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Image

鬼都知道:在一個正常的世界,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這個世界本來涇渭分明。去英國升學的教育歸教育,去英國BNO移民的歸移民。正如辦一場奧運會:體育的歸體育,政治歸政治,體育不要政治化。

世界上沒有一個運動員包括在東京着了一件黑運動衣的伍家朗,想自己的體育專業merge 入了政治,但是人在競技場,身不由己,新冠狀病毒來源何處,也不純是一個科學和醫學問題。

香港人的下一代想去英國升學,在特首林鄭月娥女士還在做殖民地政務官、梁振英在殖民地時代做英國仲良行在香港的測量師的時候,他們只需透過自己的途徑為子女尋找英國寄宿學校就可以,他們自己不必垂詢如何變賣香港的房產連根拔起,請走子女的寄宿學校城市,怎樣行駛BNO或者英籍護照,全家一齊移民。

但今日大量的張三李四,為子女探詢英國留學的同時,非常徬徨地答問一句:學校的附近有沒有樓宇單位能順便一齊買樓置業或租住?這樣的查詢多了,漸漸「留學英國」和「移民英國」就一齊綑綁為香港人未來家庭生活懷孕的一對龍鳳胎。

市場有需求,教育顧問是正職,房地產銷售是我的副業。但我在英國寄宿學校的教育令我堅持相信:讀書選課,無論是英文數理的主科還是體育圖畫的閒科,GCSE十科應試,一定要均等全力以赴,全部取得十個A star。That’s why 應許多家長市場要求,令孩子讀書那邊讀得安心,家長陪讀住得安心,教育和房地產投資移民,逐漸無分主副,合二為一。

例如倫敦,置業在國際大城市,成本較高。倫敦北部的屈福特(Watford ),是一座倫敦的衛星副城,坐火車入倫敦市中心只十五分鐘。省回塞車。屈福特有自己的英超足球隊,住Watford 等同住沙田,雖然是樓花,發展商係大公司,又有新加坡Gaw Capital 基金女强人和第一太平加持,附近多名校,包括英國哈羅Haileybury,經過陶傑膽粗粗飛去現場親自觀察環境,也問我手頭如果有餘錢,快點買來兩年後收租(雖然我打算自用)。

我做樓盤,漸養成一個壞習慣,就是我親力推介,自己也會買一座。曼徹斯特的Media City、倫敦的Clapham,自己也買入。這樣就逐漸將資金投放在單一市場,沒有其他的充裕錢在香港及早買恆大或者騰訊的股票。

最初只以為兼營香港人去倫敦買樓只是暫時的客串性質,怎知道運氣比較好,也很感謝大家信任,做到欲罷不能,英國地產商和寄宿學校一齊湧過來叫我睇盤。盛情難卻,唯有嚴加篩選,再接再厲。

Watford 雖然自古以來不是倫敦的一部份神聖領土,但是只千禧年以來逐漸是了。而且兼有倫敦城市的煩囂方便,也有偏遠市鎮的人情味,最重要的是人口正在顯示社會的向上流動力,出現中產化,加上鄰近學校多,一房港幣三百萬左右,分期付款,升值回報水位明顕。有住倫敦的好處,冇住倫敦的交通弊端,又如百佳和屈臣氏,都係屬於和黃,Clapham 做了百佳,屈福特正在成為屈臣氏。品牌唇語,加上市場經濟,不就是同一回事?

【編按:以上內容為作者之個人意見及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