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中中入大學少英中一半 [打印本頁]
作者: mission 時間: 08-2-18 23:15 標題: 中中入大學少英中一半
中中生學習愉快仍想轉英中
六成英語教師不贊同母語提升學習動機
政府決定微調教學語言政策,教育界翹首以待可打破長達10年的中文中學及英文中學標籤。浸會大學一項研究發現,六成中中學生為母語學習感開心,但四成中中生表示,一有機會轉讀英中,便會毫不猶豫即時轉校,顯示中中生有根深柢固的「比不上英中生」自卑觀念。
四成人想立即轉英中
浸大教育學系副教授潘玉抽取10所於98年被迫由英中轉為中中的學校,訪問320多名初中生及早於98年前已任教該校的教師,探討學校轉為中中對師生的影響,研究結果將於荷蘭今年出版的書籍Reforming Learning: issues, concepts and practices in the Asian-Pacific Region中發表。研究發現,中中學生比教師更覺得母語學習是愉快及有學習動機,六成中中生對此感到開心,但只有48%教師感到中中生對母語學習感愉快,更有47%教師稱不肯定學生是否開心。
社會價值影響 英文仍強勢
潘玉解釋,雖然多數中中生學習愉快,但問及若有機會入讀英中時,42%學生表示「絕對會即時轉校」,其餘則多為未能即時決定,極少數會選擇留在中中母校。潘說︰「學生明明覺得用中文學習有正面效果,但一講到讀英中還是中中,都想轉去英中,反映了深層的社會價值觀。」她解釋,學生深受社會影響,感到英文是強勢語言,故會選擇英中。
研究又發現,僅四成受訪師生贊成任教或就讀的中學,繼續保持中文教學。至於中中的各科教師,則以英文科教師受到母語教學打擊最大。64%英文科教師不贊同「母語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這句話,比例遠遠拋離其他科教師。
潘玉分析,推行母語教學之前,學生在各科均接觸到英文,即使英文成績差,亦要硬頭皮學英語。推行母語教學後,英文科只是中文中學其中一科,學生可逃避接觸英文,英文成績自然滑落,英文科教師首當其衝,「好多人都覺得,英文科以英文教,沒有變過,無理由英文教師會受打擊,事實上是整個氣氛改變的問題」。
她又指本港主流價值重視英文,大部分中學生應在雙語教育下成長,建議語文能力高的學生繼續於英中學習,能力最低的學生以中文學習,中等能力學生則由學校因應學生能力,按科劃分教學語言。明報記者 曾媚
[ 本文章最後由 mission 於 08-3-15 08:05 編輯 ]
作者: 牛魔王 時間: 08-2-20 10:44
唔止中中生想轉, d 中中生家長仲想轉呀 
[ 本文章最後由 牛魔王 於 08-2-20 10:45 編輯 ]
作者: virgokaren 時間: 08-2-21 02:04
如果香港教育連英語水準高的優勢都冇埋,我們的下一代肯定比大陸同胞比下去!希望教育決策者"醒"下啦!
兩文三語的政策係好,點執行至最重要!
而家d中學生兩文又吾得,三語又不濟!
作者: ha8mo 時間: 08-2-22 11: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virgokaren 時間: 08-2-22 22:47
原文章由 ha8mo 於 08-2-22 11:09 發表 
哩個所謂優勢係假既
一個國家只要有少部分人有能力應付到外語已經足夠
又或者靠海外回流人士
日韓好多人英文唔得,但又有D人好得
但佢地兩國的電子產品就一樣Sell去全世界冇問題
...
弊在香港連電子產品都無呢?!
如閣下所言,香港有百多間英中、幾間大學、輸入優材計劃,再加埋部份有財力去外國讀書又會回流香港的人咪夠囉!
作者: mission 時間: 08-2-23 09:36
「 有 得 揀 都 會 揀 讀 英 中 」
育 局 傾 向 可 由 學 校 自 決
學 語 言 , 有 中 中 已 準 備 就 緒 , 打 算 分 階 段 實 施 英 文
學 。 風 采 中 學 校 長 曹
樂 表 示 , 計 劃 把 英 語
學 由 中 一 理 科 開 始 , 逐 漸 擴 展 至 其 他 學 科 及 班 別 。 有 曾 就 讀 英 中 及 中 中 的 學 生 都 歡 迎 新 政 策 , 「 如 果 我 有 得 揀 , 都 會 揀 讀 英 中 。 」
校 方 決 定 語 言 最 專 業曹
樂 指 出 , 有 關 計 劃 原 本 用 作 向 當 局 申 請 成 為 英 中 之 用 , 該 校 計 劃 在 中 一 漸 進 式 採 用 英 語
學 , 視 乎 學 生 適 應 能 力 , 再 由 理 科 擴 展 至 人 文 學 科 , 最 終 伸 延 至 中 三 。 同 樣 擬 申 請 成 為 英 中 的 基 督
宣 道 會 宣 基 中 學 校 長 潘 淑 嫻 形 容 ,
學 語 言 由 校 方 決 定 是 最 理 想 及 專 業 的 做 法 。
母 語
學 98 年 實 施 時 , 全 港 有 6 間 英 中 慘 變 炮 灰 , 被 迫 落 車 轉 為 中 中 , 包 括 荃 灣 區 內 名 校 荃 灣 聖 芳 濟 中 學 。 該 校 校 長 袁 志 榮 昨 不 肯 評 論 孫 明 揚 旳 新 政 策 , 但 對 於 母 語
學 有 否 影 響 學 生 學 習 , 他 說 : 「 呢 個 唔 使 問 ,
香 港 居 住
人 都 知 。 」
中 中 生 英 文 明 顯 較 差
現 為 樹 仁 大 學 輔 導 及 心 理 學 系 二 年 級 生 黃 加 榮 , 初 中 時 讀 英 中 , 高 中 則 讀 中 中 , 他 認 為 中 中 學 生 英 文 水 平 明 顯 較 低 , 「 可 能 因 為 科 科 中 文
, 少 接 觸 英 文 。 」 他 形 容 自 己 轉 讀 中 中 後 , 英 語 能 力 唔 會 有 進 步 , 「 畀 中 學 自 己 揀
學 語 言 係 好 事 , 如 果 我 有 得 揀 , 都 會 揀 讀 英 中 。 」蘋果日報
作者: mission 時間: 08-3-14 14:44
母 語
學 成 效 研 究 報 告 曝 光
中 中 入 大 學 少 英 中 一 半
首 三 份 官 方 母 語
學 成 效 研 究 被
育 局 禁 止 發 佈 已 三 年 , 近 日 才 解 凍 獲 准 曝 光 , 研 究 顯 示 中 文 中 學 學 生 的 英 文 科 成 績 , 相 對 英 文 中 學 學 生 的 表 現 , 由 中 一 起 由 頭 輸 到 中 七 , 以 致 在 高 考 考 獲 升 大 學 資 格 的 中 中 學 生 , 僅 及 英 中 學 生 一 半 , 而 能 報 讀 英 文 成 績 要 求 高 一 級 的 香 港 大 學 的 中 中 生 再 減 少 60% ; 如 中 中 在 中 四 「 轉 台 」 用 英 語 授 課 , 考 獲 升 大 學 資 格 的 中 中 學 生 則 增 加 。 記 者 : 倪 清 江
中 文 大 學
育 學 院
育 行 政 與 政 策 學 系
授 曾 榮 光 昨 公 佈 三 份 由 政 府 資 助 的 研 究 報 告 總 結 , 首 兩 份 是 為
育 局 追 蹤 98 年 及 99 年 升 中 的 兩 屆 學 生 , 由 中 一 至 中 五 的 各 科 和 會 考 表 現 , 第 三 份 則 另 獲 研 究 資 助 局 撥 款 進 行 追 蹤 該 兩 屆 學 生 的 高 考 表 現 。 每 屆 各 有 1.5 萬 名 中 中 和 英 中 學 生 參 與 。
英 文 科 一 直 落 後 英 中 生
研 究 結 果 顯 示 , 中 中 學 生 在 科 學 和 社 會 學 科 的 表 現 , 於 初 中 三 年 一 直 領 先 英 中 學 生 , 不 過 至 會 考 時 兩 者 差 距 收 窄 , 再 到 高 考 時 中 中 生 的 優 勢 已 被 英 中 生 追 到 ; 中 中 生 在 中 文 科 表 現 明 顯 較 優 異 。
不 過 升 中 六 和 升 大 學 , 都 必 須 英 文 科 成 績 良 好 , 但 中 中 學 生 在 英 文 科 的 表 現 , 卻 由 中 一 至 中 七 一 直 落 後 於 英 中 生 。 曾 榮 光 說 : 「 中 中 生 中 文 科 有 增 值 , 但 英 文 卻 貶 值 , 即 係 唔 見 半 斤 , 只 係
番 四
。 」
該 研 究 利 用 統 計 方 法 , 將 中 中 和 英 中 學 生 調 校 至 同 等 升 中 成 績 和 社 會 經 濟 地 位 等 背 景 因 素 。 結 果 顯 示 , 每 當 有 100 名 英 中 學 生 在 會 考 中 取 得 6 科 14 分 或 以 上 時 , 只 有 64.7 名 中 中 生 可 以 達 到 同 樣 成 績 。
建 議 學 校 自 決
學 語 言
在 取 得 入 讀 大 學 最 低 成 績 , 每 100 名 英 中 生 考 取 得 有 關 資 格 時 , 由 中 一 至 中 七 一 直 以 母 語 授 課 的 純 中 中 生 , 便 只 有 50 人 能 夠 取 有 關 成 績 ; 港 大 一 直 規 定 高 考 英 文 科 最 低 須 取 得 D 級 成 績 , 能 夠 符 合 此 要 求 的 純 中 中 生 , 再 減 至 21.8 人 。 不 過 若 中 中 生 在 中 四 改 以 英 語 授 課 , 考 獲 大 學 和 港 大 要 求 的 「 轉 台 中 中 生 」 , 則 分 別 升 至 86.3 名 和 49.4 名 。
曾 榮 光 認 為 母 語
學 只 適 合 能 力 較 低 的 學 生 , 他 拒 表 明 母 語
學 失 敗 或 為 害 學 生 , 「 母 語
學 學 生 確 係 輕 鬆 易 學 , 但 學 生 冇 學 得 多
、 叻
, 剝 奪
中 中 學 生 升 大 學 機 會 。 」 他 認 為 當 局 應 認 清
學 語 言 政 策 是 培 育 兩 文 三 語 學 生 , 及 為 他 們 爭 取 升 大 學 , 建 議 交 由 學 校 專 業 自 決
學 語 言 。
育 局 回 應 稱 以 偏 概 全
育 局 發 言 人 回 應 說 , 單 是 以 一 、 兩 年 升 讀 大 學 的 數 據 而 全 盤 推 翻 母 語
學 的 已 見 成 效 , 未 免 以 偏 概 全 。 津 貼 中 學 議 會 主 席 黃 詩 麗 指 出 , 目 前 的 中 中 和 英 中 二 分 法 , 令 中 中 學 生 感 到 次 人 一 等 , 影 響 學 生 發 揮 能 力 。
首 屆 母 語
學 中 中 畢 業 生 公 開 試 表 現
成 績 : 會 考 至 少 5 科 及 格 , 包 括 中 英 兩 科
中 四 轉 英 語 授 課 : 0.353
7 年 全 以 母 語 授 課 : 0.323
整 體 : 0.298
成 績 : 會 考 至 少 5 科 8 分 或 6 科 6 分 , 包 括 中 英 兩 科
中 四 轉 英 語 授 課 : 0.374
7 年 全 以 母 語 授 課 : 0.237
整 體 : 0.331
成 績 : 會 考 最 佳 6 科 至 少 14 分 , 包 括 中 英 兩 科
中 四 轉 英 語 授 課 : 0.647
7 年 全 以 母 語 授 課 : 0.516
整 體 : 0.647
成 績 : 高 考 成 績 達 報 讀 大 學 最 低 要 求
中 四 轉 英 語 授 課 : 0.863
7 年 全 以 母 語 授 課 : 0.5
整 體 : 0.774
成 績 : 高 考 成 績 達 升 港 大 最 低 要 求
中 四 轉 英 語 授 課 : 0.494
7 年 全 以 母 語 授 課 : 0.218
整 體 : 0.424
指 數 代 表 當 有 1 名 英 中 學 生 考 獲 該 成 績 同 時 , 有 多 少 中 中 學 生 得 到 該 成 績
資 料 來 源 : 中 大
育 學 院
蘋果日報
[ 本文章最後由 mission 於 08-3-15 08:04 編輯 ]
作者: kit2004 時間: 08-3-14 19:47
係就快d實行啦!!:;pppp:
作者: dad1234 時間: 08-3-14 20:41
原文章由 牛魔王 於 08-2-20 10:44 發表 
唔止中中生想轉, d 中中生家長仲想轉呀

作者: mcc014 時間: 08-3-14 22:07
D 中中老師唔知想唔想呢?

作者: mission 時間: 08-3-15 08:00
入大學中中生:對英文仍無信心
畢業於南區一所中文中學、現已升讀中文大學的Polly坦言︰「到現在我的英文仍很差。」她歸咎因就讀中中而少接觸英語,至今仍對英文全無信心,害怕與外國人對談。Polly形容入讀中中是「人生嚴重錯的一步」令她非常後悔,更斷言「母語教學是失敗的政策」。
「入中中是人生嚴重錯一步」
Polly會考英文科第一次獲E級,後來重考獲D級。她表示,就讀中中後英文科成績大跌,從中一的全級第20名跌至中二的不及格,學校讀書氣氛亦低落,從此全無信心使用英文,又指自己的英文差至中四才得知「expect」(期望)一字何解。她擔心同樣就讀中中的弟妹難升大學。
中四轉英文班始改善
Polly覺得以英文學習術科有助升讀大學,中四時選擇「轉台」,成功進入校內的英文教學班,上課時戰戰兢兢及相當吃力,需不時讀英文報紙、聽收音機等學習英文,才令成績有所進步。她為應付高考,更需在校外密集式補習,終於高考英文取得D級。
她說,中中生若中四轉為英文學習,會較易銜接大學,但適應期卻相當困難,有同學中六才開始以英文學習術科,結果「追得很辛苦」,甚至要求教師把英文考卷改為中文。明報
作者: judywan 時間: 08-3-15 12:02
可以轉英中的話,大部份家長,學生都想盡快轉啦。
作者: waihinma 時間: 08-3-15 23:14
我是少部份的家長, 我唔希望轉英中.
原文章由 judywan 於 08-3-15 12:02 發表 
可以轉英中的話,大部份家長,學生都想盡快轉啦。
作者: judywan 時間: 08-3-15 23:37
原文章由 waihinma 於 08-3-15 23:14 發表 
我是少部份的家長, 我唔希望轉英中.
有人想轉,有人唔想轉,最平常不過,最緊要係大家有得自由選擇。。。。
作者: eeyore0511 時間: 08-3-17 00:45
英中大部份係band 1學生,成績係好d。(記住:我係講緊大部份)
中中大部份係band 2-3學生,成績無咁好。(記住:我係講緊大部份)
咁又會唔會有d關係呢?
作者: motherlau 時間: 08-3-17 12:31
我覺得有關係.為什麼中大唔計下d學校增值有幾多,有幾多學校可以將band 3 學生變成band 2, 幾多學校可以將band 2 學生變成band 1.唔好再一刀切話英文好.大學得好少學位,一早就知d band 1入到機會好高,依家再將中中醜化,係唔係好事呢?讀書係對人,唔係對事,唔好再分化,入唔到大學一定差.
應該鼓勵學校多方面提升學術水平,培養出不同的社會人才,英文係其中一樣.英文差,係因為大多數中小學冇一個有效方法,提升學生文法水平,英文點會好.我支持提升英文水平,但全英語就有保留.
P.S我囡囡讀中中,F.1 就知「expect」何解.因為她有睇下英文newspaper.要有成績,自己努力好重要.她當年band 3.
只純係本人意見.
[ 本文章最後由 motherlau 於 08-3-17 12:38 編輯 ]
作者: 鳳梨 時間: 08-3-17 13:06
讀中中都無問題,如果肯睇多d英文課外書,英文一樣可以好好,
但去到中一先知expect點解, 肯定程度唔高, 應該好難考入大學. 我囝囝小二d readers 時時都有呢d vocab.
原文章由 motherlau 於 08-3-17 12:31 發表 
我覺得有關係.為什麼中大唔計下d學校增值有幾多,有幾多學校可以將band 3 學生變成band 2, 幾多學校可以將band 2 學生變成band 1.唔好再一刀切話英文好.大學得好少學位,一早就知d band 1入到機會好高,依家再將中中醜 ...
作者: worldpeace 時間: 08-3-17 17:16
我個人認為不應該單憑一兩個生字就判定小朋友ka英文程度.
作者: gabrielmum 時間: 08-3-17 18:29
雖然我都贊成有能力ge學生,無論係中中抑或英中都應該用英文教,但係我覺得你提出ge問題好有意思。
中中收生成績較差,入大學少似乎情有可原。一刀切將中中、英中學生入大學ge%作比較,就正如將band1同band2 ge學生作比較,唔駛做研究都可以推斷band1學生入大學ge比例會大過band2,0甘又算係0羊研究呢?
唔知我有無睇錯,個研究係將中中同英中中一學生作比較,去除其他因素(如家庭影響等)以佢0地於相同起始點進行比較。我ge疑問係:較好同較差ge家庭對學生ge影響又點止剩係發生係小學階段ar。
另外對比中中同英中學生ge成績就無再去除任何因素,正如上面講,唔使做研究都可以推斷band1學生入大學ge比例會大過band2。
原文章由 eeyore0511 於 08-3-17 00:45 發表 
英中大部份係band 1學生,成績係好d。(記住:我係講緊大部份)
中中大部份係band 2-3學生,成績無咁好。(記住:我係講緊大部份)
咁又會唔會有d關係呢?
作者: gabrielmum 時間: 08-3-17 18:33
我都贊成有能力ge學生,無論係中中抑或英中都應該用英文教,去除中中、英中係好事,但我擔心第日有d學校唔係全校都係用英文教。有d用中文教,叻班先用英文教(到時應該叫「精英班」),為爭入英文班,學生壓力咪話唔細。
另一個擔心係,會唔會有d小朋友唔適合用英文教,但家長都會叫佢去英中呢?
作者: judywan 時間: 08-3-17 18:39
原文章由 gabrielmum 於 08-3-17 18:29 發表 
雖然我都贊成有能力ge學生,無論係中中抑或英中都應該用英文教,但係我覺得你提出ge問題好有意思。
中中收生成績較差,入大學少似乎情有可原。一刀切將中中、英中學生入大學ge%作比較,就正如將band1同band2 ge學生作比較,唔 ...
重點係中中生轉台前後入大學率去和英中生比較。
[ 本文章最後由 judywan 於 08-3-17 19:06 編輯 ]
作者: mission 時間: 08-4-2 17:34
百年中中名校 不甘淪為次等
【明報專訊】香港培正中學及香港培道中學均是具有逾百年歷史兼且堅持母語教學的名校,一直備受家長追捧。對於近10年實施母語教學政策以來,中中名校淪為「二等」,培道中學校長曾綺年說︰「曾有家長認為,學校什麼都好,可惜是中中,足見中中已被標籤成次一等。」
曾綺年慨嘆,「自從政府1998年一刀切將學校分為英中、中中後,社會立即質疑母語教學的成效,認為中中學生『唔得』,構成學生的心理障礙,減低學習信心」。她不甘中中被標籤為次一等學校,以學生公開試成績說明中中生英語水平也不差,該校會考英文科及格率達98.7%,高考英語運用的及格率亦達85%。
不過,曾綺年坦言︰「中中生的英語水平確實及不上英中生,勉強說中中生的英語水平及得上英中生是欺騙你的。」她認為,學校單靠英文科教導學生英文並不足夠,她贊成教育局微調教學語言政策,而培道中學早透過各種活動及課堂滲入英語元素,包括要求學生做英文專題研習。她亦指出母語教學的優點,認為中中生於重思考的人文學科,增值最為顯著。她說﹕「人文學科不強調硬背,有較多文字的表達,突顯母語教學的優勢。」
培道中學原址於九龍城,區內英中名校眾多,對打正「中中」旗號的培道中學構成壓力
。曾綺年表示,過往亦有家長因學校採用母語教學而卻步。「英中林立之下,培道也不是取錄成績最優異的學生。」
作者: youma 時間: 08-4-4 21:26
讀大學不難, 入較好大學讀熱門學科才難.
作者: mission 時間: 08-4-26 10:36
孫明揚:對中中被標籤可惜
教育局長孫明揚表示,對中中同英中制度出現標籤效應感到可惜,他希望透過微調教學語言,逐步淡化效應。
孫明提強調,他非常認同母語教學的成果,不過香港是國際城市,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程度的英文能力,故有必要改善學生英語水平。
孫明揚又說,由於適齡學童減少,中學學額過多,削校是必需面對的現實,校方要有心理準備。
對於副學士升學問題,孫明揚認為,私立大學在本港有發展空間,但並不是解決副學士升學的方法,而副學士學歷相等於高級文憑,畢業生不一定要升讀大學。明報
|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