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鼓勵家長自己教子女中文 [打印本頁]
作者: tojanice_ma 時間: 07-8-1 08:30 標題: 鼓勵家長自己教子女中文
各位好!
很多家長都覺得中文很難敎,讀國際學校的家長喜歡國際學校的學習模式,但又擔心子女不懂中文,很多時都要去補習社或請中文補習老師,但我始終覺得這樣是有限的,因為父母若果懂中文,最好是自己從日常生活中,幫助子女學習中文。
我囡囡是在國際學校讀,到畢業後轉入本地幼稚園讀高班,九月份將會升讀本地小學,我這樣安排是希望她不用面對本地幼稚園著重抄寫的方式學習中文,她的中文是由我自己敎,在這轉變的過程中完全沒有問題,而且她的中文和英文語感都很好。所以我希望同各位份享小小經驗,因為我認為小朋友最好的教師是父母,透過不同的遊戲,不但能夠幫助子女學習,也有助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有助父母從小掌握子女的學習模式,了解子女的學習程度,更有助為她選取適合他們的學校,可以一舉多得。
語文學習可以分為四個範疇,包括聽、講、讀和寫,這四個範疇由淺至深是聽、講、讀和寫,而寫的意思是能夠運用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意念。所以抄寫對於小朋友學中文只會產生困難的感覺。
以下我會先就嬰幼兒時期的父母,簡單介紹聽和講兩方面可以做和注意的事情。
聽方面家長可以做甚麼呢?
三歲以前我是用全中文與她溝通,我不會夾雜任何英文字在中間,我也會和她說英文故事,看芝麻街等英文dvd等,只是講中文就全中文、講英文就全英文,每晚用十五至半小時全家人用英文溝通是個唔錯的方法,相反以英語為主的,每晚用十至十五分鐘用全中文溝通。
這樣做是因為我知道嬰幼兒階段她對四周環境的認識是最重要,要探索和認識四周的事物,最好的語言當然是母語啦!
每晚用十至十五分鐘講第二語言,是希望讓刺激他們的腦細胞對這語言的反應,可以睇VCD、電視新聞、收音機、CD也可以。
父母要注意
(1)的事情是不要說BB話,即車車、咩咩(代替羊)等。
(2)不防自少就用成人的說話方式和語法與他們溝通,以提升小朋友的語感。
(3)若是雙職家庭,每晚用半小時便可以,時間長短不是重要,重要過程你和小朋友是否投入,若二歲以下,可以隨手拿本小朋友的書,和子女解說書中的事物,又或與他們一同看看相簿,這也是很不錯的選擇,你會發現六七個月的小朋友己經可以認識你家族朋友了。
講方面
講是著重嬰幼兒的表達方面自己的需要,家長最了解自己的小朋友懂得說那些字或詞,所以當子女能夠和你表達自己的需要便要給他們回應及讚賞,以鼓勵他們多說話。
到子女兩三歲時己可以用簡單的句子表達自己時,家長可以透過回應時,修改他們的句語,例如小朋友說:「我要..奶」時你回應時便可以說:「你要飲奶呀!」這樣他們聽到「飲奶」的詞語,經過多次你的回應,他們漸漸地會掌握到「飲奶」這詞語的意思和用法。
家長注意事項︰
(1) 家長回應時不必每每要小朋友重覆說一次你所修正的句子,因為這樣只會影響他們的自信心。
(2) 平時小朋友要甚麼時好,若果他們已學會的字詞時,必須透過口語表達才給他們,例如:子女已識講「奶」時,只少要說:「奶」家長才給他奶。所以家長要知道子女的能夠,然後求才會有適當的要求和知道如何提升子女的能力。
不過這樣做父母就要很留意子女的說話,給予適當的回應,這是很重要,這樣不但能夠增強嬰幼兒的自信心,這也增強子女與願意與父母溝通的意識,是雙向溝通的基礎,父母在這過程所花的時間是非常值得的,就算雙職父母,每晚抽十至十五分鐘也可以了。
若果子女已過了三歲,入讀國際幼稚園後,便要視乎父母的長遠計劃,不過講真現在全世界都望著中國,懂得中文將來是必要,所以建議父母每晚至少用半小時,與子女用全中文溝通,可以玩一些遊戲,如飛行棋、過三關等,在這過程中,小朋友會學會到很多的知識的如:數學的一一對應、數數、顏色等的概念;還有社交禮儀中的輪流的意思;情緒智商中的如何面對失敗等。
過三關是一個很有趣的遊戲,小朋友可以運用到寫的能力,初時家長可以視乎子女的能力,用簡單的圖畫,若果小朋友小肌肉未發展得很好,可以利用玩具和印仔玩,讓小朋友掌?握了玩法後,再加以變化,多用不同的圖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星形等。家長若化些心思,小朋友會不但可以掌握不同形狀的名稱,更可以在過程中透過你發問讓子女認識不同形狀的外形特徵,在這輕鬆的氣氛吓學習的知識比在補充練習中所習得的更能持久和加以運用。
分享到這裏希望各位能夠嘗試運用,看似好像與中文沒有直接關係,因要明白,中文的文字是以圖象和形聲字有關,所以增加子女對空間、圖象的敏感度是重要,其次小朋友在這不段溝通和接觸中文的過程中,會增加他們中文字詞彙的記憶,當這些字詞彙以文字形式出現時便會事半功倍了。
因此說子女學習中文,是必須從生常生活開始,補習老師和補習社只會跟著某一課程來教,很難從生活中應用出來,對於讀國際學校的小朋友就更少機會運用,興趣自然會減,加上中文的文字和語法都幾難學,若果不得其法,反而會使他們失去興趣甚至反感就唔好啦!
[ 本文章最後由 tojanice_ma 於 07-8-1 08:37 編輯 ]
作者: schiu999 時間: 07-8-1 09:00
Support!
其實,每當我在這裏看到有人討論在那裏學或補習中文,我不禁問為什麼,這不是跟在傳統學校一樣,變成補習催谷嗎?
我的女兒在来年入讀RC的P1,我也開始考慮中文的問題。幸好,她local kindergarten讀了两年,K2已经學寫中文,對寫中文有基本能力,也不抗拒。因此,在寫方面,問題是什樣保持她的基本能力,及增加她的詞語的數量。
在講方面,我有少少後悔沒有自小加強她普通話的接受能力,她頗為抗拒我俩夫婦跟她説普通話〔可能是太難聽吧
!〕。現在跟她上親子普通話班,因為我們相信在親子培養信心是最重要。
方法仍然在摸索中,在進一步跟大家分享。
原文章由 tojanice_ma 於 07-8-1 08:30 發表 
各位好!
很多家長都覺得中文很難敎,讀國際學校的家長喜歡國際學校的學習模式,但又擔心子女不懂中文,很多時都要去補習社或請中文補習老師,但我始終覺得這樣是有限的,因為父母若果懂中文,最好是自 ...
作者: mami33 時間: 07-8-2 11:32
dear schiu999 and to-janice ma,
I am sure both of you are very good and caring parent. Actually I am currently in a very very very struggle moment... about the choice of school for my children.
My elder girl, age 6 and she has been studying at IS from kinder and now she is at Jap In'l School. Well I think this is a very good school, especially it takes such a short period of time to get confirmation and to be an IB school now. (there is only 5 IB PYP schools in HK) As i chose this school b4 because I like it the % of non-local kids in each class. My girl really gets into an "int'l" school and her english improved like a rocket.
The only point is that I am not satisfied with her chinese learning. She has been studying for a year but still poor than a K2 kid. Also one point is that she is very active and that I think may be inschool the teachers will not push or force or stop her to be over active; or will not have many rules as local school. For example, she can go anywhere she wants at school, run away to hallway...I am not sure how to express but I just think she is very "free" at school. Then I think of "discipline". Of course most ppl would say that parent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teachers to the kids. However, I just remember when we were at school, I had to follow the rules of school and we all knew somethings we could do and somethings we couldn't. However, what I see my girl is that she is quite "self-centred" and not really listening to my commands/orders. I feel difficult to teach her to be responsible, more quiet (sometimes), and discipline. That's why I wonder should I switch her back to local school (famous ones) that she may needs to follow rules and guidelines etc.
Also, regarding the homework issue. Since there are no homeworks at all from the school. It is very rare (to her) to do extra homework or chinese writing homework at home. Such as the "summer homework exercise i bought for her, she never finish a page! I feel very upset about this.
She also not get used to "distation/test/exam. I also wonder if i really made a good choice for her study in IS.
Last but not least, it seems that IS not really active in joining local school competition in music/drama/sport, etc. Which I think it is somehow good to kids to have experience in these areas.
So I am so struggling. My young boy which is almost 2 and I have to make again a choice for his educational path.
Dun know what should I do......
Please give me some advices.
作者: tojanice_ma 時間: 07-8-2 15:37
mami33
我真的明白你的感受和struggle,我相信當初你送女兒入讀IS可能都是因應女兒的性格,正因為你的女兒性格活潑好動,希望為她安排一所適合她的學校。試想若果她在傳統學校就讀,她可能會被動及沒有自信,或者不喜歡返學,無人知道會點。
至於中文練習是比較悶,而且大多數以抄寫為主,就算K2的補充練習都要寫字,我都覺得悶啦!
你可以幫囡囡開一本字典簿,格仔大細視乎囡囡的能力,把她在這個期假習的中文字記在簿裏,或有時間讀吓。
又可能玩遊戲,你試吓同囡囡玩吊魚遊戲,你可以買字咭回來,用萬字夾夾在一邊(可以每次選十至十二張字咭,當中有一兩個新的生字,有十個她己識的生字),你們鬥快把字咭吊上來,吊得最多的有十分,然後能讀出吊到的字咭的字,每字再加十分,然後把今次新識讀的字再抄在小字典簿,這樣寫字便成為有意思的事情。
此外,在暑假期間你都會有為子女安排一些特別的活動,也可以活動後同囡囡回憶當天發生的事情,請她用畫紙畫下來,你用中文和英文在旁加描述,然後讀給她聽,同樣她也可以讀給你聽,當她掌握的生字漸多時,你大可要求她寫某些字,這樣便可以慢慢培養她對中文的興趣,而中文的學習也會變得有意義了。
我還有很多小點子,若你有興趣,也可以和你分享!
我覺得你無必要為大囡的選擇而唔開心了,路已經選了,無得返轉頭,積極面對她的需要,盡力幫助她才是辦法。
至於細仔的路應如何安排,同樣我建議你需要因應兒子的性格和興趣來安排,我大囡的幼稚園雖是國際學校,他們非常守規,互相關心和友愛,懂得尊重別人和環境,這也是學校的信念和宗旨,所以我認為國際學校都有很多不同的形式,可以選擇的。
日本學校看似沒有什麼規則,但以我的理解,他們是希望培養小朋友自己解決問題能力及對自己的決定要承擔責任,你有沒有留意女兒如何與其他小朋友相處呢?與小朋友相處時她的態度又如何呢?
慢慢來啦!



[ 本文章最後由 tojanice_ma 於 07-8-3 07:22 編輯 ]
作者: tojanice_ma 時間: 07-8-3 08:22
各位好!
之前簡單講了在家如何培養小朋友聽講的能力,現在想講講讀方面的培養,我會從半歲開始培養囡囡閱讀的能力。
首先我建議家中必須要有書架或雜誌架,專為擺放子女的書本,而且書架是要擺放在子女容易拿取的,當他們無甚麼事做便會提他拿書看看,家長同他們一起看,鼓勵他們自己拿本書看,讚吓他的選擇,和他們多講吓書本的內容,這樣有助他們把所看的圖畫與語言配對起來。
到子女對四周的環境事物有一定認識後,我就加入中文字咭,是我自己做的中文沙字咭(好像蒙特梭利的英文字咭般,字的選擇我是先選名字,是我囡囡都熟識的東西,但初時是一、二、三、十等,因為每讀完一個字後,我會捉住她的食指,依筆順的方向寫一次,這樣做是希望透過她的手指獨覺刺激大腦,加強她對字形的形象。
之後我會加入名稱的字,我會分開不同種類的名稱,
如
身體部份:口、眼、耳、鼻、手、腳等
動物部份︰貓、狗、羊、魚等,我會選一些她在書本或生活 己認識的字,又例如當我和囡囡去完農場回來後我會教他「豬」字等,所以就算認字我會配合他的日常生活而進行。
名稱部份︰媽媽、爸爸、姊姊、妹妹等
自然部份:月亮、太陽、葉、樹、花、泥土等
以上的字咭我都沒有圖配合,只是文字,他們兩個都可以順利認讀文字,雖然她在國際學校讀書,但她可以認讀的中文字比返本地幼稚園還多。
到了四歲左右,我會朗讀故事給她聽,讓她知道講與讀是有分別(因為我不識普通話,大家可以選擇用普通話朗讀一次給子女聽),然後慢慢把一些經常出現的字敎他們,如「的」、「了」、「有」、「要」、「不要」等等的字,這樣有助他們自己閱讀的流暢性之外,也增加他們的成功感,因為這些都是經常出現的字,平日又很難解釋,要放在句字中才有意義的字詞。
我必會從小朋友的興趣開始,作為家長很容易與別人比較,見別人的子女識念唐詩,又會想教自己的小朋友,見那見某某個識甚麼,就要自己子女又學甚麼,只要清楚自己小朋友的進度和目標是甚麼便可以了,切忌比較,因為現在是希望小朋友能夠在沒有壓力下,用輕鬆愉快的心情學習中文,由於不用應付學校中文測驗考試,所以不需要因應那些測試的方式來操練中文補充練習,中文才能真正可以學以致用,中文才變得有意義。
記得我細女每次上的士都會指著車門貼著的圖和字,一一要我讀給她聽,有時會讀完一次又一次,我會盡可能滿足她,因為這是她學習閱讀的動機和興趣,我們很少行商場,星期四和她到又一城行吓,那知她在商場內不停地把看見的英文品牌串出來,她爸爸打趣的說,「甚麼?!睇名牌學英文!!」連行商場都可以變成她溫習英文字母的地方。
還有一個經驗和大家分享,當我大女還小時,乘車時我會主動同她一起看街上景物,但她很多時都會問我在那裏?當時我想可能是車行走著,她較難看見我那講的嘢,平日見他睇書、看電視,畫圖畫又唔覺有問題,到了三歲帶她到理工驗眼才知道她有嚴重散光,所以視力較弱,所以在此順道提提各位必須在三歲時帶子女驗眼(現在所有政府的健康院因資源問題驗眼改在四歲,太遲了!)三歲一定要帶小朋友到專業的視光服務構機驗眼。
[ 本文章最後由 tojanice_ma 於 07-8-7 07:51 編輯 ]
作者: tojanice_ma 時間: 07-8-4 23:55
第四部份便是寫了,其實小朋友要能執筆寫到一個字到能夠利用文字表達自己是需要很漫天的道路。
我會把寫字分為寫前訓練、筆順的認識、空間的概念幾方面;到囡囡真是執筆寫字時,多在白紙上,非常在格仔簿上寫,到囡囡對寫字有一定的信心後,為了教她裝字才開始用格仔薄,這樣是配合囡囡對於寫字的能力來安排。
當囡囡有一定的字詞彙後,我們便開始寫週記,初時是非常吃力,因為她對於句字的結構不大了解,但每次我都以5W的方法來和她起草週記,很快她已掌握了,現在她已可以自己寫週記了,當然文法上和生字都有需要我幫忙的時間,但比較起初時真的輕鬆很多了。
寫前練習
二三歲是訓練小朋友小肌肉控制、手眼協調的時間,很欣賞女兒的幼稚園(IS)他們在課室內安排了各類形恩物給學生,也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活動,有助他們在寫字前進行充足的練習,以增強小肌肉的控制和手眼的協調能力。
不象本地幼稚園,只顧以顏色代替鉛筆來做線條練習,便稱之為小肌肉訓練,我同意這也是小肌肉訓練之一,但這樣實在太沉悶和不全面了。
那麼我們在家中如何訓練小朋友好呢?
首先要有一個安靜的環境,適合幼兒坐的椅子和桌子︰
活動(一)
分珠遊戲
道具:膠杯兩隻、茶匙一隻、木珠或膠珠(珠的大小視乎小朋友的能力及年紀,年紀越小用的珠可以大些,而且需要大人陪同)
玩法:
1. 成人把珠放在A杯,教小朋友利用茶匙把膠珠一粒粒由A杯運往B杯,為了增加幼兒的成功感,起初珠的數量可以是三至五粒,到幼兒的表現較理想時,可以增加珠的數目,不要讓幼兒用其他的方法來把玩,要知道這是他們的訓練時間,他們要遵守恩物的玩法,而且開始了便要堅持到完成為止。
透過以上的遊戲希望可以達至以下的目標:
(1) 正確拿匙的方法有助增強執筆三隻手指的能力
(2) 增強手腕的轉動
(3) 手眼協調的能力
(4) 提升注專力
(5) 至於堅持遊戲開始了,就必須要玩完為止,這希望由細培養小朋友不要半途而癈的精神。
家長可以透過用較細的珠及茶匙來增加難度及挑戰性,最後可以利用茶餐廳的辣椒油用的匙和細珠來訓練小朋友。
其實以上一個遊戲己經可以變化為很多不同的遊戲,而且可以由二歲玩至三歲都可以
我用的珠是串珠玩具的珠,所以有四色和四個正體形狀,所以有時我會用四格的膠盒,請囡囡以顏色把珠分開四組,有時要她以形狀把珠分為四類等,過程中她不但進行了寫前的訓練,連數學的分類也得到運用的機會。
[ 本文章最後由 tojanice_ma 於 07-8-7 07:53 編輯 ]
作者: tojanice_ma 時間: 07-8-7 08:12
寫前活動(二)
活動:小朋友把水從茶壺中倒滿每隻小茶杯內
目標:1.) 強化手指和手腕肌肉的力量和控制能力
2.) 手眼協調能力
今次大家所需的只要一套煮飯仔,不同的是在茶壺內添加水和一條毛巾,是抺水之用的。
小朋友個個都喜歡玩煮飯仔,家長若果能夠參予其中,他們更開心,而且在過程中,家長可以了解子女的幻想世界,你又可以扮成客人,小朋友扮父母,招待客人飲茶,為客人添茶水,用布抺掉枱面上的水等。
若家中有平價陶瓷茶具不妨給小朋友進行這活動,因為這些會破的茶具的質感與塑膠不同,而小朋友玩時會更為小心,從而幫助小朋友更專心自己的每個動作,以妨打破茶具,對於那些做事粗心大意的小朋友很有幫助。
囡囡最喜歡進行這遊戲,她在過程中絕對不覺得悶,她可以玩上半小時以上,大家不妨試試。
大家有沒有教小朋友中文的心得,不妨也可以交流吓,刺激大家多與子女進行語文活動之餘,又可以提升親子關係。我始終相信子女的最好老師是父母,因為無人比你更了解他們的能力和需要。
[ 本文章最後由 tojanice_ma 於 07-8-7 08:17 編輯 ]
作者: tojanice_ma 時間: 07-8-8 09:01
提了兩個寫前活動,昨晚陪兩個囡囡看電視,節目中有個遊戲幾好玩,都適合用來教中文,這活動適合四至六歲的小朋友。
年齡:4-6yrs
目標:1. 訓練幼兒思考能力
2. 增加幼兒對事物的特徵的形容詞
材料:圖咭,家長可以影響家中一些物品的相片,然後print出 來,大小視乎要能收藏在你所選物品為準。
玩法:
很簡單,家長或小朋友先把圖咭放在不同物件之中,家長手持最先一張,然後說出一個特徵 ,其他人要猜你所講是甚麼東西,猜對可以到那東西處找出下一個要找的物件,然後由他講述該東西的特徵,讓其他人猜,若果一個特徵別人猜不到,就要講多一個特徵出來。
步驟:
(1)家長先把圖咭收藏在不同物件之中,例如:我有四張圖咭,分別是花瓶、椅子、電飯煲、枱燈四幅圖,先選一張hold住如「枱燈」,然後我把「花瓶」的圖咭放在枱燈下面、「椅子」圖咭貼在花瓶後面,最後把「電飯煲」的圖咭貼在椅子。
(2)然後我會說出枱燈的一些外形的特徵,如:粉紅色給小朋友猜;若果他們猜不到;我就會這東西是用金屬製造的;是會發光的等等提示,過程之中我會著重多用一些他們己懂的形容物件的詞彙外,也會用一些他們平日少留意的提示例如:用甚麼物料製造;重量會比甚麼重等。(要視乎子女的年齡及對中文的理解情度而調節),當子女找到該物件後,便由他說述物件的特徵,由於我已知道下一個物件在那裏,我可因應他的能力隨時給予協助。直至家人合作把所有圖咭找出來為完結。
活動變化:
這活動可以因應子女的中文能力作出變化,除了上述在講述方面可以有深淺的調節外,我們也可以用文字取代圖畫,這樣便可以作為溫習認字的遊戲了。
我相信小朋友也會很喜歡這遊戲,特別當幾個鄰居一起玩時,安排這個作為破冰遊戲也不錯呀!
有時間也會和囡囡玩吓,大家也試試,玩完後也希望大家在這裏分享吓你的經驗呀!謝謝各位!
作者: tojanice_ma 時間: 07-8-10 07:39
認讀活動(二)
唔知道你們的小朋友是否喜歡好像成人般拿著照相機拍照呢?我囡囡就非常喜歡了,今次設計的活動,就是要小朋友運用到相機了。
目標:(1) 增加小朋友對不同符號的敏感度;
(2) 認識到不同符號是有不同的意思;
年齡:5-7歲
步驟:
(1) 首先在家與小朋友介紹今次旅程是希望透過照相機,把你由家中至婆婆(某個目的地,可長可短,視乎你們的時間而定),你要把在路途中發現的標誌用相機拍下來;
(2) 家長在過程中,可以和小朋友一同找找,就算相同意思的標誌,也會有不同的設計,也可以請小朋友猜猜標誌的意思。
(3) 回家後可以和小朋友一起把標誌印出來;(可以利用word插入圖片,縮到喜歡的size後再印出來)
(4) 與小朋友一起把相同意義的標誌貼在一起,製作成標誌小冊子。過程中你們會發現原來標誌也很有趣,就算小心地滑也有很多不同的圖案,此外,在顏色的運用上也有其特別之處。
(5) 你也可以和小朋友談談為甚麼這些標誌都是以圖為主?而標誌上的文字字數是多還是少?點為會這樣呢?
跟進活動:
(1) 視乎小朋友的能力,讓小朋友可以在家中設計一些小標誌,例如:請小朋友設計一個標誌,目的是出門前記得檢查是否關了爐火;記得帶某樣東西等等。
(2) 若果子女年齡較長或中文程度較好,可以和他們一同設計簡單的標語。
後記:
囡囡是同爸爸一同進行這活動,她很興奮因為可以拍照。
註:雖然這是著重訓練小朋友對不同標誌的理解,從而增強他們對圖案符號的理解力,好像對中文字沒甚麼直接的關係,但其實對文字本身就是符號,是透過人們統一其意義而產生的,而中文其中部份是源自象形文字,所以能夠從文字字形中能找尋到其意思,有助小朋友從文字中找到樂趣的。
作者: tojanice_ma 時間: 07-8-12 23:44
讀的活動
釣魚遊戲
年齡:兩歲以上
材料:夾了萬字夾的字咭數張,磁石魚竿(每人一條)
遊戲步驟:
(1) 把字咭夾上萬字夾;
(2) 參加者用磁石魚竿把字咭吊起來,直致沒有字咭為至;
(3) 計分自行決定,可以每個字咭十分,識讀的再加十分,
甚麼唔識讀減五分等,視乎小朋友的能力而定;
遊戲變化:
(1) 家長除字咭外,也可以預備另一set圖咭,要把字及圖咭相配才可以吊;則否減分;
(2) 或甚可以中英文字咭配對等,視乎小朋友的能力及興趣。
作者: tojanice_ma 時間: 07-8-12 23:52
不經不覺在這兒自語自言也一段時間,唔知各位家長覺得這些語文活動是否能增加你們教子女中文的興趣呢?我應否繼續以這形式來提供在家可進行的遊戲意念呢?
作者: tojanice_ma 時間: 07-8-14 08:36
我所提的遊戲,其實並非甚麼特別的設計,只是嘗試從這些簡單的遊戲中,解釋對小朋友學習中文的功用,希望能夠刺激大家從日常生活中多與子女一起進行的遊戲,不但有助子女的學習,更有助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希望大家不單是睇,而是能夠落實進行,為了鼓勵大家,在這裏有一個故事與大家分享。
在很久很久之前,在很遠的國家,這國家有兩個非常忠心的士兵,他們負責看守皇宮的大門,他們年中無休,更從沒有放過一日假,每天每刻就是為照顧皇帝和皇后的安全而緊守崗位,而保護他們的是一身又厚又重的盔甲,他們幾乎每時每刻都穿著這盔甲。
皇后看見他們這麼用心和努心,保護著皇帝和自己,希望能夠好好獎賞他們,如是她便向皇帝建議就放他們倆人兩星期的假期,並賜給他們可以到皇家專用作渡假的小島休息,皇帝很讚成皇后的建議,他們的家人知道後也非常高興皇帝的安排,他們出發那天,每個人都來送行,並說:「你們要好好享受一下,你們真要好好享運一下,每天都可以在這麼美麗的海灘中暢泳和曬太陽真好呀!」他們也懷著很興奮的心情去到這小島,他們放下行李箱便不知如何是好,因為他們過去那麼多年每天只為保護皇帝,現在有時間真不知應做甚麼,他們互相對望也想不出來,然後甲士兵就說,概然人人都說可以在海灘游泳和曬太陽是那麼開心和舒服,我們也就試試看,如是他們也到海灘上晒太陽和游水了,可以他們游了不足五分鐘已感非常吃力,他們回到岸上齊聲說:「他們說到游泳是那麼享分,我一點也不覺得,很要命,我們不如在沙灘上晒晒太陽還好!」如是他們便在沙灘上晒太陽,可是不久他們便熱得要命,決定房休息。
他們倆人想吓想,也不明白為什麼他們完全感受不到別人所說的休息感覺,他們的結果是可能因為自己未習慣這樣空閒,相信第二天可以習慣些啦!第二天早上他們也去到沙灘游泳和晒太陽,第三天也如是,不同的是他們到了第三天已筋疲力竭,動也動不了,他們現在最想的是回到宮中,但想到這是皇帝和皇后精心安排,又不想令到他們失望,所以唯有繼續留在這裏,他們不斷思孝為甚麼自己會這樣呢?
由於盔甲對士兵是非常重要,而且是不能除下,也從未試過在沒有穿著盔甲面對任何人,所以連日來,他們無論游泳或晒太陽都是穿著盔甲來進行,想到這裏有一個士兵嘗試除下盔甲在海上游泳,這下他發現原來游泳是那麼輕鬆和舒暢,他越游越興奮,他這時才明白自己原來浪費了過去幾天的時間,現在開始真的要好好享受吓。
但是另外一位士兵看著他沒有穿著盔甲在海灘游來游去,實在很難為情,作為士兵在任何情形下是不能脫下盔甲的,他這樣實在是不應該,他堅持不脫去盔甲,就這樣看著他人享受這假,也從沒享受過一分鐘,就這樣便過了兩星期大假了。
當他們回到皇宮,倆人卻完全不同,一位精神奕奕,步履輕盈,另一位卻疲憊不堪。
我們不是士兵無需穿著盔甲,但是我們每人都有自己各式各樣的擔子和不同的生活習慣,這些其實是影響著我們對享受日常生活不同的要求,很簡單,唔知有幾多位是會開了電視吃晚飯的,有無想過原來唔開電視是一家人吃飯是很靜和很多事情可以分享的,家長可以和子女談談今天的工作,面對的問題,如何因某些事情而感氣結等等,子女又可以談談當天在校的事情,就這樣家人的溝通時間和彼此的了解也因而增加不少了,但是家長或小朋友就可能會說:「不得!我追緊某劇集或卡通!」我更聽過有家長說:「他一歲多些的仔仔唔開電視唔吃飯,我情願他吃飯!」這麼不就是我們無式的盔甲嗎?
很多時我們都有各式各樣的理由,把管教子女的責任推到別人的身上,甚麼連我自己也說過子女都是要給人教,自己教不來,有時氣結也想過不如出來返工還好,不用每天對著他們,又可以有多個錢,給他們學這學那。但想深層子女現在最需要我們多些時間來建立他們,和他們建立關係,難道將來到了青少年階段時,他們應該要自己出去時我才把他們拉到自己身邊嗎?相反我應該握著他們需要和依賴父母的時間來培養我們彼此的信任和關愛,對事物不同的觀點和態度,到青少年階段支持他們建立獨立自主的空間,讓他們明白自己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困難和挑戰,是需要自己去面對,父母永遠都是支持和給予意見的,而不是會每時每刻都為他們解決所有問題。
好像拉得遠了,我好想鼓勵大家,學習並非那麼沉悶,並非是每每做補充練習,可以是很生活化,就好像這幾天經常下雨,放假沒地方去,很多時都是一家人逛商場,有無想過也可以在家一齊現下遊戲,簡單至聽指示遊戲,家長或小孩連續說出四至五個指示,對方依指示做,不能完成的要罰,視乎小朋友的能力從增加指示數量或動作難度,都可以增加活動的趣咪。
甚至一張宣傳的圖片,也可以成為遊戲的道具,各人在家中找一張圖畫,給大家十至十五秒時間,雖後說出圖畫的畫面內容,年紀少的說述,年長的用筆述,看看誰人最能夠完整地描述圖畫的勝出。
這些都是簡單又好的遊戲活動,又可提升小孩子聽講讀寫的能力,問題是我們是否能夠貺去舊有的生活習慣,願意花點心思和耐性在我們寶貝的女兒身上,希望大家彼此鼓勵,一同為下一代努力。
作者: kellytaihk 時間: 07-8-14 09:43
tojanice_ma:
你是老師嗎?你的小朋友也是在國際學校就讀嗎?幾年級了呢?
非常謝謝你提供的寶貴資料。
作者: tojanice_ma 時間: 07-8-14 15:35
kellytaihk
多謝你的回應,我曾經也當過教師,現在只是個普通的家庭主婦,自從大囡出世後便沒有再全職工作了。
兩個囡囡都很年幼,大的九月升一年級,細的才兩歲。
[ 本文章最後由 tojanice_ma 於 07-8-15 08:31 編輯 ]
作者: tojanice_ma 時間: 07-8-16 21:29
整個星期都在下雨,唔知大家會同小朋友在家玩甚麼呢?
若果沒有甚麼好玩,不如和小朋友一同搓麵粉團,由於麵粉團是非常柔軟,小朋友看著麵粉慢慢變成一團,小朋友更可協助家長加上不同的食物顏色,他們很喜歡看著白色的麵粉團變成不同的顏色,若果是他們自己親手作的更興奮,小朋友很喜歡玩,一玩便玩上一個早上,是下雨天不錯的選擇,而且成本便宜。
麵粉團更是二至四歲小朋友最佳的寫前活動,不但增強幼兒手腕和手指的能力,又可啟發幼兒的創造力。若果是五至八歲的小朋友更可利用製成品,編寫故事,合作演出一個小小的麵粉公仔劇場,那便足足可以玩足一天。
麵粉團由於較柔軟,給小朋友一個很溫馨、溫柔和感覺,是泥膠沒有的,至於二至三歲的小朋友更喜歡玩麵粉團,因為家長可以因應小朋友的手腕力和手指力不同的調節麵粉團的柔軟度。
作者: mami33 時間: 07-8-17 15:20
dear tojanice ma,
Thanks for your sharing. You are not speaking to yourself, I did print out all your suggestion. They are really helpful to me. I am a 有心 mom but lack of teaching experience.
I finally search some schools which I think should fit my girl and also fit my expectation. Those are newly DSS直資 such as 浸小, 新小拔 (for my son in future), 真道, 優才, 培僑, 蔡繼有等.
What do you think?
作者: tojanice_ma 時間: 07-8-17 23:27
mami33
真的多謝你的回應和鼓勵,我覺得你選的學校都是很多家長喜歡的學校,但優才你就真的要多些訪問在該校就讀的家長,也可透過參加該校的新生答問會來親自看看學校環境及接觸老師和校長等,了解那間學校較適合自己的小朋友。
作者: sks 時間: 07-8-18 23:48
tojanice_ma,
好多謝妳的分享, 的確父母是可以自己教孩子中文,甚至其他學科,只要家長有該科的能力.
這亦是我在未完全決定讓女兒就讀國際小學,或本地小學時, 便決定讓她入讀真正的國際幼稚園.
自問英文是有限公司, 港式英文發音, 亦不能暢所欲言, 但中文則是自己的母語 (當然是廣東話), 有信心自己可以教得來. 最少在她父母是天的時候, 我一定可以教得來. 但當她的世界是朋友時, 可能便會有一定的難度.
我主要是用閃卡形式教女女認字, 因女女比較喜歡翻書, 所以是把字/詞語打印在A4的紙, 再每15張訂裝成一本書. 不過在認字的過程便會出現廣東話方言的問題, 如洗澡/沖涼, 哭/喊, 奶奶/嫲嫲, 由於我覺得始終生活在香港, 廣東話方言是我們日常都會聽到, 故此我會兩種都寫出來,再向她解說,不過她卻很自然地較容易記住廣東話方言的字.
另外,我亦會在每晚睡覺前(她在輾轉反側時)和她一起背三字經, 效果很好, 有時我以為她沒有聽, 實質是她己記在腦內, 可以背出來. 現在已背到第15段. (一段八句計)
作者: play 時間: 07-8-19 23:54
I also teach my girl 三字經 and 認字咭。
Now we started when she is 2. After 4 months, she can read 100 cards. She always find speak the card is much boring, so I will link the card thro' story.
Everyday, she nearly speak 30 cards, including 25 old cards, and 5 news card.
Sometimes, I will question whether she really known the cards or not.
作者: tojanice_ma 時間: 07-8-20 08:28
sks, play
很多謝你的分享,而是否教小朋友認讀廣東方言,的確是一個很好的議題,我自己卻就沒有把廣東方言教囡囡認讀,原因很簡單,因為我要囡囡認讀字詞,是希望幫助他們踏上自行閱讀的目標,所以當他們已有一定的認讀字詞的能力時,我們會選一些兒歌和故事書給他們,然後在書中找尋一些他們已能認讀的字,目的是希望增加他們閱讀的成功感,而過程中他們也會認識到一些經常出現的字(high frequency words),從而提升他們閱讀的流暢性。
現時香港大部份供幼兒閱讀的讀物,都寫得幾好,很少用到廣東方言,基於此我沒有機會教他們廣東方言,而認字咭我也會盡量配合兒童書常用的詞語,我會教「太陽」而後才教「日」,因為故事書多以「太陽伯伯」或「太陽公公」,「日」多數指「日間」就遲些才教。
所以當大囡開始了閱讀書籍後,我便少了做字咭給她讀,因為已由圖書所除代,但一些較難及她常常都忌記的字便要利用字咭了。因為不用常常翻開圖書。
[ 本文章最後由 tojanice_ma 於 07-8-20 08:30 編輯 ]
作者: sks 時間: 07-8-21 00:09
play,
I don't follow the rule of flash card.
Everyday, I just read one time of "15" 字/詞語 to her, I prefer to use the "verb", so that when I read the word, I will do the action. She find it funny with action.
In addition, I will print the whole child song on first page, and follow with the "words" in the song, but max "10"字/詞語 for each song. 既然可以唱歌學英文, 當然有唱歌學中文.
作者: tojanice_ma 時間: 07-8-21 08:27
遊戲活動:記憶咭
年齡:3-5
材料:字咭4-6對(視乎子女能力及玩的人數而定)
(每對的意思可以是同一個字2張或圖與字或詞語)
步驟:
(1) 首先家長要預備字咭或圖4-6張;
(2) 先與子女溫習字咭的讀音及意思;
(3) 不字咭整齊排列在桌上,字向底;
(4) 每人輪流反轉兩張字咭,若相同而又識讀的可以取去;
(5) 直到所有字咭都取去,擁有最多字咭的勝出。
遊戲變化:
(1) 配詞是很好玩的,我喜歡把多變的字加入去,特別子女年紀較少,讓他們在過程中可以組合成很多有趣的詞語,(大、小、上、下、光、暗、黑、紅、黃等顏色,因為這些字配很多字都可以成為有意思的詞語,增加年幼子女的成功感和樂趣)
(2) 到五六歲可以用四字成語等來增加挑戰性,字咭的數量也增加。
作者: RAA 時間: 07-8-22 19:10
有信心
, 無時間
. 而家仲喺公司OT緊呀
.
作者: sks 時間: 07-8-22 21:42
RAA,
時間的確是有很大影響, 但堅持更重要.
我也是working mom, 且亦要出差公幹.
我會利用午膳時間準備教中文的材料, 乘車時間背三字經,唐詩,兒歌, 乘飛機的時間看育兒書. 時間是有限, 所以要看怎樣安排. 不過的確做起來是有一定的難度.
作者: tojanice_ma 時間: 07-8-23 08:33
RAA
對於working mom而言真的很難,回家時已很疲倦,很多時是有心無力,正如sks而言,可以善用時間便可以了,小朋友的專注力時間較短,每次學習時間只要十五分鐘已足夠,若你常常加班,無時間預準教材,其實與小朋友一起閱讀圖書也可以,利用小朋友睡前十五至廿分鐘一起看圖書,講吓今天發生的事物,你還可以用簿仔簡單記下事情的要點,換句話說即是日記,日記是很好方法培養兒童學習中文的途徑之一,而且又不用家長預先製作教材教具,而小朋友在過程中,是要利用文字來記錄一些親身的經驗,學習的動機自然強些,每天這樣做他們的閱讀能力也會提升,因為在這過程中,小朋友會對那麼常用字的認讀能力也提高,對於閱讀是很有幫助。
小朋友2-3歲
可以用簡單圖畫加文字,例如:今天去了公園玩,很開心,有時間咪請小朋友畫些草花,無必要要求小朋友畫得似,他們的年紀只會畫很多圈,曲條等,你咪用文字作標記,無時間咪你自己畫。
3-4歲
當你可以用簡單的圖畫和文字把你們分享了的事情記錄,有時間咪讀吓之前的日記,有助小朋友的認字。
5-6歲
小朋友若果大些,你可以鼓勵他們自己寫出想講你知的事情,若果不識寫咪用圖畫畫出來,例如當你還在公司加班時,可以打電話回家請小朋友畫下最想和你分享的事情,若果太夜小朋友睡了,你都可以知道她/他想同你講的事情,同樣你也可以利用傳紙仔的方法互訴心聲,這樣不但能夠建立你們感情,又可以增加子女學習中文的動機。
當然前提就是你們要有互訴心事的習慣先,這便可以先利用睡前談話的時間,建立了這關係,才可以用以上的方法進行,否則便不能達到果效了。
有機多時間不重要,最重要是所花的時間要有質素,有質素每天十至廿分鐘果效也不少。
[ 本文章最後由 tojanice_ma 於 07-8-23 08:36 編輯 ]
作者: tojanice_ma 時間: 07-8-28 23:59
點同小朋友溫習寫字好?
很多人都覺得同小朋友溫習寫字或者默書是很頭痛,有無想過寫字都很好玩的?
囡囡最愛玩鬚膏,現在和細妹一起玩得更開心,在這時要她表演一吓寫字就最好,有時我考她,有時她考吓我,有時她也會考考妹妹可以認讀多少個生字,有時我會寫錯一些字,好讓她指點吓我,從而增強她對一些常錯的字的記憶,因為是出自她的口,所以她會特別記得,以免也犯同樣的錯誤。
過程中發現小朋友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下,腦袋也特別靈活的。
所以呢,讀國際學校可以用較輕鬆愉的心情來幫小朋友學習中文,因為沒有了默書考試下的壓力,就連大人也輕鬆些。
若沒有鬚膏、用生粉開水、手指頭沾水寫在黑板、玻璃粉筆;只要我們能跳出用筆才寫字的框框,就算與小朋友到沙灘玩也可以寫吓字。
作者: tojanice_ma 時間: 07-9-1 07:50
寫字活動
活動名稱:購物小幫手
活動目的:
(1) 認讀生活用品的名稱
(2) 認識超市的貨品擺放的分類方法
(3) 增加幼兒的觀察力
活動對象:高班小朋友
物 料:顏色筆、記事簿、計算機
很多家庭星期六日最常會到超市入貨,小朋友跟著成人走來走去,很沒趣的,若果花點時間,不但有助小朋友學習中文,更能幫助建立小朋友的數學概念和簡單理財方法。
家長有無發現和小朋友一起購物有時也會有點小亂子,例如應買的沒有買,不必要的有時卻買了回來(可能因為特價,買回來),有時小朋友會四處走等......
我們可以在出發現與小朋友幫助把當天要買的物品記在記事簿內(視乎小朋友能力,可由成人或小朋友負責寫)去了超級市場或街市請小朋友把己購的物品作個記號(小朋友需運用認字的能力),不時提醒媽媽還需要買甚麼,也可由小朋友帶路找出未買的物品,過程中家長可以提示小朋友留意超市貨架的分類方式,讓小朋友體驗分類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幫助。
活動變化:
(1) 若果子女已是初小的可以請他們幫忙在清單上記下物品的價錢,回家後計算出今天所花的金額是多少,從而建立簡單的理財概念。
(2) 再進一步更可以把原價和拆實價都記下,看看節省了多少錢也可以。
(3) 與小朋友一同討論購物清單的功用,除了免卻我們買漏東西外,其實也幫助我們減少不必要的開支,從少建立兒童理財的概念。
步驟:
作者: tojanice_ma 時間: 07-9-7 06:34 標題: 筆順歌
各位是否知道中文筆順好像很難教小朋友,小女學校教了她一首筆順歌,在此和大家分享,對小朋友掌握中文寫字的筆順很有幫助,大女在三歲時我已用頭五句的筆順教她,以幫助她遇見不識寫的字時,她也可以試著寫,當她寫對時,她很開心,這時當我教她讀音時就事半功倍了。
筆順歌
先上後下 例:二 三
先左後右 例:川
先撇後捺 例:人
先橫後直 例:十
先外後內 例:月
先中間後雨旁 例:小
先進去後關門 例:田
辵部邊旁最後寫 例:這
橫畫突出最後寫 例:女
直畫貫穿最後寫 例:中
[ 本文章最後由 tojanice_ma 於 07-9-7 06:37 編輯 ]
作者: RAA 時間: 07-9-11 14:11
原文章由 tojanice_ma 於 07-8-23 08:33 硐表 
RAA
對於working mom而言真的很難,回家時已很疲倦,很多時是有心無力,正如sks而言,可以善用時間便可以了,小朋友的專注力時間較短,每次學習時間只要十五分鐘已足夠,若你常常加班,無時間預準教材,其實與小朋友一起閱讀圖書也可 ...
Thanks, tojanice_ma & sks :) .
作者: tojanice_ma 時間: 07-9-30 17:45
囡囡升了本地小學不經不覺已一個多月,她適應得唔錯,而且本週中文閱讀評估還取了滿分的成績,証明就算讀國際幼稚園轉往本地小學也可以適應過來,但當然囡囡所讀的小學並非那些名校或以課程深的小學啦!但我只希望囡囡在一個富安全感又能培養她如何學習的學校。
她的中文科除了教課文外,還很著重培養自學的精神,其中重要的一環就是教導學生如何查字典,中文一開始是教字形結構、字形組合及部首等,這是我十分欣賞的,因為中文字與英文字重大的分別是中文字的結構變化是很講究和有趣,若只是死記死默是很沒趣而且非常困難。
除此之外,學校也很鼓勵學生透過字文或圖畫來表達自己,這使我很開心,這總好過刻板式的抄寫功課。
現在小女遇到唔認的中文或英文字都已經可以自己查字典,就算做功課也可以自己做了,真多謝學校的培養和教導。
[ 本文章最後由 tojanice_ma 於 07-10-18 15:50 編輯 ]
作者: chingyu 時間: 07-9-30 19:11
tojanice_ma,
很感謝你在此的分享.
你確是一位好媽媽兼有心人.
大家繼續努力呀!!!! 
作者: nintendo 時間: 07-10-1 11:03
原文章由 tojanice_ma 於 07-9-30 17:45 硐表 
囡囡升了本地小學不經不覺已一個多月,她適應得唔錯,而且本週中文閱讀評估還取了滿分的成績,証明就算讀國際幼稚園轉往本地小學也可以適應過來,但當然囡囡所讀的小學並非那些名校或以課程深的小學啦!但我只希望囡囡在一個豐 ...
不入名校其實更好。
可能有點離題,但因為好友的女兒的經歷,實在令人心痛,有感而發。
好友女兒今年 "有幸" 考進某名女校 DXX,讀了一個月便一肚氣,校內氣氛表面友善,但其實明刀暗箭,家長如是,六歲的小一孩子如是 ( 她女兒已遇到很多很過份的事 )。
聽到我們其他朋友描述,國際學校內無論家長之間,學生之間,都友善得多,現在她很後悔當年放棄了 ESF P1 學位,現在唯有見步行步,一方面希望睇定 d,讓女兒讀一年再看情形,一方面亦打聽其他學校的插班情形。
讀名校,如上戰場,未必個個家長/孩子都可以應付那種沉重的壓力 --- 壓力不是單單來自學業成績,而是整個學校的氣氛。
[ 本文章最後由 nintendo 於 07-10-1 11:10 編輯 ]
作者: mattsmum 時間: 07-10-1 17:44
hi, tojanice_ma which school your child is in now, would you mind pm me.
原文章由 tojanice_ma 於 07-9-30 17:45 硐表 
囡囡升了本地小學不經不覺已一個多月,她適應得唔錯,而且本週中文閱讀評估還取了滿分的成績,証明就算讀國際幼稚園轉往本地小學也可以適應過來,但當然囡囡所讀的小學並非那些名校或以課程深的小學啦!但我只希望囡囡在一個豐 ...
作者: yuengooluk 時間: 07-10-12 01:57
tojanice_ma
相信你很熟悉蒙氏教學法, 但你的點子著實很多呢, 佩服!!!
請問你如何造中文沙字咭? 我想自製.
另外, 你的女兒國際幼稚園畢業後, 再在本地幼稚園讀k3? 那是怎麼安排的? 可以詳述嗎? 我也想知道你的女兒在那裡上幼稚園和小學, 可以pm我嗎?
[ 本文章最後由 yuengooluk 於 07-10-12 01:59 編輯 ]
作者: tojanice_ma 時間: 07-10-15 15:09
中文沙字我是把中文字打印到咭紙後,把字形cut出後,把通心字咭貼在沙紙上,再在沙紙下貼咭紙(可視乎需要,加上底咭會耐用點),最後在四邊加上膠紙或電線膠布都可。
字咭大小可以視乎你用來儲存字咭盒的大小,但至小也要有2.5吋x2.5吋大小,小朋友好寫d。
[ 本文章最後由 tojanice_ma 於 07-10-29 00:08 編輯 ]
作者: NewSnoopy 時間: 07-10-17 12:56
tojanice_ma,
很喜歡閱讀你的發表,的確是很有心思。
在選校的"旅途"上,我們夫婦倆也有很多理想,夾雜了很多困惑...小兒現在N1,個性活潑愛探索。我們也很想他能夠入讀國際幼稚園,深感會適合小兒。但是,除了學額有限我們做家長的不可以控制之外,最令我們夫婦倆猶豫不決的是不斷轉校的問題。在此試意向你取經取經。
小兒現在讀N1讀A校,假如有幸國際幼稚園明年收他,轉到B校,但B校只有兩年課程,完了一是升國際的小學,一是再轉C校讀K3如令千金。說出來都有點嚇人,好像無休止的轉。請問令千金的經驗來看,小朋友吃得消嗎?
原文章由 tojanice_ma 於 07-9-30 17:45 硐表 
囡囡升了本地小學不經不覺已一個多月,她適應得唔錯,而且本週中文閱讀評估還取了滿分的成績,証明就算讀國際幼稚園轉往本地小學也可以適應過來,但當然囡囡所讀的小學並非那些名校或以課程深的小學啦!但我只希望囡囡在一個富 ...
作者: tojanice_ma 時間: 07-10-18 01:39
NewSnoopy
其實我也是一直在學習如何教導小朋友,我也很喜歡在這裏分享,因為在過程中能不斷刺激我去想想應如何教導兩個囡囡,你提的問題實在是很好,在六歲前轉換三所幼稚園實對小朋友會造成一定的壓力,但是小朋友的適應力又很高的,我身邊不少朋友的孩子也轉過兩三所幼稚園,都沒有大問題。
但是要留意,每個小朋友都有不同的性格,以我兩個囡囡為例,大囡安全感非常足夠,又容易接受新事物,對於陌生環境的適應力強,所以問題不大。但細囡卻相反,她N1返學由九月哭至現在,今天才第一天沒有哭,我正在考慮應否好像家姐那樣轉三所幼稚園,若轉到國際學校,除了應新環境外再加上語言溝通問題,真怕她吃不消了。不過到現在我和先生也未有定案,且看看她在這一年的進度如何。
作者: NewSnoopy 時間: 07-10-18 12:57
同意! 不同的小朋友會有不同的效果。其實我自己也曾讀3所幼稚園,第一所是幼兒園,第二所轉第三所是因為搬屋。當然每次轉變都隔著暑假。印象中好似沒有什麼唔開心。希望小兒都能夠順利過度。
作者: tojanice_ma 時間: 07-10-29 00:34 標題: 朗讀圖書
年齡:四至六歲
時間:十至廿分鐘(視乎幼兒的專注力)
圖書:一本(視乎幼兒的能力及興趣而選擇)
步驟:
1. 首先同小朋友一同坐在在一個舒適而光線充足的環境,與幼兒一同選擇一本他有興趣及已經對故事情節熟識的故事書。
2. 與兒童溫習三至四個故事中經常出現的詞語的讀音和詞義,又可以用口語的式方式講一次故事;
3. 第二次家長可以用朗讀的式把文字讀出來,視乎子女的能力,可邀請他/她把一些己能認讀的字詞讀出,與家長一同合作朗讀書本;
4. 朗讀完畢後,可以由家長或子女互相發問問題,考考大家是否理解內容。
5. 若果小朋友有寫閱讀報告的習慣便可以記底他們對此書的感受,若果沒有也建議大家可以為小朋友預備一本簿仔(字詞小存摺),用來記底一些子女能夠獨立地認識的字或詞,當子女有時間時,請他們試試朗讀存摺的字詞,而每當子女能夠成功讀出存摺的字詞時,可以給予貼紙以作鼓勵。
活動變化
--若果子女年紀較長或對文字已有一定的能力時,可以把存摺內分成不同的詞類,例如:情緒篇、動詞篇、形容詞篇、名詞篇等等,特別情緒篇,有助兒童表達自己情緒的詞彙,有助他們對自己的情緒的理解和認同,若果家長無時間與子女把所有字詞分類,也至少把與情緒有關的字詞獨立處理,不但幫助子女作句及作文的用詞,更能幫助他們情緒的表達是很值得的。
作者: NewSnoopy 時間: 07-11-1 12:59
很實用的心得。
作者: zoechan2005 時間: 07-11-2 09:42
tojanice_ma ,
真感謝你有用的心得!
我自己有三個孩子,小的剛滿月!
在只有大女時我都為女女預備了很多,如自製圖書/字咭...
但現在時間很有限,要分配給三個孩子的確有困難!
我錯過了教大女普通話的黃金機會,現在她又是比較難接受(我自己有基準,可以自己教),她說:"唔好講普通話啦"二女只有一歲八個月,你認為我可以怎樣補救普通話的不足?
大女:n1(半年,足兩歲即讀)普通幼兒園
n1 國際班全英語,亦係自己教中文
k1培正(現在)
但其實培正幼稚園不太深,女女讀得很開心,但英文較淺,沒有普通話課!
請你給我一點意見,我真的不想白白浪費孩子最重要的頭六年!
作者: zoechan2005 時間: 07-11-2 09:58
我曾經聽過一個朋友分享:
她的女兒幼稚園讀國際學校,所以到小學時學中文有極大問題,很喜歡讀英文書,但會因中文默書而哭,我那位朋友覺得她的中文語感太弱!
但你能在日常生活中教中文能夠補足這個問題(中文語感),這一點是影響學中文的興趣!
作者: tojanice_ma 時間: 07-11-10 01:36
zoechan2005
在香港的小朋友要懂兩文三語實不容易,你既然懂得普通話,可以嘗試每天訂下一個時段是用普通話與小朋友交談或玩遊戲,由十分鐘開始,當小朋友慢慢適應後,便加長時間,可以利用之前我建議過的遊戲,如記憶咭遊戲,但若能以普通話讀出字或詞時可以把分數乘3以鼓勵小朋友講普通話,初時需要簡單的翻譯,讓小朋友能明白你說甚麼,到他們掌握更多普通話的字後,可以玩釣魚、拍咭(可以小朋友以普通話讀出字,大家比賽最快拍對字便有分等)
從而培養小朋友對普通話的興趣再慢慢教普通話。
你可以試試看!
作者: tojanice_ma 時間: 07-11-10 01:58
我小時候也很怕默書,話真又有那個小朋友不怕默書,為甚麼默書?
默書有助我記得更多生字/詞語,但默書所記得的字詞大多是短暫記憶,幾乎默完就完全忘記了。
默書有助提升小朋友的記憶力,但只是短暫記憶,好過無。
默書是學校用來測試小朋友是否用功,即默書是學校用作評估小朋友語文能力的其中一個方法。
作為家長除了要求小朋友多溫習外,還可以做甚麼呢?
我們如何可以把這些短暫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呢?
我喜歡同小朋友一起寫週記或日記,因為過程中小朋友會很容易便把一些常用字/詞記下來,到了默書或作句/文時便可以用,而且是長期記憶,又可以幫助小朋友語文的運用能力的提升。
若果我是老師,我會鼓勵學生寫週記,由高班便可以開始,因為高班時小朋友並未受小學的教育洗禮,較開放較放膽去想和作,當小朋友培養了這習慣後,到小一時便輕鬆得多了。
作者: tojanice_ma 時間: 07-11-27 16:26
部首遊戲
目的:
溫習中文字形結構
認識中文字的部首
學習如何查字典
年齡:5-7
材料:
1)3cm*3cm的咭紙。
2)字典一本(我用商務學生字典修訂版)
步驟:
1)家長或可與小朋友共同製作字咭
--首先可按選出想溫習的合體字結構,如上下結構,再選部首,如:日字部
2)再選出不同的字如:音、智、早、旱
3)然後把咭紙上下分開一半(3cm*1.5cm),在其中一半的咭紙上,用紅色筆把「日」字部首寫出;
4)然後用藍色或黑色筆在其餘咭紙上分別寫上「立」、「知」、「十」、「干」或其他的字「水」「人」等
5)請小朋友嘗試把首部與其他的配上下配對,猜猜有那些可以成為有義意的中文字。
6)家長與小朋友一起查字典,看看小朋友所估的有幾多能真的合體成為有義意的字。
活動變化:
這活動可以變化為不同的組合,而且查字典的過程中能夠讓小朋友和家長學習更多平常少用的字,若果想減少工序,可以用電腦印一些中文字,然後直接剪出來用,但不好的地方是小朋友很容易會利用接位推論那些字可以組合成字。
作者: janiceyuen 時間: 07-12-18 09:11
Dear tojanice_ma,
Thanks very much for your sharing. It indeed helps me a lot in preparing for my bb gal' education. We intend to send her to international school eventually, but not sure when would be a good time.
Do you mind to pm me the kindy that your daughter has attended?
thanks
Janice
原文章由 tojanice_ma 於 07-11-27 16:26 發表 
部首遊戲
目的:
溫習中文字形結構
認識中文字的部首
學習如何查字典
年齡:5-7
材料:
1)3cm*3cm的咭紙。
2)字典一本(我用商務學生字典修訂版)
步驟:
1)家長或可與小朋友共同製作字咭
--首先可按選出想溫習的合體字結 ...
作者: 夏安 時間: 07-12-19 00:21
Hi tojanice_ma
看到你的分亨真是獲益良多
感謝
我想請你分享一下你的意見
我現正為囡兒選讀幼稚園
選擇有
1.本地中文幼稚園
2.有國際班的英文幼稚園
如果選讀本地中文幼稚園 有英文及普通話課 但堂數小
(但我欣當這校的教育理念 覺得都適合我小朋友就讀)
日後英文自己教
普通話爸爸教
家中set英語時間 參考你的建議改做英文Game
從遊戲中學習
學英文的教果會否比就讀全英語幼稚園差
因為沒有同儕的效應加上媽媽的母語本來就易於教中文
還是
選擇2
然後自己教中文 比較恰當呢?
太唐突地問了這樣子的問題
請不要見怪這15/16 媽媽
作者: tojanice_ma 時間: 07-12-19 14:12
是否選擇入讀國際學校,除了可以讓小朋友在一個英語的環境下學習英語外,也需要考慮小朋友的學習興趣和長遠是否在國際學校就讀,若果將來是希望入讀傳統小學,而小朋友適應能力和面對陌生環境的壓力較弱時就要小心考慮,否則我會選擇質素好的國際學校。因為我相信學習語言必須在該語言的環境下,才能習得。
而有些學校內的國際班,甚至有些學校一班內有三位教師,廣東話、英語及普通話老師,這作用有限,因為小朋友始終只會用他們熟讓的語言來表達和進行學習。相反,當小朋友在一個全英語或全普通話的環境下,他不能逃避,必須學習和運用,否則自己便不能與老師和小朋友溝通了。這樣小朋友才能真正的學習該語言。
原文章由 夏安 於 07-12-19 00:21 發表 
Hi tojanice_ma
看到你的分亨真是獲益良多
感謝
我想請你分享一下你的意見
我現正為囡兒選讀幼稚園
選擇有
1.本地中文幼稚園
2.有國際班的英文幼稚園
如果選讀本地中文幼稚園 有英文及普通話課 但堂數小
...
[ 本文章最後由 tojanice_ma 於 07-12-19 14:16 編輯 ]
作者: 夏安 時間: 07-12-19 15:15
Hi tojanice_ma
多謝你的回應
你分享的角度真的好有用
令我的疑問得到另一角度的思考
我希望為小朋友選到合適的幼稚園同時
更能為她提供快樂的童年
再一次感謝
作者: Share 時間: 07-12-19 19:09
我覺得小朋友如果喜歡他的老師,
就會想用語言和那位老師遘通,
好似我仔的同學,
本來在本地學校上學,
父母也無教他什麼英文,
初初九月開學時,
他什麼都聽不明,
更不會說,
不過,現在經過幾個月,
他已經明白老師說的英文,
也願意和有信心在同學做show and tell.
所以我會選2.有國際班的英文幼稚園
起碼,我個仔很愛他的英文老師,很想和他自己老師溝通,玩。不過那老師身邊必定圍著5﹣8個小朋友,我兒子很難加入,很傷心。

作者: tojanice_ma 時間: 07-12-26 08:01
從你的分享正正帶出另一個問題,就是老師與學生比例的問題,本地幼稚園的國際班,他們同樣是以1:15的師生比例來取錄學生,小朋友所得的關注是很有限,而國際幼稚園的師生比例會比較低,小囡的學校就是1:10,然後再分小組教學,小朋友分享及與老師的互動都較多。
此外,在時間運用上,你在面試時或到校觀課時要留意上課時間表,很多國際班的時間表是中文主題二十分鐘、英文主題又二十分鐘(有些學校主題時間更多),這樣即是說在三小時的半日制幼稚園單是主題時間已用了四十分鐘,再減去排洗時間,返放學的整理,小朋友其他活動時間實有限,小朋友可能會很緊迫地進行不同活動,或者會減少一些音樂或體能時間,這都需要考慮的。
不過以上都是我個人小小分享,不是所有本地幼稚園國際班都一定有這問題,所以大家日後有機會到這些學校參觀或面試時可以問吓國際班的時間表、課程編排、師生比例,從而選擇一間適合子女的學校,不過很多時都很難兩全其美,我雖然很喜歡大囡的國際學校,但卻不能夠安排細囡入讀,因為與家的距離較遠,雖然大囡可以返,因為那時我只照顧她一個,現在要返工、又要照顧兩個小朋友,再加上細囡性格的關係,也只好放棄,讓她入讀本地幼稚園,希望她也能有一個愉快的幼稚園生活,學習如何與其他人溝通和相處之道。
在此就各位家長聖誕快樂,新年快樂,小朋友個個都健健康康。
::" />
:loveliness: :loveliness: :loveliness:
[ 本文章最後由 tojanice_ma 於 08-1-1 00:49 編輯 ]
作者: Mqchris 時間: 07-12-26 11:05
你好..agree with your sharing...可否pm我你 的女兒讀邊間國際學校.... 謝
原文章由 tojanice_ma 於 07-12-26 08:01 發表 
從你的分享正正帶出另一個問題,就是老師與學生的比較的問題,本地幼稚園的國際班,他們同樣是以1:15的師生比例來取錄學生,小朋友所得的關注是很有限,而國際幼稚園的師生比例會比較低,小囡的學校就是1:10,然後再分小組教學,小朋 ...
作者: tojanice_ma 時間: 08-1-1 01:09
各位好,新的一年開始了,在此祝各位家長,身體健康,小朋友個個開心快樂,健健康康地成長。
多謝您們的分享及意見,真抱歉的是自從女兒升讀了小學後,再加上暫時未有姐姐,兼職又很忙,所以在這陣子未能詳細地介紹一些學習中文的活動,希望盡快能夠再張貼一些有關學習中文的小點子,好讓大家多些交流,家長的路途很漫長,若能有更多的資料與分享,可以減輕一些不必要的憂慮和擔心,多些喜悅和滿足就最好了。

作者: 夏安 時間: 08-1-1 22:24
Hello tojanice_ma
新年快樂
如果有時間的話
又可否提供一下在家教英文的見解呢
夏安
作者: tojanice_ma 時間: 08-1-25 16:31
各位好!農曆新年很快便到了,大家必定忙著預備呢?
大家有沒有自己親手做過年食品的習慣呢?
若果有的話,可以用那麼多如的麵包和小朋友整d特別的食物!
做角仔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多食的麵粉,可以讓小朋友把麵粉搓成長條,再利用這些長條砌成不同的字,如福、大吉、年年有(魚形)等等,炸好後讓小朋友從讀出來,或者父母讀字,小朋友找出適當的字,同時又可以發揮創意,讓小朋友運用想像力,製作出不同的造型後,但要與新年的祝福語有關。
又可以到圖書館找些有關農曆新年的傳統書籍與他們共讀,讓小朋友對中國傳統節日有更多的了解。
作者: qwertyqwerty 時間: 08-1-26 16:03
thanks janice ma - your sharing is really helpful.
can you also pm me the info of the schools your elder daughter attended?
my son is nearly 1 year old and I am beginning to have the same dilemma about international kinder vs local kinder.
appreciate your help!
作者: tojanice_ma 時間: 08-2-11 00:47
新年到,在此向各位拜年,祝各位身體健康,身壯力健,子女快高長大,學業進步!
新年期間各位有沒有出外旅行?
在飛機或坐車的途中,有無給子女煩到唔知點好呢?
以下介紹一個遊戲,希望可以幫助大家來打發時間。
年齡:四至六歲
教材:可有可無,可以先預備一個字咭,如一至五的中國數字或龍、海、年、出等等
遊戲步驟:
(1) 小朋友或大家抽一張字咭,
(2) 抽者讀出字咭的字,然後輪流說出一句吉利說話, 如抽到 '一' 字,「一本萬利」,「一帆風順」等等。
跟進活動:
(1) 可視子女能力,可以是接龍的形式進行
作者: tojanice_ma 時間: 08-2-15 08:37
夏安
你好,很對不起,這麼遲才回覆你!
很多謝您的建議,我也會嘗試想一些英文的活動和大家分享。
其實在之前我所介紹過的活動很多都可以轉成英文的活動,不過注意的是若果是學習英文,我建議在整個英文遊戲的時段必須以英文為溝通的語言,因為這樣小朋友才可以多聽多講多用英文,英文才能真正變得有意思或意義。
簡單的如沙字咭,其實很多書局有現成的英文字母生字咭賣,這比中文生字咭簡單得多,買了回來可以和小朋友玩及認讀英文字母,小朋友又可用手指觸摸其字形。
#玩法的變化可以參考中文沙字咭的玩法。
另一個遊戲,在家中收藏不同的英文生字咭,如「sofa」、「desk」、「bed」、「cup」等字,成人把字咭數到該物件處,然後成人出提示讓小朋友估是甚麼東西,然後去到那物件處找尋字咭,直到找到所有字咭。
若小朋友年紀大些或具備書寫的能力,活動字咭也可以讓小朋友自行製,也他們收藏,他們出提示,家長負責找尋。小朋友的不但角色轉變了,他們也在這過程中由一個接收信訊息者變為發出訊息,他們會運用到講及寫的技巧,學習就更全面了。
原文章由 <i>tojanice_ma</i> 於 08-1-25 16:31 發表 <a href="http://forum.baby-kingdom.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1004944&ptid=1082151" target="_blank"><img src="http://forum.baby-kingdom.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 alt="" /></a><br />
各位好!農曆新年很快便到了,大家必定忙著預備呢?<br />
大家有沒有自己親手做過年食品的習慣呢?<br />
若果有的話,可以用那麼多如的麵包和小朋友整d特別的食物!<br />
做角仔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多食的麵粉,可以讓小朋友把麵粉搓成長條,再利用這些 ...
<br />
[ 本文章最後由 tojanice_ma 於 08-2-15 08:39 編輯 ]
作者: Callas 時間: 08-2-18 20:11
原文章由 tojanice_ma 於 07-8-1 08:30 發表 
各位好!
很多家長都覺得中文很難敎,讀國際學校的家長喜歡國際學校的學習模式,但又擔心子女不懂中文,很多時都要去補習社或請中文補習老師,但我始終覺得這樣是有限的,因為父母若果懂中文,最好是自己從日常生活中,幫助子 ...
Hi tojanice-ma,
I am so happy to see you post which i am planning to do
the same to my daughter(international kindergarten then maybe 1 year local kinder and then local primary).
And i am still struggling whether i should do this.
I am worried about whether i can find a place in local
kinder for my girl's k3, and also my daughter's ability to
adapt.
My daugher is 2 year old now, going to study in the
Starter School, and thinking of a local kindergarten to
continue.
Can you share with me which international and local
kindergarten your daughter studied in, or you can
pm me. Thanks a lot!
It is so impressed and encouraging to see the way
and patience that you teach your child chinese, to me,
that is a difficult task.
作者: Callas 時間: 08-2-19 14:57
[quote]原文章由 mua03hmy 於 08-2-19 12:34 發表 
By the way, I also consider doing the same thing...
Hi mua03hmy,
Nice to hear that you have the same consideration!
Make me even more confident to do so.
The Kinder for K3 that you mentioned is in Kowloon side,
how about in HK island, any idea which kinder they can
adapt better and most important have place for outsider
to join in? Thanks!
In my mind, i have St. Paul's convent kinder,
'Bo Hui' kinder in Happy Valley, Victoria kinder,
'Ling Leung Ton' kinder in CWB........
作者: Callas 時間: 08-2-20 16:22
There is no interview needed in Starters, i have a visit
there this week, and found them a small/old but warm
place, the staffs and teachers are nice.
My daughter will start school this Sept., so i don't know
her school life yet. But i personally like the school.....
The secretary there is very nice, she told me that the
students mostly aimed at ESF, although i didn't consider
international primary for my girl, but who knows, maybe
I will giveup local school if i am confident to keep up her
Chinese language, and cope with the western
culture(which is one of my worry too, i don't want to losecommunication with my daughter as she might think that i
am 'old fashioned' when she is teen age)
[quote]原文章由 mua03hmy 於 08-2-19 21:19 發表 
Can you share your experience at the Starters School? How was the interview?
作者: Callas 時間: 08-2-20 16:28
Oh, one more thing that i like is 'no homework'^^,
and suprisingly(maybe i have heard they are very old and small many times already), they have a little outdoor
playground!
作者: Callas 時間: 08-2-20 16:39
You can call them and ask for the enrollment time, maybe you can apply now tim, i am not sure.
No, I have applied for the afternoon section, so i think i
will bring her to some mandarin/chinese classes in 1-2
mornings to let her have some exposure.(and i can
choose native teachers as well)
I am also thinking of hiring a private mandarin tutor
for group lessons if i can gather a few friends' children
together, so that she can have more conversation and
not so bored.
原文章由 mua03hmy 於 08-2-20 16:27 發表 
Haha... seems that we share the similar concerns. Thanks for your response. By the way, would you enrol your girl in after-school Chinese classes?
My baby's born in March 2008. When should I file in ...
作者: Callas 時間: 08-2-21 14:55
yes, i live close to the Starters School, so very
convenient, and she attend the eng. playgroup
in EarlyTime, and looking for mandarin playgroup.....
原文章由 mua03hmy 於 08-2-21 01:30 發表 
Thanks for sharing. Does your girl go to any playgroup / 2-year-old class?
Do you live close to Starters?
作者: Callas 時間: 08-2-21 15:02
tojanice_ma ,
Sorry that we off topic.
One thing i want to ask for your opinion, if i keep my
daughter to study in an international 'K3'
which has no chinese learning at all(that means i have to
teach her myself)
Do you think that she can adapt local primary(both in
chinese learning and culture)? Do you think that the local
kindergarten phrase is significant to act
as a bridge, or you think without it, your daughter might
still adapt with the same ease. Please share your
experience, thanks a lot!
作者: tojanice_ma 時間: 08-2-23 08:44
callas
返本地幼稚園我並非想她學中文,因為我覺得中文自己教好過學校教,因為大部份學校都只著重寫和認讀的訓練。
入讀本地幼稚園是讓女兒慢慢適應如何面對老師的要求和指示,要從已前在國際學校中以幼兒為中心的教學形式轉到以教師為主導的形式,小學制度正正是完全教師主導一切的形式,沒有個別差異,你太差或太醒都不會被關注的學校環境中。
而本地幼稚園高班是處於兩者之間,所以選擇本地幼稚園讀高班也要小心,有些幼稚園雖說是國際學校,以幼兒為本,但當你細心看看他們的時間表,課室運用,活動內容你便知道並非他們所語的。實際小朋友在那三個小時所經歷的是很緊迫和很快的工作效率才能完成的。
詳細的我己pm了你。
原文章由 Callas 於 08-2-21 15:02 發表 
tojanice_ma ,
Sorry that we off topic.
One thing i want to ask for your opinion, if i keep my
daughter to study in an international 'K3'
which has no chinese learning at all(that means i have to
t ...
作者: Callas 時間: 08-2-25 19:34
tojanice_ma,
Thanks so much for your detailed description and
suggestion esp. in your pm, i will spend some more time
to read through it again.
You are right, for a healthy development of a child, c
hoosing school is very important. Personally i
love 'Ling Leung Tong' very much, their teacher are very
nice and they really 'have heart' in teaching, but they have
quite little time spend on eng and mand. as i know, mainly
cantonese. Another one i like is Victoria(ofcourse i haven't yet look deeply into their curiculum), as they provide
bi-lingual teaching and happy environment too...
作者: tojanice_ma 時間: 08-3-20 10:59
大家好,很開心,我終於忙完了,現在搬了屋,剛剛收拾好房子,但小朋友又不用上學,但卻讓自己與女兒的關係有點改善的空間,因為不用每天晚上,由她放學回到家的四至五個小時內,要她完成所工作,相反可以用一天的時間,慢慢做,加上睡眠充足的她,效率真是高得很。
真真真希望教育局可以把小學由現時全日制改回半日制,或者真的希望能夠好像外國的全日學校,每天下午的時間是用來自修和進行興趣活動的培育時間,而非現在的上課時間。
小朋友放假在家做甚麼好呢?
升了小學的女兒,開始希望有多點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更不會坐定定任你教。
但他們好勝心強,我便利用這點再加上以前做了的字咭,設計了一個遊戲。
方法很簡單,一開始時抽出一個字咭,參與人輪流說出一個詞語,但必須包括這個字的,如「福」字,說得最多的一個便為勝。
當子女年紀較長,可以在半分鐘內把詞語各自寫在一張紙上,半分鐘後看看誰寫出最多詞語又沒有錯的便為勝。
遊戲變化
除了可以用在中文詞語方面,也可以用在溫習英文方面,例如:可以把一個拼音的音節寫在字咭上,如sh ch st at p 等,抽到那個音節,同上的方法也可以玩到半小時的。
作者: lawlinhy 時間: 08-4-7 16:03
Hi tojanice_ma, please check pm.
[ 本文章最後由 lawlinhy 於 08-4-7 16:04 編輯 ]
作者: tojanice_ma 時間: 08-6-1 15:56 標題: 旅行日誌
各位家長好嗎?
作者: mosesdaddy 時間: 08-6-2 01:33
原文章由 tojanice_ma 於 08-6-1 15:56 發表 
各位家長好嗎?
好似好耐冇見,現妳重出江湖真好,又可以跟妳學o野,教小朋友中文喇。(尤其小兒將於九月讀 SW):)
作者: Callas 時間: 08-6-2 22:14
Hey, nice to see you back here!
原文章由 tojanice_ma 於 08-6-1 15:56 發表 
各位家長好嗎?
作者: 小仙女Mummy 時間: 08-6-4 17:25
HELLO ALL,
我打算送我女兒去全英文的NURSERY,所以也準備好自己中文家教. 看了你們的MSG,我深有啟發,也知道教育真的不簡單..Thanks for sharing..
我看到現在有流行FLASH CARD, 說是刺激右腦,我也有小試牛刀,囡囡真的能認到几個單詞或圖案,但請問,這真的對日后的學習有幫助嗎?她是真的能夠瞭解這個單詞嗎?
原文章由 Callas 於 08-6-2 22:14 發表 
Hey, nice to see you back here!
作者: luitaitai 時間: 08-6-7 01:09
看完你在這裡的post真是獲益良多,希望不久的將來你可再分享
原文章由 tojanice_ma 於 08-6-1 15:56 發表 
各位家長好嗎?
作者: tojanice_ma 時間: 08-6-9 01:54
各位好嗎?
上次唔知點解不能夠把打好的活動張貼出來,現在再試多次,看看是否成功。
旅行日誌
唔知大家在這暑假會否和小朋友去旅行呢?我會同囡囡去北海道,預備了和他們一同製作一本旅行日誌,希望大家可以給點意見。
目的:
(1) 認識事情發生的先後次序
(2) 讓小朋友認識記錄事情的方法
(3) 認識曾經參觀過景點的名稱
年齡:五至七歲
用具:
(1)數碼相機
(2)筆記簿(細)一本
(3)畫簿一本
(4)簡單文具袋(鉛筆、像柀擦、間尺等)
(5)顏色(建議先與小朋商議在這次行程選用一至兩種顏料)
(6)行程表
步驟:
#註以下步驟非一次完成,需要分多次完成,若子女年齡較長或 以前多次到過該目的地,可以自行減省某些步驟。
(1) 在出發前視乎子女的年齡可以預先與他們商討行程或預告子女將要旅行的地點,也可以先在地圖上找出目的地(這是介紹地圖的作用及不同國家的引起動機,家長們可以視乎子女的興趣來介紹);
(2) 與子女介紹行程及其特色,讓子女對行有基本印象外,又可預先決定那天利用數碼相機作記錄工具;那些日子會選用生寫作為記錄方式;這步驟是希望訓練子女因應行而選擇記錄方式,及需要注意的事項,因為在旅行過程中通常都非常緊迫,若到時才決定的話,只會帶來不快,出發前則有足夠時間讓你們一同討論,例如當天行程是有整天時在某動物公園,有足夠時間及環境作寫生,但若果當天行程緊密,便適合選會數碼相機等等的考慮因素,這步驟是著重與子女討論的過程,從而了解子女的思考方法和擴濶他們要考慮不同的因素,若子女堅持也不防讓他們試試,讓他們從錯誤中學習。
(3)隨身帶需筆記簿有助子女把一些特別的名稱、地方名、或事情即時用圖畫或文具記下,當回到酒店有時間再作整理;若果可以的話每晚可以利用五至十分鐘與子女重溫當天的行程,可以用手機或mp3錄音,有助回港後的資料整理。
(4)在旅程中總會經過當地旅遊局或酒店,可以取閱一些旅遊指南作為資料。
(5)旅行當中,子女一定會不停地拍照,記憶咭必定不足夠,作為父母應讓子女學習如何發揮有限的資源作最大的用途,所以每天必需與子女欣賞他們的拍攝相片,雖後與他們計算記憶咭的數量,把不必要或過多的相片刪除去,這過程讓子女學習如何選取適用的東西和明白到資源有限的道理。當然一個子女的家長較易實踐,兩個或以上就會非常困難,因為旅行時往往都會比平日更疲累,但我們可以利用等車、坐車、餐後等時間,最重要其實小朋友影完相必定會要父母即時欣賞,家長大可以即時欣賞給予鼓勵,建議把好的留下,不理想的可以刪除,以省更多的記憶讓一會兒的美麗境色可以留下來。
(6)回港後可以請子女在每個影點選二至三張相片,家長可以選擇哂出來或自行印出來。
(7)家長與子女一同利用旅遊指南、筆記簿、相片、寫生圖畫等等資料一同整理成一本旅行日誌,建議第一次最好是全家做一本,若子女年紀較長才自己完成一本。家長要協助子女分工合作,年紀長的寫字,年幼的協助畫畫或貼貼紙等工作。
若果希望子女每人都有一本作紀念,可以利用彩色影印,若果製成品不太複雜的話也可以再做多一本,相信第二本會比第一本更豐富。
活動變化:
(1) 若子女年紀較細,我喜歡把相片過膠,用自動貼的相片,與他們一同整理相片,但在過程中建議可以利用當地的旅遊指南,請小朋友協助剪出一些圖片和地方名稱,豐富相簿的內容,再請小朋友貼上一些貼紙作點綴。這樣每次與小朋友睇相時更能幫助子女回憶旅程的點滴,有助訓練幼兒的記憶力,其實過得耐家長自己也未必記得到過的地方,這樣我們日後和小朋友看相也方便些,不會被他們問到無聲出。
(2) 有時旅行我們也不能太辛苦,可以與小朋友一同寫日記,視乎子女的能力而定,年紀細用圖畫,年紀大可以多用文字,再配合旅遊指南的圖片和地方介紹作為資料,貼在日記簿內,以豐富日記的內容又省時間。
(3) 若果可以家長自己不防也自需一本簿仔作記錄,又或自己也寫寫日記,然後大家一同分享,這樣一方面可以豐富大家分享的內容,也可以讓子女對你們有更多的了解,三來可以讓子女明白到就算一同經歷同一個旅程,但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和著重點,這是幫助子女跳出自我中心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
[ 本文章最後由 tojanice_ma 於 08-6-9 02:01 編輯 ]
[ 本帖最後由 tojanice_ma 於 09-5-24 08:14 編輯 ]
作者: tojanice_ma 時間: 08-6-9 02:10
我也曾用flash card的形式來幫我細囡認字,同樣發覺她也能認讀很多生字,對她的閱讀是有一定的幫助,我對flash card 的認識不多,但是我要細囡認讀的字咭都是一些具體而她熟識的東西,如狗、貓、杯等等,這是有助她在一段文字中找出一些她認得到的生字讀出來,例如當我和她看《小小羊》的兒歌書時,她可以從文字中找出她認讀到的生字,如羊、小、衣、花等的生字,無疑這是增加她對文字的興趣和成功感。
我與你有同感始終文字都要放在語文的環境中才能變得有意義,特別中文,單是認讀,沒有上文下理中是意義不大的。
原文章由 小仙女Mummy 於 08-6-4 17:25 發表 
HELLO ALL,
我打算送我女兒去全英文的NURSERY,所以也準備好自己中文家教. 看了你們的MSG,我深有啟發,也知道教育真的不簡單..Thanks for sharing..
我看到現在有流行FLASH CARD, 說是刺激右腦,我也有小試牛刀,囡 ...
[ 本文章最後由 tojanice_ma 於 08-6-9 02:13 編輯 ]
作者: tojanice_ma 時間: 08-7-10 09:54
大家好嗎?暑期開始了,唔知大家有沒有與小朋友一同訂定暑期目標呢?
和小女一同訂了希望在今個暑期好好溫習英文,希望下年度的英文成績可以再好些。
因為考試後不用做功課,可以有多些時間與囡囡一同閱讀課外書,今次我是要她每天朗讀一本中文和英文的故事書,英文是讀書海出版社「新閱讀360」第二天或隔一兩天後給他做隨書附送的工作紙,看看她能夠理解幾多和記得幾多故事內容,很開心因為她經過一年的時間,她不但能自己朗讀而且還能自己完成工作紙不用我協助她解題,我覺得這除了是她的努力外,學校的教導也十分重要,自她升讀小一後,每天做完功課和完成樂器的練習後都已經到了睡覺的時間,根本沒有時間這樣和她讀書,她有這樣的進步我已很開心。我打算當她能夠讀完到8級後就讓她到書局選一套的連續小說看了。
現在問題是中文書籍了,從前我很喜歡購買英文書,特別內容豐富和富幻想的書,但有系統的中文閱書的書就沒有了,大家有沒有適合書籍可以介紹呢?
原文章由 tojanice_ma 於 08-6-9 02:10 發表 
我也曾用flash card的形式來幫我細囡認字,同樣發覺她也能認讀很多生字,對她的閱讀是有一定的幫助,我對flash card 的認識不多,但是我要細囡認讀的字咭都是一些具體而她熟識的東西,如狗、貓、杯等等,這是有助她在一段文字中 ...
作者: 蝦米 時間: 08-7-10 10:48
tojanice_ma
如真的想子女學好兩文三語, 像星加坡國際這類學校會好些嗎?
廣東話孩子一定懂聽, 因父母母語都是廣東話, 學校教的是國語(學簡體字)和英語, 一個6歲的小孩要同一時間學3種語言, 會否太難? 會否變成"兩頭唔到岸"!?
作者: tojanice_ma 時間: 08-7-10 16:01
小朋友學「兩文三語」是絕對無問題,但作為家長必須給預小朋友充足時間來學習,因為小朋友的腦袋在出生時已達至成人的容量,但卻在不停把無用到的部份剪除,若給予幼兒多方面的刺激可以有助發揮其潛在的能力,但幼兒同時學多種語言卻要多些時間才能掌握,因為腦袋需要時間進行整理及分析,才能運用出來。
所以有些小朋友他們的長輩說鄉下話、家庭傭工英文、父母可能是廣東話及普通話,這些小朋友往往很遲才能說話,這正是他們比使用單一語言的嬰幼兒需要更多時間來學習不同的語言,而語言先是聽、講、讀和寫。所以小朋友能夠聽得明多種語言,但講卻很遲才懂正是這個原因。
其實現在香港的國際學校不少都有英語及普通話的課程,星加坡國際學校是較為著重訓練兒童的自律和守規,與美式的國際學校不同,那一類國際學校好些就視乎不同家長的要求。
原文章由 蝦米 於 08-7-10 10:48 發表 
tojanice_ma
如真的想子女學好兩文三語, 像星加坡國際這類學校會好些嗎?
廣東話孩子一定懂聽, 因父母母語都是廣東話, 學校教的是國語(學簡體字)和英語, 一個6歲的小孩要同一時間學3種語言, 會否太難? 會否變成"兩頭 ...
作者: LILY媽咪 時間: 08-7-10 21:00
妳的分享真的好有用, 我都希望可以咁樣教導囡囡.
原文章由 tojanice_ma 於 08-7-10 09:54 發表 
大家好嗎?暑期開始了,唔知大家有沒有與小朋友一同訂定暑期目標呢?
和小女一同訂了希望在今個暑期好好溫習英文,希望下年度的英文成績可以再好些。
因為考試後不用做功課,可以有多些時間與囡囡一同閱讀課外書,今次我是要她 ...
作者: Mighty 時間: 08-7-10 21:50
TOJANICE_MA 因蝦米提及singapore的教育問題、我就有個疑問、為何singapore的人的英文口音這様重、応該如何説、、、、、有点像Malaysian Chinese的英文、尾音怪怪的、所以我對他們的英文発音有懐疑、但我認識的都是在SINGAPORE土生土長的、我不是指在SIS的学生。 對這、JANICE有何意見。 但SINGAPOREANS的英文聴力、及流暢程度、就遠遠超越一般在本地学校読書的香港人。 請指教。
作者: 蝦米 時間: 08-7-11 08:48
tojanice_ma
那其實會否像你之前所說的, 孩子母語是廣東話, 除課堂外, 就會只聽/講廣東話, 課堂上學生多數時間只聽, 講的機會不會太多, 那....會否影響孩子的英/國語能力?
作者: tojanice_ma 時間: 08-8-6 03:33
mighty
唔知道你對這問題有何高見呢?
我愚見是人是群體動物,當你身處環境中自然就會學習身邊的人事物,當你生處於singapore時自然說話用當地的口音、生活方式及意識形態等這很自然的,因為你需要得到他們的認同和肯定,我們可能覺得他們尾音怪怪的,但是當地人一聽就知道我們不是當地人啦!
在星加坡學校是使用英語及國語來教學,校內(老師與學生、學生之間)的溝通語言是英文和普通話,相反本地學校就算英文學校,第一溝通語言始終是廣東話,很難就這樣直接比較。
但我同樣有感,為甚麼我們的英語讀了那麼多年,還這麼差呢?反觀我們上一代的師兄師姐他們的英文水平又為甚麼會比我們高那麼多,他們未必每個都有在國際學校就讀、沒有返甚麼英文補習班、學校更不會像現在的花那麼多心思來教導英文、又沒有外藉英語老師在校協助;日常運用英語的機會比我們更少啦,但他們的英語水平卻很高,原因何在呢?
記得有一晚遇到一位的士司機,他已一把年紀了,聽到他在用英語講電話,卻把我和丈夫嚇了一跳,無論口音、用字、句子、語氣等等都讓我們知道其英語水平是非常非常高的,他從何而學呢?
外在的環境是可以幫助我們,但我覺得個人是有一定的責任,個人的努力卻很重要,作為母親的我當然希望把最好的給子女,但是若果我為子女考慮太多,每事為她安排好,久而久之他便失去了學習的動力和方向了。
唔知幾時讀書只為了考試?
唔知幾時讀書只為了父母?
唔知幾時考試只有一百分?
唔知幾時讀書不再是讀書?
唔知幾時學習不再是從錯誤中學習?
唔知幾時失敗不再是成功之母?
好對唔住突然有感而發縱使離了題,我也想發發嘮叨。
我們作父母的都很希望為子女安排到最好的,選最好的學校;在教導知識上花盡心思;但同時我們大家也要互相鼓勵提醒,多些聽子女想要甚麼;留多些空間讓子女思考自己真正想點;協助他們找到方向,定下目標;嘗試計劃與實行;然後在過程中多從不同的角度協助他們分析各種利弊;總結經驗;然後再重新起步。
學習語文除了環境、課程、工具外,個人的努力是在這一切之上,當個體願意花上心力一定可以克服一切的困難而習得知識的。
原文章由 Mighty 於 08-7-10 21:50 發表 
TOJANICE_MA 因蝦米提及singapore的教育問題、我就有個疑問、為何singapore的人的英文口音這様重、応該如何説、、、、、有点像Malaysian Chinese的英文、尾音怪怪的、所以我對他們的英文発音有懐疑、但我認識的都是在SINGAPORE土生土長的、我不 ...
[ 本文章最後由 tojanice_ma 於 08-8-6 04:01 編輯 ]
作者: Mighty 時間: 08-8-11 17:30
Hi
其実口音方面不説了、SINGAPORE人有他的独特口音、香港人的也有非常重的広東人口音、、、。
但我非常想知道為何SINGAPOREANS的英文遠超香港人。 您説得非常對、上一代的英文比較現在20-30余歳的「年軽人」都要好。 説真、我是属於上一代的了
、我在一般普通英中読書、会考也只有D、但第一份工的BOSS是西人、整天都是以用英文為主對答、没有問題。 我的年代、父母只是忙於工作、根本没有時間和金銭培養、為何為我們又比現在的程度好? 不知這様想對不對、我們在TEENAGER時非常喜歓聴folk songs 的、那時候的folk songs都很有意思、聴得多了不知不覚中、也会融会貫通。 現今聴folk songs的年軽人少、這有影響(関係)嗎?
作者: tojanice_ma 時間: 08-10-13 16:56
這陣子很忙,很少上來了。
開學都已兩個多月了,各位子女對新學期都應適應不少了。
大家還有沒有自己在家教中文呢?
這段日子由於忙著備課,真沒有太多時間來教子女,幸好大囡今年二年級,她的進步也很明顯,花在做工作的時間也少了。所以可以多看一些書,近兩個月由於工作關係,多睇了一些有關兒童文學的書,也開始每晚和兩個囡囡一起讀三字經,發覺她們比我想中還有興趣,每天讀吓讀吓,她們就背了下來,相信這有有助訓練她們的記憶力。
訓練記憶力的遊戲也有很多唔知道大家的小朋友喜歡玩甚麼遊戲呢?
遊戲名稱︰考記憶
年齡︰二至三歲
用具︰大毛巾一條,細毛巾一條,玩具三至四樣︰如紅色車仔、子獅子、杯、碟
步驟︰
1) 家長把一大毛巾(最好白色)放在桌子上,然後一件一件玩具取出並請小朋友說說玩具的名稱及特徵,最後把三至四樣玩具,放在大毛巾上,再用小毛巾放在把所有玩具上面。
2)家長逐一取出玩具,最後只有一件在小毛巾下面,請小朋友猜猜裏面還有那件玩具。
挑戰級︰
1)家長可以請小朋友數數小毛巾下面有那些三至四玩具
2)又或家長可以用語言形容自己心中所想的玩具,如︰那件玩具是我很喜歡的紅色的; 那件玩具有四個輪子的直至小朋友猜到你心目中的玩具為勝。
3)又可以讓小朋友來出題,家長估,這樣又可以訓練幼兒的語言表達力之餘,更有助家長觀察小朋友的詞彙及組織和分析能力。
希望大家可以在家試吓,若果有兩個小朋友,更可以由大小朋友出題給弟妹玩。
作者: tojanice_ma 時間: 08-11-13 02:37
現在我剛剛開始試在王國誌慢慢整理有關家長如何在家教子女中文的文章,各位如果有興趣可以去看看,也可以分享大家的經驗。
作者: CreamBlue 時間: 08-11-29 01:42
tojanice_ma,
正在處於為兒子選nusery煩惱, 因同時有一local kinder 及一所不大出名的international kinder取錄了兒子, local kinder上午班且學校與住處相距遠一點, 但international kinder下午班及比較接近住處, 兩校同樣需要坐校車, 報讀international kinder原因與你為大女安排讀國際學校相似, 不想他太小年紀便抄寫, 想培養他自發學習的性情, 因剛看到你分享教導小孩學中文, 多謝你的分享, 很開心係到遇到同路知音人.
對於你之前所提及
""有些幼稚園雖說是國際學校,以幼兒為本,但當你細心看看他們的時間表,課室運用,活動內容你便知道並非他們所語的。實際小朋友在那三個小時所經歷的是很緊迫和很快的工作效率才能完成的。""
你認為一個合適所提的時間表應如何?
[ 本帖最後由 CreamBlue 於 08-11-29 02:04 編輯 ]
作者: CreamBlue 時間: 08-11-29 01:46
請問你在王國誌會放在那一個分類分享?
原帖由 tojanice_ma 於 08-11-13 02:37 發表 
現在我剛剛開始試在王國誌慢慢整理有關家長如何在家教子女中文的文章,各位如果有興趣可以去看看,也可以分享大家的經驗。
作者: evatsoihk 時間: 08-11-29 11:03
Mighty
我覺得Singapore跟中國内地一樣,他們的教學模式、目標、方法等都是依照國家的一套規定,另外在教材方面也都是統一的,非常有系統,這是香港至今都沒有做到的。
原帖由 Mighty 於 08-8-11 17:30 發表 
Hi
其実口音方面不説了、SINGAPORE人有他的独特口音、香港人的也有非常重的広東人口音、、、。
但我非常想知道為何SINGAPOREANS的英文遠超香港人。 您説得非常對、上一代的英文比較現在20-30余歳的「年軽人」都要好 ...
作者: tojanice_ma 時間: 08-12-1 16:43 標題: 回覆 # 的文章
一個適合時間表必須每天音樂及體能合共至少有卅分鐘。另外可以留意靜態的學習活動時間會否過長,例如主題時間最多廿至卅分鐘要有其他的活動,若果三小時的半日班,用上一時小時或以上作為中、英及普通話的時段便太多了。
也可以留意學校的活動編排會否在最後一節是茶點,若有這所幼稚園的行政編排便過於以行政主導了,因為幼兒早上八時多便上學或上校車,要到將近十一時才可以有點食物或水喝便不好,而且剛吃完茶點回家便會影響午餐了。
作者: tojanice_ma 時間: 08-12-1 16:45
我在王國誌的親子活動、教養分享的分類內分享
原帖由 CreamBlue 於 08-11-29 01:46 發表 
請問你在王國誌會放在那一個分類分享?
作者: tojanice_ma 時間: 08-12-1 17:16
在小學雜談中,偶然閱讀到一些家長為了升小一的子女的成績問題而煩惱,這時就會想起囡囡剛升小一時我的擔憂,特別當見到默書、測驗、考試不合格就火都來了,我為你請假、買那麼多補充練習、請補習老師、返補習班等等,你竟然考了這成績......,這都是很多就讀本地小學的家長的心聲或寫照。(不過正在讀國際學校的家長唔知會否擔心子女在某些表現會比本地學生差少少呢?)
其實這時候卻是我們成人最需要更需要冷靜,我也經歷過,事實證明只是責罵子女也於事無補(我親身經驗),不如平心靜氣與子女由頭至尾看一次paper,找出那些是她做得好的(大讚特讚,不要打沉她的自信心),那些錯在粗心大意,那些是她不識(如不識讀、不明白意思、唔明老師要求等等教返她)往後的功課若有類似的練習會著她看己試做,她做到咪即有進步。
小朋友學語文分聽、講、讀和寫四部份,聽-到了小學階段很多時用了聽一段說話或話事後,答一些理解的問題,比較解單,小朋友都容易做到。而家長可以做的就好像之前的家長提議可以多與小朋友朗讀故事、詩歌、散文、兒歌、經卷等等。然後可以與小朋友傾吓他們對這些文學作品的理解;分享他們的喜惡等等,不要睇少這些步驟,因為做得好是講、讀及寫的基本工來了。
講-就比較聽難些,因為小朋友要因應睇完一些圖畫、文章等等,用自己的說話表達出來,到新高中課程,講更要在小組中就某一個題目發表自己的見解。
而小學就要在小組活動中能夠表達自己的意見,學習與同學合作等等。小朋友能否把自己心中所想表達出來,這就關乎自信心的問題了,他們識講與勇於在小組或班上發表是兩回事。做家長就要小心,平日是否多與子女溝通?是否每次子女的提議都給否決了?我們有沒有問子女意見後,未聽完他的話就不同意呢?還是我們會多問為甚麼?你點解會有這想法?讓他們有更多機會表達及整理自己的思路呢?我們有否試過明知會碰釘子都與她們一同碰碰呢?這不單是自信心的建立,過程中也很多表達的機會以及邏輯思維的訓練。
讀-方面我同意故事是非常非常好的選擇,但若果晚上做完功課已很夜時,小朋友根本再沒有太多精神再讀故事不如早點上床休息,精神不足再難進行學習。早上起床,精神好些,這時可以同子女讀一小段兒歌、課文、詩詞、兒童散文這些兒童的文學作品,因為這些作品用的淺語,兒童較易掌握,花的時間又不多,而且兒童讀多幾次便背了,不要少會這些字或詞彙,到了造句或作文時便有很用了。
寫-方面我同意日記、週記是非常好的選擇,因為這些都是子女的親身經驗,從這開始是最好不過,是他們自己的事情,更沒有對與錯,教作文我喜歡用腦震盪的方法記錄下來,即就她喜歡的主題,把她想寫的想記下來,我不會批評或否定她,然後請她再認真地把想要寫的次序用數字在副題記錄下來,嘗試用講一次出來(可以用mp3錄下來,給他自己聽吓,不通順的改吓),最後用文字記錄下來,能力好的就可以即時寫作了。這方法用在週記或日記都可以。
語感就是這樣一點一滴建立起來,各位家長不要被分數拉著鼻子走,老師為了方便統計以分數作記錄是必須的,我們作家長必須冷靜地幫助子女找出自己的強弱,強的地方多加讚賞及提升能力的要求。弱的地方便因應能力慢慢補救,就好像我們學習一些新科技一樣,需要時間慢慢適應與練習才能掌握一樣。
我們父母才是孩子一生的老師,我們要小心,也要互相鼓勵,才能幫助子女對自己的能力、優點與缺點有正面的認識,他們才能夠茁壯成長。原帖由 tojanice_ma 於 08-12-1 16:45 發表 
我在王國誌的親子活動、教養分享的分類內分享
作者: CreamBlue 時間: 08-12-4 00:50
Thanks for your tips. 可以提示一下係比較學校時的一點依據, 不過我要係這幾日就決定是否接受一所international kinder的offer, 因為到deadline俾deposit啦.
原帖由 tojanice_ma 於 08-12-1 16:43 發表 
一個適合時間表必須每天音樂及體能合共至少有卅分鐘。另外可以留意靜態的學習活動時間會否過長,例如主題時間最多廿至卅分鐘要有其他的活動,若果三小時的半日班,用上一時小時或以上作為中、英及普通話的時段便太多了。
...
作者: tojanice_ma 時間: 08-12-7 23:29
對不起!這麼遲才回覆,因為是否出名的INTERNATIONAL SCHOOL不重要,最重要是你小朋友的生活習慣,因為一所是上午校一所是下午校,你小朋友是否要有午睡的習慣,或是晚上很夜才睡覺呢?若果習慣是很遲才起床,那麼可能返下午班,而習慣早睡早起的就上午班好些。
而你小朋友是返二歲班的話,就需要選一間較近家好些,因為小朋友年紀細,若有不適也較方便去學校接返家中。
若是三歲班就真的要視乎你們的取捨了,最重要是你小寶寶的性格及作息為首要考慮。你們也不要太大壓力,就算真的不好/不適合,大不了咪轉校。
作者: BabaTed 時間: 08-12-9 23: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
Powered by Discuz! 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