Also, it is for students who are studying at the thru train schools which emphasize stress-free learning. but Alliance is a traditional, competitive, P6-ended primary school. If letting the kid study at this kind of school, parents are supposed to adopt that mother's point of view. now, i feel very sorry for this girl. She is well-behave, diligent, and very obedient to a high extent. but still, she gets stuck in the middle of 2 conflicting directions of the parents and experiences so much pressure on her studies. before she becomes independent and able to establish her own framework to handle her matters, i'm afraid she would get stressed out and get the idendity as a loser. honestly speaking, she should be way ahead of a lot of peers (e.g. band 1 students in TKO?) in HK, but in her small enclosed circle, sorry, i don't see how she would enjoy any satisfaction of success.
原帖由 lkma 於 10-3-30 11:11 發表 
吾怕得罪講句,你女兒並不快樂,否則怎會那麽早就看愛情小說逃避現實,我相信你女兒是不努力,否則不可能小五就考了ket並取最佳成績,佢可能發覺無論如何努力也比不上別人,聽媽媽話便需面此情況,有壓力,好想發怒、打人,你吾覺得 ...
作者: catcatmom 時間: 10-3-30 14:52
兩睇啦! 將軍澳既banding可能低過九龍城, 將軍澳band1學生去到第二區, 要同該學生再爭過, 再排可能會drop band. 所以升中時候, 老師都提醒家長誇區要想清楚,以往香港區,九龍城,沙田都好強. 但是將軍澳p6既band1生=九龍城既band3學生, 就5認同. 故事個小朋友都讀到中二,中間果年幾有無讀書, 勤唔勤力又唔知. 可能上到中學情況唔同左, 有因素影響成績差左.
朋友女兒 係 st mary band1頭入番自己中學, 但成績一直不好,可能讀書方法同小學階段唔同,早前朋友跟我說st mary 考第一係來由自黃大仙一間小學, st mary既家長一講便知. 優良學生不一定自來名校. 確實名校家長多資源比小朋友, 朋友個女淨係數學都補兩個ctr.
原帖由 samuel89 於 10-3-29 14:38 發表 
真的or假的....
不同區的學校banding竟然可以相差2個banding甘多...
唔怪得睇d藝人仔女入左喇沙,DBS就好似仔女已經坐上行康莊大道既直通車,未來一定"錢"途似錦啦, 原來系九龍城考band3既學生 ...
作者: samuel89 時間: 10-3-30 15:45
原帖由 catcatmom 於 10-3-30 14:52 發表 
兩睇啦! 將軍澳既banding可能低過九龍城, 將軍澳band1學生去到第二區, 要同該學生再爭過, 再排可能會drop band. 所以升中時候, 老師都提醒家長誇區要想清楚,以往香港區,九龍城,沙田都好強. 但是將軍澳p6既band1生=九 ...
將軍澳band1學生去到第二區會drop band.<---我相信, 但drop都系1/3個banding, 極其量drop1個banding, 我已經覺得誇張.....近年將軍澳p6既band1生跨區派位成績起碼我覺得1d都唔失禮....香港區,九龍城,沙田都好強系有其歷史因素,但如果說差距有超過成個banding既分別,則絕不可信.....
作者: fpchk 時間: 10-3-30 17:05
多謝Chichipapa的回覆,分享.其實本人絕不是挑剔閣下,承如前述敝子弟已上中二,而令千金亦將上初中,故此閣下或
本人之愚見只作其它會員子女還在初小階段所参考.容本人表達愚見:
1)愉快學習:千萬不要混淆了專心讀書,花時間在課本上就一定是"谷"小朋友,就一定"不愉快". 若先用此來標簽小朋友花時間學習
就不是愉快,那就流於表面化及以偏概全了. 子非魚,如何得知他們不可從書本中找到樂趣? 承如令千金愛好閱讀一樣, 相信
有此閱讀興趣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培養出來,等同道理,從小朋友幼稚園開始灌輸正確"學習觀"---學習 是增強知識,明辨事理.
做功課,上學, 溫習是他們的責任,小朋友自小培養及明白此概念,又何來壓力?
絕對同意各人盡皆不同,有的谷不來,有的自動自發,有的一目十行,有的要強記,一語道破"因材施教". 但歸根到底,發掘自己小
朋友是那一類應是在入初小時而絕非上中學前. 本人絕不讚同為了短期目標而改變學習模式,但是否應在數年前選擇另一間教學
理念與閣下一致及較合適貴子弟的入讀?
2)我們夫婦相信孩子的學習模式應按她的學習情況作出選擇,而當她懂得選擇時,則應按她的意願作選擇。
不明白如何釐定,量化"學習情況作出選擇"? 二年級考全級中游,用父親的模式?三年級下游改用母親的?那在五年級呈分試時是
否改用母親的會較好? 這點不明,請賜教.
3)求學不是求分數?:請問考試(在這裹用校內試做比喻)的目的為何?汰弱留強?虐待學子?考試範圍是否會超越科本所教?
分數只是一個indication(指標),代表學子上堂有否專心,有否用心做功課,有否"溫習". 求學真的不是求分數,而是反照值.
(當然有小部份學生或有學習障礙,但這指標亦會反映出來以作改善或跟進).
不排除有部份家長要增取更高分數為了入名校,但總的來說閣下會否同意分數是一個indicator?
4)囝囝是宣幼畢業本可上宣小,但按他的學習程况及能力,吾夫婦讓他入讀了在石硤尾另一間小學,當他上小三時再轉去旺角
一間學校直到今天,本人如閣下理念"我們夫婦相信孩子的學習模式應按她的學習情況作出選擇,但我們還包括讓他轉
讀另一間/兩間適合他的學校
作者: ChiChiPaPa 時間: 10-3-30 22:07
原帖由 fpchk 於 10-3-30 17:05 發表 
多謝Chichipapa的回覆,分享.其實本人絕不是挑剔閣下,承如前述敝子弟已上中二,而令千金亦將上初中,故此閣下或
本人之愚見只作其它會員子女還在初小階段所参考.容本人表達愚見:
1)愉快學習:千萬不要混淆了專心讀書, ...
愉快學習是上一集的主題。囡囡的那一集是自覺地學習,指的是囡囡學習自己處理課外的學習,和在沒有父母的監督和支援下,學習自行溫習默書、測驗和考試。
我不知道為甚麼有些留言好像把囡囡說成因為「求學不是求分數」而沒有盡責地溫習。如果她不溫習,只看書,和寫小說,而能在宣小順利升班,這不是很誇張嗎?如果是因為畫面見她在吃飯時看課外書,這只因她偷出時間看她喜愛的課外書。當然,如果她有更強的鬥心,她可能會由早到晚,不停溫,不容許自己偷出任何時間。
如果五年級時,用媽媽的方法,即是太太和我落場幫她打呈分試。那她的分數一定比現在高,不過,那是她爸媽的分數,不是她的。我在節目中,清楚地說分數重要,是指標,是改進的參考,但我想分數不應自動成為目標。如果是目標,那父母都應盡量幫子女達到目標,包括在子女溫習時,落場協助或進場監督。用節目中所講的默書作例子,父母協助或監督,可取得100分。如果你覺得這100分重要,這100分當然就變得重要,而我就認為她自己溫習得來的70分寶貴。
至於宣小是不是一所好的學校?是否適合囡囡?在這6年,因為工作忙,我從沒有上過家長班,也沒有返校當過家長義工。因此宣小的印象,也是由囡囡每天回來訴說有關宣小的種種事情中所獲得,當我有時間時,也有把一些囡囡所講的事寫在網誌上。當中,可見她很喜歡宣小,這自然也影響了我對宣小的睇法。而且這些準備畢業的孩子,對宣小有一份驕傲。我問她怕不怕升中,她說不怕,因為宣小的學生,無論去那間中學,都一定入精英班。雖然她的答案不是事實,但是可見她以自己是宣小的一份子為傲。
作者: LittleKidult 時間: 10-3-31 00:50
至於宣小是不是一所好的學校?是否適合囡囡?在這6年,因為工作忙,我從沒有上過家長班,也沒有返校當過家長義工。因此宣小的印象,也是由囡囡每天回來訴說有關宣小的種種事情中所獲得,當我有時間時,也有把一些囡囡所講的事寫在網誌上。當中,可見她很喜歡宣小,這自然也影響了我對宣小的睇法。而且這些準備畢業的孩子,對宣小有一份驕傲。我問她怕不怕升中,她說不怕,因為宣小的學生,無論去那間中學,都一定入精英班。雖然她的答案不是事實,但是可見她以自己是宣小的一份子為傲。
好難想象一個小六學生, 未見識過其他中學而講出"宣小去到邊到都入到精英班", 係本身學校教師講比佢知有咁既睇法? 還是有其他途經令佢咁諗? 你可以講呢d係自傲, 但亦可睇成冇教謙遜.
作者: wunma 時間: 10-3-31 08: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lkma 時間: 10-3-31 09:45
為人父母永遠都會將最好的給予子女,反之亦然。
宣小是你揀的,是你的驕傲,她怎曾不同意,flyer、ket、pet、樂理,綱琴、小提琴…….是你安全網嘅一部份,她都會樂意去做,她愛你,願意活在你嘅安全網之內,她會用盡你給予她的空間,永不會跨出你所謂風險之中;未來佢也曾為新校感到驕傲,八級琴網琴、樂理、fce、cae、igcse、sat等等她都曾樂意去做,相信這也是你安全網之一,她永遠都會將自已最好的一面給你。她不希望你看她的成績表,因她清楚知道這不曾令你快樂,她也不會喜歡你看她的小說,因這是她唯一完全屬於自已的空间,也許是你安全網外的空间。你們彼此相愛,但並不了解。
為人父母除咗分享子女陽光一面,最重要是能分担彼此的陰暗面,金山、銀山係吾會堆出桃花園,人總有喜怒哀樂,也許你認為長期墊底不曾令她開心,但你不能分享她的故事,難道一点反醒的感覺也沒有?
[ 本帖最後由 lkma 於 10-3-31 11:20 編輯 ]
作者: judy 時間: 10-3-31 10:09
我不知道為甚麼有些留言好像把囡囡說成因為「求學不是求分數」而沒有盡責地溫習。
Chichipapa,
呢樣嘢好似因我而起,我之前寫過:"總之,一日不癈除好学生選校優先權(banding 制度),大部份父母都只会追逐着默書測驗的短期目標。只会有少部分父母有遠大目標或家境良好的孩子,才能享受"求学不是求分數"的教育真義。",跟住有好多回應,連累佐你,真係過於唔去。
話是話,"求學不是求分數",又不是"求學不求分數",差一個字,意義差天同地。「求學不是求分數」點會唔盡責地温習呢?未有耐達"求學不求分數"咁瀟灑。
我最近冇睇電視,嗰晚為捧BK papa場,睇你的訪問。不過,阿三係到搞搞震,搞到我睇啲又唔睇啲。好彩,有BK,我大抵知道訪問內容,更知道你女女小五己考獲相當於中學程度的英文試,中文好過將軍澳band1學校的中ニ生。恭喜曬!女女程度不錯。
而且這些準備畢業的孩子,對宣小有一份驕傲。我問她怕不怕升中
,她說不怕,因為宣小的學生,無論去那間中學,都一定入精英班。
別說你女女,我的同事孩子就讀你女女的友校。有天他向我吹水,又話佢学校點勁點勁,甚麼最差的出去,到其他小學實排第一。
讀呢啲小學容易信心滿滿,但最好同佢打定底,讓她有心里准備,以免到中學如落差太大,打擊自信心。
作者: judy 時間: 10-3-31 10:14
原帖由 hhma 於 10-3-29 15:30 發表 
假設一位窮人,不知道高級餐廳是高消費的,“中”了去排隊,應否給他入去餐廳?
又高級餐廳座位有限,但有很多有錢人想入去用餐,應該如何入配?
其實你對於派位的理念是怎樣?
你時常叫band3學生家長去法庭告此政策,那有什麼好的政 ...
hhma,
事忙,無意將講過嘅嘢講完又講,見諒。
作者: lkma 時間: 10-3-31 11:04
原帖由 samuel89 於 10-3-30 12:44 發表 
我講嘅童真系相信大部分普普通通的小朋友而講的...你阿仔即使唔系資優生,相信都差不多了,對佢自然求不求分數都沒分別;相反有些天生記性差or讀書能力比較差的小朋友對佢地求不求分數都一樣沒什麼分別.(可能這類比較 ...
你阿仔即使唔系資優生,相信都差不多了:資セ鬼優生呀,如果佢讀宣小,我唸佢會變咗知憂心,每晚食吾安、坐吾樂,佢之所以輕易頭3,係因為學校課程淺,而且佢好多同學都不務正業,ヌ珠心算、奥數、flyer……….咁攪法蛇都死啦!佢除咗讀書,就係攪电腦同踢波,這些都吾駛考試,好似佢地咁考咁多試,有童真都幾難。
我教仔無獨门秘方架,由細到大最緊要知道自巳責任和本分,你吾好以為佢成日温書呀咁,佢成日攪电腦打波就得,佢成日話D嘢好淺,佢只係考試時至温書咋。舊年分班試時一路放假,從未温過就考,結果未入吾到精英班囉!資セ鬼優呀,不過佢條氣吾順,話中三前一定要入超精英班,考了中期試之後,佢嘅名次ヌ入到精英班噃,過吾係最精英個班,但係我都吾理得咁多,係间band1頭嘅中學,佢吾留班,而每年升班在我來說已經是獎品,讀書始終係佢自巳嘅事,做父母盡咗本分末算囉。
[ 本帖最後由 lkma 於 10-3-31 11:22 編輯 ]
作者: samuel89 時間: 10-3-31 11:48 標題: 回覆 88# lkma 的文章
你甘講我好奇想問一下你阿仔讀邊間小學(同宣小有甘大差距),讀邊間中學竟入唔到精英班.....
不方便公開,可否pm給我,謝謝!
作者: hhma 時間: 10-3-31 12:03
係bk升學版"浦"咗甘多年, 都overlook咗.....
真係可惜
原帖由 judy 於 10-3-31 10:14 發表 
hhma,
事忙,無意將講過嘅嘢講完又講,見諒。
作者: lkma 時間: 10-3-31 12:06
原帖由 samuel89 於 10-3-31 11:48 發表 
你甘講我好奇想問一下你阿仔讀邊間小學(同宣小有甘大差距),讀邊間中學竟入唔到精英班.....
不方便公開,可否pm給我,謝謝!
佢讀嘅係天水圍區嘅街坊小學,同宣小真係蚊比同牛比啦!不過佢讀嘅係元朗鄉議局中學真係唔講得小架,年年都有十個ハ個拔尖,會考14分80幾%,入唔到精英班真係非常正常,我唸佢真係要自已非常努力至得。
順便加多句,明天鄉中開放日,不彷入來參觀睇吓佢有幾勁。
[ 本帖最後由 lkma 於 10-3-31 12:24 編輯 ]
作者: 囝囝爸 時間: 10-3-31 12:13
ChiChiPaPa:
雖然對你認識不淺, 但看你近幾篇文章, 覺得你囡囡和我囝囝學習情況相似.
我囝囝由小學讀到中三都是成績中等, 但自信心強, 常覺程度和前列同學相差不遠, 只輸在自身不努力.
我以往都說過, 希望小兒常有挫折, 因可平衡他的過份自信戓學習上的順景. 課內課外, 他少有幾次挫敗事後真看到更有啟發動力. 今年中四的他說入了理科精英班, 強手林立, 成績初段包尾, 學業放任的他, 中期考又見他有動力要追上去.
有時好事可看成壞事, 所以你女兒不要對批抨介懷, 正面些看可引起自發動力. 還要多謝眾多批評的家長, 已為令愛燃點動力.
我說的不是理念, 是自小兒高小已體察得來. 人人不同, 性格有異, 只作參考.
作者: lkma 時間: 10-3-31 12:33
原帖由 囝囝爸 於 10-3-31 12:13 發表 
ChiChiPaPa:
雖然對你認識不淺, 但看你近幾篇文章, 覺得你囡囡和我囝囝學習情況相似.
我囝囝由小學讀到中三都是成績中等, 但自信心強, 常覺程度和前列同學相差不遠, 只輸在自身不努力.
我以往都說過, 希望小 ...
如果佢吾介意,我就還得神落嘞!至於所謂產生動力,希望承你貴言啦!
先旨聲名,我唔係話我講嘅嘢係啱,只係小小意見而矣!大可必理會,如有得罪,講聲對吾住先!
作者: samuel89 時間: 10-3-31 12:44
原帖由 lkma 於 10-3-31 12:06 發表 
佢讀嘅係天水圍區嘅街坊小學,同宣小真係蚊比同牛比啦!不過佢讀嘅係元朗鄉議局中學真係唔講得小架,年年都有十個ハ個拔尖,會考14分80幾%,入唔到精英班真係非常正常,我唸佢真係要自已非常努力至得。
順便加多句,明天鄉中開 ...
甘講法,如果你阿仔本身無退步的話...街坊小學同宣小比真有可能相差整整1個banding
我相信問題系街坊小學既英文程度可能真系太次了......所以你阿仔升中後就入唔到精英班了.....
作者: lkma 時間: 10-3-31 12:49
原帖由 samuel89 於 10-3-31 12:44 發表 
甘講法,如果你阿仔本身無退步的話...街坊小學同宣小比真有可能相差整整1個banding
我相信問題系街坊小學既英文程度可能真系太次了......所以你阿仔升中後就入唔到精英班了..... ...
非常同意你嘅睇法,我都係咁要佢係這方面努力,英文確係佢嘅弱項。
作者: cckalex 時間: 10-3-31 23:46
原帖由 lkma 於 10-3-31 12:49 發表 
非常同意你嘅睇法,我都係咁要佢係這方面努力,英文確係佢嘅弱項。
不知是我理解差還是其它家長對香港教育認知小.
是你謙虛還是(暗--)
元朗-鄉中=上水-鄧顯=大埔-柏雨 (超級地區名校)
它們入u率接近100%
如果要入精英班可說是難上加難,可能他們英文方面比港,九
地區名校弱,但數,理是十分出色.
而你所說小學和宣小無得比,是指名氣和不用付大量學費
和費用是嗎.
作者: 1516DADDY 時間: 10-4-1 15:29 標題: #56 ikam
我覺得chichipapa女兒實力吾差,小五巳考了ket最佳成績,中文寫作文筆也不弱,只是數學
較弱,未來上到中學針對這方面加以强化,加上語文能力不俗,又看咁多書,通識應難不到她,只要高中時選兩科有興趣讀的科目,入大學未嘗不可能,頭三间可能難D,其它的應無問題。
她雖然是九龍塘區嘅band3生,但末必差得過將軍澳區嘅band1生,相信以她現時中文寫作實力,不可能寫一篇簡單嘅"公園遊記"都不合格。
一個讀了8年中文中小學
的將軍澳band1生,在中2考試時連一篇中作"公園遊記"都可以不合格,這訊號比一個九龍塘區嘅band3生還要差,希望有関家長能改變一下策略,吾好誤咗女兒一生。
Ikma :
如你所言將軍澳的Band1學生都不及九龍塘的Band 3 學生嗎? 此是個別事件還是普遍現像呢?可否詳述以供參考?
我以前也想過學校是否可以在程分試出淺些好讓學生做出好成績,但經了解後學生的Banding並不是只看校內分數,校內數只計出學生在校內排位。而決定學生BANDING還有「中一入學前學科分班試」,全港學生是做同一份試卷的!
此試不「直接」影響當時考生的派位結果,但對學生所屬的小學來年的Banding卻很重要!
就是這個原因,將軍澳一些小學以前未考「中一入學前學科分班試」學生都會被平分為Band 1/2/3 都是33%,但經過試後Band 1升過50%,Band 1+2 約 80%了。
以下是優才的第六屆升中伯樂計劃得獎名單,參加的學校有不少是大家熟悉的名校,每一間學校最多有八名同學參試,即是每校的精英比試,但其中也有將軍澳的學生可獲得獎項。http://giftedcouncil.edu.hk/plp2009/result.pdf
轉區低幾%Banding是可信,但將軍澳的Band1學生真的不及九龍塘的Band 3 學生嗎?
作者: 1516DADDY 時間: 10-4-1 15:31
Ikma :
如你所言將軍澳的Band1學生都不及九龍塘的Band 3 學生嗎? 此是個別事件還是普遍現像呢?可否詳述以供參考?
我以前也想過學校是否可以在程分試出淺些好讓學生做出好成績,但經了解後學生的Banding並不是只看校內分數,校內數只計出學生在校內排位。而決定學生BANDING還有「中一入學前學科分班試」,全港學生是做同一份試卷的!
此試不「直接」影響當時考生的派位結果,但對學生所屬的小學來年的Banding卻很重要!
就是這個原因,將軍澳一些小學以前未考「中一入學前學科分班試」學生都會被平分為Band 1/2/3 都是33%,但經過試後Band 1升過50%,Band 1+2 約 80%了。
以下是優才的第六屆升中伯樂計劃得獎名單,參加的學校有不少是大家熟悉的名校,每一間學校最多有八名同學參試,即是每校的精英比試,但其中也有將軍澳的學生可獲得獎項。http://giftedcouncil.edu.hk/plp2009/result.pdf
轉區低幾%Banding是可信,但將軍澳的Band1學生真的不及九龍塘的Band 3 學生嗎?
作者: lkma 時間: 10-4-1 17:50
原帖由 cckalex 於 10-3-31 23:46 發表 
不知是我理解差還是其它家長對香港教育認知小.
是你謙虛還是(暗--)
元朗-鄉中=上水-鄧顯=大埔-柏雨 (超級地區名校)
它們入u率接近100%
如果要入精英班可說是難上加難,可能他們英文方面比港,九
地區名校弱,但數,理 ...
單論成績,從整體計,除英文較弱外,街坊小學和宣小也許差多,但現代社會,又話全人教育呀、一身一體藝呀咁,人家讀宣小時,除課程外,確係學多很多嘢,剛參觀完鄉中開放日,明年我想會再參觀,全部只是學生攪嘅攤位遊戲,和小學開放日差多,無甚看頭,鄉中亦祗是一著重教學的中學,課外活動吾多,課生在這裡學嘅野,應較傳统名校少很多,你知嗎?我們這些地區專注於學習的學生,往往被嘰為高分底能,就算學生取10A,也會低傳統名校10A的學生一個banding。
這是命也。
作者: lkma 時間: 10-4-1 18:26
原帖由 1516DADDY 於 10-4-1 15:31 發表 
Ikma :
如你所言將軍澳的Band1學生都不及九龍塘的Band 3 學生嗎? 此是個別事件還是普遍現像呢?可否詳述以供參考?
我以前也想過學校是否可以在程分試出淺些好讓學生做出好成績,但經了解後學生的Banding並不是只看校內分數 ...
網上討論,無需太認真,我舉這個例子,因這中文中學之學生的爸爸常在網言其新理念,著重閱讀是學語文之最佳法门,鼓勵補習,引導子女自覺學習才是最重要,他成功的例子是女兒輕輕鬆鬆便成為將軍澳區的band1生,他更主張高中前用努力讀書,高中後再發カ也未遲。我認為努力讀書應是學生應有的態度和責任,無需功利計算,這オ會訓練出一個有紀律、有責任感、有毅力的良好公民,是你有幾多知識所能計算,而且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小朋友以愉快閱讀為基,以自主學習為要,最終在f2中期試連這麽簡單的作文也不合格,即這愉快閱讀的方法單未能提升小朋友之語文能力,也許已退至比起一個九寵塘的band3生也不如,以此提醒該父親,畢竟已是f2了,吾改變策略,恐為時巳晚。這完全是個別事件,情況當然不是如我所說啦!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