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新學校,新理念 [打印本頁]

作者: eviepa    時間: 09-8-27 00:20     標題: 新學校,新理念

剛看過無線的新聞,得知今年英文科多了三本練習。記者訪問了一位陳先生,他認同新辦學團體的做法,覺得加強英語的訓練是件好事。

以前的臻美,對成績的不重視,我覺得是個缺點,現在福建學校在這方面動點腦筋,我覺得是好事。不過,是否就要用三本英語練習去達至這目標?我不認同這種做法。

我沒有見過這些練習,質素去到那一個水平,我不知道。但我翻閱過不少坊間的小學英文補充練習,結論是:每一本都是垃圾!所以我囡囡讀小學時,面對著質素如此不濟的補充練習,根本買唔落手,所以囡囡一本補充練習也沒有做,英文完全靠大量閱讀、看英語電影而能長期在拔尖班。現在讀band 1學校,英文成績是全級前列位置。

到囡囡去年小學剛畢業時,英文水準有了一定水平,我採用了兩本補充練習去為女兒打好文法根底,兩本都是會考程度的練習。

名位家長可以到書局對比一下,會考程度的補充練習一般的質素都是不俗的,相反地,小學的補充練習卻是不忍卒賭。如果要花時間去做那些垃圾補充練習,不如學我,讓子女多閱讀,多看英語電影來得更有效。

eviepa
作者: 豬妹媽咪    時間: 09-8-27 21:20

eviepa:
      多謝你仍然關注我們學校。
      你注意到的情況,其實豬妹在上學年末已經發覺「時代」變了。還記得她在此說學校竟要學生買坊間出版的暑期作業。過去這麼多年,學校都要學生在暑假做project,多是發揮他們的創意,如因應教學內容設計棋盤、設計海報等,放暑假前卻發電郵說要買暑期作業。
       如果「溫故」便可以「知新」,做暑期作業沒大問題,但我掀過那本暑期作業,內容不太配合我們學校所教,亦無刺激學生發揮思維創意的部分。所以我沒有購買暑期作業。
       我與舊校理念相同,認為孩子在暑假該接觸一些她平時學校接觸不到的東西。今年的暑假,她學溜冰、學跳社交舞、看英文的偵探小說、看中文的武俠小說、到大西北看看沙漠是怎樣的。當然她仍要用中英文寫下點點滴滴。寫出來的文字便是她的暑期功課了。
      在「換了新天」的情況下,我希望豬妹仍能愉快地過她在學校最後的一年。
                                                       豬妹媽咪
作者: miuho3039    時間: 09-8-30 01:39

我也有留意你們eviepa& 豬媽咪的發表,豬小妹還有一年會離校,但我的小朋友還有三年,真係唔上唔落,令我好唔開心,但這理念對小兒來說是好,看著他成長改變,但現在要回到起步,令我有好多擔憂,為着這我事己令我很煩惱,但好希望你們繼續發表教育小孩的心得,和這所學校未變的理念,亦多謝你們對臻美未忘掉......繼續愉快學習
原帖由 豬妹媽咪 於 09-8-27 21:20 發表
eviepa:
      多謝你仍然關注我們學校。
      你注意到的情況,其實豬妹在上學年末已經發覺「時代」變了。還記得她在此說學校竟要學生買坊間出版的暑期作業。過去這麼多年,學校都要學生在暑假做project,多是發揮他們的 ...

作者: eviepa    時間: 09-8-30 09:54

培養子女,有一個很根深蒂固的講法,就是想讀好書,必然要下「苦」功,如果要拿好成績,讀書是件苦事是免不了的。不過,這和我的觀察不符。

我見過不少奉行“no pain, no gain” 的家長,他們的子女通常都是「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他們的子女之所以最終讀書變得平庸,原因正正是家長要他們讀書讀得痛苦,令子女無心向學。

反而我培養弟弟、女兒時,採用愉快學習法,他們的成績更好。可以參看以下:

《家長常犯的錯誤:因加得減》
http://forum.edu-kingdom.com/vie ... page%3D1&page=1

eviepa
作者: Tommy    時間: 09-9-1 22:58

我都有看TVB新聞,也有看小兒的五年級英文課本,但我沒有陳先生那麼興奮。不知道陳先生有沒有比較多了三本英文練習的同時又少了些什麼?新增的和被取替的又有什麼不同?

我比較過今年五年級的英文課本和兩年前我大仔就讀五年級時所用的英文課本,今年無疑是多了三本Primary Longman Elect系列的英文練習,但同時亦少了很多本英文書,基本上是用Primary Longman Elect全面取替Cambridge系列的英文書,只剩下一本Cambridge Flyer 5 Exam Paper. 若比較數量,根本沒有比以前多,其實只是以Elect Workbook代替Connect和Messages的Workbook, 以Elect Phonics代替以往相同出版社的Longman Phonics Fun,以Elect Grammar代替以往的臻美校本Grammar.

我也沒有eviepa的擔心,因為單單看目前的課本,練習的數量沒有比以前多,甚至比以前少。Longman 練習的深度其實比Connect / Messages 淺,很多練習題目都很無聊,只是考答題技考、考抄寫、看看例句然後考邏輯推理,不需思索便能準確無誤地交出答案。以臻美學生的資質,應該不難適應罷!

我擔心的卻是質的改變。以前很多人說Cambridge English淺,其實只是Cambridge的 Starters, Movers, Flyers 考得淺,臻美以往採用的Primary Colours, Join In, Connect, Messages 絕對唔係easy subjects.  程度絕對在Longman以上。

Cambridge教的是外國人所說和所寫的英文,Longman則是………Cambridge的練習是一個學習英語的過程,同學一路做練習便一路學得更多;Longman的練習是考核學生的記憶、抄寫和推理。

我大仔看過Longman Elect English後便嘻哈大笑,話有咁多圖畫咁少字,以前的Cambridge則相反,圖畫很少但字很多;細仔則說好像係用中文翻譯做英文咁!

Primary Longman Elect於今年才剛剛面世,採用它的學校應該很少,但我們學校竟然大膽採用,並取代Cambridge系列,我不太明白背後的用意,或許它能使我們的孩子考得更好的TSA成績,但要幫助孩子學得更好的英文,一定要有其他的配合,我也相信我們學校會有相關的配套。

我對學校沒有不滿,只是有一些疑問。同時也希望大家不要開心得太快,也不要擔心得太早。大家坦誠通,特別是聆聽我們孩子的聲音,我相信明天會更好。

Tommy
作者: 已刪除用戶    時間: 09-9-2 13:39

Hi~eviepa,

你好!請問從那裡再次看這段新聞!Thx!


原帖由 eviepa 於 09-8-27 00:20 發表

剛看過無線的新聞,得知今年英文科多了三本練習。記者訪問了一位陳先生,他認同新辦學團體的做法,覺得加強英語的訓練是件好事。

以前的臻美,對成績的不重視,我覺得是個缺點,現在福建學校在這方面動點腦筋,我覺得是好事。不過 ...

[ 本帖最後由 ANDREAMLEE 於 09-9-5 12:14 編輯 ]
作者: mmju    時間: 09-9-2 14:08

Being a P3 student (English in 01 group), my girl tried the Elect Workbook last week.  She found it so easy that she doesn't need any help in finishing them.  I think, the Longman Elect series are more local (examination) oriented while the Cambridge one seems to be benefit for those competent students.  There is high level of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tudents in school, even within the same group.  I am looking forward for the choice of readers.  Hopefully, they will show more insight of school mgt.

Under the "SPECIAL" cirrculum as stated in the news announcement, catering for different abilities of the student is one of the major concern. I understand it is difficult to separate more groups with small class size.  More resources or tailored-made programs are needed to boost capable students as well as support the relatively inferior one, especially the school culture seems to lean to result (or examination).  In the past, quite a number of  students gain under the autonomy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yle, e.g. extensive reading of Evie and Tommy's son.

I really worry if our kids finally become mediocre in general but an examination expert like most of the local primary trained students.

[ 本帖最後由 mmju 於 09-9-3 09:45 編輯 ]
作者: Maxmami    時間: 09-9-2 16:17

mmju,

Totally agree with you.
But what can we do now
作者: eviepa    時間: 09-9-2 22:27

原帖由 ANDREAMLEE 於 09-9-2 13:39 發表
Hi~eviepa,

你好!請問從那裡再次看這斷新聞!Thx!


我是在前幾晚看無線新聞時看到的,不知在那裡以到重播。

[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09-9-2 22:29 編輯 ]
作者: Tommy    時間: 09-9-2 23:21     標題: 新聞重播

http://mytv.tvb.com/news/newsat630/8813#page-1


新聞重溫: 原來是記者自己講述每級都多了四本英文練習,家長覺得好。記者的資料來源可能並非來自陳先生,陳先生也沒有表現得很與奮,特此更正,請見諒。

Tommy



原帖由 eviepa 於 09-9-2 22:27 發表


我是在前幾晚看無線新聞時看到的,不知在那裡以到重播。










作者: Williammama    時間: 09-9-2 23: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eviepa    時間: 09-9-3 02:23

看來新管理層在英語教科書和練習上走較傳統的方向,他們的想法可能這樣會較易和中學接軌,較易提升英語程度。

傳統的英語訓練方法己沿用幾十年,儘管小學每周近十節的英文課,再加上大量補習、補充練習,但大部分學生仍無能力在中學接受英語授課,可謂香港教育之恥,我老早就對這方法死心。

舊臻美開創一條新路線,但至今成效卻不彰。我無法理解,坐擁雙位數字外籍老師的臻美,仍不能將學生的spoken English提升到滿意水平,簡直浪費。

還是自求多福,無論女兒讀臻美或是傳統學校,英語的重任還是落在自己身上。畢竟,最愛她的人是我和太太。

訓練英語難嗎?多看書不就將問題解決了嗎?以管窺天,以我所見有限的個案,我從未見過一個不怎樣閱讀英文課外書的孩子的英語勝過我天賦平平的女兒。閱讀是語文之母,而不是補充練習。

eviepa
作者: Maxmami    時間: 09-9-3 09:20     標題: 回覆 1# eviepa 的文章

If they changed to a normal school, how come we have to pay $3000 per month.
作者: mmju    時間: 09-9-3 09:44

Maxmami,

I don't have any solid suggestions at the meantime.  But I agree with Eviepa that it is our parent job for boosting our kids' English ability through extensive reading.  Then, i think the role of PTA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coming year, such as preserving the competitive edge once we had.  Hopefully, more parents will participate the PTA, especially the committee election, and monitor the school mgt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We are not leaving our kids alone in their school life.  

原帖由 Maxmami 於 09-9-2 16:17 發表
mmju,

Totally agree with you.
But what can we do now

[ 本帖最後由 mmju 於 09-9-3 11:13 編輯 ]
作者: Tommy    時間: 09-9-3 15:23     標題: 福 建 附 校 「 舊 生 」 喜 「 新 風 」

( 星 島 日 報 報 道 ) 經 歷 行 政 及 帳 目 混 亂 的 「 臻 美 風 波 」 後 , 原 基 督 教 臻 美 黃 乾 亨 小 學 暨初 中 學 校 , 昨 正 式 以 福 建 中 學 附 屬 學 校 接 辦 下 展 開 首 個 開 學 日 。 總 校 長 林 建 華 表 示 新 校 共 花七 百 萬 元 改 善 設 施 , 包 括 增 設 中 學 部 圖 書 館 、 室 內 乒 乓 球 室 及 電 腦 室 , 並 將 校 長 室 搬 遷 到 地下 , 方 便 與 家 長 溝 通 。 由 於 新 校 歌 尚 未 完 成 , 昨 日 的 開 學 禮 以 唱 國 歌 取 代 校 歌 。

福 建 中 學 附 屬 學 校 昨 舉 行 開 學 禮 , 除禮 堂 正 上 方 掛 上 新 校 訓 及 校 徽 外 , 五 百 多 名 學 生 的 校 服 亦 換 上 新 校 徽 。 開 學 禮 貫 徹 福 建 中 學傳 統 , 以 普 通 話 和 英 語 進 行 , 到 致 詞 環 節 才 改 用 廣 東 話 。


女 兒 就 讀 小 五 的 鄒 先 生 表 示 滿 意 學 校的 新 設 施 , 包 括 門 口 由 舊 有 的 拱 橋 轉 為 平 地 , 認 為 對 學 生 來 說 更 安 全 。 他 續 稱 , 感 到 校 方 更 重 與 家 長 的 溝 通 , 「 現 時 連 校 長 辦 公 室 都 搬 到 地 下 , 家 長 更 容 易 與 校 方 聯 絡 。 」 他 又 表 示從 書 單 看 到 , 新 辦 學 團 體 較  重 學 生 的 學 業 發 展 , 例 如 英 文 課 本以 往 只 有 兩 本 , 課 程 很 短 , 但 現 時 課 本 較 多 。 他 又 指 女 兒 希 望 升 讀 福 建 中 學 , 故 已 有心 理 準 備 要 勤 力 一 些 。


總 校 長 林 建 華 稱 , 校 方 會 採 取 一 貫 愉快 學 習 模 式 , 但 同 時  重 學 生 的 學 科 和 語 文 能 力 , 新 學 年 亦 會 提 供 校 本 通 識 課 程 , 部 分 班 級會 以 普 通 話 教 授 中 文 , 亦 會 加 強 國 情 教 育 , 計 畫 增 設 旗 桿 , 期 望 趕 及 在 國 慶 日 升 旗 。

2009/9/2




-------------------------------------------------------


英文課本以往只有兩本?會唔會又係記者亂寫?抑或鄒先生記錯?

細仔三年級時就讀臻美中文班,上學期我們購買了九本英文書(辭典不算),去年他就讀四年級中文班,也購買了數量相約的英文書。我大仔兩年前在臻美就讀五年級英文班,上學期要購買九本英文書,下學期要買七本,全年共購買了十六本學校用的英文書。今年輪到細仔升讀五年級英文班,上學期我們只需購買六本英文書。

我重申,我對學校沒有不滿,只是近日傳媒對舊臻美英語課程的報導,和我看到的事實相距太遠,因此才大膽出來說出我看到的事實。如我有任何錯漏,敬請大家指正。老實講,這些錯誤報導令我有些不安,因為唔知點解會報錯。


Tommy

[ 本帖最後由 Tommy 於 09-9-3 15:27 編輯 ]
作者: Tommy    時間: 09-9-3 15:39     標題: 我們需要甚麼改變

真實,我唔執著於課本的數量,買書買得多唔代表學得多,老師教得深唔表示學生學得懂。過往臻美在英語教學上出現的問題不在於課程,我們以往五、六年級用的劍橋Messages系列,其實已達初中的英文程度,當然…有幾多人可以完全吸收卻是另一個很大的疑問。

請讓我大膽的指出,過往的問題在於外判公司Media Power外籍老師的教學態度和管理。我在臻美六年,遇見過很多外籍老師,我看到由臻美自行聘用的都是優秀和處於平均水準以上的老師,他們大都盡責、有愛心、流動性低。相反,從Media Power派來的根本就是「雜牌軍」,他們來自五湖四海、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偶有一、兩個較好的,但很快又消失了。他們帶給小朋友一次又一次的希望,但很快又遺下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一個又一個的遺撼。太多的「變」和「亂」總會影響小朋友學習英語的心情和態度,再衍生出來的就是課堂秩序的老問題,或許這能解釋為何我們投放大量資源而沒有得到應得的成效。

年前我曾經提議彭博士徹換Media Power,並以相同的資源自行聘用較少的NET,或增聘本地英語老師以加強管理和取回控制權,但彭博當時滿懷心事的沉默與無奈,令我比他更無奈。

現在改朝換代,行政管理是新辦學團體的強項,在這方面我對他們有信心,據聞去年Media Power的NET,今年只得一人可以留任。我相信在制度上和人事管理上稍作「微調」,便能提升我們學生學習英語的成效,若然在其他方面作出更多配套,效果當然更佳。然而,完全取替劍橋課程是一項非常巨大的改變,我暫時看不到作出改變的理由。

Tommy

[ 本帖最後由 Tommy 於 09-9-3 15:50 編輯 ]
作者: Maxmami    時間: 09-9-4 10:24

其實到目前為止, 我最唔高興就是改了英文科課本.
作者: Maxmami    時間: 09-9-4 10:27

mmju,

Thanks for your reply, kindly check PM.
作者: eviepa    時間: 09-9-5 22:49

無線電視《新聞透視》

2009.09.05 - 接龍
播出日期 2009.09.05(六)
  
基督教臻美黃乾亨小學暨初中學校,早前被指管理不善,成為首個向教育局歸還辦學權的辦學團體。後來,旅港福建商會在二十個辦學團體中,脫穎而出,接辦「臻美」,並易名為「福建中學附屬學校」,與福建中學結成一條龍。
「臻美」過往以「平民化國際小學」形象,及活動教學形式吸引家長,標榜學生「愉快學習」,重視體藝活動,功課及測驗都比一般學校少;而接手的福建中學,是傳統左派學校,重視學術成績,在九龍區的公開試成績首屈一指。究竟新辦學團體接手後,在短短三個多月內,怎樣令「臻美」順利接軌?學校易名後,又怎樣既保留「臻美」特色,同時又注入「福建」元素?
================================

我一向對福建中學不怎麼了解,剛才看《新聞透視》,確定了福建中學是一間傳統得很的學校,非常著重學業成績。

節目中有一點很嚇人, 校方在假期,成績不如理想的同學,要在深圳一個禁閉營裡將學業搞好。

節目裡,學校管理層對學校目前的成績感到自豪,呼之欲出的是,小學部要訓練學生與中學接軌。用的不是前衛方法,而是傳統填鴨方法。

福中副校長在片中表示,以往臻美只強調「愉快」學習是不足夠的,還要加上「有效」才合理。這樣的講法肯定受家長歡迎,不過我有一個悲觀的想法,就是管理層會讓「有效」壓倒「愉快」。『「有效」比「愉快」更重要』是大部分香港家長的想法,只要有效,他們不會理會孩子的感受。但臻美家長是特別的一群,對「愉快」有特別喜好,對填鴨有特別的厭惡。學校與家長相信很難磨合。

MaMaHH所講:
從報章報導(Take me Home)得悉李校長稱學校的功課將由原本少量功課, 改為每日規定做不多於1至1.5小時的中文及數學 功課, 及外籍英語老師 人數將由13人減至9人. 作為家長, 事先未有溝通, 讀後感到十分失望.


教育局選擇福中,而又沒有硬性規定要保存舊有辦學理念,結果只會這樣,意味著對臻美家長的背棄。

eviepa
作者: 豬妹媽咪    時間: 09-9-6 00:20

eviepa,
      周蘿茜校董早在申辦黃乾亨成功的家長會上已表明她對黃乾亨的認識只由梁淑貞放棄辦學權開始,而填寫申辦書時亦只在舊校網頁認識我們學校。
      她申辦時強調初中的福中亦是愉快教學,我想她的「愉快教學」與我們的「愉快教學」是不同的。好明顯,她的愉快教學是要蟄伏在操練之下,我們的「愉快教學」是一種自主學習。當日他們出席申辦學校家長會時,曾說我們的學生英文比較好,中數要加強,但電視節目上己變成了我們的學生中英數皆落後。
      在新聞透視中我們見到的是一張張孩子的笑臉,舊校的多元體藝及少家課、少操練顯然讓我們的孩子得到其他方面的發展的機會,在老師的愛心和鼓勵下,豬妹與節目中那小三的女孩一樣,由「拉練口」變成開朗活潑。
      黃乾亨的自主學習能否與其他中學接軌是視乎學生與家庭的配合,我們不少學生考入直資名校,派入傳統的band1中學,最近買了一些ket的pass papers 給豬妹練習,在未經操練之下,reading and writing 部分她在50多題中約錯十題,Listening更是全對,oral因涉及個人觀感,我的評分不作準。但我有信心她在ket中要合格是易如反掌。
       我得承認有部分的學生因種種原因,未能享受自主學習的好處,而有些家長亦頗重成績,歡迎現在的改變,更有不少學生是慕福建嚴格及高考試要求而插班,我輩很快便會變成少數族裔。
      改變是好是壞,現在還不能下決定,希望李校長真的可以如他在節目中說要為學生保持「愉快學習」,但還有一個好重要的理念亦希望他能留意,這個理念是初期梁淑貞最能感動我的--學生為先(可惜她後來忘記了)。當年校長室設在三樓,地下是學生事務處及圖書館。今天地下圖書館變小了,間了房間給執行校董、校長及變成會客室。
                                                 豬妹媽咪

[ 本帖最後由 豬妹媽咪 於 09-9-6 00:31 編輯 ]
作者: MaMaHH    時間: 09-9-10 19:21

豬妹媽咪

你既意見我都好同意. 福建前言不對後語!

李校長可做到的, 我亦不存厚望, 因為李校長做一校之長的經驗尚淺, 對臻美的過去認識不多, 他有管理中學的經驗, 管理小學的經驗却不知有多少, 更沒有為人父母的經驗, 好難逆地而處 (今年小朋友要等5 hrs 先有飯食, 每日上7-8唔同科目, 書包書又多又重, 話1-1.5 hrs 功課量, 小朋友其實要1.5-2 hrs 才可完成, 如果家長唔篤實都好難做完.)  

至於周校董, 仲傳統過30 年前我d 訓導主任, 唔知佢管理過小學未同埋有無小朋友? 小學生當中學生"操".

家長會一定要出聲!
作者: mmju    時間: 09-9-11 09:47

MaMaHH,

I am not pro anybody, but I would like to clarify some points of your statement as follow:

1. The lunch hour has changed to half an hour later to 12:30pm and they got recess in between, so I don't agree its a problem to the kids.

2. In the starting of academic year, the teachers have not yet state clearly which books should bring, so some kids might bring all of them for sake of safety.  

3. One to two subjects got double lessons each day, so I don't think there are 7-8 subjects in everyday.

4. Please check the background of Ms Chow.  She was the principal of a popular primary school eight years ago.

5.  My kid only got 4 pieces of simple homework in the past four days.

In conclude, I do agree the culture of school has changed.   In the meantime, I still think it is acceptable to our kid as most of the teachers still caring them as the past.

[ 本帖最後由 mmju 於 09-9-11 09:49 編輯 ]
作者: familyking    時間: 09-9-11 11:12

原帖由 mmju 於 09-9-11 09:47 發表
MaMaHH,

I am not pro anybody, but I would like to clarify some points of your statement as follow:

1. The lunch hour has changed to half an hour later to 12:30pm and they got recess in between, so I ...


其實我亦曾就功課的問題問過我家中兩位小朋友, 他們答我沒多大改變, 其實我覺得功課多了, 不是始於今年, 去年高副校在位時巳比往年多了. 現在只是繼往開來.  坦白講, 書亦不比去年多. 其實現在才剛開學, 亦不能過早下判斷說新不如舊, 只要小朋友讀得開心便可.

正如其他家長一樣, 我只是有點小疑問, 何以今年要轉換沿用多年的Cambridge英文書. 但我又不敢批評Longman是不是比不上Cambridge, 但只是奇怪. 是不是Cambridge有不足之處而令學校有此改變? 真不得而知. 但語文都不單單只靠書本, 希望學校真能有方法用新書之餘, 能確保我們的英語水評維持不變或更佳.  
都是同一句, 只要小朋友讀得開心便可.
作者: miuho3039    時間: 09-9-12 00:28

豬妹媽咪:
我小朋友也是一個[拉鏈口],但看到在臻美六年由幼稚園到小三,真的改變了喜歡發問和沒那怕羞,連回到校門老師嚴肅咗,沒已往開心,我在這星期在回校路途上,看着學生好似好沉重身軀回校(可能是自己感覺),放學接小朋友時看到他們在大門口旁邊等家長接時(由1至6班企晒係道),老師和同學也一起晒流露着辛苦表情,我相信我己變成異族人(因我還是喜歡舊臻美),但還有多少家長會留住臻美的心,如果唔係點會變成這樣子,看着臻美理念流逝,希望還有愉快學習,讓小朋友還可以有快樂小學生活。→
原帖由 豬妹媽咪 於 09-9-6 00:20 發表
eviepa,
      周蘿茜校董早在申辦黃乾亨成功的家長會上已表明她對黃乾亨的認識只由梁淑貞放棄辦學權開始,而填寫申辦書時亦只在舊校網頁認識我們學校。
      她申辦時強調初中的福中亦是愉快教學,我想她的「愉快教學 ...

作者: miuho3039    時間: 09-9-12 00:40

我同意你們講法,家長會發表意見他們會聽嗎?還有什麼方法可以令他們聽聽家長心聲,想問家校會會否再選還是舊的。
原帖由 MaMaHH 於 09-9-10 19:21 發表
豬妹媽咪

你既意見我都好同意. 福建前言不對後語!

李校長可做到的, 我亦不存厚望, 因為李校長做一校之長的經驗尚淺, 對臻美的過去認識不多, 他有管理中學的經驗, 管理小學的經驗却不知有多少, 更沒有為人父母的經 ...

作者: BBmamalove    時間: 09-9-12 17:22

今天我的小朋友病了, 我跟他說, 要儘快看醫生, 才可以儘快上學, 他居然跟我說, 不用返學, 咪好law. 以前, 他連病都要嚷著返學, 現在有這改變, 我有些少不開心.
作者: 豬妹媽咪    時間: 09-9-12 21:53

各位家長:
      正式上課已一星期,家長都期望/擔心新天下的情況。大家可來交換一下暫見的情況,或可在家長會反映一下。
      豬妹說家課是多了,我不敢肯定,因為她說她犠牲了班主任課活動的時間,在班主任課中完成大部分,只間有數學家課帶回家。不知是她做功課的速度快了還是增加的家課數量仍算合理。
      寫在手冊中的和在校規講解會中講解的校規都是嚴勵了,能否改善學校的秩序還要再觀察,但豬妹有一品學兼優的同學,因為長襪短襪的問題已被記名兩次,我也不敢說對孩子來說是好還是不好。
      已有家長提及新的放學形式,豬妹說感覺不太好,好像要等人來認領。早上較好,李校長會在學校門「迎接」他們。
      至於老師,豬妹說老師們每節課也像很趕忙,總一定要教至某些部分,如趕不及便會先跳教那部分,然後給家課。


      林校長、周校董都是教育界中的資深名人,曾作育無數英才,是值得尊敬的。只是他們在中學的教育方式如禁閉營等,與我們舊校家長期望的方式似不太相同,甚至嚇倒某些家長,就是他們承諾不會在小學推行,但始終已結了龍,怎會令我們不關注。
                                                     豬妹媽咪
作者: miuho3039    時間: 09-9-17 21:32

我小朋友聽到H1N1唔使返學,成班同學不知幾開心,再落去我相信我小朋友也好快一樣唔想返學,佢話上堂已經沒有以前那麼好,要再給些時間看小朋友是否喜歡這裡。
作者: miuho3039    時間: 09-9-26 00:45

去完家長會後,已覺得在變是好是壞仲未知,但不是我來舊臻美的發展方向,小孩要回到傳統教學了,這不是我想看到的,真的失望.....

[ 本帖最後由 miuho3039 於 09-9-26 00:51 編輯 ]
作者: BBmamalove    時間: 09-9-27 00:02

我有出席星期三的家長會, 亦有出席今天開放日的與校長對話, 當中提及到兩年前TSA的Listening 及 Oral 的成績只比全港平均高少少, 而reading and writing 更差, 其實我想我的小朋友應就是那一屆了, 記得想當年, 臻美是不著重TSA, 根本是不會操練, 他們去考TSA, 可以說是完全是考天才波, 但都比全港平均高(少少), 我想都是值得開心的 (可能有些自欺欺人罷了 ). 所以, 老師應加強寫作方面訓練, 多少少功課, 這是無可避免的, 因為真係要寫/作得多, 才有進步.  可能我小朋友已經是高小, 見到他時常有好多字都不識寫, 才有此想法, 其他家長可能有不同的想法, 可以一同分享.
當中亦有提及到學費問題, 我小朋友由小一開始已經是英文班, 當時學費會較中文班高, 我是接受的, 因為當時要經Media Power(不知名稱是否正確)聘請外籍老師做班主任, 教英文, 但現在經Agent請的老師已大幅減少, 而聽我小朋友講英文堂的分組是同中文班一起上堂, 以前只是兩班英文班一齊分拔尖補底, 那麼英文班同中文班的資源是share 的話, 何以英文班的學費要較中文班的學費貴60%, 這是不公平的, 雖說學校是跟教署承諾學費要不變, 但現在情況有變 (已減少向Agent請外籍老師), 我覺得如果是可以學費變更, 而這變更是for the benefit of the parents, 教署應當加以考慮. 而學校應當嘗試向教署反映及爭取, 而不是說學校有甚麼助學金, 因為這是公平原則的問題, 既然用在英文班及中文班的資源是相差不大的話, 怎樣justify英文班的學費要多那麼多.

[ 本帖最後由 BBmamalove 於 09-9-28 08:38 編輯 ]
作者: BBmamalove    時間: 09-9-27 00:21

我很少在BK寫那麼多, 不過今天去完開放日, 想抒發一下, 其實我較喜歡以前學校門口的小橋, 我覺得很美麗, 現在柝了, 變了平地, 覺得很可惜.
作者: Williammama    時間: 09-9-27 02: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nataling    時間: 09-9-27 02:55

我十分認同bbmanlove說學費是有減價的空間. 每個月除了我們家長交的學費之外, 教署亦會撥同等金額的資助給學校, 觀乎之前臻美有那麼多外判及不知名的開資, 開校8年都可以有二千多萬的盈餘, 那即是學費加上教署的撥款根本是用不完, 所以學費是絕對有減價的空間. 雖然林校長在會上亦說明要看一下今年接手後之收支, 才可決定學費是否會調整, 但他亦強調辦學團體不是憸財的, 故資源都是會用回學生身上的. 我相信如果我們家長多些向學校提出學費調整的要求, 相信都是有機會的.

但有一點我不太同意周副校說我們小學跟中學有不同, 因為中學比我們小學人數多, 而且師生比例高一些(1:10和1:13之分別), 而且小學的net teacher是有9位, 而中學只有3位. 但我回家算了一下, 我估計我們小學的收入跟中學的差不多, 我不太相信那多出來一點點的師生比例及net teacher, 是可以justify我們小學比中學貴上2-3倍的學費, 差幅實在太遠了, 我當然不是希望小學的學費跟中學看齊, 但起碼有一個大幅的調整才算合理.



原帖由 BBmamalove 於 09-9-27 00:02 發表
我有出席星期三的家長會, 亦有出席今天開放日的與校長對話, 當中提及到兩年前TSA的Listening 及 Oral 的成績只比全港平均高少少, 而reading and writing 更差, 其實我想我的小朋友應就是那一屆了, 記得想當年, 臻美 ...

作者: mmju    時間: 09-9-27 11:06

As there is limited supply of EMI primary school in Hong Kong, I think there is great demand for the placement in the English Stream.  In the period of uncertainty some months ago, even some parents would like to switch to other schools, they could not do so because there are only a few choice of EMI primary school in HK.   Together with the through train, if the school mgt commits to better academic performance, the English stream will be more popular.  In Hong Kong, the majority parent take academic performance as their first piority .  From marketing point of view, the school management has no pressure to lower the school fee if more parents apply the English stream in different grades.  In fact, some parents of Chinese stream would like to switch to English stream too.
作者: Tommy    時間: 09-9-27 19:56

mmju,

What you’re saying is correct in terms of Supply and Demand Theory.  However, I would not suggest applying this pricing model to determine our school fee because we’re not a profit making organization.  Instead, we’re doing EDUCATION.

In 2005, the previous Pegasus Principal introduced the English Stream into Pegasus.  At that time, there were clear distinctions between Chinese Stream and English Stream and there were good reasons to set higher school fee for the English Stream.  

1.        Dual Class Teachers
The previous Principal committed all classes in the English Stream would be assigned a local teacher and a NET as class teachers.

2.        Using Putonghua to Teach Chinese

Qualified Putonghua teaching teachers will be assigned to teach Chinese in the classes of English Stream.

3.        Employ more NETs for English Stream teaching English, Thematic Studies, Oral English, IT, etc.

All of the above required extra resources and that’s the reason why school fee of English Stream was set higher.  At that time, most of the Pegasus parents were supportive to the school.  They were willing to pay 66% more for the additional resources or simply to “support” the school.  So, no one asked for the justification of the extra 66%.

Now, it comes to a new era.  There are a lot of change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Chinese Stream and English Stream becomes vague.  We are glad to see all classes, no matter Chinese or English Stream, are assigned dual class teachers.  Chief Principal Mr. Lam also committed “Using Putonghua to Teach Chinese” will be launched across all classes step by step.  Regarding English subject, it seems that students from Chinese Stream and English Stream are mixed together and then grouped into Yellow, Green and Blue.  In order word, the resources are shared between Chinese Stream and English Stream.

Furthermore, I know some students from the English Stream do not have any single NET to teach any single subject at all.

In view of the above, it arouses the concerns of some parents.  If 66% more is to justify speaking English instead of speaking Chinese, I would say it's ridiculous and politically incorrect.

I do believe our new school did not take into account the issues of supply and demand.  I also trust them they will make the future policies fair and sensible.  After all, it’s the “Problem of the History”.  

In fact, the school management answered the above on Wednesday and Saturday.  At the moment, I admit their reasoning and understand there is no room for them to make any change on the school fee in the first year.  But, I expect them to tackle this potential bomb next year.  

To be honest, they’ve already done wonderful jobs for us.  Give them some time.  I would expect a better future.  

Tommy
作者: mmju    時間: 09-9-27 21:18

Tommy,

I am not support to maintain the present school fee if it is not justified.  Being a P3 parent, I had not go through the history before my kid joint the school.  In reading all the reasons of setting such high school fee, I would prefer the school mgt to restore the promise as the old school rather than cutting down the school fee.  Those are all good stuff for the kids if they are effectively implemented.  The major issue is the promised offers had never been fully implemented.  

In fact, i agree the grouping of English lesson should be distinguish between English stream and Chinese stream as i think there is still differentiation of standard within the same group. The whole grade can be separated in 7 small groups of different colours like their school uniform (just kidding).

BTW, my kid is so lucky that she had really good NET teachers in past two years (Miss Amy, Miss Sarah and Mr John).  However, I heard quite a number of parents complaint about the performance of their NET teachers.  So is it just a matter of choice or luck?   Or, we should trust the school mgt like the past!!!  

mmju

原帖由 Tommy 於 09-9-27 19:56 發表
mmju,

What you’re saying is correct in terms of Supply and Demand Theory.  However, I would not suggest applying this pricing model to determine our school fee because we’re not a profit making org ...

[ 本帖最後由 mmju 於 09-9-27 22:24 編輯 ]
作者: BBmamalove    時間: 09-9-27 22:42

其實我都理解在短時間內, 學費是好難會有所調整的, 我只希望學校管理層能理解, 我們提出學費的問題, 並不是因為家庭收入或經濟有困難, 而是資源分配公平原則的問題.
作者: Tommy    時間: 09-9-27 23:35

mmju,

Yes, I’m “old” enough to make comments on the Chinese Stream and English Stream.  On top of my "age", my two sons have studied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Stream in the school, so I have better view in the “Dual System in One School”.

I’m not saying NET is better than local English Teachers.  I don’t urge all subjects taught by NETs in the English Stream.  NET is not necessarily better than the locals.  I do agree our four newly recruited local English teachers are very well qualified.  One of them is actually my son’s current English teacher and she is doing excellent job.  Based on my son’s feedback, the current local English teacher is better than previous year NET.  She is so nice, more skillful in teaching and able to make students enjoy the lessons.  More importantly, the class discipline is under control.

It is so funny and so pity if good education is by luck.  I think good selection and good management will do the difference, and I trust the school new management team will do better job in this aspect.

Tommy
作者: Tommy    時間: 09-9-27 23:47

原帖由 BBmamalove 於 09-9-27 22:42 發表
其實我都理解在短時間內, 學費是好難會有所調整的, 我只希望學校管理層能理解, 我們提出學費的問題, 並不是因為家庭收入或經濟有困難, 而是資源分配公平原則的問題. ...


完全同意!我相信大部份家長在決定選擇就讀中文班或英文班時,學費都不會是他們最重要的考慮因素,每個家庭都有個別的考慮,絕對唔係比得起錢就選擇英文,要經濟就選中文。

我的孩子已經五年班,相信到學校減學費時,他已經小學畢業,無緣享受。我只是期望校政要公平和合理,最重要是要獲得家長的認同。

Tommy

[ 本帖最後由 Tommy 於 09-9-27 23:49 編輯 ]
作者: familyking    時間: 09-9-28 15:18

原帖由 Tommy 於 09-9-27 23:47 發表


完全同意!我相信大部份家長在決定選擇就讀中文班或英文班時,學費都不會是他們最重要的考慮因素,每個家庭都有個別的考慮,絕對唔係比得起錢就選擇英文,要經濟就選中文。

我的孩子已經五年班,相信到學校減學費時,他已經小學 ...


我兩個小朋友都讀英文班, 中文班提升教學質數我不反對,但希望新管理層不是將我們多給的學費去補貼中文班便可, 否則對我們英文班的家長真的很不公平.
作者: linglongma    時間: 09-9-28 16:27     標題: 中文班和英文班

其实如果你們覺得中文班和英文班沒有大分別,又怕多付学費会補貼中文班,那幺可考慮轉中文班。
作者: Tommy    時間: 09-9-28 19:38     標題: 回覆 41# linglongma 的文章

咁樣做係可以避開個問題,但個問題依然存在。

我提出呢個敏感問題,重點唔係錢多錢少,更加唔希望校方減少投放在中文班的資源;問題重點係希望校政要公平、合理,和被家長認同。我亦不敢奢望校方於一兩年之內能解決這些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我只希望校方於明年要正視和處理這個「一校兩制」的問題。

Tommy
作者: Tommy    時間: 09-9-29 22:20

原帖由 linglongma 於 09-9-28 16:27 發表
其实如果你們覺得中文班和英文班沒有大分別,又怕多付学費会補貼中文班,那幺可考慮轉中文班。



不過,我都會考慮您的提議,原來小兒的數學科只是用英文課本,但老師在課堂上大部份時間都是用廣東話教授,那麼中、英文班的較明顯分別就只剩下主題科一個科目。

Tommy
作者: 龍舌蘭    時間: 09-10-2 12:20

離開一年, 本來不想在這個topic再發言了, 猶豫了很久, 還是將心底的話說出來好一點. 分別在兩家學校學習, 相信可以做出一點點實際的比較吧.

看了新校校董的訪問, 看到新校更換英文書課本, 有點詫異. 其它課目不談, 以低小英文來計, 臻美的英文水準一定不在一般學校之下. 何以周校董明言學生比其他學校的成績略低呢 ? 而更換劍橋課本轉用本地大部份學校延用的書本, 不會是為將來轉形做準備吧 ?? 在上年的福中開放日, 看過部份中一學生的英文作業, 與以前在臻美看小五六學生的作文來說, 也不見得有高出幾級的表現啊.

我們在升小三時轉到一家普通學校就讀, 轉學, 是因為政治氣味太濃,我們不是核心人物, 在無法猜測學校方向及政策下,  我們認為這會影響小孩的學業. 當時也向班主任明言. 插班考試後, 發覺臻美的中英數與外面的一般學校無異, 我們沒有準備入名校, 所以無從比較.

小三一年過去, 學校每天的功課並不多, 又有功課堂, 回家後總在半小時以內可以完成, 考試放假半天, 打電腦的時間總比溫書時間多!

由於提早暑假, 今年直到開學後才收到成績表及通告, 孩子在學校內的英文成績是全級首位, (有些意外) 我們沒有額外的補習及壓力, 希望轉學後仍在家裡可以保持原來臻美的模式.  小三課本的內容, 在臻美讀小二時已學過了. (我指文法) 而他在臻美的英文也只算是中上.
其它科目, 中數是相若的, 常識課, 今年小四的題目是我們小二已學過的問題.
我估計, 最大的弱點, 應是在中作. 因為我們小一/二很少會造句/改寫…… 這點削弱了作文/寫字的能力, 當時的中文組(尖組)一直未能實施普通話教學也有點關聯吧.


中英文組一齊上課的問題, 只知道由我們入小一(2006)時已是合併上課, 應只是限英文組. (孩子在中文班的尖組, 其它組別不太清楚)
作者: mmju    時間: 09-10-2 13:28

龍舌蘭,

Long time no see.  Thanks for you comment.  I think the general standard of the past Pegasus students are not inferior than common local primary school.  They are only weak in writing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as they had very limited training in this aspect.  However, they can easily pick up the writing skill in senior grade with the the reading atomsphere among the students.  I am sure most of the students had the above average communication skill than those students studying in local school.  They have confident in talking to foreigners, both English and PTH.

My view might only valid to the upper group as I believe there are variation between groups.  I heard the lower group's parents complaint about the NET teachers could not boast the standard of their kids.

原帖由 龍舌蘭 於 09-10-2 12:20 發表
離開一年, 本來不想在這個topic再發言了, 猶豫了很久, 還是將心底的話說出來好一點. 分別在兩家學校學習, 相信可以做出一點點實際的比較吧.

看了新校校董的訪問, 看到新校更換英文書課本, 有點詫異. 其它課目不談, ...

[ 本帖最後由 mmju 於 09-10-2 13:31 編輯 ]
作者: Tommy    時間: 09-10-3 11:20     標題: 回覆 44# 龍舌蘭 的文章

歡迎龍舌蘭回來分享臻美孩子的學習和成長經歷,這裡是公開論壇,不需要猶疑,想說就說罷。

周校董是一位資深教育家,我參加過三次她有份發言的校內家長會,也曾經和她直接交談,感覺她為人正直、有原則、不易妥協,或者是她說話太直、太真實罷!《新聞透視》出街後,周校董後來於家長會上作了一些補充,她透露了我校學生參加TSA的成績,只有英語聆聽和會話比全港水平略高,其他各科各個範疇都未能達標。

身為學校管理層,關注的是學校整體成績,而我們作為家長著緊的當然就是自己孩子的成績,但我們未必能窺看全局。周校董拿著的量度標準大概就是TSA的成績罷,所以她說我們學生的成績落後其他學校是有根據的。

然而,TSA是否有效測試臻美學生的真能力?臻美學生在TSA的成績是否反映他們的真正實力?我認為不,他們輸在沒有操練、輸在未曾學過答題技巧、輸在時間管理、輸在對考試漠不關心、我行我素。

又以我家孩子為例,細仔現就讀五年班,我看他的英文寫作,完全沒有Grammar錯漏百出,但他的英語聆聽能力卻比我更佳,他看明珠台沒有字幕的節目,都明白到七七八八。今年暑假,他用了辛苦省下來的四百多元零用錢,沒有諮詢爸媽同意便私自買了一套DVD回家,原來是美國著名電視連續劇Heroes,全套DVD二十多小時,他和哥哥日日煲Heroes,我問他點解套DVD無字幕?佢話D字幕阻住晒無咁好睇,我問佢你聽唔聽得明D英文,佢都費事答我,繼續專心煲劇。我欣賞他的英語聆聽能力,更高興他沒有於網上”Free Download”。

如果TSA的listening是外國人說話的正常速度,他必然是全港的Band 1,但他在臻美的英文科組歷來都只是普通組,在全港的排名應該是Band 3罷!他應該輸在Grammar,但只要他懂得聽、懂得講、懂得看,我不太擔心他現在做Band 3學生。Grammar對於小朋友其實是很抽象、很艱深的東西,花很多時間去學都未必明,但到中學階段,當他們的智力提升了,卻是很簡單的東西,只要有系統的去教便很容易掌握。我原本的agenda是等他到中學階段才教他學Grammar,但礙於現在新的形勢,可能要提早了。

Tommy
作者: eviepa    時間: 09-10-3 22:31

大家講得那麼高興,我也搭句咀,講講女兒的經驗吧。

我囡囡讀了一年band 1中學,正如去年我對她的預測,她的全港排名與實力不會相稱。去年初統一派位第一輪收生時,囡囡在臻美兩次呈分試平均成績是全級十名內,但在該校所收的四百九十多份入學申請表中,竟然排名不到180,理論上不會被接見。但可能因為她的portfolio很不錯,當中有很多是全港排名所不能描述的,所以獲得破格接見,後被取錄。從此可見,以全港排名計,她在全級同學中不會高。但就讀後,中一純用英文為編班標準,她考進了精英班。讀中一時,我讓她自己根據自己的需要去讀書,結果她花在溫書的時間少得可憐,然而,她卻可以在以綜合成績作標準的情況下繼續在中二留在精英班。

TSA、中一編班試對臻美學生來說都是不利的。我們的孩子沒有最起碼的操練,成績打折扣是無可避免的。

初中的校內試對臻美的畢業生也是不利的。數學就是一個很好例子。我囡囡對數學的理解不錯,只要有足夠時間去思考,相當深奧的數學題也能解答,但由於沒有做任何的課外練習,所以計數較慢,而且容易出錯。她的學校每次測考,都是大堆頭,囡囡每次總是做不完,所以分數並不高,反而一些對數學沒有那麼了解,但大量操練的同學可以拿高分。不過,到高中時,做數做得快並不那麼重要,懂不懂做才是取分的關鍵。

用傳統學校的標準去量度臻美學生是不可靠的。

我有時會想:

1. 經過臻美的discovery learning後,學生的智力成長是否比傳統學校學生快?創意是否比較高?
2. 經歷過六年愉快的小學生活後,大概會懷著一個輕鬆的心情迎接中學的挑戰。這對中學的表現是否有很大的助力?

我們的小朋友將會在終身學習的社會中成長、做事,不是100米短跑,而是馬拉松。如果在小學畢業時智力獲得較大的啟發、創意得到較大的培養,再加上喜歡學習,在幾十年人生學習旅途上是否較優?

eviepa
作者: mmju    時間: 09-10-4 17:15

Tommy,

I would like to share than my kid addict to "Bones", which season 1 and 2 had already shown on TVB Pearl.  Last summer, she urged me to buy the DVD of season 4 from US.  I refused her as I worry she cannot understand the without Chinese subtitle version.  With you sons experience, I might try to let her watch them!


原帖由 Tommy 於 09-10-3 11:20 發表
歡迎龍舌蘭回來分享臻美孩子的學習和成長經歷,這裡是公開論壇,不需要猶疑,想說就說罷。

周校董是一位資深教育家,我參加過三次她有份發言的校內家長會,也曾經和她直接交談,感覺她為人正直、有原則、不易妥協,或者是她說話太 ...

作者: eviepa    時間: 09-10-4 21:01

Dear all,

講到TV Series DVD,我囡囡最喜歡看的是Monk「神探阿蒙」,去年秋天一口氣看完五個Seasons後,今年暑假又要重看一遍。

現在她正在看 “Lost” ,對話講得較慢及咬字很清楚,故事也很曲折。

eviepa
作者: Tommy    時間: 09-10-4 22:32

原帖由 mmju 於 09-10-4 17:15 發表
Tommy,

I would like to share than my kid addict to "Bones", which season 1 and 2 had already shown on TVB Pearl.  Last summer, she urged me to buy the DVD of season 4 from US.  I refused her as I wor ...



Bones 係一套好戲,難得佢咁主動,你應該投其所好順勢而行。而且呢個係一個機會訓練佢睇英文戲唔睇字幕,你唔好以為佢唔識聽就無用,只要佢對劇集有興趣,佢就算唔識聽都會去估劇情,估下估下就聽得懂。遲d,你甚至會驚佢睇得太多而唔比佢睇。

Tommy
作者: 豬妹媽咪    時間: 09-10-5 22:55

Tommy, Eviepa & mmju,
       見到你們的留言,我本不好意思發言,因為豬妹濫竽充數,雖在英文黃組(以前的upper class),但又不喜看明珠台,更煌論看沒字幕的DVD。
       不過我也真要說說今年的英文書,過去的英文書,自由度較大,視野也較闊,各地的民情也有涉及。今天看到豬妹書中那篇功課,是"guided" composition,提供了很大部份的字詞,學生只需在在適當的地方填上那些字詞。當然,學生可以不選那些字詞,但又較難與下文接續。我真的懷疑,在如此"guided"下,我們的小朋友的composition可以有甚麼進展。
      但我有我擔心,豬妹說今天又有一位插班生來了,雖說新生,卻是故人,三年前離開我校,今天又回流了,福中真是對某些家長魅力沒法擋。
                                               豬妹媽咪

[ 本帖最後由 豬妹媽咪 於 09-10-5 22:56 編輯 ]
作者: Tommy    時間: 09-10-6 00:08

原帖由 豬妹媽咪 於 09-10-5 22:55 發表
Tommy, Eviepa & mmju,
       見到你們的留言,我本不好意思發言,因為豬妹濫竽充數,雖在英文黃組(以前的upper class),但又不喜看明珠台,更煌論看沒字幕的DVD。
       不過我也真要說說今年的英文書,過去的英文書,自由度較 ...



豬妹媽咪:

每一位臻美學生都有一項或多項的特異功能,好似豬妹的中文寫作,真係好多BK爹d媽咪都無佢寫得咁好,臻美就有呢到好,多元智能,各展所長。

六年級都可以插班?仲要係「又有」?真係令人感動呵!

今日,啊仔被老師罰抄,要抄《課室規則》第一至第九條,兼且要在教員室外面的公眾地方罰企。這件事對他和我來說都是好大的衝激,甚至是一些侮辱,而且他覺得老師作出的懲罰有值得商確的地方。

他回來靜靜地去做那些罰抄,但被我發現他強忍著一大拋淚水,我問他發生何事,他清晰地將每一細節講我聽,聽後我也呆了,不知道應如何處理。

他帶著很難看的憤怒和怨恨的面容,含著淚用最細小的字體去完成那一頁罰抄,作為他的父親,我當然明白他的用意,但……又如何呢?

Tommy


(今早和有關的老師就被罰一事交換意見,事件已獲解決,家校合作,共創雙贏!)

[ 本帖最後由 Tommy 於 09-10-6 10:47 編輯 ]
作者: shinglam    時間: 09-10-6 18:41

開學一個月,其間停課一星期,實際只上了二十多日課。如要我在這時下斷語說新校很好,令我十分滿意;或說新校很差,令我非常失望,對我來說恐怕是一件很難更是不願意做的事,而對新管理團隊又是否公平呢? 客觀可見的事實就是,由接辦到開學只是短短兩個月不夠的時間,各方面由硬件設備到教學行政,如文具、folder、校本課程講義,website update 等等均井井有條甚至有所改善,令我們的小朋友在最少影響下安心開學,當中辦學團体不惜公本的投入、管理團隊的魄力決心和各位老師工友的努力,實在令我非常感激和值得大家的肯定和尊重。
我想在此對以上各位說聲多謝。


激情過後,要走的已走,選擇留下的便得要面對各樣現實的問題。從家長晚會、開放日答問環節和跟個別家長的交流,可見家長抱有的態度是複雜而意見更是多元的。有人懷疑、有人樂觀、有人悲觀、有人心存抗拒、有人心有不忿、有人認為功課多、有人認為功課少、有人認為功課無聊、有人認為功課合適、有人認為時間表安排差、有人認為安排恰當…….等等,真是百花齊放。被注入的福建原素、舊有家長的意見,再加上一百位插班生家長的關注,這個culture shock對新管理團隊真是一項大挑戰。

我在這方面的看法是比較樂觀的。觀乎兩次和家長面對面的對話,新管理團隊給我一種誠懇、開放透明、肯聽取和接納意見的管理作風。而在近日校政安排上的一些調整,明顯是已聽取了家長的聲音而作出迅速的回應。我相信無論新舊家長,大家的長遠利益是一致的。只要理性地提出一些合理可行的意見,能改善優化教學質素效能和行政效率,校方一定會跟進行動。信心是需要時間慢慢建立的。最重要的是大家要齊心團結,放下包袱往前看,抱包容諒解和一切為孩子的信念。有高質素的家長,包容有愛心的老師,積極高效的管理團隊,有心有力的辦學團體,我實在看不出我們有不能辦好學校的理由。

作者: eviepa    時間: 09-10-6 22:24

原帖由 Tommy 於 09-10-6 00:08 發表



豬妹媽咪:

每一位臻美學生都有一項或多項的特異功能,好似豬妹的中文寫作,真係好多BK爹d媽咪都無佢寫得咁好,臻美就有呢到好,多元智能,各展所長。


思考能力仲好強呢。
作者: mattsmum    時間: 09-10-6 22:54     標題: 回覆 9# Tommy 的文章

see, ability and exam skill may not the same thing.
作者: 豬妹媽咪    時間: 09-10-9 22:52

各位auntie uncle:
   你們過獎了,其實我有很多同學也比我棒,他們也有不同的才能,我在他們身上也學到了不少的東西呢。
   開了學一個月有多,除了功課數量多了,校規的執行嚴格了,學校開心的氣氛並沒有改變。不錯,福建雖然接辨了我們學校,但是,仍然是輕鬆地上堂,輕鬆地下課。
   說說同學,他們一開始非常不滿意福建,但是現在,他們只會說:「倒沒甚麼嘛,虧我以為會有很多功課。」可見福建對我們學校還算保守(暫時性),但當然,我已經準備好每天花比以前更多的時間去做功課,只能希望取得好成績,考進心儀中學。
   又說說老師,現在上課時「發火」多了,扯大嗓子罵人,好像很辛苦似的(罵人是很辛苦的嗎?),我不禁心頭冒出一問:傳統學校的老師也是這樣的嗎?難怪要舉辦一個敬師日呢。
   這次忘記了密碼,所以要借媽媽的密碼登入,下次會儘量用自已的帳號發言。
                                                          小豬妹
作者: BBmamalove    時間: 09-10-11 08:47

依稀記得每年用英文教授的科目都有差異, 還記得有一年, 連 Life Virtue 的筆記都是英文(不過不記得他們上堂是講中文或是英文), 但是當時的程度我覺得是較深的.


原帖由 Tommy 於 09-9-29 22:20 發表



不過,我都會考慮您的提議,原來小兒的數學科只是用英文課本,但老師在課堂上大部份時間都是用廣東話教授,那麼中、英文班的較明顯分別就只剩下主題科一個科目。

Tommy ...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