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Image

20140417_cantonese

身邊有小孩的家長普遍都以英語為主,普通話次之,廣東話學不學也不重要。家長的心態令人明白,學好國際性語言,精於英普,將來有利於工作、擴闊人際關係。但從女兒出世,我跟她溝通的話是廣東話。一般家長都會覺得這只是一個地區通行的語言,一離開這個區域,它的價值、它的文化就一文不值。然而,為何我會選用廣東話呢?

 

一、學好廣東話,先認識身邊的人事物
試想想自己日常跟家人、朋友、同事的溝通都以廣東話為主,為何要自己的兒女就只能用英語、普通話作為他們基本語言呢?生活在香港,人人都說廣東話,而廣東話的妙處是本身有很多潮語及意義。在一個如此濃厚的語境中,孩子很快學會說話,如平日我跟女兒洗澡時,會跟她說:「洗白白,洗白白,我係一個乾淨嘅BB,洗完白白做隻白白豬…… 」 女兒總是快樂無比地大笑。

 

語言與情景的配合很重要,帶領孩子進入一個愉快學習的氣氛,加上身邊的人都是說廣東話,你講,我講,孩子在耳聽八方,很快學懂說話,我還記得女兒在八個月大時第一次說的話:「黛黛,黛黛。 」 這是她的乳名,人人都這樣叫她,她很快就學會叫自己的乳名。

 

二、培養感情,增強自信心
學習語言的目的是為了跟身邊的人溝通,孩子最常見的人,除了爸爸和媽媽,還有公公婆婆、爺爺嫲嫲,上一輩的教育水平較低,普遍對英語一竅不通,普通話也會說得不標準。要老人家跟孫兒溝通,必須孩子學好廣東話,聽懂身邊常接觸的人的語言,孩子才有信心跟外面的人說話。有一個親戚,她的四歲女兒只會說英語,普通話略說兩至三句,當她很興奮跟婆婆介紹自己心愛的玩具時,對方一句話都聽不懂,只會一味陪笑,而那個小女孩好像在自己跟自己說話。

 

我看到這個情景,感到上一代與第三代之間築起了一道厚厚的城牆,份外心酸。然而當我看到自己女兒,現在雖然只是一歲多,但她跟婆婆很投契,婆婆叫她:「畀個波我。」 女兒會伸手拿個球給婆婆,婆婆接過球後說:「唔該! 」女兒展現笑容,顯得很快樂!兩婆孫玩得樂此不疲。語言的用途是把身邊人的關係拉近,藉此培養感情。

 

三、增加趣味性
不少廣東話說起來,聽起來,趣味無窮。如:拿著新玩具,想對孩子增加神秘感「 唔話你知,等你心思思。 」;叫學爬、學走的孩子爬/走快點 「走得快好世界,走得慢冇鼻哥。」語言趣味性就是孩子學習的推動力,他們會記住,然後活用。近年,不少學校都轉以普通話教授中文課,看來可以提升普通話能力,學校和家長都本著普通話正是「我手寫我口」,認為學生的語文能力及寫作能力一定大大提升。

 

但事與人違,在我所看到以普教中的中小學生身上,他們對中文日漸失去興趣,一來語言溝通多了一層文化隔膜,二來普通話則重拼音,甚麼聲母、韻母,自自然然把學生興趣打沉。結果,攪不好普通話,連廣東話也說得不倫不類,不少學生讀廣東話時普遍有懶音現象,把 「恆」唸成「痕」; 「橙汁」唸成 「剷汁」,令人諷刺的是我們是以廣東話為主的地方,卻說不好廣東話。

 

四、文化傳承,集體回憶
現時只剩下不多人使用廣東話,如我們仍不好好教下一代說好廣東話,不好好捍衛廣東話,將會使廣東話這種語言消失。更何妨許多童謠,它陪伴每個香港人成長,充滿美好回憶。不少家長在幼兒時唱過:「打開蚊帳,打開蚊帳,有隻蚊,有隻蚊,快啲攞把扇黎,快啲攞把扇黎,撥走佢,撥走佢。」 當看見自己的孩子在唱著這些兒時的童謠時,不但勾起小時候的回憶;聽到孩子幼稚的歌聲,更深切體會昔日父母的教養之恩。

 

此外,相信家長都知道用廣東話誦讀唐詩,才讀出詩的押韻,如李白〈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當中的韻腳「光」、「霜」、「鄉」,依據《詩韻》,是押「七陽」韻,難怪外國人都以廣東話誦讀這首千古流傳的詩。除了體會詩的神韻,更要明白詩人感受,家長用自己方言給孩子講解詩意,孩子會更了解詩人思鄉之愁、孤寂之感。

 

當人人都選擇英語、普通話教孩子時,更值得我反思:用甚麼語言作為孩子的第一種學習語言呢?生活在香港,選擇母語-廣東話教孩子更切合需要,孩子有了豐富情感,善於表達,不但更感學習興趣,而且自小就建立人際網絡,跟身邊的親朋戚友有說有笑,有何不好?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