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教育政策如玩泥沙(任日言)
查看: 3368|回覆: 91
go

教育政策如玩泥沙(任日言)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499
1#
發表於 15-12-10 14:5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香港回歸後推行母語教學多年,不僅學生英文水平退步,就是中文水平亦未見進步,年年公開試中的報告都顯示考生錯字連篇,對成語典故一知半解,以致笑話百出,而中學文憑試中的中國語文科,在眾多公開考試科目當中更被形容為「死亡之卷」。一個以中文為母語的地方,學生卻對中文如此懼怕,教人莫名其妙。而當局近日公布,這份「死亡之卷」將有變動,今年中四級起重設十二篇指定文言範文,首屆考生將於一八年應考。

當局於○七年取消中文科文言範文,學生不必再拿着課本或參考書死背,當時不少人抨擊有關做法,認為學習中文,文言文是必要的。事實上,近年學生的中文水平確有下滑迹象,在文憑試中,中文科達到大學入學基本要求的比率只有約一半。

有見考生中文科成績差強人意,當局亡羊補牢,決定把經典文言範文列入指定閱讀範圍。其實,文言範文不僅能讓學生透過閱讀優美文章提升文學修養及語文能力,增加對中國文化的認識,熟讀指定範文亦有助考生在公開試中更易達到合格「安全網」。

回看政府在教育政策上的歷史,由推行母語教學到進行「微調」,由取消文言範文到重推,都反映當局在教育政策上為推而推,兒戲如玩泥沙,難怪高官紛紛把子女送往外國接受教育了。


任日言 傳媒人

   1    0    0    0

Rank: 8Rank: 8


19492
2#
發表於 15-12-10 21:43 |只看該作者

回覆:教育政策如玩泥沙(任日言)

現時,中文科成績不穩,和文言部分無關。是白話文閱讀方面,想錯一條,就有可能連環錯下去,做成嚴重失分。寫作卷如離題,就算文采再好,都一定死得。




7362
3#
發表於 15-12-10 22:25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4779
4#
發表於 15-12-11 01:16 |只看該作者
ChiChiPaPa 發表於 15-12-10 21:43
現時,中文科成績不穩,和文言部分無關。是白話文閱讀方面,想錯一條,就有可能連環錯下去,做成嚴重失分。寫作 ...
正確!
文言文只係佔卷一好少的部份。白話雖然容易明白,但容易理解錯誤而導致全題答錯晒,特別是現在多以故事為題的題目。而且分佈在卷二作文題和卷三的綜合題,要先理解才開始作答。寫作這部份又因所佔的比例高,現已成為中文科最容易失分的地方,除了舒情文因書看少了致沒情可舒,記敘文因沉迷玩手機致沒事可記之外,議論文又因容易舉錯證或舉證十分薄弱之下,反為非常容易失分。如果在作文這部分拿不到分,要依賴對中文學識和技巧水平要求極高的綜合卷來幫補,肯定難上加難!

Rank: 7Rank: 7Rank: 7


12415
5#
發表於 15-12-11 01:54 |只看該作者
MNIF 發表於 15-12-10 22:25
如果連所謂白話文部份都未能閱讀理解清楚,休談文言文部份。我可以大膽講句,文言文好的話,白話文只是小菜 ...
實際情況剛好相反,文言文嘅理解多年下來已經定型,唔會點錯,白話文嘅問題係連作者都唔係咁諗,只係按考評局單方面定義,但學生要跟答才有分。

Rank: 5Rank: 5


4779
6#
發表於 15-12-11 02:42 |只看該作者
akys 發表於 15-12-11 01:54
實際情況剛好相反,文言文嘅理解多年下來已經定型,唔會點錯,白話文嘅問題係連作者都唔係咁諗,只係按考評 ...
之前在這裡都有提及過,跟考評局的評核似是沒多大關係。原因是原作者有第一身的感覺,跟所謂的標準答案是從第三身的角度和感受去閱讀文章而得出的答案,似乎會有一定的差異。原作者寫文章時會受到人生的閱歷和當時的心情所影響,讀者卻只能憑文字來觀察和感受,缺少了相同的人生閱歷和時空,自然跟原作者的答案未必一樣,反為要追求原作者的答案可能有點不切實際。


Rank: 5Rank: 5


2604
7#
發表於 15-12-11 03:03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akys+發表於+15-12-11+01:54+實際情

原帖由 goodenough 於 15-12-11 發表
之前在這裡都有提及過,跟考評局的評核似是沒多大關係。原因是原作者有第一身的感覺,跟所謂的標準答案是從 ...
咁我想知點先知考評局呢個第三身角度嘅諗法?我又唔識佢,點知佢嘅思維模式係點。那點解佢嘅睇法先至係啱?



Rank: 5Rank: 5


4779
8#
發表於 15-12-11 03:29 |只看該作者
ronniedad 發表於 15-12-11 03:03
咁我想知點先知考評局呢個第三身角度嘅諗法?我又唔識佢,點知佢嘅思維模式係點。那點解佢嘅睇法先至係啱? ...
如果大家都從第三身的角度出發,只從文字中找尋和感受,答案相同或接近的機會較大。

點評

Urbanlegend  不單止牽強,簡直是毫無理據  發表於 15-12-12 18:45
Urbanlegend  不單止牽強,簡直是毫無理據  發表於 15-12-12 18:44
1234ats  你這結論有些牽強。  發表於 15-12-11 10:18

Rank: 8Rank: 8


19492
9#
發表於 15-12-11 08:07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akys+發表於+15-12-11+01:54+實際情

原帖由 goodenough 於 15-12-11 發表
之前在這裡都有提及過,跟考評局的評核似是沒多大關係。原因是原作者有第一身的感覺,跟所謂的標準答案是從 ...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閱歷,有不同的感受,難掌握所謂最佳的答案。我不是作者,也不是中文老師,我只能以普通人的角度去看文言和白話的問題和答案。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2770
10#
發表於 15-12-11 08:53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原帖由+goodenough+於+15-12-11+發表

原帖由 ChiChiPaPa 於 15-12-11 發表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閱歷,有不同的感受,難掌握所謂最佳的答案。我不是作者,也不是中文老師,我只能以普通人的角 ...
同意!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2770
11#
發表於 15-12-11 09:48 |只看該作者
goodenough 發表於 15-12-11 03:29
如果大家都從第三身的角度出發,只從文字中找尋和感受,答案相同或接近的機會較大。 ...
如果冇標準答案,我會同意你的看法。只要第三者有觀點,再延伸,言之成理就好,但是選擇題, 就 ......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4457
12#
發表於 15-12-11 10:09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15-12-11 09:48
如果冇標準答案,我會同意你的看法。只要第三者有觀點,再延伸,言之成理就好,但是選擇題, 就 ...... ...
簡單來說, 白話文, 真係"你估佢唔到".

Rank: 5Rank: 5


1996
13#
發表於 15-12-11 10:50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1234ats 於 15-12-11 10:52 編輯

文言文有點像抽象畫,詞彙文法並不如白話文嚴謹,需要意會。要學好文言文,必須先多讀多背,慢慢建立對語句詞彙的感覺,另外加些想象力,才能好好理解文言文內容。打好文言文基礎,文學修養不會差到哪裡。國內高考的文言文範圍香港DSE大得多。

DSE中文重點是實用性中文,對培養學生中文文學方面相對缺乏。

個人覺得選擇題沒多大意思。反而應該加大作文比重,多作幾篇不同體裁文章,譬如議論文較著重論點,抒情文或散文較著重修辭語句,能較全面反映學生的語文能力。



Rank: 8Rank: 8


15280
14#
發表於 15-12-11 11:24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15-12-11 09:48
如果冇標準答案,我會同意你的看法。只要第三者有觀點,再延伸,言之成理就好,但是選擇題, 就 ...... ...
單係吳局長一句「月讀30本書」,唔同人都唔同解讀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Learning to Read, Reading to Learn.

Rank: 5Rank: 5


1481
15#
發表於 15-12-11 13:05 |只看該作者
MASAYA 發表於 15-12-11 11:24
單係吳局長一句「月讀30本書」,唔同人都唔同解讀
從來不把讀書量化,一月讀30本,如果是垃圾書,不如一月讀一本《飄》。
唯有Tempo,柔韌啱啱好,點都傍住你!

Rank: 7Rank: 7Rank: 7


12415
16#
發表於 15-12-11 13:18 |只看該作者
goodenough 發表於 15-12-11 02:42
之前在這裡都有提及過,跟考評局的評核似是沒多大關係。原因是原作者有第一身的感覺,跟所謂的標準答案是從 ...
文言文有閱讀,有溫習就可過關。 白話文理解最好上一上補習天王,了解一下何謂從第三身的角度和感受去閱讀文章而得出的答案,每個人感受都不一樣, 尤其學生閱歷未必有咁深,起碼補習天王會研究會探索評卷人認知嘅所謂正確第三身感受,有Guideline會好啲。有咁嘅Model Answer, 就有咁嘅商機。

Rank: 5Rank: 5


4779
17#
發表於 15-12-12 01:39 |只看該作者
ChiChiPaPa 發表於 15-12-11 08:07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閱歷,有不同的感受,難掌握所謂最佳的答案。我不是作者,也不是中文老師,我只能以普通人的角 ...
問題就是出在這裡,只有從第一身的角度才會有不同的閱歷就有不同感受,這亦會將取代了作者的主觀情緒。假若同學能從第三身角度,摒除主觀情緒,不要滲進個人閱歷,客觀地從文章、文字中找尋答案。否則,五萬考生都有不同閱歷,亦會有不同感受,就會出現五萬種答案,此亦是出題目的老師必需要考慮的問題,閱讀理解亦絕不是要考生找尋出題目老師的閱歷然後去感受和找出相同的答案!

Rank: 5Rank: 5


4779
18#
發表於 15-12-12 02:49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goodenough 於 15-12-12 03:05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15-12-11 09:48
如果冇標準答案,我會同意你的看法。只要第三者有觀點,再延伸,言之成理就好,但是選擇題, 就 ...... ...

或者舉一個例子。就揀選隔鄰鬧得熱烘烘的「新亞學生會給沈祖堯校長的公開信」為例。信裡面其中一句是關於錢穆在素書樓講最後一課時的說話「你是中國人,不要忘記了中國」,沈校長引用這句說話時,可能只用一個讀者第三身的角度來感受,明明就是遊子他鄉,思念家中情懷一樣,像當你是中國人的時候,就要愛自己的國家,思念自己的國家一樣。非常簡單直接。於是沈校長就借用了這一句來勸喻同學不要再噓國歌,以及做傷害國家的事。

但是,假若你是從作者第一身角度出發,情感或許會複雜很多。除了錢穆當時因有國歸不得還眼見中、台之間的決絕而有點怨之外,錢穆還痛心於當時國家之不濟,雖身處異鄉仍希望年青人不要忘記自己是中國人身份,訓勉學生終有日要拯救國家。最後,當然還有是深受儒學影響的錢穆因為素書樓事件,恨同是中國人的當時是出任立委的陳水扁,竟然策劃要取回素書樓,迫得自己最後要交還素書樓而痛心。「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百感交集,也是有感而發,今次還將陳水扁等讒臣(錢穆認為)一併加進國家之不濟之內!不但要拯救中國,也要拯救台灣,然後施行仁政,才能將中台和平統一。

如果,同學還加入個人閱歷和感受,這肯跟新亞學生會的感受(註)一樣,出現「中國」,「是那一個中國?」的情況!





註:不是說新亞學生會的反應是錯,對、錯其實不是這裡討論焦點。只是若加入個人感受和情緒,就會跟沈校長從簡單的第三者角度來對待錢穆先生這句說話產生不少的差異!



Rank: 8Rank: 8


19492
19#
發表於 15-12-12 17:54 |只看該作者

引用:+本帖最後由+goodenough+於+15-12-12+03:05

原帖由 goodenough 於 15-12-12 發表
本帖最後由 goodenough 於 15-12-12 03:05 編輯
請問這是那年的考題?還是不明白。我覺得你的答案還是充滿著你個人對沈校長的言詞的解讀。



Rank: 5Rank: 5


1996
20#
發表於 15-12-12 17:59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1234ats 於 15-12-12 18:25 編輯

goodenough
問題就是出在這裡,只有從第一身的角度才會有不同的閱歷就有不同感受,這亦會將取代了作者的主觀情緒。假若同學能從第三身角度,摒除主觀情緒,不要滲進個人閱歷,客觀地從文章、文字中找尋答案。否則,五萬考生都有不同閱歷,亦會有不同感受,就會出現五萬種答案,此亦是出題目的老師必需要考慮的問題,閱讀理解亦絕不是要考生找尋出題目老師的閱歷然後去感受和找出相同的答案!
---------------------------------------------------------------
問題是不同人“從第三者角度客觀地尋找答案”都可能有不同結論。學生之所以覺得閱讀理解選擇題難是因為很多時候幾個可供選擇的答案都可以是對,但只有一個答案是有分,學生選擇其他答案時可能有其合理理由,但無從解釋,一律無分。

我是反對用選擇題考閱讀理解,就如通識一樣,選擇題不能準確分辨出學生的能力。

我自己衡量試卷題目是否適當的標準是學生答對某一題是否代表他中文就是好,答錯失分就代表差。

我以前看過一兩份DSE中文卷,我經常想如果一些才子如黃霑或唐滌生考DSE中文卷是否能拿到高分,如果他們拿不到高分我們又應該如何評價DSE卷的價值。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