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為何要贏在起跑點 [打印本頁]
作者: Radiomama 時間: 09-10-28 21:42 標題: 為何要贏在起跑點
正在讀著這本書"沒有資優班",按奈不住,好想與網友分享這幾句話:
"人生其實最像一場馬拉松,一再強調孩子要贏在起跑點,卻沒有適當的去發掘每個孩子的差異、天份與資質,那就是鼓吹每個人用衝刺的方法去長跑!
贏了起點,卻會在中途把氣力和耐力用盡。即使一開始跑在前面的孩子,他們的動力如果無法來自個人,而是來自社會與家庭的壓力和期望,那人生從小就少了自發性的熱情,最後還是無法將人生馬拉松跑得精彩、完整。"
最近參加了兩場小一面試,壓力好大,也深深感受到所有家長的苦惱。不能入到二輪面試、收到reject信的難過,實在令人心痛。孩子已做得好好,但竟不獲"垂青",錯在哪裡?
其實都沒有錯。只錯在成年人太執著,為何非要穿過"針眼"不可? 為何明知是窄門也要花心力擠進去不可? 就是想要贏在起跑線上???
我們可有想過就是這點執著,扼殺了小子們的學習興趣和打亂了他們的成長步速!
作者: WindyChow 時間: 09-10-28 21:52
自己一早同仔仔安排考入心儀小學, 但到現在落空, 心裏忐忑不安, 耿耿於懷, 但見到這文章, 心都舒服好多!
作者: Yanamami 時間: 09-10-28 22:01
It's so true. Many parents understand your point. However, not only teenagers have "peer pressure", we do too. It's hard to ignore what people are doing around you and just go your own way. Sometimes, it's best for us to step back and think again.
作者: Laputa 時間: 09-10-28 22:23
我們這一代,很多人都太看重成績,考試. 我經常提醒自己不要隨波逐流, 要堅守信念,不可拔苗助長, 但奈何遊戲規則如此, 想找一間與自己理念相同的心儀學校, 原來不可跑得太慢. . .唉, 矛盾. . .
原帖由 Radiomama 於 09-10-28 21:42 發表 
正在讀著這本書"沒有資優班",按奈不住,好想與網友分享這幾句話:
"人生其實最像一場馬拉松,一再強調孩子要贏在起跑點,卻沒有適當的去發掘每個孩子的差異、天份與資質,那就是鼓吹每個人用衝刺的方法去長跑!
贏了起點,卻會 ...
作者: pyyip 時間: 09-10-28 22:27
在過去的數星期的面試中,我發現自己的女兒已成長了不少。她獨個兒去面對「考官」,面對著成人都覺很深的題目,一關又一關地盡她能力去闖。每次她面試後,那份失望,表示不懂得去做答案時所流露的表情,我都感覺如刀割般,十分心痛,我不禁會問自己是否太多了。五歲的小孩為何要去面對這些變了質的遊戲?我們做家長的,真的的反省自我。
作者: Yau_Cheung 時間: 09-10-28 22:32
Copy the below good article and share with you.
北歐一座教堂裡,
有一尊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苦像,
大小和一般人差不多。
因為有求必應,
因此專程前來這裡祈禱,膜拜的人特別多,
幾乎可以用門庭若市來形容。
教堂裡有位看門的人,
看十字架上的耶穌每天要應付這麼多人的要求,
覺得於心不忍,他希望能分擔耶穌的辛苦。
有一天他祈禱時,向耶穌表明這份心願。
意外地,他聽到一個聲音,說:
「好啊!我下來為你看門,你上來釘在十字架上。
但是,不論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都不可以說一句話。」
這位先生覺得,這個要求很簡單。
於是耶穌下來,看門的先生上去,
像耶穌被釘在十字架般地伸張雙臂,
本來苦像就雕刻得和真人差不多,
所以來膜拜的群眾不疑有他,
這位先生也依照先前的約定,
靜默不語,聆聽信友的心聲。
來往的人潮絡繹不絕,
他們的祈求,有合理的,有不合理的,千奇百怪不一而足。
但無論如何,他都強忍下來而沒有說話,
因為他必須信守先前的承諾。
有一天來了一位富商,
當富商祈禱完後,竟然忘記手邊的錢便離去。
他看在眼裡,真想叫這位富商回來,
但是,他憋著不能說。
接著來了一位三餐不繼的窮人,
他祈禱耶穌能幫助它渡過生活的難關。
當要離去時,發現先前那位富商留下的袋子,
打開, 堶悼 是錢。
窮人高興得不得了,
耶穌真好,有求必應,萬分感謝地離去。
十字架上偽裝的耶穌看在眼 堙A
想告訴他,這不是你的。
但是,約定在先,他仍然憋著不能說。
接下來有一位要出海遠行的年輕人來到,
他是來祈求耶穌降福他平安。
正當要離去時,富商衝進來,
抓住年輕人的衣襟,要年輕人還錢,
年輕人不明究理,兩人吵了起來。
這個時候,十字架上偽裝的耶穌終於忍不住,遂開口說話了...
既然事情清楚了,富商便去找冒牌耶穌所形容的窮人,
而年輕人則匆匆離去,生怕搭不上船。
偽裝成看門的耶穌出現,指著十字架上說:
「你下來吧!那個位置你沒有資格了。」
看門人說:「我把真相說出來,主持公道,難道不對嗎?」
耶穌說:「你懂得什麼?那位富商並不缺錢,他那袋錢不過用來嫖妓,
可是對那窮人,卻是可以挽回一家大小生計;
最可憐的是那位年輕人,
如果富商一直纏下去,延誤了他出海的時間,
他還能保住一條命,而現在,他所搭乘的船正沉入海中。」
這是一個聽起來像笑話的寓言故事,卻透露出:
『 在現實生活中,
我們常自認為怎麼樣才是最好的,
但事與願違,使我們意不能平。
我們必須相信:
目前我們所擁有的,
不論順境、逆境,都是對我們最好的安排。
若能如此,
我們才能在順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舊心存喜樂。』
人生的事,沒有十全十美。
但是,我們應認真活在當下。
原帖由 Radiomama 於 09-10-28 21:42 發表 
正在讀著這本書"沒有資優班",按奈不住,好想與網友分享這幾句話:
"人生其實最像一場馬拉松,一再強調孩子要贏在起跑點,卻沒有適當的去發掘每個孩子的差異、天份與資質,那就是鼓吹每個人用衝刺的方法去長跑!
贏了起點,卻會 ...
作者: goodboymama 時間: 09-10-28 22:53
人生其實最像一場馬拉松,我們應認真活在當下。
作者: Chole 時間: 09-10-28 23:05
我心儀嘅學校唔係大多數人追捧嘅小學,間學校唔popular,無直升嘅中學,程度亦唔算高。
但係我覺得老師好有愛心、亦肯化心思去諗教學方法(小班、師生比例高)。我個仔唔係勁,我淨係想佢開開心心返學,唔好抗拒讀書,最重要就係着重品德教育。
我hubby 好鍾意名校,唔怪佢。 我用咗d時間去convince 佢點解間學校適合個仔。好彩佢最後都同意!
但係旁人嘅眼光就......不過我唔會理。自己先知乜嘢適合自己嘅小朋友。
希望大家都揾到啱嘅學校。
[ 本帖最後由 Chole 於 09-10-28 23:09 編輯 ]
作者: tracytang 時間: 09-10-28 23:07
THANKS FOR SHARING
作者: chantessa 時間: 09-10-28 23:23
我都係由囝囝升讀K1開始, 已經有一所心儀的學校. 這間學校一樣唔係大多數人追捧的名牌小學, 但係口碑一直好好, 老師很有愛心, 小朋友很喜歡返學, 學校著重培養小朋友自信心, 主動學習, 注重探究精神, 這正是我一直最希望囝囝可以自小培養的學習模式. 很幸運, 我囝囝已經成功考到了小一學位, 我囝囝也很喜歡這間學校, 希望他可以天天開心上學去, 也是我們最希望見到的.
希望大家也可以考到自己心儀的學校.
原帖由 Chole 於 09-10-28 23:05 發表 
我心儀嘅學校唔係大多數人追捧嘅小學,間學校唔popular,無直升嘅中學,程度亦唔算高。
但係我覺得老師好有愛心、亦肯化心思去諗教學方法(小班、師生比例高)。我個仔唔係勁,我淨係想佢開開心心返學,唔好抗拒讀書,最重要就係 ...
作者: yeesumyin 時間: 09-10-28 23:38
Very good topic and thanks for Yau_Cheung sharing the good articles with us.
作者: sschiu 時間: 09-10-28 23:45
報讀名校, 其實未必一定是抱著 "要嬴", "要叻", "要威" 的心態去考. 只是為人父母, 想盡力把自己認為是"最好"的東西給子女吧! 這才是真正的壓力! 不能成功, 覺得是自己未盡全力, 計劃得不夠好, 有些地方是否做錯了, 真不好受!
作者: Yanamami 時間: 09-10-29 08:16
Wonderful sharing, Yau_Cheung. Thanks. Let's think more.
原帖由 Yau_Cheung 於 09-10-28 22:32 發表 
Copy the below good article and share with you.
北歐一座教堂裡,
有一尊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苦像,
大小和一般人差不多。
因為有求必應,
因此專程前來這裡祈禱,膜拜的人特別多,
幾乎可以用門庭若市來形容。
教 ...
作者: 20020116 時間: 09-10-29 11:20
如果樓主今天是被取錄的那個,還會這樣說嗎?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古今亦然。
我只想點出世界是現實的,並無落井下石之意,如令樓主不高興,請多多原諒!
作者: 20020116 時間: 09-10-29 11:27
原帖由 Yau_Cheung 於 09-10-28 22:32 發表 
Copy the below good article and share with you.
北歐一座教堂裡,
有一尊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苦像,
大小和一般人差不多。
因為有求必應,
因此專程前來這裡祈禱,膜拜的人特別多,
幾乎可以用門庭若市來形容。
教 ...
對!其實無所謂輸勝,用心生活就是了。
作者: cacatam 時間: 09-10-29 20:36
Radiomama, Yau_Cheung, thanks for sharing..
作者: Rose^^ 時間: 09-10-29 22:37
想問下呢本書是否講芬蘭的教育嗎?
因之前係書局都睇過,看完後令我有很大的啟發!
仔仔今年面試小一,很幸運有一間學校收左仔仔,
雖然不是名牌小學,但學校是以芬蘭的教育作借鏡,
讀書係漫長既道路,只羸了起跑點咁又如何?
父母應多鼓勵,適當的去發掘孩子!
原帖由 Radiomama 於 09-10-28 21:42 發表 
正在讀著這本書"沒有資優班",按奈不住,好想與網友分享這幾句話:
"人生其實最像一場馬拉松,一再強調孩子要贏在起跑點,卻沒有適當的去發掘每個孩子的差異、天份與資質,那就是鼓吹每個人用衝刺的方法去長跑!
贏了起點,卻會 ...
[ 本帖最後由 Rose^^ 於 09-10-29 23:10 編輯 ]
作者: 軒蕎媽媽 時間: 09-10-29 22:50
原帖由 chantessa 於 09-10-28 23:23 發表 
我都係由囝囝升讀K1開始, 已經有一所心儀的學校. 這間學校一樣唔係大多數人追捧的名牌小學, 但係口碑一直好好, 老師很有愛心, 小朋友很喜歡返學, 學校著重培養小朋友自信心, 主動學習, 注重探究精神, 這正是我一直 ...
請問你既仔仔入左邊間?
作者: puzzledmama 時間: 09-10-29 23:47
In reality, if our kids manage to squeeze into a good through train school, he will no longer need to compete again 6 years later for a seat in a good secondary school. Bear in mind, the competition will be even harder by that time. That's why 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help our kid get in a good through train primary school. A good beginning is very very important for our kids. It will save him from the hardship and pressure he may have 6 yrs later.
Keep it up, K3 parents!!

作者: 20020116 時間: 09-10-29 23:52
原帖由 puzzledmama 於 09-10-29 23:47 發表 
In reality, if our kids manage to squeeze into a good through train school, he will no longer need to compete again 6 years later for a seat in a good secondary school. Bear in mind, the competition w ...
A very good point you have! Same with mine.
作者: 妤妤 時間: 09-10-30 08:30
Radiomama
好耐好耐沒見, 原來你囝囝已要考小學, 對家長而言, 確是一次難過的過程, 請努力.
原帖由 Radiomama 於 09-10-28 21:42 發表 
正在讀著這本書"沒有資優班",按奈不住,好想與網友分享這幾句話:
"人生其實最像一場馬拉松,一再強調孩子要贏在起跑點,卻沒有適當的去發掘每個孩子的差異、天份與資質,那就是鼓吹每個人用衝刺的方法去長跑!
贏了起點,卻會 ...
作者: Radiomama 時間: 09-10-30 09:23
對,這本書是分析芬蘭的教育特點,值得一讀!
wow,您仔仔好幸運,能入讀以芬蘭的教育作借鏡的小學,好奇想問,是哪一間呢?
原帖由 Rose^^ 於 09-10-29 22:37 發表 
想問下呢本書是否講芬蘭的教育嗎?
因之前係書局都睇過,看完後令我有很大的啟發!
仔仔今年面試小一,很幸運有一間學校收左仔仔,
雖然不是名牌小學,但學校是以芬蘭的教育作借鏡,
讀書係漫長既道路,只羸了起跑點咁又如 ...
作者: mattsmum 時間: 09-10-30 09:26
請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鄭淵潔 )
近年來,在教育領域對家長誤導最嚴重的一句話,就是“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一些家長由於擔心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通過各種培訓班給孩子灌輸與其年齡不同步的知識,揠苗助長。
倘若將人生形容為一場競賽,“起跑線”的比喻是恰當的。但是,“輸在起跑線”上只適合短程競賽,例如百米賽。如果是馬拉松那樣的長跑,就不存在輸在起跑線上的擔憂。相反,馬拉松比賽贏在起跑線上的運動員,往往由於沒有保存體力,致使起個大早,趕了晚集。
父母是否應該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要看家長對孩子壽命的預估。如果孩子的人生屬於短跑,只有區區十幾年,您一定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都知道百米賽的關鍵往往是起跑,起跑領先了,就成功了一大半。但是假如家長對孩子的壽命預估較長,就相當於孩子的人生是參加一場馬拉松長跑競賽,起跑線是否領先就不重要了。馬拉松競賽的特點,是誰笑到最後誰笑得最好。
長跑的要訣是保存實力,這和孩子學習知識的道理一樣。當孩子沒有一定的閱歷時,給其灌輸與孩子年齡不相符的知識,孩子沒有生活經驗,對知識的感悟不會深刻,不但沒有共鳴感,反而往往會產生厭惡。衡量教育是否成功,不是看分數,而是看受教育者對所學知識的興趣越來越大還是越來越小。如果受教育者對所學知識的興趣越來越大,說明教育成功了,反之則相反。受教育者對於所學知識感興趣的程度,除了老師的教授方法,還取決於孩子對知識的感悟程度。舉個例子,一個5歲的孩子對於《靜夜思》只是機械背誦,而一位遠離家鄉的20歲青年如果第一次看到《靜夜思》,則可能淚如泉湧,百感交集。
20多年前,某大學的少年班家喻戶曉。如今,這些昔日的神童幾乎全軍覆沒,沒有一個成為棟樑之才。這些孩子沒有輸在起跑線上,但是他們或父母將人生的馬拉松賽跑誤判為短跑,拼盡全力贏在起跑線上後,自然會後勁不足,最終敗北。
買過新汽車的人都知道,新車有磨合期。在新車的磨合期,車速不能太快。只有這樣,這輛汽車未來才能風馳電掣。如果在新車的磨合期高速行駛,汽車就會早衰,該急速行進時,就會力不從心。假設將人比喻成汽車,人的磨合期就是童年。在童年,不能滿負荷運轉,要適度磨合。如此,孩子到了成年,才能快馬加鞭,後勁十足。
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重要。”有想像力的人才能進行創造性勞動。想像力和知識是天敵。人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想像力會消失。因為知識符合邏輯,而想像力無章可循。換句話說,知識的本質是科學,想像力的特徵是荒誕。人的大腦一山不容二虎:在學齡前,想像力獨佔鰲頭,腦子被想像力佔據。上學後,大多數人的想像力將被知識驅逐出境,成為知識淵博但喪失想像力終身只能重複前人發現的知識的人。很少有人能讓知識和想像力在自己的大腦裏共存,一旦共存,此人就是能進行創造性勞動的成功人士了。在孩子童年時,讓其晚接觸知識,有利於想像力在孩子的大腦裏安營紮寨,倘若孩子成為想像力和知識並存的人,您就能給大師當爹當娘了。
請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輸在起跑線上,也許能贏得人生。贏在起跑線上,也許會輸掉人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180d830100ge6t.html: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危害極大的奇談怪論(2009-10-30 05:22:16)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是當前青少年教育中流毒最廣、危害極大的奇談怪論,可以視為是無稽之談。
據央視報導,一位元小學一年級的學生,面對做不完的作業,發出了懷念幼稚園的感慨。小小少年已知愁滋味而開始懷舊,足令大人心酸。但我也知道,在許多幼稚園,兒童們已不堪重負,被他們的父母拴在“早期教育”的戰車上,學習十八般武藝,而且收費十分昂貴。更有甚者,將開發的主意打在了母親的肚皮上,名曰“胎教”,也開始大把收錢。把望子成龍心切的獨生子女家長“誆”進來,有一個十分響亮而義正詞嚴的理由: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我認為,這正是當前青少年教育中流毒最廣、危害極大的奇談怪論,可以視為是無稽之談。我們都知道,起跑線上的爭分奪秒,只有對100米、200米的短跑才有意義;而人生則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其教育的成效、成才或成功與否的評價在二三十年後,根本就不是一場速戰速決,比起跑、比爆發力的競賽。將教育喻為一場短跑,是一種根本性的誤導,基本是商家的經營之道。對馬拉松運動而言,起跑線上的競爭就沒有什麼重要性了,連前半程的成績也不太重要。它比試的是運動員持久的體力、耐力,整體的協調、配合、掌控能力,把握現場、隨機應變、危機處理的智慧和悟性,等等。那些急於求成、一馬當先的領跑者,不可能是最後的優勝者;只有那些具有良好的身體和心理素質、具有整體戰略和具體策略、沉穩大器的運動員,才能通往勝利的終點。
人生正如馬拉松,最初的幾步沒有那麼重要,已經被大量的研究和事實所證明。我們不妨檢查自己的教育經驗,成年後在社會上有所作為的,究竟是不是小學、初中時班裏的那幾個學習尖子?《文匯報》報導,上海南洋模範中學曾分析過畢業自該校的23位元院士的學習檔案,發現他們高三畢業時的學習成績,名列年級前10名之內的僅有5人;從分數段看,居於前30%的有15人,居於中間40%的有2人,而居於後30%的有6人。如果追溯到初中、小學,他們中的大多數肯定不是名列前茅的尖子。
至於歷史上的那些偉大人物,牛頓、愛迪生、愛因斯坦等均屬少年愚鈍,大器晚成;魯迅、胡適、郭沫若等,成才之路坎坷,在漫長的探索中逐漸確定自己的路向。魯迅1905年在日本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學習,春季升等考試的“成績報告單”:解剖59.3分、組織72.7分、生理63.3分、倫理83分、德文60分、化學60分、物理60分,平均分數65.5分。這並沒有妨礙他成為偉大的作家。
顯然,這並不是說幼稚教育、中小學教育不重要,只是說青少年時代的學習成績沒有那麼重要;而且說明人的成長、成才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我們對人的認識遠遠不如對物質世界、自然規律的瞭解。西方教育的主流,源自自然主義、人文主義的傳統,認為兒童作為上帝賜予人類的禮物,是一個特定的生長階段,有獨立于成人世界的獨特功能和使命。兒童不是小大人,也不應是家長為實現自己的功利目標的工具。發現兒童,尊重兒童,把兒童當作兒童來看待,成為現代教育的一個基本準則。它被表述為這樣的幼稚教育理念:遊戲是兒童的天職。因而,西方國家往往以法律的方式嚴禁在幼稚園進行知識教育。
這不僅是因為在這個階段,兒童的身體健康、心智發展和社會化遠比知識教育更為重要;也是基於兒童的認知規律。一個孩子5歲時難以掌握的運算,7歲時易如反掌。
那麼,我們為什麼要超越他的年齡,提前去做他難以實現的事呢?這正是當下的應試教育不斷下放學科教學的難度、以及開展有“數學雜技”之稱的“奧數”最令人髮指之處。看到那些家長為望子成龍的夢魘所驅趕、以犧牲睡眠和健康為代價、不得不從事各種高難度的學習的孩子,我經常會想起馬戲團裏的小熊和山羊,他們本應在草地上無憂無慮地嬉戲玩耍,卻被迫戰戰兢兢地鑽鐵圈、走鋼絲!
如果說最有可能在精神上“早夭”、輸在“起跑線”上,也許正是這種幼年嚴重透支、被應試教育所壓倒的孩子。
作者: Radiomama 時間: 09-10-30 09:54
為何芬蘭的教育令全球著迷? 有說是因為在PISA裏頭的表現,他們的學生"忽然"耀眼; 但其國家是7歲才入讀小學,課時是歐美中較短的、不鼓勵補習、沒有資優班,只重平等的基礎教育。
世界可以改變,由我們自己開始。
如想知什麼是PISA,可參閱:
http://www.fed.cuhk.edu.hk/~hkpisa/events/2006/files/071204_PISA_press_release_c.pdf
作者: JasonDad 時間: 09-10-30 10:59
這是一個困擾很多家長的問題. 我想很多人都因為有以下的誤解.
就對某一件事件而言, 好的開頭, 好的positioning, 幾時都係好事啦. 因為世事都係會發展( developing) 同埋互相影响住对方( interactive ). 行錯路, 就梗係有cost啦.
但係好多BK嘅家長, 唔係全部, 係就係好關心小朋友嘅學業, 但似乎目標同埋方向, 有D偏頗. 故此喺過程中, 有很多困惑.
我諗, 關鍵就在於一個 "赢" 字. 因為"赢" ,就等於"跑出", 就等同了成功. 就可以 "to be somebody", 就可以在社會上出入頭地, 就可以不需像父母辈般捱騾仔. 就可以像某某呼風喚雨. 呢D都係因為对成功有着不確的定義.
其實, 幸福的人生才是人生應當追求的.
什麼才是幸福因人而異.
但成功 不必然( neccessarily )等於 幸福
有名 有利 有權 亦不必然等於 成功
更加 不必然等於 幸福
此中沒有"必然"的關係
所以, 在名利圈"赢"了, 是否贏了一切, 是否成功了, 值得各位深思.
入名校 不等於 成績好
成績好 不等於 事業成功
事業成功 亦不等於 幸福人生
我個人讀哲學出身, 多年來思考人生, 亦於名利圈打滾有年, 好嘅唔好嘅都試過. 好嘅時候, D錢追住揾你. 衰嘅時候, 一年比人炒四次. 今日, 錢總算揾到D. 亦眼見身邊友人有起有落, 威嘅時候做到上市公司主席, 衰嘅時候同你我一樣喺到捱騾仔.
如今人到中年, 覺得人生中最緊要的是好好咁到家人,朋友,同儕相處, 呢D嘢就喺你身邊, 不用外救. 只要你願意, 幸福垂手可得. 比到你嘅 Marginal utility, 唔會少得過你有間大屋, 有架靚車或者有個Hermes手袋.
偶然路過, 有感而發, 有咩得罪, 多多包涵.
作者: charlottechan 時間: 09-10-30 11:56
其實都係想個女將來出路好d, 眼光闊d.
有時我會好似上一代人講嘢d口脗同阿女講:你宜家努力d,識多d嘢, 第時份份工都請你, 你慢慢揀你鍾意都得.我哋唔係要你做高官,總裁.但你唔努力, 又唔識分辨事非, 你一係比人呃, 一係就人浮於事,或者好似我咁, 想請假陪你都未必得.我咁嘅quali好少選擇.
阿女當然聽唔明, 但眼見現在大學生都搵唔到嘢做, 有些社會風氣又奇怪, 什麼都似是而非,如果女兒可以受最好的教育, 這可能影響她一生.起碼唔會認為援交是一正當職業吧.
我有個小學同學就是當年派學校派得唔好, 後來好早拍拖, 結果書讀唔成, 好可惜.
作者: linusfong 時間: 09-10-30 12:12
Thanks for sharing
作者: 琛爸 時間: 09-10-30 16:41
對我來說,眼見自己的孩子參加一場又一場的面試,尤其有一次抱病上陣.那種心情實在不好受!:-|
相比身邊的友人/同事,太太和我對學校的要求不高.
只希望兒子能不學壞,對學習有興趣便可.正如樓上一位網友所說,一間學校嘅校風,比起學生的成績高下,我覺得前者更加重要.至於名校與否,升名中學比例,直資...等等因素,都不太考慮...就算是這樣,這幾個月我們都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幸好,現在終於有一間幾好的學校取錄,我們都鬆了一口氣.
希望其他家長及小孩,都有滿意的結果啦~~~
[ 本帖最後由 琛爸 於 09-10-30 16:47 編輯 ]
作者: waiwaibaba 時間: 09-10-30 20:02
Yeah, this is the most touching and thoughtful thread ever in BK. 






作者: SumSumBB 時間: 09-10-30 20:37
原帖由 Radiomama 於 09-10-30 09:23 發表 
對,這本書是分析芬蘭的教育特點,值得一讀!
wow,您仔仔好幸運,能入讀以芬蘭的教育作借鏡的小學,好奇想問,是哪一間呢?
我猜是優才。:loveliness:
http://www.gtschool.edu.hk/pdf/finlandedu.pdf
[ 本帖最後由 SumSumBB 於 09-10-30 20:59 編輯 ]
作者: bb123321 時間: 09-10-30 23:0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IGLOO 時間: 09-10-31 08:29
原帖由 Chole 於 09-10-28 23:05 發表 
我心儀嘅學校唔係大多數人追捧嘅小學,間學校唔popular,無直升嘅中學,程度亦唔算高。
但係我覺得老師好有愛心、亦肯化心思去諗教學方法(小班、師生比例高)。我個仔唔係勁,我淨係想佢開開心心返學,唔好抗拒讀書,最重要就係 ...
名校或普通學校都有好有愛心的老師或冷漠的老師,但既然有得選擇點解唔搵一間好D﹖
作者: grDaddy 時間: 09-10-31 08:42
但是聽聞有一些名校只會push, push and push, 向家長和學生加壓, 壓到你頂唔順, 就只有轉校, 有愛心又點會壓到你頂唔順呢, 愛心可能是對於掂的學生而言, 但這只是聽聞, 很想求證, 有冇讀緊名校的家長可以指教一下?
作者: IGLOO 時間: 09-10-31 08:52
原帖由 puzzledmama 於 09-10-29 23:47 發表 
In reality, if our kids manage to squeeze into a good through train school, he will no longer need to compete again 6 years later for a seat in a good secondary school. Bear in mind, the competition w ...
非常同意你的說法。任由小孩於小學階段hea了過去,沒錯這6年小孩會過得好開心,但沒好好裝備,日後如何面對如斯激烈的競爭﹖
作者: Yanamami 時間: 09-10-31 09:14
I'd try to guess Radiomama's intention is to say: Let's not going to the two extremes while we are trying to survive in the reality.
作者: IGLOO 時間: 09-10-31 09:26
原帖由 mattsmum 於 09-10-30 09:26 發表 
請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鄭淵潔 )
近年來,在教育領域對家長誤導最嚴重的一句話,就是“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一些家長由於擔心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通過各種培訓班給孩子灌輸與其年齡不同步的知識,揠苗助長。
...
整篇文章的假設是有些父母只緊張小孩的起跑點,認為d父母只懂得學前階段的操練,日後甚麼也不理,這有點侮辱父母的智慧。成功的父母會為小孩的整個成長階段選擇配合其心智發展的活動或教材,這方面包括學習及做人處事。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前句,起跑後父母也要在中途站送上毛巾或水,因此別斷章取義。
作者: judy 時間: 09-10-31 10:02
我反而想問:為何專登不要贏在起跑點?
如果說培養孩子贏在起跑點上,以便他佔有優勢,是一種有害的推谷,那麼?特登讓孩子留前斗後,以争取最後勝利,却是一種エ心計,是超現實主義者,毫無羅曼可言,其人實悶得發慌。
一個孩子,小時了了:嬴得鋼琴比賽冠軍,嬴得游泳比賽金牌,嬴得学術優良獎......。長大了,成就縱讓留前斗後的孩子追上,那又如何?生活是一種經歷和享受,嬴得比賽時的全家喜悅,準備時候的難辛,那留力的嘅人一世都感受唔到。
生活可否中庸一點,少計算一點。教育孩子其實簡單:
1. 身體最重要,要多運動,保健康。
2. 充足睡眠。
3. 給孩子有一定空間自由發展。
4. 掌握好時間,要知道每人每日只有24小時,讓孩子沉迷打機或給孩子亳無意義之重複抄寫,都是罪過。
然後,站在一旁看孩子的進展,我毫不介意佢一早就嬴在起跑點上。
作者: baekdoosan 時間: 09-10-31 10:23
原帖由 IGLOO 於 09-10-31 08:52 發表 
非常同意你的說法。任由小孩於小學階段hea了過去,沒錯這6年小孩會過得好開心,但沒好好裝備,日後如何面對如斯激烈的競爭﹖
非常同意. 如果不在小學階段努力, 到升中時, 情況將比現在更難, 你的對手早已爬到你追都追不上的程度了.
小朋友考入名校的媽媽們, 恭喜你們. 但未能進入名校, 或讀書成績未如理想, 也不代表將來沒出息. 隨了醫生, 律師, 大學教授這些行業, 也可以做生意, 做飲食, 做工廠, 做銷售, ... 等等. 一樣可以賺錢, 過幸福的日子.
作者: Yanamami 時間: 09-10-31 10:28
I suppose it is not the point -- "intented not to win at the starting point" but rather "accept" what your child is. If the kid is a genius and winning is a piece of cake, then let it be. If your child is only an average, then trying to push him/her to the top is not good both to his/her childhoo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you and the kid. Some kids are so used to winning and it seems the end of the world when they lose.
原帖由 judy 於 09-10-31 10:02 發表 
我反而想問:為何專登不要贏在起跑點?
如果說培養孩子贏在起跑點上,以便他佔有優勢,是一種有害的推谷,那麼?特登讓孩子留前斗後,以争取最後勝利,却是一種エ心計,是超現實主義者,毫無羅曼可言,其人實悶得發慌。
一個孩子,小時了了 ...
作者: goodmama2003 時間: 09-10-31 10: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judy 時間: 09-10-31 10:37
原帖由 Yanamami 於 09-10-31 10:28 發表 
I suppose it is not the point -- "intented not to win at the starting point" but rather "accept" what your child is. If the kid is a genius and winning is a piece of cake, then let it be. If your ch ...
我明你嘅意思,也明校主的意思。
我想講另一種形象。
[ 本帖最後由 judy 於 09-10-31 10:43 編輯 ]
作者: grDaddy 時間: 09-10-31 12:09
執著要贏在起跑線的, 是一種執著.
執著不要贏在起跑線的, 也是一種執著.
執著要輸在起跑線的, 亦是一種執著.
若以長跑為比喻, 起跑最快的, 不一定會贏, 但亦不一定會輸
起跑慢的亦是如此.
但是, 在起跑時, 拼命地跑在前面的, 多數不會贏得出.
若果, 不惜一切的要在起跑時跑在前面的, 似乎有害於長遠發展.
作者: judy 時間: 09-10-31 12:47
原帖由 grDaddy 於 09-10-31 12:09 發表 
執著要贏在起跑線的, 是一種執著.
執著不要贏在起跑線的, 也是一種執著.
執著要輸在起跑線的, 亦是一種執著.
若以長跑為比喻, 起跑最快的, 不一定會贏, 但亦不一定會輸
起跑慢的亦是如此.
但是, 在起跑時, 拼命地跑 ...
是的,佛家和儒家都講中庸。
作者: wunma 時間: 09-10-31 15: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childrenfirst 時間: 09-10-31 16:11
如果真的是不介意需不需要起跑,根本就不會太在意究竟是什麼"贏或輸在起跑點"。放了在贏或輸的線上討論,根本就是在意有人跑得太快或太慢。
為甚麼一定是贏是輸? 每個人養育子女的哲學、理念都不同。或許有些人很認同早期教育,有些人卻認為無為而治最好。除非有很強的研究或evidence已證明那種教育方法最好或最有害,不然,各種方法也只是 "看法" 吧! 教育的理論這幾十年翻天覆地,除了幾項主要共識外,很多外國的研究結果也莫衷一視。
其實最緊要反而是要了解自己的期望。其實那起跑點上的贏輸,真的不是問題的核心 (我連最基本所講的甚麼是贏,甚麼是輸也攪不通!)。把孩子送進傳統名校的家長,並不一定想贏吧。而把子女送入很自主的學校,也不一定要為著"慢人一步"吧!
整個立論講來講去不過是所謂 "贏未必贏、輸未必輸."
對,這是一種執著,執著就是因為在意。
純綷個人看法,得罪莫插。
作者: IGLOO 時間: 09-10-31 20:10
講到尾還是看父母因素,有父母的支援,贏開會繼續贏,無父母的支援,輸開極大機會繼續輸。
作者: myrchan 時間: 09-10-31 21:32
看到有家長說,孩子已表現很好,但仍落選,究竟錯在那裡?這番說話,我看得想喊。
雖然我的孩子尚在k2,但我和老公已常在BK看各校資料,看來看去,鎖定幾間心儀的,但發現原來競爭均是非比尋常的激烈。老公問:究竟這些學校要收甚麼樣的學生???我也問:又說不要參加面試班,但有醒目學生校長咪一樣選晒先,咁算不算誤導呢?
我今年為孩子轉校,選讀多項興趣班,參加比賽,究竟又是對是錯?盡了力仍不行的話,便認命算罷!
作者: w_y 時間: 09-10-31 22:31
我唔反對一開始就谷, 或採留前鬥後, 總之能因應孩子能力所作就是好方法. 留前鬥後我又唔覺得係攻心計喎, 有些孩子的發展真係需要呢種方式, 點解要咁樣形容 d 家長呢?
而且, 贏同輸的定義又係咩呢? 人人都唔一樣. 有人覺得係入名校, 有人覺得係愉快學習. 如果能做到對孩子發展最有利, 我覺得就係贏了.
作者: VKwan 時間: 09-10-31 23:03
我諗唔會有家長專登留前鬥後掛?!好冒險遮,分分鐘變成留前冇後喎!
留前鬥後相信只係因應學生個別發展。
作者: idy926 時間: 09-11-1 11:54
讀書十幾年流流長,我覺得起跑點係好緊要,但人人感受同際遇都吾同,最緊要適合自己小朋友...
我女女K2時join左一間幼稚園summer course,一星期後某日返來同我講:媽咪呀,你知吾知返學點解咁辛苦呀?原來返學有好多功課架.
我諗summer course有mug理由多功課?點知再兩星期後完course派番兩本厚厚佢係學校做嘅暑期作業返來.
亞女有咁嘅體會,的確令我係揀小一時諗多D.
我報4間直資同私校,第一間offer,就係屋企附近,亦係女女最like嘅,但因較新未有成績出,亦有人話程度淺,同一D負面post,但我都註冊左放棄大抽獎同扣門,其實我又懶除左怕亞女跑得辛苦又怕自己同daddy辛苦,我想我地一齊跑得開心.
另我有報2間傳統名校,因為諗萬一其他兩間開心直資吾得,肯定要落入傳統教育嘅路,橫惦名吾名校都咁辛苦,不如搏下名校,反正女女似谷得果隻(雖然佢有體會但又吾抗拒),女女個profile又會好D咁諗,但而家吾洗揀似乎個天自有安排,希望真係行啱條路,吾好make錯discision...
作者: grDaddy 時間: 09-11-1 23:20
原帖由 idy926 於 09-11-1 11:54 發表 
讀書十幾年流流長,我覺得起跑點係好緊要,但人人感受同際遇都吾同,最緊要適合自己小朋友...
我女女K2時join左一間幼稚園summer course,一星期後某日返來同我講:媽咪呀,你知吾知返學點解咁辛苦呀?原來返學有好多功課 ...
我覺得最緊要係一齊跑得開心.
我都好驚一個唔好彩, 入咗間唔谷唔得的名校
, 到時全家人都要捱住地跑, 或者會得不償失.
我始終覺得最重要是係邊間大學畢業, 中學和小學只是錦上添花而已.
作者: littlefaith 時間: 09-11-1 23:36
原帖由 grDaddy 於 09-11-1 23:20 發表 
我覺得最緊要係一齊跑得開心.
我都好驚一個唔好彩, 入咗間唔谷唔得的名校
, 到時全家人都要捱住地跑, 或者會得不償失.
我始終覺得最重要是係邊間大學畢業, 中學和小學只是錦上添花而已. ...
同意﹗
大學更重要,大部分專業人士都係大學裡面認識,人際網絡都係响大學嘅時候建立起嚟。所謂名校師兄/姊會關照名校師弟/妹,個人認為都係好個別嘅例子,大多數公司請人都係睇你讀咩U、咩Honour畢業、應對如何,讀邊間名校,相對嚟講顯得微不足道。
作者: grDaddy 時間: 09-11-1 23:57
原帖由 littlefaith 於 09-11-1 23:36 發表 
同意﹗
大學更重要,大部分專業人士都係大學裡面認識,人際網絡都係响大學嘅時候建立起嚟。所謂名校師兄/姊會關照名校師弟/妹,個人認為都係好個別嘅例子,大多數公司請人都係睇你讀咩U、咩Honour畢業、應對如何,讀邊間名校,相 ...
我都認為所謂名校師兄/姊會關照名校師弟/妹係好個別嘅例子.
六合彩每年中頭奬的人冇一百都有幾十, 中其他奬的人更不計其數, 但唔見得經常買六合彩的人會中頭奬, 偶而中下安慰奬都會有.
然而中奬的先決條件就是要買六合彩, 但我極少買六合彩.
當然, 多一個有知識的朋友, 就總會多一分的得著, 但不要期望會帶來甚麽大不了的好處.
作者: wunma 時間: 09-11-2 09: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ChloeMammy 時間: 09-11-6 12:41 標題: 沿路有你, 拍翼同飛
真係好多謝各家長既分享, 我都好有共鳴. 我囡囡都係今年考小一. 要贏, 要爭先... 似乎都係好多家長對子女既期望. 我都希望阿女可以入到一間好既小學, 而好既定義, 我諗每個人都唔一樣. 做父母既, 多D企係小朋友既角度去睇下佢地既小小世界, 了解一下佢地既感受同埋真正既需要, 我地會發現, 其實佢地需要既野真係好少, 好容易滿足. 好多時係我地諗得太多. 入到心儀既小學固然高興, 入唔到都唔係咩野大事, 平常心!! 長路漫漫, 只要一路上, 我地都可以係佢地身邊支持佢地, 做佢地既良師益友, 崎嶇既路都會比我地踏平, 成為一條康莊大道.
作者: joeyxlma 時間: 09-11-6 14:55
說說我的觀點.看看能否解答大家問題. 我相信好多人都已明白.
1. 為什麼要咁辛苦去做很多事,而為了入心儀學校?
因為資源不足. 如校學位不夠. 自己沒太多的錢. 社會教育資源也不太足夠.
2. 為什麼入唔到?
因為個人能力 + 政府和學校制度 + 運氣. 我們只可控制的只有個人能力.
3. 為什麼要入?
好的學校比較容易入好的中學.好的中學比較容易入好的大學. 大學畢業後生活會較好. 道路都是比較好. 需不是一定, 但會明朗點.
4. 普通學校又如何?
不會死人, 只是未來要多努力點 / 辛苦點才到達目標. 因為學習能力隨年齡下降, 越遲學習, 追回以前的就越吃力.
5. 入不了大學又如何?
不會死人, 只是生活要吃力點.
6. 入了大學又如何?
也是不會發達, 只是某生能力高一點.
為了小朋友教育:
辛苦的是家長,
捱不了苦的也是家長,
播種的是家長,
培育的是家長,
收成的是小朋友.
家長經常犯的錯是
自己捱不了苦 + 不懂跟環境播種 + 用了錯誤方法培育 = 小朋友的收成.
作者: joeyxlma 時間: 09-11-6 16:00
原帖由 Yau_Cheung 於 09-10-28 22:32 發表 
Copy the below good article and share with you.
北歐一座教堂裡,
有一尊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苦像,
大小和一般人差不多。
因為有求必應,
因此專程前來這裡祈禱,膜拜的人特別多,
幾乎可以用門庭若市來形容。
教 ...
如果是這樣又如何?
有錢人過去努力工作, 一天工作16-20小時. 因工程很大, 半年至一年未有停下來. 不單說異性, 連父母也沒時間見面. 錢只是一個數字, 基本從無時間用. 現在只得丁點時間, 本想"嫖妓"平衡一下生理心理需要.
窮人過去豪賭,不努力工作, 老來兩手空空, 現在則望天打掛.
年輕人欺善怕惡, 又有戀童. 已姦殺了不少弱小兒童.
事出必有因, 原因又會有原因. 必須看多一點點.
有錢人有錢, 為什麼把努力換來的錢給別人就是應該.
窮人冇錢, 為什麼可以不努而獲.
年輕人為什麼不可以死.
作者: mat媽 時間: 09-11-6 17:04
如果起跑慢, 唔緊要啦, 人生係馬拉松, 起步輸左唔代表咩架喎~~~ 漫漫長路嘛. 只要唔放棄, 而且唔好大落後都有勝出機會, 而且人生唔係跑第一才是出色咖嘛... 對我來說, 可以跑畢全程, 都係一個交代.
點解咁介意要贏在起跑點啫??????
有冇人跑馬拉松, 係初段博命跑??
作者: 猴子爸 時間: 09-11-6 17:25
真人真事:有个男仔,读书差劲,会考衰到应,转去考GCE,一样衰,连校长都叫他去工厂打工,他后来到银行去做很低层的工作,在那时候才发现自己原来很喜欢电脑,每天工余花很多时间在电脑上,在那时候有念头想继续学业,后来储钱,加上家人协助,到美国去读community college,通常这些学校都是收生容易,拿高分还是要努力的,苦战两年,给他拿到足够分数转到好大学的第3年,再苦战,成功毕业,最后留在美国,在Microsoft做engineer,有很多香港名校毕业生也不一定可以进去。所以,人生真的还有很多可能性的。
当然,让他重头来过的话,绝对是越早开窍越好啦。
作者: CHP 時間: 09-11-6 17:57
"人生真的还有很多可能性的"
作者: joeyxlma 時間: 09-11-11 10:43
其實用跑步來形容人生係誤導. 人生有很多轉捩點. 且不會因留前就可以闘後. 相反打好基楚, 未來才可更上一層樓.
我信"人生真的还有很多可能性的". 所以即使失敗也不抱怨. 但不同的可能性, 有不同的機率和結果. 我會選擇機率大點而結果好點的路而行.
作者: joeyxlma 時間: 09-11-11 11:25
有趣的發現.
贏在起跑點, 最後成功. 冇人擧例.
贏在起跑點, 最後失敗. 冇人擧例
輸在起跑點, 最後失敗. 冇人擧例.
輸在起跑點, 最後成功. 好多例子,好多文章.
定下成功的定義. 計算各各機率. 就知道如何選擇.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