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你是否認同家長只對子女說英語? [打印本頁]

作者: kakimokmama    時間: 11-4-24 23:43     標題: 你是否認同家長只對子女說英語?

前幾晚同D舊同學食飯,咁有個舊同學帶哩佢小朋友出黎,咁我就立即走去同佢傾下點樣教育小朋友。一問之下,原來佢同佢先生都只會同佢講英文,唔會同佢講中文,只係有時同公公婆婆傾計既時候會有機會接觸下廣東話。

各位爸爸媽媽,你地有咩睇法?
我心入面只會覺得中國人唔識中文?
作者: awah112    時間: 11-4-25 00: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kakimokmama    時間: 11-4-25 11:24

係打算讀呀!
作者: Jackeylwfd    時間: 11-4-25 11:2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Parisienne    時間: 11-4-25 19:42

朋友流利英語,嫁咗個法國人,一仔一女都只講英/法文。朋友不知幾恨佢地講廣東話,但對仔女無反應,本能地回答英文。因為父母家中溝通均用英文。
讀咗兩年Local 幼稚園,大囡返學似舊雲,後來轉讀 FIS (french international school),結果如魚得水。阿仔接受中文嘅程度好過家姐,但都係用英文為主。
朋友好愁!佢話唔怕仔囡唔識英文,只怕佢地日後越大越難學好中文。

我會同樣重視阿囡中文。中國人一定要識中文。
連自已母語都排斥,我覺得好醜。
但香港確係有一羣對自已母語無信心到唔希望仔女繼續講,而要硬性用英語代替。
除非父母英文流利到native咁,否則仲諷剌。
不過呢羣父母唔會唔好意思,只會覺得有無比嘅優越感。
唏.....唔通我地民族真係咁悲哀?
作者: awah112    時間: 11-4-25 20: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kakimokmama    時間: 11-4-25 22:39     標題: 回覆 4# Jackeylwfd 的文章

十分認同,呢個就係我第2個覺得怪奇既問題
讀書時期,佢既英文唔係話特別出色。佢地點可以同子女去深入去溝通呢。所以我聽到真係好無耐。
作者: kakimokmama    時間: 11-4-25 22:43

原帖由 Parisienne 於 11-4-25 19:42 發表
朋友流利英語,嫁咗個法國人,一仔一女都只講英/法文。朋友不知幾恨佢地講廣東話,但對仔女無反應,本能地回答英文。因為父母家中溝通均用英文。
讀咗兩年Local 幼稚園,大囡返學似舊雲,後來轉讀 FIS (french international sch ...

真係好似你所講,呢D真係中國人既悲哀。
除非真係NATIVE SPEAKER啦!
最可笑既係反而有一些ABC識中文。
咁你朋友有咩計仔呀?
作者: 魚腩    時間: 11-4-25 23:00

Your friend should read this:

好不好用全英语跟孩子说话? 南华早报引述专家学者的意见
地址 http://forum.edu-kingdom.com/viewthread.php?tid=2224359




原帖由 kakimokmama 於 11-4-24 23:43 發表
前幾晚同D舊同學食飯,咁有個舊同學帶哩佢小朋友出黎,咁我就立即走去同佢傾下點樣教育小朋友。一問之下,原來佢同佢先生都只會同佢講英文,唔會同佢講中文,只係有時同公公婆婆傾計既時候會有機會接觸下廣東話。

各位爸爸媽 ...

作者: karen55407    時間: 11-4-26 08:08

我朋友自小同個仔講英文,呀仔讀緊英文直資小學,約的同學仔出嚟玩,全部英話對話。父母係中國人,個仔中文唔得,學校要幫佢補底,佢哋話有咗經驗,安排細仔讀中文幼稚園,情況好啲。
作者: torunpoland    時間: 11-4-26 13:09

親子情懷應該用母語表達!
作者: kakimokmama    時間: 11-4-26 20:35     標題: 回覆 9# 魚腩 的文章

GOOD,有機會真係要比佢睇下!
PS(好長@@)
作者: panala    時間: 11-4-27 00:35

我贊成應該用母語溝通
作者: cherubic    時間: 11-4-27 10:40

I think it's a bit odd if parents are Chinese and speak Cantonese but use English to communicate with their kids.  Mother tongue is more effective in terms of communication and expression of ideas.  There are ample oppunitities elsewhere for kids to learn spoken English in HK.
作者: MaryBrown    時間: 11-4-29 16:34

唔好辛苦自己,逼自己講英文!

我安排BB自小與西人玩, 我再留意外國BB講Dmud英文多,回家教佢, 不夠三個月,成效已見。
我呀B佢玩耍時,同我講英文,平時溝通講中文。 我笑說:呀B佢興奮時,就自然鬼佬上身

我從不擔心,呀B唔識中文, 在香港長大,到處是中文,到大D迷下偶像,分分鐘台灣偶像D歌重會唱。 我朋友個女10歲懂得'背'棒棒堂每一首歌。
作者: anteater    時間: 11-5-5 19:51

請問有什麼地方可安排小朋友同西人玩?
作者: tracylin2002hk    時間: 11-5-5 19:5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cherubic    時間: 11-5-5 22:46     標題: 回覆 16# anteater 的文章

There are a few parks in HK, e.g. HK Park, the Peak.  I find that those English speaking kids are in fact eager to make friends with others, no matter Chinese or from other countries so long as they can communicate.  The common barrier with local kids is firstly a lack of confidence and secondly too shy. I suggest you arrange opportunities for your kid to mingle with English speaking kids as early as possible.
作者: tracylin2002hk    時間: 11-5-6 09: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eipo28    時間: 11-5-6 10:25

下雨天可到跑馬地的室內遊戲室,那兒亦有很多外籍小朋友,就算本地的小朋友亦多以英文溝通,因為英文是共通語言.不過有時實在太多人或他們玩得太"顛".

作者: anteater    時間: 11-5-8 08:35

唔該哂,從遊戲中學野係最容易的,香港島那邊真係有好多機會同西人小朋友玩,我見到好多公園好似跑馬地的都有,可惜我住KLN,好小機會會過海,有朋友安排個仔去康樂園打Rugby,因為有好多西人小朋友都會打,反而我住KLN平時想見個西人都難
作者: emilythestrange    時間: 11-5-19 12: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ingos    時間: 11-5-22 05: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aryBrown    時間: 11-5-23 17:28     標題: 回覆 1# mingos 的文章

我是native Cantonese Speaker, 不是 native English speaker.  可必要講英文,  太辛苦自己!

我只教我呀B一些vocab,  再安排佢同鬼仔玩。我留意到鬼仔
講D英文是一種生活英語, 唔係我們出口成文的。  你講得太formal,  鬼仔聽唔慣!
作者: stccmc    時間: 11-5-23 23: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jacobsss    時間: 11-5-24 11:26

其實都唔使迫佢地既....我覺得...由佢地自由發揮
作者: MaryBrown    時間: 11-5-25 10:01

我真不想下一代講出口成文的英文, 例如我送這個比你,  有人會講 I give this to you,  但生活英語:  That's for you。 所以,  語言最好跳出課堂,從接觸學起會事半功倍。  當然,課堂也可以,不過是事倍功半。所以我揀國際學校,也不揀英文學校,  再者, 英文多native,  都要溶得入外國人的生活, 否則都是與外國人相處時會感到格格不入。  就算外國人在港的生活 (起居飲食) 都有他的一套。 舉個例:  學校的茶點有scone, 香港幼稚園少見到。
原帖由 stccmc 於 11-5-23 23:23 發表


我也是native Cantonese Speaker, 不是 native English speaker.  不過平時工作要講,我也有抽一些時間和小女講英文,  不太辛苦自己! 亦不幸苦女兒。她只讀本地學校,但她說的英語也很生活化。 不知甚的,現在她英文發音 ...

作者: stccmc    時間: 11-5-25 21: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aryBrown    時間: 11-5-26 10:11

語言當然可從國際學校學, 但我更欣賞其教學模式:

1) 我呀B的國際學校是容許家長一起上堂, 變相家長們會有許多機會接觸, 如果英文唔好,就好易 變得自己一個。 所以, 我也要學, 溶入他們世界!
2) 當一溶入, 我就越受外國人的影響,就是'輕輕鬆鬆',  最緊要將自己放第一位,非小朋友。九龍塘內,家長話題梗係學校和仔女,外國家長多會講自己興趣,祖國稅制和前境 , 當他們問我PRC 或香港情況,我冇野交流。
3) 但外國人教出的小朋友不比我們差, 2歲自理能力比任何九龍塘的學生好,他們吃茶點, 去廁,穿衣鞋,都不需校嬸在旁。 e.g. 油水彩畫, 沒有倒在身 (除我呀B, 真羞)。 我好多謝呀B的同學, 他們教懂呀B許多野 (包括我), 他們話給我知, 2歲人仔應該識甚麼和可以做到甚麼。

我讚成由幼稚園開始上國際學校,因許多外國人到小朋友Grade 1 時,都會回祖國。 所以現在很多國際小學,是香港人為多。
作者: stccmc    時間: 11-5-27 00: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aryBrown    時間: 11-5-27 09:29

我不是說國際學校好,  不過想澄清許多誤解:

1)  國際學校的學費不一定貴,  其實九龍塘學校的車費+ 雜費+ 校服+ 學費, 已貴通我呀B國際學校的全費。

2)  正如您所講: 家比學校重要,  我們一家人及社區都是用中文., 國際學校反而是來個平均。  (您英國的朋友也是這樣),  我呀B現在真是雙語!

3) Parttime溶入當然沒問題,  我現有幾個好友鬼婆,能否成知已,睇將來?

當然,我也有外國短住過的經驗,否則從零開始,這國際學校是不收。
作者: Yau_Cheung    時間: 11-5-27 14:12

hi stccmc,

選擇本地幼稚園+ISF小學的英國人,明顯是想訓練小朋友的中文及普通話,因為父母完全不需要擔心他們的英文程度(只要放學回家後父母用母語 [英文] 教導,多鼓勵讀英文書便可),反而父母教唔到既中文及普通話可以係學校學,假以時日,子女中文可達到 native or 接近 native 程度。

上述安排,與本地香港人安排子女入讀國際學校有異曲同工之妙。

Sorry 有些離題。答樓主既問題:我認為父母應使用"母語"與小朋友溝通。

原帖由 stccmc 於 11-5-27 00:10 發表


老實說,廿幾歲過外香港人,香港大,有香港親戚朋友同事,在香港 part time 地想溶入鬼佬世界,我看程度深極有限。

外國教育當然有很多好處,壞處明顯有學費貴,中文程度較低。如果香港人父母,有香港親戚朋友,在香港生活,孩孑中文 ...

[ 本帖最後由 Yau_Cheung 於 11-5-27 14:21 編輯 ]
作者: pong333    時間: 11-5-27 19:21

絕對唔認同, 今日做既事, 係為細路將來.
20年後個世界你中文唔好, 得英文, 唔見得有好處.
作者: stccmc    時間: 11-5-27 23: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attsmum    時間: 11-5-28 12:31     標題: 回覆 5# stccmc 的文章

“小學讀雙語的 ISF (不是國際學校)。又是一種甚麼的思維呢?”

I guess they want their children to learn chinese, but all schools in the local school system would be difficult for them to fit in to learn the really difficult Chinese, considering that help from school for these children would not be adequate. ( think about the SE children in such system).

ISF offers an option with an alternative way to learn Chinese. you won't see those sentences for P1 there:

"妹妹看見哥哥在家裏讀書

妹妹在家裏看見哥哥讀書

哪句才合中文的表達?"
作者: ZZdaphne    時間: 11-5-29 12:58

原帖由 anteater 於 11-5-8 08:35 發表
唔該哂,從遊戲中學野係最容易的,香港島那邊真係有好多機會同西人小朋友玩,我見到好多公園好似跑馬地的都有,可惜我住KLN,好小機會會過海,有朋友安排個仔去康樂園打Rugby,因為有好多西人小朋友都會打,反而我住KLN平時 ...


我女幼稚園時期,
看電視只許看Cartoon network, discovery channel,
一定唔可以看中文台卡通,
(因為有選擇,佢一定唔睇英文)
比起睇什麼教材有趣和多選擇,
呢個方法效果好好又唔需要花太多金錢
不過口音就好美式,
如果睇BBC台就應該會有英國口音.

.

[ 本帖最後由 ZZdaphne 於 11-5-29 13:00 編輯 ]
作者: MaryBrown    時間: 11-5-30 11:10

我好清晰自己要mud

我只要小朋學好中英數,
- 不是有冇100分, 而是實用的程度。 舉例 律師都未必識微積分’,
唔好讀冇謂的東西!

中文,英文,更不是學校可教到,應從日常生活學。 所以我沒浪費錢在playgroup, 教材上。  倒不如努力融入香港外國人的圈子。  


英文好唔好,不是老師給你幾多分,你的英文達到與外國人溝通冇問題的地步,誰敢說不好!


其它科,學些趣味的就夠。  這樣才能打做童年回憶!
作者: csy_ma    時間: 11-5-30 12:48

原帖由 ZZdaphne 於 11-5-29 12:58 發表


我女幼稚園時期,
看電視只許看Cartoon network, discovery channel,
一定唔可以看中文台卡通,
(因為有選擇,佢一定唔睇英文)
比起睇什麼教材有趣和多選擇,
呢個方法效果好好又唔需要花太多金錢
不過口音就好美式,
...



作者: shevachevy    時間: 11-5-30 16:50

如果家長或其中一位家長係以英語為母語, 咁同仔女用英語溝通梗係冇問題啦, 但係如果明明係香港人, 講廣東話, 做乜最close o既人要以英語為溝通o既media?
廣東話(中文) 其實好精煉, 倪匡都講過廣東話o既用語好妙。
最搞笑o既地方, 係好多"堅持"用英語同仔女溝通o既人自己講都講得唔好囉。又"港式"啦, 又"中英夾雜"啦, d字又用錯啦, 反而做左個壞榜樣啦。
其實我都好理解d家長希望仔女英文好o既心情, 但好o既英文唔係一定要咁樣學返黎, 夾硬講或者教錯可能弄巧成拙。
我自己都係讀村校, 父母亦都唔會用英文同我講, 因為佢地都係小學/中學程度, 但我自己細個讀書成績都唔算差, 中, 英文科會考都有a級(當然a其實都唔代表d咩, 只係一個基準試)。 我覺得語文o既學習係要靠自己, 多睇書 (豐富vocab), 留意修辭文法然後嘗試運用。
我睇d 中文o既經典書仲覺得自己能夠閱讀中文, 係一種好大o既幸福。希望各位家長(識中文o既家長)都唔好因為英文而放棄左中文, 我地o既母語。
作者: ok_ko    時間: 11-5-30 17:30

掃地阿嬸都能用中文跟你溝通得很好。日常生活足夠就算? 文法是要上學的。中英一樣



原帖由 MaryBrown 於 11-5-30 11:10 發表
我好清晰自己要mud。

我只要小朋學好中英數,
好 - 不是有冇100分, 而是實用的程度。 舉例 律師都未必識’微積分’,
唔好讀冇謂的東西!

中文,英文,更不是學校可教到,應從日常生活學。 所以我沒浪費錢在playgroup, 教 ...

[ 本帖最後由 ok_ko 於 11-5-30 17:31 編輯 ]
作者: samuel89    時間: 11-5-30 17:50

原帖由 ok_ko 於 11-5-30 17:30 發表
掃地阿嬸都能用中文跟你溝通得很好。日常生活足夠就算? 文法是要上堂學的。中英一樣。


又好似幾有道理噃........唔上堂學d人,就算中英都可以溝通得很好。.....我d通常都叫呢類人"文盲"...... ok_ko<---你個網名可以用做表情都幾正 ok_ko
作者: redkoni    時間: 11-5-30 18:03

原帖由 ok_ko 於 11-5-30 17:30 發表
掃地阿嬸都能用中文跟你溝通得很好。日常生活足夠就算? 文法是要上堂學的。中英一樣。


你這幾句超級到位,好正...
作者: stccmc    時間: 11-5-30 21: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ok_ko    時間: 11-5-31 09:18

咁當然我屋企個4歲呀B的中文都比奧巴馬好!
比較要apple to apple !

原帖由 stccmc 於 11-5-30 21:32 發表
各位,要知道唔上文法堂唔代表唔識文法。唔識英文 article 的運用法則,唔代表唔識運用 article.

當然,要學高級文學便要鑽研文法結構和修詞,上文法堂是理所當然。

有趣的是,一般香港中小學生上英文文法堂夠多,但有幾多學 ...

作者: MaryBrown    時間: 11-5-31 09:29

如果你英文操到像當地人一樣, 有甚麼問題, 我眼見香港精英, 出口成文,連當地掃地工人都不如。
作者: MaryBrown    時間: 11-5-31 09:39

外國學生真是精通雙語 (英,法, 或西班牙) , 因常常運用,他們上學都是輕輕鬆鬆, 反觀香港?  又補習,又公開試, 效果點?  大家明啦!
作者: ok_ko    時間: 11-5-31 10:02

你說: 你的英文達到與外國人溝通冇問題的地步,誰敢說不好!
我就是說不夠好。

我以為我用講中文嘅掃地阿嬸,你會較容易明白。原來都錯!

咁講啦!如果你認為你要你兒子的英文程度能達到英國掃地阿嬸的水準已經很滿意,fine!It is your problem.


原帖由 MaryBrown 於 11-5-31 09:39 發表
如果你英文操到像當地人一樣, 有甚麼問題, 我眼見香港精英, 出口成文,連當地掃地工人都不如。

[ 本帖最後由 ok_ko 於 11-5-31 10:27 編輯 ]
作者: redkoni    時間: 11-5-31 11:43

Rooney, Beckham 難聽d稱呼他們是"波牛", Rooney來自Liverpool,口音Scouser-英格蘭西北部, Beckham的口音較容易聽,Estuary English混雜London RP和old style East London working class口音.

Margaret Thatcher來自Grantham(East Midlands), Chris Pattern來自Lancashire(英格蘭西北部),他們兩位說的是正宗English R.P.(Received Pronounciation),他們沒有鄉音,讀名牌大學Oxford.

就算是學習母語,對自己有要求的人,高下立見,香港人對母語中文愈來愈無要求,學英文又話生活英語比上堂更值得,又或者覺得上堂都不一定學到嘢,連自己做乜都不知道,講來講去,咪視乎你自己的目標,你要求低,咪懶d,你要求高,咪勤力d自己去爭取lor.
作者: stccmc    時間: 11-5-31 12: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ok_ko    時間: 11-5-31 13:02

你用母語的標準來評論非母語學生,和我說的奧巴馬中文水準例都一樣離哂題
我就是希望你比較都要apple to apple 呀。




原帖由 stccmc 於 11-5-31 12:49 發表
香港人個個學十幾年英文,文法堂唔少,又金融中心又國際都會,英文水準有幾好大家心裹有數。

用奧巴馬中文水準例子就加離哂題。美國有普及雙語(中英) 教育咩?奧巴馬有學十幾年中文咩?

My point is, 死做文法練習補習的香港 ...

作者: awah112    時間: 11-5-31 13: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ok_ko    時間: 11-5-31 13:27

其實如果決定了小孩的母語是中文,便和他講中文。如果選擇英文做母語,便講英文。我想是自然不過的事情。當然有些人他極希望他的小孩子用外語做母語,而自己又不能掌握好那種外語,就另作別論。

但語言能溝通好了,上不上課就不重要,我便不敢苟同。當然只要不違法,父母要這樣做也是他們的事情。


原帖由 awah112 於 11-5-31 13:14 發表


你這句超級到位...^_^

作者: samuel89    時間: 11-5-31 15:33

原帖由 ok_ko 於 11-5-31 10:02 發表
你說: 你的英文達到與外國人溝通冇問題的地步,誰敢說不好!
我就是說不夠好。

我以為我用講中文嘅掃地阿嬸,你會較容易明白。原來都錯!

咁講啦!如果你認為你要你兒子的英文程度能達到英國掃地阿嬸的水準已經很滿意,fine!It is your problem.


非常值得深思的一個問題.......
有時看到新一代在msn , facebook 打的中文or英文"潮語", 不禁想......
1.)這是否歷史的潮流, 就像白話文取替文言文一樣,根本就只系"語言"本身的進化, 那我們還應否死抱著"文法", 事實新一代上網用的文字,根本已經完全沒有"文法", "tense"的包袱了.......

2.)高水準是否意味著"曲高和寡", 就好像古典音樂一樣, 懂得欣賞的愈來愈少眾,... 但又很奇怪, 真正不朽的古典音樂又不斷會出現一批又一批新的擁躉, ......
作者: ok_ko    時間: 11-5-31 15:51

不一樣的。你又試試係公司發memo or minutes 時用MSN or facebook 的中文 or 英文打呀。

我聽過有人說要吃“舌”糕。
很多鬼仔讀vegetable vetable

能溝通就得!




原帖由 samuel89 於 11-5-31 15:33 發表


非常值得深思的一個問題.......
有時看到新一代在msn , facebook 打的中文or英文"潮語", 不禁想......
1.)這是否歷史的潮流, 就像白話文取替文言文一樣,根本就只系"語言"本身的進化, 那我們還應否死抱著"文法", 事 ...

[ 本帖最後由 ok_ko 於 11-5-31 16:02 編輯 ]
作者: samuel89    時間: 11-5-31 16:01

原帖由 ok_ko 於 11-5-31 15:51 發表
不一樣的。你又試試係公司發memo or minutes 時用MSN or facebook 的中文 or 英文打呀。


我覺得而家係公司發memo or minutes 時還未用得,可能只是還有我們這一代"在"而已呵......
作者: ok_ko    時間: 11-5-31 16:04

還好有我們這一代。

原帖由 samuel89 於 11-5-31 16:01 發表


我覺得而家係公司發memo or minutes 時還未用得,可能只是還有我們這一代"在"而已呵......

作者: samuel89    時間: 11-5-31 16:42

原帖由 ok_ko 於 11-5-31 16:04 發表
還好有我們這一代。


呵呵.......我們這一代能"長生不老"孚???
作者: Christi    時間: 11-5-31 21:31

能夠溝通 VS 能夠駕馭文字和能夠領會中/英文文學當中想帶出的意思,基本上是兩回事.

能夠溝通:可能不必上文法堂都夠用.更極端一啲例子,火星文/潮語/甚至用鍵盤來造卡通表情符號,都可以溝通到.做父母係咪滿足於此?(如果係,我無話可說)

能夠駕馭文字/閱讀理解:就靠文法堂/文學堂/以至個人修行.像陶傑文筆的功力,罵人可以罵到入骨,再用埋文字詞語之間的聯想空間,畀你無限想像.此等修行,讀少幾年書都未必得.

如果話英文只求達到與外國人溝通無問題的程度,咁,我同意ok_ko的說法:fine!It is your problem.

不過話時話,何解一般香港中小學生上英文文法堂夠多,但英文一樣水皮.我認為是填鴨式教育/以考試以成績為終極目標/欠缺英語語境/教法欠生動...等所致,換句話,這不是上不上堂的問題,而是教育制度的問題.
作者: stccmc    時間: 11-6-1 01: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redkoni    時間: 11-6-1 09:22

原帖由 redkoni 於 11-5-31 11:43 發表
Rooney, Beckham 難聽d稱呼他們是"波牛", Rooney來自Liverpool,口音Scouser-英格蘭西北部, Beckham的口音較容易聽,Estuary English混雜London RP和old style East London working class口音.

Margaret Thatcher來自 ...


返回正題,如果母語是中文,想幫小孩選擇英文做母語,便要付出很多,就算父母能夠掌握好英語,整個家庭必須融入西人文化和習慣才能配合.像新加坡人的英文,誰敢說不好!我就是說不夠好,一聽就知新加坡口音.聽說六七十年代有位英國煤礦工人來香港揾食,水鬼升城皇被他做了高級警司,跟他做馬仔的一班華人擦鞋仔學得大堆市井英語,又自誇英文勒勒聲,十分可笑.今時今日競爭大,水鬼升城皇的例子不多,中英文都要高水平才能突圍,學中英文上堂打好基礎是必須,就算母語都是一樣,現時香港學生無論中英文,水平都是偏低,很明顯基於同一個重要因素:急功近利至上.英文建於穩固基礎,才有自信去多講,多寫,多讀,有需要接觸西人時很快便適應,又會更進一步,有能力有要求的人很會適應環境的轉變,何須擔心.如果以為同西人做朋友,吹吓水,溝通得好好,便可以英文勒勒聲,不禁令我記起史記項羽本紀:"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不喜勿插.
作者: ok_ko    時間: 11-6-1 09:34

可能我地大家會錯意。其實我一路有睇你嘅post,一路都覺得合理。我其實也只是針對母語(中or英)學生。對我的小孩來說,只懂溝通是不夠的。我相信小孩在國際學校,到了高中,如果他的要求還只停留在溝通,他升學一樣有困難。

香港學生嘅英文係有很大空間去改善的。

原帖由 stccmc 於 11-6-1 01:13 發表


母語,一般人當然要求高一些。但香港人習英文,只求達到與外國人溝通無問題的程度,對很多香港內地學生來說是「高難度」。在眾我面試過的香港內地學生,英文過唔到我的很多,他們的術科學識很好,大學畢業,但和我自在地「溝通」 ...

作者: Christi    時間: 11-6-1 13:41

只係小小意見...

我不認為帶有新加坡口音的英文,就說得不夠好.法國人說英文帶法國口音,德國人說英文帶德國口音,英/美/澳洲人的口音也一聽便分得出.日本人有更濃烈口音,中國人也有中國人的口音.我認為,英文是國際化語言,但應容忍每個民族/國家的情況,只要能說得流利,表達到思想,句式基本沒錯...是否帶有/沒有帶有英美口音,其實不必太介懷.地球村,是一體化之餘亦有各地個性嘛...

當然,在云云眾多口音之中,我最喜愛字正腔圓的英國腔. :)


原帖由 redkoni 於 11-6-1 09:22 發表


返回正題,如果母語是中文,想幫小孩選擇英文做母語,便要付出很多,就算父母能夠掌握好英語,整個家庭必須融入西人文化和習慣才能配合.像新加坡人的英文,誰敢說不好!我就是說不夠好,一聽就知新加坡口音.聽說六七十年代 ...

作者: MaryBrown    時間: 11-6-1 18:14

1)
溝通 - 我是指一口流利的英語, 流利包括處理工作和學業上都應付自如, 非聊天。
2)
上堂 - 我不是要學文法,當你操一口流利的英語,
不會主攻學文法,而是文學欣賞。 是很有趣味的課。


慶幸我呀B在中英的環境長大,有中文母語及英文母語語的朋友環境,他現在spoken English 和廣東語都掌握很好 (比同齡)

其實要這種環境不貴,我呀B的國際學校, 有課外興趣班 (不貴),
許多本地生都為交外國小朋友而參加,我見過一個小朋友,上了半年,英文進步神速。

作者: mattsmum    時間: 11-6-1 18:47     標題: 回覆 5# stccmc 的文章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九條, 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行政機關、立法機關和司法機關,除使用中文外,還可使用英文,英文也是正式語文。


银行/医生/工程师等等使用英文为考试语言吧?
作者: redkoni    時間: 11-6-1 19:25

原帖由 Christi 於 11-6-1 13:41 發表
只係小小意見...

我不認為帶有新加坡口音的英文,就說得不夠好.法國人說英文帶法國口音,德國人說英文帶德國口音,英/美/澳洲人的口音也一聽便分得出.日本人有更濃烈口音,中國人也有中國人的口音.我認為,英文是國際化 ...


我同意高水平並不表示必須達至完美,太偏激只會壞事,謝謝意見.
作者: stccmc    時間: 11-6-1 20: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Christi    時間: 11-6-1 21:22

是的.你講的情況,是發音不準的問題,不是口音的問題.

原帖由 stccmc 於 11-6-1 20:40 發表
//
我同意高水平並不表示必須達至完美,太偏激只會壞事,謝謝意見.
//

不是完不完美的問題,是何謂完美?RP,general American 定 Aussie accent?

不過學英文,用其中一種 native speaker 操的,流行的 accent 爲學習標準便可 ...

作者: redkoni    時間: 11-6-1 22:13

原帖由 redkoni 於 11-6-1 19:25 發表


我同意高水平並不表示必須達至完美,太偏激只會壞事,謝謝意見.


我更改為"我同意高水平英文,說話帶口音是可以接受."如有不妥,請給我意見.
作者: stccmc    時間: 11-6-8 00: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aryBrown    時間: 11-6-8 10:51     標題: 回覆 1# stccmc 的文章

我就是怕香港音英語,明識都不向呀B講英文。

1) 人家揀學校問學科問題,我只問'有多少外籍?',  
2) 但我反對只有呀B讀, 所以我從playgroup 開始報。
3) Playgroup 是最難受, 因外籍家長全堂都在談天,變成是我要學。
3) 一年playgroup後,  我英文進步了,最重要不是英文,  而是我更明瞭外籍人士的苦與樂, 他們教仔也令我大開眼界。

就算學國語,都要了解內地人的生活。 講真,我這一年playgroup 真太intensive,  我從來都沒有這樣努力去求學, 多謝呀B。
作者: stccmc    時間: 11-6-8 13: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wah112    時間: 11-6-8 14: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aryBrown    時間: 11-6-8 14:55

I can say, professionals want accuracy, instead of fluency on language requirement.
As long as you have high school language standard, you are good enough to be trained.
Howeve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s very difficult.  Only smart ones can fully understand it, needless to say passing professional examination.   Even you pass the examination; just a few left can fully apply it.  
Thus, it is NOT a language issue, nor balance language issue.
  


If you want your kid to be a professional, a career training, including job exposure, should be available right after high school.

原帖由 stccmc 於 11-6-8 13:28 發表
很多例子個案,孩子中英文也可「說」得像native 或 near native.  難的是連讀寫也可以達 native 或 near native 程度的 balanced bilingual.   我很少見。

生活化學習,中文學校,國際學校也不能保證 balanced bilingual. ...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1-6-8 19:52     標題: 回覆 73# MaryBrown 的文章

If you want your kid to be a professional, a career training, including job exposure, should be available right after high school.

Agreed.

Using OLE or CAS schedule and scope for professional exposure, not after high school.

作者: stccmc    時間: 11-6-8 20: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1-6-8 20:49     標題: 回復 75# stccmc 的帖子

For my profession, it is the opposite. Many chartered professionals available but many of them lack the language skills to communicate ideas effectively.
*************************

I am in a Working Group of a profesional body in HK, we would like to reramp the professional assessment framework.

Traditionally, the professional assessment has two parts, 2 hours written examination and 1 hour interview. In the discussion, we also explored the possibility by using iELTS and TOFEL to replace written examination. We tend to stick to the old approach, the rationale is exactly what you said as above. Of course, we need Council approval.

In the review process, I know a couple of professional bodies in Hk can waive the written examination if you upto certain level in iELTS. But we also examine the UGC data of the iELTS examination results of undergraduates (Funded by UGC) for the last few years, the standard is declining, particularly in oral and written sections of our discipline. Of course, the highest iELTS scores students are come from Law School, the lowest is .........


[ 本帖最後由 ANChan59 於 11-6-8 20:51 編輯 ]
作者: stccmc    時間: 11-6-8 22:2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1-6-8 22:45

原帖由 stccmc 於 11-6-8 22:25 發表
You propose to replace an academic examination with an English exam?


No, still need to be university graduate, professional training, responsible experience, apply for professional assessment.

Not an English exam, more on professional or technical communication on certain topics.

I will PM you.
作者: mattsmum    時間: 11-6-8 22:54     標題: 回覆 1# ANChan59 的文章

Yours are easy, we take a week ,but you still want reform?
作者: ANChan59    時間: 11-6-8 23:17

原帖由 mattsmum 於 11-6-8 22:54 發表
Yours are easy, we take a week ,but you still want reform?


I don't know we are so easy and lucky.

The reform is aligned with global trend and the reciprocal recognition agreement with 16-17 countries. We will go for competence-based assessment model, reform from university curricullum, training scheme, and assessment framework.....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