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http://www.editworkshop.com/information_7.htm 生命教育藍圖: | |
教出優秀孩子的14個法則 學習放手的藝術 孩子跌倒了,讓他撲進你的懷裏大哭一場;還是在遠處為孩子打氣:「孩子,起來吧!來找爸媽啊!」你會怎麼做?我選擇留在遠處等待孩子站起來找我。 你問:「若孩子擦傷了皮膚呢?」若只是一點點皮肉之傷,我還是會選擇站在原地等待孩子。 也許你會覺得我殘忍,或認為我做事前後矛盾,(對啊,Tommy,你說不要給孩子製造依附創傷,但在孩子最需要你的時候,你卻不加以援助,這還不是附創傷嗎?),請先看過以下的一個故事,你便會明白我的苦心: 破繭的道理 一個小女孩看見一隻飛蛾正奮力「破繭而出」。為了幫助牠,她拿出小刀,小心地把繭劃破,讓飛蛾出來。飛蛾出來後,一直在拍動翅膀但始終飛不起來。最後,飛蛾的翅膀垂了下去,那隻飛蛾死了。小女孩傷心地哭了,她的姐姐對小女孩說:「飛蛾破繭時不斷揮動翅膀,可使牠的翅膀增加了力氣。你把繭劃破就剝奪了牠練習的機會,使牠無法飛起來。」 (轉載自網絡故事,作者佚名。) 你知道嗎?有些事情我們作父母不能做。做了或許即時滿足孩子的需要,即時解決了孩子的問題,但我們卻會扼殺了孩子的成長:因為我們的插手、幫助會令孩子一直依賴我們,孩子最終成長不了。就正如飛蛾破繭的道理一樣,飛蛾需要在破繭時不斷拍動翅膀,好增加自己的力氣飛出去。沒有這個鍛鍊,牠飛不出去,也無法在風雲萬變的大自然中生存。也許孩子跌下來的時候,我們會心痛,會希望扶他一把;然而作為導師、父母,我們就該捨得放手。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成才 。難道你想孩子他日嫁娶之時,還在牧師面前問:「爸爸媽媽,這個人我嫁/娶得過嗎?」 為孩子好,父母可以在孩子跌倒時鼓勵他站起來,替孩子加油打氣。我們需學習該放手時且放手。苦確實不好吃,但「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你也想孩子成為人上人吧? 就讓我們下次: 1.孩子因功課還沒做完而向父母求救時,(尤其是孩子因只顧玩而拖欠功課時),我們要硬起心腸不施予援手,讓孩子學懂為自己的懶惰和散漫負責。 2.孩子做錯事時,我們不要替他解釋、替他執手尾,讓孩子學懂承擔和面對。 3.更要教會孩子凡事感激。縱然成長路上充滿困難,但我們仍要抱持感激的心,因為有危方有機。 我們要成為孩子的守望者(Watchman):不以「不忍心」為藉口,並鼓勵孩子衝出父母的懷抱去! 凡事感激 (轉載自網絡分享,作者佚名。) 節錄於《Tommy的LPD®教育系統》 |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