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小學讀local school,中學才轉國際? [打印本頁]

作者: kayan37    時間: 17-11-8 15:24     標題: 小學讀local school,中學才轉國際?

有沒有人有此經驗?適應嗎?感謝分享!

作者: Dear-Valerie    時間: 17-11-8 15:50

本帖最後由 Dear-Valerie 於 18-3-28 18:27 編輯

del.
作者: 964000    時間: 17-11-8 16:31     標題: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964000 於 18-4-1 07:38 編輯

有不少人這樣做,但如果有心IS我覺得應從小開始,IS初小幼稚園超開心注重啟發,讀上去性格氣質已形成。
另外樓上説得對,中學才加入的就算所謂名校英文都也有差別,口語和文化要適應, 而且很多是local和local自己玩。朋友在GSIS yr 7有SPCC 和Dgs過去的,也有說他們的英語要參加support class,但一般應付功課考試還是可以的。


作者: 964000    時間: 17-11-8 16:39     標題: 回覆樓主

Nevertheless 好多人是這樣做之後亦開心好多,不過到時轉不轉到你想入的學校就很難講,因為而家愈來愈多人這樣做,好過太早送出國

作者: kayan37    時間: 17-11-8 17:27     標題: 回覆樓主

多謝兩位分享,原來都不少人會行這條路!

作者: Chole    時間: 17-11-8 17:43     標題: 回覆樓主

姨甥女由DGJS 轉GSIS ,英文top ,IB Eng HL 7。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17-11-8 17:55

kayan37 發表於 17-11-8 17:27
多謝兩位分享,原來都不少人會行這條路!

一直有人中學才轉,希望小學學多D中文,如有此打算,要早D準備,國際學校中一學位一樣難求

作者: 964000    時間: 17-11-8 18:09

Chole 發表於 17-11-8 17:43
姨甥女由DGJS 轉GSIS ,英文top ,IB Eng HL 7。

咁佢screen 完收得又讀了幾年應該ok的,很多人中學去外國讀書也適應到

作者: torunpoland    時間: 17-11-8 20:04

kayan37 發表於 17-11-8 15:24
有沒有人有此經驗?適應嗎?感謝分享!

識人(男仔)由真道轉去蘇浙國際部讀year 8, 開心好多,但成績一般,現在year 9, 讀唔掂,要請私人補習。英文對答可以,但英文成績非常勉強,因為教法、內容大變,需要適應(如果適應到)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17-11-8 20:39

torunpoland 發表於 17-11-8 20:04
識人(男仔)由真道轉去蘇浙國際部讀year 8, 開心好多,但成績一般,現在year 9, 讀唔掂,要請私人補習。 ...

本帖最後由 poonseelai 於 17-11-8 21:00 編輯

本帖最後由 poonseelai 於 17-11-8 20:41 編輯

真道IBDP學生以前全部英文考Eng B, 即second language, 而家唔知仲係唔係,DSE英文亦是second language, 如轉去英文用母語水平國際學校,水平有分別

作者: behd    時間: 17-11-8 20:48     標題: 回覆樓主

總之local英文校同國際d英文都係爭d。
好多人local school 去外國讀書,你知唔知道佢地英文完全唔掂,要讀ESL或狂補。我以前讀書見到好多同學係外國連業都畢唔到。就係科科A得英文唔達標。佢哋都係香港嗰幾間公立神校出來。由小学上中學tim.

作者: jj100c    時間: 17-11-8 21:15

可能要多睇英文小說,才較容易進步,亞女去到外國都話冇英國人咁叻,但係是唯一一個(中國人和香港人)不用上EsL.
作者: behd    時間: 17-11-8 21:28

jj100c 發表於 17-11-8 21:15
可能要多睇英文小說,才較容易進步,亞女去到外國都話冇英國人咁叻,但係是唯一一個(中國人和香港人)不用 ...

E家係外國好少學校冇中國人。真係好好彩。英文真係好快進步

作者: 964000    時間: 17-11-8 21:50

behd 發表於 17-11-8 20:48
總之local英文校同國際d英文都係爭d。
好多人local school 去外國讀書,你知唔知道佢地英文完全唔掂,要讀E ...

其實我都係個D所謂神校畢業,會考和A level 英文都是A, 但我D英文自問在native English 叻的人眼中非常失禮囉。我朋友教過SPCC和GSIS 初中生,見過佢地的作文,佢話佢地英文level 起碼相差兩年。我不是想認叻話IS點叻,只是說明English taught as first language vs second language 正如IS學中文,點都有分別要適應的,除了考試適應還有社交方面,人地口語又快講笑你又未必明,不過總有些人適應到。

作者: 964000    時間: 17-11-8 21:58     標題: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964000 於 18-4-1 07:41 編輯

見過一個ESF女孩yr 5作的文,看完真的汗顏我大學畢業也作不出的水平。但她現在yr 8開始學 Eng Lit, 成績也也退步了因為她説不喜歡eng lit, 所以對IB eng A沒有信心, 但佢D英文係超好。


作者: nintendo    時間: 17-11-8 23:17

本帖最後由 nintendo 於 17-11-8 23:17 編輯
964000 發表於 17-11-8 21:58
見過一個ESF女孩yr 5作的文,看完真的汗顏我大學畢業也作不出的水平。但她現在yr 8開始學 Eng Lit, 成績也 ...





"佢地就係咁唔會像local students 㠖無反顅的埋頭苦讀。"




個個人性格唔同,並非 IS 學生特質。
我識有好多學生,點唔中意某科都讀到有六七分。





作者: lui    時間: 17-11-8 23:21

964000 發表於 17-11-8 21:58
見過一個ESF女孩yr 5作的文,看完真的汗顏我大學畢業也作不出的水平。但她現在yr 8開始學 Eng Lit, 成績也 ...

我們A Level 英文始終 second language

作者: samsam123321    時間: 17-11-8 23:27

本帖最後由 samsam123321 於 18-9-29 18:27 編輯

前del...
作者: 964000    時間: 17-11-8 23:27

nintendo 發表於 17-11-8 23:17
"佢地就係咁唔會像local students 㠖無反顅的埋頭苦讀。"

我意思是,佢唔鐘意就逼唔到佢,不過可能佢仲細,到時殺到埋身就不同。

作者: kwunpa    時間: 17-11-9 00:44

本帖最後由 kwunpa 於 17-11-9 00:45 編輯

就系唔適應,至要讀IS。適應的話即系英文已經接近 native speaker 水平,甘仲駛讀IS嘛?(唔計教學模式及唔駛考DSE先)
以前我地個代人,中文小學上英文中學,都要一輪適應期;中學畢業去外國讀書,又要一輪適應期;香港的大學畢業生去外國讀研究院,英文又要重新學過。我有一個老友,系香港的大學工程系畢業,系香港做佐幾年野,被一間美國公司請佐,移民佐去美國做野。初初去到,一口港式英文,好多野又唔知點表達,總之講英文講到一塌糊塗。香港中小學教英文就系教到一個學生學十幾年英文都唔識講。甘可以點呢?咪咬緊牙關,自己努力適應佢。而家過佐20年,佢系美國生活得好好,事業有成。

一個差不多三十歲人,無語言天分的男士,系唔容許犯錯的職場上都可以適應。甘又何須擔心一個十一、二歲的小朋友系學校唔能夠適應呢?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7-11-9 01:58

964000 發表於 17-11-8 21:50
其實我都係個D所謂神校畢業,會考和A level 英文都是A, 但我D英文自問在native English 叻的人眼中非常失 ...

我聽啊女13/14歲時同一D好叻的SPCC學生對話,我分唔開那一個是lS學生,但阿女話佢分到,話有D音還是怪怪地。

作者: 964000    時間: 17-11-9 07:08

shadeslayer 發表於 17-11-9 01:58
我聽啊女13/14歲時同一D好叻的SPCC學生對話,我分唔開那一個是lS學生,但阿女話佢分到,話有D音還是怪怪地 ...

分到的,一開口就知,等如我地聽人講廣東話

作者: 964000    時間: 17-11-9 07:13

poonseelai 發表於 17-11-8 17:55
一直有人中學才轉,希望小學學多D中文,如有此打算,要早D準備,國際學校中一學位一樣難求
...

但如果中文只是要求學到local school 小學程度,我相信在IS加外補也做到,PTH仲好好多,所以沒有需要在local 小學捱6年,讀到個人吽哂。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17-11-9 07:15

964000 發表於 17-11-9 07:13
但如果中文只是要求學到local school 小學程度,我相信在IS加外補也做到,PTH仲好好多,所以沒有需要在loc ...

正正每人要求不同,正如有人要求英文流利,無需native level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7-11-9 07:52

964000 發表於 17-11-9 07:08
分到的,一開口就知,等如我地聽人講廣東話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7-11-9 08:01 編輯

我也在英國6年,不群港人,看西片不用字幕,聽力修為有咁上下。那些SPCC學生是很叻的,佢地分别係小太空人和辯論隊員,好接近 native, 本身不是 native 唔係咁易聽得出。

其實啊女的辯論隊有各學校的辯論隊員,多數lS的,但也有數個 SPCC, DGS, 你聽過便知佢哋雖然本地學校,但有幾利害。絶不是外國人講廣東話程度。

作者: 964000    時間: 17-11-9 08:16

shadeslayer 發表於 17-11-9 07:52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7-11-9 08:01 編輯

我也在英國6年,不群港人,看西片不用字幕,聽力修為有 ...

聽過啦,就算一些語境好的local私校,也有許多説英語近native的level的, 外國人說廣東話我也識得不少說得native level的,你看李君雅她的廣東話説得就比我好!我説的只是一般普遍的現象。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7-11-9 08:48

964000 發表於 17-11-9 08:16
聽過啦,就算一些語境好的local私校,也有許多説英語近native的level的, 外國人說廣東話我也識得不少說得n ...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7-11-9 08:57 編輯

但我有說明「很叻的SPCC」學生,不是一般性的。

I assume these kids have equally good or better Chinese.  if that is the case, they are very close to perfect bilinguals. Each of them should make a good case study.

作者: nintendo    時間: 17-11-9 09:43

本帖最後由 nintendo 於 17-11-9 13:01 編輯
964000 發表於 17-11-9 08:16
聽過啦,就算一些語境好的local私校,也有許多説英語近native的level的, 外國人說廣東話我也識得不少說得n ...

利君雅的水平,萬中無一,更多的是如何國榮,喬寶寶,始終聼得出。
但,如果做到何國榮咁,已經好好。

去過英美加澳住過。就知其實每個城市的人的英文口音也有分別。
當然,事實上,好大個先轉去 IS ,佢地又真係連 DGS 女仔的水平也沒有,
但就自以為好叻。
我識一個就係咁,大台某姓何的女歌手。



作者: 964000    時間: 17-11-9 10:22

nintendo 發表於 17-11-9 09:43
利君雅的水平,萬中無一,更多的是如何國榮,喬寶寶,始終聼得出。
但,如果做到何國榮咁,已經好好。

其實有 喬寶寶咁水平都收貨了

作者: 964000    時間: 17-11-9 10:23

nintendo 發表於 17-11-9 09:43
利君雅的水平,萬中無一,更多的是如何國榮,喬寶寶,始終聼得出。
但,如果做到何國榮咁,已經好好。

那個女星真係影衰晒KGV

作者: ZackMama    時間: 17-11-9 10:45

964000 發表於 17-11-9 10:23
那個女星真係影衰晒KGV

本帖最後由 ZackMama 於 18-1-18 09:41 編輯

del


作者: behd    時間: 17-11-9 10:55

964000 發表於 17-11-9 10:22
其實有 喬寶寶咁水平都收貨了

喬寶寶中文冇音

作者: Jane1983    時間: 17-11-9 11:04

識英文好叻的本地學校學生,共同點都係有個英文好勁/native speaker的亞媽傍住,日日言傳身教,唔係靠學校。
作者: behd    時間: 17-11-9 12:07

Jane1983 發表於 17-11-9 11:04
識英文好叻的本地學校學生,共同點都係有個英文好勁/native speaker的亞媽傍住,日日言傳身教,唔係靠學校 ...

我應同。點解有d讀本地英文幼稚園,有少學生近native,有d帶香港口音,好明顯係屋企有個native口音家長操出來。讀LS 就算日日net補習都操唔到。只會流利而不是native

作者: torunpoland    時間: 17-11-9 12:38

964000 發表於 17-11-9 08:16
聽過啦,就算一些語境好的local私校,也有許多説英語近native的level的, 外國人說廣東話我也識得不少說得n ...

利君雅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

作者: GC0060    時間: 17-11-9 13:12

I've also seen international school students speaking fluent English with perfect American / British accent whose parents aren't good in English at all.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7-11-9 13:34

GC0060 發表於 17-11-9 13:12
I've also seen international school students speaking fluent English with perfect American / British ...

Of course la, they learn it from school from a young age, use of English  can be native.

作者: susumi123    時間: 17-11-9 13:48

GC0060 發表於 17-11-9 13:12
I've also seen international school students speaking fluent English with perfect American / British ...

我識幾個自細讀國際學校嘅小朋友,屋企講廣東話,但佢地英文都係 native level.
我唔信讀local school英文可以講到native程度,除非屋企人有人本身係native speaker

作者: mandy_ng207    時間: 17-11-9 13:55

本帖最後由 mandy_ng207 於 17-11-9 13:57 編輯

It's an interesting topic and I wish to share my two cents here. I graduated from an LS which is famous for English Drama, every year the director picks students for the main casts, and you will not be surprised to meet LS students with almost native English pronounciation. Some of these students are brought up from local families but they do receive drama training early. My English is not bad but definitely not native. Although I speak better than my peers, and there are foreigners almost mistook me as an overseas-return, when I lived in the UK I know my English isn't native at all. My pronounciation is strange and people at UK often don't understand. I think at LS without special training, one can only achieve "close to natve" but not "native. While my son, who learns from blonde children at youtube, speaks English in a native tone. His pronounciation is different from mine. If one really wants his/her kid to achieve "native" English, I do suggest going to an IS early. I've also met Chinese migrants in London who has stayed for more than 10 years, their English is good but the pronounciation is still not native.  
作者: 964000    時間: 17-11-9 14:15

mandy_ng207 發表於 17-11-9 13:55
It's an interesting topic and I wish to share my two cents here. I graduated from an LS which is fam ...

Agree, to achieve native level you really need to acquire it when little. Those from local schools who can achieve it probably got a native speaking parent.

作者: 964000    時間: 17-11-9 14:24

Jane1983 發表於 17-11-9 11:04
識英文好叻的本地學校學生,共同點都係有個英文好勁/native speaker的亞媽傍住,日日言傳身教,唔係靠學校 ...

所言甚是,我識有個DGS girl英文很流利,her father is a BBC who can speak fairly fluent Cantonese too,佢同幾個差不多背景的女同學是互相說英文的。
這令我想起,學校學一個語言,家裏有語境再學一個語言是沒有問題的(就算是郷下話)

作者: mandy_ng207    時間: 17-11-9 14:47

回覆 964000 的帖子

呢點我都非常同意,我6299都唔係廣東人,同佢地whatsapp經常鬧出不少笑話...

作者: Radiomama    時間: 17-11-9 14:47

torunpoland 發表於 17-11-9 12:38
利君雅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
補充一點,利小姐的中文比英文好,她一直是做中文記者。如果以這裡大家的雙語標準,她的英語是未達標的。
作者: 73662710    時間: 17-11-9 18:34

My friend sent his son to ESF but I will not as I want my sons to know more Chinese to such a standard that they can read the old Chinese literature. As for English, I am quite happy with your so-called "close to native" level. We make choice and trade off something for another all the time in our life!
作者: little-pig-pig    時間: 17-11-9 18:59

其實我覺得口音都其次,最唔同係mind set。一個小朋友自細係IS讀書,佢思想時(包括自言自語時)係用英文,佢係直接諗英文講英文。而小朋友係LS大,就算佢嘅口音幾咁native,佢諗嘢係用中文諗,跟住先翻譯返做英文講出來,呢個先係最大嘅分別。

作者: 964000    時間: 17-11-9 19:54

little-pig-pig 發表於 17-11-9 18:59
其實我覺得口音都其次,最唔同係mind set。一個小朋友自細係IS讀書,佢思想時(包括自言自語時)係用英文, ...

其實很多mind set自小都不同

作者: Activehealth    時間: 17-11-9 20:29

little-pig-pig 發表於 17-11-9 18:59
其實我覺得口音都其次,最唔同係mind set。一個小朋友自細係IS讀書,佢思想時(包括自言自語時)係用英文, ...

完全同意。

你睇Miss HK十優麥小姐喺YouTube 嘅英文訪問就正正反映呢個問題。
https://youtu.be/RLZzypACwW8

相對另一港姐冠軍陳凱琳就完全無咁情況。
https://youtu.be/w9oEZ2NBtuA

作者: heihei33    時間: 17-11-9 20:44

Activehealth 發表於 17-11-9 20:29
完全同意。

你睇Miss HK十優麥小姐喺YouTube 嘅英文訪問就正正反映呢個問題。

完全同意,其實揀得讀國際學校嘅點會係口音咁簡單。認同嘅仲有係國際學校訓練小朋友思想嘅思維, 教育模式 ,同本地學校完全唔同

作者: 73662710    時間: 17-11-9 20:47

唔同的culture 有唔同的mindset 好正常。
One Miss HK 有Chinese accent 好正常,因為她出自本地學校。
The other Miss HK 冇Chinese accent 亦好正常,因為她來自國際學校。

同理,one Miss HK 有很好的中文根基,另外一個Miss HK 只是一般,其實也很正常,因為出自唔同學校。

單單口音並不能反映一個人的真才實料,口音我認為重要,但是不是衡量一個人最重要的標準。


作者: poonseelai    時間: 17-11-9 20:56

73662710 發表於 17-11-9 20:47
唔同的culture 有唔同的mindset 好正常。
One Miss HK 有Chinese accent 好正常,因為她出自本地學校。
The ...

其實口音或說英文是否native在職場有幾大影響?當然每個行業不同,或者每人经歷不同,看法亦有分別。我自己對行內大行senior partners總有期望他們說得一口流利/native英語,但事實有D真係好香港英文,即係話他們升到如此高位,定有其個人本事,口音也阻不了

作者: dbchu    時間: 17-11-9 21:12     標題: 回覆樓主

口音等同,在香港聽到一些帶有鄕音的廣東話人仕,大家都會笑她譚仔口音...佢地一樣溝通到架,如果口音唔大問題,點解社會咁多人用黎做笑話?

作者: Activehealth    時間: 17-11-9 21:18

73662710 發表於 17-11-9 20:47
唔同的culture 有唔同的mindset 好正常。
One Miss HK 有Chinese accent 好正常,因為她出自本地學校。
The ...

我嘅意思唔係單只口音,最重要係語法,用中文諗野,講英文時要中譯英問題,英文變咗Chinglish.

作者: 73662710    時間: 17-11-9 21:19

dbchu 發表於 17-11-9 21:12
口音等同,在香港聽到一些帶有鄕音的廣東話人仕,大家都會笑她譚仔口音...佢地一樣溝通到架,如果口音唔大 ...
因為有啲人比較膚淺。另外也要看看有鄉音那個人是什麼人。

作者: 73662710    時間: 17-11-9 21:25

Activehealth 發表於 17-11-9 21:18
我嘅意思唔係單只口音,最重要係語法,用中文諗野,講英文時要中譯英問題,英文變咗Chinglish.
...
如果是運用上出現問題,已經是水平上出現問題了。

作者: Baymax2009    時間: 17-11-9 22:36

73662710 發表於 17-11-9 20:47
唔同的culture 有唔同的mindset 好正常。
One Miss HK 有Chinese accent 好正常,因為她出自本地學校。
The ...

agree// TED上很多不同口音的人,重要的是他講的內容質量,如果內容引人思考,觀眾就會被完全帶入,忽略了ta是什麼口音。


作者: Jane1983    時間: 17-11-9 23:29

英文表達能力和流利到一定程度,就唔睇英文,說話的内容先緊要。但未到果個水平,英文的不足就幾致命。


作者: Jane1983    時間: 17-11-9 23:45

本地名校讀到高小,除非家長完全無要求,一心好早出國,否則多數係辛苦,而且係無必要地辛苦。

今日見到我女大一兩年的波友,講最近三星期的温習生活,個女仔除沉重學業外,仲有補習和體藝,見佢瘦咗一圈,有神無氣,真係我見猶憐。個女仔好乖的,咁chur佢,佢咁辛苦,但唔見得佢得到特别多,唔值得。
作者: kwunpa    時間: 17-11-10 02:16

本帖最後由 kwunpa 於 17-11-11 03:52 編輯

唔單衹英語水平、口音、mindset, 仲有一個文化認同問題。
如果細細個就讀 IS, 明明本身系土生土長的中國人,但系中文就半桶水,對中國歷史文化一知半解,聽的流行曲、看的歌星、明星、電視、電影又與主流社會唔同,品味、價值觀又唔夾。其實長大後,會唔會覺得自己唔系香港人?但又唔知系嘜野人?

作者: lui    時間: 17-11-10 02:38

poonseelai 發表於 17-11-9 20:56
其實口音或說英文是否native在職場有幾大影響?當然每個行業不同,或者每人经歷不同,看法亦有分別。我自 ...

唔去過外國讀口音好難好,我的朋友在四大做senior Partner/ partner都冇本地口音。

作者: skmibb    時間: 17-11-10 07:09

kwunpa 發表於 17-11-10 02:16
唔但衹英語水平、口音、mindset, 仲有一個文化認同問題。
如果細細個就讀 IS, 明明本身系土生土長的中國人 ...

中文是否半涌水,不是單靠學校,家庭教育亦好主要。
讀得IS就係想小朋友有多角度嘅視野,不止限於本地(香港)文化,反而係各地文化都會認識到。


我亦不見得本地學生對中國文化歷史比國際學生為多。本地學生除了叻(band 1學校出身),實行左dse都唔係個個修中國歷史/文學。反觀is有世界歷史(當中包括中國歷史部分)。

作者: Activehealth    時間: 17-11-10 08:52

kwunpa 發表於 17-11-10 02:16
唔但衹英語水平、口音、mindset, 仲有一個文化認同問題。
如果細細個就讀 IS, 明明本身系土生土長的中國人 ...

毋忘初衷!

IS 課程設計,是給在港的外國人學生,及在港有外國護照的港人學生就讀,目的是培育世界公民。

只是近年多了一班沒外國護照/居留權的本地學生入讀,也完全不是問題。

但絕不可因為這關係,改變國際學校原本成立的用意!

作者: ZackMama    時間: 17-11-10 09:49     標題: 回覆樓主:

本帖最後由 ZackMama 於 17-11-10 09:50 編輯

其實去到接近青春期先嚟轉校,仲要學校文化背景咁唔同,真係要關心吓小朋友係咪埋到堆囉。


作者: skmibb    時間: 17-11-10 10:43

Activehealth 發表於 17-11-10 08:52
毋忘初衷!

IS 課程設計,是給在港的外國人學生,及在港有外國護照的港人學生就讀,目的是培育世界公民。 ...

對!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7-11-10 10:49

little-pig-pig 發表於 17-11-9 18:59
其實我覺得口音都其次,最唔同係mind set。一個小朋友自細係IS讀書,佢思想時(包括自言自語時)係用英文, ...

我好大個才到英國讀書,無 native 說話能力,但我講英文絕對不會在腦中翻譯。甚至會發英文夢。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7-11-10 10:51

Activehealth 發表於 17-11-9 20:29
完全同意。

你睇Miss HK十優麥小姐喺YouTube 嘅英文訪問就正正反映呢個問題。

不完全同意。 Obama 可能是史上最好的 public speaking president. 但講野一樣有大量 pause.

作者: skmibb    時間: 17-11-10 10:52

Activehealth 發表於 17-11-9 20:29
完全同意。

你睇Miss HK十優麥小姐喺YouTube 嘅英文訪問就正正反映呢個問題。

對對對!

作者: FattyDaddy    時間: 17-11-10 11:03

Activehealth 發表於 17-11-9 21:18
我嘅意思唔係單只口音,最重要係語法,用中文諗野,講英文時要中譯英問題,英文變咗Chinglish...
There is no free lunch in this world, when someone thinks first and foremost in English, may be he/she won't speak Chinglish, but might speak Englese.
Most Hongkongers seem to mind Chinglish but not Englese, so I guess despite all the discussions about how important Chinese is, at the end of the day there is still a preference :).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7-11-10 11:50

FattyDaddy 發表於 17-11-10 11:03
There is no free lunch in this world, when someone thinks first and foremost in English, may be he/s ...

I think in Chinese when speaking Chinese, and in English when speaking English.  Most dreams in Chinese but some dreams in English.

what does that make me?   Definitely not Englese, may be a bit Chinglish?

作者: Koala0000    時間: 17-11-10 19:32

大家對IS的印象還停留在十年前,以為讀IS中文一定很差,其實我之前都是這樣以為。小女都讀IS,還是很少香港人選的IS,因為本校中文課很少,程度也不深。令我詫異的是,一次生日會上問起大家的課外活動,原來小女有很多金頭髮的同學都有去學中文,反而自己的女兒是少數沒有去學的人之一,因為小女之前讀本地幼稚園,寫中文都可以,我就沒有那麼緊張,但之後也幫小女報了中文課。我想帶出的主題是,中文好不好很大程度上看家庭重不重視,而且小女呢代IS畢業生同十幾年前的IS畢業生的中文程度又不可同日而語,因為多了很多人重視中文。
作者: skmibb    時間: 17-11-10 20:47

Koala0000 發表於 17-11-10 19:32
大家對IS的印象還停留在十年前,以為讀IS中文一定很差,其實我之前都是這樣以為。小女都讀IS,還是很少香港 ...

對呀!
而家is中文課部分學校用繁體字,老師來自台灣,國內,但大都係外國修讀完來港教,師資不容置疑。
而且照樣有默書,考評,只是冇左閱讀理解,一樣照教人感句,人動句,擬人句,排比..........

作者: 73662710    時間: 17-11-10 22:09

skmibb 發表於 17-11-10 20:47
對呀!
而家is中文課部分學校用繁體字,老師來自台灣,國內,但大都係外國修讀完來港教,師資不容置疑。
...
同local 还是有很大距離就像first and second language 的分別,

作者: skmibb    時間: 17-11-10 22:23

73662710 發表於 17-11-10 22:09
同local 还是有很大距離就像first and second language 的分別,

夠用就可以了。
在家中都係以中文為主,睇書照睇返合年紀嘅書,例如寓言故事(指初小),大都會自己讀。其實讀唔讀國際,在家中都係咁教咁睇。又有公公婆婆同佢講中文,阿嫲更唱「上海灘」,粵曲之類。小朋友無拿拿都會唱兩句。出街照樣認讀餐牌,路牌。

在我角度嚟講,學會致用好過做堆啲無謂練習。

作者: 73662710    時間: 17-11-10 22:29

本帖最後由 73662710 於 17-11-10 22:29 編輯
skmibb 發表於 17-11-10 22:23
夠用就可以了。
在家中都係以中文為主,睇書照睇返合年紀嘅書,例如寓言故事(指初小),大都會自己讀。其 ...

同意,我們對於英文也是抱有同樣心態。

作者: skmibb    時間: 17-11-10 22:52

73662710 發表於 17-11-10 22:29
同意,我們對於英文也是抱有同樣心態。

所以家長讓子女讀國際,根本不是想英文好,擁有外國口音,最重要係個教育模式,雖然初小學得淺,但卻學得好深入,根基學得好扎實。到高小就能發揮所學,靈活運用。

作者: mandy_ng207    時間: 17-11-11 00:54

本帖最後由 mandy_ng207 於 17-11-11 00:55 編輯

可能我做呢個選擇比較容易⋯⋯我個仔一出世就輸左(8月),無IS都唔知邊度收留佢。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我們只想小孩自由發展,如果他不喜歡中文就隨便他吧,反正有很多不懂中文的海外華人都很出色,我又不覺得Chinese一定要叻中文喎~
作者: kwunpa    時間: 17-11-11 04:04

Activehealth 發表於 17-11-10 08:52
毋忘初衷!

IS 課程設計,是給在港的外國人學生,及在港有外國護照的港人學生就讀,目的是培育世界公民。 ...


其實,我剩系想問,有無人識 D 國際學校畢業生有文化認同問題?

即系,自己明明土生土長,但係又好似同其他香港人唔同。自己唔系外國人,但系又唔系好似香港人?

作者: 964000    時間: 17-11-11 07:37

kwunpa 發表於 17-11-11 04:04
其實,我剩系想問,有無人識 D 國際學校畢業生有文化認同問題?

即系,自己明明土生土長,但係又好似同 ...

本帖最後由 964000 於 18-4-1 07:53 編輯

本帖最後由 964000 於 18-4-1 07:53 編輯

如果連廣東話也不會説,去茶餐廰也叫不到野食的我覺得會。但一般廣東話流利的,地道過地道,語言不止用作溝通,也是帶你走入文化圈子的一條key。我見很多6/7歲的IS小孩,父母都説孩子上小學後開始不説母語,我看見的都是那些父母不消第三句自己又説回英文(還要是港式),不夠堅持。反而我見父母自己英文冇咁好,堅持説中文的,很多孩子長大了都中英文流利,這個對他們在香港成長和將來生活會方便很多。朋友的先生是IS大的香港人之後去外國,朋友投訴他連自己叫人來處理家中維修都處理不到,因為完全不懂廣東話。


作者: skmibb    時間: 17-11-11 08:27

964000 發表於 17-11-11 07:37
如果連廣東話也不會説,去茶餐廰也叫不到野食的我覺得會。但一般廣東話流利的,地道過地道,語言不止用作 ...

所以幾時都係話家庭教育比學校重要。

作者: lui    時間: 17-11-11 09:30

Koala0000 發表於 17-11-10 19:32
大家對IS的印象還停留在十年前,以為讀IS中文一定很差,其實我之前都是這樣以為。小女都讀IS,還是很少香港 ...

最後都糸家長自己教同外補,同學校中文程度沒係

作者: Baymax2009    時間: 17-11-11 11:59

964000 發表於 17-11-11 07:37
如果連廣東話也不會説,去茶餐廰也叫不到野食的我覺得會。但一般廣東話流利的,地道過地道,語言不止用作 ...

自己有無文化認同問題就不清楚,但與學校(esf)老師校長多次溝通,他們都對對回家不講中文講英語的中國家庭表示出極不欣賞,多次強調回家要講母語不能放棄。

作者: nintendo    時間: 17-11-11 12:18

Baymax2009 發表於 17-11-11 11:59
自己有無文化認同問題就不清楚,但與學校(esf)老師校長多次溝通,他們都對對回家不講中文講英語的中國家 ...


IB 的 language policy 就是要學生多用家庭中父母常用語言。
全部 ESF 是向全 IB 走,( 小學已經全 IB ) ,鼓勵香港華人孩子用中文,是按 IB 指引。
學校做得正確。


作者: nintendo    時間: 17-11-11 12:29

964000 發表於 17-11-11 07:37
如果連廣東話也不會説,去茶餐廰也叫不到野食的我覺得會。但一般廣東話流利的,地道過地道,語言不止用作 ...

" 我看見的都是那些父母不消第三句自己又説回英文(還要是港式),不夠堅持。"


這一群是最慘的。
這些父母自己英文麻麻,也少接觸 "英語社群" ,以為要英文好就要百分百放棄中文。





作者: mandy_ng207    時間: 17-11-11 13:09

回覆 kwunpa 的帖子

正常IS學生都會鐘意同番IS學生玩,因為背景接近,同聲同氣,正如大陸來港學生都會自己玩一樣;除非屋企人好強調要學好中文,學中國歷史和文化,否則IS學生的思想應該會比較接近一個西人。
身邊IS graduates 有好強中文的,同香港學生好啱傾,沒有文化認同問題;也有滿口英文的,感覺真的不太hongkongese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7-11-11 14:58

mandy_ng207 發表於 17-11-11 13:09
回覆 kwunpa 的帖子

正常IS學生都會鐘意同番IS學生玩,因為背景接近,同聲同氣,正如大陸來港學生都會自己 ...

本帖最後由 shadeslayer 於 17-11-11 14:58 編輯

if a parent cares about whether a child act likes a HKese, they should not send their children to IS.   I send my child to IS partly because I don't want her to act, think and behave like a HKese.

作者: 964000    時間: 17-11-11 15:36

Baymax2009 發表於 17-11-11 11:59
自己有無文化認同問題就不清楚,但與學校(esf)老師校長多次溝通,他們都對對回家不講中文講英語的中國家 ...

同意,我見到呀女的印度,德國,韓日同學等,大多數在也會跟父母説回自己的母語的,我知道當年ESF Cat1 (只懂英語)收生有priority, 所以許多本地家長在面試前甚至唔比子女説中文,但之後很多想pickup已遲了,但ESF現在已取消了這個措施

作者: skmibb    時間: 17-11-11 15:55

nintendo 發表於 17-11-11 12:18
IB 的 language policy 就是要學生多用家庭中父母常用語言。
全部 ESF 是向全 IB 走,( 小學已經全 IB )  ...

係呀!
老師話係屋企就講返自己母語,英文嘅就等小朋友係學校學。

作者: FattyDaddy    時間: 17-11-11 16:36

964000 發表於 17-11-11 15:36
ESF Cat1 (只懂英語) ...
Actually the definition of Cat 1 was not "only speak Englsh" but "do not speak Cantonese", that's why Mandarin speakers were also considered Cat 1.
作者: 964000    時間: 17-11-11 16:48

FattyDaddy 發表於 17-11-11 16:36
Actually the definition of Cat 1 was not "only speak Englsh" but "do not speak Cantonese", that's wh ...
總之當年攪到人人都不敢和孩子說廣東話,結果很多大個了都不肯再說,但最慘父母自己的英文都麻麻,我覺得都很影響親子關係。反而大陸人個班IS孩子,因為父母不會英語堅持說普通話,結果很多孩子中英都流利。
作者: RunningPig    時間: 17-11-11 18:20

poonseelai 發表於 17-11-9 20:56
其實口音或說英文是否native在職場有幾大影響?當然每個行業不同,或者每人经歷不同,看法亦有分別。我自 ...

其實只係香港父母覺得口音重要,現實係能聽懂不同口音,能理解西方文化,能埋堆更重要。在美國,有很多口音好難聽的印度人都可以爬到好高位。

作者: Charlie妹    時間: 17-11-11 18:43

nintendo 發表於 17-11-11 12:29
" 我看見的都是那些父母不消第三句自己又説回英文(還要是港式),不夠堅持。"

同意。 我見到有些家長本身英文不是太好,重複講些簡單詞語,全部都用this, that, 不能用準確的詞語去描述物件,例如don't do this。咁不如用母語溝通啦~起碼小朋友學到母語先啦~我女個net話小朋友要master一種language才學得好其他language。

作者: behd    時間: 17-11-11 21:55

RunningPig 發表於 17-11-11 18:20
其實只係香港父母覺得口音重要,現實係能聽懂不同口音,能理解西方文化,能埋堆更重要。在美國,有很多口 ...

其實如果你係外國讀過書就會感受到,當係全班同學做presentation,你有嚴重口音,d鬼仔即刻比過唔耐煩或者喺度偷笑表情,當事人都好hurt.幾流利內容幾好都幫唔到。當然唔係全部鬼係咁.自己有咁嘅經驗嘅家長都想自己小朋友口音好多。所以香港local讀書長大家長未必會知同埋口音嘅重要性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7-11-11 22:26

behd 發表於 17-11-11 21:55
其實如果你係外國讀過書就會感受到,當係全班同學做presentation,你有嚴重口音,d鬼仔即刻比過唔耐煩或者 ...

别人不耐煩,可能有好多原因: 讀錯,人地唔明,你以為口音問題。太慢,恰眼瞓。句子用字古怪,難明。又以為口音問題。

作者: RunningPig    時間: 17-11-11 22:27

behd 發表於 17-11-11 21:55
其實如果你係外國讀過書就會感受到,當係全班同學做presentation,你有嚴重口音,d鬼仔即刻比過唔耐煩或者 ...

本帖最後由 RunningPig 於 17-11-11 22:28 編輯

哈哈,我正是在美國讀書同做野十幾年。中學時笑你口音都有,到大學或工作就冇。好的口音當然好,但我見到香港人最弱的係聽不懂不同的口音。

作者: behd    時間: 17-11-11 22:43

RunningPig 發表於 17-11-11 22:27
本帖最後由 RunningPig 於 17-11-11 22:28 編輯

哈哈,我正是在美國讀書同做野十幾年。中學時笑你口音 ...

你講得冇錯,中學鬼仔成日笑人口音,身同感受。其實鬼prefer寫文用字keep simple 。我好多時發現香港同國內甚至台灣英文好少少同學,好鐘意用超深字整到句子文法怪怪好難明。好多時老師會叫佢地改左佢或叫keep simple.

作者: RunningPig    時間: 17-11-11 22:52

behd 發表於 17-11-11 22:43
你講得冇錯,中學鬼仔成日笑人口音,身同感受。其實鬼prefer寫文用字keep simple 。我好多時發現香港同國 ...

呢D同口音冇關,同不識人地 culture 同 英文 usage 有關。

另一例子 -- 香港人或香港傳媒成人好幼稚笑新加坡口音。現實是在美國我冇見過本地人笑佢地口音,而佢地因在新加坡睇美劇,每日聽印度或其他人口音,通常比香港人更融入當地的圈子。

作者: samsam123321    時間: 17-11-11 23:32

本帖最後由 samsam123321 於 18-9-29 18:27 編輯
Baymax2009 發表於 17-11-11 11:59
自己有無文化認同問題就不清楚,但與學校(esf)老師校長多次溝通,他們都對對回家不講中文講英語的中國家 ...

我自del...要
作者: shadeslayer    時間: 17-11-12 01:35

RunningPig 發表於 17-11-11 22:52
呢D同口音冇關,同不識人地 culture 同 英文 usage 有關。

另一例子 -- 香港人或香港傳媒成人好幼稚笑新 ...

新加坡英文,無論口音和其他,遠比香港好,我地無資格笑人。而且,好多我接觸過,受過教育的新加坡人,正式場合可以 deliberately lose the Sing accent.

作者: kooliestgirl    時間: 17-11-12 20:35

shadeslayer 發表於 17-11-10 10:49
我好大個才到英國讀書,無 native 說話能力,但我講英文絕對不會在腦中翻譯。甚至會發英文夢。
...

我都係wor,我直情無係外國讀書,只是去了澳洲做過野同嫁了個鬼佬老公,英文是十分流利,唔洗諗,發開口夢都是講英文,但我都無native accent,其實點解要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有native accent?成件事唔make sense ,native mean母語,中國人無native accent是正常到不可再正常的事。

我比較貪心,希望我女中文同英文都要好好,所以會local school後再到外國升學,中文咁難學,難得生活係香港一定要學好,而且佢係半個中國人,理應要學好中文。

作者: skmibb    時間: 17-11-12 21:29

kooliestgirl 發表於 17-11-12 20:35
我都係wor,我直情無係外國讀書,只是去了澳洲做過野同嫁了個鬼佬老公,英文是十分流利,唔洗諗,發開口夢 ...

本帖最後由 skmibb 於 17-11-12 21:30 編輯

但你個女的爸爸是外國人,在家已有語境。係香港當然選擇讀本地學校亦是正常不過嘅事。

我的鄰居爸爸是澳洲人,媽咪是香港人。個仔讀澳洲國際,但平時同媽咪用流利廣東話交談,同爸爸就用流利英文溝通。

所以決定讀甚麼類型學校是有不同的因素。

我表妹外國出世,丈夫係小六畢業後移民外國。而家啲仔女係屋企全廣東話,小朋友返學先用英文,因為有公公婆婆嫲嫲,甚至太公太嫲都係香港人講廣東話。我表妹識聽識講識寫添!佢都自己在家教中文。

作者: Jane1983    時間: 17-11-12 21:49

回覆 kooliestgirl 的帖子

你女讀local school,如果係傳統果種,除非你女好超班或者你在家好强勢,否則你老公很快接受唔到個女咁既學習生活,會想佢讀國際。
認識幾個混血兒家庭,即使去到名津,都係讀讀吓走人。唔係讀唔掂,係覺得唔合理。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