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Image


我一向甚少教導小朋友有關文藝復興時期的畫作。一來建立工作室是以expressive /projective art 作前題去運作,二來孩子對歷史意義未有太大感受,最多都是在課堂時輕輕帶過。


此料不及的是,有一位學生,看到蒙羅麗莎的畫像時,他主動要求學習繪畫。


我沒有質疑他的選擇,我依據他的意思,引導他繪畫了一幀人像。


從來沒有特別喜愛Mona Lisa 的我,因為這6歲學生的創作,令我對這幅名作起了新的意義。


男孩其實來了工作室只有五個星期,我對他的感覺: 沈鬱、冷靜、執著。由於他尚在學習說話與發音,不過這沒有限制了我們互相認識的程度,很快我們就開始了不少生活話題,我還從其他導師口中得知,在我外遊期間,男孩都向媽媽表示想見到我,跟我畫畫,聽到的時候,我感到這孩子內心的溫暖。

當我從旅程中回來後,同事跟我說孩子開了畫布,在上面畫了蒙羅麗莎,我看到畫的時候,我感覺他把對媽媽的感受畫到麗莎的身上,這幅畫沒有那神秘的微笑,反而多添了一份可愛感。臉蛋變圓了,嘴角上揚,頭髮微曲的,這都是投射了支持他在語言困擾中樂觀渡過的媽媽形象。

回到男孩的課堂後,我急不及待跟他探索屬於他的蒙羅麗莎,在言談和繼續構圖的過程中,他從訴說跟媽媽的快樂回憶慢慢轉移到我的身上。他把畫中的髮色調淺了,還說Miss Canace 是長這樣子的,他比我還更清楚看到我臉上的細節。

我便意識到,在一個未能完整地通過言語表達自己的孩子心目中,他只渴求一個小耳朵,一顆願意聆聽他的心。對於男孩,那就是媽媽和Miss Canace。
圖畫,就這樣地以一個二人混合體,投射了孩子重視的生命個體。


我幸運地在男孩心中佔了一位,然而語言遲緩的孩子未必幸運的可以擠進社群中成為其它孩子的玩伴。在我接觸的個案中,有不少孩子的父母亦認為孩子是缺了一塊的,然而,我們有那個人不缺一塊呢?不論生理或心理我們都不是一個完形,孩子無論那一點似乎未趕上進度也好,我們都必須想一想,可以如何以我們的角色,完整孩子的生活。




每個孩子語言發展的速度略有不同,醫學上訂定是否有可能語言發展遲緩的成因有以下幾項:


(一) 兩歲仍無任何語彙出現。
(二) 三歲仍無任何句子出現。
(三) 三歲以後說話模糊不清難以理解。
(四) 五歲以後,句子仍常有錯誤。
(五) 七歲以後未能理解故事性和邏輯性文句

然而一般來說,七歲以前講話不流利仍算是正常的範圍,
作為藝術教育和治療人員,又不是訓練口部肌肉的專家,所以我希望以自己的角色分享一下如何用藝術媒介作為語言治療中輔助性元素,家長可以參考一下醫學性治療以外的形式:

(一) 藝術是非語言性的工具,因此對害怕表達和說錯話的孩子可以作為一個引導,相比起單純的言語溝通,加入藝術元素會更容易與孩子建立關係和催化治療的作用。


(二) 藝術(任何材質和模式)都可以協助語言相對遲緩的孩子在其它感官上加強敏感度,保持孩子對外界的感知和觀察,不會只被語言能力影響其學習能力。


(三) 藝術活動可以輕易構成輕鬆快樂的氛圍,同時孩子可以選擇不同材料創作,可以讓孩子感受到學習和表現自我的樂趣,避免直述式的表達和單一性。


(四) 配合互相創作的行為(你畫我畫),孩子會感受到自己的表達在畫面中獲得回應,知道自己擁有一個伙伴正參與他的思考,會減低孩子對自我表達的戒心。


(五) 輔導人員會將邏緝性的概念圖像化,例如製作sensory stone和情緒卡,讓難以組織語言和文字的孩子更有效理解個中因果。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